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50 KB
  • 2021-06-04 发布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12)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谷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 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 ‎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但是在微信中度过的生活,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况且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不多的读书时间变得更少。‎ C.不少微信群成员,由于认知相同、经历、层次也比较接近,传播的微信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相互启迪和帮助自己提升。‎ D.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行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和阅读报刊相比,微信很少能看到不同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很少能被同一个读者看到。在这一点上,微信不如报纸,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在报纸上呈现。‎ C.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D.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B.阅读微信一旦成瘾,恐怕就是病态了,这种病态不仅会使人正常的阅读时间减少,而且还会表现出其特有的病症,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会有所表现。‎ C.转发微信变成了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实际上绑架了人们的道德,让人不得不转发。 ‎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好好儿说话 ‎ 赵春亮 ‎ 调来市里工作前,武宇把凡是能想到的困难都想了一遍,吃饭、住宿、交通,林林总总,提前着手,全安排妥帖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困难却是说话。‎ ‎ 那天,武宇站在办公室跟大伙打招呼。一句话出口,大家的目光便哗地一下聚了过来,脸上不约而同地带着惊诧和好奇。肆无忌惮地笑过后,纷纷说:“武宇你说话好有特点哟。”然后嘻嘻哈哈地学着武宇的腔调调侃。这情景让武宇一下子感觉到了自己的另类,活像羊圈里跑进一头驴。武宇的老家在甲洼,甲洼人说话去声多,口气冲,像钁头,一掘一个坑儿。以前在老家工作不觉得怎样,周围全是“小钁头”,每句话出口都像是一尾鱼游进了海洋里,流畅惬意。如果有外乡人来了,说起话来侉腔侉调,听着反而不舒服。如今,武宇成了外乡人,武宇说话成了侉腔侉调。‎ ‎ ‎ 武宇很沮丧。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方言改良,重新开始学说话。真到学别人说话时,武宇才发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着独特的乡音,乡音不是那么容易就改良的,那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根深蒂固的东西。尽管如此,武宇还是用了十二分的精神去揣摩同事们说话的腔调,阴平阳去抑扬婉转,尽量不让口中那把“钁头”倔得那么生硬和突兀。‎ ‎ 没有了口音的巨大差别,武宇跟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同事们似乎也忘记了武宇刚来时那口浓重的口音,但每每夜深人静,武宇心里却隐隐有些难过。好在周围少了鄙夷的目光和不友好的揶揄,算是融入了,毕竟人在机关,如果被排斥在众人之外,那是很危险的事。‎ ‎ 当然也不时会出现些小麻烦。武宇工作的单位是个实权部门,在乡亲们眼中,武宇就是家乡的骄傲,平素不断有老乡来找武宇,要么有事相求,要么顺路拐来叙叙旧。无论怎样,武宇都得接待,泡茶递烟,说话聊天。武宇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跟大伙一块儿办公,谁有来客都是在办公室接待,武宇自然也不例外。可这样,问题就来了,怎么说话呢?跟老家来的人捏着嗓子装侉是万万要不得的,自然得说甲洼口音。口音是神圣不可遗忘的。从小就移居外乡的甲洼人,临老了回家省亲,如果话语中还掺着一缕乡音,也会被乡亲们竖大拇指的:不忘本!变没变口音与忘本与否一牵扯,口音问题便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可同事们会怎样看呢?一会甲洼口音,一会又抑扬婉转,转变之快不免让人感觉这人两面三刀、多变圆滑,怎么说都不算是光彩的事。‎ ‎ 那天,上级主管部门一个领导下来调研,安排由武宇汇报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武宇汇报得很全面,也很精彩。汇报结束时,领导合上笔记本的那一瞬间,随意问了一句:“小武哪里人呀?”武宇心头不禁一惊,领导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甲洼口音,碰上老乡了!武宇不敢怠慢,老实回答:“我是甲洼人。”领导微微一笑说:“离家多年了吧?”这一问,武宇涨红了脸。领导平日身居省城,口音尚且未改,自己竟然拿腔拿调,领导看似无意的发问,分明是打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武宇红着脸解释说:“领导,对不起,我不知道您是甲洼人,我怕您听不懂甲洼话……”领导摆了摆手没让武宇解释。中午陪领导吃饭,武宇心里乱乱的,一桌丰盛的佳肴,武宇愣是没吃出一丝滋味。本来该是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却让自己自作聪明的口音弄巧成拙了。武宇心里懊恼不已。‎ 时隔不久,武宇被提拔了,成了单位手握重权的领导。来宣布任命的仍是上次来调研的那个领导。招待宴上,武宇去敬酒,领导一扬脖喝下去了。