- 82.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催生了一批又批“人造明星”。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处处模仿。而那种主打“颜值”“炒作”“绯闻”“拜金”的偶像加工手法,更容易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偏,让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深受其害。一些青少年,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而应援、打榜,耗费了时间金钱,荒废了学业人生,致使偶像原本的正向示范意义完全无从谈起。
当然,偶像文化也不是洪水猛兽,对待偶像文化,我们也不宜一味地制造焦虑、宣泄偏见。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而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建立健康积极的偶像文化氛围,应该是当下社会的迫切需要。
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大众传媒为什么样的人提供舞台,制作什么样的节目,其实就是在推出什么样的偶像、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的节目,让嘉宾在舞台上肆意炫富、卖丑;也有些节目,将镜头对准广大青少年身边的榜样。媒体不同的选择,会塑造出不同的偶像,进而对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我们需要的当然是能提供正向示范的偶像。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中学生武亦姝刷爆了朋友圈,同时也引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浙江卫视《少年国学派》中的李国仕,让观众看到了“活”起来的国学,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可期。
偶像让人崇拜,但崇拜的不应是媒体赋予他们的各种标签,而应是他们内在的品质、能力。同时,时代需要的是那些真正能启发人、鼓舞人的偶像。相较于明星的遥不可及,身边的偶像,也许能给人带来更大的触动和改变的决心。因此,健康而又可持续的偶像文化应该建立在对人们身边偶像的不断发掘上。就像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紧紧围绕青少年“燃”的内核,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着迷于机甲科技的青少年,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科技风景,也为社会进行了一次机器人知识的科普。更重要的是,这类综艺节目塑造的都是“硬核”偶像——三位年龄不到11岁的小朋友共同设计出了非气动弹射类铁甲“海浪花”,而来自哈工大的李蕴洲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敢挑战国外的冠军铁甲,所有这些点燃了无数少年的科技梦想,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力量。
偶像是粉丝的榜样,是粉丝想要成为的样子。粉丝喜欢自己的偶像,就会在偶像的身上寻找前行的力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没有站在聚光灯下,却依然勇敢拼搏的人。当他们成为社会的偶像,偶像和粉丝才能真正携手前行,共同成长。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他们的故事,多彰显他们的激情,无数个他们,就会汇聚成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摘编自贾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媒体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偶像文化建设中就能推出时代需要的真正能启发人、鼓舞人的偶像。
B. 对正向示范的偶像的发掘和展示,是央视、浙江卫视等大众传媒的综艺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偶像是青少年的榜样,因此无论是人造明星,还是“硬核”偶像,都有向上、向善、向前的力量。
D. 现在很多综艺节目已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身边的偶像,让偶像和青少年得以携手前行,共同成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当下偶像文化的乱象引出话题,明确提出了打造健康积极的偶像文化的主张。
B. 文章论证兼顾正反两面,既有对偶像文化的辩证分析,也有对综艺节目的热切期望。
C. 文章以央视和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为例,有力证明偶像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
D. 文章最后两段论证了对身边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的宣传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 对于那些热衷“造星”的综艺节目而言,问题在于推出什么样的偶像、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B. 对青少年而言,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严重影响他们发展,但身边偶像可以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
C. 萧蔷说,偶像就是付出过辛苦努力而值得大家适度膜拜的对象。这与文中正向示范的理念想通。
D. 我国当下偶像文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偶像的崇拜不只是他们的外在,而是他们的内在。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媒体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偶像文化建设中就能推出时代需要的真正能启发人、鼓舞人的偶像”的说法太绝对。根据文意,“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可见表述绝对,偶像文化建设中涉及很多环节部门,媒体只是部分因素。
C项,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相关信息在结尾段,首句和结尾部分并无因果关系;“都有向上、向善、向前的力量”的表述错误。从文中可知,“有的节目,让嘉宾在舞台上肆意炫富、卖丑” “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处处模仿”,这些做法很“容易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偏,让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深受其害”。
D项,于文无据,将“未然”误作“已然”。“现在很多综艺节目已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身边的偶像,让偶像和青少年得以携手前行,共同成长”的说法错误。原文只是作者的建议和希望:“健康而又可持续的偶像文化应该建立在对人们身边偶像的不断发掘上”“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曲解文意,以偏概全。以央视和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为例,主要是论证“我们需要的当然是能提供正向示范的偶像”。另外,“偶像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的表述错,原文是说“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选项扩大了范围,表述绝对。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曲解文意,混淆是非。错在“对偶像的崇拜不只是他们的外在”这个地方,文中没有提倡崇拜偶像的外在,原文说的是“偶像让人崇拜,但崇拜的不应是媒体赋予他们的各种标签,而应是他们内在的品质、能力”。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会的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近日,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
不过,也应看到,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三:
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不过,残雪本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有些)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材料四:
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
4.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B. 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 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中国必将获奖。
D. 从诺贝尔奖获奖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诺贝尔奖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很难漠视其价值和意义。
B. 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 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 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质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个持久态度。
6.
