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50 KB
  • 2021-06-05 发布

【语文】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反对“一把手”事必躬亲,并不是说就可以当________,美其名曰“无为而治”。有的________,上项目怕被人怀疑,搞改革怕惹是非,该管的事情不管,该负的责任不负,当起了________的“公堂木偶”。不管怎么“伪装”和“铺陈”,都丝毫掩盖不了这种行为敷衍塞责的实质。当“班长”就要敢担当,怕担当就不要当“班长”。‎ A.后台老板 滥竽充数 明哲保身 ‎ B.甩手掌柜 滥竽充数 独善其身 C.后台老板 尸位素餐 独善其身 ‎ D.甩手掌柜 尸位素餐 明哲保身 ‎【答案】D ‎【解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本题,甩手掌柜:指光指挥别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干的人。也指只挂名,不负责,也不做事的主管人员。后台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语境说的是反对“一把手”领导事必躬亲,并不是说 “一把手”领导自己就可以什么不干。所以此处选用“甩手掌柜”。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语境“上项目怕被人怀疑,搞改革怕惹是非,该管的事情不管,该负的责任不负”说的是“一把手”领导空占着领导的位置,不真正做事。所以选用“尸位素餐”。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鉴于上述的分析,这些领导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连累自己的消极工作态度,所以此处选用“明哲保身”,既然是领导也不能用“独善其身”。故选D。‎ ‎【点睛】近义词辨析的方法: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比如“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追求含蓄蕴藉的两个字的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总之,对于近义词辨析题,务必找到真正能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使得本来区分就不大的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艰难的事情。________那并不为的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了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的文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①所谓的好的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话说得周密一点罢了。‎ ‎②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够识字、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③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根据是语言。‎ ‎④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情?‎ ‎⑤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中间有意义地生活着,本该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周密。‎ ‎⑥如果为着要写好的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③②⑤⑥ ‎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结合“那并不为的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分析,⑤应该为末句,排除B项、D 项。结合“经验和意思”“语言”等分析,③在②前面;结合“写文章”“所谓的好的文章”“如果为着要写好的文章”分析,①应该在⑥前面,综合分析,排除A项。故选C。‎ ‎3.下列诗句所表达的哲理,与下面这首诗最切近的一项是( )‎ 蔽月山房 ‎[明]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觉山高月更阔。‎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主旨及蕴含哲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诗句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概括情感、哲理等。整个诗的意思是: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假若有人眼光开阔长远,就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月亮更为广阔。其中“山高月更阔”更表示虽有想法,却知现实,山于月是小,但于我却很高大。人的主观感觉和客观实际可能相符也可能不相符。人的认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项,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B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C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D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只有B项与例句相似。故选B。‎ ‎4.下列对“文化产业”要素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正要途径。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离开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A.经营性质 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社会效益 B.商品属性 意识形态属性 二者有机统一 C.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社会效益 二者有机统一 D.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社会效益 满足精神需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题干要求“下列对‘文化产业’要素的提炼”,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概括。筛选出关键句子:“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据此提炼出关键词:“追求经济效益”“注重社会效益”“二者有机统一”。‎ A项,“经营性质”与“追求经济效益”所指相同;‎ B项,“商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说的是“文化产品”,而非“文化产业”;‎ D项,末句谈到“满足……”“促进……”两个方面,提炼只及其一,不妥;再者,末句所言为“发展文化产业”目的。