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
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地是与历史发生密切的关联。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补”的面貌出场的。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叙”事,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讲故事的原始形态向诗性叙事的现代形态发展。许多现代优秀小说,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话说,是“浸透了诗的”。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诸如“顽石幻形入世”“绛殊还泪”“木石姻缘”“风月宝鉴”等审美意象奇幻而丰盈,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人的心智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将人间严酷的现实世界充分诗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的巅峰。
(摘编自孙春吴《论现代小说的诗性叙事》)
材料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在孙犁的小说世界里,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系列画廊。《老胡的事》里的小梅、《丈夫》里的媳妇、《芦花荡》里的两个女孩、《荷花淀》与《嘱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儿、《蒿儿梁》里的女主任、《吴召儿》里的吴召儿、《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对这些青年妇女,孙犁不是穷形尽相、面面俱到地刻画描写,而是重在发掘她们的灵魂美、人情美,作者把这些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而不是借她们来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在孙犁的笔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小说与诗毕竟是两种不同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诗是抒情文体,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影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围绕一个描写对象,以比喻为手段多方网罗物象,扩大语言的意象密度,增强语言的诗意,这可以说是他的“繁笔”。而“简笔”他也同样用得富有诗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动分明是内心的震动:是依恋丈夫?还是担心丈夫?还是因为想见独身持家的艰辛?或者这些心绪兼而有之?对此作者不着一字,留下空白,让读者根据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去想象。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朱光潜认为: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靳新来《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性是所有文学形式共有的本质特征,是所有文学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学作品艺术品位的首要因素。
B.文学的“异质化”意指对客观现实人生所做的情态化和心灵化艺术加工,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再现”。
C.小说的故事性和诗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故事性越强则诗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诗性就越强。
D.小说是否具有诗性的特质,取决于作者能否将传统诗歌营造意境的技法灵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性小说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淡化其社会历史价值,也追求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
B.海德格尔对客观生活进行主观异质化处理的观点,同孙犁将主观情感充分客观化的做法,本质是一样的。
C.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这部小说就可以视为诗性化作品。
D.孙犁的诗性小说,注重挖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把一些典型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称之诗化人物。
3.下列与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项是( )
A.《祝福》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真实而传神地刻画了其精神世界。
B.《装在套子里的人》谈到别里科夫的婚事时写道,“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极尽讽刺之能事。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关风雪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渲染了气氛,同时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走向高潮。
D.《边城》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4.材料三在说理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举例说明。(4分)
5.如何提升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霍乱之乱(节选)
池 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
那天是我和秦静在防疫站值夜班。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
写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小时下班。他的妻子认定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做晚饭,有一次吵到单位来了,闻达闻讯仓皇地向楼顶逃窜。他的妻子在顶楼逮住了他,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第二次闻达又逃到了顶楼,他的妻子又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凑巧的是,这两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飞驰的大卡车上。从此闻达只好穿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但他还是照样在下班之后写他的报告。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口中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这哪里像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
闪电穿过了云层,接近了我们抬头可见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了。闻达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摇晃不定地回家去了。秦静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说:“难怪人家说: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防疫站的。”
闪电如游蛇窜行在楼房的玻璃窗之间,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忽隆隆黑压压地横扫了过来。大马路上的汽车都大开车灯,纷纷地揿喇叭。
晚上八点多,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第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我和秦静不约而同地对着电话大叫:“什么?请大声重复一遍!”
洪大夫扯着嗓子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霍乱来了,在一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
我们傻了眼。大学教材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我们也就把书本上的这几种病哗哗地翻了过去。幸好秦静好学,总是随身带着当年的教材,她把课本翻到霍乱这一章,我们俩急急地浏览,高频率地摆动着头。
我们终于冷静下来,叮嘱洪大夫赶快把病人隔离,把疫情卡和粪样送到我们站里来,有情况及时打电话。秦静守电话,我另找电话向站领导报告。
张书记和祈站长接到电话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张书记说:“你赶快去医院的车库带车,把闻主任立刻接到站里来。”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马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满怀恐怖感,其他一无所知。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叽作响。张书记和祈站长被大家大呼小叫地扯去询问,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都非常地不满意,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
大雨喧哗着下个不停,站里比大雨更加喧哗。我大喊一声:“闻主任来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了过来,有人自动地往后传达说:“闻主任来了!”