随着2019年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答案】4. D 5. B
6. ①从获奖成果中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②不必妄自菲薄。③要客观地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保持平常心。④关注诺贝尔奖,不仅要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分析错误,原文是“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可见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2018年得主。
B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分析错误,原文是“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可见,这其中有6次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项,“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中国必将获奖”,说法过于绝对,于文无据。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强加因果。原文“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今日应如何关注诺贝尔奖?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1)认识的差距。“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2)不必妄自菲薄。“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3)保持平常心。“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4)更多地弘扬诺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点睛】信息筛选题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日月山
李 迪
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名字有点儿怪,叫赵程皇。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
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油的汇源加油站,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人可老多了。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哪儿都冷,哪儿都不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
话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
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海拔六千多米。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
啊,这身影好熟悉!
是谁,是谁?
是妈妈啊!
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妈妈,妈!
我大声叫着。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妈,您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丫头!
妈说完,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让被子压得往下沉。
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放声大哭。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
妈说,丫头别哭了,去好好加油,人家等着呢!
妈刚退休,可我觉得她已经老得不行了。我不知道她在风雪里站了多久,身上的衣服全湿了。她本来可以寄钱给我,让我在这儿买被子。可是,她没有寄,也没有打电话说要来送被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在风雪中,翻过大板山,把被子从张掖背了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从张掖来的客车,都是白天开,晚上到。她为了能在白天赶到加油站,就坐了一辆私家车,本来八九个小时的路,因为风雪,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妈跟我说,丫头,我们已经陪伴你二十多年,你长大了,从不会走路到会跑,以后的路你要自已走了。有些苦,有些难,是你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人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在站里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
跟她分手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回头发现她在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
您好,欢迎光临!九十三号油加满吗?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微笑着。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说到这儿,程皇停了下来,眼里闪着泪,遥望日月山。
我知道,她又想起家,想起了妈妈。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甘肃姑娘赵程皇,并通过写赵程皇笑谈自己“胜天半子”,突出了赵程皇豪爽乐观的性格。
B. 小说善于安排伏笔。如前文写“老家离青海太远”,车行八九个小时,下文写母亲“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前呼后应,突出了母亲此行的艰难等。
C. 小说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如“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突出山风之大,写出心中的恐惧。“路上能摸到云”突出了山路高险。
D. 小说构思巧妙。文章采用对话体,既写“我”(李老师)与赵程皇的问答,也写赵程皇与她妈妈的对话,叙事简洁,笔墨集中,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8. “被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 小说两次写到赵程皇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7. D 8.
