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制度文明的文化基因 王博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中国,其中也包括制度文明。这种强势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革命带来的国家实力的壮大,以及由此给西方人带来的文明优越感。这种局面使抱有“天朝上国”梦的国人对绵延数千年的自身文明一度陷入深深的质疑和焦虑。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器物、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化。但安顿人类生活秩序的制度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却要求社会相对稳定甚至偏于保守。于是,技术革命和制度文明两种演进逻辑的冲突在现代社会就有各种表现。从法治角度看,立法体现出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尤其在社会转型中,我们制定很多新的法律法规,或者经常修改法律,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但如此一来,制度的滞后性得以缓解,稳定性却受到挑战。。‎ 如果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都算作制度文明的范畴,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几种制度文明都有所体现,只不过不同时期侧重的分量不同。按照梁漱溟的说法,传统中国是“融国家与社会,摄法律于礼俗,以伦理代宗教”。如果用礼法合治来概括中国古代治理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法和西方现代的法的精神有云泥之别。法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也不能和西方相提并论。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否认的特色,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也是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这种特色在社会制度构建上更是趋向求稳定。中国不能只在西方法治后面亦步亦趋,在制度构建中需要表达中国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制度文明背后的文化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体系不是凭空而来的。中国地处北半球东段,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多样复杂,沃野千里,适宜农耕。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中华文明对环境的感思甚至眷恋,养成了我们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等民族性格。有学者将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称为“静态”模式。这种生存方式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割裂自然本根。而近代西方一些国家热衷于海上贸易;后来 又受资本驱动,进行全球扩张。传统中国人对商业活动的重视程度低于农业活动。这种社会形态为礼法合治这种特殊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的德治、人治和法治其实是纠缠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的“社会性道德”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使得人人具有自律的本能。中国人政治理想中的人治不是那种暴力压制性的,而是心悦诚服甚至感恩戴德,因此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而西方舶来的法律是“功利计算”的产物,是在伦理收缩之后以私有制为基础建构的。因此,近代中国学者学习西方法治规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西方法治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无私、重义轻利等格格不入。‎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明及其哲学观念,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无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的城邦,都曾经是相对封闭的文明体系,对外交流是偶然的。虽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然而地方性依然没有彻底让让位于全球性。这种地方性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文化基因,即使学习外来的制度,也要适应这种文化基因。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 ‎(选自‎2017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制度文明是由西方强势传入的,其强势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实力以及西方人的文明优越感。‎ B. 在现代社会中,制度文明和技术革命在演进逻辑上存在着冲突,但二者有着共存的空间,并非不可协调。‎ C. 中国古代社会整合了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势,因而优于单纯讲法治的西方现代治理模式。‎ D. 礼法合治成就了中华民族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与传统中国社会“静态”的生存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从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而致使国人开始质疑自身文明写起,自然引出了本文有关“制度文明”的论题。‎ B. 文章第二段将中国古代的法与西方现代的法进行比较,指出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是中不国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 C. 文章第三段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说起,分析了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的来源,明确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原因。