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 谋篇布局
-
2
-
作文对文体要求的放开和淡化
,
引爆了众多考生的智慧火花
,
一朵朵在表现形式上避俗求奇的创新之花绽放在考场上
,
带给人们一个个惊喜
,
但也出现了一些篇章结构不够规范、完整甚至混乱的作文
,
因而得分大受影响。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
是文章内容表达的重要手段
,
是作文赋分的重要依据。在整个写作过程当中
,
谋篇布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但要立论鲜明、思路清晰
,
而且要结构严谨。
-
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学案五 议论文之总分结构
——
五段三分法
一、什么是
“
五段三分
”
法
“
五段三分法
”
中
“
五段
”
的结构是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划分的。
“
引论
”
就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
,
观点明确
,
简洁精练
,
一般用一段文字来完成
;“
本论
”
是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部分
,
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
,
一般安排三个段落
,
围绕中论点切分出三个分论点来具体展开
;
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
,
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
,
安排一个段落。
“
三分
”,
即三个分论点
,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三个分论点的设置既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
,
又要分得开
,
分论点之间可以呈现多种关系
,
如并列、递进、对比等。
-
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
五段三分式
”
的结构模式
,
充分体现了议论文需要思路清晰的特点。第一段的引论部分明确了中心论点
;
中间三段的三个分论点明确了论述的角度
,
三个分论点相互关照、相互补充
;
这三个段落与第一段形成总分的结构形式
;
最后一段对前四段进行总结
,
给出明确的结论
,
使得全文无论是段与段之间还是层与层之间
,
既清晰又严谨。
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比较适合快速阅卷中老师的准确把握
,
因为它观点明确
,
条理层次清晰
,
有助于让读者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当然
,
对于中间的
“
三分
”,
在写作时实际是可以有变通的
,
比如写成
“
二分
”
也不是不可以。写作成功的关键是中间的
“
三分
”
要写好
,
每一个分论点所侧重的一个方面不要在内容上和其他分论点有重合。
-
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二、
“
五段三分
”
法的写作技巧
“五段三分法”的关键是根据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来,分论点的分解和论述一般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切入。
1
.
分论点设置的基本要求
(1)分论点的数量与字数。分论点最好是三个,即分而有度,分得开。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20字左右,句子的结构要一致。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论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2)分论点的位置。一般说有四种方式: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作为总结句放在段末,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3)设置的分论点,在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即分而有理,紧扣中心论点。
-
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
分论点设置的角度与方法
(1)并列式横向分解
①
追问类属法——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论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名词性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蕴含一种哲理。
如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低头。
分论点:a.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b.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c.学会低头更是知进退的一种智慧。
-
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②
追问原因法
——
即从
“
为什么
”
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
,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
,
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
,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
从而形成分论点。
这里的
“
因
”
是指分论点
,“
果
”
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
(
果
)
后
,
再来分析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
“
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
”,
可以先提问一下
,
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
?
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
:a.
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
,
精力旺盛的时代
;b.
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
,
增长才干的时代
;c.
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
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③
追问措施法
——
即从
“
怎么办
”
的角度展开
追问措施法
,
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
,
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
,
从
“
怎么办
”
的角度
,
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
,
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
“
条件
”“
措施
”“
途径
”,
由此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
,
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
“
条件
”“
措施
”“
途径
”
。
如中心论点
:
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分论点
:a.
学会欣赏别人
,
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b.
学会欣赏别人
,
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
不求全责备
;c.
学会欣赏别人
,
就是要互帮互学
,
取长补短
,
共同提高。
-
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层进式纵向分解
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
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依据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
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分论点可用
“
不仅
……
更是
……
更是
……”
的结构来造句。
如论题或题目《谈惜时》。中心论点
: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分论点为
:
①
珍惜时间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
思想认识
)(
是什么
)
②
珍惜时间是学有所成的保证。
(
作用
)(
为什么
)
③
珍惜时间应落实到行动中去。
(
做法
)(
怎么做
)
再如论点或题目为
“
没有规矩
,
难成方圆
”,
可以分解成
:
a.
没有规矩
,
个人不能成才
;b.
没有规矩
,
集体不能稳定
;c.
没有规矩
,
国家不能发展。
三个分论点中心词的概念由小到大。
-
1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3)
对照式双向分解
比较适合于关系型的话题或论题
,
即将论题中关涉到的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
,
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出分论点。
①
比较分析法。围绕中心论点
,
从两个对立的角度来设置分论点
,
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如论题为
“
常立志与立长志
”,
可以把
“
常立志
”
和
“
立长志
”
作为两个分论点进行比较
,
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
,
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
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②
辩证分析法。即以发展、全面的观点
,
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如要论证
“
逆境出人才
”
的话题
,
就可以一分为二地分析
:a.
逆境可以造就人才
,
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b.
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
,
但都统一在
“
逆境能否出人才
”
的总论点之下。
-
1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019·
全国
Ⅰ
卷
)
阅读下面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
民生在勤
,
勤则不匮
”,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
也是幸福的源泉。
“
夙兴夜寐
,
洒扫庭内
”,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
,
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
,
不愿意劳动。有的说
:“
我们学习这么忙
,
劳动太占时间了
!”
有的说
:“
科技进步这么快
,
劳动的事
,
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
也有的说
:“
劳动这么苦
,
这么累
,
干吗非得自己干
?
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
此外
,
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
,
面向本校
(
统称
“
复兴中学
”)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
倡议大家
“
热爱劳动
,
从我做起
”,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
:
自拟标题
,
自选角度
,
确定立意
;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不少于
800
字。
-
1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典题剖析
材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①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
是幸福的源泉
,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②
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同学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
③
写作一篇演讲稿
,
倡议大家
“
热爱劳动
,
从我做起
”,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
,
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
,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
,
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
,
引导青少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
,
自觉弘扬劳动精神
,
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
立意角度
:
①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
②
尊重劳动
,
体现现代人的良好素质
;
③
爱劳动
,
要有实际行动。
-
1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佳作展示
劳动磨炼意志
奋斗重塑心灵
河南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
!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磨炼意志
,
奋斗重塑心灵》。
不知从何时起
,
教室大扫除时
,
同学们的扫地声小了
,
而抱怨声多了
;
乡村田垄间
,
耕作的人群中
,
青年人的身影少了
,
而老者弯曲的背影多了
;
马路旁
,
人们对环卫工人的温暖关怀少了
,
而嗤之以鼻的表情多了……
劳动
,
受到轻视
;
劳动者
,
受到冷落。
同学们
,
要知道
,
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
,
唯有劳动
,
方能磨炼意志
;
唯有奋斗
,
方能塑造心灵
!
