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 一、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热”与文化自觉 ‎①新世纪以来,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在不断升温。从各地祭祖的风潮,到“汉服”的流行;从“读经”的热情,到“讲古”的电视时尚;从通过“晋商”发掘中国商业精神的探讨,到文化“走出去”的几乎全方位的行动……这种“传统文化热”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的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也是告别近代中国历史的深重的“民族悲情”的表征。‎ ‎②如果说,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我们“挨打”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的历史则在相当程度上让我们有机会告别“落后”。我们终于有了在具体层面上再度回到传统,去寻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的历史机遇,而全球化的冲击又让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具体”的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一说起传统,我们往往可以“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一旦我们在现实中寻找“具体”的传统文化的表征,却发现我们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象征性的表现中都显得相当空洞,反而不及一些历史没我们悠久、文化不如我们深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对传统的保留更充分。‎ ‎③因此,这一波的“传统热”其实有其深刻的历史合理性,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而微的表征。它往往来自对于传统的许多具体方面的弘扬,如“祭祖”、“‎ 读经”、“汉服”的流行其实正是试图将传统的仪式、服饰乃至教育方式等历史具体形态加以复活。这些行为是否得体和合适当然可以讨论,但毕竟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当然,“文化自信”必须以一种“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克服传统的“空洞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复古”这么简单和机械。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切:‎ ‎④首先,我们要将“传统”视为一个发展和流动的概念,这就要避免厚古薄今。我们不仅需要晚清以前的“传统文化”,也需要30年来中国加入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开放”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⑤其次,弘扬传统其实更需要开放。这种对于传统的寻找,不是对全球化的对抗,也不是简单地变成一种自大和自负。“自信”是好事,但自大和自负就会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就需要平和冷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开放和宽容地看待世界,真正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思考世界,真正具有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气度和眼界。‎ ‎⑥第三,“传统文化热”要避免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心态。民间弘扬传统的活动当然可以有多样发展的空间,但有政府主导的活动,却应该经过认真的论证和反复的讨论。民间可以花样百出,充满活力,政府则应该审慎回应和注重规范。‎ ‎1.下列对于“传统文化热”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的“传统文化热”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当今中国人在国力日渐强大的背景下从近代屈辱的历史阴影下逐步走了出来的心态。‎ B.新世纪以来的“传统文化热”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的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 C.新的“传统文化热”不但体现在“祭祖”、“读经”、“汉服”等的历史具体形态的复活,而且体现在人们“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 D.在当今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具体”的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这是新的“传统文化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否则,“文化自信”就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 B.目前的“传统文化热”其实并不值得肯定,因为它不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和前提的。‎ C.作为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表征,这一波的“传统热”‎ 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整体需求。‎ D.我们若能将“传统”视为一个发展和流动的概念,就会避免厚古薄今。‎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打破以往对“传统”这一概念界定,应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文化资源也纳入“传统”的范畴。‎ B.在目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政府对民间花样百出、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应审慎回应,而对自身主导的文化活动则更应经过认真的论证和反复的讨论。‎ C.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气度和眼界应体现为不仅能平和冷静地思考自己,还要能真正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思考世界。‎ D.将传统的仪式、服饰乃至教育方式等历史具体形态加以复活,这是对于传统的许多具体方面的弘扬,因此不应对此评头论足,横加批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 挺拔之姿 朱以撒 ‎ ①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②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③‎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④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⑤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⑥‎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⑦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C.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D.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 E.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5.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 ‎6.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4分)‎ ‎7.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①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②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有改动)‎ ‎[注]①嬖(bì):宠爱。②登极:皇帝即位,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即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昭陵(北京十三陵)。‎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屡驳疑狱 狱:案件 B. 不能副经费 副:相符,相称 C. 视往岁有加 视:比 D. 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谢:告别 ‎ ‎9.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 )‎ ‎①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 ‎②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③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④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⑤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马森在江西做按察使时,有位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死妻子,马森不顾地方最高长官的反对,最终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B.马森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既和战事频繁军费渐多有关,也和皇帝登基减免田租导致国库收入比往年大幅减少有关。‎ C.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只能解燃眉之急,皇上也未能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元气,建议广开言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D. 隆庆三年,马森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皇上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被重新起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3分)‎ ‎(2)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4分)‎ ‎(3)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3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13问题。(9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唐)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点明题旨,总写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月夜下游山,去寻胜探幽。‎ B.颔联写景,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整。‎ C.尾联卒章显志,抒发了诗人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极为贴切自然。‎ D.全诗紧扣"游"字,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描写了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 ‎13.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2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辛苦操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骚》中屈原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采摘白芷而被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后,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对嘉宾以礼相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 陶潜在《归园田居》中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准确的描绘出了农村生活的和平,毫无喧嚣和烦躁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在分别之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两人的爱情天长地久,永远不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⑨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⑩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近些年来,电视荧屏上肤浅的电视剧 。偶然看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电视作品,许多人都觉得不大习惯。有时,我们麻木又 地跟随遥控器穿梭在不同的频道间,满眼皆是 、 的电视剧,它们轻飘飘地掠过我们的眼球、大脑,最终什么也留不下。当下的国产电视剧,够多,够长,也够华丽,但偏偏不够重。( )‎ 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在这一形势下,《平凡的世界》多次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是一个有趣且令人振奋的现象。