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00 KB
  • 2021-06-05 发布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茶陵三中2019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给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 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 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 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贡献也最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 第二、三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 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 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 “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 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 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公认为”错误,原文说的是“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 C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错误,根据原文,在此前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寻找新路了,中国传统艺术只是“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D项,“中国传统艺术”应为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最大”错误,原文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且强加因果关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错误,本文在段末点明的是写作意图,而非提出中心论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错误,根据原文,“诚然”表明作者对这一观点并非不以为然,而是强调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源于中国。‎ 故选D。‎ ‎【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养鱼 路遥 这双水村出现的第一个能人就是孙少安。他已经用机器办起了砖瓦窑,并且第一家在村里修整了一院新地方。‎ 瞧,现在双水村又一个有能耐的人,竟然要挖塘养鱼了!这人是大队支委田海民。‎ 三十五岁的田海民,多年来,他一直是大队会计,月月下来都是满工,加之他岳父在米家镇公私合营门市部卖货,家底厚实,媳妇银花又出身于经营者家庭,很会计算,因此小两口的光景一直在村里拔尖。‎ 有一天,当海民不知从什么地方搞回一本养鱼的小册子后,夫妻俩在灯下头挨着头直看了一夜。他们立刻兴奋地决定:得,干脆,挖个池塘养鱼!‎ 黄土高原山乡圪崂的农民,从来没有吃鱼的习惯——别说吃了,许多人连这玩艺儿见也没见过。听说海民两口子要养鱼,双水村的人大为震惊。哈呀,这小子看别人发了财,急得胡跳弹哩!鱼?谁吃那东西!‎ 其实,这初中毕业的夫妻俩是有远见的。正因为这里的人不爱吃鱼,因此本地很少有人养鱼。但不是没有吃鱼的。逢年过节时,海民曾目睹过原西城的干部市民怎样排着长队,在副食门市上争买外地进回来的那点冻鱼。是的,他们将不指望在农村销售他们的产品,而是准备卖给城里的人的。海民已经在城里打探过,好几个饭馆都提出,只要他有鱼,有多少尽管往那儿拿!‎ ‎……‎ 挖鱼塘的日子到了,推土机喧吼着开到荒草地上,开始了引人注目的挖掘工作。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再一次震撼了这个古老的村庄。‎ 许多干农活的庄稼人和放了学的孩子们,都前呼后拥赶到这地方来看热闹。‎ 在观看田海民非凡壮举的人堆里,还有他爸田万有和他四爸田万江。‎ 田万有有他的愁肠。他明年就满六十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儿。他这把年纪一个人在山里挣命,勉强能糊住四张嘴,手头紧巴得连化肥也买不回来。两个女娃娃都大了,穿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经常破衣连身。别看他常在人面前是一个热闹人,其实一个人在山里唱完一段子信天游,便由不得抱头痛哭一场。‎ 蹲在旁边的他哥田万江,日子过得比他还恓惶。田万江的三个儿子都另过了光景,一个个老实巴脚,都拉着一窝儿女,根本不可能照顾他们。‎ 老弟兄俩听说海民要挖池养鱼,就凑到一块拉谈过,看能不能在海民这里入个“股”。他们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但粗笨活可以全包在他们身上。他们估计,尽管儿媳妇银花看不见他们的死活,但他们干重活,拿个小头,也许她能同意。‎ 现在,他们还没有向海民提这事。不过,他们此刻热心地蹲在这里,心里上倒觉得,这事好像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听着推土机的吼叫声,心里怪激动!‎ 两天以后,田万有、田万江乘银花不在工地,两兄弟就结伴来找海民,向他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海民当时没有拒绝。只是为难地对两位父老说,这要征得他媳妇的同意。‎ 当天晚上,海民就到父亲家来了。他告诉等待消息的父亲和四爸:银花不同意他们来干活!‎ 田万有发了半天呆,长叹一口气说:“我和你四爸等于去给你们揽工,你们都不要。你们比旧社会的地主都残酷!我和你妈吞糠咽菜把你拉扯大,如今我们不行了,你连我们的一点死活也看不见!你还算个人吗?”‎ 田海民无言地接受了父亲的一顿责骂,然后又无言地退出了这个把他养育大的破窑洞。他在黑暗的村道上回家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过了没多久,又起了意外的风波。海民家的隔墙邻居刘玉升,突然传出了一个可怕的预言。这位先知先觉的神汉危言耸听地散布说,在田海民的养鱼池里,将要诞生一条“鱼精”。说这鱼精必定要在双水村殃害人和牲灵;而且以后还要在外地去作怪哩!一些迷信的村民立刻开始诅咒海民和银花,有的人并且扬言要给鱼池里撒毒药!‎ 与此同时,田万有因生儿子的气,竟然用荒诞的手法编了一段“链子嘴”使刘玉升的谣言变为戏谑性的艺术在村子里传播开来。‎ 当“链子嘴”在村里传开后,田万有却后悔极了。‎ 唉,他怎能给自己的儿子编排笑话?他太过份!儿子光景烂包了,对他有什么好处?再说,这样能解决了他自家的困难吗?“链子嘴”没人给稿费!‎ 这一天,田万江又一脸愁苦找到田万有,对弟弟说:“咱们再去找找少安,看能不能到他的砖场打一段零工?要不,秋天种麦子的化肥都没钱买……”‎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又掺入了当地的方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风俗化的语言契合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田海民最终将养鱼失败。‎ B. 田万有之所以编造“链子嘴”来败坏自己儿子的养鱼事业,是因为儿子田海民不孝顺,不肯为父亲解忧,尤其是儿媳银华不顾老人死活。‎ C. 故事的结局有点意料之外——邻居居然造谣诬陷田海民,父亲田万有更是火中浇油,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文章中早就交代了村民对养鱼的不理解以及父亲对自己的误解。‎ D. 田万有这一形象在本文塑造得很有立体感,作者主要是通过动作、语言、肖像和心理等描写手段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5. 结合全文,简析画线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 ‎6. 本文节选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人认为用“不平凡的人”为题比原标题(“养鱼”)更好,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4. C 5. ①从叙事的技巧看,在“养鱼”这一主线中插入田万有兄弟家庭情况的介绍,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避免平铺直叙,使小说的叙述顿起波澜,有“摇摆”(延宕)之美。