-
1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劳动是磨炼意志的砺石
,
能磨去懒惰与懈怠
,
打造坚韧与毅力。
我们的先人从来都不缺乏劳动精神
,
他们深谙
“
夙兴夜寐
,
洒扫庭内
”
的道理
,
也正因为他们不辞辛苦地劳作
,
我们才有了昂首的底气。如今
,
我们更应用劳动来磨炼意志
,
抛却懒惰与浮躁
,
重塑坚毅灵魂。王进喜不畏冲天的井喷
,
宁可少活二十年
,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袁隆平扎根稻田水乡
,“
不在试验田
,
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
。在劳动中他们的生命变得坚毅而丰满
!
同学们
,
在匆遽的岁月里
,
懒惰无时不在伺机而动
,
它要侵我心、撼我本
,
唯有劳作
,
才能驱走惰性
,
磨砺出坚强的意志
,
帮助你铸就辉煌
!
劳动是孕育感恩之心的厚土
,
能化去轻视与傲慢
,
重塑纯洁的心灵。
-
1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
一粥一饭
,
当思来之不易
;
半丝半缕
,
恒念物力维艰。
”
君不见
,
其中有
“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
的艰辛
,
有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的忙碌。不劳作
,
不耕耘
,
如何懂得烈日下插秧种苗的艰辛
?
如何转变
“
劳动可轻视
”
的错误观念
?
我们虽已衣食无忧
,
但仍需要通过劳动来体味前辈的艰辛
,
重拾感恩之情
,
让感恩充盈心间
,
让感恩激荡心田
!
唯有劳动
,
才能化去傲慢
,
学会感恩
,
找回纯洁的人性
!
劳动是浇灌幸福生活的甘霖
,
能洗去阴郁与不安
,
使人享受快乐生活。
-
1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
,
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
,
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
陶渊明回归田园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在劳作中享受了自然之趣
,
收获了内心的安宁
;
袁隆平在殿堂与田垄之间选择了后者
,
从此脚踏泥泞
,
俯首躬行
,
在劳动中收获了喜悦与幸福。唯有劳动
,
才能扫除心灵的阴霾
,
让真正的幸福在心中荡漾
!
青春如朝阳
,
如烈火
,
同学们
,
让我们莫负青春好时光
,
将热情投入火热的生活
,
以忘我的劳动淬炼生命
,
获得坚毅的精神、纯洁的心灵
,
享受劳动的无限乐趣吧
!
谢谢大家
!
-
1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点评】
(1)
主旨突出
,
思路清晰。文章采用了
“
总
—
分
—
总
”
的结构形式
,
其中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展开
,
分别将劳动比喻成
“
磨炼意志的砺石
”“
孕育感恩之心的厚土
”“
浇灌幸福生活的甘霖
”,
并深入、具体地进行阐述。结尾点题
,
收束全篇。
(2)
取材广泛
,
论证深刻。考生运用
“
典例法
”
灵活地进行论证
,
既有古代经典人物
,
又有当今励志人物
,
取材广泛而具有代表性
,
论证有力
,
意蕴丰富。
(3)
语言生动
,
文采飞扬。文章的句式整散结合
,
且运用反问、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
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
使文章极具感染力、说服力。
评分
:
内容
20+
表达
19+
发展
19=
总分
58
分。
-
1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1
.为下面材料作文拟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
:“
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
,
而且都叫花
,
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
”
浪花考虑了一会儿
,
不同意它的看法
,
否认说
:“
从表面看
,
我们的确有些相像
,
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
,
根植于波浪之中
,
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
;
而你只突出个人
,
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
浪花的对话给人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就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中心论点:
分论点
①
:
分论点
②
:
分论点
③
:
-
2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答案
:
中心论点
:
融于集体
,
融于社会和时代
,
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分论点
①
:
不要蜷缩在自己促狭的世界里
,
应当关注祖国的发展
,
因为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分论点
②
: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渺小
,
当滴水汇成大海时
,
你就可以改变世界。分论点
③
:
不要忽略集体的价值
,
当灾难来临时
,
你会体会到大爱与温暖。
解析
:
材料中浪花因
“
与波浪紧密相连
,
植根于波浪之中
”,
所以
“
永开不败
”;
火花
“
只突出个人
,
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
。据此可立意为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和时代
,
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
,
创造永恒的价值。一味突出个人
,
只能像火花一样
,
转瞬即逝。
-
2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为下面材料作文拟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
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
,
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
,
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中心论点:
分论点
①
:
分论点
②
:
分论点
③
:
-
2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答案
:
中心论点
:
不要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
分论点
①
:
不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
,
要求我们用善意和宽容去面对他人的生活
,
让自己的内心收获一份温暖。分论点
②
:
不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
,
更要求我们学会冷静思辨
,
既不一味点赞也不到处吐槽
,
要用心观察和思考他人的生活。分论点
③
:
不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
,
还需要我们学会自我反省
,
看别人的生活
,
反观自我
,
在反思中收获和成长。
从宽容、思辨、反省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做到
“
不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
”
及这样做的必要性。
-
2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3
.下面是2017年浙江高考的一篇优秀作文,采用的是“五段三分法”结构模式,请揣摩上下文,补写出中间空缺的一段。
人生要读三本书
浙江一考生
人生漫漫
,
书海茫茫。庄子说
:“
吾生也有涯
,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
殆已
!”
确实
,
人的一生能读的书该是多么有限啊
!
正如有位作家说的一样
,
人一生只需要读三本大书就行了
!
这是哪三本大书呢
?
一本是
“
有字之书
”,
一本是
“
无字之书
”,
一本是
“
心灵之书
”
。
-
2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答案
:
古人云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其意思是除了熟读
“
有字之书
”
外
,
还要勇于参与社会实践
,
在
“
无字之书
”
上不断地清除读书人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的毛病。书籍是全人类的财富
,
读书不仅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知识
,
更是为了让我们灵活应对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而无字之书正是在社会和生活中觅得的。生活是本无字的书
,
没有是非对错
,
只有勇于实践
,“
实践出真知
”!
周恩来曾言
:“
与有肝胆人共事
,
从无字句处读书。
”
由此可见
,
仅读
“
有字之书
”
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
觅得真知。
-
2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有字之书”可立命
苏轼说
:“
旧书不厌百回读
,
熟读深思子自知。
”
身为学生的我们
,
要把有字的书本读懂、读通、读薄、读会。学而不厌、熟读精思
,
这既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保证
,
更是历代读书人的使命所在。有字的书卷需要我们去读
,
它们涵盖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
,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经典同行
,
把
“
有字之书
”
读好
,
才能掌握科学知识
,
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
从而获得幸福生活。可见
,
读
“
有字之书
”
是发展的前提。
“无字之书”觅真知
-
2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心灵之书”不迷途
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迷宫
,
一不小心
,
就会有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令人走火入魔。究其原因
,
就是一些人没有读好最后一本书
,
即
“
心灵之书
”
。所谓
“
心灵之书
”,
我认为应该是心灵的感悟。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
少年读书
,
如隙中窥月
;
中年读书
,
如庭中望月
;
老年读书
,
如台上玩月
;
皆以阅历之浅深
,
为所得之浅深耳。
”“
心灵之书
”
讲究的是悟性
,
就像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一样。读懂
“
心灵之书
”
的人
,
往往能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
淡泊名利
,
不为外界的功名利禄所诱惑
,
懂得舍得和放下
,
有人生的大智慧。可是有的人始终没有读懂这本书
,
结果贪赃枉法
,
收受贿赂
,
忘却初心
,
锒铛入狱
,
真是可悲可叹啊
!