‎ D. 通过逐层论证,文章在结尾进一步阐明观点在全球化时代,要建立最具生命力的制度文明,一定要打破地方性的束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们会经常修改法律或出台新的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制度文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B. 借鉴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中重视法律伦理内涵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制度文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C. 尽管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而西方法律则以私有制为基础,但二者都追求社会的相对稳定。‎ D. 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与西方制度文明各有特点在与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适应性问题,不能机械照搬。‎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中国制度文明是由西方强势传入的”错误,原文说的是“西方文明”及其所包含的西方制度文明强势传入中国,选项偷换概念。C项,“因而优于单纯讲法治的西方现代治理模式”有误,该说法于文无据。D项,“礼法合治成就了……的生存方式”有误,选项的说法逻辑有误,原文是说“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为礼法合治这种特殊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同时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项,“一定要打破地方性的束缚”错误,文章最后说的是“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选项“打破地方性的束缚”同文中“一定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意思相悖。‎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借鉴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中重视法律伦理内涵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错误,选项于文无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向死而生 王开岭 ‎①假若你是一个濒死者,从医生手中领过了诊断书,像预感的那样,时日所剩无几 ‎②你沉痛但平静地谢过医生。虽然家很远,但你决定用脚走回去。‎ ‎③通往家的路,突然很陌生,仿佛是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你走得很慢,很用力,这使你觉得累极了,双腿像灌了铅……真想,真想睡一会儿啊,于是你在临湖的一条石凳上坐下……又不知过了多久,你醒来了,阳光微醺,波光粼粼,空气中有股青草和树芽的甜味。多好呀,陪伴这一切多好呀,真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年轻的雀或一只蝉,只要还能留在世上,只要还有日出日落……你微微合眼,开始遐想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几十年,具体或抽象、清晰或模糊的一幕幕……‎ ‎④想起童年夏夜里的“数星星”,你以为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这多么令人鼓舞啊;想起作文本上的梦想,少年时的奖状;想起与你在课桌上划“三八线”的小姑娘;想起揭榜前的紧张和填志愿的激动;想起大学里的晚自习,绿茵场上的长途奔袭,论文答辩的激昂;想起毕业前的篝火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手风琴曲,赠言簿上“拯救世界”的大言不惭……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 ‎⑤继续往下想,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清晰,乃至面目全非了,像断线的风筝,仿佛自愿又仿佛被劫持着混入了更多黑压压“断筝”的队伍。因瞻前顾后而背叛了初衷,因害怕落败而放弃了冲试,因圆滑世故而涂改了个性,因贪图惠利而委屈了人格,因攀炎附势而轻视了友谊……忙于升迁和工资待遇,忙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一路就这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蒙混过来了。你发现把自己给弄丢了—那个血气方刚、英气飞扬的追梦少年再也找不 回来了。‎ ‎⑥唉,无端总被东风误,白了少年头,倘若还有来世——‎ ‎⑦倘若有来世,又会怎么样呢?‎ ‎⑧总之,你会换一种活法,不会再伪饰、再推诿、再欺瞒,不会再把鲜活的生命交给任何模式,你会奋然不顾去追随梦想、爱情和自由,听从生命最本色、最天然的召唤,做你认为最重要、最不能错过的事儿……总之,你不会委屈了生命,你要做回一个真实的、不折不扣的自己,任何绳套都不能挽留你,任何障碍都不能阻碍你,任何诱饵都不能使你回头……‎ ‎⑨这时候,你仍坐在湖畔的石凳上,夕霞似一片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你身体发烫,像刚跑完很远、很激烈的路。突然,空气中跃出一丝凉意,你蓦地一惊。‎ ‎⑩奇迹出现了,你确认刚才不过乃一假设,你不过被死神象征性地吻了一下,你活着,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又不算老,还有长长的日历,还有无数若隐若现、翩翩起舞的光阴……这复活的感受真是无法形容,大梦初醒般阵痛与庆幸!为此,你必须学会感思和珍惜,感激那虚惊一场的梦魇,报答这唯有一次的生命,决不辜负和怠慢了它!‎ ‎①的确,“向死”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人生体悟:当“死”“闪电般刺透灰蒙蒙的天窗向你招手,生存的暗房骤然被照亮;瞬间,你看清了许多隐瞒着的“核”与真相……“死”还像一辆重型铲车,那些日常牢不可破的栅栏、貌似威严的俗规戒律、假惺惺的世故常道——竟多么虚妄,多么荒诞,积木般一触即瘫,权势、城府、争斗、盘算、谄媚、犬马声色、戚戚名利,与生命何干?与灵魂何干?在生死这样磐重的大题目前,全变渺小了、猥琐了,如儿戏一般。‎ ‎⑩痛定思痛,有了这些思考,当你重返生活时,至少能变得从容一点、超脱一点,少些势利,少些俗套,少些束缚和烦扰。