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这两段文字凸显了田万有兄弟贫穷困窘的生活现状,为后文他们提出参股养鱼以期改变现状的动机以及他们与海民夫妇产生的矛盾冲突,提供了合乎情理的生活逻辑。③在主旨表达上,展示了村民贫困的现状,有利于表现劳动致富的渴望与改变贫困的艰难。 ‎ ‎6.‎ ‎ 【答案示例1】“养鱼”更好。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养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起统摄和贯串全文的作用,众多的人事都通过养鱼这个枢纽连结起来,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也因养鱼这一行为而呈现出来。②从内容与主旨上看,“养鱼”这一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养鱼这件事,既生动地刻画了田海民、田万有等人物形象,又表现落后的农村里有远见、敢行动的新一代农民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与不平凡的创举。③从人物描写看,文章围绕养鱼写了很多人,如果以“不平凡的人”为题,就局限在“田海民”等人物身上,很难涵盖其他人物。④另外,以“不平凡的人”为题,有点笼统抽象甚至拔高,不如“养鱼”具体明确,更符合小说情节内容。‎ ‎【答案示例2】“不平凡的人”更好。①从人物塑造上来看,主人公田海民是一位老实、憨厚的平凡农村青年,但他敢于打破农村的成规,采用不平凡的方式来致富,如此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人物身上的不平凡的特质。②从小说主题的揭示上来看,以“不平凡的人”为题,更能凸显文章主旨:本文选自《平凡的世界》,田海民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无惧流言蜚语,在落后的农村做出了创举。这是看似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用泪水与欢笑编织成的不平凡的人生。③“养鱼”虽然是节选部分的核心内容,但“养鱼”一事恰是为了塑造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因此以“不平凡的人”为题更合适。‎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本题要求选择“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错在“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又掺入了当地的方言,读来别有风味……暗示了田海民最终将养鱼失败”这个地方。选项强行关联,因为风俗化语言并不能暗示“田海民最终养鱼失败”。‎ B项,父亲编造“链子嘴”是因为儿媳不同意他们“参股”,“不顾老人死活”是海民父亲的夸大之词和一面之词,“儿子不孝顺”只是父亲从自己的立场上“觉得”如此,并非事实。从“海民当时没有拒绝”“无言退出破窑洞”“噙满泪水”等语句可知。‎ D项,对文本的主要手法的分析失当。细读文本可知:文中几乎没有运用肖像描写,更谈不上“主要”。‎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小说)的重要语段(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析画线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全文标题和文章的主线都是“养鱼”,而画线语段属于记叙中的“插叙”,补充交代了田万有兄弟俩的家庭状况,既丰富了故事内容,又使行文显得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有一种跌宕的感觉。也正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差,这才有正文主体部分“养鱼”的情节,所以画线的这段文字在情节上有“蓄势”的作用。同时,也为田万有兄弟俩“穷则思变”的转换做了过渡,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敢于打破“成规”的“不平凡”形象。与此同时,画线段对主题的彰显也是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那就是世世代代甘于平凡的人们,要想生活有点起色,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走一条“不平凡”的路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及探究及其妙处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由表及里的分析。一般标题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本题要求探究到底用“不平凡的人”为题好,还是原标题 “养鱼”更好?做这个题的思路是,先表态,到底哪个更好。然后“问什么答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是回答“不平凡的人”为题更好,那么就应该从小说的主题的层面去挖掘,重点在语段中找出人物“不平凡”的言行、事迹来。如果是回答“养鱼”这个标题更好,那么重点就要从文章的叙述主体、情节、线索上的作用等方面来回答。还可以直接将两个标题进行比较,如:“养鱼”这个标题,更有生活气息,更能串联故事脉络,也能表现主人公田万有兄弟的自我图破,而“不平凡的人”显得太笼统、太宽泛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刹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200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月19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5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十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456分!11月6日晚,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分)9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 由“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C. 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 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 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 ‎ 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 “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9. 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慈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7. B 8. A ‎ ‎9. (1)利用互联网远程服务,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降低就医成本。(据材料一)(2)利用三维可视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据材料三)(3)利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据材料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增长率则逐年递减”这个地方。从“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看出:2013年增长率在提高,说明增长率不是逐年递减,而是有波动。‎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B项,“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的说法,于原文无据。