人生当以书为友
,
尤其是这三本书。熟读人生三本书
,
不会迷途自逍遥
!
技法指导
-
27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学案六 议论文之纵式结构
——
六角度说理法
议论深刻是考场议论文
“
发展等级
”
的一个评分标准。选择合适的说理角度
,
不仅能帮助我们迅速地打开写作思路、整体把握写作内容
,
而且使得我们发表的议论更具目的性
,
更加深刻。本学案总结了议论文说理常见的六个角度
:
明是非、揭本质、谈意义、析原因、提方法、论影响。写作者可以根据说理的需要
,
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若干角度展开议论
,
把道理讲明白
,
讲深刻。
技法指导
-
28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一、明是非
事物是一个矛盾体,好与坏,是与非,是对立统一的。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足之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好的会变坏,坏的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论述道理时,利用好“对立统一”的原理,往往能把道理讲得辩证严密。如:
幼童与书法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曾非常紧密
,
却在浮躁喧嚣的现世
,
蓦然两下里彼此遗失。同样遗失的
,
更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意。与文化母体的疏离
,
会让一代人都难以挣脱与精神家园隔绝的无根之痛。当我们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
,
书店里醒目摆上了
“
描红帖
”
和名家碑帖
,
书法老师热心地在微博微信上开讲带徒
,
孩子们纷纷以诗文书法为载体
,
重续文化基因
,
重温祖先遗泽
,
这样的场景
,
让人温暖
,
也让人安心。
(
选自《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
技法指导
-
29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文段在分析幼童与书法的关系时
,
既看到了疏离传统书法的喧嚣现状
,
也看到了现实中推广发扬书法艺术的一系列努力。字里行间
,
隐约可以感受到写作者那股重振
“
翰墨书香
”
的信心与浩气。
技法指导
-
30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二、揭本质
任何事物都是通过有形或可感的方式呈现的,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寻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或道理。议论文的理,往往就包藏在纷繁复杂的事实现象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和总结,才能够明白规律,悟出道理。如:
大众文化的缤纷舞台上
,
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百鸟朝凤》中
,“
唢呐匠
”
栖身其间的乡村礼俗秩序已经远去
,
把唢呐作为唯一精神娱乐的时代也已一去不返。现代社会中文化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
,
就是不同定位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
,
并能找到各自的欣赏人群。今天
,
我们的文化景观已经大为丰富
,
在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世界的当代社会
,
让不同消费主体找到各自喜爱的作品
,
让每一份情怀都妥帖安放
,
正彰显着时代的文化观。
(
选自《让每一份情怀都能抵达观众》
)
技法指导
-
31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文化
,
在不同的时空下
,
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代表意义。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市场
,
我们只有看清楚每一种文化的本质属性
,
找到其准确的定位
,
才能找到其
“
存在的空间
”,
才能找到其
“
欣赏的人群
”,
才能让每一份文化情怀抵达观众的内心。
技法指导
-
32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三、谈意义
谈意义
(
作用
)
是常用的论证角度。意义分为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积极意义有正面强调的作用
,
消极意义有反面烘托的作用。有时从反面意义切入引出正面意义
,
或正反意义并举对照
,
都起到强调重要性的作用。如
:
技法指导
-
33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陪伴确实是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的稀缺品。许许多多的父母
,
都在忙于加班、应酬、打拼
,
不要说与孩子朝夕相处
,
甚至连当面说一句
“
晚安
”
也不容易。那些形单影只的孩子
,
其实最需要父母停下脚步来等一等、陪一陪。家长的监管和养育的欠缺
,
是任何其他外在的措施都难以弥补的。有时候
,
一个故事、一本书明明已经读过几十遍
,
仍然要求爸爸妈妈抱着自己再读一遍。对孩子来说
,
重要的不仅是获取新知
,
更重要的是倾听和感受。互相依偎的姿势
,
亲昵的接触
,
都会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
选自《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
技法指导
-
34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文段先从正面立论
,
点明陪伴是
“
快节奏
”
社会的稀缺品
;
再从反面切入
,
点明父母缺失
“
监管和养育
”
的负面意义
;
最后从正面提出解决方法
,
点明积极意义。文段说理逻辑严密
,
通过正反对照
,“
陪伴
”
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很好的强调。
技法指导
-
35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四、析原因
事物的发展大都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有果必有因。辨析某种观点、解决某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追本溯源的态度,往往更容易看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找到前因后果,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执果寻因,是议论文说理常用的探究方法。如:
问题跑道事件已经在
“
火
”
上烤了好几天。责任谁来承担
,
监管为何缺位
,
今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厘清。整个事件的调查、追责与反思必须放在第一位
,
任何为了挣钱昧着良心的毒火
,
监管缺失形同虚设的邪火
,
标准模糊乃至缺失的哑火
,
都得败一败。另外
,
在事件的传播中
,
一些未经严谨科学证实就广泛传播的虚火
,
也要引起注意。
(
选自《问题跑道的锅别让轮胎背》
)
技法指导
-
36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问题跑道为何会出现
?
为何把毒源只归结于废弃轮胎
?
写作者运用了一组语气强烈的排比
,
指出利益驱动、监管缺位、质量标准模糊乃至缺失、处理态度几近儿戏是导致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此文段放在开头
,
纲举目张
,
全篇围绕着四大原因展开批判
,
辛辣深刻。
技法指导
-
37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五、提方法
解决问题是议论文的重要内容,提方法是解决问题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方法的提出,不仅能彰显写作者对某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思考,而且能使文章的指导性更强,社会效果更显著。如:
“
成人善事
,
其功更倍
;
动人善愿
,
其量无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
,
慈善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人的基因里。用善意的风驱散冷漠的霾
,
是一件高尚且严肃的事
,
既不能
“
有钱任性
”
地随心而为
,
也不能用困难绑架道德
;
既要考虑到慈善的公益性与服务性
,
也不能忽视其法律权利。有评论说
,
这次慈善立法将是中国改革进程当中的一个里程碑
,
尽管它不会一次就变得绝对完美
,
但我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法治化充满期待并满怀信心
!