①站里被子小,突出条件差、天气冷、困难大,是赵程皇打电话回家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②母亲不声不响、历尽艰辛送被子,是故事的高潮,突出关心、怜惜女儿的母亲形象;③小说结尾,被子成了父母的鼓励、支持的象征,是赵程皇的精神动力,升华了小说主旨。
9. ①第一次是“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突然看见送被子来的母亲,充满惊喜与激动,见到亲人尽情释放心中的思念与委屈;②第二次是“眼里闪着泪”,是对母亲、家乡的思念,对母亲风雪中送来温暖与慰藉的感激,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
效果:①丰富了赵程皇的人物形象;②表现了赵程皇的成长,凸显了困难、磨难(鼓励、支持)使人成长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涉及人物形象、情节、语言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本题D项,“采用对话体”错,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赵程皇自己的叙述,并非“对话”。故答案为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考虑物象本身的作用,然后考虑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作用,最后还要加上艺术手法的作用。本题“被子”在情节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被子短小,才引起了后面赵程皇打电话、妈妈送被子的情节,因此被子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人物塑造方面,送被子的艰辛体现了母亲对赵程皇的爱和关心,也借以表现赵程皇的成长。在主题反面,被子在母亲走后成了赵程皇的精神支持,被子的意义得到升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某种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从文中找到该情节所在的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个情节发生的特定情境以及当时人物的心理,要结合所在的矛盾冲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效果可从对人物的作用和对主题的作用两方面来答。本题第一次流泪是在突然看到母亲出现,“妈妈,妈!我大声叫着”可知她心中惊喜、激动,由“我放声大哭。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可知又有这段时间受苦的委屈以及对母亲的思念。第二次流泪是在文章末尾,由后面的“遥望日月山”可知流泪的原因有对家乡、母亲的思念;由“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可知有对母亲送被子的感激;由“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可知有对自己成长的自豪。效果就是表现赵程皇的成长以及凸显关于成长的主题。
【点睛】“物象”的基本作用有哪些?1.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烘
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2.对情节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作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3.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4.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感情,象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至洛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不见咫尺之诏杀大臣,动摇人情,是召乱也。”继岌曰:“吾亦悔之,奈何?”崧乃召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
师还,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任圜判三司,以内忧去职还乡里。服除,范延光居镇州,辟崧掌书记。长兴中,明宗春秋高,秦王从荣多不法,晋高祖为六军副使,惧祸及,求出外藩。是时,契丹入雁门,明宗选将以捍太原,晋高祖欲之。延光等欲以康义诚应选,崧独曰:“太原,国之北门,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及入京师,谓人曰:“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麻荅弃镇州,崧乃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
汉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弟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屿笞责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是时,高祖将葬睿陵,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言崧与其甥王凝谋,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又以蜡丸书通守贞。逢吉送崧侍卫狱,崧知不免,乃自诬伏,族诛。
《新五代史 杂传第四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B.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C.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倩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D. 继岌己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优,即丁内忧,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凡子遭父母丧,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之守孝。