武宇想再次解释一下上次汇报的事,领导又制止了,说:“小武,你不用解释,我今天来,就是让你以后能好好说话。”‎ ‎ 武宇一时没反应过来,领导笑着拍拍武宇的肩膀又说:“小武啊,我是地地道道的甲洼人,那天你一开口,我便听出来了,乡音难改呀!我理解你的苦衷,当年我跟你的处境还不是一样的嘛?我也是走到今天,坐到现在这个位置才理直气壮地用甲洼口音说话嘛!今天把你放到这个位置,就是让你痛痛快快地说话。”‎ 武宇眼圈一热,赶紧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说:“谢谢领导关爱,今后我一定好好儿说话!”武宇觉得自己的甲洼口音说得那么顺耳,那么有力,像钁头,砸地有声,铿锵有力。(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以“好好儿说话”为题,既显得新颖,又让它作为小说的叙事线索,讲述发生在主人公武宇身上的有关“说话”的事情,简洁明了。‎ B.“‘钁头’倔得那么生硬和突兀”,“钁”和“倔”放在一起,通过相似音让人对甲洼方言产生联想,清晰地表现了甲洼人耿直倔强的个性。‎ C.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说话”这样的小事中探究人生道理和社会规律,引发读者对为人处世与社会风情的深入思考。‎ D.小说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以外,还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 E.领导发现武宇也是甲洼人时,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把他当同乡人,最终理解并原谅了武宇,鼓励武宇理直气壮、痛痛快快地说话。‎ ‎5.围绕着“说话”,武宇先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6“好好儿说话”在本文中有什么特定意义?它将矛头指向了什么人或现象?(4分)‎ 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 黄裳:沉默的斗士 ‎ 9月7日,93岁的黄裳老人在上海瑞金医院安详地去世。‎ ‎ 深受周氏兄弟影响的一代散文大家、藏书家黄裳,可谓集名士风流和斗士精神于一身。他生于“五四”运动爆发三个月后,成长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为繁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登上文坛,“反右”和“文革”中遭受迫害,晚年如老树绚烂开花。‎ ‎ 黄裳登上文坛与两位作家有关,一是柯灵,二是巴金。‎ ‎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熟读新文学的黄裳就开始试着投稿,最初的习作就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而“世纪风”的编者就是柯灵。1942年,又应柯灵的约稿,写了几篇《江上杂记》。尤其是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发表了黄裳的一组有影响力的通讯报道,这成为他进入新闻业的“投名状”。1945年下半年,也是在柯灵的介绍下,黄裳进入《文汇报》报社工作。‎ ‎ 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而真正将黄裳推上文坛的,还是巴金。没有巴金的提携,黄裳不会走上文学道路。黄裳说,“他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到《旅行杂志》,得到了重庆的第一笔稿费”,“他商量着把我发表过的散文收集起来,出版了我人生第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锦帆集》。从这时起,年长黄裳15岁的巴金成为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 在黄裳的女儿容洁眼里,父亲很有理想,也很执著,这辈子一直很辛勤地工作,“他对我说,写作是一件良心事,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挖’出来。一解放,他就写了一篇报道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从不改,他就是这样的人。”‎ ‎ 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黄裳因为一篇题为《解冻》的报道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判,并被打成了“右派”。“文革”时被下放到印刷厂当搬运工,那时他的朋友郑重经常见到他: “我看到黄裳穿着工人服,数百公斤重的卷筒纸,在他手下反转调向滚动,操作自如。他身体敦壮厚实,有时双手卡腰立在那里,就像一座钟,毫无猥琐卑屈的样子,每当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感叹着:真是一个人物!”‎ ‎ 黄裳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日子”,因为不久他就被下放到了干校。在干校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黄裳感到实实在在地上了认真的一课,他在那里不断被批斗,饱受凌辱,这让他看透了那形形色色人物的心。但他也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痛苦的是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能严肃认真地面对生活,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十年动乱,也应该有我一份责任。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境界像我一样的群众,那场大动乱是不会顺顺当当地发展到那样规模的。”‎ ‎ “说话少,读书多”,在一些人眼中,这是黄裳的最大特点。但在熟悉黄裳的李辉看来,黄裳不善言谈是一种假象:“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枯坐故纸堆的书呆子,相反,其性情则颇像一个浪漫才子,精神里充溢着人们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可以领略到的那一种文人风流。