(
选自《慈善立法
,
打造中国
“
善时代
”
》
)
技法指导
-
38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文段先点明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
接着提出施行善念不能任性而为
,
不能违背道德
,
不能脱离法律的束缚
,
而且进一步肯定慈善事业法制化的重要意义。寥寥数语
,
就让我们对于慈善事业该
“
怎么做
”
有了清楚的认识。
技法指导
-
39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六、论影响
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或相互促进,或相互约制。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自信,鼓舞人心;消极的影响造成社会的衰退,引人警醒,从而进行变革。议论文的写作,适当地从“影响”的角度延伸拓展,文章的主题会更深刻,议论会更辩证。如: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印刻着文明的痕迹。一页页山河变迁
,
一段段历史影像
,
凝结在这一砖一瓦、一瓶一罐的文物之中。有人曾言
:“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
,
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
”
正是这些历史记忆和文明底蕴
,
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
(
选自《让文物
“
沃土
”
滋养民族心灵》
)
技法指导
-
40
-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分析】
联系文物与文化的
,
是承载在文物上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印记。对文物的爱护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文段的主题由
“
文物的保护
”
升华到
“
文化的传承
”,
立意较高
,
境界开阔。
-
4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018·
天津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
“
器
”
。器能盛纳万物
,
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
;
器能助人成事
,
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
;
有一种
“
器
”
叫器量
,
兼容并包
,
彰显才识气度
;
有一种
“
器
”
叫国之重器
,
肩负荣光
,
成就梦想……
要求:
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4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典题剖析
所给材料属于观点列举型
,
且属于并列式列举。材料围绕
“
器
”,
从有形和无形等方面列举人们对
“
器
”
的不同认知
,
即不同的看法。
材料对
“
器
”
的形制和内容、物质和精神、功能和象征等层面的内涵做了简洁而明确的表述
,
一方面告诉考生要以
“
器
”
的名词义
(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
作为立意的切入点
,
这是
“
限制
”;
另一方面对考生从四个方面做了提示
,
客观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省略号则暗示考生
,
还可以从与
“
器
”
的名词义有关的其他角度立意行文。
-
4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佳作展示
不器与器
“
君子不器。
”
《论语
·
为政》中
,
孔子如是说。
“
君子当器。
”
我说。二者是否矛盾呢
?
非也。
孔子认为
,
君子
,
不能像器具一样
,
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
,
只求一技之长安身
;
而应当追求
“
道
”,
不断
“
致良知
”,
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
,
信息时代洪流滚滚
,
人们忙碌如蚁
,
转而追求起
“
小确幸
”“
佛系
”
的生活态度
,
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
,
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
,
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
这样的生活
,
是否离先哲的教诲渐远
,
而庸碌的我们
,
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
,
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
“
器
”?
-
4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
,
孜孜不倦地探求人世真理
,
终于成为
“
百科全书学者
”,
提出完整的哲学体系
,
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
少年立下
“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
的雄心壮志
,
三十多载踏遍华夏大地
,
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此类例子
,
不胜枚举。这些人类历史星空中耀眼的群星
,
虽未高呼
“
君子不器
”,
但他们都清楚所要坚持的信念
,
所要追逐的目标。他们虽然身处不同时代和国家
,
但都心怀天下
,
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
,
不断追求真理
,
披荆斩棘。他们跳出了
“
器
”
的局限
,
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
我们正站在改革的潮头
,
更应该胸中有志向
,
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
,
不甘为
“
器
”,
放远目光
,
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如此
,
才不负至圣先师孔子对青年、对苍生的希冀
——
君子不器
,
才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
4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君子
,
也当器。
心怀天下
,
不囿于
“
器
”,
更当充实自己
,
学习
“
器
”
。学习
“
器
”
的涵养
,
学习
“
器
”
的包容
,
学习
“
器
”
的广阔
,
包容外物
,
也包容自己。
包容外物
,
要求我们心胸豁达
,
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
,
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
,
也不忘初心。包容自我
,
要求我们努力奋斗
,
学习
“
器
”
丰富的蕴含
,
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
,
为接受知识、处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
我们应该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
应当学习
“
器
”,
又不囿于
“
器
”,
将个人发展与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只有这样
,
我们方能
“
成器
”,
方能不负韶华
,
成长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为新青年。
-
4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点评】
开篇引用孔子的名言
,
紧扣材料提出观点
:
君子当
“
不器
”
与
“
器
”
兼具
;
紧接着解析所引名言
,
同时分析阐述论点
,
在古今时局的比较中再次表明态度
;
在
“
联
”
的部分
,
以一外一中两个历史人物的事例为
“
点
”
拓展
“
君子不器
”
的
“
面
”,
在古今对比中
,
论述了
“
君子不器
”
的重要性
,
又通过包容外物与包容自我论述了
“
君子不器
”
的必要性
,
整个
“
不器与当器
”
的论述
,
层次清晰
,
思维严密
;
最后总结全文
,
升华观点
,
照应开头
,
呼吁我们
“
学习
‘
器
’,
又不囿于
‘
器
’”,
不负韶华
,
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
4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1
.
