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
而是有根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
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
的代名词。
②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文
化,包含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
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③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
等。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
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慰藉游子的思乡、精神失
重等情绪。
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
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
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
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⑤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
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
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
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
材料二:
“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
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文化占有很大
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
- 2 -
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
体性生产价值,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力量。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
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比如说,
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起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
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
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乡愁”情怀
如此浓郁了。对“乡愁”,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
断地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意义。
(摘编自钟晨《“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
材料三:
①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故乡的现实问
题;后者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解决了乡“愁”和“乡”
愁的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包含了现实中“望不见山、看不见水”的乡愁话语语境,“山”
“水”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③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划
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
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式的乡
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
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以融合落实社会福祉,改变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三元结构,柔性化解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半城镇化等城
市病影响,这是乡之“愁”的内在诉求。
④无论生态文明还是城乡共荣指向的乡之“愁”,都是群体性问题,对于个体而言,乡愁更多
的是“乡”之愁。在这个维度下看,故乡首先是一个出生地,“山”“水”常在;这个故乡又由出
生地界定了群族,这个意义上“乡”愁因群体性意义与乡“愁”部分重叠。其次,当故乡处于物
质世界与人的关系视角之下,它是人的存在之乡,“乡”愁包含了对个体终极存在之乡的向往,
这使乡愁成为了一个普适的范畴,它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具有与国家全面开放
格局相融的匹配度。
(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 3 -
1.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乡范
畴。
B.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感。
C.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
和感怀。
D.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
产生活场景等的上面。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
进程,对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
B.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和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都是人民创
造出来的,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
C."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
的乡村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
D.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相
融的匹配度。
3.下列诗句能表现出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管。
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材料三第③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
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
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
- 4 -
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
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
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
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
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
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
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
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
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
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
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
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
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
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
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
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
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
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
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
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
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
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
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
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
- 5 -
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
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
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
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
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
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
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
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
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
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
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
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
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
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
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
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
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
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
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 6 -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古代文学上,“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自觉地对文
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认识,促进文学按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
根据当代学者胡旭的研究,中国文学自觉有以下标志:
标志之一是张衡《归田赋》的出现。张衡曾用十年时间写成《二京赋》。该赋的主旨是
讽谏帝王公侯节俭,但这篇花费巨大精力所作的大赋,于政教却丝毫无补。面对着朝政日非、江
河日下的局面,其道家思想开始抬头。《归田赋》中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情趣。赋中分明已
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自我意识加强了,个人价值得到了关注。此后,抒情小赋不断出现,辞赋成
了文人抒情写意的工具,实现了文学的自觉。
标志之二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大约在桓、灵之世,出现了一批文人五言诗,其代表就
是选录于《昭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人的自觉”。“十九首”
的内容不外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两个方面,诗人们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前途的渺茫,抒写了羁旅
愁怀和离别相思,情调是悲哀而深沉的,这些慨叹正是对人生的执着与重视。“古诗十九首”的
抒情十分真实强烈,作者们对自己的种种情感,毫不掩饰,一寄之于诗。这说明古诗的作者们不再
把文学作政教的附庸,而是为满足自己的抒情需要进行创作;人的主题鲜明了,文学成了表现人
生、人的命运、人的心灵的文学。
- 7 -
