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5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5)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该节目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以社会热点为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概述《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热点的事实,然后介绍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热点的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第二种观点,强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民族文化自信问题;第三种观点,强调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被符号化;第四种观点,强调对熟悉应试套路的人而言,该节目成为另一场标准化考试。四种观点就是立意的根据,考生可以以其中任何一种观点为自己立意的依据,不必面面俱到。立意时,不宜局限于所给观点,而应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立意] ①强国无弱民,用传统文化培育健康的国民;②敬畏传统文化,捍卫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③增强文化自信,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④打破应试模式,重燃对古典文学的热爱;⑤教育生动化,宣传常态化,让古典诗词的绚丽之花开遍中华大地。‎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孙子兵法·谋攻》曰:“故知胜者有五。”其中,有这样的三句:“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说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一方胜;“上下同欲者胜”,是说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一方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说主将精通军事而国君不加干预的一方胜。‎ 这些取胜之道也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认为这三种制胜条件哪一个更重要,请做出你的选择,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道考查权衡与比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作文题由“材料”“导语”“要求”三部分组成。由导语“你认为这三种制胜条件哪一个更重要,请做出你的选择,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可知,考生的写作任务就是思考、权衡、选择,优中选优。有时候选择所给的任何一方,都是可以的,只要能自圆其说,让人信服即可;但有时候,材料中所给的信息看似平行并列,实际上有所指向,我们应该仔细辨别,选出最优的一方。本题就是后一种。细读材料可知,三种制胜条件都是取胜之道。第一条,知道可不可以去做,做了能不能成功,是一种决策能力、预见能力、高瞻远瞩的能力,是做事成功的前提。有了好的决策还需要第二条,如能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自然事半功倍。而第三条是指内行的领导者也很关键,内行的领导者在做事时能不受外行的上级制约,自然更是如虎添翼。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缺少第一条“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即使“上下同欲”“将能而君不御”,也不能取得胜利。‎ ‎[参考立意] ①君子见机,达人知命;②高瞻远瞩创佳绩;③杀伐决断,成功之本;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等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②秦始皇大兴土木,筑万里长城。‎ ‎③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兴起,逐渐延伸到罗马帝国。‎ ‎④乾隆年间,皇帝下令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严禁沿海民众与外商交易。‎ ‎⑤鲁迅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⑥2017年5月1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从多则材料中寻找其内在联系,并结合实际生活,确定立意的能力。本题要求在六个句子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先明确每个句子的含意,然后选出两三句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立意。就材料而言,“胡服骑射”,告诉人们不能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海纳百川;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但也阻挡了外来文化的进入;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政府严禁沿海民众与外商交易,反映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思想;鲁迅的《拿来主义》体现了鲁迅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态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体现的是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政策。这六句话都谈到了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中①③⑤⑥四句可以看作一类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学习别人的长处,加强对外交流;②④可以看作一类材料,强调的是闭关锁国、对外封闭。题干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考生可以从①③⑤⑥四句中选择几句来正面立意,也可以选择②④两句,从反面立意,还可以从六个句子中任选两三句,从正反两方面来谈。‎ ‎[参考立意] 封闭与开放,封闭与交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加强交流,提升自我;等等。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和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写议论文,应小切入,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有灵性。‎ ‎4.阅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无论是世族大家还是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都会渗进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性格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当时代的脚步走到今天,那些曾伴随你成长的家风、家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说家风·话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指导] 本题文字部分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是核心句,第二句是阐释句。两个句子共同完成了对家风意义和作用的诠释:家风影响成长,家风渗进骨血。审题时必须紧扣“说家风·话成长”这一核心话题来立意。本题属于关系类命题作文,所以写作时一定要紧扣家风和成长的关系来行文,不能只谈家风或只说成长。‎ ‎[参考立意] ①家风是我们成长的“地基”。父母告诫我们“百善孝为先”,要尊重长辈、敬爱长辈,在孝道的传承中长大。②家风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我们要有教养、知礼仪,教养、礼仪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良好的家风中来。③家风是父母处世原则的潜移默化。父母不讲邻里是非,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诚实做人。父母的这些处世原则会慢慢渗进我们的骨血中,成为我们性格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