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18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案2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学案 题型二 简 答 题 概括作者(文本)观点型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概括材料中“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 ‎[自主尝试]  ‎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化经典主要观点的能力。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分辨、专注实行等;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 ‎[参考答案] 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 ‎[参考译文]‎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解题方略]‎ 概括作者(文本)观点“3步骤”‎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 筛选原文是做好概括题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答案的简明性,题干常会对概括的重点进行必要的提示或限制。例如,上题中“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一句就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和提示,考生据此可找出原文信息。‎ 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用好综合、抽象、转化3种方法。‎ ‎①综合,即把文本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点,这一方法常见于概括出多个选段共同观点的题型。‎ ‎②抽象,即将原文具体的人、事、物条件隐去,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如上题中“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这一观点的概括过程,首先,把“弗学”“弗问”“弗思”“弗辨”“弗行”等隐去,然后抽取出“学”“问”“思”“辨”“行”的特点,这些特点无外乎只要“学”,就要学通,不学 通便不会停止,最后可用“求学应精进不已、坚持不懈”来替代原文表达。‎ ‎③转化,即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一般而言,应尽量用成语(熟语)表达。‎ 第三步,扣题作答。‎ 分析作者(文本)观点型 ‎“分析”是比“概括”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分析作者(文本)观点”往往可以从三个方向命题:一是要求指出作者观点成立的理由,二是解说作者观点的具体内涵,三是分析作者观点得出的具体过程。‎ 当然,“筛选、分析、概括”这三种要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筛选”是“概括”的基础,而“概括”则是“分析”的前提。如果说“筛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法观点是什么”,那么,“分析”题考查的就是“看法观点为什么是什么”。在实际命题时,“概括”与“分析”常常可以合成一道题进行综合考查。‎ ‎[例3] 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论语·子路》)‎ ‎②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 ①达:通达,会处理。②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③以:用。④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有顷,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孔孟观点的分析。在语段①,“诵《诗》”“授之以政”即“为学”,对于这些学习,孔子的观点是“不达”“虽多,亦奚以为?”,用自己的话表达,即学习的内容不能用于处理政务,学得再多也无用。语段②中,孟子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一句,用自己的话表达,即求学应不可间断。‎ ‎[参考答案] 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派他从政做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自主应对,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②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专一地去走,就会成为一条路;隔 些时日不去走,茅草就会将路堵塞住。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鉴古知今型 ‎[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善的统一的,有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才会有“慎独”的。‎ ‎《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功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慎独”被他视为做人的根本。‎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中,把“慎独”视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 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举一个践行“慎独”的例子。并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 ‎[自主尝试]  ‎ ‎[参考答案]  汉代东莱太守杨震,暮夜拒收昌邑令王密的赠金,就是“慎独”的体现。‎ ‎“曾国藩教子”与“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这两个事例分别是从家庭教育和党的建设两个方面着眼的,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慎独”这种修养的高度重视。当代人们如果能够“慎独”,严于律己,就能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也能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解题方略]‎ ‎“鉴古知今型”题目解题“2步骤”‎ 步骤一:鉴古 ‎“鉴古知今型”题目解答的前提就是“鉴古”,而“鉴古”的方法技巧可以参考上面“命题角度一 概括作者(文本)观点型”的第二步“综合、抽象、转化3法”。‎ 步骤二:知今 文化经典题考查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概括蕴含的经典文化思想并探究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因此,在准确把握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根据文化经典的材料倾向,最好辩证地联系当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阐发观点和想法时,要有理有据,思路清晰,‎ 不要乱发感慨。‎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 ‎②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1)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上,孔子主张    、    。‎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答: ‎ 参考答案:(1)礼治 德治 ‎(2)孔子的政治主张,针对的不单是老百姓,还有当政者。当政者本人应当严肃认真、孝顺慈祥,这样老百姓就会对其尊敬,尽忠。与教育的关系: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更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参考译文:‎ ‎①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事呢?”孔子回答说:“《尚书》里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推广到国家政事上去。’这也就是参与了政事,为什么一定要直接参与政事呢?”‎ ‎②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尊重当政者、尽忠而相互勉励,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晚辈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这则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        观。‎ ‎(2)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 ‎ 参考答案:(1)(1)仁爱 ‎(2)①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成为“君子”。②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不 偏不过;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 参考译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1)请结合材料概括孔子的为政观。‎ 答: ‎ ‎(2)请结合孔子的为政观,谈谈你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看法。‎ 答: ‎ 参考答案:(1)孔子认为在处理政事时,在位者应以身作则,君主之风正,则民风正。‎ ‎(2)在位者历来都是社会行为的示范,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政风、世风的优劣,在位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律;只要在位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修己向善,老百姓自然会跟着向善,社会风尚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反之亦然。‎ 参考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处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只要您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 ‎ ‎ ‎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论语·雍也》)‎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答: ‎ ‎(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孔子的仁爱观。‎ 答: ‎ 参考答案:(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救济贫困。‎ ‎(2)孔子的仁爱观,不是狭隘地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而是将其扩展到“邻里乡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外,他还认为,救济的应是穷人,而不是富人,这种思想符合人道主义。‎ 参考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子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子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子却给她八十斛。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应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周济富有的人。”‎ 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受。孔子说:“别推辞!把它分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      (请用四字成语概括)。‎ ‎(2)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 答: ‎ 解析:(1)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语段表述的主要内容,第一则,孔子主要说明的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从这个词语的反面思考可以得到答案,即不要“急功近利”。(2)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两则材料主要表述的内容。