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测)(含解析)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 (时间:90 分钟,分值:90 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17 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中国人对人类农业起源的贡献,即我们的祖先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粟与稻。戴蒙德说,中国人 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是黍与稻,这是错将“粟”说成“黍”。混淆粟黍,由来已久,波及中外。 粟与黍是不同属的植物,亲缘甚远。虽植物形态各异,但种子酷肖,故“小米”的称呼一般来说 是兼括二者的。且二者地理分布与栽培条件极其相似。乃至不仅国人常常混淆二者,在外国的产地和 中外学术界都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我们的先祖最早驯化出的,且养育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是稷。古人说稷为“百谷之长”,稷就是粟。 但恰恰在这里发生了分歧。从明代李时珍到当代何炳棣,这派观点认为稷是黍。笔者简述“粟”派学 者对此的匡正。 自《孟子》以来,古籍中便出现“五谷”一词。五谷有两个说法,其一是稻、黍、稷、麦、菽, 其二是麻、黍、稷、麦、菽。两说法中均有黍与稷,故二者不该是一物。那么“百谷之长”的稷是何 物呢?先看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游修龄在其著作中列出了 1949~1990 年 49 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 土黍与粟的情况。其中黍 8 处,粟 36 处,其中有两个出土地是黍粟共存。以上可见粟在新石器时代 的压倒优势。并且,“粟不但在人类居住址的窖穴中出现,而且出现在随葬品中。这对我们考察粟在 当时人们的意识观念中的地位,是一个极有启示的证据。……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出自随葬品的 作物。”史前遗址中黍的数量远逊于粟,但于省吾指出,商代甲骨文中黍出现的次数特别多。原因何 在?有人判断与商代嗜酒之风相关。张光直说,远古人以为酒能通神。而甲骨是用于占卜的。早期作 物中,能酿酒者当为尤物,黍屡见于占卜文字似合乎情理。黍若毫无地位,在后人眼中也不会与粟混 淆。黍是黄河流域自新石器时代起仅次于粟的作物。 关于粟的起源曾有埃及、印度之说。黄其煦的研究表明,埃及之说无考古证据,而印度发现的是 龙爪稷,与粟根本不是同一种属。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遗址有过粟的发现,年代为公元前 4000 年, 玉米出现后粟被放弃。中欧的湖居文化中也发现过粟,年代为公元前 3000 年。西亚只有黍,没有过 粟的发现。粟系中国人最早种植,是明显的事实。黍的起源有几家意见。德堪多认为,原产于埃及— 阿拉伯地区,传入印度,再传至中国。赫尔拜克则认为,源于埃塞俄比亚。野生黍的存在是判断的关 键一一考古遗址发现早期作物,若该地区没有其野生物种,则前者系传入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学者李 瑶指出,我国存在野生黍。我国野生黍与栽培黍的亲缘关系是否已被实验证明,笔者尚不得知。但中 国最早种植黍的可能性很大。游修龄还指出,稷黍同物一派的成员主要是植物学家和草本专家,而稷 粟同物一派的成员多为农学家,如贾思勰等人,后者更内行。 (摘编自郑也夫《文明是副产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粟与黍虽然植物形态不一样,但是种子类似,因此我们中国人把它们又都称作小米。 B.古人说的“百谷之长”是否为稷,仍然存在争议。李时珍和何炳棣认为稷是黍,本文作者认 为稷为粟。 C.在 1949~1990 年 49 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黍出现 8 处,,粟出现 36 处。可见粟在新石器时 代具有压倒优势。 D.粟出现在随葬品中,这一重大发现有利于我们考察粟在当时人们的意识观念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 B 项“古人说的 “百谷之长”是否为稷”不存在争议,存在争议的是何为稷。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史前遗址中黍的数量远逊于粟,但商代甲骨文中黍出现的次数特别多,这是黍在商代特殊地 位的反映。 B.商代黍地位的提升,有人判断与商代嗜酒之风相关。黍能酿酒,因而成为尤物。 C.粟的起源曾有埃及、印度之说,但经过黄其煦的研究,这个观点被否认了。 D.与粟类似,目前学界对黍种植的起源也有多种意见,但中国最早种植黍的可能性很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 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 D 项“粟 系中国人最早种植,是明显的事实。”目前学界对粟的起源并不存在多种意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国对人类农业起源的贡献在于最早驯化了粟与稻,而不是戴蒙德所说 的黍与稻。 B.在粟与黍的分辩讨论中,植物学家和草本专家普遍认为稷为黍,农学家普遍认为稷为粟。农 学家更内行,因而他们的观点也更可靠。 C.判断黍起源的关键是该地区是否存在野生黍。中国学者李瑶指出,是我国野生黍与栽培黍的 亲缘关系还没有被证实。 D.“五谷”一词大概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所指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答案】C 2.(17 届山西省高三五校第五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大工程遗存反映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考古学是显微镜,能够观察历史遗留的微痕;考古学也是 望远镜,能够探测历史发展的长河。通过考古学,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殷墟甲骨 的发现到商王世系的研究,从夏墟的探索调查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确认,夏商两代的历史 终因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而成为信史。然而,考古发现显示,中华文明形成的实际年代极有可能比目前 流行的五千年说还要久远,年代早于夏代的“龙山”和“仰韶”时期同样有着波澜壮阔的文明发展大 潮,尽管缺少文献支撑,可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大工程遗存却放射出只有文明时代才能拥有的夺目光辉。 比如,在距今 6000 年左右的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里,有着周长近 2000 米、宽 10 余米、深 4 米环壕 拱卫的中心聚落;在距今 5000 年左右的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里,有着百米宽度的古城基址、莫角山 大面积垫土、大型玉器墓葬、综合性水利工程系统。类似的大工程遗存还有不少,它们设计标准高、 建筑工艺精良,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综合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是难以完成的。这种强 大的号召能力、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反映的正是当时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 古礼体系揭示中华文明的独特内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制的出现、发展与成熟是中国 古代文明的独特经历。那些与大工程形影相随的高规格墓葬、神庙祭坛都不是普通民间行为的结果, 而是古礼仪式的物质遗存。礼制的凝聚力、感召力激励着早期先民艰苦奋斗,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文明。 这些史实已经并不断被中国考古学所揭示。古礼在距今 6000 年前后以成熟的状态出现在中国,有多 个类型:杨官寨遗址反映的是“彩旗飘飘,仪礼草创”的庙底沟文化,牛河梁遗址讲述的是红山文化 的“庙坛玉佩,祭祀神话”,良渚遗址展示的是“仪式道具,傩礼崇拜”的良渚文化。那个时期,纯 粹的自然神已经纳入古礼体系,人神杂糅、分别祭祀,与殷墟卜辞记述的情况大体相同。 国家起源和演进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黄帝大战蚩尤、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这些故事中国 人都耳熟能详,其中交战双方正是中华古代文明中的联盟。