‎ 故选C。‎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0分)‎ ‎5.下列括号里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果断) 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并)‎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要求)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坚忍)‎ B.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到……去)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被任用)‎ 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遗憾)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委托)‎ C.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偏爱) 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备办/邀请)‎ 年博士,冗不见治(忙,繁忙/治绩) 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差距)‎ D.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赈济)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表明心迹)‎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告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忍”,忍耐、隐忍;‎ C项,“冗”,闲散;‎ D项,“志”,同“识”,作标记。‎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也。彤初为王莽和成卒正。世祖①徇河北,到下曲阳,彤举城降,复以为太守,世祖北至蓟,会王郎兵起,使其将狗地,所到县莫不奉迎,唯和成、信都坚守不下。彤闻世祖从蓟还,失军,欲至信都,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线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世祖军。彤寻与世祖会信都。世祖虽得二郡之助,而兵众合,议者多言可国信都兵自送,西还长安。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②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又卜者王郎,假名③因势,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以攻则何城不克,以战则何军不服!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可必也。”‎ 世祖善其言而止。即日拜彤为后大将军,和成太守如故,使将兵居前。比至堂阳,堂阳已反属郎,彤使张万、尹绥先晓譬吏民,世祖夜至,即开门出迎。‎ 信都复反为王郎,郎所置信都王捕系彤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彤曰:“降者封爵,不降族灭。”彤递泣报曰:“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刘公之恩也。”“公方争国事,彤不得复念私也。”会更始所遣将攻拔信都,部兵败走,彤家属得免。‎ 论曰:凡言成事者,以功著易显;谋几初④者,以理隐难昭。斯固原 情比迹,所宜推察者也。若乃议者欲因二郡之众,建入关之策,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谋夫景同,邳彤之廷对,其为几乎!语曰“一言可以兴邦”,斯近之矣。‎ ‎(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注】①世祖:即光武帝刘秀,②更始:指更始皇帝刘玄。③假名:指诈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④几初:事物开始或初露端倪的时候。几:苗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徇河北 徇:巡视 B.况明公奋二郡之兵 奋:振作 C.斯固原情比迹 原:推究 D.委成业,临不测 委:放弃 ‎【答案】A ‎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徇”,结合后面内容“到下曲阳,彤举城降”分析,“巡视”错误,应该译为“攻打”。句意:世祖(刘秀)攻取河北。故选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邳彤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他本是王莽属下,后归降刘秀,为刘秀推翻王莽,中兴汉朝帝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B.刘秀被王郎追剿,众人主张护送刘秀西还长安:邳彤力排众议,主张合力抵御。刘秀认为他说得对,采纳了他的主张。‎ C.邳彤忠诚刘秀,在刘秀、王郎两军拉锯战中,信都王将邳彤的家人抓作人质,以此要挟邳彤投降,但邳彤终不为所动。‎ D.作者认为,邳彤谋事有先见之明,在出谋划策的人像影子般附和西还长安这一建议时,能像邳彤那样廷对的人寥寥无几。‎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能像邳彤那样廷对的人寥寥无几”错误。结合“若乃议者欲因二郡之众,建入关之策,委成业,临不测,而世主未悟,谋夫景同,邳彤之廷对,其为几乎”分析,“其为几乎”意为“大概可算是有先见之明吧”。故选D。‎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 ‎(2)彤涕泣报曰:“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刘公之恩也。”‎ ‎【答案】(1)一个人扛着戟大声呼喊,那么方圆千里的大将没有不(或:都会)弃城逃跑,像奴仆一样伏地请求投降的。(2)邳彤流着泪(或:哭泣着)回信说(或:回复道):“我的亲属至今能够在信都安身的原因,都是刘公的恩德呀。”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荷”,负荷、扛着;“戟”,古代的兵器;“则”,连词,那么;“之”,助词,的;“捐”,捐弃、抛弃;“遁逃”,逃走、躲避;“虏”,像奴仆一样(名词作状语);“请降”,请求投降。(2)“报”,回复、回信;“所以”,……的原因;“得”,能够;“于”,介词,在;“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状语后置);“之”,助词,的;“刘公之恩也”(判断句)。‎ ‎9.邳彤认为放弃信都、西归长安有哪些不利?