B. 契丹,既是某民族称号,又曾是国号。五代时契丹某部落的首领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几年后称帝建国,国号契丹。
C. 太子太师,“东宫三师”之一,多为虚衔无实职。负责护翼并以道德辅导太子。也常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D. 族诛,古代社会死刑中的一种,当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番卖国、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对其家族施以此酷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崧自幼聪颖,决断能力强。在魏王继岌手下任职时,就曾率人假造朝廷诏书,成功化解继岌因滥杀大臣而造成军心涣散的被动局面。
B. 李崧选贤举能,颇有卓识。明宗时期,他认为太原是国之北门,应该由石敬塘这样的重臣镇守。他的建议得到朝廷采纳。
C. 李崧声明远扬,行事谨慎。契丹南侵时扬言只是要得到李崧而己;他在汉时处事小心谨慎,不敢有所违背。
D. 李崧不被汉高祖赏识。外族契丹对他的礼待,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不被赏识的根本原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2)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⑴晋高祖非常感谢他,暗地派人感谢李崧,想叫崧始终帮助他成就大业。
⑵汉高祖向来不喜欢李崧,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中,“继岌己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意思是“继岌已经破蜀,刘皇后听信谗言,暗地派人到蜀教继岌杀崇韬,人心不安。崧入见,对继岌说:‘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危险事?’”。
“蜀”是“破”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C项;
“崧入见继岌曰”中,“崧”是主语,“继岌”是“入见”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本题A项,“凡子遭父母丧”错误,丁内忧,只是子遭母丧,为之守孝。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手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比对原文,辨析正误。
本题D项,“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不被赏识的根本原因”错误,从“澄乃教延遇告变…又以蜡丸书通守贞”“乃自诬伏”来看,应是莫须有的罪名。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德”,感谢;“阴”,暗地,暗中;“成己事”,帮助他成就大业;“固”, 坚定。(2)中,“素”, 向来;“为”,表被动;“谮”,诬陷;“厚”,器重。
【点睛】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
(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又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李崧,深州饶阳人。崧幼年聪敏,能写文章,担任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担任兴圣宫使,兼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用崧当掌书记。继岌已经破蜀,刘皇后听信谗言,暗地派人到蜀教继岌杀崇韬,人心不安。崧入见,对继岌说:“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危险事?实在不能宽容崇韬,到洛阳再杀他也不晚呀,现在远征五千里,不见朝廷诏书就杀了大臣,动摇人心,是自取祸乱呀!”继岌说:“我也很后悔,现在怎么办呢?”崧就召集三四个书吏登楼去梯,夜里以黄纸作诏书,用的是都统印,第二天早晨告谕诸军,人心才安定下来。
回师途中,继岌死在路途上。崧到京城,任圜判三司,因守孝离职回乡。服除,范延光当镇州节度使,征召崧做掌书记。长兴中(930~933
),明宗年龄大了,秦王从荣无法无天,晋高祖担任六军副使,害怕惹祸殃及自己,要求出镇外藩。这时候,契丹侵入雁门,明宗选将保卫太原,晋高祖想去。范延光等人想派康义诚去,只李崧说:“太原,国家的北门,应当派重臣,非石敬瑭不可呀!”大家都同意。晋高祖非常感谢他,暗地派人感谢崧,想叫崧始终帮助他成大业。
契丹耶律德光进犯京城,德光多次听到延光等人称赞崧的为人,入京城后,对人说:“我攻占南朝,只是为了得到崧一人罢了。”于是提拔崧当太子太师。契丹北返,命令崧率全族同行,留在镇州。后来麻荅放弃镇州,崧才得以回京。汉高祖向来不喜欢崧,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所以崧遇见汉的权臣,常常警惕谦虚谨慎,不敢得罪他们。
汉高祖入京,把崧的房屋赐给苏逢吉。崧弟屿的仆人葛延遇为屿经商,常常吞没钱财,屿鞭打他。延遇夜里跑到逢吉部下李澄家。那时,高祖将安葬在睿陵,河中李守贞谋反。澄叫延遇报告说崧和他的外甥王凝商议凭借山陵放火焚烧京城,又用蜡丸书信与守贞通谋造反。逢吉把崧关到侍卫狱中,崧知道难免一死,就自己被迫承认,最终受到族诛。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②!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胡沙: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14. 下列对本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色”两句,点明写作的时序,再具体描绘秋色的苍老深暗。
B. “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小路,幽雅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C. “拼却鬓双华”一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D. “徙倚”两句,反映出了作者在反复思考后而产生的开阔心境。
15. 请结合词下阕,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曲折情感的。
【答案】14. C 15.
