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
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
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
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
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
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
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
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
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
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
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
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
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
- 2 -
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
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
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
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
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
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
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
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
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
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
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
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
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
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
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 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
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 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
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 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
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
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 3 -
B. 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
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C. 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
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 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
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
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 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
《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
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 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
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
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D 项,说法绝对。原文中“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
只是推测,因此不能说“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
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C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
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
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
- 4 -
的差别。B 项,理解有误。从《中秋月》其诗及上文语境来看,《中秋月》是抒发“人生变化
无常”的“浩叹”,并无思念友人之意。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
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
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
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
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
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
照,辨明正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撤标
技术楼建成,要进行室内装修,按照工程管理规定,得招标。三百万左右的标的,算是
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了。这一块正好归布小朋管,他坚持严格招标,不看关系。师党委会上,
他说:“我来得罪人,你们不用怕,都推我身上。”
前来投标的公司共有十六家,布小朋把标书拿来看,一家名叫文新经贸装饰有限公司的
标书吸引了他——吸引他目光的,是其法人代表的名字——康文定。
布小朋脑袋嗡地响了一下,他揉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会不会是重名?这世上叫康文
定的,不止他一个。但是直觉告诉他,不会是别人,就是这个康文定,这个与他的命运,与
姐姐布花一家的命运密切相关的人。
现在基地能想起康文定这个名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偶尔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有的
说他发了大财,有的说他负债累累,家庭婚姻生活似乎更是一团槽。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康
司令的这个儿子是好人,就是管不住自己,他这辈子,坏就坏在这上头了。”
布小朋目光抚摸着标书上康文定的名字,居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真希望他打个电话过来。
没有康文定,自己不可能入伍,也不可能现在还能留在军队中。如果康文定提出来,照顾一
下他的公司,布小朋也许会的,哪怕自己打自己嘴巴,违犯一次规定,他也能豁出去。
到了快下班的时候,桌上电话响了。布小朋拿起电话,是个十分陌生的声音,对方问:
“您是布师长吗?”
- 5 -
布小朋说:“我是副师长布小朋。”
时方说:“布师长,您有个老朋友,晚上想请您坐坐,他在布谷鸟酒家等您,从你们师
部大院北门往西走,过一个路口就是。”
对方不等他回答,就把电话放了。
布小朋一下子猜到,这个所谓的老朋友,就是康文定。看来他真打自己的主意了。他没
有犹豫,下了班,换上便装,径直走了过去。刚才打电话的是康文定司机小辉,此刻小辉就
坐在酒店门口的一辆奔驰车里,多年前他在康司令家见过布小朋一次。见布小朋过来,小辉
从车里出来,打个招呼,就在前面带路。布小朋一把拉住他,说:“我自己进去。”
到了三号包间门口,布小朋停顿一下,平静一下内心,缓缓推开门。沙发上,一个中年
男人蜷缩着,似乎睡着了。此刻,布小朋眼里的康文定,头发白了一半,眼角皱纹深刻,看
上去感觉背也有些驼了,留在他印象中的那个身形挺拔、相貌英俊的小伙子,成了眼下这个
几乎完全认不出来的老男人,岁月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样残酷。
康文定突然醒了,猛地一下站起来,然后又愣在那里。二人都愣着,不知第一句话该说
什么。还是布小朋打破沉默,他伸出手,两个人的手握到一起。
布小明说:“康参谋,你还好吧?”
“还好。小朋,你都当副师长了……我早想到会有这一天,祝贺你……”
“谢谢。”
二人落了座。服务员端上来四个菜,启开一瓶红酒,过来倒酒。康文定抓过酒瓶,给自
己倒上,说:“我知道你不喝酒,你就以茶代酒吧。”其实如果康文定给他倒一杯,他是不
会拒绝的,不知为什么,今晚他特别想喝一点,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欲望。喝了两杯酒,
康文定放开了一些,忽然问了一句:“你姐……她还好吗?”