资金增长率的降低不等于低速发展,只能说明产业扩张速度减缓。‎ C项,“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的分析以偏概全,夸大事实,表述太绝对。D项,“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强分主次,曲解原意。原文是“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并没有主次之说。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的显著优势。从材料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等语句可归纳出:方便快捷,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降低就医成本的优势。从材料三,“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等语句可概括出: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的优势。从材料四“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等语句可归纳出: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的特点。‎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遥襟甫畅 甫:顿时 B. 识盈虚之有数 数:定数 C. 穷且益坚 穷:贫穷 D. 北海虽赊 赊:远 ‎11. 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B.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C.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弱冠,指还未到20岁。‎ D. 家君作宰:“宰”在古代是官吏的统称,见于《周礼》。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 ‎1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答案】10. C 11. B 12. C ‎ ‎13. (1)阮籍狂放不羁,怎能效法他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2)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3)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 ‎(4)冒昧给大家献丑,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穷且益坚”的“穷”,古今异义词,意思是“不得志”,而不是“贫穷”。‎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常见表达技巧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古代诗歌、散文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和抒情;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 、象征、用典等;修辞包括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结合语境,不能架空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错在“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这个地方,选项曲解了作者的本意。“非无圣主”的意思就是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所以作者用贾谊屈居长沙的典故并不是“怨恨”皇帝。如果自己得不到赏识,只不过是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换句话说是自己运气差。‎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C项,错在“弱冠,指还未到20岁”,这个地方。因为男子20岁就称为“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此时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 ‎。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猖狂”,句中是指“狂放不羁”;“岂……?”固定句式,表反问。“效”,动词,译为“效仿、效法”。‎ 第(2)句采分点:“怀”,动词,译为“思念”;“阍”:日落时皇宫关门;“奉”,动词,“奉守”,这里指渴望能“奉守”在朝廷。‎ 第(3)句采分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个对称句;“时运”和“命途”是近义词,都是“命运、运途”;“舛”,译为“不顺、艰险”。‎ 第(4)句采分点:“敢”,译为“岂敢、怎敢”;“竭”,竭尽、竭力;“鄙怀”,“鄙”是谦辞,是自称;“恭疏”,恭敬地书写;“短引”,代指《滕王阁序》这篇文章。‎ ‎【点睛】《滕王阁序》节选译文:‎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  ‎ 哎,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年龄相等,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过些日子,我将到父亲身边,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  哎!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14. D 15.‎ ‎ “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考生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逐项对应分析。本题D项,“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表述错误,“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原文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意为:你到达蜀地时,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的季节,务必不要相忘,时时挂念对方,并不是怀念过去与李正之一起雪中赏梅之景,时间指向将来而非过去。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词的艺术特色的能力。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笔非常生动而有力。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委婉而深厚,见情见志。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点睛】本题改变了近年比较阅读的思路,以诗歌艺术特色入题,要求考生评论表达,审题难度较大。实则注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必要从语言风格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和情感阐述、赏析。译文: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君莫要流泪伤心,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注释:满江红:词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西南:川蜀地处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休:不要。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要:请。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正:正值,正当时。相忆:相思;想念。