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6-05 发布

人教新课标必修5:(13宇宙的未来)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13 宇宙的未来 学习目标导航 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 1942 年出生于英 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 年,霍金经 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最终导致瘫痪,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他身残志坚,在相对论、 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 1988 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 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 30 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 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 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二、写作背景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 年,霍金 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 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 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 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斯 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 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 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 边界的有限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 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 ‘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 简明道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 1988 年 4 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 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 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 33 种文字发 行了 550 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本文即 是作者在 1991 年的一篇讲演录。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 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 精神创造的奇迹。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精神恍惚..(huǎnɡ hū) 模棱.两可(lénɡ) 臭名昭著.(zhù) 坍.缩(tān) 混.水摸鱼(hún) 混沌..(hùn dùn) 2.字形 2 感恩戴(不可写作“代”)德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课文分为六部分,要点依次为: (一)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二)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三)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 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四)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 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五)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 会发生。 (六)结论,在未确定宇宙现有密度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它是膨胀还是坍缩。 二、课文详解 第一部分(第 1 段): 第 1 段作者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但科学家仍然有 信心。 第二部分(第 2—6 段): 用巫师和近代宗教预言同科学预言比较,指出:女巫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 增加点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近代宗教预言则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 失败;也许,科学预言并不比巫师或宗教预言家的预言更可靠,但预言宇宙的未来,还是可 能的。 “……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跌。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 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这段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 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据说,1844 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 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这段话 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 其说的尴尬与可笑。 第三部分(第 7—13 段): 第 7 段说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一些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定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宇宙 未来演化的预测。 第 8 段进一步指出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规律,仍然不能预言遥远的未来,因 为这些定律的物理方程是不稳定的。作者举了一个旋转轮赌盘的例子,证明未来的不可预测 性,形象直观。 第 9—11 段,指出虽然未来如天气预报一样不可预测,但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却是事实。 第 12—13 段,指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 反过来说,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是“处处相同”,各个方向上的宇宙微波背景辐 射就不会如此一致,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也就 是说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第四部分(第 14—16 段): 3 通过第 14、15 两段的正反分析指出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 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 第 14 段打了一个比方:“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 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它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 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第五部分(第 17—25 段): 第 17—21 段解释宇宙可能会永远地膨胀下去。 第 17—18 段说明计算恒星加上气体云及暗物质的质量来推测宇宙的密度,它依然会继 续膨胀下去。 第 19—21 段分析如果继续膨胀,宇宙最终的结果是,“在大约一百亿年以后,宇宙中大 多数恒星都已把燃料耗尽”,走向灭亡。因它们的质量的不同,或者变成白矮星,或者变成 中子星,或者变成黑洞。 第 22—25 段指出另一种可能,宇宙会收缩。 第 22—23 段指出宇宙会收缩,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同时宇宙的初始密度和膨胀率 也不可预知。 第 23—25 段分析了使宇宙刚好有临界密度的两种可能,一是人择原理。因为我们在观 测它,所以宇宙处于临界密度,因为只有处于临界密度的星球才能让我们活下来。二是大爆 炸原理。爆炸会使宇宙达到临界点,然后坍缩。 第六部分(第 26 段): 总结全文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现有密度。在对这个问题没研究 清楚之前,科学家也不得不认为“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 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 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这段话幽默风趣,听众明知作者作的是科 学的预言,和巫师他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 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 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 整合感悟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 1991 年 1 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 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 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 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 在大挤压处终结。”可“现有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 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疑难探究 1.作者在第 8 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 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 10 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 不能预言它”? 参考答案:“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 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 果”。 4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参考答案: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 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是科学预言;而 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 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4.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三、技巧鉴赏 1.生动的导引 这篇科技论文是演讲词,具有演讲的特点。预言宇宙的未来,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 题。但如果就事论事,很容易枯燥乏味。演讲需要激起听众的兴趣。演讲者从古代的巫术和 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讲演的主题——在与巫术的对比中,更显 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 2.严谨的推理 作为一篇科学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本文严谨的推理,增强了说服力。宇宙虽 然复杂,但它在大尺度上又是可以描述的。宇宙的密度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然而,确定这 一点非常不易。演讲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假说,把问题讲得透 彻明白。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也说明了演讲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幽默的语言 演讲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单向的,如果不注意演讲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 的表达效果。 这篇演讲语言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所论述的问题更易于为 听众接受。如,文中有一段话说:“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使宇宙将要坍缩, 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 被证明是错的。”以揭示自己“自私”的心理表示幽默,同时传达出重要的信息:宇宙“至 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四、合作探究 1.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 以使宇宙坍缩。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宇宙中存在 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 明确:宇宙中存在暗物质“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 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 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 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 理”,另一种是“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2.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你怎么看? 明确:设计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的人格,同时也培养独立的科学精神。学 生可以畅所欲言,比如认为霍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种推测,无法得到证实,他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虽然都很伟大,但都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缺少科学的实证, 因此也都没能获得需要实证的诺贝尔奖。其他科学家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来假设,或许 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发现。所以青少年对霍金的观点可以学习,可以接受,但不能迷信, 不能束缚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