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1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微案二 断句
近年高考中文言文断句是高频考点,其题型大都是客观选择题,但有时也会用主观题来
考查。本考点一般 3 分,难度不大。若是选择题,其错误之处一般为两到三处,错误点一般
有:对于关键词(实词、虚词)的理解失误,该断句而未断的;相对应的句式需断句而没有断
的;因对句子结构成分理解有误,该断而未断的;对于某些语言标志作用理解失误,使得该
断句而未断的;等等。
微点突破一 对话断句法
例题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 介 每 过 之 尧 俞 未 尝 不 在 介
曰 君 少 年 决 科 不 以 游 戏 为 娱 何 也 尧 俞 曰 性 不 喜 嚣 杂 非 有 他 尔
介叹息奇之。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
(选自《宋史·卷三四一》)
剖析 给这段文字断句,首先要抓住文中的两个“曰”字,分清谁说的哪些话,然后再
逐步点断。
答案 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
喜嚣杂/非有他尔/
【参考译文】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就能够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石介每次拜访,他
都未尝不在家读书,石介说:“你这么年轻就专注于科举考试,不把游戏作为娱乐,是为什
么呢?”傅尧俞回答:“我生性不喜欢喧闹嘈杂,没有别的原因啊。”石介大为赞叹,认为
他非同寻常。宋神宗登基后,傅尧俞调任庐州知州。熙宁三年,傅尧俞奉调进京。
技法透视
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 作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
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
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
口诀: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针对练习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解析 “曰”是对话标志词,可作为断句依据。“其故”是“问”的宾语,“问其故”
后可停顿,“答曰”“弟子曰”,两个“曰”字后可停顿。
【参考译文】
杨朱路过宋国东面的旅社。旅社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宠,
美丽的被冷落。杨朱问他是什么缘故,旅社中的老年男子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
但是我并不觉得她美丽;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是我不觉得她丑陋。”杨子对他的弟子说:
“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哪里会不受喜爱呢!”
微点突破二 语法断句法
例题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季札)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 之 执 政 侈 难 将 至 矣 政
必 及 子 子 为 政 慎 以 礼 不 然 郑 国 将 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 、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剖析 这段文字中,“难”“政”“子”“然”“郑”等名词、代词,至、及、为等动
词,都是重要的断句标志。
答案 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
【参考译文】
(季札)离开齐国,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穷
奢极侈,大难将临,政权定落于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
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非常欣赏蘧瑗、史狗、史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
“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无患。”
技法透视
借助名词、代词、动词断句
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
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
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名词、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
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
针对练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成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
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
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
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
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
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专有名词和动词谓语等。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
申”“基命”“帝”“首辅”“延儒”等,找出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名词在
句中的成分。比如第一个“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
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
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 B、D。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委”“逐”等,比
如“劾”,主语应该是“逢申”,宾语是“基命”,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 A。
【参考译文】
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
事,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立
法,真正的死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刑的。”从辰时到酉
时没有起来。皇帝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
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
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廷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八
年,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谥号文穆。
微点突破三 虚词断句法
例题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 毫 运 思 能 曲 尽 其 态 者 止 一 法 耳 一 者 何 曰 传
神 而 已 矣 世 徒 知 人 之 有 神 而 不 知 物 之 有 神 此 郭 若 虚 深 鄙 众 工
虽 曰 画 而 非 画 者 盖 只 能 传 其 形 而 不 能 传 其 神 也。
(节选自唐寅《六如画谱》)
剖析 画波浪线处有很多虚词,如“者”“耳”“矣”“而”“虽”“盖”“也”,可
作断句标志。
答案 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
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
【参考译文】
整个天地之间,万物林林总总,含着笔杆构思画面,能够细致描摩展现出它们的姿态的,
只有一个方法。一个什么方法?说的不过就是“传神”罢了。世人只知道人有神,却不知道
物也有神。因此,郭若虚极为鄙视有些普通的画工,他们那虽然叫画但其实不能算画,理由
是他们只能描绘出人或物的外形,却不能描绘出人或物的神韵来。
技法透视
借助虚词断句
虚词是语气转换的标志。句首语气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词语的前面要断开;
句末语气助词“者、也、矣、哉、乎、焉、耳、耶、欤” 等词语的后面要断开;关联词“虽、
苟、向使、是以、所以、于是、然则、至于、至若”等词语的前面要断开。
口诀:“曰”后冒,“哉”问叹;“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
“则”前断句常加逗,“矣”“耳”“焉”后常加句;“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
酌情看;“盖”“夫”“若夫”“纵”“向使”,“然则”“是故”“于是”“苟”,经常
用于句子首。
针对练习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 故 礼 之 若 此 其 甚
也 善 绻 得 道 之 士 也 得 道 之 人 不 可 骄 也 尧 论 其 德 行 达 智 而 弗 若
故 北 面 而 问 焉 此 之 谓 至 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答案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
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解析 边读边译,然后根据句末语气词“也”“焉”断开一部分句子,再根据常用于句
首的词“故”“此”断开一部分。
【参考译文】
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
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绻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
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
礼遇贤者呢?