他爱文物字画营造的意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开怀畅饮……”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李辉认为,黄裳是一位既有学识又有情趣的人,寡言成就了他的文字。‎ ‎ 黄裳晚年的创作非常丰富,是“活到老写到老”的典型。在他的几十种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文革”‎ 后三十多年创作的。而他越战越勇的斗士形象,与他的沉默寡言形成鲜明对比,更是引人瞩目。打笔仗成为他晚年的一大“壮举”,如2011年12月初版的《来燕榭文存二编》就“以打架文章为多”,火力十足。今年,黄裳仍不断有新作发表。“像这样有生命力、战斗力的文化老人,国内无第二人。”董宁文说。‎ ‎ 黄裳是一位沉默的斗士,却又隐藏着深情:1997年,妻子重病,嗜书如命的他毅然卖掉收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徒劳地希望能换回妻子的生命。‎ 相关链接:‎ ‎①风流:杰出不凡;风雅潇洒,洒脱放逸。——百度百科 ‎②黄裳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传统,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和巴金讲真话的传统,黄裳写的那些散文,呈现了金刚怒目的一面。——陈子善 ‎③民国那些大师们虽然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独立思考的高贵品性,在治学中的求真精神,在权势面前无所畏惧的勇气,为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黄裳是一个充满深情的人。妻子重病时,他毅然决定将自己收集的古籍和名人字画全部卖掉,以支付巨额医疗费用,这对于嗜书如命的他实属不易。‎ B.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在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之后,黄裳又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先后发表了《江上杂记》《关于美国兵》等作品。‎ C.巴金先生是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在巴金先生的提携和帮助下,黄裳得到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并最终走上了文学道路。‎ D.黄裳先生饱受磨难。在反右斗争中,他遭到批判,并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他先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后又被下放到干校,不断受到批斗,饱受凌辱。‎ E.黄裳先生勇于反省自己。他因为自己“文革”时,“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而感到痛苦并深深自责,认为十年动乱,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份责任。‎ ‎8.作者将黄裳先生称为“沉默的斗士”,其“斗士”品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9.文中说“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5分)‎ 四: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9分)‎ ‎ 长孙肥,代人也。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 ‎ 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兰部,并有战功。太祖征蠕蠕①,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蠕蠕传》。又从征卫辰及薛干部,破灭之。蠕蠕别主缊纥提子曷多汗等率部落弃父西走,肥以轻骑追至上郡,斩之。‎ ‎ 后从征中山,拜中领军将军。车驾次晋阳,慕容宝并州刺史、辽西王农弃城宵遁,肥追之至蒲泉,获其妻子。太祖将围中山,慕容宝弃城奔和龙。肥与左将军李栗三千骑追之,至范阳,不及而还。遂破其研城戍,俘千余人。中山城内人立慕容普邻为主,太祖围之。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慕容贺邻杀普邻而自立。车驾次鲁口,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贺邻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百。肥中流矢,疮重,乃还。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迁卫尉卿,改爵卢乡。‎ ‎ 时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群盗赵准为主。妄造妖言云:“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准喜而从之,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钜鹿公。儒为长史。聚党二千余人,据关城,连引丁零②,杀害长吏,扇动常山、巨鹿、广平诸郡。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 诏以儒肉食,准传送京师,轘之于市,夷其族。‎ ‎ 除肥镇远将军、兗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司马德宗将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贡其方物。姚平之寇平阳,太祖将讨之,选诸将无如肥者,乃征还京师,遣肥与毗陵王顺等六万骑为前锋。车驾次永安,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平退保柴壁,太祖进攻屠之。遣肥还镇兗州。‎ ‎ 肥抚尉河南,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善策谋,勇冠诸将,每战常为士卒先,前后征讨,未尝失败,故每有大难,令肥当之。南平中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奴婢数百口,畜物以千计。后降爵为蓝田侯。