先秦文献关于早期中国盟誓制度的记载几 乎可以信手拈来。在考古发掘中,山西侯马与河南温县都曾发掘出盟誓遗存。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 们可以发现从陕西高陵杨官寨到辽宁建平牛河梁再到浙江余杭良渚,是彩陶瑞玉交相辉映的古礼成熟 时代,是文明进程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此后,黄河、长江流域在距今 5000 年后进入酒礼时代, 联盟集团的规模更加庞大,邦国社会已然成型。再到后来的夏代,由于盟主世袭制颠覆了联合结盟的 初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王国出现于历史舞台。从古国、邦国到王国, 中华文明的农耕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礼仪传统传承有序、精神观念逐步趋同。 (摘自卜工《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自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考古学,我们既可以观察历史遗留的细微痕迹,也可以探测历史发展的长河,认识源远 流长的中华文明。 B.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可能比五千年更久远,虽然已有的文献资料不足以支撑,但从大工程遗 存中可以找到文献佐证。 C.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里的环壕拱卫中心聚落、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里的水利工程系统等放射 出文明时代的夺目光辉。 D.古代高规格墓葬、神庙祭坛往往与大工程遗存相连在一起,它们是古礼仪式的物质遗存,而 不是普通民间的行为结果。 【答案】B 【解析】本题解答时可仔细阅读选项,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将选项与原文一一比对,找出 答案。B 项“但从大工程遗存中可以找到文献佐证”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中间部 分,原文为“可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大工程遗存却放射出只有文明时代才能拥有的夺目光辉”,由 此可知,“大工程遗存”中并没有找到可以佐证的文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那些设计标准高、建筑工艺精良的大工程遗存体现了当时社会严密的组织体系、综合的管理 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B.古礼在距今 6000 年前后就以成熟的状态出现在中国,此时纯粹的自然神已经被纳入古礼体系, 人神杂糅、分别祭祀。 C.先秦文献记载了黄帝大战蚩尤、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早期中国联盟之间战争的故事,体现 中华古代文明中的联盟制度。 D.距今 5000 年后,黄河、长江流域进入酒礼时代,出现了更大规模的联盟集团,邦国社会已经 成型。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一考点是论述文的必考考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 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 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 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 A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结尾部分,B 选项对应信息 在原文第二段中间部分,D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对过与原文对比,可知这三个 选项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顶是( )(3 分) A.从殷墟甲骨的发现到商王世系的研究,从夏墟的探索调查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确 认,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已经成熟。 B.杨官寨遗址的庙底沟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良渚遗址的良渚文化体现出中国古礼体 系具有多个类型。 C.通过考古学研究发现,从陕西高陵杨官寨到辽宁建平牛河梁再到浙江余杭良渚,这些遗址表 明文明进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夏代盟主世袭制颠覆了联合结盟的初衷,邦国社会退出历史舞台,天下皆为“王土”“王臣” 的王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答案】A 【解析】A 项“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已经成熟”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中间部分,原文为 “从殷墟甲骨的发现到商王世系的研究,从夏墟的探索调查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确 认,夏商两代的历史终因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而成为信史”,意思是我国考古学成长发展了,使得 夏商两代的历史得到确认,并不能说“中国考古学已经成熟”了。 3.(17 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德礼为基,法律为盾 李维睿 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综观我国历史,两千多年前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推行“德 政”发出政治呼声;其后,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引导下,执政者始终强调“德治”,坚持“德化天下”, 并通过推动礼法合一,实施“德法合治”,构筑起了我国独特的“礼法文化”体系。我国古代的“德 法合治”由“行德以礼”“由礼生法”“以法护德”三个环节组成。 “行德以礼”:礼是道德的外在行为规范 古代德治中的“德”,与今天一样,指的也是道德、品德、德行等,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价值 取向。古人为“德”找到的现实载体便是“礼”。《论语·为政》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意思是治国以道德为导向,施政的举措便是推行“礼治”,把礼作为以德治国的实践手段, 人民才能知廉明耻、从善如流。 首先,从礼的来源上看,礼仪的制定和实施,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居家生活、社会交往的基本情感, 即所谓“人之常情”。基于情感而发的礼,自然能得到普遍遵循,这与道德从日常中抽象、获得大众 认同的路径是一致的,如祭礼表达对祖先的思念敬重、丧礼寄托亲属的哀思,还有婚礼、待客礼等等, 这些传统保留到了今天,成为不成文的规则,不履行则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它代表的是人伦道 德的底线。其次,从礼的实施上看,一切礼仪制度都始于个人实践,这种实践可视作自我修养,包括 对欲望的约束,这与道德重修身、重教化、重感召的特性是相一致的。事实上,礼治发挥的正是“化 成天下”的道德功能。再次,从礼的渗透性来看,古礼纷繁复杂,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一说, 有冠、婚、丧、祭四礼一谈,前者重国之礼,后者重家之礼,可谓纵贯国、族、家与自身,其主线便 是以孝、忠、仁、义、信等为核心的人伦道德。 “由礼生法”:法与礼的统一、互补 礼作为道德的规则,其表现形式往往是行为规范,解决的是“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做”的问 题。即便如此,礼也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尤其是对违礼行为的追究惩罚,必然要诉诸具有普 遍威慑力的法律,用法治来维护礼治。一般认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我国便加速“礼法合一”的进 程并开始形成独特的“礼法文化”。“礼法合一”的主要路径是“由礼生法”。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礼是作为原则性的规范逐步纳入法律体系之中的。