‎ ‎⑩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 ‎(选自‎2012年8月7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写出了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矛盾情感,既有痛苦、悲伤,又有坦然、洒脱;在结构上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第四段中的“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表达了人在回首往事时,对自己曾经的无知、轻狂行为的自嘲与懊悔。‎ C. 结尾处“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表明很多人虽然痛定思痛,对生命有了深刻思考,但仍然麻木不仁,作者对此深表惋惜。‎ D. 文章以第二人称“你”作为表达主体,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抒发感情、阐述观点;同时“你”是泛指,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5. 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五自然段。‎ ‎6. 文章以“向死而生”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4. D 5. (1)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断线的风筝,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丧失自我、随波逐流的生命状态;(2)运用排比手法,罗列了种种追求虚华外表而失去生命本真的行为,强烈地表达了对自我迷失的不满和追悔之情。 ‎ ‎6. ‎ ‎(1)“生”和“死”截然不同,对比强烈、鲜明,可以激发读者兴趣。(2)“由生而死”合乎常理,而题目“向死而生”似悖常理,能够发人深思。(3)面临死之境地,人们会更珍惜生命,摆脱种种羁绊,活出人生真味,达到生之高境界,题目可以揭示文章主旨。‎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语言、技巧的把握。A项,“又有坦然、洒脱”,有误,选项言过其实。“你沉痛但平静地谢过医生。虽然家很远,但你决定用脚走回去”,这主要写出了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痛苦、悲伤的情感。B项,“对自己曾经的无知、轻狂行为的自嘲与懊悔”有误,从文中来看,这句话出自第四段的结尾,从前面所“想起”的事情可知,应是“回顾已经逝去的美好青春时的沉浸与感动”。C项,“表明很多人虽然痛定思痛,对生命有了深刻思考”有误,从文中来看,文中的“多少人”指的是并没有对生命进行深刻思考的人。‎ ‎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五自然段”,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描写的对象。题干已经明确鉴赏的角度,即“修辞”。“继续往下想,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清晰,乃至面目全非了,像断线的风筝,仿佛自愿又仿佛被劫持着混入了更多黑压压‘断筝’的队伍”,这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自己,比喻词是“像”,喻体是“断线的风筝”,再结合后文对自我生命状态的摹写,“忙于升迁和工资待遇,忙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一路就这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蒙混过来了。你发现把自己给弄丢了—那个血气方刚、英气飞扬的追梦少年再也找不回来了”,可见作者借助比喻生动形象地体现出自己丧失自我、随波逐流的生命状态;如“因瞻前顾后而背叛了初衷,因害怕落败而放弃了冲试,因圆滑世故而涂改了个性,因贪图惠利而委屈了人格,因攀炎附势而轻视了友谊……”,这几句一连使用了好几个“因……而……”的句式,使用了排比的修辞,罗列了种种追求虚华外表而失去生命本真的行为,强烈地表达了对自我迷失的不满和追悔之情。‎ 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 ;④ 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比如本题,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角度鉴赏,这就指明了方向,考生结合句子从比喻和排比的角度分析即可。‎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以‘向死而生’为题,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标题的作用。首先分析标题的内涵,然后从结构、情感、主旨、艺术特色、对读者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分析。“向死而生”,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从对读者的角度而言,“死”与“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悖于常理,却又合乎常理,以此为题,发人深省,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主旨的角度来看,这一标题表明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面临死亡之境地,人们会更加珍惜生命,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羁绊活出人生的真味,这一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内心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也会在人们跨地区交往中造成一些困难。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方言间的差异性减小、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而是能在更长的时间里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摘编自姚羽《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2017年5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二 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4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讨重庆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及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这篇万字论文的主题契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方言传承乡愁的期待。