首先运用三字短句,表达了作者回想往事,空在四方飘游而无所成就的自怨自艾的怅惘心情,委婉地传达出他渴望再立新功的心声。“却恨”三句,借景抒情,用悲风、新雁、边马、胡茄烘托边地悲凉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虽身在深山却心存国事,为敌人的入侵骚扰而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用典:后两句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心愿。最后两句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诗人的心声“今天还有谁能象当年的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就扑灭了胡人点起的战火,使社会得到安定?”,由此抒发了自己深感到愿为谢安而不可得的痛苦和报国的情怀。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分析错误,这句话中“拼却”是甘愿的意思。这里有反诘意,是说“难道甘愿”。双鬓华:指年事已高,两鬓生霜。言外之意是我每天干些什么呢?白白地看着年华轻易逝去,这是何等痛心的事情!国难当头,我能甘心服老吗。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分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1)“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上片流年轻度是从时间上说的,这里的“遍天涯”是从空间上说的,再一次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表达了作者回想往事,空在四方飘游而无所成就的自怨自艾的怅惘心情,委婉地传达出他渴望再立新功的心声。
(2)“却恨”三句,借景抒情,用悲风、新雁、边马、胡茄烘托边地悲凉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虽身在深山却心存国事,为敌人的入侵骚扰而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3)“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本”字表现自己归隐的决心。
(4)“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这里化用蔡琰《悲愤诗》“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换用“恨、悲、怨”几个字,由此抒发了自己深感到愿为谢安而不可得的痛苦和报国的情怀。
(5
)他身虽隐退而心有不安,于是他想起了东山再起的谢安“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这两句是从李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化来,表现了作者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抗金意志。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词赏析: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宋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开头四句写:秋色日渐加浓,秋意也逐步加深,金黄的菊花传报了霜降的消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曲曲折折,绕着弯儿。这是描写时令和自己隐居的环境。作者的生活环境看来还是安静的,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很不平静。这是为下文反衬作铺垫。接着提出问题:隐居山野的老人到底在想什么心事呢?回答是不忍心时光一年年地虚度,不甘心两鬓的头发一天天增白,这就隐晦地写出了英雄报国无门而只好空老山林的苦恼,实即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徙倚”二句写作者为了排遣心事,走出低户小屋,沿着曲折小路,来到太湖边上,流连不舍地凝望湖上的碧波,只见得天空澄彻,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祖国的天光水色又是多么美好啊!“徙倚”,徘徊,流连不去;“沧海”,指太湖,古人多以海来形容大湖。
作者面对空阔的太湖,不但排遣不了心头的隐痛,反倒引发出新的感慨。下片“念平昔”三句,就是从这新感慨写起的。作者望湖兴叹,想到往昔飘泊奔波,走遍天涯海角,希望做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到头来落得一片空虚!“归来”二句,从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脱胎化用,说他从天涯飘泊归来,重扫院内小路,守护自家松竹。这是写归隐的心愿。入世落空,想到出世,然而他真能忘怀世情吗?“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国家、民族在遭劫难,大环境不安定,隐居者的小环境又怎么能够得到安定呢?隐居者的心情又怎么能够不受影响而焦虑不安呢?作者怨恨悲凉的秋风时不时地吹卷起来,缓缓地飞行在云间的新雁,由北而南给人们带来边境的消息,胡笳的哀怨和边马的悲鸣交织在一起,战争频仍,烽火不息,哪里有世外桃源,哪里有宁静的环境和心境呢?人归隐了,心却归隐不了,于是就想到了东晋的谢安(字安石),他隐居在浙江东山,出山后指挥淝水之战,击溃前秦百万雄师;激战之时,他谈笑自若,不动声色。李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里化用李白的诗句,说:今天还有谁能象当年的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就扑灭了胡人点起的战火,使社会得到安定?他自己深感到愿为谢安而不可得的痛苦,因为朝廷不需要谢安这样的人来指挥战争,抗击异族侵略者!下片词描写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突出:“平昔飘荡遍天涯”,入世,可是“空飘荡”的一个“空”字,又转向了出世;“归来三径重扫”,出世,归隐;“却恨悲风时起”,表明没有一个世外桃源能使人静心归隐;“谁似东山老”,又揭示了要想用世济人而不得的压抑心情。济世不能,归隐难安,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答案】 (1).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2). 大块假我以文章 (3). 野哭千家闻战伐
(4). 夷歌数处起渔樵 (5). 女娲炼石补天处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7).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 飞湍瀑流争喧豗 (10). 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况、召、块、假、伐、夷、樵、炼、逗、鉴、湍、豗、砯、壑。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 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 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 ,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人的 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1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B. 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C. 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D. 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熙熙攘攘 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 为所欲为