比如,汉宣帝时期把“亲亲得相首匿”纳入法律之 中,“恤刑”“八议”“准五服以治罪”“十恶”等礼的原则,则是在汉唐之间纳入法律之中,并上 升为法的指导原则。上述纳入法律的礼,不少在现行刑法中仍有所体现:比如近亲属无作证义务,对 未成年人、老年人、聋哑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可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等。 “以法护德”:实施法律的落脚点 在我国古代,施行法律的目的便是维护礼制、捍卫道德。一方面,国家直接通过刑罚来惩治道德 问题。以唐律中的“十恶”为例,其中“恶逆”是指殴打、谋杀直系尊亲之行为,“不孝”“不 睦”“内乱”的情节虽轻于“恶逆”,但也严重悖反家族伦常,“不义”是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 “不道”则是情节恶劣的杀人不法行为。律典把严重的失德行为直接上升为犯罪,并与常规犯罪予以 区分,实施严格处罚。另一方面,遇到道德与法律或者礼与法之间的冲突时,国家会进行权衡与调整, 以期法的实施始终维系道德观念。比如不同层次的道德观念之间也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德 礼的柔性,在法律与道德、情理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平衡两者关系,兼顾秩序与和谐,这种理念对 今天法律的制定实施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综上,古代的德治与法治,以德礼为基础,从道德出发,通过礼仪来实践道德,同时生成、改造 法律,以取得强制执行力;以法律为后盾,维护道德的行为、惩罚失德的行为,保障德与礼的实施。 以此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德、礼、法既统一在道德观念之下,同时又在各自领域发挥着 不同功用,德礼重内修、重教化,法律重纠违、重处罚,共同推动实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自身的和 谐治理。 (选自 2017 年 3 月 22 日《学习时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讲的是是治国只有以道德为导向,推行“礼治”,把礼 作为以德治国的实践手段,人民才能知廉明耻、从善如流。 B.从礼的来源上看,礼仪基于“人之常情”;从礼的实施上看,礼仪制度都始于个人实践;从 礼的渗透性来看,纷繁复杂的古礼纵贯国、族、家与自身。 C.以法护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直接通过刑罚来惩治道德问题,一是遇到道德与法律或者 礼与法之间的冲突时,国家会进行权衡与审议。 D.不同层次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国家会发挥德礼的柔性,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找到一个契合 点来平衡,兼顾秩序与和谐,此理念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C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祭礼、丧礼、婚礼、待客礼等是基于人居家生活、社会交往的常情而发的,因此能得到普遍 遵循,这与道德从日常抽象、获得大众认同的路径是一致的。 B.人们认为,从汉武帝时期起,我国便加速“礼法合一”的进程并开始形成独特的“礼法文化”。 而今古不同时期纳入法律的礼,有些在现行刑法中还有所体现。 C.“礼法合一”的主要路径是“由礼生法”,礼是作为原则性的规范逐步纳入法律体系之中的。 如汉宣帝时期的“亲亲得相首匿”以及汉唐之间的“恤刑”。 D.即使礼可以解决的是“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做”的问题,但也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 施,对违礼行为的追究惩罚必然要诉诸法律,用法治来维护礼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 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 B 项张 冠李戴。原文有“一般认为”,可见不是“人们认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后来执政者就坚持“德化天下”,通过礼法合一, 实施了“德法合治”,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礼法文化”体系。 B.文章以我国历史上执政者始终强调“德治”并通过推动礼法合一,实施“德法合治”,构筑 “礼法文化体系”来论证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C.经历了“行德以礼”“由礼生法”“以法护德”三个阶段,我国法律最后形成了以德礼为基 础,以法律为后盾的“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 D.“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中,德礼是基础,法律是后盾;德礼重内修、重教化,法律重纠违、 重处罚,德礼和法律既有统一性,又有功用的不同性。 【答案】C 4.(2017 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 分) 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 林木 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林木目前中国画界有个悖论让人十分好奇。一方面,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 意的倡导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写意画早已陷入困境。 20 世纪以来对中国画的历次批判,其实矛头主要是冲着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去的。不论康有为、 鲁迅还是徐悲鸿们,批评的都是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鲁迅曾说:“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 行‘写意’。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划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竟尚高简,变成空虚。”而对工 笔画不仅没有批评,评价还很高。 正因为写意画目前的窘境,所以倡导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呼声不绝于耳。尤其是一些强势 人物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倡导,更使这个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个焦点现象。 写意画的窘境其实是与对写意画的认识直接相关的。如写意画就是“写”,而“写”就是“以书 入画”,“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线条入画,尤其是以行草书入画。不仅当以如此线条入画,还当以 水墨为之。这样,大写意画语言的套路就定型了:急速的行草书法中锋式线条加水墨入画,这是写意 画的笔墨套路。写意尤其是大写意当然还不能画得太实,必须简。岂不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么?八大山人已是榜样之榜样,你还敢画实画繁么?于是简笔造型是又一套路,一些大写意画家画得儿 童画一般,技巧全无。写意画还有题材套路,其中又以传统文人画之“四君子”梅兰竹菊为千年不易 之“母题”。就算是龙虾珍贵。天天吃顿顿吃也会吃倒味!今天的水墨大写意就好像是我们国画界的 “龙虾”! 画界吃腻了“龙虾”时,当代工笔画横空出世:你用急速的行草用笔,我用严正的楷书用笔;你 儿童似的简笔造型,我则严谨的写生写实;你天天画千年不变的传统母题,我画天天看到的丰富无比 的现实生活;你用单纯至极的水墨,我用千变万化的色彩;你总是老气横秋的古典意趣,我幅幅生气 勃勃的现代情感……倡导写意画的人总把写意或大写意当成中国画的本质,所以他们的倡导总是义正 词严。对中国绘画来说,通过主观表达的需要主观化地改造对象以应表达的“意象”才是中国绘画体 系的核心。这样,宫廷表达的富贵意象成为院体画工笔画,宗教表达的神圣意象成为宗教画,民间表 达的吉祥意象成为民间画,文人表达的超然意象成为文人画……各路数的传统绘画中还可再分一些绘 画类型,如此看来,把大写意标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绘画,把大写意精神标榜为中国绘画核心精神, 既不合情理,亦不合史实。“写意”之前中国就没有艺术精神? 然而当代画坛仍有不少突破常格以写意或大写意名世的优秀画家。