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题信息
高考这样考·全国课标卷
核心知能梳理
考题内容
类型、
频度
2011
课标卷
《下笔
不觉师
造化》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归纳概括1
传记阅读解题指导
1.筛选整合信息:(1)概括传主人生阶段——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2)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抓住传记叙写的事件和文中的细节描写。(3)传主成为伟大人物受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4)文中从哪些角度表现传主的个性特点——把握文章写作层次并逐层概括。
2.分析细节描写:日常生活细节能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
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传记中的引用:(1)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4.传记阅读的探究:(1)明确表述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或理由);(3)结合文本内容作合理分析;(4)联系现实,对相关内容作个性化解读。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筛选整合1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分析探究1
2012
课标卷
《谢希
德的诚
与真》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筛选整合2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筛选整合3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整合探究2
2013
课标卷
《一个
不能忘
记的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文意理解,
分析概括1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文意理解,分析概括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分析概括2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筛选整合4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评价探究3
传记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思维梳理
一、语句分析
常见题型
题型解读
解题思维
答题思路
1.文中画线的句子如何理解?请结合全文分析。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题目,一般直接提问。有的明确要求要结合全文分析的,解题时切忌断章取义。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含意。
2.务必在语境中把握句子的内容,关注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3.联系文章的体裁和主旨来理解句子。
4.从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分析。
5.结合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来分析。
6.根据句子的修辞手法去体会事理。
锁定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审读上下文+依据题干,结合文本中心,阐释句子含意。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3.文中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二、筛选概括
常见题型
题型解读
解题思维
答题思路
1.请概括“……”的原因有哪些。
考查筛选、概括能力的试题常常含有“哪些”“原因”等字眼,
1.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关键性的词、句子。
2.审准题干要求,对有效信息做整合。圈画勾连,根据题目要求,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一些调整加工。
先定“标准”,再定“区间”,最后取干去枝,摘录整合。
考查观点态度的提问往往比较直接。
3.归纳概括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条理。
2.文章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持什么态度?
提分要领:
最基本的两个原则是:尊重题目要求,注重原文内容。其实,很多主观题的答案都可以从原文中获得,或者是直接引用原文,或者是从原文某一段或某几段中进行概括。总之,考生要记住一点: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随便写,更不能胡编乱造,随意作答。解答探究题时,首先,要紧扣文本,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次,要联系社会现实,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后,在判断时还要注意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一、回扣教材,梳理技能
以下三组表述涉及到常见实用文的文体特征、表达技巧、语言艺术以及探究方法,请认真阅读,然后在正确表述后打“√”,错误的打“×”,将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并尝试探究。
第一组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中最重要、最讲究的一部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艺术性非常强,首先,它运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
更深层的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 )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写法上极有特色:
(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
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安排,以更真实深刻地揭露主题。
(2)视觉独特,从“平静”的环境中发现新闻。
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 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构成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优秀作品的基调。
(3)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 )
3.《宇宙的未来》一文作者讲演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事以引起正题一样,这篇讲演先从古代的先知和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作者敢于讽刺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所以说,“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的。 ( )