布小朋心中一阵剧痛,愣了好久才说:“……她去世了……都六年多了。”
咣的一声,康文定手中的杯子倒了,酒洒了出来,他慌忙地扶起杯子。他喘着粗气,抬
拳捶了下脑袋,摇头不语,许久才说:“……怎么会呢?怎么会呢?……你姐她是个好
人……”
布小朋此刻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攥紧了拳头,真想一拳把对面的人打倒在地。但是他不
能打,他打不出去,他把拳头张开,又是许久才说:“……我姐说,你也是个好人……”
康文定冷笑了一声,似乎不同意这个说法,伸手拿起酒瓶,倒满一杯,端起,咕咚一声
全灌了下去。
布小朋耐心等待康文定说出参与投标之事,如果他张嘴求情,他一定满足他。康文定快
- 6 -
要喝醉时,终于扯到这上头,他舌头打着弯说:“小朋,今天来找你,一是我特别、特别、
特别想见你,二是我想告诉你,我参与你们技术楼的投标了。”
“我知道。”
“以前我不知道你管这事。我来的目的,是想告诉你,我想——撤标。”
“……为什么?”
“你和我爸是一样的人,办事认真,我掺和进来,会让你为难。”
这话让布小朋一热。愣一下,他说:“我不怕为难。”
“谢谢。但我还是决定撤。”
康文定把一瓶酒喝下去,人就醉了。布小朋叫来小辉,两人把康文定抬上车。布小朋望
着奔驰车在黑夜里往前驶去,两个尾灯一闪一闪,渐渐不见了,被黑暗吞没。
(选自陶纯《一座营盘》,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布小朋得知康文定投标之后的情感起伏,暗线是康文定撤标
的迅速果断,两条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
B. 小说描写布小朋眼中的康文定,通过今昔对比,既突出康文定的困窘和颓唐,也侧面写出
了布小朋内心的怜悯,为下文写他“不怕为难”做了铺垫。
C. 小说结尾布小朋望着汽车尾灯被黑暗吞没,这一闲笔通过对实有生活情景的随意点染,渲
染了气氛,烘托了布小朋的心情,暗示了康文定的命运。
D. 小说将布小朋置身于情感与利益交织的“练兵场”中,借由他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凸显了
小说“沧浪之水,淬砺军魂”的主旨。
5. 在与康文定见面的过程中,布小朋表现出怎样复杂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6. 小说画线句子,既是理解小说人物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
【答案】4. BD 5. ①既有回忆过去时光的温情,又有面对残酷现实的感慨;②既有怀念去
世姐姐的
悲痛,又有想要击倒康文定的愤怒;③既有知恩图报的冲动,又有遭到拒绝的惊讶;④既有想要
帮忙中标的犹疑,又有对康文定撤标的敬重。
6. 人物层面:①康文定不愿玷污家声,在落魄颓唐之际仍拒绝利益的诱惑,他的真诚与坚决令
人敬重;②康文定不愿布小朋为自己放弃原则,暗含着对布小朋继续廉洁自励的警醒与期待。
小说主旨层面:在遭遇困境、面对诱惑之时,要守住做人的底线,追求人性的纯洁与光辉。
- 7 -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及手法分析。A 项明线和暗线内容说反了;C 项“暗示了康
文定的命运”,无中生有。
点睛: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
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的分析概括。与康文定见面的过程中,布小朋的心理变化。
立足文本,注意“复杂”,见面的一刹那,既有回忆过去时光的温情,又有面对残酷现实的感
慨;说起姐姐的时候,既有怀念去世姐姐的悲痛,又有想要击倒康文定的愤怒;“耐心等待
康文定说出参与投标之事,如果他张嘴求情,他一定满足他”,既有知恩图报的冲动,“我
想——撤标”,又有遭到拒绝的惊讶等。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体在主要考查语句的内涵。结合题干提示“理解小说人物的关键,也是理解小
说主旨的关键”,分别从人物康文定,小说的主旨方面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 PPT 演示、网络资源搜索、在线讨论测试等形式为主。教
师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频繁操作设备、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进行
网络互动等,这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观念并无更新。智慧教学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与数字化
教学相比,教学环境由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
化学习转变。智慧教学平台能自动向教师推送备课素材,引入外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帮
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开展个性化指导,自动分析学生作业成绩,等等。师生间
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
(摘编自杨现民《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教育研究》2014 年 5 期)
材料二: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的
教育资源“杂货铺”,为何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使用的人少之又少?要破解这个难题,
- 8 -
可以参照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例子。一是走产教融合之路。主持院校联合了全国 3
个行业协会、45 所院校和 50 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整合,率先实现全国金融专业群
(包括院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
么建”的问题。二是更新教学模式。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将金融运营等工作场景
转化为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尝试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大大激发教与学的
活力,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用”的问题。三是实行多元评价。设置校企“在线双导师”,
支持教师应用网络空间进行在线点评与在线实训指导,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一次性终结
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解决了资源库应用效果“怎么评”的问题。
(摘编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好还得用好》,《光明日报》2018 年 5 月 25 日)
材料三:
法国和挪威等国家开始将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英国、爱沙尼
亚、芬兰等也正计划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使用快速变化的技术来驾驭世
界。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主题内容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
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数字化技术向学习者提供模拟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应用知识或技能并
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至关重要。教师