笔者在贾浩义的画册中还能看 到他早年用过、今天还在流行甚至倡导的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形很准,笔墨也很好,但如果没有对中 国意象本质的哲理探索、对写意内在精神的深入把握、对写意语言的自由转换,一如今天画坛绝大多 数写意画家那样,能有今天风格独特而备受称赞的老甲吗? (选自 2015 年 8 月 9 日《中国文化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很多年以来,包括徐悲鸿在内的大家对中国画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写意画上,而对工笔画却 持不仅不批评且赞赏有加的态度。 B.大部分画家均存在一种观点,写意或大写意应当成为中国画的本质,所以这部分画家总是义 正词严地为之呐喊与欢呼。 C.“急速的行草书法中锋式线条加水墨入画”,这是写意画的笔墨套路,言下之意是写意画还 是要画得简一些。 D.用严谨的写生写实,画丰富无比的现实生活,采用千变万化的色彩,体现生气勃勃的现代情 感,这是当代工笔画的一些特点。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考生要回到原文中,结合关键词“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 表述”找到答题区间,联系选项对照理解。“均存在一种观点”的并非“大部分画家”,而是“倡 导写意画的人。”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笔题材等方面的套路,是使写意画陷入绘画困境之中的主要原因。 B.八大山人的写意画是榜样中的榜样,主张画得不能太实,必须简,所以其写意画画得儿童一 般,技巧全无。 C.作者列出“工笔画”“宗教画”“民间画”“文入画”等例子,表明作者并不认同大写意为 中国绘画的核心绘画,大写意精神为中国绘画核心精神的观点。 D.作者认为,要实现大写意绘画困境的突围,我们应当拓宽套路,突破常格,不断加强对写意 本质的探索,把握写意的内在精神,将写意语言自由转换。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写意画的窘境其实是与对写意画的认识直接相关的”,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表明如何看待这种窘境与我们对它的认识有关联。 B.著名文学大师鲁迅曾说过“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划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的话,这 话是针对写意画来说的,并且是在批评写意画。 C.文中的老甲,即贾浩义,当代著名大写意水墨画家,有着对写意内在精神的深入把握,风格 独特而备受称赞,有别于一般的写意画家。 D.一些强势人物对大写意画的大力倡导,致使这一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画坛的一个焦点,客观上 也就造成了目前写意画的窘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 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 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 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 D 项因果倒置,应当是先有 写意画的窘境,于是一些强势人物来倡导,致使其成为一个焦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 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5.(2017 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三次诊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 分)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社会的架构并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错综的 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作为农村中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贤 人,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依然重要,他们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提供正能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现代社会存在两种乡贤,一种是“在场”的乡贤,另一种是“不在场”的乡贤。有的乡贤扎根本 土,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 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 影响家乡。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浓浓的乡愁情怀,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工,只要出自农村,即使 身在异乡、异国,对于故土就有深深的眷恋和认同。在乡村社会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的当下,他们保持 着精神的稳定和内心的坚守,很大程度上就是传统的乡贤文化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 在乡村的传统秩序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的情况下,如何让乡土社会更好地粘合起 来,让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风筝不断线”,让人走得再远也不至于“失魂 落魄”、没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关键人物。乡贤大都对传统和现代有较为全面的了 解: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 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因而,现代乡贤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 传统与现代有了“可译性”。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周边的人,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 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 在以城镇化为主要表征之一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受到冲击,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 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 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有利于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 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可以把社会矛盾化 解于无形。乡贤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社 区的荣誉感,这样的乡贤文化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 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传统社会的乡贤不仅是道德模范和价值观的引导者, 而且是乡民行为的规范者和约束者。传统乡村,人们生活在熟人社会中,并不太重视法律和契约的作 用,而更加看重有威望的乡贤对于社会公正的维护。我们当然不能回到过去那种状况,但在依法治乡、 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的同时,也应强调乡贤对于当下乡村稳定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 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 人民日报 》,2015 年 09 月 30 日 07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一 直深深扎根在乡村。 B.乡贤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方面,他们的影响 力不能低估。 C.乡贤当中有的从乡村走出,经过奋斗取得成就后,不忘家乡,用自己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 反哺家乡。 