请根据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将失去已占领的河北之地:(2)将使京城地区人心惶惶(或:将使威势受到损毁);(3)将失去信都、邯郸军民的支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邳彤认为放弃信都、西归长安有哪些不利”,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结合“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河北”分析,现在放弃这个机会向西退去,哪里只是白白地丢失河北之地,将失去已占领的河北之地;结合“必更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分析,必然使京城大后方惊慌震动,使积累的威势受到毁坏损失,将使京城地区人心惶惶;结合“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可必也”分析,假如您没有再次征伐的意图,那么虽有信都之兵也难以聚合。将失去信都、邯郸军民的支持。‎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邳彤字伟君,是信都人。邳彤起初是王莽新朝和成郡的正,世祖(刘秀)攻取河北,到达下曲阳,邳彤车领全城投降,世祖便还是让邳彤担任太守。世祖率军北上去了蓟地,恰逢王郎在后方起兵,派遣他的将领攻取土地,所到之县没有谁不降迎他,只有和成、信都两郡坚守而攻不下来。邳彤听说世祖从地回来,失掉了军队,准备到信都,就先派五官撑张万、督邮尹候挑选精骑二千余匹,语路迎接世祖的军队,邳彤不久就与世祖在信都相会。世祖虽然得到了二郡的帮助,但失散的兵众没有集合,谋士多说可用信都兵送世祖西归长安。彤发表看法说:“这些人说的话都错了。官吏百姓歌颂思念汉朝已经很久了,所以更始帝刘玄打出汉室旗号而天下群起响应,长安人民清理宫室扫除道路来迎接他。一个人找着戟大声呼喊,那么方圆千里的大将没有不(或:都会)弃城逃跑,像奴仆一样地请求投的。自从上古以来,也没有感物动民达到这种程度的。那王郎只是一个卜卦之士,诈称是汉成帝之于刘子舆,乘天下混乱之势,驱使乌合之众,也能震慑燕、赵之地;更何况您如果抓作二郡兵马的精神,高扬人心归汉四方响应的威势,凭借这攻城还有什么城不能攻下,凭借这打仗还有谁的军队不依附!现在放弃这个机会向西退去,哪里只是白白地丢失河北之地,而且必然使京城大后方惊慌震动,使积累的威势受到毁坏损失,这就不是有利的良策。假如您没有再次征伐的意图,那么虽有信都之兵也难以聚合。为什么呢?明公既然打算西归,那么邯郸的城民就不肯抛弃父母、背弃城主,而千里送公(西归的),他们的离散逃亡是必然的了。”‎ 世祖认为他说的话很对因而打消了西归的念头,当天就任命邳彤为后大将军,并仍兼和成太守一职,派他率兵在前面(冲锋陷阵)。等到到达堂阳,堂阳已反叛,归顺王即。邳彤派遣张万、尹绥先去晓谕官吏民众,世祖夜间到达,就开门出迎。‎ 信都又反叛归顺王郎,王郎所设置的信都王拘捕囚缚了邳彤的父亲、弟弟及妻子儿女,迫使他们亲自写信告诉邳彤说:“投降就封爵,不投降就灭族。”邳彤流着泪(或:哭泣着)回信说(或:回复道):“我的亲属今能够在信都安身的原国,都是刘公的恩德呀。”“刘公现在正忙于国事,我邳彤不能再以私事为念。”恰好更始帝派遣将领攻下了信都,王即兵败逃跑,邳彤的家属(因此而)得免于难。‎ ‎(史官)评论说:凡是说到成事的人,都是国为功劳卓著而容易显声扬名:预谋事情有先见之明的人,因为事理隐晦而难以显扬。这本来是探寻原由、比照踪迹,应当推求省察的。至于谋士想凭借二郡的军队,提出西还长安的策略,(这是)放弃已经在河北夺得的地盘,去面对危险的境地,世祖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出谋划策的人又都像影子般附和,(在这种情况下)邳彤在朝廷上的应对,大概可算是有先见之明吧!《论语》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隆”,邳彤的建言献策是接近它的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③,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延,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七年(1181年)秋,作者为张仲固奉调兴元(治所在今陕西汉中)知府设宴饯行时所作,当时作者亦将赴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②三秦:指关中地区,项别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③一编书是帝王师:指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太公兵法》而成为帝师。‎ ‎10.“开汉业”在上阕中具体指哪两件事?上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史实:刘邦攻取汉中,萧何追回韩信。思想情感:对汉初英雄功业的仰器,对当朝不作为(或:不知懂才)的不满,为国土沦丧而悲愤,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理解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开汉业”,结合“剑指三秦”“追亡事”分析,主要指刘邦攻取汉中,萧何追韩信。作者满怀一腔报国之志,一生都渴望光复故土,洗去被金军侵略的耻辱,所以一提到汉中,他便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忆了刘邦当年从汉中率军出发,直指关中,把踞守关中的秦的三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相继击溃的往事。对汉初英雄功业的仰器。“追亡事,今不见”词人的笔锋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这段历史趣事和刘邦帝业联系在一起,尽管时移世变,也没有冲淡人们美好的记忆。然而如今的雄豪意气何在?借古是为了喻今,当时偏安的朝廷,屈辱求和,国势日衰,没有一点振奋作战的气象。词人面对着眼前的剩山残水,怎能不使他感伤落泪呢!“胡尘未断”和“塞马空肥”,既写出严重的民族危机,又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词人追忆刘邦充满荣光的战斗历程,无奈如今的朝堂却是一派文恬武嬉,国势衰微,萎靡不振。大好河山看似依旧,其实早已被金军的铁骑踏遍。看着敌骑在南宋的疆土上肆意驰骋,像词人这般怀有一腔报国之志的血性男儿,又岂能无动于衷。‎ 点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1.请简要赏析下阕“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答案】运用虚写(或:想象/对面着笔)手法,并化用杜牧诗句,从友人角度,设想秋日友人思念作者,望雁寄托相思的情形,曲折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感伤与不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意思是:你想念我的时候,回头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飞。这是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是虚写。本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从友人角度,写张仲固匆匆上路,写张仲固思“我”,望雁寄托相思的情形,表达了浓浓的离愁别绪。以上两句,一句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以“江涵秋影雁初飞”的成句,写孤独的友人望雁寄情之貌,寓情于景;一句从自己思念友人出发,以“车轮四角”写留别苦情,“带减腰围”写别后相思。