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出题人 :姜睿 审题人:于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只是这一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中国史各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的。概略地说,“士”在先秦是“游士”,秦汉以后则是“士大夫”。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中,“士”又可更进一步划成好几个阶段,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密相呼应。秦汉时代,士的活动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儒教为中心的“吏”与“师”
两个方面。魏晋南北朝时代儒教中衰,“非汤、武而薄周、孔”的道家名士(如嵇康、阮籍等人)以及心存“济俗”的佛教高僧(如道安、慧远等人)反而更能体现士的精神。隋、唐时代除了佛教徒继续其拯救众生的悲愿外,诗人、文士如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更足以代表当时“社会的良心”。宋代儒家复兴,范仲淹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成为士的新标准。
我们虽然承认士作为“社会的良心”,要超越个人的或集体的私利之上,但这并不是说士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人”可以清高到完全没有社会属性的程度。所谓士的超越性既不是绝对的,也决不是永恒的。从中国历史上看,有些士少壮放荡不羁,而暮年大节凛然;有的是早期慷慨,而晚节颓唐,更多的则是生平无奇节可纪,但在政治或社会危机的时刻,良知呈露,每发为不平之鸣。至于终身“仁以为己任”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士,在历史上原是难得一见的。我们所不能接受的则是现代一般观念中对于士所持的一种社会属性决定论。以决定论来抹杀士的超越性,是只见其一、见其二的偏见。按之往史,未见其合。事实上,如果士或知识分子完全不能超越他的社会性,那么,不但中国史上不应出现那许多为民请命的士大夫,近代西方也不可能产生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了。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识分子既以人类基本价值为依据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现象,又致力于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B.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必须要超越个人私利去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一切公共利害之事。
C.“游士”和“士大夫”活动的时代分别是先秦和秦汉以后,秦汉时代“吏”与“师”集中扮演了“士”的身份。
D.范仲淹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士的新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士在中国史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是因为各阶段所对应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发生了变化。
B.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高僧承载着士的精神;隋唐时代,“社会的良心”已不由佛教徒代表,转而由杜甫等诗人、文士代言。
C.中国“士”
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孔子开始延续了至少两千五百年,自先秦以来没有中断,但是期间屡有转折。
D.本文以为民请命的士大夫、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两例,有力地驳斥了现代一般观念中对“士”所持的社会属性决定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史上“士”的概念大致相当于今天“知识分子”的概念,这两者在基本精神上有不少契合之处。
B.中国历史上有些士并非一生都践行着士的精神,说明士的超越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必强求一以贯之。
C.很多专家、学者知识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使他们成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
D.知识分子有担当精神,可以为某一社会阶层的利益发言,但也可以超越私利的束缚,超越该社会阶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奶 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
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作铺垫。
B. 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C. 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 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E. 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表现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5. 小说前六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①,应若影响,大旱之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 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太宗览奏不怿,曰:“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蕃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准言:“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
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六年,迁兵部,为三司使。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②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因请帝幸澶州。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
【注】①际:彼此之间。 ②狃:轻侮。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B.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C.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D.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春秋》与《诗》《书》《礼》《乐》《易》合称“六艺”,“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 “进士”是古代会试考试合格者。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殿试、会试。
C. 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调动官职叫“迁”“转”。“迁”一般指提升调用, “迁谪”“左迁”常指降职。
D. 吏部,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其余五部分别为工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寇准年少有才且正直。他通晓《春秋》三传,19岁就考中进士;有人建议他面见太宗时不妨虚报年龄,以免被太宗认为年少而除去功名,寇准却认为欺君不妥。
B. 唐朝末年,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蕃户从渭水以南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来限制他们往来。皇帝对此不悦,后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
C. 淳化二年大旱,皇上问时政得失,大臣们认为是天命,寇准却认为与朝政得失有关,于是对皇帝指出法度有不公平之处,并当即说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贿之事。
D. 寇准在与契丹军队交战中展示了指挥才能,他仔细观察和分析敌情,及时调遣军队进行防御,并请皇上驾临澶州以鼓舞士气,结果大败契丹军队。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2)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联系诗人处境,颔联诗意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写远行人的前路艰险,其实也是在写诗人自身的命运多舛,仕途坎坷。
B. 颈联一方面是对友人的同情与劝慰,一方面也用以自我安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C. 尾联既说明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思念之切。杜甫《梦李白》中“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
D. 写法上,诗歌主要借助写景抒情,笔触感人,着意写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情韵深邃而绵邈。
E. 本诗与作者的另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题材同为送别,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和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与劝慰,风格情调相近。
