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1-06-05 发布

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彭水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重庆市彭水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高2018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年级 ------ 班 姓名 -------------------- 考场号 ------------ 坐位号 ------------‎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 吕若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多是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陈氏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探及进步与保守时认定“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之后,几乎整个20世纪,与宗族相关的祠堂、村庙、祭祀等,都成了落后消极封建保守的东西。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相关场景着实不少,稍加检点,或能借此一窥祠堂文化的命运及其当下困境。‎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年轻时思想激进到去“城隍”庙拔圣像的胡子;吉光屯里有个狂热的“疯子”,一心要灭了“社庙”里那盏守护全村百姓的“长明灯”,全忘了他的祖先还捐过钱。这个被村人骂作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终于引起公愤,连“四爷”大人都“严肃悲悯”起来,整个村庄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上无片瓦寄居于土谷祠的阿Q突然想要“姓赵”了,似乎有那么点认祖归宗的小意思,更有可能是赵氏宗族在村里地位最显赫。五四小说中的祠堂、社庙、村规、家谱,好比一个个祖先崇拜、尊尊亲亲的家族伦理的文化隐喻,祠堂隐喻新文学作家眼中的“乡土中国”,昏暗阴森,却如铁罩一般冷酷强大地屹立着,代表现代文明的“疯子”则势单力薄,难以撼动,最终还要成为它的祭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大家族纷纷走向衰败。写实的作家不再停留于封建宗法社会的文学象征,他们发现在社会经济大变局中传统的乡村组织结构已经摇摇欲坠。文学家偏好一双社会学家的眼睛,祠堂开始上演种种现实人生可悲可怖可笑的剧目。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吴组缃《一千八百担》,副标题赫然是“七月十五日宋氏大宗祠速写”‎ ‎,这一天,荒年里的农民暴动摧枯拉朽,宋氏祠堂一千八百担粮食遭抢,宗族各支各室表面和气,但在利益面前是各怀心事,暗中斗法,地方望族至此气数已尽。吴祖缃这位“客观主义”者眼光犀利,非要揭开给人看,由社学、义仓、乡约、防御等构成的宗族组织,如何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国内的高赋税和农民暴动中毫无招架之力。这是宣告“封建宗法社会”的末路吧,字里行间藏了作者多少奚落与嘲讽!后半个世纪不用说了,白毛仙姑由鬼变人,小二黑的婚事由区长作主,装神弄鬼神神叨叨都得“改造”,文化变革与社会变革双管齐下,连最小单位的家庭秩序都要改变,何况这“封建制度之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写实又让位于象征。祠堂庙宇书院再一次与传统文化划起等号,只是这次意象的情感内涵完全与五四悖反。《白鹿原》广受好评缘于它把祠堂、书院、乡约等代表乡村伦理和儒家文化的符号,来了一番浓墨重彩的生动演绎,说是新历史主义,实在与鲁迅当年的写作一样,一种对历史重新评判的态度。当然,20世纪文化与社会巨变带来的结果是21世纪“拆哪”的加速度,配合着城镇化的步子,迅疾,凶猛,无所顾忌。‎ 一个世纪里,文学中的那座祠堂,似乎走了一个圈,但并非回到原点。宗法社会的崩颓是历史的必然,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在新世纪里却未必没有可资使用的价值。现实中的宗亲大会与寻根之旅,是从一宗一姓的历史认知与情感需求出发,发现我们身上共同的文化基因,最终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乃至于建构起对民族未来的共同想象。如此说来,将大地上所剩不多的“祠堂”“庙宇”送上最后一段不归路,也就等于拆解了文化认同的“基石”,我们这代人,岂不真的成了“不孝子孙”了么?‎ ‎ (选自2014年4月13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关于“文学中的那座祠堂”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隐喻着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眼中的“乡土中国”,它对抗着势单力薄的现代文明的“疯子”而屹立不倒。‎ B.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纷纷走向衰败,历经文化变革与社会变革双管齐下的淘洗,已得到彻底的改造。‎ C.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与传统文化画等号,配合着城镇化的步子,仍旧迅疾、凶猛、无所顾忌地肆虐着。‎ D.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在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一个轮回,在揭示宗法社会崩颓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似乎又回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陈独秀的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敬告青年》一文猛烈抨击了旧的伦理、法律、学术和礼俗,被人们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 B.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吉光屯里那个狂热的“疯子”以及阿Q思想激进,将祠堂社庙村规家谱看作是祖先崇拜、尊尊亲亲的家族伦理的标志。‎ C. “客观主义”作家吴组缃创作的《一千八百担》以“七月十五日宋氏大宗祠速写”‎ 为副标题,反映了地方望族在农民暴动的打击下毫无招架之力的现实。‎ D. 陈忠实的《白鹿原》秉持一种对历史重新评判的态度,把祠堂、书院、乡约等代表乡村伦理和儒家文化的符号,来了一番浓墨重彩的生动演绎,从而广受好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与宗族相关的祠堂、村庙、祭祀等场景触目可见,展示了祠堂文化的全貌,让读者能够充分了解这种文化的命运及其面临的困境。‎ B. 文学家偏好一双社会学家的眼睛,他们发现在社会经济大变局中传统的乡村组织结构已经摇摇欲坠,可悲可怖可笑的剧目开始在祠堂上演。