标志之三是散文创作方面新面貌的出现。首先是各体散文的长足发展。以文体而言,碑、
铭、诔、箴、书、笺、檄、策、令、议、记、嘲、谒文、连珠等,种类繁多。其次,东汉中后期
散文逐渐趋向整齐华美。一是在句式、音节、辞藻、用典等方面做文章,着力创造出一种形式
美;二是讲究散文风神的飘逸与灵动。
(摘编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
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
影响愈加广泛。不同于 18 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
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
这一概念并不存在。《周易·贲》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门四科有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六经实乃文学之渊府。
中国“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
论·论文》所说的“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 20 世纪以来,中
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 19 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
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
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于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
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
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若将六
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
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
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
能涵盖 18 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
- 8 -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
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
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
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
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
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
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
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虽强调了文学的情感因
素与形式美感,但他也认为要“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并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
教化一途。
(摘编自刘娟《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张衡精心创作的小赋《二京赋》具有强烈的教化功用,抒情性强烈,推动了后世抒情小赋
的发展。
B.依照西方的"文学"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完全不具备文学的特征与因素,根本
无法称之为文学。
C.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念,只能适用于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并不适用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
文学的研究。
D.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应是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与文学自身审美追求始终同行共
进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中胡旭的研究,可以推断他认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不是发端于魏晋时期,至
晚肇始于东汉。
B."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里的及时行乐思想就蕴含
着人生苦短的悲哀。
C.材料二中,作者对"文学的自觉"观点进行否定,其深层目的是为了充分否定新月派和创造社"
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
D.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教育对人的心灵影响的强调,这就与斯达尔
夫人《论文学》中的观点相悖。
- 9 -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反映“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自觉追求”的一项是( )
A.《左传》引用孔子的话说:"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B.《论语·颜渊》中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C.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六经具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特点。
D.刘知几评《左传》说:"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文学自觉”的特征。
5.材料二中作者为何否认“魏晋文学自觉说”?请分条说明其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
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数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经一点儿也不差于中国文化人,但我
们读完他长长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就会发现,最后还是在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他暗
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 “圣徒人格” 和 “绅士人格”。
与“圣徒”和“绅士”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
还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
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
“君子”,终于成了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体人格上都有自己
的文化标识。除了利玛窦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外,还有“骑士人格”、“灵修人格”、
“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
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
话开始,埋藏着一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原型”。
“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
了一种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谦恭地维护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
格设计。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
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
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
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 10 -
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都向那里滑动、集中、灌注、融合。因
此,“君子”两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最简捷概括,即可称之为“君子之道”。甚至,
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那里。
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
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
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
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摘编自余秋雨《君子之道》)
材料二:
从一般意义上说“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因为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评判衡量“君子”
是人人应该向往、人人应该争当、人人应当成为的一种人格,否则,就会成为与之对应的“小人”,
而这是为社会所贬斥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理想人格并不是人人都能够
成就的一种人格,它作为一种理想,是为每一个人树立的道德楷模,人人都有可能实现,但并不等
于每个人都能实现。例如,儒佛道三家,都有其理想人格。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道家道教的理
想人格是真人、至人、神人或仙人,佛教的理想人格是佛、菩萨。这些理想人格都是一种完美
无缺的人格,可称之为“完人”人格。这些完美无缺的人格,是人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
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对象。儒家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途之人可以为禹;佛教讲人人有佛性,人人
能成佛;道教也讲人人能成仙。但这都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理想人格是人们效法的楷模,
学习的榜样,其根本宗旨在于鼓励人不断向善,普通人其实很难成圣作佛。君子则不同,君子是普
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努力、也能够做到的,历史上就有“自汉以来,天下贤人君子,不可胜数”
的说法。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因此,君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人格,但他是不断追求、并自觉践行理想人格的优秀人
物,是不断趋向于理想人格的现实人格。如此说,并不是否定君子的价值,恰恰相反,君子与理想
人格相比,更具有普适性和感召力,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他并不高高在上,并不远离我们每一
个普通的芸芸众生,他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是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可以在当下最平常的生活中做
到的。
中国的君子文化并非仅属于儒家文化。“君子”的核心内涵相对稳定,但同时又是随着中
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在此过程中,儒佛道文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君子文化丰富、发展
了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学说,促进了中华民族道德水准的提高,引领了社会风尚,推动
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华礼义之邦的形成。
- 11 -
(摘编自洪修平、孙亦平《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精深而全面,与中国文化人相比一点也不差,但他固守西方模式,
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
B."君子"因其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所以成为我们这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
中的"最大公约数"。
C.世界各民族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 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
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
D.儒家既维护"君子"的人格原型,又经过自家的选择、阐释、提升输入对"君子"的人格设计,从
而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要研究日本"浪人人格"的发展脉络,从日本神话传说入手去寻找这种人格的"原型"