天赐五年卒,谥曰武,陪葬金陵。‎ ‎ (选自《魏书》)‎ ‎【注释】①蠕蠕: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②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B.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C.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D.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时,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车驾,一指马驾的车;二指帝王所乘的车,所以也常常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C.赐爵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等级制度,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使持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指挥军队的权力,如苏武持节出使匈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肥果断刚毅,缺少言语。太祖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时常侍奉跟从,在左右欺侮太祖身边的人,但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B.长孙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出征柔然时,降伏匹候跋,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斩杀曷多汗。‎ C.长孙肥雄武自立,作风顽强。征讨中山时,长孙肥在战争身中流箭,疮伤严重,于是返回。中山被平定后,因为功劳被赐予爵位琅邪公。‎ D.长孙肥善于策划,堪当大任。太祖征讨姚平时,选拔众将领没有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征召他回京城,让长孙肥与毗陵王拓跋顺一起担任前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 ‎(2)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 送杨少府贬郴州 ‎ 王维 ‎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 青草瘴②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4.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赞扬了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表达了诗人的愤愤不平。‎ E.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 ‎15.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言名句填空(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把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来抓,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要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2)中国经济不能再靠短期政策刺激,应当采取 的措施,真正进行结构性改革。‎ ‎(3)奥巴马此次企图以贸易保护来维护美国本土企业,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无异于“ ”。‎ A.曲突徙薪 釜底抽薪 饮鸩止渴 ‎ B.曲突徙薪 饮鸩止渴 釜底抽薪 C.饮鸩止渴 釜底抽薪 曲突徙薪 ‎ D.饮鸩止渴 曲突徙薪 釜底抽薪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色。‎ B.中国股市开年“横尸遍野”,内在原因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不尽如人意。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出炉后,仍然呈现非常不景气状态。‎ C.各级纪委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 D.法国巴黎暴恐事件和多名犯罪嫌疑人集体涉案事件的发生,中东难民群体在欧洲社会的形象遭遇重大危机。‎ ‎19.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我们追求不懈,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B.杜甫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C.李白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诗中“浮云”这一意象都指游子。 D.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 ①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通过增加氧气来替换体内的二氧化碳。因为这些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这时身体便会做出保护性的反应, ② 。打哈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 ③ ,因此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这就是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21.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题目。