下面是
2019
年浙江卷中具有
“
六角度说理
”
特点的一篇议论文佳作。阅读后
,
请在文章画横线的地方
,
就其说理特点
,
进行适当点评。
-
4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向心而行
,
广纳百川
浙江一考生
鲁迅先生曾说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同时也说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
的确
,
读者的声音是如此庞杂
,
其中常有荆棘丛生
,
在作者希望人人喜爱而改变作品时
,
却忽视了创作时那第一个为之哭泣或欢笑的读者
——
自己。所以
,
作家应该是拥有完整创作自由的独立的创作主体
,
创作者不需要逢迎读者。但同时
,
一部作品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的评论
,
这些评论可能有赞赏
,
也会有鄙弃
,
虽然嘈杂
,
却不乏真知灼见。作家需要辨别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
,
也需要能产生精神共鸣的看法来葆有最初的热情与奋斗的勇气。
-
4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因此
,
即使是世界上最狭隘的作家
,
也无法割裂与读者的联系
;
即使是世界上最宽容的作家
,
也无法接受所有读者的意见。而我们作为创造生活的生活创造者
,
在创作生活的过程中
,
亦是如此
,
向心而行与广纳百川
,
同样重要。
[点评
①
]
-
5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人自呱呱坠地起
,
便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下。如果我们从小就植入了为满足他人期望而活的理念
,
那么
,
我们的人生则变成了一场负重的赶路比赛。谁挑得重、跑得快、走得远
,
谁就被冠以
“
成功者
”
的美名
,
被众人仰慕。过度社会化使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本质
,
充满了矛盾与纠结、痛苦与无奈。
[点评
②
]
-
5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我们作为创作生活的作家
,
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
,
追求什么
,
然后我们才能找到一个方向
,
并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许这部作品不能满足所有读者
,
但是我们书写的是属于自己的
,
饱含自身情感的有灵魂的作品
,
而这部作品也终将让我们自己感到快乐、满足。
当然
,
真正的佳作
,
不仅要拥有充满个性的主旨
,
还需拥有令人称赞的细节。主旨源于一己之心
,
细节来自他人之谏。
[点评
③
]
-
5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如诗人约翰
·
多恩所言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我们生活在这社会中
,
有
“
小我
”,
但更要有
“
大我
”,
我们的生活不只为自己
,
同时也是为亲人、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
总少不了父母的叮咛
,
师长的教诲及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
,
他们也是我们的
“
读者
”,
我们需要聆听他们的意见
,
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
需要为他们创造价值
,
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意义。面对国家落后的局面
,
钱学森的父辈鼓励他刻苦钻研
,
将来实业救国。钱学森听从了家庭、社会的
“
读者
”
的建议
,
将此牢记在心
,
并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此统一起来
,
书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
“
作品
”
。相反
,
一个人如果没有
“
读者意识
”,
那他就会无视他人
,
只按一己之私创造作品
,
而这样的作品也不会精彩
,
更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点评
④
]
-
5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创作
“
生活
”
这部作品时
,
只是坚守个性而孤立于时代之外
,
未免庸俗浅薄
;
只为取悦
“
读者
”
而无自己的灵魂
,
便丢掉了这部
“
作品
”
本身存在的意义。唯有向心而行
,
风雨不惧
,
广纳百川
,
与时俱进
,
方能成就经典
“
作品
”,
活出精彩人生。
-
5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点评】
“
向心而行
,
广纳百川
”,
四字短语
,
精练醒目
,
鲜明地揭示了主旨
,“
向心而行
”,
强调人要服从于自己的内心
,
听从内心的召唤
,
做好自己
;“
广纳百川
”
就是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
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实际上对应了材料中的内容
——
作家写作时一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
另一方面也要听取
“
读者
”
的意见
,
生动形象
,
概括力强。
整体看
,
本文善于挖掘
,
层层深入。文章先紧扣材料谈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
,
然后笔锋一转
,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论述
,
首先强调对生活的创作
,
最终是内向的
,
作为创作者
,
最应当依靠的
,
始终是自我。接着由
“
小我
”
过渡到
“
大我
”,
强调父母、师长等
“
读者
”
影响的重要性
,
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
由浅入深
,
层层深入
,
最后加以总结
,
说理较为透彻。
-
5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答案
:
【点评
①
】文章开头采用了
“
明是非
”
的手法
,
针对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
将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对比分析
,
辨明是非
,
提出
“
向心而行与广纳百川
,
同样重要
”
的观点。
【点评
②
】这段文字采用了
“
揭本质
”
的手法
,
考生深入到生活的本质
,
即
“
为谁活着
”
的层面分析创作应该是为了展现作者自我
,
而不是听命于读者的批评
,
不要被
“
过度社会化
”
蒙蔽。
【点评
③
】这两段文字从议论的手法上看
,
采用的是
“
提方法
”,
即作家应该如何创作
,“
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
,
追求什么
”,“
主旨源于一己之心
,
细节来自他人之谏
”
。
【点评
④
】这段文字采用的是
“
谈意义
”,
考生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
,
说明读者与作家的关系
,
并以钱学森接受
“
读者
”
的建议
,
成就精彩人生为例
,
论述了善于接受
“
读者
”
的意见
,
对于
“
作家
”
的意义。
-
5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六角度说理”的角度思考,列出写作框架。
能力还没达标
,
就嫌薪水少
;
明明没啥钱
,
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
;
稍微受点批评
,“
玻璃心
”
就碎了
;
父母尚在苟且
,
自己却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
,
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参考答案
:
可先简要引述材料
,
从批评的角度明辨是非
,
提出观点
“
要练就本领
,
然后再谈名利
”“
不要虚荣
”“
要有抗挫能力
”
等
,
然后联系现实生活中这些人的表现
,
揭本质
,
分析其本质是没有明确自己的位置
,
没有深入生活体会生活的艰辛
,
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
,
最后
“
提方法
”,
指明正确的做法
,
阐明意义
,
总结全文。
-
5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学案七 议论文之横式结构
——
正反对比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
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
有比较才有鉴别
”,
两种事物一经对比
,
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间的差异。因此
,
我们在写作文时
,
可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来行文。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
,
使说理更加透彻
,
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
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
,
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
,
可以去伪存真
;
善与恶的对比
,
可以抑恶扬善
;
是与非的对比
,
可以拨乱反正。因此
,
运用正反对比的结构可以让论证更有力
,
观点更鲜明。
-
5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正反对比法
,
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
,
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
,
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作
“
横比
”
。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作
“
纵比
”
。
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横式结构
,
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结构模式。众所周知
,
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
,
有成功就有失败
,
有高尚就有卑鄙
,
有美好就有丑恶
,
有正面就有反面。在议论文写作时
,
运用正反对比式
,
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
,
肯定什么
,
否定什么
,
提倡什么
,
反对什么
,
就显得格外分明。具体地说
,
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
,
又要反面阐述
;
在对比分析中
,
表明正确的观点
,
从而达到写作目的。
-
5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很有裨益的。
对比式论证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1
.
正反对比型
在本论部分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
6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运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问题
:
(1)
对比的双方要有可比性。把两个对象进行对照比较
,
它们之间必须存在可比性
,
否则比较的结论就不一定有效和可靠。可比性体现在
:
一是拿来比较的对象一般来说应该是同类的
;
二是往往要界定比较的界面
,
即两者是在一定的范围和层次上的比较
,
是两个对象的某些性质和特征在某个特定的界面上进行对照比较
,
而不是两个对象整体上的完全对比
,
因此对比的结论不可无条件地外推。
(2)
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对照比较
,
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
,
没有共同的参照系
,
两者就无法进行对照比较。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
,
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
,
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
6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3)运用对比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比较,以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却起烘托、陪衬的作用,切莫平均使用笔墨。
基本结构:
①
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②
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
③
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深化中心。
2
.