D.在乡村社会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的今天,乡贤完全靠传统的乡贤文化来保持着他们精神的稳定 和内心的坚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完全”不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乡村传统秩序受到冲击的当下,农村需要乡贤作为桥梁连接传统 与现代。 B.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找寻村民能够接受的方式,乡贤能将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 价值与伦理协调起来。 C.弥和社会分歧,平稳推进乡村社会改革进展,让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乡贤可以 发挥积极作用。 D.回归传统士文化,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 实,需要复兴乡贤文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不是“回归传统士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贤文化要有凝聚力和感召力,需要乡贤把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变成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 纽带,让村民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 B.复兴乡贤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乡贤成为道德模范和价值观的引导者,乡民行为的规范 者和约束者。 C.生活在熟人社会的传统乡村,人们对有威望的乡贤对于社会公正的维护的重视程度远大于法 律和契约的作用。 D.面对城镇化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和重视乡贤对农村的稳定 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1)D(2)D(3)B 6.(2017 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 4 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 分)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 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 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 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 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 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 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 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 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 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 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 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 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 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 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 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 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 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虔礼也说: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 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 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 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应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 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摘编自 2016 年第 10 期《艺术科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 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 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 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体,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 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古人笔下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 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 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 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条件缺失,文末强调避除匠气“还需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以一部缺乏必要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 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 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 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 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答案】C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 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因果逻辑关系颠倒,原文中是“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 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7.(17 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结合、出礼入刑构成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法文化的 最主要特征,其形成是以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 礼,源自古代祭祀活动。祭拜天神和先祖的仪式是远古时代最重大的社会活动之一,要求遵循严 格庄重的程序和范式。由此,礼逐渐发展演化成保证祭祀仪式按程序和规矩顺利进行的基本规则。其 内在精神首先是对秩序的要求,以及对身份、地位和与之相应的权利义务的划分。古圣先哲们将对天 地神明的祭祀礼仪规矩引申投射到世俗社会,以期建立一种稳定平和的社会政治与人文秩序,体现出 人类有序生活并管理社会的共同愿望。随着国家的出现以及政治统治经验的积累,礼开始演化为一种 开放性的社会规范,成为全社会最普遍适用的权威性规范和调整各类重大人文关系的最高准则,从而 具有了法的意义和功能。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传统贵族政治及法律秩序被打乱,客观上要求新的治理方案填补空白, 所谓的礼治与法治之争应运而生。儒家鼻祖孔子以“克己复礼”为职志,希望回归“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的理想时代,但他更关注且厌恶的是现实社会的乱象,期待构建稳定而统一的政治以及法律秩序 体系。