‎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厌倦而归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归心似箭,恨不能一下子回到家的急切心情。‎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云无心以出岫, (2). 鸟倦飞而知还 (3). (2)问征夫以前路, (4). 恨晨光之熹微 (5). (3)朝菌不知晦朔, (6). 蟪蛄不知春秋 (7).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8).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第(1)句的关键点:《归去来兮辞》、“云鸟自喻”,“出自无心”、 “厌倦而归”;答案“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上下两句的首字合在一起就是“云鸟”;要注意“岫”的正确书写,它的本意就是“山洞”,所以从“山”旁。‎ 第(2)句的关键点:《归去来兮辞》、“归心似箭”,“恨不能一下子回到家的急切心情”;答案“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问”和“恨”两字正表现了这种急切的心情,要注意“熹微”的正确书写。‎ 第(3)句的关键点:《逍遥游》、“朝菌”和“蟪蛄”;很显然填“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注意“朝菌”、“蟪蛄”、“晦朔”的正确书写。‎ 第(4)句的关键点:《陈情表》、“内外无亲”;上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下句“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注意,先“外”后“内”,并要注意“期功”和“僮”的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艰险,但“撕破我的历史”的考验却同样时刻存在。面对先烈先贤们的 、流血牺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扪心自问:得失之间,是否多了一点私心杂念?困难面前,是否多了一些 ?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才会很快走上“下坡路”。朱德同志生前常说:“我别无他求,只求做一个自自然然的共产党员。”( ),才会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也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开阔。人生每迈出一步,其实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擦亮“勿撕破我的历史”的信条,坚定高远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我们才能在面对考验时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作出 的抉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豪情壮志 患得患失 问心无愧 B. 激情满怀 患得患失 问鼎之心 C. 豪情壮志 唯唯诺诺 问心无愧 D. 激情满怀 唯唯诺诺 问鼎之心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人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B. 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C. 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D. 一个人一旦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一旦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便会很快走上“下坡路”。‎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朗如日月、一身正气、不忘初心 B. 不忘初心、一身正气、朗如日月 C. 不忘初心、朗如日月、一身正气 D. 朗如日月、不忘初心、一身正气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激情满怀”:情绪激昂,充满正气。语境讲得是“先烈先贤们的”为国为民牺牲的豪迈的情感,显然选“豪情壮志”,所以排除含“激情满怀”的BD两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而“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原文语境是在“困难面前”太在乎自己的个人得失了,所以选“患得患失”,从而排除C项。 再看,“问心无愧”指自问内心没有惭愧的意思;“问鼎之心”意思是指有夺政权的野心,含贬义。语境要求我们作出无愧于心的抉择,所以选“问心无愧”。综合以上分析: ‎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原句的语病主要是关联词不搭配,“一旦”这个表示假设的关联词,往往和“便(就)”搭配,构成一套表假设的关联结构。所以,应将原句的“才”改为“便”。而待选项在修改过程中,又多了一个毛病,即语序不当。也就是一个人走上“下坡路”的话,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理想信念”等发生了动摇,才会引发后面“行为”上被“一己之利”遮蔽双眼;而选项AD,都是先“遮蔽双眼”,再“信念动摇”,显然语序不当,故排除。B项,存在的毛病是,语态不对。一个人是“被”一己之私遮蔽了双眼,因为“一己之私”不能主动发出“遮蔽”的动作,故排除B。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原句括号后的语境是“才会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也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开阔”,而其前的语境是 朱德同志“只求做一个自自然然的共产党员”的话语。结合上下文可知,作为一个党员,首先是应该有为国为民的“初心”,然后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一身的“正气”;而这种光辉的形象,就如明朗的“日月”一般,照耀着后继者前行的路。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模仿示例,根据以下汉字字形推断成语,并说明理由。‎ 示例:扰(半推半就,理由:“推”字的一半加“就”字的一半组成“扰”字)‎ 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闹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泵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炭 (2). 头重脚轻,上面是“山”,重;下面是“灰”,轻。 (3). 闹 (4). 门庭若市,“门”中一个“市”字。 (5). 泵 (6). 水落石出,“水”落在下面,石头显露在上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字的组成的题目,首先根据汉字的字形和意义达到成语,重点注意汉字的拆分,一般是把汉字拆开,然后找到包含拆开后的两个字的成语,再解释,如“泵”拆开后是“水”和“石”,组成成语“水落石出”。‎ ‎2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请参照示例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 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 ‎(2)穷山恶水出刁民。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己不想要的,也是别人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 生存环境恶劣,人们就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择手段,穷山恶水中就会出现刁民。