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流动日益频繁,方言及其对应的方言文化的式微,几乎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然代价与表征之一。‎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卫方言”的声音、行动近年来屡屡进入公共舆论空间。不过,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比如说纽约,每天进入的人口是1300万,所以大都会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有一种共同语,在中国就是普通话。”‎ ‎(摘编自朱昌俊《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2017年第8期《决策探索》)‎ 材料三 ‎“学校规定,除了每年开学典礼,其余时间必须讲苏州话。”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孙惕介绍,标准的吴语发音是评弹表演的基础,可苏州孩子几乎没人能讲好苏州话。近两年,该校入学考试不得不降低标准,入学之后再继续学习矫正。‎ 江苏省语言学会理事、南通市通州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陶国良主编了一本录有1.1万条词目、共计66万字的《南通方言词典》。“写这本书就是想为南通话留下属于它自己的一部词典。”陶国良说。除了南通,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都有自己的方言字典。‎ 对于这些努力,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葛红兵深感认同:“保存一种语言,让这种语言代表的文化、思想、知识,代表的风物人情系统得到呈现、保留和张扬,让这种多样性得到保护,这是艰难的工作,但又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固化和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 ‎(摘编自沈峥嵘 顾星欣 付奇《保护方言,用乡音留住乡愁》,‎2017年5月20日《新华日报》)‎ 材料四 受到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使用方言的人在数量上长期有减无增,方言危机已经开始显现。‎ 怎么办?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虽然当前方言一般不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方言保护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可以借鉴目前的非遗传承人制度,-上升为国家行动,由国家投入专项的资金和资源来保护方言。方言和非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之所以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资源保护非遗项目,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中同样蕴藏着传统文化,只不过非遗是以技能、物品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而方言是以语言作为载体而已。‎ ‎(摘编自苑广阔《方言保护可借鉴非遗传承人制度》,‎2017年5月12日《长沙晚报》)‎ ‎7. 下列关于方言保护的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因为方言和普通话在社会交际场合能各尽其用。‎ B.‎ ‎ 虽然“保卫方言”已经成为公共舆论话题,但是以语言学家周有光为代表的部分人士仍然坚持用普通话取代方言。‎ C. 重庆4名中学生写下呼吁关注重庆方言传承的万字论文并获得大奖,说明关注方言保护的人群范围在不断扩大。‎ D.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所以保护方言体现了一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文化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方言作为地域性的交际工具,虽然在知识层面不成系统,却是特定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是当地人寄托乡愁的载体。‎ B.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方便了不同地域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方言危机,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C. 当前方言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方言日渐式微直至彻底消亡的趋势己不可改变。‎ D.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味反对孩子学习和使用方言,就可能影响到一些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文艺的传承和发扬。‎ E.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都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只是前者以技能、物品等具体形式为载体,后者以语言为载体。‎ ‎9. 如何更好地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BD ‎ ‎9. (1)正确认识、处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使双语双言乃至多语多言成为社会常态;(2)利用公共舆论,引导人们包括学生关注、了解、熟悉方言;(3)保护传统地方文艺,编著方言字典,使方言在固化和传承中得到保护;(4)借鉴非遗传承人制度,由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和资源,将方言保护上升为国家行动。‎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文本,圈出与选项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关于方言保护的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但是以语言学家周有光为代表的部分人士仍然坚持用普通话取代方言”有误,选项对周有光的话理解有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大都会比如说纽约,每天进入的人口是1300万,所以大都会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有一种共同语,在中国就是普通话”,由此可知,周有光的话是针对大都会而言的,并非一概而论,且选项“取代”说法绝对。