‎ ‎(二)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3)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4)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惊风乱飐芙蓉水,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士也罔极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夙夜忧叹 (5)猿猱欲度愁攀援 (6)业精于勤荒于嬉 (7)密雨斜侵薜荔墙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罔”“拂”“夙”“度”“嬉”“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街 沈从文 ‎(1)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2)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 ‎(3)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小孩子出来站在门限上或蹲到门前撤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跷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 ‎(4)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母亲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机,固定在屋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便捷地把手中兽骨线板压着手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轻轻地叹着气,用兽骨板击打自己的下颌,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5)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搽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这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的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到一个妇人持了一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使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好笑。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6)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认字的人,念及信内说到的一切,信中有时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哭了。于是一切不相干的人,围聚在门前,过一会,又即刻走散了。‎ ‎(7)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到门前站定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 ‎(8)“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9)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为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磕碰的声音……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的哭了。‎ ‎(10)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在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得到这个信息哭了一整天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下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 ‎(11)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街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12)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那梆子声音,告给长街上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门户。‎ ‎(13)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半夜里落了雪,则早早地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迹,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选自苏教版《文学读本》,有删节)‎ ‎【注】本文写于1931年,当时湘西军割据混战,各派军阀为扩大势力,四处抓丁充军,甚至冒充土匪抢人。‎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长街女人们为叙写主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在冷静、朴拙的叙写中浸透着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悲悯,有着感人至深的文学魅力。‎ B.文章第二段紧承上文,进一步写出湘西小镇长街的寂寞,并点明寂寞的社会原因,为下文集中叙写长街上妇孺们的生活状态做了必要的铺垫。‎ C.“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作者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了孩子们生活的空虚、无聊;又以乐写哀,反衬出妇人丧夫的无尽悲哀。‎ D.文章结尾通过写野狼的街上争斗、老残者的棒子声,烘托了长街雨夜的萧瑟寂寞、阴森恐怖,从侧面控诉了军混战给人们造成的深重灾难。‎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表现了孩子们生活的空虚、无聊”错误。运用白描手法写孩子们的“照例十分欢喜”,意在表现孩子们的不谙世事、懵懂无知。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末尾画线句的作用。‎ ‎【答案】①内容上,说明妇人们做事时心神不定,暗示她们即使忙碌着也心有牵念。②结构上,与开头写男子“永远不再回来”相呼应,并为后文写归人们围聚听读来信以及黄昏时分翘望轻唱,安慰孩子作铺垫。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语句的内涵,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结合“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分析,说明妇人们做事时心神不定,即使忙碌着,内心还在牵挂着远方。结合“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认字的人,念及信内说到的一切,信中有时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哭了。