第一则,是孔子对子夏的教导,就是施政时不能只看到“小利”,即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打算。第二则,有若告诉哀公,要让百姓富足,只有这样,君王才能富足。由此可以看出,两则材料在“为政”方面都有不与百姓争利的思想。‎ 参考答案:(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2)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能不顾人民的死活来聚敛财货。民生问题解决了,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源。百姓富裕了,才能为治理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为了表面的政绩(小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酿成大祸。‎ 参考译文:‎ 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的长官,向孔子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反倒达不到目的;只看见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鲁哀公问有若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田赋制度呢?”哀公道:“十分抽二,我还感到不足,怎么能十分抽一呢?”答道:“如果百姓富足了,您和谁会不富足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和谁会富足呢?”‎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1)“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中加点的“之”字指代          。‎ ‎(2)请根据材料概括孟子认为的“自作孽”的后果。‎ 答: ‎ 参考答案:(1)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2)侮己,毁家,亡国。‎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不仁的人可以同他谈论吗?别人有危险,他安然不动,别人遭了灾,他却从中得利,为别人所遭受的灾祸感到高兴。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同他谈论,哪里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混浊哟,可以洗我的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这都取决于水本身啊。’一个人必然是先自取侮辱,别人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先自毁,别人才来毁坏它;一个国家必然是自己先招来攻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说:‘上天降灾,还可以躲避;自己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 矣,何必曰利?”‎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孟子的    观。‎ ‎(2)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孟子上述观点的看法。‎ 答: ‎ 参考答案:(1)义利 ‎(2)孟子先义后利的观点在古代乃至今天都有重大意义。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名利,他的德行就难以提升,如果世人全都私利当头,不培养仁义之心,那么人与人之间就难以亲善,社会就难以和谐。‎ 参考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使我的国得到利益的方法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呢?’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得利呢?’士人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得利呢?’上上下下都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卿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里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里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他们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那么他们不杀掉国君夺取他的全部财利,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却抛弃父母的人,没有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所以,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材料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 ①终食:一顿饭的工夫。②造次:仓促、急遽。‎ ‎(1)材料二中“其道”的“道”即指材料一中的    字。‎ ‎(2)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儒家对君子的要求并评析其当下意义。‎ 答: ‎ 解析:(1)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概括其主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干不正当的事获得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天边的浮云”。可见材料一的重点在于君子注重对“义”的追求。联系材料二,即可知,君子之“义”就是其遵循的“道”。(2)从材 料一、二可知,儒家要求君子遵循“道”,要求君子不可背离仁义。儒家的这种价值观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在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的今天,推崇“仁义”之道,不仅能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更能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1)义 ‎(2)要求:①君子生活上要安贫乐道;可以追求富有和尊贵,但应该严格遵循“道”。②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背离仁义。‎ 意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心浮躁,人们应该恪守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正确对待财富和地位,安贫乐道,快乐而平和地生活。君子作为社会的道德标杆,更要时时刻刻怀有仁义之心,这样才能使社会各安其位、和谐发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干不正当的事获得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边的浮云。”‎ 材料二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就不摆脱。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即使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一定会遵循仁德办事,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遵循仁德去办事。”‎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也。”‎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交友观。‎ 答: ‎ 参考答案:(1)求亲而反疏 ‎(2)孔子认为与朋友相处要坚持适度原则,既要劝导、帮助朋友,又要适可而止,不能自取其辱。‎ 参考译文:‎ 子游说:“‎ 侍奉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朋友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自讨没趣。”‎ 胡寅说:“侍奉君主时谏言不被采纳,那么就应当离开;劝导朋友时善言不被采纳,那么就应当停止。到了频繁的地步,那么说话者没有分量,听者心生厌烦,这就是本想求得荣耀反而遭到侮辱,想求得亲近反而遭到疏远啊。”‎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十二章》)‎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上述两段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有何相通之处?‎ 答: ‎ 参考答案:(1)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2)两者都主张过朴素的生活,安贫乐道。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会让人丧失本性,我们不应痴迷于物欲,简单就是幸福。‎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内心狂热;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1)请写出两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答: ‎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请指出并加以评析。‎ 答: ‎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不耻下问 ‎(2)①启发诱导原则。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克服的时候,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去教他。”‎ ‎②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加以改正。”‎ ‎③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能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②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泰伯》)‎ ‎(1)上述材料中,孔子对民众有什么褊狭的看法?‎ 答: ‎ ‎(2)有人认为,对材料①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更认同哪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答: ‎ 参考答案:(1)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穷困,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他们按照统治者的政令去做,却不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2)(示例一)孔子思想中有“爱民”的内容,但“爱民”是有前提的,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 ‎(示例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政令去做,不必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厌恶穷困的人,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太甚,也会造成祸乱。”‎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②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1)孔子认为益友有哪些品质?‎ 答: ‎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认为在与朋友交往中应该怎么做。‎ 答: ‎ 参考答案:(1)正直,诚信,博学。‎ ‎(2)孔子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讲信用,实事求是,待人真诚,不夸夸其谈、花言巧语,不阿谀奉承。‎ 参考译文:‎ ‎①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诚实守信?有没有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孔子说:“甜言蜜语、面貌伪善、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表面上却跟人交往密切,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③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人、诚信的人、知识广博的人,对自己有益结交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对自己有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