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这些做法
对于我们在数字化教育中的“思想纠偏”很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余胜泉《欧洲数字化教育发展现状与启迪》,《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8 年 1 月)
材料四:
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置身虚拟的教学
环境之中,数字化教育缺乏现实情境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对学习者的情感关怀,
这极易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冷漠及交往能力退化。数字化环境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
规范约束,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易发生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数字化教育为学习者
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尤其是可带来强烈刺激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有的络游戏的奴隶,身心发展严重受损。
(摘编自王森《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与回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年 1 期)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学主要采取 PPT 演示、网络资源搜索等形式,存在师生间、生生间缺
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观念守旧等不足。
- 9 -
B. 依靠数字化技术的升级,智慧教学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依赖,
从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
C. 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调用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数字化技术,
并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此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D. 欧洲不少国家十分重视数字化与教育的融合,希望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和转变教师的
角色,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并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比我国当前的数字化教学,未来的智慧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开放,师生间的互动将
更加深入,同时教师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B. 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摆设的重要原因,是片面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忽略了学习者
的实际需求,无法提供足够好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C. 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这既与数字化技术虚拟化的特点有关,
当然也与教育者和学习者不恰当的使用方式有关。
D. 在世界范围,积极改变传统教育、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数字化教育
相对于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
9.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
【答案】7. B 8. D
9. (1)视教学为“标准化生产”的陈旧观念。(2)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片面追求“大而全”
(或:不重视教学资源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3)以数字技术代替教学。(4)把教师
当作知识提供者而不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练。(5)在数字化教育忽略人文意蕴的培养。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从
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错误,原文“师生间实现课内外、校内
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故选 B。
【8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在
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错误,原文“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
- 10 -
题”。故选 D。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
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
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学习转
变”“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
的教育资源‘杂货铺’”“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
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
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
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六年进士。守开封,破赵遂于陈桥。历山东左、右布政使。
承寇躏后,与巡抚..赵璜共拊循,疮痍始起。九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诸王府所据山场
湖荡,皆奏还之官。降盗贺璋、罗大洪复叛,讨平之。录功,增俸一级,荫锦衣世百户,力
辞得请。入为户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改吏部。言官论金无人伦鉴,复改户部,转左,署部
事。外戚邵喜乞庄田,金述祖制,请按治。帝宥喜,命都察院禁如制。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
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寻就改兵部。
孙交去,召为户部尚书。帝欲考兴献帝,金偕廷臣伏阙争,又与何孟春等条张璁建议之非。
及上圣母册,金及赵璜等复不至,帝频诘让。金为人乐易。及居官,一以廉正自持。在户部,
尤孜孜为国。永福长公主乞宝坻、武清地,以金言颇减。抚宁、山海庄地赐魏国公..徐达者,
达卒仍归之官,定国公光祚请之,金执不可。给事中黄重、御史张珩等先后争,金等复以为
言,始报许。内府诸监局军匠至数千人,中官梁谏请下部采金玉珠石,金皆执奏,不听。奸
人逯俊等乞两淮盐引..三十万,帝许之。金力争不可,积失帝旨。六年春以考察自陈致仕,驰.
