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卷
学科: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成淑琴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曝十寒 披荆斩棘 弃置逦迤 钟鼓撰玉
B. 勾心斗角 沓无音信 筹躇满志 石破天惊
C. 女蜗补天 扁舟一叶 沽名钩誉 豆寇年华
D. 衔哀致诚 前车之鉴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钟鼓撰玉”的“撰”应为“馔”,意为:指鸣钟鼓,食珍馐。 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B项,“沓无音信”的“沓”应为“杳”,意为:没有一点消息;“筹躇满志”的“筹”应为“踌”,意为: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C项,“豆寇”的“寇”应为“蔻”,意为:1.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产岭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2.植物名。又称“草荳蔻”、“白荳蔻”。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有芳香气味。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贿赂(luò) 万乘(chénɡ) 瓦缝参差(cēncī) 怵然为戒(chù)
B. 潇湘(xiāo) 尚飨(xiǎnɡ) 恣欢谑(zī) 朝歌夜弦(xuán)
C. 神妪(yù) 削溽暑(rù) 将进酒(qiānɡ) 不省所怙(xīnɡ)
D. 汴州(biǎn) 丞相薨(hōnɡ) 旌旆逶迤(shēnɡpèi) 斗斛之禄(h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贿赂(luò):贿赂( lù),意思是:1. 用给予报酬(如金钱、财产、利益或方便)来收买某人(如政府官员);2. 用来收买某人的报酬;
B项,恣欢谑(zī):恣欢谑(zì)意思是:放纵的欢乐,恣意的玩乐;朝歌夜弦(xuán):朝歌夜弦( xián)意思是: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C项,不省所怙(xīnɡ):不省所怙(xǐng)意思是: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故选D。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B. 箜篌引:乐府旧题。箜篌:古代弦乐器,体制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数种,形状有多种。
C.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
D.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普的哀叹,也指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向往田园的归隐之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也指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向往田园的归隐之思”错,蜀黎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对所用修辞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借代)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夸张、反问)
C.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比喻、夸张)
D.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比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含义,根据对诗句含义的理解确定该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B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说成一江春水,是比喻和夸张,此处是设问句,没有反问。
故选B。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速祸焉 速:加速
B. 此言得之 得:适宜,得当
C. 庖丁解牛 解:剖开,分割
D. 冀其成立 翼:希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A项,“速:加速”错,“速”译为“招致”。
故选A。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其信然邪?其梦邪 ②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B. ①庖丁为文惠公解牛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A项,“其信然邪”的“其”译为:是……还是……,表选择;“其能久存乎”的“其”译为: 难道、哪里,表示反问语气;
B项,“庖丁为文惠公解牛”的“为”译为:替,是动词;“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为”译为:作为,是介词;
C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之”译为:它,是代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之”译为:它,是代词;
D项,“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译为:帮助,是动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的“与”表比较,是连词。
故选C。
7.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惟兄嫂是依
A.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 秦人不暇自哀
C. 惟利是图 D. 句读之不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一般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
例句“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兄嫂” 是动词“依” 的宾语,前置范围副词“惟”加在前置宾语的前面。“是”加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A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B项,“秦人不暇自哀”是宾语前置,意思是秦人没有空暇时间来哀怜自己因为“自哀”,其实翻译是“哀自”,哀是谓语,自是宾语,宾语提前了;
C项,“惟利是图”,“唯……(宾语)是……(谓语)”,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唯利是图”表示的意思就是“图利”,之所以作这样一个前置句式是起强调作用。强调前置的宾语;
D项,“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译文:不懂得断句。句中的“句读”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句读”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故选A。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8.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人生,是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管弦呕哑 (2). 多于市人之言语 (3). 水面清圆 (4). 一一风荷举 (5). 五更鼓角声悲壮 (6). 三峡星河影动摇 (7). 天生我材必有用 (8). 千金散尽还复来 (9). 女娲炼石补天处 (10). 石破天惊逗秋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以及文化常识掌握情况。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呕哑”“市”“圆”“炼”“逗”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还。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9.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离别自堪悲”句紧承上句而来,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C.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 “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E.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0.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9. BD 10.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对象有误,“感叹友人”错,应为“感叹自己”。
D项,“含蓄委婉”错,应为“直率明白”。