(5分)‎ ‎ 某报就当下收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构如下:‎ 请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超过20个字。‎ 六:作文(60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据人民网3月9日报道,在读研究生郭某因两篇论文“严重造假”,被兰州大学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郭某不满校方的决定,以“责罚过严”“法不责众”等理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予以撤销。经两级法院开庭审理后,兰州中院终审认为兰州大学作出的开除决定符合法律、法规精神,并无明显不当,驳回了郭某的诉请。 ‎ ‎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 B项中,“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错。原文说“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是一种猜测。另外“但是在微信中度过的生活,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也不是定论。‎ ‎2.C C项,选项中“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微信传播的人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的表述理解错误,原文是“ 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3.C C项,“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实际上绑架了人们的道德,让人不得不转发”错。原文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4.CA(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清晰地表现”有夸大成分,应该是“暗示”。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分析错误,没有自然环境描写。E“心中有些不快”分析错误,文中只是写了武宇自我感觉“弄巧成拙”。‎ ‎5.①初见新同事说了家乡话被调侃时,感觉别扭尴尬,甚至沮丧。‎ ‎②学习“说话”后,感觉稍好又隐隐有些难过。‎ ‎③被当领导的老乡发现没讲家乡话,内心懊恼。‎ ‎④面对当领导的老乡理解了自己不“好好说话”的苦衷,内心感激。‎ ‎6.a①畅快地用自己最习惯的乡音与别人交流。②不迎合他人,坦陈自己的心里话,“砸地有声,铿锵有力”。‎ b示例一:将矛头指向以狭隘的观点排斥他人的人。说同一种地方话,就属于同一个圈子;如果说话另类,就会遭到调侃甚至排斥。说的话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也会自觉烦恼,煞费苦心学习“说话”去融入对方。 ‎ 示例二:将矛头指向屈从于环境不敢以真实示人的人。武宇为了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不得不认真“重新开始学说话”,直到同为甲洼人的领导告诉他要“好好儿说话”,他才似乎明白做人的根本在于好好做人,做真实的自己。‎ 示例三:将矛头指向了不能“好好儿说话”的社会环境。主人公武宇身处不同环境,有多种角色定位,不能“好好儿说话”。面对老乡,须说出地道的家乡话;面对同事,尽量融入,避免受到排挤;面对领导,居然为自己的说话而懊恼。‎ 示例四:将矛头指向了“位置”决定话语权的现象。小说中写的事实是能否“好好儿说话”取决于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武宇初来乍到,处“边缘位置”,他不敢“好好儿说话”。后来遇到“走到今天”才“理直气壮地用甲洼口音说话”的老乡领导,被提拔放在“这个位置”,才可以“好好儿说话”。‎ ‎7.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B项,《关于美国兵》是先在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上发表而后来集成册子的;C项,他在巴金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A项,是不是“决定全部卖掉”存疑,文中没有明确说法。)‎ ‎8.①坚持理想,执着。作品即使得罪人,他也不改。‎ ‎②不向苦难屈服。文革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却毫无畏缩卑屈的样子。‎ ‎③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晚年爱打“笔仗”,并且火力十足,直到去世那年仍不断有新作发表。‎ ‎9.他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流:‎ ‎①他才华出众。中学生时期便发表了习作,一生著述颇丰。‎ ‎②他风雅潇洒。爱好广泛,涉猎广博,富有生活情趣。‎ ‎③他多情重义。爱美丽女性,对妻子充满深情。‎ 他还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 ‎④他坚持独立思考。写作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自我解剖。‎ ‎⑤他有求真精神。继承了巴金讲真话的传统。‎ ‎⑥他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从容洒脱地面对苦难。‎ ‎10.B ‎11.D“使持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称号”错。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也是官名。“使”是动词。‎ ‎12.A“在左右欺侮太祖身边的人”应是“在太祖身边抵御欺侮太祖的人”。‎ ‎13.(1)(太祖)派遣长孙肥率领三千骑兵讨伐他们,在九门打败赵准的部队,斩杀仇儒,活捉了赵准。‎ ‎(2)姚平招募派遣勇将,率领精锐的骑兵二百人窥伺魏军,长孙肥迎击并擒获他们,(姚平军队)连一匹马都没逃掉。‎ ‎ 文言翻译:长孙肥,是代郡人,北魏昭成帝时,时年年十三,被选入内宫入侍。年十三岁,被选入宫侍奉昭成帝。年轻有风度,果断刚毅少言。