驿.给夫廪如制。归五年,荐者不已,乃起南京户部,疏陈利民六事。寻召为工部尚书,加太
子少保。帝与张孚敬、李时评诸大臣,以金为贤,颇嫌其老。居数月,加太子太保,改南京
兵部。逾岁致仕归。二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赠少保,谥端敏。
- 11 -
10. 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
/帝称善即/从其议/
B. 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
/帝称善/即从其议/
C. 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
/帝称善/即从其议/
D. 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
/帝称善即/从其议/
11.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巡抚,职官名,明初设,负责巡视地方,清代为省级最高行政长官,主管一省的军政、民
政等。
B. 国公,一种爵位,隋朝设置,位次于王而高于郡公,沿用至明朝,清朝仅有宗室及藩部封
镇国公、辅国公。
C. 盐引,明清时由工部印发的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是封建王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D. 驰驿,旧时官员入朝觐见皇帝或奉差出京,由沿途地方官按驿供给其役夫与马匹粮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金战功显著,拒绝赏赐。投降的盗贼贺璋等再次反叛,秦金率领军队平定了叛乱,按功
行赏,给秦金增加一级俸禄,封荫锦衣世袭百户,但他极力推辞不接受。
B. 秦金不畏权贵,坚守祖制。外戚邵喜请求庄田,秦金追述祖宗制度,请求审查治罪,皇帝
虽然最终宽恕了邵喜,但命令都察院按照制度禁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C. 秦金恪尽职守,为国尽力。永福长公主向皇帝请求宝坻、武清的土地,秦金上书而使公主
请求的土地有所减少;定国公光祚请求抚宁、山海的庄地,秦金执意不允许。
D. 秦金年老体迈,受到嫌弃。皇帝与张孚敬、李时等评论朝中大臣时认为秦金贤达,但嫌弃
他岁数大,过了几个月就把他调到南京兵部,一年后让他退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欲考兴献帝,金偕廷臣伏阙争,又与何孟春等条张璁建议之非。
(2)归五年,荐者不已,乃起南京户部,疏陈利民六事。
【答案】10. C 11. A 12. D
- 12 -
13. (1)皇帝想要追尊亡父为兴献帝,秦金偕同朝廷大臣拜伏在宫阙前谏诤,又与何孟春等
分条列举张璁建议的错误之处。
(2)回家五年,不停地有人举荐他,朝廷就起用他担任南京户部官,他上书陈述有利于百姓
的六件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置”和“遣”是两个并列的动词,从句式结构的角度分析,“置皇庄”“遣官校分督”均
为动宾结构,由此判断“皇庄”后应停顿,排除 A、D;从动词“勘正”分析,宾语应该是“额
外侵占者”,二者联系紧密,故“者”后停顿,排除 B。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
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 项,“清代为省级最高行政长官,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等”错误。巡抚,明代始设,职责
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
民政等。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
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D 项,“过了几个月就把他调任到南京兵部,一年后让他退休”错误,原文有“逾岁致仕归”,
即过了一年的时间,秦金请求辞官,不是朝廷让他退休。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
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
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 13 -
(1)考,意动用法,以……为考,把……皇考(父);条,名词作动词,分条;非,错误。
(2)归五年,省略句,(秦金)归五年;已,停止;起,启用;疏,名词作动词,上书。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
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
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
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秦金,字国声,无锡人。考中弘治六年进士。授予户部主事,后任郎中。正德初年,任
河南提学副使,改任右参政。历任山东左、右布政使。在贼寇摧残百姓后,与巡抚赵璜共同
抚慰,战乱后的破坏开始恢复。九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查安抚湖广。世宗即位后,改
任为吏部。谏官弹劾秦金没有人伦知识,又改任为户部,转任左侍郎,代理部中的事情。外
戚邵喜请求庄田,秦金追述祖宗制度,请就按察治罪。皇帝宽恕了邵喜,命令都察院按照制
度禁止。从内宫传旨命令各宫仍然设置皇庄,派遣官校分别监督。秦金进言说:“请求勘察
正德年间额外侵占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主人,并全部撤去管理庄田的人。”皇帝称赞,立刻
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改任兵部。孙交离职,召任秦金户部尚书。皇帝欲称兴献帝为皇考(父),
秦金偕同朝大臣拜伏在宫阙前谏诤,又与何孟春等分条呈上张璁建议的错误的奏疏。到尊上
圣母册封,秦金以及赵璜都没有到现场,皇帝频繁诘责。秦金为人平易近人。到做官时,完
全以廉洁正直自持。在户部,尤其孜孜不倦为国效力。永福长公主乞宝坻、武清的土地,因
为秦金的进言多所裁减。抚宁、山海庄的土地赏赐给魏国公徐达的,徐达最终仍然归还官府,
定国公光祚请求赐予这些庄地,秦金执意不允许。给事中黄重、御史张珩等先后争论,秦金
等又为此进言,才批复许可。内府各监局军匠达数千人,宦官梁谏请求下令户部采集金玉珠
- 14 -
宝,秦金都坚决反对。皇上不听从。奸人逯俊等请求两淮食盐运销权三十万,皇帝答应了。
秦金极力谏诤不可,多次违背皇帝的旨意。六年春天,秦金因考察而自己请求退休,按照制
度乘坐驿车、供给役夫粮饷。回家五年,不停地有人举荐他,就起用担任南京户部,上书陈
述有利于百姓的六件事。不久召任为工部尚书,加官太子少保。皇帝与张孚敬、李时等评论
众大臣,认为秦金贤明,但颇嫌弃他岁数大。过了几个月,加官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
过了一年辞官还乡。二十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追赠少保,谥号端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注:⑴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⑵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
宋时为繁荣之区。⑶“堕泪”句:《晋书·羊祜传》:西晋名将镇守襄阳有德政,羊祜为荆州
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西晋名
臣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东武望余杭”一句,写密州杭州相隔天涯,向往渺茫,颇有黯然别情。
B. “云海无涯两杳茫”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惆怅。