而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认为道德教化无法改变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故治国之道在于严 刑峻法,刑赏结合。这与儒家的礼治主义形成鲜明对照,故有所谓的礼法之争。其实,礼、法之异, 不过是社会治理方案和策略不同而已,礼重教化,法重制裁,两者大可相互调和补救。战国晚期的荀 子开儒、法合流之端,完成了礼、法合一的理论构建。荀子常常礼、法并举,既将礼视为“治之始”, 又说法是“治之端”,甚至干脆“礼法”连称。“治之经,礼与刑。”(《荀子·成相》)先德礼, 后刑罚,隆礼重法,这些观点的提出,意味着礼、法之争在理论上已被荀子所消解。 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开启了一个以弃礼重法为手段,以国强民弱为目标的法家政治表演时代。 而巍巍秦帝国短短十几年即轰然倒塌,灰飞烟灭,意味着法家政治神话的破灭。汉人总结亡秦的教训, 明了祸根之所在。贾谊说:“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秦灭四 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汉书·贾谊传》)他认为礼可“固 国家,定社稷”,礼、法各具功用,不可偏废。贾谊之论既是对荀子思想的承传,也标志着儒学的复 兴。迨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定于一尊,而所谓法家则身不由己与儒家合流了。 在儒家看来,法家之律道德教化不彰,家族伦常缺位,一味严刑峻法,与儒家的明刑弼教、孝治 天下相去甚远。如何将礼的精神注入法律,成为复兴后儒家的头等大事,于是法律的儒家化进程开始 了:第一阶段引经决狱,借助审判活动重塑道德伦理精神;第二阶段引经注律,为法律儒家化奠定了 思想理论基础;第三阶段依经立法,为从立法层面实现礼律合一提供了可能,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 各代立法无不遵循“峻礼教之防”的原则,全面深入引礼入法而实现礼法结合,完成法律的儒家化。 引礼入法的历史过程对中华法系自身性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影响,故不乏积极的历史价值和意 义。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儒、 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 共济了。 (选自《引礼入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礼法结合、出礼入刑既构成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法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B.礼来源于古代祭拜天神和先祖等祭祀活动,是保证祭祀仪式顺利进行的基本规则。 C.礼的内在精神既有对秩序的要求,也有对身份、地位的认定,还有对与身份地位相应的权利 义务的划分。 D.随着国家的出现以及政治统治经验的积累,礼逐渐演化成法律,成为全社会最普遍适用的权 威性规范和调整各类重大人文关系的最高准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 D 项“逐渐演化 成法律”错。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出于人类有序生活并管理社会的愿望,古圣先哲们将对天地神明的祭祀礼仪规矩 引申投 射到世俗社会,以期建立起一种稳定平和的社会政治与人文秩序。 B.孔子一方面希望回归“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理想时代,另一方面期待构建稳定而统一的政 治以及法律秩序体系。 C.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认为治国之道在于严刑峻法,刑赏结合, 这与儒家的礼治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D.文中引用贾谊的言论,旨在总结亡秦的教训,明了其祸根在于以商君为代表的法家过分倚重 法律手段,遗弃礼仪传统,废止仁德政策。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荀子常常礼、法并举,将礼视为“治之始”,将法视为“治之端”,甚至“礼法”连称,先 德礼,后刑罚,隆礼重法,这意味着荀子在理论上消解了礼、法之争。 B.法律的儒家化在经历了引经决狱、引经注律、依经立法三个过程后,又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 唐的“峻礼教之防”,全面深入引礼入法,而最终完成。 C.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上,儒、法两家,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和策略, 但是本质相同,这为它们和衷共济提供了可能。 D.引礼入法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法系自身性格的塑造不乏消极影响,但更要看到其积极的历史价 值和意义,切忌以现代理念和标准割裂历史。 【答案】B 8.(17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 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 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 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 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 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 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 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 入化为最终目的。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 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 格化。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 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 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 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 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 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 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 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 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 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 分)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诗人、士 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国的文人画家以诗人的思考方式,通过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所创作的很多作品 被后人惯称为“文人画”。 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将表现对象在心 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感情色彩更 浓厚,更纯洁、透明。 【答案】D 【解析】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感情色 彩更浓厚,更纯洁、透明。概念扩大,“中国画家”应为“中国文人画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布袋和尚图》《泼墨仙人图》两幅画作以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 物形象,体现了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 B.