B. 纷至沓来 岌岌可危 不言而喻 随心所欲
C. 熙熙攘攘 刻不容缓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D. 纷至沓来 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 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 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 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此题中“对于”和“关于”这两个的明显区别: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在句首。例句中介词“关于”用错,应改为“对于”。因为句子已经明确了对象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所以要用“对于”。还有,该句后一句动宾搭配不当,“一窥”“面纱”在此语境中搭配不当。语境说的是“揭开”珠穆朗玛峰“神秘的面纱”。A、C两项,与例句中的错误一样,首先就是介词“关于”用错。B项,“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搭配不当,这与例句中的错误一样,不合语境,文中说的是许多人都梦想“揭开”珠穆朗玛峰“神秘的面纱”。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强调人多热闹。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强调接连不断地来。语境说的是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当作人生目标,接连不断地攀登珠峰。所以此处应选用“纷至沓来”。②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强调危险程度重。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强调形势紧。根据语境说的“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可知,此处是说珠峰原本生态形势危险到快要消失了,所以此处应选用“岌岌可危”。③显而易见:意思是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前者强调明显,后者强调浅显。语境说的是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很明显,所以此处应选用“不言而喻”。④为所欲为: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贬义)。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据语境中“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这句话,可知该句说的是人们扔垃圾太随意了,所以此处应选用“随心所欲”。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补写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此题“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这两句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是递进关系,要用“而且”连接。所以排除A、D项。文中括号前一句说的是“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显而易见”,该句强调清理垃圾的只能有人工进行,所以说完“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这句以后,从上下句之间的衔接紧密来看,应紧接着说“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这样就排除B项。
故选C。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
【答案】(1)经济富裕(2)社会公平(3)良好心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大意,然后找出关键性词句,再进行整合概括,答出要点。试题要求我们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语段的中心意思是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以及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的方法。整段材料由五句话构成,第一句陈述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这一事实;二句谈的是物质财富与幸福指数;三句说的的是社会公平公正与幸福指数;四五句讲的是个人心态与幸福指数。由此可以概括为物质、公平、精神三个方面。然后根据文中“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感到不快乐”等可以概括出“经济财富”和“社会公平”,由“心理失衡”的反义和“内心就会常戚戚”等推出第三个要素,即“心态良好”。
【点睛】“压缩语段、筛选要点”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题型之一。一方面,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地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紧急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 200 余万 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全景式介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全书 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言之有物,具有很 强的可读性。
【答案】(1)《大国战“疫”》近日出版;(2)该书全景介绍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和积极 向好态势;(3)该书内容详实又具有可读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把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这段话一共三句话,把每一句话概括成“谁+怎么样”的形式后再整合成一段话。保留关键信息时勿重复,语言力求简明,严格控制字数。