‎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在知识层面不成系统”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中说“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选项的说法与该内容矛盾。C项,“彻底消亡的趋势已不可改变”错误,选项的分析过于绝对。E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都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错误,材料四第二段中说“方言和非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之所以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资源保护非遗项目,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中同样蕴藏着传统文化”,可见,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允升,陕西长安人。成丰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五年,权漕运总督。淮上患剧盗久未获,允升诇得其巢,遣吏士往捕。岁除夕,盗方饮酒,未戒备,悉就执。六年,召为刑部侍郎,历礼、兵、工三部,而佐兵部为久。念国家养兵勇糜饷糈,因条列练兵裁勇机宜,上嘉纳。‎ 初,允升观政刑曹,以刑名关民命,穷年讨测律例,久之有所得。凡所定谳,案法随科,人莫能增损一字,长官信仗之,有大狱辄以相嘱。其鞫囚如与家人语,务使隐情毕达,枉则为之平反。江宁民周五杀朱彪,遁;参将胡金传欲邀功,捕僧绍棕、曲学如论死。侍读学士陈宝琛纠弹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实,承审官皆惩办如律。‎ 二十二年,太监李苌材、张受山构众击杀捕者,严旨付部议。允升拟援光棍例①治之,而总管太监李莲英为乞恩,太后以例有“伤人致死、按律问拟”一语,敕再议。允升言:“李苌材等一案,既非谋故斗杀,不得援此语为符合。且我朝家法严,宦寺倍治罪。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夫立法本以惩恶,而法外亦可施仁。皇上果欲肃清辇穀,则仍依原奏办理;若以为过严,或诛首而宥从,自在皇上权衡至当,非臣等所敢定拟也。”疏上,仍敕部议罪。其时莲英遍嘱要人求末减,允升不为动。复奏请处斩张受山,至李苌材伤人未死,量减为斩监候,从之。‎ 二十三年,其从子济关说通贿,御史张仲炘、给事中蒋式芬先后论劾,允升坐不远嫌,镌三级,贬授宗人府府丞。次年,谢病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九》,有删改)‎ ‎【注】①光棍例,《大消律》对那些偷盗搂扒、斗殴杀人的凶恶之徒犯法照“光棍例”议罪,定罪严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B.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C.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D. 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隋唐时指通过进士科考试的人,明清时指通过科举最后一级考试即院试的人。‎ B.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通过水路将所征粮食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C. 辇毂,原指古代天子的车驾,后代指天子;又因京城在天子车驾之下,故其也代指京城。‎ D. 从子,在古代指兄弟的儿子,即侄子;“从”指堂房亲属,如将堂兄弟称为“从兄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虑到国家养兵耗费太大,薛允升向朝廷分条陈述裁员练兵的方法,得到皇上肯定并被采纳 B. 参将因急于邀功而抓捕他人以顶罪,薛允升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对相关人员依法惩办。‎ C. 太监李、张牵涉命案,李莲英先为二人乞恩,后四处请托谋求从轻处罚,薛允升始终坚持按律治罪。‎ D. 薛济卷入一起行贿案遭弹劾,薛允升受牵连而被降三级,贬为宗人府府丞,第二年托病辞官回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定谳,案法随科,人莫能增损一字,长官信仗之,有大狱辄以相嘱。‎ ‎(2)若以为过严,或诛首而宥从,自在皇上权衡至当,非臣等所敢定拟也。‎ ‎【答案】10. D 11. A 12. B ‎ ‎13. (1)所有定罪(或:判决)的,(都)遵循法律条文,没有人能够增减一个字,上级官员信任依靠他,有重要案件总是托付给他。‎ ‎(2)如果认为过于严厉,或是要严惩首犯而宽恕从犯,当然由皇上衡量最为恰当,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敢定案拟罪(或:作出判决)的。‎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此次从严惩治/不能仰体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复迁就定谳/并置初奉谕旨于不顾/则负疚益深”,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一次从严惩治,不能体察哀怜之意,已经愧对于心,如果再降低要求来定罪,并把当初的谕旨放在一边不管,那么更感到内疚不安了”,这是薛允升上疏之言,圈出其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此次”“意”“心”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从严”修饰“惩治”,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仰体”的宾语是“哀矜之意”,故应在“意”后断开,“置”的对象是“初奉谕旨”,故“置”后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明清时指通过科举最后一级考试即院试的人”错误,“院试”应为“殿试”。‎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参将胡金传欲邀功,捕僧绍棕、曲学如论死。侍读学士陈宝琛纠弹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实,承审官皆惩办如律”,可见应是“侍读学士陈宝琛”举发弹劾后,皇上命令薛允升前往勘察,并非是“第一时间”。