12. 这首诗和一般的送别诗有何不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1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振翅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对滕王阁的景色描写推向高潮,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 。
(3)《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够做到明辨内外之分、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潦水liáo 孤骛wù 耘籽zǐ 镂空lòu
B.学鸩jiū 迤逦yǐ 拮据jù 喧阗tián
C.朔风shuò 朝菌jūn 怂恿sóng 噩梦è
D.踹水chuài 崎岖qū 轻飏yáng 窈窕yǎo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屈贾谊于长沙
A.宾主尽东南之美 B.而征一国者
C.策扶老以流憩 D.而后乃今将图南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阐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从29岁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义
熙元年十一月辞去彭泽令。
B.古人用天上二十四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
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C.《庄子》是战国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者所著,《逍遥游》是其中的第一篇。
D.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1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阮籍猖狂
B.问征夫以前路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当一个医生全力地投入一场和死亡的较量后,病人仍然走了,医生的心也空了。那种累,不仅仅是体力消耗殆尽,还有心灵的如履薄冰。
B.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其实在华尔街的抗议活动是源远流长
的,早在美国刚建国,华尔街第一次产生恐慌时,便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抗议示威活动。
C.前几天在武汉某大学的招聘会上,某企业提出了“拒绝富二代”的招聘条件,引发争议。但企业负责人说,企业有权自主制定自己的招聘条件,拒绝“富二代”无可厚非。
D.当你走进这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荫环抱、景色怡人的环境时,才真实地感到,这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飞来仙境,而是两代军垦人战胜戈壁沙漠,改造自然创造出的人间美景。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
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日渐严重。
B.自 4 月 13 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
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
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20.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3分)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 ,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
①各种声响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②鸟喙击橡树干的笃笃声
③可是,当微风吹进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的生物混杂交错
④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
⑤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
⑥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A.③①⑥⑤②④ B.⑥②③⑤①④ C.⑥②④⑤①③ D.③②①④⑤⑥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跟随齐白石学艺的过程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这个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许麟庐牢记恩师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齐白石作画如写楷书,古朴凝重;许麟庐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笔法入画,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大写意画风。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1.C士的活动集中表现在“吏”与“师”身上,此话不等于“吏”与“师”集中扮演士,且原文第二段说的是 “以儒教为中心”的“吏”“师”.故选C。
2.B原文第一段只是说诗人、文士更足以代表“社会的良心” ,并非说佛教徒就不代表.承载士之精神的高僧文中有“济俗”作限定,并非一般高僧.且原文讨论的是 “能 ”“ 足以 ” 的问题,而非 “是”的问题.故选B.
3.C献身专业工作并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更毋说成为其中精英.故选C。
4. BD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错误,文中的“凄凉”是写爸爸的号子声,以表现夜深人静的状态,不是写爸爸心情凄凉。C项,“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错误,爸爸心烦主要是奶奶还没有回来,自己很担心奶奶,不是“恼怒”。E项,“对爸爸的责备”错误,爸爸表兄的话主要介绍了奶奶的辛勤劳动。
点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到的考点比较多,其中A项考查小说中某个情节的作用,B项,考查小说人物语言的鉴赏,C项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分析,D项考查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E项考查小说中的叙述手法。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小说的大意,梳理出小说的情节结构,然后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及表达技巧,体会小说的主题,再仔细阅读选项,一一比对,找出答案。
5.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②表现了大麦地人收获时节的繁忙和疲惫。③营造主要故事情节的背景,为下文引出奶奶要到她妹妹家走亲戚的情节作铺垫。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开篇六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本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新稻收获当在秋季,这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青铜的爸爸”交代了小说中的人物,“大麦地”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则表明故事发生在挨饿的年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小说开篇用了这么多的自然段来写新稻收获的情形,突出了人们的疲惫、繁忙。从结构来看,因为是收获的季节,奶奶才会想到去摘棉花挣钱,这就自然引出了下文奶奶走亲戚的情节。
6.(1)形象特征:①关爱家人。奶奶到她妹妹家除了串亲戚外,更重要的是她去妹妹家后家里可以节省一个人的粮食,她也可以在妹妹那儿摘棉花,为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但她不把这些想法告诉家人,以免他们担心。②勤劳善良。到了妹妹家后的奶奶只休息两天就到地里干活,一直到累倒在棉花地里为止;累病了也不想让家人知道,一直到病情越来越重才回家。
(2)小说主题:①彰显了纯朴的亲情:奶奶对家人的关爱和家人对奶奶的牵挂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7. A 试题分析:句意: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 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B试题分析:“进士”是殿试合格者。
9. C试题分析:“当即”错,原文是“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0. (1)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2)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 说。”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准确翻译得分点(1)“会”“陈”“益”,(2)“顷之” “所以” “愿”。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DE 试题分析:D项,本诗没有通过写景来抒情,而是在叙事和想象中抒发情感;诗没有着意写惜别之情,而用感人的笔触,反复咏叹漫漫长路的艰险和悲凉,实则表现自己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正由于这种悲切的身世之感,使人感到别离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E项,“风格情调相近”错误。两首诗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等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12. 这首诗没有通过写景来抒情,而是在叙事和想象中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薛华的依依深情,并且巧妙运用双关手法,反复咏叹漫漫长路的艰险和悲凉,实则表现自己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