“闻主任来了!”
“闻主任来了!”
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现在就看你的了。”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闻达的举止并没有像平日一样遭到大家的嘲笑,所有的人都仰望着他,心情悬悬地等待他说话。
闻达首先表扬了我和秦静,说我们作为年轻医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对疫情处理得既迅速又正确。然后说:“如果大家都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以最快的速度扑灭这次疫情,祖国和人民将会感谢你们,历史将会铭记你们,我闻达一定为你们请功!”大厅里爆发出的掌声掩盖了外面的雷雨声。
闻达站在椅子上,脚上两只不同的皮鞋显得格外醒目,不过依然没有人发出嘲笑。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
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的分管班长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弧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
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
第四,消杀科立刻准备好所有的喷雾器和充足的百分之五的来苏消毒液,同时准备大量漂白粉和生石灰。
第五,党办负责接待领导,上传下达,发出红头文件。协调车辆,保障疫情用车。
第六,站办负责后勤,协同专业部门购买一切所需的用品以及保证值班人员食物和冷饮的供应。
第七,指定专人二十四小时守候电话,疫情立刻上报国家卫生部,对外严守秘密。
第八,在处理霍乱疫情期间,各科室全部三班倒,一律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闻达说完,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祈站长有心思开玩笑了,他说:“老闻好像经过了多少次霍乱似的,出口成章啊。好比老母鸡,屁股一撅就下了一个蛋。”大家开心一笑,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科室去做准备工作。
(注)小说《霍乱之乱》的主要情节是武汉郊区一场霍乱的发生和消灭,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节选的是小说的开头部分。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闻达总是穿着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从侧面强化了闻达的处境和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B.“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语无伦次中透露出急切,从侧面显现出闻达的重要。
C.小说借“我”之口所提到的顺口溜,既是防疫人员的自嘲,也是对防疫工作不被重视、防疫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的客观反映。
D.听了闻达的安排,祈站长开玩笑,大家开心地笑,这表明从领导到群众都对闻达的工作安排十分满意,对他的专业水平高度信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有多处生动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既自然形成了时间推移的线索,也营造了霍乱发生之夜特有的混乱、恐怖和紧张的氛围。
B.当闻达到单位后,文中接连用了四个“闻主任来了!”,这种重复,艺术地表现了大家内心对闻达的期待和听到他来后的极度喜悦。
C.前半部分采用反面衬托的手法,极力写闻达的生活窘迫、形象寒酸,为后文表现他在疫情到来时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作了很好的铺垫。
D.张书记和祁站长在霍乱疫情发生之时紧张无措,完全依赖闻达,这既是对他们官僚作风的讽刺,也揭露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社会弊端。
8.作者不惜用较大篇幅把闻达的“八条意见”一一列出,有哪些用意?(4)
9.小说《霍乱之乱》的结尾处有段表达作者对人生看法的话:“有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值得一个人‘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请根据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闻达身上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节选自《史记·苏泰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B.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C.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D.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衡,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各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B.从子,即父之兄弟之子。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
C.质子,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
D.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掌握军政大权,但要听从王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代承袭苏秦旧业,巧获燕王信任。苏代也学习纵横之术,希望自己能够成就像苏秦那样的功业,最后通过为燕王献策,取得燕王信任。
B.苏代分析齐国形势,计赂齐王亲信。苏代认为齐国虽有清济、长城等,但是他们君臣都贪图眼前利益,只要能收买齐王亲信,就能灭掉齐国。
C.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了燕国的混乱。
D.苏代回燕终败齐国,联各国再合纵。燕昭王召回苏代,苏代尽力策划攻打齐国,完成了燕国的夙愿。苏代在燕王的支持下联络各国建立合纵联盟,名声显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14.苏代在消除燕王的恐齐之心时,都列举了哪些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谴疟鬼(有删改)
韩愈
屑屑①水帝魂,谢谢②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岂不忝厥祖,靦③然不知归。
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
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
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
【注】①屑屑:不安;②谢谢:辞别;③靦(miǎn):面红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全诗气盛言宜,把疟疾比作疟鬼,斥其辱没家门,表达誓要斩草除根的决心。
B. 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
C. 写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重。
D. 诗人劝疟鬼回家陪伴家人,在想象神明之境的时候借鉴了楚辞中的丰富意象。