破立结合型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都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
破立结合,破是为了立,从反面证明正面的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
-
6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019·
全国
Ⅱ
卷)题目见前面“审题立意”部分中的“任务指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佳作展示
承五四精神
,
担时代重任
新疆一考生
观看
“
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
”,
又让我回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
一百年前
,
笼罩神州大地的阴云尚未驱散
:
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
民不聊生
;
外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
,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意气风发的青年于危难时刻站了出来
,
屹立街头
,
游行示威。他们喊出
“
誓死力争
,
还我青岛
”“
宁肯玉碎
,
勿为瓦全
”
等口号
,
并火烧曹宅
,
让北洋政府见识到了中国青年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
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担当。他们
,
在中华民族饱受屈辱时毅然挺身
,
以力挽狂澜之势救人民于苦难之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五四精神
,
至今熠熠生辉。
-
6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一百年后
,
东方雄狮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中国当代青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代青年
,
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
,
拥有开阔的全球视野
,
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
,
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
青年从未忘记。中山大学的博士生韦慧晓毅然投身军旅
,
成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
,
为祖国守卫万里海疆
;
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
,
夏天里顶着高温
,
在车间日复一日地苦练
,
斩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
;
清华学子温家星
,
执着追梦铸
“
天格
”,
他
“
熬穿
”
无数个夜晚
,
终将卫星送上太空。这样的年轻人
,
以一股中流击水的劲头
,
以一股以梦为马的激情
,
让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中国
,
在世界展露出新的姿态。
-
6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今天
,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
,
发扬五四精神
,
就是要让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
:“
青年之字典
,
无
‘
困难
’
之字
,
青年之口头
,
无
‘
障碍
’
之语。
”
广大青年应当志存高远
,
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
,
便能在成长中听到拔节的声音
,
看到雨后彩虹
,
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
忆往昔
,
青年人奔走呼号
,
只为寻找救国良方
;
看今朝
,
青年人拼搏奋斗
,
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跨越百年时光
,
五四精神却从未褪色。弘扬五四精神
,
勇担时代重任
,
我辈义不容辞。
-
6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点评】
(1)
事例丰富
,
详略得当。文章多处引用事例
,
且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清晰表达了对五四精神与青年责任的思考
,
突出了新时代青年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2)
古今对比
,
思路清晰。文章开篇通过回顾百年前青年和当今青年的作为
,
展示新时代青年对百年前的五四精神的传承
,
进而明确继续弘扬五四精神的主题
,
思路清晰
,
引人思考。
(3)
表达生动
,
气势流畅。考生通过充满气势的句式
,
形象生动的语言
,
对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
使得五四精神的内涵得到充分的体现
,
感染力极强。
-
6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1
.运用正反对比法,从反面举例为下面的作文片段写一段话。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
,
我们随意掬一捧水
,
都可以找到
“
舍生取义
”
的例子。
南宋大臣文天祥
,
在面对元军入侵时
,
挺身而出
,
虽受尽折磨却不变节
,
在
“
义
”
与
“
生
”
之间
,
他明智地选择了
“
义
”,
谱写出一曲悲壮的正气之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
,
被围梅岭
,
写下了
“
取义成仁今日事
,
人间遍种自由花
”
的壮丽诗篇
,
为了正义
,
他以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迎接死亡
;
为了正义
,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
;
为了正义
,
布鲁诺被火焚身
,
伽利略被秘密流放。这些
,
都是历史长河中美丽的浪花
,
都永远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然而
,
朋友
,
在
“
义
”
与
“
生
”
之间
,
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
义
”
吧
,
虽然我们不一定成名
,
也不一定能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
但为正义而奋斗
,
不是也可以为自己有限的生命增添一些绚烂的色彩吗
?
-
6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示例
:
极纯净的水是很少的
,
所以在历史的河水中
,
也漂浮着污秽
,
避免不了渣滓的存在。奸臣秦桧
,
卖国求荣
,
为苟全性命而丧失了人的本性
,
终于受到万人的唾骂。
-
6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列出结构提纲。
言未必为心声
,
文未必如其人
郝德然
①
古人说
“
言为心声
”“
文如其人
”
。元好问说
“
心画心声总失真
”
。我认为
,
言未必为心声
,
文未必如其人。
②
作品是一面平面镜
,
反映作者的人品。
③
“
文学是行动的镜子
”
。的确如此
,
文字作品是我们了解作者内心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好接济他人的金庸
,
其笔下的令狐冲就多行侠仗义
;
豪爽大方的古龙
,
其笔下的陆小凤就豪气冲天
;
喜欢批判现实的托尔斯泰
,
其笔下的人物就尽显世俗的丑态。人物不同
,
人品不同
,
作品亦不同。
-
6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④
这正如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的李白
,
写不了李清照的
“
人比黄花瘦
”
的凄清惆怅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的苏轼
,
写不了柳永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的哀婉缠绵
;“
把栏杆拍遍
”
的稼轩
,
写不了陶渊明
“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
的恬淡闲适。所以
,
作品是一面平面镜
,
言为心声
,
文如其人
,
直接反映作者的人品。
⑤
可是
,
有时作品又是一面哈哈镜
,
并不能完全反映作者的人品。
⑥
唐伯虎一生风流潇洒
,
被称为
“
风流才子
”,
但观其作品
,
你根本无法从中体会到丝毫的快乐
,
你看到的只有满腹的愁怨与牢骚。号召清正廉洁的培根
,
书中写尽了对贪腐的预防机制
,
可是
,
他却因贪污腐败而被捕入狱。这又怎能说明言为心声
,
文如其人
?
-
7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⑦
书法刚劲的蔡京
,
难道人品就一定耿直
?
要求建立开明社会的卢梭
,
难道为人就一定开明
?
面朝大海的海子
,
难道性格就一定开朗
?