‎ C. 宗法社会所承载的文化在新世纪里仍有可资使用的价值,我们对民族未来的共同想象是建立在现实中的宗亲大会与寻根之旅,以及共同的文化基因的基础之上的。‎ D. 如果将大地上所剩不多的“祠堂”“庙宇”拆毁,意味着我们已经拆解了文化认同的“基石”,那么我们这代人真的会变成“不孝子孙”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馆长姓韩。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B.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C.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D.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E.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5.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6.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 ‎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 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 ‎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 (《张鸣访谈录》)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8.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9.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孝行出于天禀。三岁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读《孝经》,辄泪落不能止。事母至孝,朝夕冠带定省。从胡翼之学。所居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饮水,翼之馈以食,弗受。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登进士第,举首许安国率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为寿,谢却之。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恸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绖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音。翰林学士吕溱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既终丧,不彻筵几,起居馈献如平生。中年有聩疾,屏处穷里,而四方事无不知。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客叹曰:“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是也。”‎ 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乡人有争讼,多就取决。州以行闻,诏赐粟帛。元祐初,近臣合言:“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闻之者敛衽敬听。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监中岳庙。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徐积传》)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积养亲 / 以孝著居乡 / 以廉称道义 / 文学显于东南 / 今年过五十 / 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 / 方诏举中外学官 / 如积之贤 / 宜在所表 ‎ B.积养亲以孝 / 著居乡以廉 / 称道义文学 / 显于东南 / 今年过五十 / 以耳疾不能出仕 / 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 / 贤宜在所表 ‎ C. 积养亲以孝著 / 居乡以廉称 / 道义文学 / 显于东南 / 今年过五十 / 以耳疾不能出仕 / 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 / 如积之贤 / 宜在所表 ‎ D. 积养亲 / 以孝著居乡 / 以廉称道义 / 文学显于东南 / 今年过五十 / 以耳疾不能出仕 / 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 / 贤宜在所表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经,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的著作。‎ B同年,指同时;年岁相同;这里指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C.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其中守护坟墓。‎ D.转,指调动官职,古时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转、调、徙、辟、征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积天性孝顺。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后来进京应试,他也不忍心丢下母亲。‎ B.徐积甘于清贫,穿破旧衣服,吃豆羹,喝清水,却谢绝别人送的食物和钱财。‎ C.徐积关心国事他虽然隐居在偏僻之处,但对四方之事无所不知,尤其关注岭南的山川地和镇守情况。‎ D.徐积劝人向善他认为一个人做君子既不需要出力,也不需要破费钱财,而且是乡人和父母都赞同的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5分) ‎ ‎(2)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 B.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 ‎ C. “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 D. ‎ ‎“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 E.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 15.本诗流露出诗人矛盾的情感,请结合相应诗句进行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同学们要克服眼前困难,树立信心和勇气。‎ ‎(2)杜甫在《蜀相》中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书愤》中揽镜自照,发现自己皓首皤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他在画室学习不到一年,画技显著提高。