4.科普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通俗性和实用性这两个方面,即要“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一般读者而言,动物游戏行为研究是一门比较陌生的科学。为了将动物游戏的动机这一科学原理说清楚,作者通过举例,给读者以具体实在的感性形象。同时,浅显的语言,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4
对科普文的艺术性认识错误。
体现在通俗性和趣味性这两个方面。
第二组
1.《我有一个梦想》最后一部分连用六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层层推进的排比句,激昂奔放的语句,动人心魄,极富感染力与鼓动性。巧用排比句,更有利于抒发个人的感情,增强语句的气势,同时也让文章的语言富有文采。 ( )
2.《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作者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使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如第一段中“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这句话表明了各地区的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建筑风格和方法上是具有一致性的。运用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来介绍事物,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形象具体,增强可感性。 ( )
3.《宇宙的边疆》中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是与其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因为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
4.文中在叙述包身工起床、早饭和上工之后,作者都有大段的议论,这些议论一方面寄寓着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包身工制度的批判;更重要的是深化并升华了主题。作者记叙包身工的经历,其目的是揭示这种制度的罪恶,议论起到了陪衬的作用。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4
对议论所起的作用认识错误。
议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第三组
1.“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写中国这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还蕴涵着作者的主观感情——祝福与自豪。“朝阳”预示着此次发射活动圆满成功,也预示着共和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发射活动的壮观气势,饱含着作者的自豪与敬佩之情。 ( )
2.“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句中“每一个”表明没任何例外,也就是说奥斯维辛让所有的参观者感到恐惧,从正面写出了集中营的阴森,法西斯的罪行。 ( )
3.“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六个短语形象地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悲惨的遭遇。运用排比,加强了语气节奏,读起来紧凑有力,有鼓点般的节奏感,增强了感情色彩,使人感到作者按捺不住的激愤心情。 ( )
4.“走钢丝”“倒立”“相互推挤”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极形象地再现了缅甸丛林中叶猴的“嬉闹”场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动物游戏所表现的智慧的惊叹和喜爱之情。这样形象地描写,可以把抽象枯燥的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了科普文“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即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2
对表现的角度理解错误。
从侧面写出了集中营的阴森。
二、情景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解题时要认真思考,减少失误,力争写出规范答案。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忧患意识日益加深,也不自觉地熔铸了他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者的无耻恶习,决意弃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民国演义》问世后
,他因秉笔直书,触犯军阀,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他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蔡东藩的立身行事,使他称得上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最负盛名而传之久远的,是《历朝通俗演义》。他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主张,流传于社会。蔡东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辛亥革命爆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随之而来的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撰者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对“洪宪帝制”作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历数民国以来的动乱不宁,明确表达正直的史德:“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司马迁“善善恶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东藩所著虽是通俗演义,但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亦使他直追司马遗风,颇有良史风骨。由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相沿所谓“演义体”。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说:“若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处不少也。”蔡氏著“新演义”,文笔力求通俗,叙事重在真实,于通俗历史中别开新途。蔡氏著书博览群籍,广搜史料,间入稗史遗闻,不过分修饰文字,不敷衍情节,不脱离历史正轨。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用。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通俗史类,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之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著成《历朝通俗演义》,其有功于史学自不待言!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
B.蔡东藩由于在写《民国演义》时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取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处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用”。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被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被效法,而相比之下,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应当惭愧。