⑧
作品与人品并不一定挂钩
,
言未必为心声
,
文未必如其人。生活总是掺杂光明和黑暗
,
光明不一定就是好的
,
黑暗也未必就不好。外表邪恶的狼可能是生态系统的保护者
,
只吃草的小羊也可能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作品和人品的关系亦是如此。
-
7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结构提纲
-
7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今人居住的是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丛林
,
楼上楼下形同陌路
;
古人居住的是瓦房小巷
,
端个碗能尝百家饭。今人驾着轿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
“
十面霾伏
”
的高速路上
,
古人驾着马车优哉游哉地欣赏着水墨江南。今人主张的是想笑就笑、想唱就唱的奔放情怀
,
古人钟情的是欲语还休、无语凝噎的含蓄之美……对于古今的这些变化
,
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
要求:请采用“对比”的横式结构,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7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审题立意参考
材料反映的是古人和今人的差别
,
现代和古代的变化。可以按材料提示的角度写
,
写住房、交通工具及情怀的不同
,
也可以从别的方面切入写不同。立意可以倾向于古代
,
缅怀当代社会所缺失的
“
古典
”
风范
,
呼唤古典情怀的回归
,
即呼唤温馨融洽的邻里关系、悠闲淡泊的处世态度和含蓄淡雅的情感表达。立意也可以倾向于现代
,
反思现代科技
,
但不可凡事法古
,
现代的速度与效率
,
情感的率真流露也是一种美。立意时也可针对三则对比
,
各个击破
,
分别立意
,
如
:
①
从心出发
,
构筑温情邻里和谐社区
;
②
注重环保
,
创建优美环境
;
③
欲语还休
,
呼唤淡雅含蓄的情感表达。
-
7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学案八 记叙文之高分结构
——
一线串珠法
一、
“
一线串珠
”
写法要领
“
一线串珠
”
是写好叙事类文章的关键。所谓
“
线
”
即线索
,
所谓
“
珠
”
即生动丰富的材料。线串珍珠即用线索将记叙的内容贯穿组织起来。
记叙类文章线索有以下几类
:
①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
;
②
以人物为线索
;
③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
④
以感情为线索
;
⑤
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运用线索贯穿和组织内容的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
①
单线贯穿
:
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
,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展开。
②
双线并行
:
分别叙述两件事
,
或平行前进
,
或交织发展
,
在特定的契合点汇合
;
设置明、暗两条线
,
同叙一件事。
-
7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写好
“
一线串珠
”
的记叙文
,
要走好如下三步
:
首先
,
应该选取一条明晰的
“
线
”
。这根线可以是文章线索
,
也可以是文章的主旨
,
要在文中起到贯穿全文的联结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点、一种情感等。
其次
,
要确定用哪些
“
珠
”,
即选材。选用材料时
,
往往不是完整地详尽地叙述材料
,
而是选取片段、场景、画面
,
它们彼此独立但又有联系。这些材料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并且它们之间要有层次性
,
要从不同的层面去表现文章的中心
,
避免材料的重复。
再次
,
要确定
“
珠
”
的排列次序
,
即文章的结构布局
,
就是把这些相对分散独立又彼此联系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
,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
这样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晰
,
结构严谨
,
主旨突出。
最后
,
要使用醒目的词语或者句子统领各段
,
提示各个
“
珠
”
的中心内容
,
给人一种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的感觉。
-
7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二、用特殊的
“
我
”
串联故事
记叙文一般要有“我”,考生写记叙文都会用“我”的视角去写,这固然不错,但是文中的“我”不一定就是作者自己。转换“我”的视角,用特殊的“我”串联故事,就能写出别具风情的作文。
1
.“
我
”
不是我
“我”不是我,就是说“我”可以是他人,把“他人”变成“我”。例如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你可以真实地从自己的视角去描述。但是,如果我们轻轻一变,就会有别样的风采。如完全可以把“我”变成一位盲人,从盲人的角度用“我”展开叙述,那情景多么新奇。又如以“杜甫”为写作对象写一篇记叙文。考生可能自然地从自己的角度去写,如果转换一下,把“我”变成李白,变成杜甫的儿子,变成杜甫的朋友严武,那写起来会多么令人耳目一新呀!
-
7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
我
”
不是人
“我”不是人,就是说视角可以换为动物、植物、器物或者抽象的事物。例如以“高三”为话题写记叙文,考生自然会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视角去写高三生活之苦之累等,可是有一位考生以《狗眼看高三》为题,把“我”变为一名高三学生家中的宠物狗,写“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整天不是排骨就是鸡骨,又写“我”的主人突然对“我”疏远了,而且女主人一见“我”“汪汪”叫就打“我”。正是从“狗”的视角写出家有孩子读高三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读来妙趣横生。
-
7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3
.“
我
”
可以是多个我
还记得苏轼的《赤壁赋》吗?文章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思考。不少专家都把“主”“客”两人理解为两个苏轼,“主”代表达观的苏轼,“客”代表悲观的苏轼,“主”“客”的辩法正反映了苏轼内心的悲观与乐观的矛盾斗争。心理学上讲“我”有三个,本我、自我、超我。我们为什么不把文中的“我”也变成两个“我”甚至三个“我”呢?如以现在的“我”的口吻给未来的“我”写封信,能没有新奇之效吗?
-
7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018·
江苏卷
)
根据以下材料
,
选取角度
,
自拟题目
,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文体不限
,
诗歌除外。
(70
分
)
花解语
,
鸟自鸣
,
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
,
音乐、雕塑、程序、基因
……
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
,
语言演绎生命
,
语言传承文明。
-
8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典题剖析
试题由三句话组成
,
第一句从自然界的花鸟的角度谈语言。第二句从另外的视角来写一些特殊的语言。第三句从语言的作用的角度说语言。材料中的关键词是
“
语言
”,
对特殊语言
——
文化的理解是难点。
立意上
:
抓材料第一句
,“
花解语
,
鸟自鸣
”,
可以是写实。抓第二句
“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
”,
可以写
“
音乐、雕塑、程序、基因
”
等
,
它们都是一些特殊的语言
,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信息
,
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绵延不绝。抓第三句
,
谈语言丰富生活
,
或演绎生命或传承文化。
文体上
:
偏向叙事散文
,
侧重感悟与人生体验。
-
8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佳作展示
听听云语
小时候
,
特别崇拜父亲。不仅因为他什么农活都做得好
,
而且能够看天气。一早起来
,
他说
,
今天要下雨。中午果然就下雨了。晚上从地里回家
,
他说
,
明天天不好
,
不要晒麦子。果然第二天阴天
,
还偶尔飘几滴雨星。我问他怎么知道的
,
他说
,
看天呗。问他怎么看
,
他说
:“
早看东南
,
晚看西北。
”
再问他怎么看
,
他便不再言语
,
一转身干自己的活去了。
后来读到《看云识天气》
,
明白了父亲看天其实就是看云。而且我还知道了
,
什么是卷云
,
什么是卷积云
,
什么是高积云
,
也了解了更多的看云的知识
,
可惜现在都不记得了。
-
8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读书渐渐多了一点
,
发现真正能懂得云的语言的不是科学家
,