应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B.儒家贴合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对"君子"进行鲜明的人格设计,体现出守正创新
的突出特点。
C.第一代儒学大师从不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集体人格的毛病,而善于从更高层次上构建自
己对集体人格的理想设计。
D.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来看,要想给"绅士人格""牛仔人格"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照,"君子
人格"可以当做重要参考。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文中“儒家的理想人格”表现的一项是( )
A.自强不息 B.慈悲助人 C.威武不屈 D.见贤思齐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理想人格”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12 -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C; 2.C; 3.B; 4.本段首先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从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来
解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次内涵;再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推进",运用了举例
论证法指出城市病的解决,以实现乡“愁”的内在诉求。
5.示例:①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②
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③“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
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可以由此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④将乡愁与新
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
村的共建共享。
解析:1.材料一中就“乡愁的本质”是这样表述的,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
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2.材料二是说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说明不只是精神文化层面的缺
失,且选项前后也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造成乡村土地大面积荒凉的原因有很多。
3.窗前寒梅正是乡愁的物质载体,属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事物,最能唤起游子的乡愁。A 项是因
为战乱导致亲人不得相见而生乡愁,C 项是因长久征战不能回家而生乡愁,D 项是对友人的怀念
之情,不属于乡愁。
二、答案:1.A; 2.C; 3.A; 4.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
意意境;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
的语言自然新颖;作者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角度,赏析《荷塘月色》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
有情趣美。
5.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为了增强文章论
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
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A 项:“说明古人对 ‘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
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故选择 A。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
- 13 -
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B 项,“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运用
了比喻修辞。C 项,“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
用了通感的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D 项,“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
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故选 C。
3.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
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 项,“表明写作时不能
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
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题时要审清题干,找出
关键词语,把握答题方向。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理清要点,在文中找到与题
目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最后归纳要点分点作答。原文“这样
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
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手法极力写出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
境”,“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等这些信息可以概括归纳出是从艺术手法的方面赏析的;据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
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可知,是从作者朱自清缜密
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的;据“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
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
口”“顺耳”“顺眼”的境地”,可见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的;据“《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
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
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能分析概括出是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
情的方面来赏析的。
5.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引用论证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如果引用的名言警句以从论证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等角度分析,
如果是名人轶事、奇闻趣事,那么就会有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分析材
料二、三种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的作用,如材料二中“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
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就
是为了证明下文的“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
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
境”;材料二中“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荷塘月色》
- 14 -
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证明了分论点语言也有突出的
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同时也增强了本文观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材料三
“《荷塘月色》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为了论证文章作者自己提出的观
点:“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目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
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文
章作者引用的朱自清自己说的内容“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
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
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
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还是为了证明自
己的观点“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并且引
用朱自清本人的原话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文章中引用的朱自清的这些观点或说法
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有文化色彩。
三、答案:1.D; 2.C; 3.B; 4.①加强自我意识,关注个人价值;②为满足抒情需要创作;③凸显人的
主体;④文体多样,追求形式华美。
5.①不存在始终不变的“文学”概念作为前提。②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对文辞之美的自觉追
求。③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仍然以载道教化为根本目的。
解析:1.A.《二京赋》是大赋,也没有推动后世抒情小赋的发展;B.六经、诸子可能含有文学因
素,不能绝对否定;C.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念也不能涵盖 18 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
2.材料二中,作者仅仅是要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不存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的自觉”,对现代文
学领域中的新月派和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没有表达态度。
3.“以文会友”中的“文”,指礼乐文章,并非“文辞”之“文”。
5.①2-5 节是在围绕“‘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
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进行充分论证,2-4 节分别从先秦、近代以前以及 20 世纪以来三
个时间段议论,第 5 节说明连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都具有很大局限性。②第 6 节作者重点引用
钱基博的话语证明,中国文学一直就有对文辞之美自觉追求的传统。③第 7 节更是直接引用魏
晋时期曹丕、陆机的语言论证魏晋时期仍是以载道教化为文学之本,特别是引用造成误解的曹
丕本人的话语,更具说服力。
四、答案:1.D; 2.C; 3.B; 4.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回答出“社会”即可)为每一个人树立的
道德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一定(回答出“社会”即可)社会的道
德要求的最高体现,其根本宗旨在于鼓励人不断向善。
- 15 -
5.①首先提出问题,在与利玛窦的对比分析中提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 ‘君子’”的中心
论点;②进而在对比分析中层层递进揭示儒家君子人格的形成过程、内涵和重要作用;③最后得
出结论,回扣论点,发出号召。
解析:1.A 项,以偏概全。原文中有“很多方面”限定了比较的范围 B 项,强加因果。原文中前后
信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 项,偷换概念。是“集体人格”而非“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
2.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提及“儒学大师从不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集体人格的毛病”这样的信
息。
3.“慈悲助人”是佛教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