于是一切不相干的人,围聚在门前,过一会,又即刻走散了”“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到门前站定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等分析,与开头写男子“永远不再回来”相呼应,为后文写归人们围聚听读来信,黄昏时分翘望轻唱,安慰孩子作铺垫。‎ ‎15.文章开头说长街“寂寞”,后文却多次说长街“不寂寞”,这样写是否矛盾?请对此加以探究。‎ ‎【答案】不矛盾。说长街“不寂寞”,是因为长街上的女人们日复一日地为生计忙碌着,同时街上常有新人走过,有孩子们的欢笑,动物的活动。说长街“寂寞”,是因为生活在长街上的只有老弱妇孺,女人们枯燥单调的生活之下是一颗孤独、寂寞、痛苦的心。作者这样写,意在用貌似闹热的街景反衬女人们内心的孤苦无亲、生活的孤寂无助,凸显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开头说长街‘寂寞’,后文却多次说长街‘不寂寞’,这样写是否矛盾”,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说长街“寂寞”,长街“不寂寞”的原因。开头说长街“寂寞”,是指土匪为搬运军火抓走所有成年男子,只剩下女人及其孩子,“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整天从事单调辛苦的工作,写出了女人生活的寂寞,从而为全文奠定的悲凉的感情基调。结合“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到一个妇人持了一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使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好笑。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她们将听那认字的人,念及信内说到的一切,信中有时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哭了”“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到门前站定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得到这个信息哭了一整天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下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那梆子声音,告给长街上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门户”等分析,长街并“不寂寞”是指:女人们要照顾孩子,要承担思念丈夫与祭奠丈夫的痛苦,还要防范野狼袭击,非常辛苦,几乎没有时间去想念丈夫。同时,作者借“不寂寞”反衬“寂寞”,更突出了全文悲凉的意味。‎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在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 “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可以是大致相同的,但绝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B.不同人的情趣和思致在微妙的境界上是彼此对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C.诗人之所以感觉敏锐,是因为他耐得住孤寂,并且拥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D.真正诗人,其行为总是怪诞的,其艺术追求总是独标高格而别开生面的。‎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不同人的情趣和思致在微妙的境界上是彼此对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错误。依据文章第三段所做的阐述,“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参读前后文可知,这句话意在强调人与人在情趣和思致上总有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这导致心灵上的沟通难以实现。不是“彼此对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C项,“是因为他耐得住孤寂,并且拥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错误。依据文章第四段“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分析,“是因为他耐得住孤寂,并且拥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因果关系不成立;‎ D项,“其行为总是怪诞的”错误。结合“在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分析,行为怪诞并非诗人的真正面目,而是一般人不能理解诗人而在心目中生出的误解。‎ 故选A。‎ ‎17.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旨在说明人与人之间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B.作者用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这一寓言,论证了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C.结尾作者引用汤姆生的话,意在批评一般人只为前代诗人叫好而忽视当代诗人的错误态度。‎ D.文章运用引用、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导致诗人孤寂的原因。‎ ‎【答案】B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论证了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错误。作者用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这一寓言,意在强调事物间的细微差别极其重要,批评常人对事物的感知仅停留在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的水平上。故选B。‎ ‎18.根据全文内容,概括“诗人的孤寂”的原因。‎ ‎【答案】①常人没有诗人那样敏锐的感觉,彼此心灵上难以沟通。(或:诗人表现事物时看到了事物的精微差别,而常人只能在粗浅的境界沟通。)②一般人只把读诗作为一种时髦的消遣。(或:一般人不懂诗,鉴赏水平低下。)③诗人以创新为追求,而创新难以为一般人理解和接受。④一般人的欣赏趣味是固化的,与其同时代的诗人即便主观上想改变它但实际上却难以做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 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分析,“诗人的孤寂”的原因为常人没有诗人那样敏锐的感觉,彼此心灵上难以沟通。结合“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分析,“诗人的孤寂”的原因一般人只把读诗作为一种时髦的消遣。结合“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分析,“诗人的孤寂”的原因一般人的欣赏趣味是固化的,与其同时代的诗人即便主观上想改变它但实际上却难以做到。