‎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参将”一词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二段,从文中来看,该事件是由别人弹劾、皇上下旨查办、薛允升调查等步骤组成,“第一时间”一说不对。‎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定谳”,定罪,判决;“案法随科”,遵循法律条文,“案”“随”意思一致,都指“遵循”;“损”,减少;“仗”,依靠;“狱”,古今异义,案件;“嘱”,托付;“相嘱”应为“嘱相”。第二句中,“宥”,宽恕;“自在”,当然由(在于);“权衡”,衡量;“至当”,最为恰当;“定拟”,定案拟罪,做出判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怀古 崔涂①‎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 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 ‎【注】①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年)进士。时处晚唐,藩镇割据,社会动荡,诗人一生羁旅,漫游过巴蜀、吴楚、秦陇等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题目蕴含了诗歌的写作缘起,诗人漫游赤壁,追怀古人,追思往事,遂生无限感慨。‎ B. 首联抒发历史感慨: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无人肯真正捍卫汉室江山。‎ C. 颔联借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煮酒论英雄建功立业的追述,表达自身壮志未酬的感伤。‎ D. 颈联描绘了赤壁之战之后战场上的狼藉、萧条景象,借以揭示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 E. 全诗用语精当,呈现出深婉的意境,表达了抑郁的情感,体现出低沉凄清的诗歌风格。‎ ‎15. 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委婉含蓄,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答案】14. CD 15. (1)借古讽今,借三国的纷乱局势,暗指晚唐藩镇割据、随意征伐的混乱局面,表达对战乱的憎恶之情;(2)借景抒情,借古战场碧草连天的荒凉之景,抒发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兴亡之叹;(3)叙事抒情,英雄无处寻觅,徒闻渔歌唱起,抒发人生易逝的惆怅伤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表达自身壮志未酬的感伤”无据,从诗中来看,“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颔联追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煮酒论英雄建功立业的事迹,并无对自己的伤感。D项,“颈联描绘了赤壁之战之后战场上的狼藉、萧条景象”错误,从诗中来看,“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颈联描绘的是诗人现实所见之景,并非是赤壁之战后战场上的情景。‎ ‎1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的委婉含蓄这一特点,这是考查诗歌情感的表现方式。首先要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要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大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等,从题干提问来看,应是考查间接抒情。首先分析诗句,把握诗句所写的内容,如首联“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意思是汉朝天下三分,谁会维护它的正统地位,结合注释“时处晚唐,藩镇割据”这一背景来看,此处是借古讽今,借三国的纷乱局势,暗指晚唐藩镇割据、随意征伐的混乱局面,表达对战乱的憎恶之情;如颈联“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赤壁之战后,山陵都变成了山古,变化很大,但是春天来到,还是连天的春草,这一联写赤壁之战古战场现今的情形,这是借景抒情,借古战场碧草连天的荒凉之景,抒发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兴亡之叹;如尾联“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胜利失败的痕迹都找不到了,只有渔歌在夕阳中唱响,这是叙事抒情,英雄无处寻觅,徒闻渔歌唱起,抒发人生易逝的惆怅伤感。‎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题干给出了暗示“表情达意上委婉含蓄”,这是考查抒情方式中的间接抒情,考生需要结合每一联所写内容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声类声,描写了音乐的清脆、和缓与惨淡、清丽。‎ ‎(2)《阿房宫赋》尾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既有假设又有反问,以秦为例,说明爱民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 ‎【答案】 (1). 昆山玉碎凤凰叫 (2). 芙蓉泣露香兰笑 (3).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 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以声类声,描写了音乐的清脆、和缓与惨淡、清丽”,第二句中“既有假设又有反问,以秦为例,说明爱民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芙蓉”“递”“族灭”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86版《西游记》中,演员徐少华以端庄清秀的形象和不瘟不火的表演,将唐僧柔弱、善良而又坚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在第三届酒博会上,北师大教授于丹以诗叙酒,谈古论今,旁征博引,闪烁其辞,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③近几年,新能源车企不断涌现,但这些企业鱼龙混杂,在同传统车企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将屈指可数。‎ ‎④在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中,有些受害者明知风险很大,却还是心存侥幸,妾图一夜暴富,结果火中取栗,悔之晚矣。