C. “功成名遂”表明词人是有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何日”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期望。
D. “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15.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答案】14. D 15. ①借景抒情,通过写灯火稀疏、荷塘寥落,烘托词人内心的凄凉,表
现词人的留恋之情;②用典,运用“坠泪碑”的典故,将友人杨元素比作羊祜,表达了词人
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诗词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诗词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 15 -
D 项,“虚实结合”错误,“醉笑陪公三万场”只是虚写,这是词人想象的他日功成名就还乡
后的场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请从
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然后点明诗句中的艺术
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解释手法及其效果。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送归图,灯火已残,河塘寥落,斯人独行
月下,着一“冷”字而境界全出。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诗借灯火冷,烘托词
人内心的凄凉。“堕泪羊公却姓杨”,运用“堕泪碑”的典故,此处将杨元素比作羊祜,表
达了对友人的赞赏,突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可据此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3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占地面积极广且极为
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荀子《劝学》“_____,______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
______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7)“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了这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
【答案】 (1). 覆压三百余里 (2). 隔离天日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4). 不
如须臾之所学也 (5). 朝菌不知晦朔 (6). 蟪蛄不知春秋 (7). 位卑则足羞
(8). 官盛则近谀 (9). 反是不思 (10). 亦已焉哉 (11).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12). 谣诼谓余以善淫 (13). 小楼昨夜又东风
【解析】
- 1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
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覆、臾、晦、朔、蟪、蛄、谀、焉、哉、嫉、蛾、谣、诼、淫。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
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
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
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
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 II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
是数代清华人________、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
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________。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 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
建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
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
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
________,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________,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
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
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 殚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
D. 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
- 17 -
度与视野广度
B.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
广度
C. 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
文化地标
D. 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
目的文化地标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B.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
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
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句意强调费尽心血,而不是想尽、用尽办法,应选“殚
精竭虑”。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句意是功劳最大的,应选“首屈一指”。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相得益
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句意说各种美的建筑凑在一起,应选“珠
联璧合”。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
来显得远远不如。句意没有相比较之意,应选“黯然失色”。故选 C。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
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
- 18 -
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
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前文“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后文的主语应该是
“图书馆”,排除 B 项、C 项;“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与下文“是大学精