故选B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何况离别堪悲,故乡已是衰草遍地,此时分别,真是让人悲伤不尽。诗人开篇就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后面的诗句就是围绕着这个“悲”字做文章。“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可见其依依不舍之情。因为要分别,所以诗人眼中的景都是孤独、悲伤的。你看,因为人心中寒意遍布,所以看见的云是“寒云”,何况又是在充满衰飒之气的傍晚时分。除了暮气之外,作者写自己是踏雪而归,这是诗人有意识地借景物来表现内心的悲意。“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写回忆过去,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这两句意思是说我自小丧父,很早就在异乡漂泊,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只恨认识你太晚。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这一“早”与一“晚”对比强烈,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情谊。“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朝你离开的方向掩面而泣,世事变幻,何时能再与你相见。卢纶少年丧父,漂泊异乡,有李端这样的朋友,自然是欣喜万分。可是李端很快就要离开,这一离别,世事多变,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所以作者悲从中来,掩面而泣。这是好友分别时最真实的状态,也是乱世当中人们离别的常态,所以更加让人悲慨。 此诗悲切感人,描写真实,尤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一句更是伤感,催人泪下。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更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水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赦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③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毫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
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吾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③“繇”是通假字,通“由”。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B.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候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忌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答案】11. A 12. D 13. D
14. (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第一步,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这句话是侯蒙上书的内容.寻找断句的标志,本句可以抓专有名词,如“江”“齐魏”“官军”“青溪”“方腊”,然后抓动词,如“横行”“起”“赦”“讨”等;再分析动词与这些名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横行齐魏”不能断开,排除B、D;
“起”和“不若”之间要断开,排除C项。
这段话翻译为: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青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错,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错,原文“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说明他是不知道改革的,更谈不上建议改革。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晓:告知;无庸:不用,无须;辱:侮辱;第:只需;
(2)密:秘密;谕:告知;以:因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
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
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二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
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①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②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③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④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月每家只有二两香油的定量,各家打香油的时候,都不错眼珠儿的紧盯着,生怕售货员手那么一抖喽,自己吃了亏。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那是那个时候她最大的能力了。
⑤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⑥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诃夫小说选,还书的时候对我说:以前我们语文课本学过他的《变色龙》和《万卡》。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和以前学的课文不大一样。
⑦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⑧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⑨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
⑩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
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
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样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间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于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地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
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略略的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我也笑了。很多往事,借助于书本迅速复活,立刻像点燃的烟花一样明亮。
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选用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贫穷与落后的集体记忆。
B. 第④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
C. 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暗示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D. 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文章选取了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商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化。
E. 小冯同学说她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呼应,也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
16. “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17.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以及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
18. 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从选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任选三个角度,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答案】15. BE 16. ①是小说的线索,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②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
④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
17. 小冯同学面容清秀,性格直爽、乐观、开朗,她非常爱笑,快言快语,爱读书,有强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并没有让她沉沦,她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最终取得成功。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拼搏奋斗、不言放弃的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