太祖(魏道武帝)初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常侍奉跟从,在太祖身边抵御欺侮太祖的人,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太祖登国初年,与莫题等人都作为大将,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皆建立战功。太祖征讨柔然时,长孙肥降伏其头领匹候跋,事迹详细地记载在《蠕蠕传》中。又随征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柔然别部头领组纥提之子曷多汗抛下父亲率部逃走,长孙肥率领先投部队追赶到上郡,斩杀了曷多汗。‎ 后随太祖征伐中山,任中领军将军,太祖驻扎晋阳中山平定,慕容宝(后燕皇帝)的并州刺史辽西王慕容农放弃城池夜晚逃跑,,长孙肥追赶他到蒲泉,抓获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太祖将要围困中山,慕容宝弃城跑到和龙。长孙肥与左将军李栗率领三千骑兵追击他们,追到范阳,没追上就返回了。于是击败了他们研城的守卫部队,俘虏千余人。中山城内的人立慕容普邻为国君,太祖围攻中山城。慕容普邻就派出一千多名步兵,打算趁机偷袭围城的部队。太祖命令长孙肥挑战,假装败退,慕容普邻的军队追击长孙肥,太祖截断他们的后路,全都活捉杀了他们。当时因为士兵、战马缺少粮食,于是就结束了对中山之围困,退守在谷河间。慕容贺邻杀了慕容普邻而自立为国君。太祖驻扎在鲁口,派遣长孙肥率领七千骑兵偷袭中山,进入中山外城后返回。贺邻率领步兵、骑兵四千人追击长孙肥到泒水,长孙肥从魏昌出击贺邻,缴获铠甲马匹二百套。长孙肥身中流箭,疮伤严重,于是返回。中山被平定后,因为功劳被赐予爵位琅邪公。后调任卫尉卿,改封爵位卢乡公。‎ 当时中山太守仇儒不愿意向内迁移,逃跑躲在了赵郡,推选贼人赵准为头。荒诞地编造诳惑人心的话说:“燕地向东倾,赵地当继续,要知他的名,淮河水不足。”赵准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巨鹿公。仇儒担任长史。聚众二千多人,占据关城,勾结丁零,杀害官吏,煽动常山、钜鹿、广平等郡造反。太祖派遣长孙肥率领三千骑兵讨伐他们,在九门打败赵准的部队,斩杀仇儒,活捉了赵准。诏令把仇儒的肉当食物,把赵准用传车送到京城,在街市车裂,夷灭他的宗族。‎ ‎(朝廷)授予长孙肥镇远将军、兗州刺史,率领步兵骑兵共二万,给予步兵、骑兵二万人,向南攻取许昌,攻到彭城。司马德宗(东晋皇帝)手下的将领刘该派遣使者到长孙肥那里请求投降,进贡地方特产。姚平侵犯平阳的时候,太祖将要征讨他,选取的将领们没有一个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将要讨伐他,选拔众将领没有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征召他回京城。太祖派遣长孙肥与毗陵王拓跋顺等人率领六万骑兵作为前锋。太祖驻扎永安,姚平招募派遣勇将,率领精锐的骑兵二百人窥伺魏军,长孙肥迎击并擒获他们,姚平军一匹马都没返回。姚平后撤据守柴壁,道武帝进军攻打并屠杀他们。派遣长孙肥返回镇守兖州。‎ 长孙肥安抚慰问黄河以南时,得到官吏百姓的欢心,威望信义闻名于淮水、 泗水。他善于策划,勇气为众将之首,每次交战常在士卒前面,前后征讨,不曾失败,所以每当有重大困难时,都命令长孙肥去对付。向南平定中原,向西摧毁羌族贼寇,长孙肥的功劳为多,赏赐给他奴婢几百人,牲畜财物以千计数。后来降爵为蓝田侯。天赐五年(408年),长孙肥去世,谥号武,在金陵陪葬。‎ ‎14.BD B.送别时为秋天,因为第二句“若为秋月听猿声”意象“秋月”可知是秋天。D无中生有) ‎ ‎15.①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②‎ 尾联运用典故,把才子贾谊比作友人,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③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 ‎16.(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霓为衣兮风为马 ‎17.A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预防危险发生;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饮鸩止渴比喻指用有严重危害的手段解决眼前问题。‎ ‎18.C A项,搭配不当,“汉服是……风貌特色”主宾不搭配,应将“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色”改为“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色的传统服装体系”;B项,句式杂糅,应将“内在原因仍是因为”中的“因为”去掉;D项,中途易辙,应在“中东难民群体”前加“让”字。‎ ‎19.C. 前一句“浮云”指奸邪小人,“日”指国君。‎ 由“双向承认”排除D项,由“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排除A项。由“认识”和“了解”的认识程度,排除B项。‎ ‎20.①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②于是就打起呵欠来③更多地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6分)‎ 第一空,根据“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可知当我们感到疲劳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第二空,是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应该是打哈欠;第三空,是打哈欠的好处。‎ ‎21.(1)娱乐已成为手机除通讯外的主要功能;(2)人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身心俱损。(5分)‎ ‎22.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从材料可知关键词句,研究生郭某两篇论文“严重造假”,被开除学籍。这是一个诚信问题,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造假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缺乏个人诚信的表现。参考立意:诚信,才能让社会更美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