微点突破四 句式断句法
例题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 礼 义 捐 廉 耻 非 一 朝 一 夕 之 故 然 而 松 柏 后
凋 于 岁 寒 鸡 鸣 不 已 于 风 雨 彼 昏 之 日 固 未 尝 无 独 醒 之 人 也!
(节选自顾炎武《廉耻》)
剖析 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与“鸡鸣
不已于风雨”两句结构相同,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未尝……也”是固定句式,都可作断句
的依据。
答案 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
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参考译文】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廉耻被抛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
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
技法透视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特殊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
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
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
记住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
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针对练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
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
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
肉/妾不衣帛
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
肉/妾不衣帛
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
肉/妾不衣帛
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
肉妾不衣帛
答案 C
解析 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
“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表被动。
【参考译文】
晏婴,字平仲(字平,谥仲,习惯上称“平仲”),是莱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
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工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
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
直言回答;没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君的命令有道理,他就遵从政令行事;国君的指
示没道理,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于各诸侯国。
微点突破五 修辞断句法
例题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 东 行 星 西 转 冬 至 昏 奎 八 度
中 夏 至 氐 十 三 度 中 春 分 柳 一 度 中 秋 分 牵 牛 三 度 七 分 中 此 其 正
行 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
(节选自《汉书·天文志》)
剖析 这段文字中,多有“中”字,据此可第一次断开;然后依据“排比”手法,再进
行二次断开即可。
答案 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
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
【参考译文】
太阳运行的状况不可一想就知,所以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时的星象来占候。太阳
东行,恒星西转。冬至黄昏,太阳在奎宿八度中;夏至,太阳在氐宿十三度中;春分,太阳
在柳宿一度中;秋分,太阳在牵牛宿三度七分中:此时的天象为正行。太阳运行速度快,则
是恒星西转速度快,这是形势的必然。
技法透视
文言文是一种十分讲究形式美的书面语言,古人写文章时,总是从声律、音节、句式等
各方面考虑,对文章的语言加以修饰,以使语言尽善尽美。因此文言文中的修辞方式格外丰
富,这成为文言语言的鲜明特色,如押韵、对偶、排比等等。这些修辞方式的存在,也为我
们给文言文断句提供了方便。
口诀:“顶真”断句,关注名词。
“排偶”断句,依据气势。
“反复”断句,寻找标志。
“互文”断句,贯通语意。
针对练习
5.用斜线(/)为下面文言文断句。
叶廷珪云:余 幼 嗜 书 自 肄 业 郡 庠 牵 丝 入 仕 四 十 余 年 未 尝 释 卷 食
以 饴 口 怠 以 为 枕 士 大 夫 家 有 异 书 无 不 借 借 无 不 读 读 无 不 终 篇
而 后 止 长 恨 无 资 不 能 尽 传 写 间 作 数 十 大 册 择 其 可 用 者 手 抄 之
名 曰 《海录》。
(取材于《初潭集》)
答案 叶廷珪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牵丝入仕/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
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
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解析 先将此段通读几遍,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对称句式和顶真修辞断开几处,余下再
仔细翻译、推断。
【参考译文】
叶廷珪说:“我从小酷爱读书,从在郡学修业,一直到成家步入仕途做官。四十多年不
曾放下书卷,吃饭的时候读书觉得嘴里香甜,疲倦的时候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
的书,没有不借来的,借来没有不读的,读没有不读完全篇就终止的。常常怨恨(自己)没有
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完。在那么多书里,挑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
为《海录》。”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2021-06-0545页
- 高考语文疫情作文素材2021-06-052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559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2021-06-054页
-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2021-06-0522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0 选用、仿用、2021-06-0545页
- 高考语文考点08 成分残缺或赘余2021-06-0511页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乡村的瓦2021-06-052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578页
-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解析(15) 2021-06-0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