16. 请从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标题。(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_______,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____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______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_______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我们作为阅读者,生命正处在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必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________。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千方百计 不可言传 无与伦比 窃窃私语
B.处心积虑 不可言传 妙不可言 窃窃私议
C.千方百计 秘而不宣 无与伦比 窃窃私议
D.处心积虑 秘而不宣 妙不可言 窃窃私语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
C.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D.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化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B.我们作为阅读者,生命还处在不断蜕化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C.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D.我们作为阅读者,生命还处在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必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分子诊断技术由于其检测精准,灵敏度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的调查、食品卫生检查、肿瘤和遗传病的早期诊断及法医鉴定等各个领域。核酸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发明是分子诊断最重要的突破。它可以非常专一地、较快较简便地将非常少量的DNA迅速放大到百万倍至十亿倍,用于检测,从而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和专一性。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2020年,发端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神州大地,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与疫情进行着顽强斗争。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无数的医护人员冲在抗疫的最前线与时间赛跑,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居家学习。而如今,东方市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于4月11日途经东方大道凯旋,收获了家乡人民的夹道欢迎;各地毕业班也陆续开学,紧抓最后的两个多月争分夺秒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其他初高中年级也分批回到阔别两个多月的校园开始学习。
作为青年学生,你对此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来完成写作。
①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封感谢信。
②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署名为八所中学辛冠,日期为当日;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
2.C
3.D
4.①对比论证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将孙犁与一般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他重在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②引证法。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指出小说意境常常借助场景来营造。③例证法。运用《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时手指震动了一下的细节,论证孙犁善用白描手法表达丰富意味。
5.①端正心态:反对过度沉迷故事性、通俗化、商业化,摈弃浮躁,淡泊名利,自觉追求。②生活诗化:对客观生活进行艺术提炼加工,改造成诗意的生活。③表达诗化:运用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寄托深层意蕴。④形象诗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掘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⑤意境诗化: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⑥语言诗化:锤炼语言,使其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
【分析】
1.A项,“本质特征”表述错误,原文为“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首要因素”于文无据,原文为“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C项,“小说的故事性和诗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说法过于绝对,故事性和诗性可以适当兼容。
D项,“取决于”表述不当,小说和诗歌在营造意境方面有差别,小说的诗性不仅仅体现在营造意境这一方面。
故选B。
2.C项,以偏概全,“那这部小说就可以视为诗性化作品”错。结合“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等分析,“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是“小说被视为诗性化作品”的部分条件。
故选C。
3.故选D。结合“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在孙犁的笔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等分析,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主要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
A项,祥林嫂的三幅画像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她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不能体现小说的诗性特征。
B项,“极尽讽剌之能事”不能体现小说的诗性特征。
C项,与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不相吻合。
故选D。
6.B
7.D
8.①凸显人物形象。“八条意见”显示出闻达的沉稳、睿智、干练,与他平时处境尴尬、受人嘲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②呼应相关情节。前文说闻达是流行病专家,霍乱疫情出现后从领导到同事都对他充满期待,“八条意见”使这些都得到了验证落实。③强化小说主旨。“八条意见”充分体现出主人公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可贵品质,这正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9.①闻达长年坚持对流行病的研究,每天都要写流行病学报告,虽然他并不知道这种“等待”究竟有什么结果;②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利,不计较别人的嘲笑,虽处境困窘仍始终“保存”自己内心对防疫事业的热爱。③他在霍乱发生、众人无所适从的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对社会的巨大价值,用事实证明他以前的“等待”和“保存”都是值得的。
解析
6.