‎ ‎⑤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雪,广大市民三人成虎,众志成城,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铲雪除灾任务,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 ‎⑥随着网上订餐的火爆,废弃的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数量激增,地方政府在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时显得力不从心。‎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句中说的是徐少华的表演,使用正确。“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含贬义。此处说的是精彩的演讲,不合语境,且情感色彩不当。“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句中说的是“企业”,对象不当。“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句中使用正确。“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此处望文生义。“力不从心”,想做某事而力量达不到。此处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三人成虎”,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人多力量大”,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鱼龙混杂”,句中用来形容“企业”,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针对跟踪督査发现的铁路行政执法证管理不规范、使用随意,要求国家铁路局党组加强治理,彻底整改。‎ B. 文明城市的创建岂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其中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软件的跟进和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整体提高。‎ C. 济南这条刚刚铺成的高速光伏公路虽然长度有限,但是其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高,公路质量远远高于现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 D. 针对国际奥委会的处罚决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表示,俄罗斯代表队如果不能参加2018年冬奥会,将不再对此次赛事进行转播。‎ ‎【答案】C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时间难以捉摸,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空间来表达它。比如说我们用一个表盘,在上面刻上十二个点来表达一天的二十四小时: ① 用一条直线来表达一段时间。但是这种表达 ② 是不完全的,一条直线 ③ 可以表达时间所经历的路程, ④ 不能表达时间的方向。有人说,可以加一个箭头,说明时间就是朝那个方向的, ⑤ 似乎还是不太贴切,因为时间难以捉摸,我们也就无法准确判断它的具体方向。‎ ‎①‎ ‎②‎ ‎③‎ ‎④‎ ‎⑤‎ A 要么 又 尽管 但是 ‎/‎ B 再 还 即使 然而 不过 C 或者 ‎/‎ 虽然 却 但 D ‎/‎ 却 如果 就 当然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考生应先浏览语段,把握整体内容,然后依据关联词的搭配和句间的关系进行排除。第一处,前后两处是说表达时间的不同方式,此处应使用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可以是“或者”,也可以是“要么”,排除D项,“再”表示进一步,用在此处也不恰当,排除B项;第二处,此处如果使用“又”,则表示前面还有有关这种表达特点的陈述,而上文却没有,故此处不能使用“又”;第三处和第四处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五处,前面说“可以加一个箭头,说明时间就是朝那个方向的”,后面又说“似乎还是不太贴切”,两者之间是转折关系,故排除A项。解答关联词语,首先要准确掌握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然后准确把握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同时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说要求在情节上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需要作家有较高的叙事能力,创作起来很难;而回忆性散文需要把真正经历过的、平淡普通的生活写得真实可感,打动人心,①_____。后者之难就在于不仅需要高超的叙事之功,更需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忠诚:②_____,但热爱与忠诚无法通过训练获得。所以,有作家抱怨回忆性散文写不好,主要是因为 ③____。‎ ‎【答案】 (1). ①创作起来(比小说)更难 (2). ②叙事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3). ③他们缺乏热爱和忠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段文字主要是围绕如何把散文中的平淡生活写得真实可感展开论述,第一处,前面把小说和回忆性散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面说“后者之难……”,可见此处应是说散文创作比小说更难;第二处,前面说的是散文创作难在“不仅需要高超的叙事之功,更需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忠诚”,而后面又说“但热爱与忠诚无法通过训练获得”,可见此处应是针对“叙事能力”而言,且是说叙事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第三处,前面说“所以,有作家抱怨回忆性散文写不好,主要是因为……”,这是总结回忆性散文写不好的原因,这就需要根据前面所说“叙事散文之难”的内容来进行拟写。‎ ‎21. 请根据检察官的陈述,概括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每个不超过10个字。