‎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首先审题,“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隐含的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这是题干的说明,然后分析例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设题者给出的分析是“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这是在理解这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解说为什么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需要扶持就会长得挺直。由此发现,考生需要先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然后思考会这样的原因,最后再进行拟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分析原因,因为你自己不想要的,可能也是别人不想要的,所以不要强加给别人;如“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意思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往往会出现狡猾的百姓,分析原因,因为穷山恶水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限制,而每个人求生的本能逼迫人用尽各种不同的手段活下去,其中当然包含一些恶毒的手段,这样长久的实践就会出现刁民。‎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生命诚可贵 使命价更高 ‎90后小蔡身残志坚,苦学本领,服务社会,值得点赞。高二络积聚社会力量,促成家乡修路工程启动,也的确展现了当代智慧的中学生形象。大学生小何献身国防、戍守边疆,退伍返校后为营救落水陌生女子献出宝贵生命,真的可歌可泣。他们都是中国当代好青年。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立足自身,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他们的故事的确打动我们的心灵。但最打动我的是献出宝贵生命的大学生小何。‎ 小蔡身残志坚,学技能开公司,服务他人,可以说其是自强不息的典范,这既是他奉献社会的体现,可也是其自身生存的需要。小王发动网络力量修好家乡道路,也是为了乡亲和自己出行更方便,生活得更美好。可是大学生小何为救人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给了一个陌生的女子。这样一个应征入伍的大学生,这样一个舍生救人的退伍兵,真的更能打动我心,因为在他身上展现出的强烈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我灵魂震颤。‎ 强烈的使命感让大学生小何中断学业应征入伍。每一个适龄青年都有义务参军入伍,因为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大学生小何正是心中有这种强烈使命感,才没有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安享象牙塔里的太平与安逸,让生命在平静中律动;而是戍守西南边陲,甘守寂寞与清苦,让生命在边疆闪光。因为他懂得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强烈的使命感让小何为了陌生女子勇于献出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一个人都会珍惜,但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强烈的使命感会驱动我们勇敢献身。退伍老兵小何正是心中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会为了陌生女子舍命相救。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使命感是什么?使命感就是责任与担当。这种责任与担当正是当代青年必须具备的,虽然小蔡与小王事迹也体现了其责任与担当,但把责任与担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小何却让我心灵震动。‎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历史上从不缺少为民请命的人。小何就是这样的人。小何身上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精魂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总会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它会给世代子孙精神生长补钙加锌,助力他们挺直中国的脊梁。小何就是这样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小何舍身担当,我们勇于为民献身的民族精魂才会代代相传,润泽天下苍生,彰显华夏温情。‎ 时下看见倒地老人匆忙转身,碰到小悦悦视而不见,诸如此类不一而显。因此,小何为陌生女子勇于献命在今天尤显珍贵。因为他昭告人们:使命与担当,不但是个人责任,也是时代呼唤。‎ 小何之壮举,震颤我心。他让我们相信心有使命,行者无疆。因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此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写作过程中要解决“如何成为中国好人”的问题,并不是把这三则材料割裂开来当作话题作文来写,因为在材料的第二段“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提示,就要求把这三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无论你选择哪一个故事,一定是和另外两个做对比分析。小蔡的故事,可分析出小蔡自立自强,自力更生,乐观开朗,不向命运屈服,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展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同时他还扶难济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小蔡可以成为“中国好人”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中国人的自信、坚强,乐于助人的美德;学生小王的故事,可分析出他作为一个高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为百姓做好事,他入选“中国好人”,表达了我们一种共同的心声,即“做人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每一个人都如此的话,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大学生小何的故事,可分析出他淳朴善良,热心,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为了救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能够入选“中国好人”是因为他身上有我们认可的危难之时勇于舍己为人的美德。综合这三个人物的故事,可分析出小王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小蔡的自立自强,扶难济困的精神,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小何,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更加可贵,激励我们在危难时刻要勇于献身,献出爱心,弘扬正气,这种精神更加地高尚。如果我们要想成为“中国好人”,也应该具备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必要的时候敢于献出生命去保护别人。‎ 在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向“中国好人”看齐,弘扬正气,争做中国好人。‎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三个人的故事当中必须有所取舍,不可平均用力;还要体现出“更”字,这就需要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选出哪一个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你。‎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