B项,“‘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说法有误。结合语境可知,这里是多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体现当时人们的急切、慌乱。
故选B。
7.D项,“这既是对他们官僚作风的讽刺,也揭露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社会弊端”说法有误。张书记和祁站长在霍乱疫情发生之时紧张无措,完全依赖闻达,突出主人公“闻达”的形象。闻达平时对专业执着,对工作热情,霍乱突然来临时,这个平时被人们不屑的人却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这种反差,是引导读者对人生意义进行反思。选项偏离主题。
故选D。
10.A
11.B
12.C
13.(1)我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
(2)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
14.齐国不占天时;齐国百姓疲劳困乏;齐国君骄臣贪。
【解析】
10.本题中,“先人尝有德苏氏”“先人”是主语,“有德”是谓语,“苏氏”是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CD;“乃召苏代”,“苏代”是“召”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
句子翻译: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就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
故选A。
11.B项,“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说法错误。应该是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
故选B。
12.C
项,“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了燕国的混乱”说法错误。原文“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这时苏代并不在燕国,文中没有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以及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的事情。
故选C。
13.注意:(1)窃:私下里。义:道义,德行。敏:聪敏。释:放下。干:求,这里是求见。
(2)罢:通“疲”,疲累。罢敝:疲劳困乏。虽:即使。恶:怎么。以为:以之为,把……当作。塞:要塞。
14.先找到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文章的第二段。
“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这句话强调齐国“天时不与”,可以概括为不占天时。
“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这句话强调“民力罢敝”,可以概括为百姓疲劳困乏。
“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强调“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可以概括为君骄臣贪。
参考译文:
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
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 “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
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就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
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15. A
【解析】“表达誓要斩草除根的决心”错,韩愈并没有表达将疟鬼消灭殆尽的意图,只是将其遣送归家,让其过上正常的神的生活,不要来祸害人间,表达了人神和谐共处的意愿。
16.(6分)
①直接点名诗歌内容,开门见山,概括性强;②直抒胸臆,表达对病疾的强烈情感;③“谴”字一语双关,既包含对疟鬼的严厉谴责,又有要将其遣送回家的意思,含蓄蕴藉。
17. (1)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8.A
19.C
20.C
【分析】
18.第一组,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根据语境“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填入“千方百计”。
第二组,秘而不宣:指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不可言传: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修饰“韵律”,填入“不可言传”。
第三组,无与伦比:指事情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东西;妙不可言: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修饰“语言搭配”,填入“无与伦比”。
第四组,窃窃私语:指两人在一起小声说话;窃窃私议:指背地里小声议论。根据语境“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填入“窃窃私语”。
故选A。
19.主语同为“他们”,关联词在主语后,排除B、D项,根据“今人”句的语境,落点在“凝固”。
故选C。
20.
“蜕变”比喻事物发生形或质的变化,多用于褒义;“蜕化”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多用于贬义。另外作为“蜕变”的主语“我们”比“生命”更合适。
故选C。
21.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广泛,它借助核酸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突破,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和专一性。
22.些先长叶后开花
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23.例文:
抗疫路上,为你而歌
尊敬的医务工作者:
你们好!