神的守护者”紧密衔接,排除 D 项。故选 A。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
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
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
度不大。A 项,搭配不当,“推广”与“标尺”不搭配。B 项,搭配不当,可以把“了”改为
“的”。C 项,不合逻辑,后两个句子顺序颠倒。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①______。快速进餐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②______。当食物进入我们的胃部时,如果食物体积很小,胃就会通过不断蠕动,分泌胃液
帮助搅拌,很轻松就可以消化;③______,胃就会对其进行不断“打磨”,等到食物变得细
小后才能消化。而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胃的负担,自然会对胃有不好的影响。
【答案】 (1). ①很多人养成了快速进餐的习惯 (2). ②快速进餐无疑会加重胃的负
担 (3). ③但如果食物体积很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
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
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第一个空,
根据前后文意应该填写和“快速进餐”先关的语句。第二个空是对后文的概括,应该说与快
速进餐对人的身体影响相关的语词和语句。总之作答根据文意填空题,只要注意前后文意,
注重语句的通顺即可。
21.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中提炼出两点启示,每点不超过 15 个字。
一个房子,如果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
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而没有被及时清理掉,很快的,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
涂鸦;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
疑地丢弃垃圾,丝毫不觉羞愧。
- 19 -
【答案】①防微杜渐,及时制止与纠正错误;②严格约束自我,摈弃从众心理;③要善于发
现生活中的潜在危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弄清基本内容,然后根
据自己的理解,提炼出两点启示即可。文段给出三种现象,考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
一扇窗破了到多扇窗被打破,由一点涂鸦到满墙的乱涂乱画,由某个人扔垃圾到所有人都扔
垃圾,反映的是人们会不自觉地效仿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话,后果不堪设
想。即所给文段列举的几个现象讲的都是一点小错误出现,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诱使人们
仿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犯同样的错误。考生可从防微杜渐、自我约束等角度谈启示,注意
答案要简洁,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22.提取下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现在可以将大量碎片化的基础
数据整合,实现实时观测、分析和对比,解决了扶贫对象不精准、资金投放不精准等诸多问
题。运用大数据推进脱贫工作由粗放转为精准,扶贫的方式变化将有科于农村贫困人口实现
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数据 精准 扶贫 脱贫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
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
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文段首先介绍,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重要性,可提取关键词
“大数据”。接着介绍,对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及处理,可以解决眼下一些工作上的难题。
最后归纳总结,运用大数据可以使扶贫工作根据精准,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可提
取关键词“扶贫”“精准”“脱贫”。
【点睛】提取关键词注意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是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
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第二:代入反馈原则。是指把选出
的关键词带入原文段,看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要点是否齐全,是否字数超限等;第三:
数量达标原则。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
作用,一定要按要求提取规定数量的关键词语;第四:次序固定原则。即是考生所选择的关
键词在填入答案栏时,位置和次序不能颠倒混乱。
- 20 -
四、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 16 岁女生武玉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 00 后
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玉姝不但能背诵 两千首古
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
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 5 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
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诗里青春,手中流年
五千年的浩瀚岁月里,诗歌是一朵馥郁袅娜的墨花,于变换的时空里绽放着华夏大地的
千山万水,更传唱着炎黄子孙的喜怒悲欢。无论是春华秋碧,还是朝代更迭,诗歌的国度始
终盛世未央,多少年沧海成桑田,诗人们的缱绻心事依然触手可及。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久违的文化盛宴,16 岁的少女武亦姝凭借其过人的诗词功底勇
摘桂冠,博得一片喝彩。当人们无比钦羨这个オ华横溢的少女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在人们心
中萌生开来:古诗文默写在 150 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占了 5 分,这 3.3%的比重,是否值得
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背诵诗歌的最初目的,是
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传承文化,继往开来,而非仅仅是为了高考试卷上那 3.3%的分值。
从何时起,我们将背通古诗文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抱怨古人为何要写那么多诗文。不忘初
心,方得始终。背诵古诗文,我们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那 5 分,更有文学修养乃至整
个人生的满意答卷。