解析 解答本题时可运用排除法。A项,“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说法有误,《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性来自于史书,并非全是作者的“目见耳闻”。C项,“完全取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D项,“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用’”的说法有误,在原文中蔡东藩批评罗贯中的话主要是就《三国演义》一书的历史的真实性来说的,没有说它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用”。
答案 BE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蔡东藩的优秀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易错在:缺乏归纳整合意识。本题考查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直接摘录文中语句,没有对其进行归纳。
答案 (1)淡泊名利,坚持操守。蔡东藩虽贫寒却不为博取富贵而降志辱身、混迹官场。(2)不畏权贵。蔡东藩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3)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铸就了其秉笔直书的史家风骨。
3.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分条陈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易错在:缺乏归纳整合意识。此题考查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能力。虽然此题比较简单,但我们往往不会区分信息区间,缺乏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容易照抄照搬原文,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答案 (1)开辟了通俗历史文笔力求通俗、叙事追求真实的新道路;(2)间入稗史遗闻,不脱离历史正轨,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用;(3)为后面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提供了法式。
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著成《历朝通俗演义》。”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易错在:缺乏规范表达意识。这是一道探究题,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组织答案,而要结合文本内容,规范表达。须先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同时,注意探究时既不能脱离文本,又不能局限于文本,而应该在文本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一:是受到“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的影响。(1)当时各种救国主张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演义救国”之路。(2)蔡东藩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
示例二:是受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1)蔡东藩在国家处于危难时,由于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承担匹夫之责。(2)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蔡东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著书立说的。
猜想一:传记阅读
【依据】
课标卷题型较为稳定,这几年一直考查传记,这种趋势应该保持一段时间。
【问题设计】
1.理清思路,把握经历。理清传记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将其按时闻顺序逐一整理,从而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紧扣文本,分析形象。抓住文本中叙述和描写的内容,分析传主的个性和形象特征,把握传主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3.鉴赏词句,掌握观点。通过传记语言的感情色彩和作者对传主的评述,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观点态度,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传主事迹之间的关系。
4.把握方法,分析到位。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究文本,提出见解。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对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和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使用的艺术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华文化学家周汝昌
“红学痴儒”周汝昌5月31日凌晨去世,终年95岁。他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享誉海内外红学研究集大成者。他有6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中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研究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近代红学研究的奠基之作,但少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
周汝昌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是红学家,只因他写红学的书太多,掩盖了他着力传统文化的光芒。他的骨子里有着传统文人的风骨,其生活、言行都有传统的影子,对传统文化的钻研或许才是他的一生志业,而红学研究只是余韵罢了。
虽然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学者保留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周汝昌虽然就读于燕京大学西语系
,却得出汉字语言高于英语等西方语言的结论,这看似滑稽的结论,恰好说明周汝昌是一个对中华传统文化衷心崇拜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人。
这位从天津走出来的文化人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进入小学后,他的语言天赋就显现了出来,接受外语出奇之快,就读天津南开中学时,他的英文水平可与老师相当。1939年,周汝昌以英语免试资格投考燕京大学西语系。194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燕大,他离开校园。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周汝昌才又经过复试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为此,老师还破例请学生周汝昌吃饭,告知论文一字未改全票通过。