而是诗人。诗人才是最能读懂云的语言的人
,
才是真正理解云的内心世界的人。写云的诗句实在太多了
,
每一句都是诗人和云的对话。是诗人和云的倾诉
,
也是云和诗人的应和。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渭北春天树
,
江东日暮云。
”“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每一句都能听到诗人和云的对话。就连刘邦也能唱出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如果没有飞扬的云
,
真不知道他如何把那种得意表现出来
,
是云告诉他该怎么得意。几乎找不到没有写过云的诗人
,
可见云是最解诗心的。而我以为心和云最相近的是李白
,
似乎他的很多诗都写到了云。而那句
“
浮云游子意
”
则最为我叹服。云就是游子
,
云就是诗人
,
诗人就是云。
-
83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我也是喜欢看云的人。小时候
,
出门总是步行
,
头顶上那片云常常伴我走很远的路。由于种种原因
,
近年来经常要坐飞机
,
在飞机上看云
,
成为我的一个乐趣。天上的云彩
,
真是千变万化
,
奇幻不已
,
可以呈现出世间的一切。有时候如波涛汹涌的大海
,
有时候如细波微荡的湖面
,
有时候如刚翻过的田垄
,
有时候又是茫茫雪原
,
有时候是执手分别的恋人
,
有时候是铁骑突出的战场
……
更多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演员
,
一会儿是黑脸的包公
,
一会儿是白脸的曹操
……
你心中有什么它就有什么
,
你心中想什么它就会演什么。这时候
,
云就是你最好的旅伴。
-
84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有一段时间
,
很多事情令我心绪不畅。看着天上的云扮演的各种角色
,
我似乎明白了它们在和我说什么
,
不禁豁然开朗。这时
,
一片云朵
,
变幻着身形
,
在舷窗外不远处伴着飞机在飞。我觉得
,
它总有什么话要对我说。是的
,
巧云未语
,
但我已经听到了它要和我说的话。那飘逸的身姿
,
其实把什么都说得很清楚了
:“
浩浩天穹
,
你我都是一片云。
”
我明白了
:“
人生如浮云
”,
不是消极
,
不是沉沦
,
而是洒脱
,
更是放下。看着它舞动曼妙的身姿
,
翩然飞去
,
我笑了
,
也看到了它俏皮的眼神。
能听云语
,
便知天
,
知人
,
知农事。
万物有语
,
唯智能懂。
-
85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紧扣话题
,
从读大自然的
“
云语
”
开始
,
次谈文学作品中的
“
云语
”,
最后写对
“
云语
”
的解悟
,
步步深入
,
由实及虚
,
虽摇曳多姿
,
但线索清楚。文章前三段似乎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
写自己对
“
云
”
的认识
;
实则是按照认识的深入由大自然的
“
云
”
写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
“
云文化
”
。这显示了作者思路的开阔和文学积淀的丰厚。文章第四段
,
又回到了自然之云
,
但对
“
云
”
解读的视角变了
,
小时候是仰观
,
现在是在飞机上俯视
,
云有了别一种风情。文章结尾三段
,
由实及虚
,
由记叙描写到议论点旨
,
写出了
“
云语
”:“
浩浩天穹
,
你我都是一片云。
”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体验。
-
86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粮票、大锅饭到如今提倡绿色健康食品
;
从
1952
年铁路营业里程仅
2.29
万千米到
“
地铁覆盖全城、高铁联通全国、专车随叫随到、快递次日可达
”;
从
1949
年
80%
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
从技术薄弱、科技工业水平低下到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等
;
从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完材料,你有怎样具体的认识和感悟?请根据材料含意,以《我眼中的美好》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87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审题立意参考
①
角色限制。
“
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学生
”
这一要求
,
表明要以新时代中学生的身份写作
,
任何其他角色的人或者没有角色限定的
,
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②
内容和价值取向限制。材料第一段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
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矛盾的变化
,
给人
“
美好中国
”
的具体直观印象
;
第二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
,
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
强化了
“
美好
”
的特点。考生所写内容不能离开这个限制。副标题
“
我眼中的美好
”
中
“
美好
”
二字再一次强调
,
考生要以表现国家发展中
“
美好
”
的一面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
,
要看到国家发展的日益强大
,
而不能关注负面的东西。
-
88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2
.下面是一篇用“一线串珠”法写成的作文,请就其“线”与“珠”的运用情况谈谈你的理解。
歧路是有毒的香水
公睿杰
成长路上多歧路
,
那里繁花似锦……
——
题记
歧路是一瓶有毒的香水
,
只需一会儿
,
便会慢慢地扩散到空气中
,
使你忘了自己
,
沉浸在虚幻中不能自拔。
-
89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儿时,别让风景迷惑你
“
跟着我
,
别走丢了
!”
爸爸的喊声回荡在耳边。我不耐烦地应了一声
:“
知道啦
!”
眼前
,
是小溪流水溅起的细小浪花
;
鼻尖
,
是各种花朵散发的美妙香气。我如在梦中
,
呆呆地顺着小溪而下
,
不觉间越走越远……
六岁的我第一次感到那么迷茫和无助
,
面对繁花似锦的美景我却哭出声来。
“
一会儿没看见就走丢了
,
真有你的
!”
父亲终于找到我
,
牵着我走出了这里。
我回头望望
,
那美景还是如诗如画
,
而我却心有余悸。这美景曾见证了我的迷茫和无措
,
虽然风景优美
,
但还是止步吧
,
不然你会找不到回来的路。
-
90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少年,别让风景诱惑你
夜里
,
星星眨着酸涩疲惫的眼睛。
我赌气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
,
耳边响起妈妈责备的话语
:“
天天就知道上网
,
你的学习还有救吗
?”
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又涌上来。心里好像布满了荆棘
,
它们刺痛了我的心。不知不觉间
,
我看到一个狭小脏乱的网吧。逆反心理控制了我
:
哼
,
你不让我玩
,
我偏要玩
!
抬脚刚要进入
,
肩膀被人一拍
,
我回头一看
,
是他
,
我的同学。
“
嗨
,
不要被诱惑呦
,
这里不是我们该来的地方。
”
他说完后
,
便抱着一摞书走了。我猛然醒悟
:
对
,
不能让网吧诱惑我
,
俘虏我
!
我立刻回头
,
飞奔回家。
现在,让美景陪伴你
空白的试卷还躺在书桌上。我咬牙拿起笔
,
还想和它
“
搏斗
”
一番
,
而后又叹了口气
,
无奈地把笔放下。
就是这个思路
,
老师讲过的
,
绝对没错啊
,
为什么解不出来呢
?
我绞尽脑汁
,
却不得要领
,
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不如换一种方法
,
我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这道题
,
换了个角度
,
思路清晰了很多
,
不一会难题便迎刃而解。多少次了
,
我都以这种方式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
,
充满成就感。
我有些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
喜滋滋地想
:
歧路是有毒的香水啊
!
千万不要误入
,
不然会沉溺其中
,
迷失自我
!
成长路上多歧路
,
它们就好像有毒的香水
,
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这时候
,
我们要以信念为面罩
,
以顽强的意志对抗它
,
这样才能保证不被迷惑
,
不会误入歧途。
-
91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
92
-
技法指导
佳作感悟
对点演练
参考示例
:
作者紧扣标题立意行文
,
旨在凸显
“
拒绝诱惑
”
的主旨
,
采用
“
一线串珠
”
式的结构布局谋篇
,
用三个小标题来组织材料
,
分别从儿时被美景迷惑险些走丢
;
少年被批评
,
差点走入网吧
;
现在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三个方面展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全文思路清晰
,
主题突出
,
结构条理
,
语言虽然不华丽
,
但构思新颖
,
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