试题分析:这首诗没有通过写景来抒情,而是在叙事和想象中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薛华的依依深情,并且巧妙运用双关手法,反复咏叹漫漫长路的艰险和悲凉,实则表现自己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
13.(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三、语言文字运用
14. D解析:A.潦liǎo水 孤鹜 耘耔 ;B.学鸠 拮据jū ;C.朝菌jùn 怂恿sǒng
15. B解析: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用作名词;而征一国者:征,使动用法;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用作动词。
16.B 试题分析:二十八星宿。
17.D试题分析:猖狂,狂放,不拘礼法;征夫,行人;果然,很饱的样子;
18. A
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般,比喻做事非常谨慎。用于句中不合语境。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海市蜃楼: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
19. D
A.成分赘余,“经常性地”与“频频”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把“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置于句首。
C.搭配不当,“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中“提高”与“特色”不搭配,将“提高”改为“打造”。
20. B
A.“花甲”指六十岁;
B.“古稀”指七十岁;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这是一幅挽联,适用于吊唁恩师;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可以看出不止七十岁,不能体现70岁寿辰之意;
21. C
试题分析:文段描写“河这边”奇伟的声音、壮观的景象。⑥句作为横线前“万籁无声”的转折.是写“骚动和聒嗓”,应放在首位,排除A、D;再看横线后的句意,“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应和③句衔接,据此可排除B。
四、写作
22.试题分析:(一)从齐白石对许麟庐的教诲角度.齐白石并没有把弟子拘囿在自己的领域,而是要求弟子有所突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宗师的胸怀气度,更能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使人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从而,反思现实教育中存在的扼杀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不能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情形.
(二)从“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角度.“门”可以是进步某一领域的门径,可以是某种方法,某种模式,某个老师…但它是我们进入这一领域的最有效的方法,最可靠的经验…从而领会到创新的前提是夯实基础、继承传统,不能盲目创新.经过以上的品味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的关键词是:继承与创新,创新与个性,教育与创新,创新与发展.总之要围绕“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反对僵化因袭,故步自封”来思考问题.
参考立意:
1、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2、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3、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4、既要“继承前人的传统”,又要发扬自己的特色、敢于创新等.
【范文】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创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民族的文化,唯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维持其先进性.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做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并不排斥创新,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的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 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绝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自己替代的创造,这是绝不能替代的。
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真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的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 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 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中所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 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是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的统一起来。
另外,继承与创新不单单是一个民族的任务,它更需要的是这个民族的每一个分子去实践。而当一个民族能够做到每一分子都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民族的昌盛与 富强也就只成了时间问题而已了。
【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智超群,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做为三司度支推官,转任盐铁判官。
正赶上皇帝召集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优点和缺点,皇帝更加器重他。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兼任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回答是天命。寇准回答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 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把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自唐朝末年,蕃户就有居住在渭水以南的,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这些蕃户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以限制他们往来。太宗看过奏章不高兴,说:“古代的羌戎少数民族尚且杂居在伊川、洛水,那些蕃夷人愿意流动难以安定,一旦有调集入侵发生,将要严重困扰我们关中了。”寇准进言:“唐朝宋璟不赏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边疆大臣(想要)邀请(求取)战功而(以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警惕)啊。”皇帝于是任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又调走了温仲舒到凤翔。
真宗当上皇帝后,寇准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六年,调任兵部,为三司使。当时合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委派寇准裁定事务,于是任命六个判官分别掌控,繁琐简约才适度。景德元年,契丹族入境侵袭,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请朝廷训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举入侵。寇准趁机请求皇帝到澶州去。同列的官员害怕起来,想要退兵。寇准阻止了他们,叫他们驾车侍候皇到澶州去。高琼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坐临澶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敌方数千骑兵乘胜追至城下,皇帝诏令士兵迎击敌兵,斩杀擒获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内宫干预朝政,把寇准降为太常卿,管理相州,又调任安州,贬为道州司马。真宗当初不知道这事,有一天,问到身边的人:“我好久没有见到寇准,为什么?”左右没有人敢回答。真宗驾崩时也还是只相信寇准与李迪是可托付之人,被重视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