这一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并把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在周汝昌的一生中,其长期浸淫沉溺于传统的诗词、书法、琴箫、戏曲、禅宗、园林、古董、梅花大鼓、民间工艺等之中,痴迷不改,终生不衰,立志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真大善大美。而《红楼梦》研究就像他的一个思维出口,从那里,抵达传统文化的深处。
有意思的是,周汝昌曾认真考证过曹雪芹的诞卒时间,每年阴历4月26日都要给曹雪芹过生。“连自己儿女的生日都不记得”,周汝昌笑言。
周汝昌曾为《红楼夺目红》写下七言律诗,可以看作是他研究红学的一生总结:
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
从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上看,也许正如他的“私淑弟子”梁归智所说,与其评价周汝昌是一个红学家,毋宁称他为“中华文化学家”。
不久前,为庆祝周汝昌先生95岁生辰,译林出版社以古线装书的制作方式,宣纸影印《红楼梦新证》,限量出版。这套书成了他老人家最喜欢的生日礼物之一。除了加盖“仙寿恒昌”的印之外,还加盖了自己的印章。冥冥之中也算他与他的红楼书最后作别吧。但这个深爱传统的文化老人留给我们的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
(选自《海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着力介绍“红学痴儒”周汝昌在红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目的是突出其为“红学研究集大成者”。
B.周汝昌上小学时很快显现语言天赋,中学英文水平快速提升,大学毕业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获得全票通过。
C.周汝昌成为燕大中文系研究生后,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
D.文中引用周汝昌的“私淑弟子”梁归智的话,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称周汝昌为“红学家”是不正确的,应称他为“中华文化学家”。
E.本文记述周汝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痴迷钻研《红楼梦》的一生经历,表现了他在红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世人的巨大影响。
解析 A项,目的是引出“他还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这一主要话题。D项,作者的观点是与其称周汝昌为“红学家”,不如说他是“中华文化学家”,故该选项表述错误。E项,“记述周汝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痴迷钻研《红楼梦》的一生经历”与原文不符,且也并非重在表现“他在红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世人的巨大影响”,而是重在表现周汝昌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
答案 BC
2.作者说周汝昌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作者说周汝昌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的原因。解答此题,要从文中筛选出周汝昌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些关键语句,然后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1)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衷心崇拜,具有传统文人的风骨;(2)日常生活都践行传统文化;(3)一生着力于钻研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红学研究便是其突出的贡献。
3.文中写周汝昌每年阴历4月26日都要给曹雪芹过生,“
连自己儿女的生日都不记得”这一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来回答。本题提及的内容在原文第七段,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表现了周汝昌对《红楼梦》研究的痴迷,突出其醉心和沉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2)照应了上文“周汝昌是一个对中华传统文化衷心崇拜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人”;(3)同时,为下文周汝昌曾为《红楼夺目红》写下七言律诗等内容作铺垫。
4.文中一方面说周汝昌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另一方面又说他是一位“中华文化学家”。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若答不矛盾,要答出周汝昌致力于红学研究和中华文化研究的表现以及红学、中华文化之间的关联。若答矛盾,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 观点一:不矛盾。(1)周汝昌是红学研究集大成者。有6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中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研究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近代红学研究的奠基之作。(2)周汝昌是一个对中华传统文化衷心崇拜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人,他长期浸淫于传统的诗词、书法、琴箫、戏曲、禅宗、园林、古董、梅花大鼓、民间工艺等之中,终生不衰,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3)《红楼梦》研究是周汝昌钻研传统文化的余韵,是他抵达传统文化深处的思维出口。
观点二:矛盾。(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多面剧宗范紫东
薜 龙
八百里秦川,吼一声秦腔,梨园西北风过耳。秦腔以其“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艺术风貌独树一帜。秦腔史上,群星汇聚,最为耀眼者即秦腔一代宗师范紫东。
范紫东以雄浑的史剧风格著称于世,被誉为“现代关汉卿”。他一生笔耕不辍,大小戏总计69本,结集为《待雨楼戏曲》。生于乱世,范紫东以寸管之笔书写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其“史剧”代表作有写戚继光驱逐倭寇的《鸳鸯阵》、写秋瑾之英烈及郑紫纶女士之仇日以提倡爱国精神的《秋风秋雨》等剧目。1915年,袁世凯承认“21条”,筹备称帝,革命成果几乎葬送之时,他编写《玉镜台》,借剧中人物之口大声疾呼“我中国得下了不治疾病,哪有个医国手痛下针砭”。
范紫东长期生活于社会下层,往来于市井剧场之间,生活阅历丰富,生活中随时留心学问,又熟悉舞台艺术规律,编起戏来能得心应手。范紫东一般上午八九点钟起床,外出以牌取乐,之后回房写戏。他打腹稿的能力很强,许多戏都是一气呵成。一天早上,将要排演的新戏稿在路边被偷走,到了戏社,范紫东才发现戏稿被偷,他马上根据记忆把戏稿重新写了出来。
抗战中期,日寇日夜空袭,不少名角不得已去外地搭班演戏,易俗社著名须生耿善民被兰州某剧团重金聘去,不料到兰州后,因种种原因耿失意返陕,要求重回易俗社。
当时不少剧社中人本着人才难得又值非常时期便同意接纳,唯独范紫东为维护易俗社章程坚决拒绝,同仁劝说,他断然回绝:“你们要易俗社之章程,还是要耿善民?如果硬要耿善民,我范紫东就出易俗社!”
范紫东出身乡村知识分子家庭,饱读经典,自小半耕半读。劳动之余,他坚持“三余”读书,研究时势。所谓三余者,即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冬者岁之余也。近世以来,西学东渐之风日盛,范紫东深感科学文化素养对民族振兴之重要性,呼吁“八股不废,则中国不兴”。范紫东常向友人感叹:“读书人不务实学,即此一事,且不如商人,何以居四民之首乎!”