结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分析,“诗人的孤寂”的原因诗人以创新为追求,而创新难以为一般人理解和接受。‎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对抗癌症的斗争中取得有意义的进展似乎很难,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新测试可能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一种杀死肿瘤的新方法在老鼠身上显示出了非凡的前景,甚至有能力完全清除癌细胞,而仅仅只需要注射少量的免疫刺激化合物。他们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抗癌突破的测试和进展的报告。‎ 这种新方法是一种相当简单的免疫疗法,就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免疲增强剂直接注射到肿瘤本身中。这项技术不仅快速,而且非常彻底,甚至可以消灭在受试者身体其他部位开始生长的肿瘤,远离已经治疗过的原发肿瘤。‎ ‎“当我们一起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体内肿瘤的消失”,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Ronald Levy说。‎ 一些类型的免疫疗法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对抗癌症,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它们的主要缺点是,让整个身体的免疫系统过载,而不是仅仅集中到癌症部位。‎ 这项新技术的重点是直接对抗肿瘤,而且似乎也能产生广泛的效果。‎ 当然,迄今为止的测试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而不是在人类身上。为了真正对抗抗癌,研究人员需要证明它对人类患者同样有效。如果按计划进行,这将是一个真正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 ‎(编自《快科技》2018年2月5日)‎ 材料二:‎ 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纵横商海七十余载,创造无数奇迹,被人们冠以“超人”之称。在前不久宣布退休的他这次“超人归来”,据可靠消息,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先前投资的癌症疗法对接平台戴弗(公司英文名:Driver)不久将登陆中国。‎ 戴弗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是连接中国的癌症病人,有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最新疗法,为癌症患者提供挽回生命的更多选择。‎ 戴弗联合创始人、主席 Petros Giannikopoulos表示:“有一些癌症病人并不是无法医治,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实是存在的,可他们不知道,我们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希望他们都可以得到可靠有效的治疗信息。”‎ 据Petros Giannikopoulos介绍,戴弗目前的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一、针对健康的人,提供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评估和健康指引;二、基于戴弗所掌握的数据,针对癌症病人,提供治疗信息,特别是全球处于临床试验的最新疗法。此外,对于那些经过治疗的癌症病人,戴弗也会提供后续的病情跟踪。‎ 历经3年多的发展,戴弗即将在近期登陆中国,正式向中国的癌症病人提供服务。‎ ‎(摘编自《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9月6日)‎ 材料三:‎ ‎66岁的中国工程院士陈志南常年从事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他把攻克癌症当作自己毕生的医学科研目标。40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带领团队研发针对肝癌、肺癌、恶性疟疾等的多种抗体药物,部分药物已经在医院使用,他的原创性研究和转化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上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陈志南从江苏老家到空军军医大学求学。此后,他一直专注于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陈志南的研究终于在2005年取得重大突破,他所研发的肝癌抗体药物——“利卡汀”,对于肝癌术后抗复发有显著的效果。和传统抗癌药把好坏细胞都杀伤不同,“利卡汀”进入人体后,会选择致癌点结合,只杀伤癌细胞,但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组织细胞,副作用更小。“利卡汀”不仅获得国家抗体新药证书,还成为全球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靶向药物。‎ 陈志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新时代的视野,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围绕着国际的前沿领先的领域和技术,要特合国家的重大需求,人民的健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是为人类健康造福。”‎ ‎(摘编自《西部网——陕西新闻网》2018年5月23日)‎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杀死肿瘤的新方法,即通过将两种不同的免疫增强剂注射到人体的肿瘤本身中,彻底消灭肿瘤甚至其他部位开始生长的肿瘤。‎ B.即将登陆中国的戴弗的服务是为癌症病人提供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最新疗法,它希望以此连接中国癌症病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可靠有效的治疗信息。‎ C.40多年来,陈志南一直专注于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他们针对肝癌、肺癌、恶性疟疾等所研发的多种抗体药物已有部分在临床中使用 D.斯坦福大学研究的新技术与陈志南研发的肝癌抗体药物“利卡汀”有共同点,两者都集中作用于肿瘤或者癌细胞,而对正常的细胞不会有影响,副作用小。‎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到人体的肿瘤本身中”错误。结合“迄今为止的测试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而不是在人类身上”分析,不是“人体”,试验是在老鼠身上完成的。故选A。‎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类型的免疫疗法能有效地对抗癌症,但它们不是仅仅集中到癌症部位,容易造成免疫系统过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B.戴弗提供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癌症病人,也包括经过治疗的癌症病人以及健康的人,登陆中国是为了连接这些中国人,提供挽回生命的更多选择。