中国文人画在具体画面处理中比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是因为后者单纯追求形 象与色彩变化,而前者还追求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C.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自己的画作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缘于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他们“心 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 D.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入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与晋唐书法、 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北宋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 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一方面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一方面又以 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以追求作品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C.中国文人画家在处理具体画面虚实关系基础上,提出“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形象延伸 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D.宋代米友仁、元代吴镇等中国文人画家在各自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思考方式,是他们在 诗、文、书法等各方面学养上往往都有高造诣的体现。 【答案】B 【解析】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一方面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一方面 又以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以追求作品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追求作品出神入化”是 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 “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的最终目的。 9.(17 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 4 月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 分) 现在是个已经是一种小众艺术了,一本诗集、诗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当然,这并不奇怪, 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候,诗的位序能排到哪里呢?但是,诗,的确阔过。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 为“六经”之一,它是贵族君子必修课之一。诗不仅具有工具性,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而且它 还能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兴、观、群、怨”就是指诗歌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力量。一句话可以 概括,那时,诗是人们的生活准则,因此,学诗、用诗是一体的。 那时学诗要学到什么地步呢?用过去的老话说,就是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这个 “行动”孔子特别解释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说,学了诗,对内要能够处理国家政事;对外要能够熟于辞令,这样读诗才有用。春秋时代在 外界场合还保持着贵族的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直接利益要求,往往不会赤裸裸直说,而是经常用诗 曲折表达。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人们用诗体现了自身的教养与风度。 我们考察先秦文献,可以看到贵族君子,甚至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都邑中居民—国人在对话中也常 常熟练地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感到那时的人行事有规范,出言有文采。如《孟子》里的 “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为齐宣王分析了他看到牛被屠杀之前以羊易牛的心理后,齐宣王说:“诗 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 戚戚焉。”“他人”两句引得多好,用此赞扬孟子对自己的理解,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经过孟子剖 析入微的解释,连颟顸的齐宣王都觉得深得我心。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也有文采,看来也是长期受到 诗歌教育的民众。宋郑交战,宋国败绩,主帅华元被俘,后来逃了回来,宋国筑城加强防备,华元到 工地巡视。筑城的国人编了歌唱道:“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华元支 使他的副驾回答国人:“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筑城人再唱:“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华元没词儿了,对他的手下说:他们人多嘴多,我们干不过他们,快走吧! 华元尽管仗打败了,人 还是很可爱的;宋国国人更可爱,他们出口成章,用诗歌挖苦执政者,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正是诗“兴 观群怨”职能的表现。 成为“六艺之首”“王化之基”的“诗三百”经过汉代经师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 的《毛诗》,其政治作用更加强化了。“诗三百”基本是四言诗,其体例是风雅颂三体,这成为历代 制礼作乐之时乐舞歌词的基本模式,从汉至清没有什么改变,读者有兴趣翻翻正史中的“乐志”,皇 皇大典中歌诗基本上是模仿“雅”“颂”的。 (选自王学泰《诗,曾经是一种精神的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的地位曾经是很高的,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是贵族君子的必 修课,诗具有工具性。 B.在西周时代,人们将诗作为生活准则,学诗、用诗是一体的。诗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 也可以成为个人精神领域的支柱。 C.孔子认为,学诗的成果要体现在行动上。学诗的人,如果不能通达地处理政事,不能在外交 辞令中应对如流,即使学了许多诗,也是没有价值的。 D.诗之所以能在春秋时代广泛流行,就是因为诗满足了贵族礼仪风度的需要,由于太过于直接 的言辞是不合适的,直接利益要求往往要委婉表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能力。D 项,前后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原文是“人们用诗体现 了自身的教养与风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春秋时期的贵族们还保持着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他们在交谈中经常用诗来表现教养与风度, 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 B.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贵族君子乃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都 邑百姓在对话中也常常用诗抒发情感。 C.文章用的齐宣王的事例来说明引用诗句可以显示出说话者行事有规范,用宋国都邑的居民与 华元对歌的事例来说明诗可以让表达富有文采。 D.