少年时代的范紫东跟随在礼泉、乾县开馆授业的父亲读书、学习,耳濡目染之下也影响了他矢志教育的职业选择。1902年,陕西大旱,范紫东为生计以年仅九串钱的低酬为人课子,子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从此,范紫东有钱了就去上学,没钱了就去教书。前后七年,才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宏道学堂。毕业后,范紫东被西安府学聘请为理化教员,又应健本学堂王子端邀请,兼任该校语文教员,走上了一条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春,全城物资匮乏,范紫东为健本学堂师生及家人不致饿死,高筑债台,学校也被迫关张。偌大中国,竟不能有容范紫东一张教桌之地,他精神失常,几近丧命。
范紫东一生迭经三世,朝代交替,国家动荡。他目睹列强入侵,国势日衰,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夙夜忧叹。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同党吴希真在乾县五峰山竖起讨袁旗帜,范紫东为之奋笔疾书讨袁檄文。
范紫东执教并主持的健本学堂,既是学校也是同盟会陕西分部的秘密联络机构,为当时亲袁一派把持的地方政府所怀疑。当时的陕西警察厅长送两个孩子入健本学堂学习,名曰求学,实为侦探,校外还安插两名密探严加监视。范紫东对此有所察觉,时时提防,他发现厅长的儿子思想并不守旧,为可造之材,便竭力争取,二生得以被耳提面命、悉心指导,因此大受感动。当时,三育学校校长及民党19人同日被害,而革命党人往来健本学堂,未遇祸害,便是范紫东春风化雨的缘故。
1952年,范紫东以75岁高龄登台,出演《回荆州》里的诸葛亮一角,博得满堂喝彩。他不顾年事已高,为编纂《陵墓志》,实地勘察古迹,亲自步量灞桥与秦始皇陵,不想受寒感冒,引起肠胃病发作,自此抱病不起,经多方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6岁。
(选自《传记文学》,有删改)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篇交代秦腔的特点和艺术地位,为范紫东的身份设定了特定的大背景,也肯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突出的艺术成就。
B.范紫东虽然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晚睡晚起,打牌取乐,但仍然不忘坚持创作。
C.陕西警察厅长送二子入健本学堂学习,本欲令其二人实施监视,但二子一入学堂就受到范紫东人格魅力的影响,违背了父亲的心愿。
D.75岁高龄出演《回荆州》里的诸葛亮一角仍然博得满堂彩,可见范紫东戏剧功力之深,更可见人们对范老的尊崇和爱戴。
E.本文通过记述范紫东生平的典型事例及其从艺的艰难历程,让我们了解到了他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其独到的创作理论。
解析 B项,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一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C项,从结果来看,厅长儿子的确是受到范紫东影响而改变了初衷,但是二人是在范紫东的竭力争取下才大受感动的,不是最初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思。E项,此文并未涉及传主的创作理论,属无中生有。
答案 AD
6.请简要分析范紫东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传记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注意把握传记中的人物品评语言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所做的事情等。比如,对待耿善民体现了范紫东讲究原则的品格,办学堂时债台高筑体现了范紫东立志教育的品格。
答案 聪慧多才、技艺精湛,其苦读诗书、剧作速度之快可体现;刚正耿直、讲求原则,体现在其对耿善民一事的坚决态度上;安贫守志、立志教育,兴办学堂,感化学生的事例可以体现;痴心爱国、针砭时弊,以秦剧为利器向社会黑暗发起进攻。
7.“多面剧宗范紫东”的“多面”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多面”的意思以及包含的相关内容。从全文来看,范紫东是个剧作家,同时也办教育,并且是位革命家,回答问题时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筛选相关信息。比如在教育方面,他执教于健本学堂,走教育救国的道路等。
答案 剧作家方面:著作等身,成就在秦腔史上首屈一指。
教育家方面:主持健本学堂,走教育救国之路。