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你们牢牢地把自己“钉”在“战场”上,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也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嘹亮的军号,你们已然集结起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你们向“疫”而行。感人的一幕幕,在抗“疫”战场上接连上演。
没有轰轰烈烈,你们只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等疫情过后, 我们就结婚!”我是一名医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都要坚守岗位。”……你们舍小家,为大家;你们泪别亲人,守护病人,你们没有多么感天动地,毅然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成为坚定的最美逆行者,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没有什么超能力,你们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这些向“疫”而行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面对肆虐的疫情,你们毅然决然地在团聚时选择告别和逆行,在畏惧时选择坚守与担当。把医院的角落当软床,把医院的过道当食堂……你们跟病毒进行着殊死搏斗,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长时间穿戴着口置、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多层防护,加上负压病房空调的温度,你们几乎在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身体透支。目的只有一个,抢救那一个个的鲜活生命。防护面具在脸上留下的红红痕迹,脱下防护服后湿漉漉的身体,都在诉说着他们的不畏艰辛。这一幕幕看哭了无数网友:“穿上防护服的您,所向披靡!摘下口置的您,却令人泪目!”
与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你们以护佑生命的大爱、舍己为人的奉献,为疫情笼罩的寒冬带来了丝丝温暖;用勇敢的牺牲精神,临摹出壮丽又动人的画卷!我们不知道你们都是谁,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你们是为了谁。疫情面前,是你们让我们心安。
疫情终会散去,这个冬天,是你们为我们托起了冬日的暖阳。
我深信有了你们的努力,这场战役我们必胜!再次谢谢你们!请你们多多保重,早日凯旋!
此致
敬礼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首先解读材料,材料是围绕多方努力,共同抗疫的主题来报道的;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材料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们的奉献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由此,考生可以从主流导向中寻找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情怀。
解读任务:
①感谢信。要求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封感谢信,重点表达对医护人员的“硬核担当”精神礼赞,致敬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强的崇高精神,因为是感谢信,还要表达感谢、慰问之意;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类人,也可以是整体国人;注意书信体格式。
②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写一封信。注意收信的对象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写作时应呼吁开展学习过程中科学安全防疫的重要性,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语言要有感召力;注意信的格式。
【立意】
1.致敬“逆行者”;
2.千里驰援,可歌可泣;
3.同胞一心,其利断金;
4.有国家做后盾,一定打赢战“疫”。
5.热情讴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6.以爱和坚守的名义致敬祖国;
7.青年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勇敢担当;
【素材】
1、“2003年,我还太小,17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90后选择“逆行”,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95后的年轻护士李慧,在疫情严重的时间节点上,主动请缨,要求到任务重、风险高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90后女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现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今年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也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时她主动请战,“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
2、连日来,从武汉到各地市的一些医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资告急。这个时候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急需的不是资金,而是符合标准的医疗物资。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选择用自己笃定而行之有效的方式参与战“疫”,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位在浙江的四川小伙,和朋友出钱筹集25万只口罩,在阿里公益、菜鸟物流绿色通道下加急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小伙说:“经历过汶川地震,那年还小,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碰到疫情,只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医护人员。”除夕夜里,南京大学几名学生发起了NJU (南京大学)自组援助湖北团,在不到24小时之内,完成了两批物资捐助,其中就包括医护人员急需的护目镜等医疗物资。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这是不少年轻人理性思考下做出的选择。
3、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年。过年总意味着成长,而这一次,我们收获的是关怀、责任、担当、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义无反顾。疫情阻隔了交通,却不能阻隔一颗颗怀着大爱心向光明的心。隆冬总会结束,明媚春光在前!
4、很多人常常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很多人常常感慨岁月静好,可是我们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援士兵背影的坚毅;还记得,2015年天津爆炸事故时,消防战土背影的决然;还记得2019年四川大凉山火灾时,消防战士背影的无畏……当灾难带着恐惧、无助向毫无防备的我们袭来时,无数的逆行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如今,面对武汉的可怕疫情,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灾难很快会过去,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有无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正在逆行武汉、奋战武汉,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奋斗着!
5
、当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汹涌来袭,是他们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阻挡病毒前进的脚步。他们是白衣战士,从九零后的姑娘到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他们响应号召,奋勇直前,九死不悔,用生命护佑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他们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者,他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者……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英勇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勇士们致敬!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6、危难时刻,我们并不孤独,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肤色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在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彼此的心是相连的,彼此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帮助了我们,就像我们帮助过他们那样,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是感人肺腑的,在爱的主题下,呵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