诗歌源自于生活。尘世的苦辣酸甜,生命的喜怒悲欢,都在诗歌中涓涓流淌,于岁月的
流光中隽永绵长。那是“桃花灼灼,枝叶蓁蓁”的绚烂花事,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的干古遗憾,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真情告白。当生活跌落现实的尘埃,诗歌
却在尘埃里萌芽开花,绽放一片锦绣山河。诗歌源于生活,更是生活的升华。国家不幸诗家
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便在心中勾勒了一座诗歌帝国。
那是屈子的“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是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陈
- 21 -
与义的“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寥寥数语的背后,藏着朝代更迭的烽烟,更
藏着诗人们无尽的山河泪。
诗歌是生活的升华,是古人智慧的精粹,更是我们受益终生的文化瑰宝。在烟海浩瀚的
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时空辗转的不同风景,领略了星移斗转的岁月变迁。那些背过的诗句或
许被我们遗忘,但是它们已经汇成了我们的骨血,在悄无声息中晕染着诗意的青春。总有一
天,我们会带着无限诗情画意去看王摩诘的松间明月,去品元好问的千山暮雪……
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愿我们都能领悟诗歌的
真正内涵,诗海扬帆,谱写自己最诗意的青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认真审题,读懂材料是写好作
文的关键。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的评论。材料中
列举了三种看法:“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
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
存在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可以
从三个角度考虑,思考“当代才女的标准是什么”;探究“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的问题;
探讨“学习的真正目的”的问题,还可以综合立意,探究“阅读古诗文的价值所在”和“传
统文化传承”的问题。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挖掘其深层含意和原因。《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
中国国学热,热爱者有之,唏嘘者有之,艳羨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材料中的有的观点还是
合理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档电视节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备普及传统文化的能力。记
忆力是基础,其他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在传统文化长期式微的背景下,这是
需要呵护的。背诗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这本身就是一种非
常可敬的举动。行文时要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可结
合当下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热点话题分析,使文章深刻。
参考立意:
1.当今社会,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
事物的美、文化的美,从而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诗意地栖居。
2.提倡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带功利色彩地拥有真趣、真爱,培养和拥有超功利的学习和
生活态度。
3.批评当前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来开展教育活
动。
- 22 -
可用素材:
①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独立的象征。传承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②诗歌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瑰宝,这些脍炙人口、含义隽永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风
雨人生路上最好的精神伴侣。读读诗歌吧——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让思绪飞扬在缪斯
的殿堂。含英咀华,化育灵魂,提高你的文学素养,绽放你生命的纯美之花!
③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警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雨。中华诗词在中国文化
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品读诗
词经典,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的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丰
盈了有益人生。
④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结构层次:本文以“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为题,表明观点。开篇以诗意的语言亮明对
诗歌的认识,接着援引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出问题,进而说明背诵诗歌的意义,并讲明
“诗歌源自于生活”,“诗歌是生活的升华”,表明“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
这一观点。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很有文采,值得思考和借鉴。
- 23 -
相关文档
-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2021-06-0426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06-0424页
- 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7页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1-06-0420页
-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2021-06-0424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21-06-0420页
-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2021-06-0425页
- 2017-2018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2021-06-0412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2021-06-0423页
-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20202021-06-0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