革命家方面:积极参加革命,加入同盟会,为国家民族前途夙夜忧叹。
8.范紫东剧作多反映现实,可谓“为人生而艺术”,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探讨范紫东的剧作反映社会现实的这种“为人生而艺术”的追求对今人的启示。回答问题时,注意把握范紫东的做法以及体现的意义等。比如,范紫东生于乱世,他的剧作反映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为生活在动乱中的人们寻找光明。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艺术应该为人生而艺术。艺术作品是精神食粮,应该在黑暗中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在迷茫中帮助人们找到方向,在懈怠时帮助人们找到动力。范紫东身处乱世,以寸管之笔书写时代变化,剧显时弊,借剧中人物之口伤时忧国,其为人生、为现实而作的艺术作品必将引起欣赏者的精神共鸣,启迪心智,从而达到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唤起人们积极上进的思想。被称为“中国20世纪的良心”的作家巴金亦是为人生而艺术,他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呼喊,反映人生百态,关心百姓疾苦,其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
猜想二:新闻(或科普文)
【依据】
新闻(访谈)、科普文、调查报告是实用类文本的重要体裁,不少省份都进行了考查。新课标卷还未考过。
【问题设计】
访谈阅读
1.把握访谈的话题。
2.理清访谈的线索。
3.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
4.评价访谈的价值。
科普文阅读
了解科普文章阅读的命题设计原则:(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3)努力体现由语意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4)难易程度多由浅入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
羊城晚报:上周日本版刊发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的专访,他认为,“大陆文化圈比十年前更狂躁”。近些年来文化界“骂仗”不断,方舟子一人就一直“骂仗”缠身,最近还发生诸如周立波与同济大学教授的“骂仗”、倪萍入选“中华脊梁奖”风波……您是否认同梁文道对大陆文化圈的这种“狂躁”的判断?
朱大可:文道所用的“狂躁”一词,的确生动描述了中国文化的当下景观。但用它来概括你所说的那些现象,还是有点不够用。这些看起来很热闹的事件,性质和原因各不相同。只用“狂躁”,不足以描述文化失调的复杂现状。
羊城晚报:如果从“狂躁”的本义出发,以批判的眼光看,像某些艺人在网上骂街,某些议题上盲目的民粹主义口水战,甚至是现实中学术“大跃进”运动中的抄袭、造假,评奖风波,有些意见分歧的争议甚至发展到以性命相搏的程度,您认为这种狂躁症根源何在?
朱大可:在狂躁情绪的背后,是一种知识界的集体性文化焦虑。为什么会有这种严重的焦虑呢?我想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家都在微博上叫喊,结果是谁都无法听见对方的声音,这就是我说的“广场效应”,它引发了个人的表达危机;第二,权力冲突、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变得日益激烈,而且卷入这种冲突的人也日益增多,一旦置身于冲突的前线,很容易丧失理性,把对话变成肉搏;第三,中国正处于罕见的历史拐点,我称之为“2012年拐点”。面对这样的转折,个人选择性焦虑会变得更加强烈,它迫使每个人都作出并公开自己的选择。
羊城晚报:如果狂躁也可以分层级的话,文化圈或文化人如何克服这种低劣层次的狂躁?
朱大可:公共事务中的个人情绪,可以分为平和、浮躁和狂躁等不同等级。面对中国的现状,没有情绪才是怪事。但只要有良好的素养,就会节制自己的公共表述,把它变成一种理性的陈述,而不是低级的咆哮。
羊城晚报:刘再复曾经关注文化批评中“文革”导致的“语言暴力”现象,如果说那也是一种狂躁的话,与之相比,您认为当下的文化狂躁有什么新的特点?
朱大可:互联网平台上的语言暴力,现在基本转移到了微博平台,这种
140字的短语暴力,特点就是刀具短小,出刀迅猛,节奏短促,杀气逼人。而且也因为短小,施暴变得更加轻而易举。在一个暴力成性的国家,微博为话语暴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羊城晚报:①与上述相反,当下现实中的学术批评、研讨会发言、主流媒体界似乎更趋向于冷静、理性,更倾向于以正面的、发展的、乐观的眼光看问题,以历史性、建设性的口吻谈问题,较少这种“狂躁”的表现。为什么?