这幅肖像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有呼之欲出之势。‎ ‎②最近,“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的谣言不绝如缕,引起了大众的恐慌。对此,国家食药监局总局如此回应:“是造谣惑众”。‎ ‎③受到韩国“萨德”协议影响,乐天玛特在中国可是不好过,整个超市冷冷清清,逛超市的顾客也是凤毛麟角。‎ ‎④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⑤几年前,彭水县的高楼很少,显得形影相吊。没想到短短几年间,这儿高楼林立。‎ ‎⑥现在是讲究团队精神的时代,你这种一意孤行的做法,很难引起共鸣,而且容易让人反感。‎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牛雕塑不仅可以做装饰物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学校中心广场的牛雕塑,寓意有“一中牛气冲天”之意。‎ 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更新“国标”‎ ‎,给塑胶跑道建设划定一道清晰、严格的红线,使跑道建设的流程都在一个可以控制的框架内进行,也成为了各方呼吁的焦点。‎ D.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家书最可贵之处在“真”。老话说得好: ①  面对的是真佛,就只说家常话。家书就如拉家常,说真话,说贴心话。不必造作,无须夸张,无所掩饰,用不着说套话、说大话,用不着玩名词、玩概念,②  直抒衷肠,径直而发,性情所致,信手为之。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诚恳可信;是内在志向的如实写照,亲切感人。 ③  家书有着一种天然的艺术性。④  或有例外,比如儿女报喜不报忧,比如父母总说“均好勿念”等等, ⑤  这些不过是“善意的谎言”。有人会说到情书是那样的花哨,口吐莲花,笔下层云。但情书还不能算是家书, ⑥  尚未成家。‎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如果 只管 因此 当然 但 毕竟 B 因为 只需 所以 诚然 不过 况且 C 要么 ‎/‎ 因为 假如 然而 毕竟 D 一旦 只管 而且 不过 但 因为 ‎20.根据文意,补充相关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双人从,三人众。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① 。你不是一个孤单的人,因为你的身后有大家的身影; ② ,因为很多的点聚在一起,就是长长的线,宽广的面。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③ ,连缀成面。‎ ‎21.下面是紫砂壶成型过程的简要框架,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大学举行自主招生报名,要求有意向的同学发送一张自己最美的照片。有的同学发送了一张自己以前的照片,有的是现在的照片;有的是一张登记照,有的是一张休闲时的照片;有的是很本真的照片,有的是通过“美图秀秀”等手段加工而成的照片。负责招生的老师对此感叹到:“有人觉得认真是美,有人觉得随便是美,有人觉得率真是美,有人觉得美需要修饰。”‎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主张。   要求: ‎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1.A(B.从第三段看,“文化变革与社会变革双管齐下”是后半世纪发生的事;C.从第四段看,“配合着城镇化的步子,仍旧迅疾、凶猛、无所顾忌地肆虐着”描绘的是“21世纪“拆哪”的加速度”;D.从第五段看,“似乎又回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有误,原文是“但并非回到原点”)‎ ‎2.B(从第二段“阿Q突然想要“姓赵”了,似乎有那么点认祖归宗的小意思”看,阿Q不可能是思想激进的人)‎ ‎3.D(A.从第一段“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相关场景着实不少,稍加检点,或能借此一窥祠堂文化的命运及其当下困境”来看,“展示了祠堂文化的全貌”“充分了解”等分析有误;B.理解有误,“他们”主要指写实的作家,不是指全体文学家,且原文第三段为“祠堂开始上演种种现实人生可悲可怖可笑的剧目”;C.原文是“未必没有”,用“仍有”显得武断,“宗亲大会与寻根之旅”不能并列。‎ ‎4.B E D(A项“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落伍”错误;C项“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错误;)‎ ‎5.①展示了祁茂顺高超的手艺,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②照应开头糊烧活的情节,结构严谨;③表达叹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题。‎ ‎6.观点一:它们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1)从文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都兴火葬了”“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卖手表照相机等”,说明“烧活”“顶棚”“大酒缸”等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已经过时了;2)“纸顶棚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说明不创新变化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没有竞争力,衰败是必然趋势。‎ 观点二:它们的衰落乃至消亡,令人叹惋。‎ ‎1)糊烧活、糊顶棚是祁茂顺的手艺,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却因为现实的冲击无奈改行,令人叹惋。2)它们也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衰落和消亡使得民俗文化消亡,令人痛惜。‎ ‎7.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A项,应是“似乎已被人们遣忘了”;B项,“C项,原文说“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可见“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错;钱理群告诉学生接触拜访林先生的原因也是强加的。)‎ ‎8.①三人皆是与林庚关系密切的人,引述他们的话使传记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②三人在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引用他们的评述使文章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③引用多人多侧面的评述,有助于多方面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质。