‎ 近日,备受关注的“于某故意伤害案”二审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对于于某刺死辱母讨债者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的争议,参与本案的检察官认为:于某的捅刺行为是为了保护本人及其母亲合法的权益而实施的;本案存在持续性、复合型、严重性的不法现实侵害;于某的行为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的;于某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的反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①保护合法权益 ②针对不法的现实侵害 ③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④反击不法侵害人本人 ⑤在必要限度之内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检察官的陈述,概括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每个不超过10个字”,这是考查学生的压缩概括能力。首先审题,从题干中明确要求,如“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然后浏览语段,圈出相关的句子。从语段来看,考生应抓住检察官对于某行为的分析来筛选信息,如“于某的捅刺行为是为了保护本人及其母亲合法的权益而实施的”“本案存在持续性、复合型、严重性的不法现实侵害”“于某的行为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的”“于某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的反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根据这五句话进行概括即可。‎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换成我早就疯了,你真不容易!”马云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点不会变,还坚持几十年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心之所向,勇往直前 雄鹰向往天空的浩瀚广阔。又怎惧狂风骤雨,只顾勇敢翱翔;骏马向往草原的一碧千里,又怎惧千山万水,只顾勇敢奔腾;种子向往地上的春风和煦,又怎惧巨石压顶,只顾勇敢向上,而我们既然心向远方,便只顾勇往直前,风雨兼程。 ‎ 既然心向远方,立即背起行囊,出发!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或大或小的梦想,而既然有了梦想,既然想要实现,又何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呢!王羲之九岁便立下宏志:我,要当书法家。他知道,他会面临很多困难,他会有严寒酷暑的艰辛,他清楚,他会面临很多考验,他需要焚膏继晷的隐忍。然而,他不畏,他怎会因此退缩?他收拾行囊,来到绍兴兰亭,寒来暑往,洗笔磨砚,数十年来,从未间断。最后,兰亭一序,折煞世人。试想,假如王羲之当年也因害怕这一路艰辛,而未敢迈出那走上梦想路途的第一步,又何来最后的俊秀行书,被奉为千古瑰宝呢。所以说,既然我们心向远方,就应背起行囊,马上出发,别让梦想之花还未来得及绽放便已凋零。 ‎ 既然心向远方,一路向前奔跑,努力!想要抵达灵魂的那片净土,看见那梦之星在云天之巅闪闪发光,这便需要我们拼命努力。李阳曾说“我不是英语天才,我只是立志改变,并发奋努力而已。”没错,进入大学后,因为英语不好,他的生活一片黑暗。第一次期末考试他排名全年级倒数第一,他说我要改变,他说我要做正数第一。于是,他便坚持每天十二点钟睡觉,五点钟起床,跑步到校园空旷处大喊英语,一日日,一年年,他天天都能看见太阳如何睡眼惺忪地从山头爬起而后轻声唤醒大地,而今,他的一部《疯狂英语》风靡全球。是什么让那位昔日害羞内向的男孩,最后一举成名并被冠以天才之称的,是他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所以说,既然我们心向远方,就要为之不懈奋斗,相信我们定会看到那梦想之花在彼岸傲然绽放。 ‎ 既然心向远方,定要风雨兼程,坚持!最初梦想,仍在原地,而你害怕风浪翻卷,早已忘却。司马迁立志要写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而他却因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腐刑”。受刑之后,他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是什么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最后写成“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呢?是他心中对梦想的那份坚韧,当他想到自己写史书的梦想尚未完成时,他忍辱奋起,历时十八年,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使第一部纪传体《史记》流传至今,所以说,既然我们心向远方,又哪管前方暴雨滂沱、电闪雷鸣,只顾一路向前,风雨兼程,相信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时。‎ 涟漪微起,初心悸动,莫让犹豫枯萎了梦想;泉水叮咚,岁月匆匆,莫让岁月蹉跎了梦想;呼呼北风,徐徐且行,莫让风雨磨灭了梦想。既然心向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干给出一段叙事性的材料,材料涉及两个对象,“有人”和“马云”,核心人物自然是“马云”,关键句应是“马云”所说的话。马云的话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很苦的日子”是人生的经历,“马云”为什么不觉得“难”?是因为他知道“它会变好”,因为这些“苦”代表希望,会让你梦想成真,马云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对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他享受这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他遵循内心的指引,做自己喜欢、享受的事情,因为享受,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成功。二是“明知道日子一点不会变,还坚持几十年照常过”,对于这一句话,考生可以从正面来理解,抓住“坚持”来做文章,虽然明知道日子不会改变,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也可以从反面来理解,明知道这样的做法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却依然“照常过”,不敢换一种方式,不敢迈出第一步去开始改变,这种做不喜欢的、看不到前景的、不愿心的事,是真正的苦熬。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句来立意,也可以结合几句进行立意。‎ 参考如下:‎ 心之所向,勇往直前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 换一种方式远行 修心如莲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可以从马云的人生态度进行立意,也可以从“有人”的角度进行立意。‎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