18.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
②剪裁精当。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
③构思巧妙。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④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不正确,从原文来看,意在表现小冯对“我”的尊重。
E项,“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错误。从文中“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哪里买东西,她都爱跟我说话。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她咯咯的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些话语,可以看出“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有所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灿烂的人生。这样说,拔高了主旨。
故选B。
故选BE。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本文中多次写到“钻天杨”,开头写“新栽不久的钻天杨”,那时小冯刚来到副食店;第12段写已经怀孕的小冯收下书后送“我”出副食店时,我看到“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结尾写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小冯又提到了那排“钻天杨”,小冯说那里的平房“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但是钻天杨还在,可见“钻天杨”是见证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小冯的成长。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小冯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一直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她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小冯在成长,祖国在发展,“钻天杨”由小树苗长成大树,可见“钻天杨”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了中国人的这种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作者借对“钻天杨”的赞美,也就表达出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的发展的赞美之情。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要到文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本题中,从第二段来看,“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由此可知,小冯同学长相很清秀,性格很直爽,很开朗;从第三段来看,小冯虽然没有没考上大学,但“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这说明小冯有很强烈的进取之心,高考失利的打击没有让她消沉;从第六段来看,“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好”,这说明她很爱读书;从“我”与小冯相逢时了解的情况来看,“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这说明小冯不甘心现状,经过多番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明确了这些特点之后,再来看人物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小冯从“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而在这四十年中,小冯经历过高考的失利,经过嫁人生子的平凡生活,更是经过多次的“折腾”,最终获得了成功,小冯失利之后的努力进取,生活之中的奋力拼搏,多次打击之后的不言放弃,都展现了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即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联系文本或现实作答。如本题问的是“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考生可结合文本,从选材、剪裁、构思等角度进行分析。从选材上来看,小冯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她的经历却是千万中国人的代表,而小冯所生活的陶然亭一带的变化,也正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见此文选材典型,以小见大。从剪裁的角度来看,小冯的成长经历可写的内容很多,陶然亭一带的变化可写的内容也很多,但作者只选择了自己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断来写,这几个片断从小冯初到副食店到小冯结婚,再到小冯下海经商,写出小冯的成长历程,表现出小冯的精神面貌,也反映出时代的变化。从构思的角度来看,文章在写作中既写了小冯的成长经历,又写了小冯生活的陶然亭一带的变化,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反映的却是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化,可见构思巧妙。另外,作为栏目编审,还要考虑到所选文章是否符合栏目要求,因此还应答出文章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契合。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六、语言文字运用题(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向王洛宾告别的灵堂里,没有低沉的哀乐,回响在那里的是一曲________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改编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是《达坂城的姑娘》。1939年,王洛宾在兰州遇见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从他嘴里听到一首很新鲜的曲调,便上前和他掌谈。司机说,开车跑长途,为了不打瞌睡,自己就瞎编乱唱,反正戈壁滩上除了石头没有人会笑话他。王洛宾说:“你就把我当成戈壁滩上的石头吧,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果然,司机________地唱了起来。王洛宾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快速记谱,“新疆有个达坂城,姑娘长得美……”( )。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他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调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________。
王洛宾的歌,是民歌,又不像民歌。他已把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到一种________的境界。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的原因,是因为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脍炙人口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一体
B. 口碑载道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天成
C. 口碑载道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天成
D. 脍炙人口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一体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就是王洛宾从这些原始的乐句里筛选、提炼出来的
B. 经王洛宾的筛选、提炼,一首简洁、流畅的乐谱从这些原始的乐句中产生了
C. 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提炼、筛选,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D. 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筛选、提炼,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21.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是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造成的。
B. 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自己将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C. 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D. 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答案】19. A 20. D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 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本题第一空,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作品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口碑载道:比喻群众口头称颂像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这里形容的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传唱度广,并不是形容群众口头称颂,所以用“脍炙人口”更贴切;