‎ C.陈志南进行肿瘤抗体药物研发,攻克癌症难题,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毕生的医学科研目标,更是把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为人类健康造福。‎ D.李嘉诚的投资和陈志南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一是他们都关注国际前沿领先的领域和技术,二是作为中国人的他们都愿为人民的健康造福。‎ ‎【答案】B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戴弗提供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癌症病人,也包括经过治疗的癌症病人以及健康的人”错误。结合“戴弗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是连接中国的癌症病人,有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最新疗法,为癌症患者提供挽回生命的更多选择”分析,戴弗登陆中国主要是为癌症病人服务,并不包括健康人。故选B。‎ ‎21.以上三则有关癌症的材料中,各自的侧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斯坦福大学研究新发现,突出其新技术快速、彻底的特点。②材料二侧重介绍戴弗即将登陆中国,突出其为中国癌症病人提供服务的特点,③材料三侧重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的抗癌研究过程及成果,突出陈志南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爱国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一,结合“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新测试可能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这项技术不仅快速,而且非常彻底,甚至可以消灭在受试者身体其他部位开始生长的肿瘤,远离已经治疗过的原发肿瘤”“这项新技术的重点是直接对抗肿瘤,而且似乎也能产生广泛的效果”等分析,侧重介绍斯坦福大学研究新发现,突出其新技术快速、彻底的特点。材料二,结合“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先前投资的癌症疗法对接平台戴弗(公司英文名:Driver)不久将登陆中国”“戴弗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是连接中国的癌症病人,有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最新疗法,为癌症患者提供挽回生命的更多选择”“历经3年多的发展,戴弗即将在近期登陆中国,正式向中国的癌症病人提供服务”等分析,侧重介绍戴弗即将登陆中国,突出其为中国癌症病人提供服务的特点。材料三,结合“66岁的中国工程院士陈志南常年从事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他把攻克癌症当作自己毕生的医学科研目标。40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带领团队研发针对肝癌、肺癌、恶性疟疾等的多种抗体药物,部分药物已经在医院使用,他的原创性研究和转化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新时代的视野,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围绕着国际的前沿领先的领域和技术,要特合国家的重大需求,人民的健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是为人类健康造福”分析,侧重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的抗癌研究过程及成果,突出陈志南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爱国情怀。‎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五、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要求:(1)选定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类文章:(2)不要脱离文字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反省——成功的基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那些足迹印证着我们的成长。然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如果做不到反省,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愈陷愈深。因此,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自己的同事蔺相如为难,但蔺相如有不与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将相和”的故事一直传诵至今。因为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使人自然轻松,放弃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 反省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于是自欺欺人,从不反省自己,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因为他害怕丢面子,使人际关系僵化,甚至到你至亲的朋友也会弃你而去。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了一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至亲至信之人。‎ 由此看来,反省能让你在他人眼中成为至诚之人,若人人如此,我们的世界岂不美好?反省,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作为中国人,谁都不忘近代屈辱的历史。由于落后,中国贫穷积弱,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外国列强宰割。今天,我们反省自己的过错,不再闭关锁国,于是我们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如今,我们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如果日本也能深刻反省当年侵华战争中的滔天罪行,那一衣带谁的中日邻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反省可以让一个民族复兴,让世界和平永驻。‎ 反省,化干戈为玉帛,化荆棘为坦途,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反省既有如此至魅力,经常反省,不亦乐乎?‎ 反省可以使我们认清目标,增添自信,明白对与错,成功失败,目标与结尾,过程与成果…… ‎ 那么,朋友,请自觉反省,做反省的主人吧!相信辉煌的胜利之一会向你敞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