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1广东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标准示范卷 2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合 格 考 标准示范卷(二) (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一、本大题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采 B.蜜书 C.兄弟 D.公扑 C [A.精彩 B.秘书 D.公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一个月以来,中国扩大开放的足.(zú)音更加铿锵有力。 B.中国经济向世界敞.(chǎng)开怀抱,得到广泛积极回应。 C.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lěi)。 D.华罗庚.(gēng)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商人家庭。 C [合作共赢(yíng)] 3.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 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A.句号 B. 顿号 C.逗号 D.问号 D [“问物几何”是疑问句,所以用问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_ 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___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 满生命力。 A.增殖 节余 甚至 B.增殖 结余 尤其 C.增值 结余 甚至 D.增值 节余 尤其 A [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 “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的语境,前有“公 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根据语境,故用“甚至”。]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D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树木。]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 刻的作品。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我市的蓝天成了常 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 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号召,两部门联合举行了以“践 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D [A 项,语序不当,“读者”应放在“深受”后。B 项,搭配不当,“空气 质量”不能“不断改进”,应该是“不断优化”。C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应该把“当”去掉。] 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③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A.对偶 拟人 反问 B.对偶 比喻 设问 C.排比 比喻 设问 D.排比 比喻 反问 B [①两个分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对偶;排比需三个及以上结构相似 的分句。②把松树的松脂比作泪珠,是比喻;松树流泪,把松树人格化,是拟人。 ③自问自答,是设问;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高雅文化在创造形式和从事社会关切的时候,总是要追求与众不同的独特 的个性,总是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来发扬。 ②高雅文化要总结前人形式创造的经验,破除陈腐的形式,探索一个时代需 要的新的生命的形式。 ③高雅文化是代表社会的知识群体、文化人的个性探索旨趣、社会批判愿望 以及形式探索要求的文化文本。 ④它的主要特征是形式创新、社会关怀和个性化追求。 ⑤而真正成功的高雅文化,绝不只是为形式而形式,它要承载着社会的责任 感和人类的良知,它要歌颂崇高,批判丑恶。 ⑥这样一种高雅文化,有时候又叫精英文化。 A.②③⑥④①⑤ B.③⑥④②①⑤ C.②⑥③④①⑤ D.③⑥④②⑤① D [本段讲的是高雅文化及其特点。③⑥是对高雅文化的解释。④是高雅文 化的特点,②⑤①是对高雅文化特点的简要分析。] 9.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组是( ) 我是①一位退休的②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 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③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④因为贵刊今年第 1 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⑤况且还有一些 科学性错误,让我⑥大感意外。 A.④⑤⑥ B.③⑤⑥ C.③④⑥D.①②⑤ D [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 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1 题。 一位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准备在门口贴一则告示,大意是学生拿着学生证可 以在购买门票时享受打折优惠,但必须是本人,否则,就不能享受打折优惠。 10.下列告示,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带学生证可享受打折优惠。 B.大学生可享受打折优惠。 C.任何人可享受打折优惠。 D.学生拿着本人学生证可享受打折优惠。 答案:D 11.在上题的选项中,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把序号填入下列括号中,分析其 不恰当的原因。 ( )不恰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容易产生“任何人带学生证都可享受打折优惠”的歧义。 B.和告示意思不一致。 C.和告示意思不一致。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2~15 题。(19 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①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 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 审问而明辨之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 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 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 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 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 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 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 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③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 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 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注】 ①②中“就有道而正”“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均出自《论 语》。③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 卫国国君赐予他“文子”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几无可问之事 C [本题可抓住关键虚词“则”,关键句“如是”,结合动宾结构断句。“是 己”“非人”并列,且联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D。“学有未达”“理 有未安”句式一致,“理”后不应断开,排除 B。]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非问无以广.识 广:增加 B.所谓交相问难. 难:责备 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 D.夫子贤.之 贤:认为……有才能 B [B 项中,“难”应该解释为“诘问”,由句子中的“问”,结合原文中“审 问而明辨之也”可以推测,这里没有责备的意思。] 14.下列对《问说》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 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第二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运用引 用论证的方法,以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第三段举古人好问的典例,如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舜帝有天 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D.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 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B [B 项,“第二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错误,由原文可知,在第二段中,作者 不是从反面而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以求得一点收获,这就是所说的以 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知识多向知识少的人询问。 (2)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 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参考译文: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 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 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知识多向知识少的人 询问。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 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 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 这样,就一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 忌他,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 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 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 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 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 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聪明的人即使经过多次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 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 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 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 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 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 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反而争先以询问为耻辱, 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 悲啊!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6~17 题。(9 分)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首句写秋雨连江,夜幕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 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17.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 观的精神。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 《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 说》) 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3)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三、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 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 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 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 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 天下”…… 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 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 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 花…… 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 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 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 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 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 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 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 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 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 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 的思维模式。 19.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 B.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 C.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 D.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 A [以两首作品的名字,写出桃花文化历史之悠久。B、C 两项局限于“诗 歌”。D 项谈的是地域。] 20.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 B.“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D.“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 B [按“儒”的观点,“治国”应“身体力行”,“失意”才追求“逍遥”。]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中国的桃花文化”点明了文章的论述对象。 B.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桃花文化的普遍性。 C.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了“桃花源情节”,与第一段首尾呼应。 D [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并没有首尾呼应。]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 人的眼睛——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 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 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战”。它拥 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 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 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 Photoshop 功能(神 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 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 如何将这些七零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 前相比又作了哪些微调呢? 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 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 约发生在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 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 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 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 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 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 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 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 “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 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 取清晰度的措施,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 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 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 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 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 化拆分为近 2 000 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得出结 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 36 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 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 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 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 1/3 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 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 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 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 网膜上了。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需要可变焦透镜 (晶状体)的作用,只需要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 B.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对人眼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也至关重要,当人潜 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就是证明。 C.有的科学家认为,约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单个感光细胞出现在生物 体上。 D.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经保 守计算,得出眼睛的进化理论上只用了 36 万年。 A [A 项,曲解文意。由最后一段可知,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 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 也至关重要。] 2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约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 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 24.你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还是神创造 的?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①大约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 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经过这四个阶段的进化,发展到今天精密的人体眼睛, 科学研究足以证明人的眼睛是进化而来。②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相比虽然有很多优 势,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近视、观察角度的局限,不能透视、衰老、功能退 化等等不足,这也说明人的眼睛不是神创造的。神是万能的,神眷顾人类,为何 不给人类创造一双完美无缺的眼睛?人眼的不足也说明进化的不同阶段是以“够 用”为原则的。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60 分。 2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 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立意探索】 材料用“有人说”和“也有人说”的形式,明示了“青春不 朽”和“青春易逝”两种不同的看法,写作的指向比较明确,考生可就其中一个 方面立意,也可两者结合辩证立意。从“青春不朽”的角度立意:虽然年龄概念 上的青春逝去了,但精神意义上的青春是永远不会逝去的;年轻人有朝气,只要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永远不会老去;等等。从“青春易逝”的角度立意:年轻 人的阅历不够丰富,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未免显得天真;人总要老去,仅有信 念是不够的,要面对现实,再深一步理解,即不去相信不朽,而是珍惜人生的每 一个季节。从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老去”是时间层面的概念,“不朽”是精神 层面的概念,时间可以流逝,但精神永远不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