第二空,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这里形容司机随性地开口唱歌,并不是形容感情激动,所以用“油然而生”更贴切;
第三空,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这里形容的是歌曲流行,不是形容东西不见了,所以用“不胫而走”更贴切;
第四空,浑然一体:多措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这里形容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成的整体境界,所以用“浑然一体”更贴亲切。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本题中“王洛宾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快速记谱……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这句话的主语是王洛宾,因此中间补写的句子也应该以王洛宾为主语,由此排除A项和B项;
“筛选”提炼两个词语,根据递进关系 ,“从原始乐句中”只能先进行筛选再对剩下的进行提炼,由此排除C。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台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A项,“原因是”和“造成的”杂糅,结构混乱,应去掉一个;
B项,“他自己将真正融入了”语序不当,应为“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
D项,“他将自己真正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结构混乱,应去掉“将”;
故选C。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一种没有文字的图形印,①_________,它是我国篆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肖形印讲究拿法和刀法。章法就是在印章的方寸之间,如何去设计布置。章法设计要递循“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法则,章法巧妙得当,能成为佳作;②____________再神之刀法也难得佳作。刀法就是用刻刀刻印的方法。③_________,常用的有冲、切两种。冲刀取其流利耐畅,切刀取其凝重深厚,表现出用刀的苍劲秀润的拔巧,大刀阔斧地去刻印,刻好的印基本不用修改,使印面产生刀痕效果,形成一种金石味。
【答案】 (1). 古人称为“肖形印” (2). 章法失败 (3). 刀法有多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和补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认真研读所给的语段,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进行概括,并且不能超过12个字。本题中,
第一空,根据“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第二句“肖形印讲究拿法和刀法。”而第一句中并没有出现“肖形印”,所以横线上应为:古人称为“肖形印”;
第二空,横线位于第二句话的后半部分,而前半部分强调的是章法,而后半部分却说“再神之刀法也难得佳作”,可见应是与前面的章法有关,所以横线上应为:“章法失败”;
第三空,根据后面“常用的有冲、切两种”可知,横线上应为“刀法有多种”。
【点睛】瞻前顾后细斟酌,做好语句补写题
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答好语句补写题的三步骤:
1.阅读
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
2.推导
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3.下图是根据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形成的“倒U曲线”,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都经历过父母“苦口婆心”式的说服教育,假如你正面对一位“苦口婆心”地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什么?要求:运用“倒U曲线图”的道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本题首先关注图表的表头“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再观察图表,可见在第一阶段时,重复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到某一个峰值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即重复次数越多,效果反而下降。最后再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图表信息,可见母亲的“苦口婆心”在“教育”阶段的时候,能够获得效果,但是如果过分“教育”,甚至“教育”变成“唠叨”时,效果反而不好。
【点睛】框架示意图转换思路:1.整体把握图片,结合题干要求确定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2.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3.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4.
适当增补字词,组织语言叙述。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
七、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国木匠梓庆为鲁侯制作悬挂钟鼓的木柱。动工之前,他先静心斋戒。斋戒到第三天,他忘记了“庆赏爵禄”。到了第五天忘记了名声,已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到了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忘记在给朝廷做事。这时梓庆进山寻找木材,看到质地、形态合适的,顺势加工。做成木柱后,人们纷纷称赞,都惊叹于他的手艺。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标题;(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专注创造奇迹
詹何钓鱼,工具简单,钓饵普通,但却能在短时间内从鱼类不喜汇聚的的湍急的百丈深渊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奇迹就来自于他的专注。
专注就是,像詹何钓鱼那样凝神于正做的事情,全神贯注,排除杂念。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庄子》中的两个类似的小故事:“梓庆为鐻”和“伛偻承蜩”。
鲁国木匠梓庆为鲁侯制作悬挂钟鼓的木柱。每次动工之前,梓庆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一连斋戒七日后,忘记了“庆赏爵禄”,忘记了“非誉巧拙”甚至自己的“四肢形体”,然后进山选料,专心制作,鐻做成后,见者无不惊叹为鬼神之工。
有位用竹竿捕蝉的伛偻老人,捕蝉前先练习在竹竿头叠放泥丸,这实际上练的是静功。当练到能在竿头叠放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的火候时,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
做工如此,治学也一样。
史载,孔子有一次到齐国,观赏国歌《韶》后,由衷地赞叹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不图为乐至于斯!”然后“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生活的是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五十者衣帛食肉”尚是一种追求,可以想见肉食该是何等稀缺的美味,但学《韶》乐的孔子心思专注得竟然几个月食肉而不知其味,做学问如此专注,难怪孔子会成为至圣。
还有晋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练书法专心致志,以至于用妻子送来馒头蘸了墨汁吃,竟然还吃得津津有味。
…………
佛家说的“静则生慧”,总结的大概就是上文这些人的经验吧。一一感悟他们的故事就会发现,戒除纷扰,生活简单化,心思简单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目标,干出成绩甚至创造奇迹。
有人说,当今世界,诱惑多多,我如何才能静心专注呢?我们不妨制作两条座右铭:一条使用鬼谷子的劝诫——“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一条使用曾子的教导——“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时时以此劝勉自己,要知止,要专注,专注才会创造奇迹。
【解析】
试题分析: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世间的大利;忘记名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说到底人生的境界,实际上就是静心,忘利,忘名,忘我。
综上有以下立意:抛开一切杂念,才能取得成功。“心态”、“生命的最佳状态”、“专注”、“抛开一切杂念,才能取得成功”等都符合这一作文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