“诗三百”作为“王化之基”,有着政治方面的作用,经过汉代经学研究者的阐释,特别有 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得到强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 文本列举齐宣王和宋国都邑的居民与华元对歌的事例 都是为了说明诗可以让表达富有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在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代,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小众艺术,通过一本诗集、诗刊 的出版量就可见一斑。 B.诗的学习要求是比较高的,学诗的人不仅要熟记诗句,而且能够将诗应用于生活,如处理政 事,应对得体,体现风度与教养。 C.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成章,用生动的诗句调侃华元丢盔弃甲、逃回本国。可见,人们可以用 诗来表达意见、挖苦执政者,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 D.“诗三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作制礼作乐方面,后代王朝主要沿用《诗经》中风雅颂三体 的体例来创作乐舞的歌词。 【答案】D 10.(17 届山西省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的辉 煌成就,也能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 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并非“太平盛世”,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宋代 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些英雄人物,也有 他们的生活寄托。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 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对于民间文化 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 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 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 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这两者的 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 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 氛比较浓重。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而宋代城 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一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临安也是如此。 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乃至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社会大众。当时都 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 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在道路通衢、 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 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 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都市 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会聚的场所。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交游访友的去处。 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 事”。 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一时英杰既有征战沙场时的豪迈气魄、激昂奋发,也有日常生活 中的世间柔肠、儿女情怀。在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 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 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如朱熹所说,“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 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两宋时期,与外部环境的沉重压力相对应的,是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和文化环境的宽松, 文人生活也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情境。 B.宋王朝追求稳定的政治局面,顺应民间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发展而不予干涉,士人群体思想解 放,政治生活相对开放,可以评论时事,自由论争。 C.宋代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各种交游活动,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都市中的茶楼、酒肆, 私人的花园、亭馆,都是士人喜欢交游会聚的场所。 D.两宋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宋代文人呈现出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追求通 过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化涵育,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有宋一代在很多方面有辉煌成就,但掩盖不住王朝末日的苍凉;虽有帝王宣扬“太平盛世”, 却始终存在着外敌的威胁,这是这段历史看似矛盾之处。 B.宋代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开创精神也在这一时代孕育而出,文学体裁更加丰富和多样,创作 主体和文学接受者也由上层向社会底层扩展。 C.宋代开封城商业气氛较浓,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宋朝已经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状态。 D.宋代文人士大夫有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图,他们也会互赠诸如茶具、酒器、梅花、新 茶等礼品。时人称此类互赠礼品的活动为“人事”。 【答案】C 【解析】C 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宋朝已经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状态”,说法错误。 原文是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是始终伴随危机挑战的有宋一代的脊梁,是他们撑起了这样一个时 代,为两宋三百年的辉煌做出了贡献。 B.一代又一代的大师、精英人才的出现,是宋王朝相对开明宽松的政治局面的结果,也使宋代 开启了近代文化的先河。 C.两宋文学重心逐渐下移在文化史上引人注目,那些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说书讲史艺人以及街头 的饮茶活动标着着市民文化的蓬勃兴起。 D.两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代呈现出多元文化现象,在艺术旨趣上,宋代社会 文化表现出了大俗和大雅并存的特点。 【答案】A 【解析】A 项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 起了这样一个时代”,并非单指“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而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 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最后确 定答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