‎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多如牛毛 没心没肺 嬉皮笑脸 矫揉造作 B.纷至沓来 没心没肺 插科打诨 装模作样 C.多如牛毛 大大咧咧 插科打诨 矫揉造作 ‎ D.纷至沓来 大大咧咧 嬉皮笑脸 装摸做样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讲爱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古朴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血肉的重量。‎ B.讲爱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血肉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古朴的重量。‎ C.讲爱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古朴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血肉的重量。‎ D.讲爱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血肉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古朴的重量。‎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品失重带来的是观念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 B.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 C.作品失重带来的是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当然最受欢迎。‎ D.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因此带来了作品失重引发的是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 ‎18.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三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您的来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护,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令郎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希望您会喜欢。‎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作家陆蠡在他的散文《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以“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长安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人们“只能‘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在具体方面却很空洞,这是新的“传统文化热”的一个原因)‎ ‎2.A(B项与文章第三段“但毕竟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相违背;C项“整体需求”错,应为“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D项说法绝对。) ‎ ‎3.D(D项“不应对此评头论足,横加批评”属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5分)CD【解析】C项“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与文意不符,D项没有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而主旨也不是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5.(3分)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6.(4分)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7. (6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8.D(谢:婉言拒绝)‎ ‎9 B(①体现马森对百姓的教化。②臣子劝帝节俭,是耿直的表现。③面对皇帝的命令极力争辩也是耿直。④拒绝别人引见他见权贵,极为耿直。⑤支持巡抚施行一条鞭法,只是赞成新法的表现)‎ ‎10.C(是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中未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元气,而并非指皇上)‎ ‎11.(1)马俊骗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3分。关键点:绐,欺骗;“我误也”,判断句;“不之罪”,宾语前置)‎ ‎(2)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4分。关键点:抚,巡抚;以,因;败,败露;坐,因为)‎ ‎(3)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3分。关键点:附,趋附;“为徐阶所重”,被动句;引用,引荐录用)‎ 参考译文:‎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仆抱他不慎坠地摔死。马俊骗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过了一年生了马森。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曾任太平知府。老百姓中有兄弟打官司的,马森给他们镜子让他们照照,说:“你们两个人老了,忍心损伤兄弟情份吗?”都感激得流泪含羞而去。又升迁江西按察使。有位进士宠爱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抚按想轻判,马森最终使他伏法。‎ 曾任左布政使,接着擢升为巡抚右副都御史。入朝任刑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起初,马森在江西举荐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屡次驳回有疑点的案子,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并称“三平”。因病归乡,起用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转任左侍郎。以右都御史身分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年,调任北部。‎ 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没有多少。马森查对搜集,举述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采取措施,马森上奏:“祖宗的旧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黄河、淮河以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频繁,开支逐渐繁多,一变而有外籍部队的年度给养,再变而有本地部队的年度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二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八受亏损,管理食盐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兵马不比过去多,在太仓纳粮之数不比过去增加,然而耗费是以前的数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日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的筹划,计算到细小的财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国家的根本,民众的元气,没有来得及深入考虑。希望集思广益,让朝廷众臣各陈己见。”又奏请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征收盐税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听从了他的请求。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认为不可,而且声称,按照旧例皇帝的诏令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此事才被阻止。既而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谏诤,没有被采纳。隆庆三年(1569),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重新被起用。‎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居住乡里,支持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乡里的人替他修筑报功祠。万历八年(1580)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二)诗歌鉴赏(9分)‎ ‎12.D项,“对比、象征”手法错误,应是“衬托、用典及借景抒情”。‎ ‎13. 【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虽然仅仅是对颔联的赏析。注意赏析,需要理解这一联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艺术手法,甚至语言的精妙。即抓住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来做分析。这句是写景,所以要从写景的手法出发,抓主要意象,描绘出画面。‎ 技巧点拨:唐人写静,常以动相制,譬如贾岛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谓是这方面的著名典故了。骆宾王的“谷静风声彻”亦是以动制静。而后半句“山空月色深”,“深”字用得尤其高妙,反复吟咏,想着若身临其境,必将有恍若隔世之觉了。‎ 诗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内蕴丰厚,为唐诗优秀之作。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描绘夏日山中幽静空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首联点明题旨,月夜下游山,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这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成一幅幽静深远的夏夜山景;尾联卒章显志,“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三)14.默写答案:‎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6)我有嘉宾,鼓瑟吹笙。(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8)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三、语言文字运用 ‎15、A【解析】B项逻辑层级不对,应为“观念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C项 ‎“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当然最受欢迎”与文意相悖,文中的意思是“这样的电视剧不应该受到观众的喜爱”;D项属句式杂糅。‎ ‎16.C【解析】从语境来看,历史是古朴的,战争要流血掉肉,所以很容易判断后两空应填写的内容。爱情“打动”人心,亲情“温暖”人心,这就可以辨别出来了。‎ ‎17. A【解析】“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文段中要表达的意思是“肤浅的电视剧”数量多,因此应该用“多如牛毛”排除BD ;“没心没肺”在文中的意思是指不动脑筋,没有心计,指的是人的思维被肤浅的电视剧这只无形的手牵着,无意识表现出来的形态,“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多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主观性强一些,用于此处不当,排除CD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用于形容肤浅的电视剧是可以的,但“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并不能表达对肤浅电视剧的看法,排除BC两项;“装摸做样”故作姿态,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多用于人,同样不能表达对肤浅电视剧的看法,排除BD。‎ ‎ 18.【答案】:⑴“笑纳” 改为“接受”; ⑵“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⑶“惠赠”改为“敬赠”。‎ 四、作文(共60分)参照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带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中“绿色”是关键词。结合材料中对绿色涵义的阐释,在构思时一定要打破一般认识,这里的“绿色”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如一株小草、一片绿叶、一盆绿色的植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含义,如材料中说的绿色“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所以绿色可以指自己心中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期待、希望、美好的情感、追求的梦想等,亲情、友情、人生的理想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写作范围。材料中还说“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从此点出发,考生可以关注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围绕这绿色生活、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角度作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