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九)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 ‎。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2015《古典文学常识》第1期)‎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运用车马、舟船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有密切关系。‎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或保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很多地方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答案】D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 B.“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象。‎ C.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用,赋予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子。‎ ‎【答案】B ‎【解析】或然判断表述成肯定判断,文中为“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D项混淆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意象。‎ B.南朝梁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答案】B ‎【解析】“别赋”中的“别”与南浦这个意象有关,与长亭这个意象无关。‎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曲解文意。‎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朱铁志 因为在杂志社工作,社会联系较多,各种赠阅报刊和书籍应接不暇,整天沉浸在广泛的阅读之中,真可谓手不释卷,无所不知。‎ 然而时间长了,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如果不是出于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它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这是极有见地的观点。在我看来,如今泛滥在各种媒体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是“废话”和“空谈”,它们既不提供任何新知,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含量,不能对丰富人们的思维起到丝毫积极作用。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微博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权利吗?‎ 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被动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总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 其实,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本贪婪,凡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好学多思”、“博雅俊逸”的美誉,撒开读呗。岂不知,“撒开”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 ‎ (选自《书摘》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案】首先通过反面事例的分析提出人要有“不知情权”的观点(2分);接着分析了拥有太多“知情权”危害和放弃“不知情权”的原因(2分);最后指出怎样拥有“不知情权”的正确方法(2分)。‎ ‎【解析】第一、二段,提出观点:“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第三段写当今信息泛滥,“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指出拥有太多“知情权”的危害性;第四段写人如果放弃了选择的权利就会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指导出放弃选择的危害性;最后一段总结,指出“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提出问解决题的方法。‎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分析文章行文思路,概括段落大意。考生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概括。答题时注意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词。分析概括段内层次的步骤:逐层概括,注意语句转换。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组织答案时一般采用“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 的格式。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2)作者认为要使自己的头脑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哪些正确做法?(6分)‎ ‎【答案】面对天天发生的趣闻和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公共政策,要保持一定的自制力(2分)。给自己的头脑留出一点空白,用来填充更有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2分)。面对当今时代铺天盖地而来的海量信息,要选择那些能提供新知识、能锻炼和丰富自己思维的加以接收(2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仔细阅读相应文本,依据关键词筛选出相关信息,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需要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最后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中“博学的无知”。(6分)‎ ‎【答案】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就是那些掌握了大量缺乏智慧和思想含量的垃圾信息的人(2分)。“博学而无知”指他们每天都在毫无选择的吸纳各种各样的信息,混乱的思想充斥他们的大脑,从而无法建构起完整的知识和思想体系(2分)。作者借这句话从反面提醒人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要有所选择,在博览的基础上运用慧眼,追求专精(2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语的深刻含意;从文中看,某词语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词语的意思。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步骤: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自拍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其实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普通人只能从昏暗而晃动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历史学家莫蒂默认为,玻璃镜子虽小,但它在14世纪被威尼斯人发明的时刻,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人类终于可以第一次如此清晰、完整、便捷地看到自己的模样。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这种神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个人意识的增长。以西欧为例,此前,人们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教堂、领主、行业公会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而镜子的发明则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更频繁地从个体化的角度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莫蒂默说,在西欧,镜子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赤裸裸地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不管我长得美还是丑,反正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 无论是镜子还是肖像画,都是技术和媒介塑造自我意识的典型例子。当人们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当人们被呈现在肖像画中供人观看,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今天这个时代,和镜子、肖像画一脉相承的媒介技术是自拍。可以说,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一方面,当人们拿起手机,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人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容貌,这甚至比照镜子都更有用,经常自拍的人对自己脸上最漂亮和最需遮掩的细节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自拍的下一步往往是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这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他人的重视和欣赏。‎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也在深刻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收获的点赞中,人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满足,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然而,这种个性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自拍经常看上去是随意、即兴的,但其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人们期待这些自拍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观众的审美——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多的点赞。‎ 所以,与其说自拍助长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如说它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的表演中,他们假装自己是明星,享受着大家的注视;而名人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自己是普通人,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选自方可成《从镜子、肖像到自拍》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不能证明“塑造自我意识”或“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一项是 A.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B.人们通过肖像画赤裸裸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C.自拍使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 D.普通人通过自拍假装成明星,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成普通人。‎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与“塑造自我意识”或“催生自我意识分裂”无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镜子的发明有可能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 B.莫蒂默认为,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C.镜子、肖像画和自拍,是通过技术媒介来塑造自我意识的。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 D.为了收获最多的点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而不是经常看上去的那样随意、即兴的。‎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拍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但是镜子和肖像画却不一定具有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作用。‎ B.在西欧,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C.人们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此时的自拍功能更接近镜子;当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时,此时的自拍功能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欣赏。‎ D.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这说明了自拍一方面能助长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答案】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