本题,“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紧急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概括为:《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全景式介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概括为:该书全景介绍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全书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概括为:该书内容详实又具有可读性。把以上概括出的三句话整合成一段话即可。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邓小平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习近平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空谈与实干
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邓小平同志强调了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切莫空谈,说法不同,道理讲的却是一个,那就是——要实干,莫空谈。
这个社会,每天都有人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大声呼喊,每天也有人默默低下头去,埋头苦干。高喊爱国主义,并没有错,错的是天天空喊,却不来一点实干精神,那么,我们的国家,又何来繁荣富强?古人也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其实,于人,于国都是这样。
人,空谈是摇曳在枝头的花,实干是摘取理想的梯。
如果你选择做一个空谈家,你就只能在安逸中守候平凡;如果你想做一名实干家,你就必须在汗水里耕耘,在付出后成功。
深山里走出的“舞王”卓君靠着每天在田埂边练习舞蹈,终于让飞旋的舞步震撼了全场观众;王宝强靠着寄居地下室,靠演卖苦力的群众演员的北漂生活,终于在不懈的坚持后创造了演艺圈的奇迹;日本作家森瑶子在毅然放弃了学琴后靠着对文字的执着,终于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佳作。他们都以自己的经历启示我们,只有实干,只有付出,才可以收获成功。
再看看又有多少靠炒作出名的人,一夜之间名气大增,可一夜之间又无人问津了。他们只靠运气或炒作,没有付出实干,那他们的梦想只是枝头摇曳的花朵,即使绽放,也会很快凋谢。
于国,空谈是衰败之由,实干是兴国之本。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一个强盛的民族,是富有实干精神的民族。19世纪的清王朝自负强盛,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对国外一切技术均不放在眼里,大谈西方人为“蛮夷之邦”。殊不知,当清朝统治者每天饮酒赏花,自负强大,闭关锁国,夸夸其谈的同时,他们口中的“蛮夷之邦”,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技术发明,开展工业革命。他们经过埋头实干,将只知虚想空谈的清王朝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再看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放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方式,加强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实施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加快现代化进程,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逐渐拜托了愚昧贫困,中华民族也在实干中飞速崛起。
习近平同志曾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让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踏踏实实做一个实干家吧!把我们的行动,交到人民手中,让时代和人民给出最公正的评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按照所给材料写一篇文章,属于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给材料相对简单,邓小平说的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很明显在说实干;习近平所说对联的横批
“谁来落实”,也指向了要实干,莫空谈。抓住这个立意,学生根据个人的见解,抒发个人的感受,就能完成作文所给的要求。
参考立意:
1、 要实干,莫空谈
2、 实干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 要实干巧干,不要空喊口号
素材:
1、居里夫人在巴黎上大学时住在一间又窄又暗的小阁楼里废寝忘食地学习。一天她的朋友来看她发现她晕倒在地赶紧找来他姐夫卡密尔。她姐夫见她脸色苍白,屋里一点吃的也没有,问她几天没吃东西了,她支唔半天才说前天吃一把小萝卜和几个樱桃。又问她睡觉没有,她说只睡了四个小时。
2、巴尔扎克为巴黎杂志创刊号写了一篇不长的小说感到很满意,忽然想到小说中一个人物的名字还没想好,立即给朋友戈日朗写信约次曰下午一块去大街上看广告牌。为了这个名字他巳花费了六个月的功夫,还没有定下来。他们跑了许多条街,看了上万个招牌, 都不满意。在最后路边一个又窄又破的门上,巴忽然大叫有了有了马卡马卡.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4、纸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5、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实干家。青年毛泽东即颇具实践精神。他早年曾参加著名的少年中国学会。参与主持这个团体的李璜曾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他“每周必与毛会晤,会见十余次之后,深深了解到,以毛之性格而论,可能成为一个革命实干家。……光祈主持‘少中’,即提出‘工读互助’的一题,来要大家讨论。我们在愚生家聚餐时曾讨论两三次,议论甚多。到了第三次,毛泽东便不耐烦了!他忽然发言,说,‘不要老是坐而论道,要干就干。你们诸位就把换洗衣服拿出来交与我去洗,一个铜子一件,无论大件小件,一样价钱,三天后交货拿钱。’后来他果真就这样做了”。王光祈也说,毛泽东“颇重实践,自称慕颜习斋之学主实行”。这件小事,说明青年毛泽东不喜空谈议论,而是注重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去推动问题的解决。
结构层次:
这是一篇层层递进式的文章,开端概括引用了所给材料,并提炼了文章的主旨——要实干,莫空谈。文章主体层层递进,论证了实干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结果。最后,作者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呼告青年人应该重实干,莫空谈,用行动,交给人民一份时代的答案。文章内容丰富,纵横捭阖,运用例证法,铺陈了 “舞王”卓君、王宝强、日本作家森瑶子的事例;运用对照式,讲出了空谈和实干的后果,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点睛】多则名言选择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每一则,而且要找到关联,综合立意。这就增加了审读量,也赋予了考生选择权,要求具有综合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