朱大可:虽然大家都不喜欢失控的狂躁,但是那种故作乐观的国家主义理性,似乎更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因为只有它才能揭示病灶,并引导我们去改造令人生气的现实。
羊城晚报:如果将“狂躁”这个词中性化,就像梁文道说的,“大家争相要表态发言。每个人都在发言,都怕人家听不到自己说话,所以只好更大声、更尖锐、更抢耳”。为什么近些年来会出现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现象?这种现象与民国时期文化圈自由的批评环境有何异同?
朱大可:跟民国时期的最大区别,是当时只有少数人在说,而大多数人在听,现在是所有人都在说,却根本没有人在听。这意味民粹主义时代的到来。知识界的狂躁,是对话语权丢失的自然反应。但如果没有精英的死而复生,中国文化的复兴将毫无指望。
羊城晚报:做一个总结,您赞成还是反对“狂躁”?
朱大可:②我不赞成狂躁,但在大转型的前夜,我们可能需要会写“日记”的“狂人”。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用“狂躁”来形容近些年来“骂仗”不断的大陆文化界,朱大可认可了这种评价。
B.朱大可认为狂躁的根源是一种知识界的集体性文化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是中国正处于罕见的历史拐点。
C.朱大可不认为文化人要有良好的素养,要节制自己的公共表述,抛弃低级的咆哮,学会理性的陈述。
D.当下文化狂躁的新特点,就是原来互联网平台上的语言暴力转移到了微博平台,施暴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E.朱大可不认同对“狂躁”的指责,他认为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如果没有“狂躁”(即批评),中国文化的复兴将毫无指望。
解析 A.从文意分析,“朱大可认可了这种评价”不准确;B.产生焦虑的原因有三个,这只是其中之一;E.朱大可认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建立在知识界重夺话语权的基础上,也就是精英死而复生。
答案 CD
2.本篇访谈是围绕什么话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提问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其实是分析文章的内容层次,可从提问者的问题着手分析,如“您是否认同梁文道对大陆文化圈的这种‘狂躁’的判断?”“您认为这种狂躁症根源何在?”“与之相比,您认为当下的文化狂躁有什么新的特点?”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自然能理清全文脉络。
答案 访谈围绕大陆文化圈的“狂躁”这个话题,从是否存在“狂躁”现象,到分析“狂躁”产生的原因、“狂躁”的等级,最后是对“狂躁”的评价。提问条理清楚,环环相扣,全文结构严谨。
3.画线①处提到“现实中的学术批评、研讨会发言、主流媒体界”的“冷静、理性”,是称赞学术界、主流媒体界更加“正面的、发展的、乐观的”的态度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画线①处是羊城晚报记者的提问,答案主要从下文朱大可的回答中进行组织。朱大可将“失控的狂躁”与“故作乐观的国家主义理性”进行对比是答题最主要的根据。答比较或对比都可以,注意目的是突出主题,即“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
答案 并不是称赞。采访者的目的,是将“文化狂躁”与“现实中的学术批评、研讨会发言、主流媒体界”的“冷静、理性”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更加突出被访者的结论,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把握被访者的观点:“狂躁”(即便是失控的)比“故作乐观的理性”好,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
4.为什么不“赞成狂躁”却“需要会写‘日记’的‘狂人’”?你是否赞同朱大可的“可能需要会写‘日记’的‘狂人’”的观点?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画线②处是全文最后的总结,因而理解时要结合整篇访谈内容。答题的关键在于对“狂躁”和“写‘日记’的‘狂人’”的理解,可抓住朱大可回答中的关键词句作出解释,如“但只要有良好的素养,就会节制自己的公共表述,把它变成一种理性的陈述,而不是低级的咆哮”等。不难得出第一问的答案,第二问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此处的“狂躁”是指“低级的咆哮”,即“低劣层次的狂躁”;“会写‘日记’的‘狂人’”指的是能理性地陈述,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人。作者认为时代需要文化人具有批判精神,同时能理性地陈述。
赞同。因为正如作者所说,批判比赞美更有价值,因为只有它才能揭示病灶,并引导我们去改造令人生气的现实。但是这种批判要体现良好的素养,文化人要节制自己的公共表述,把它变成一种理性的陈述,而不是低级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