④引述内容多为议论评价,对表现人物精精神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每点两分,任答对三点即可)‎ ‎9.林庚先生作为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是其生活处于“隐退者”的状态。①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大燕南园,少问世事,淡出了公众视野,连门口路过的学生也不知他是谁。②地位不显赫,在他辞世的消息被报道后,才又被人记起当年的赫赫声名。二是其具有“隐退者”的精神气质。‎ ‎10.C(标点: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11.D(征、辟不是指调动官职)‎ ‎12.C(“关心国事”的概括和“尤其关注岭南的山川地势和镇守情况”的分析有误,文中只 是强调徐积“不出户而知天下”。)‎ ‎13(1)(徐积)曾经借了别人的书籍,过了一夜归还,借给他书的人欺骗他说书中有金叶子,徐积道歉而不辩解,卖了自己的衣服偿还别人。(关键词:“经宿”“绐”)‎ ‎(2)如果说的、做的、想的都不是自己认为好的事物,这样的人还不成为小人,也没有这样的事。”(关键采分点:互文修辞手法、“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式。)‎ ‎14.(5分) AD A“比兴”,错 ; D“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错;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 ‎15 ①“未能免俗私自笑”写出诗人虽有归隐之心,但不能免俗,依然心念国事的无奈 ‎②“岂不怀归官有程”写出诗人虽不情愿,不舍家乡,但征召有期,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 ‎③尾联写虽志在终老田园,留恋自然美景,但春官识名,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 ‎(答对两点即可得6分)‎ ‎16.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3.镜中衰鬓已先斑 ‎17 B 呼之欲出:呼 :叫,喊 。 之:文言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将要。出:出来。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大快朵颐"是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大快",非常痛快;颐,脸颊;朵,是动的意思 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18.C A句式杂糅 有…..的寓意 寓意是….. B 项语序不合理,“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培养的高校学生”。 D改善缺少宾语 ‎19.A ‎20. 双人从,三人众。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而是大家的世界。你不是一个孤单的人,因为你的身后有大家的身影,你也不是一个寂寞的点,因为很多的点聚在一起,就是长长的线,宽广的面。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爱将无数的点建设成线,连缀成面。‎ ‎21示例:紫砂壶的成型过程,首先是通过打泥条、做壶身,并在壶身加上壶柄、壶嘴和壶盖,完成壶身的捏制;而后是对制好的壶身进行贴花、绘画和刻字的装饰加工。‎ ‎22.‎ ‎【思维轨迹】‎ 思路(一):让真实回归到美的行列,爱美的人不应热衷追求浅表的外貌“修改”,而应坦然接受生命中那份不完美。纪伯伦说过:“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异,不应被单一虚假的审美标准所扼杀。有人说: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得雷同。真实的美就在于它的遗憾甚至残缺,也在于它的坦诚和自信。‎ 思路(二):美需要修饰。一个丑陋的竹根,经过巧匠一番修饰,它就成了长须飘飘的“雅士”;一块粗糙的顽石,经过玉工精心雕琢,它就成了一尊光洁美丽的玉佛。精心的修饰能创造出永恒的美: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艺术家罗丹的雕刻,它就成了撼人心魄的“思想者”;一张苍白的纸,经过达芬奇的描绘,它就绽放出了迷人的微笑。‎ ‎【文言文翻译】‎ 徐积,字仲车,是楚州山阳人。他天性孝顺。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母亲让他读《孝经》,他就流泪不止。他侍奉母亲十分孝顺,早晚衣饰整齐向母亲问安。他跟从胡翼之求学。住在一间小屋里,天冷了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胡翼之送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他进京应举,不忍心丢下母亲。考中进士时,第一名许安国率领同时考中的进士们拜见他母亲,并且送了一百两金子为他母亲祝寿,徐积谢绝不受。母亲去世时,他七天不进食,悲痛得吐出血来。他为母亲守墓三年,睡在草垫上,头枕着土块,丧服不离身,雪夜趴在墓旁,哭声不停。翰林学士吕溱经过他的茅屋恰好听到哭声,为他流下眼泪说:“如果鬼神有知,也会流泪的。”丧期满了以后,他也没有撤去祭祀的桌子,每天奉送祭品像平常一样。他中年的时候耳朵聋了,隐居在偏僻的乡里,可是四方的事情无所不知。有个客人从南越来,徐积和他谈论岭南山川的险易、镇守的疏密,嘴里说着,手里画着,好像数数一样熟悉。客人叹服说:“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徐公就是这样的人。”徐积从小到老,每天写一首诗,写文章大多打腹稿,口中念出给儿子记下。他曾经借了别人的书籍,过了一夜归还,借给他书的人欺骗他说书中有金叶子,徐积道歉而不辩解,卖了自己的衣服偿还别人。乡里人有了纠纷,大多到他那里找他解决。州里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朝廷下诏赐给他粮食和衣物。元祐初年,朝中近臣共同进谏说:“徐积赡养父母以孝闻名,在乡里以廉正著称,他的道德和才学,在东南一带很出名。现在他年过五十,因为耳聋不能出来做官。朝廷正在下诏举荐内外学官,像徐积这样的贤才,应该在推荐的奏章中。”于是以扬州司户参军的身份担任楚州州学教授。每次给学生上课,教导学生说:“‎ 各位都想成为君子,如果为此而耗费了你的精力和钱财,你不想做,尚且说得过去。如果不需要你出力,也不需要你破费,为什么不做君子呢?如果同乡人都鄙视君子,父母也讨厌君子,你不想做君子,也说得过去。如果同乡人以做君子为荣耀,父母也希望你成为君子,为什么不做君子呢?”他又说:“如果说的、做的、想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事物,这样的人还不能成为君子,没有这样的事。如果说的、做的、想的都不是自己认为好的事物,这样的人还不成为小人,也没有这样的事。”听他讲课的人都整理衣襟恭敬聆听。过了几年,使者又接连推荐他,他被调任和州防御推官,又改任宣德郎,任中岳庙监。去世时年龄七十六岁。‎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