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6.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并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信”是指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从蒙学开始,从婴幼儿抓起,以胎教、父范母仪,生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婴幼儿善模仿,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古代的父范母仪,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如商鞅立木,季札赠剑、管鲍之谊、范式守信等等;也有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候,颇具警戒作用。
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朱熹提出了完整的德育阶段学说,从“小学”到“大学”是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8至15岁受“小学”教育,16、17岁受“大学”教育。两者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注重行为的训练;“大学”阶段就是“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有为忠信孝悌者”。朱熹还编辑“圣经贤传”和三代以来的“嘉言善行”为《小学》,作为“小学”德育教材;编著《四书集注》为“大学”教材,后成为元之后科考的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施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儒家经典教育,为学子包括诚信在内的价值观的萌发、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诚信教育,不论是私塾、官学,还是书院,皆行“明人伦”,“成德为事”。明清之际书院风起、私塾涌现,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虽在道德教育上分歧很大,但都重视生活实践,强调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信服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人做事不可脱节,朱子的“格致工夫”与王阳明的“事上磨”在一定程度上互通。
传统社会的礼俗文化承载着社会诚信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一种乡土社会中自然的教育,礼俗作为一种得宜的规范和生活方式,与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有时甚至会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的主要形式有三:古已有之、口耳相传的风俗;人们认同和遵循的“人情”习惯;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族规、村规和民约。通过礼俗约束民众从而实现“礼治”是传统乡土社会维护秩序和治理的基本方式。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
(摘自沈永福、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
1. 下列关于原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孔子的学说中,诚信教育不仅属于道德教育,而且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B.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诚信教育,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起点,强调父母的示范作用。
C. 在中国古代父母长辈在家给儿童讲故事,旨在使其顺利接受学校系统教育而更诚信。
D. 中国古代培养人诚信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到宋代形成了一定的学校诚信教育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女传》记载周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强调的是胎教的重要作用,可补充论证第二段的论点。
B. 若对父范母仪展开论述,应强调父母的行动示范比言说对于子女更有影响力,可用父范如曾子等事例作论据。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侧重论述传统社会学校诚信教育的系统,指出了私塾、官学和书院诚信教育的一致性。
D. 可选择成语“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作为文章中关于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诚信论述的依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家长重视诚信教育,孩子则不说谎、诚实做人并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B. 如果学校采用丰富适切的形式,就能显著地提高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性。
C. 只要家长和教师都做到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学生自然做到诚信做人。
D. 传统乡土社会已经瓦解,以社区为特征的城市,对市民诚信教育无能为力。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出自原文第一段,符合文义;B项出自原文第二段,符合“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的观点;C项,“旨在使其顺利接受学校系统教育而更诚信”,属于强加因果关系。D
项站在全文的高度进行理解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很多做法,属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第三段中朱嘉的德育学说及实践可以说明到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诚信教育体系,正确。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及其有娠”中的“娠”为“妊娠、怀孕”之意,文言语句反映了胎教观念,系中国古代胎教思想名句,正确。B项符合第三段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述,同时对“父范母仪”进行解说和举例,正确。C项错误,原文的论证逻辑不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而是“总一分”结构。第一段为总领段,总论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末段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礼俗文化的角度进行深人阐述。D项属于对原文论据与论点之间关系的考查,考查所给的成语可否充当证明相应论点的论据,“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一诺千金”都是蕴含诚信思想、突出守信的成语,正确。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项错误,“如果家长重视诚信教育,孩子则不说谎诚实做人”说法绝对化。应改为“如果家长重视诚信教育,有可能孩子就会不说谎、诚实做人”。C项错误,“学生自然做到诚信做人”说法不确切,“自然做到”改为“受影响而学习诚信做人”。D项“无能为力”不符合现实,城市可以采取图片、报栏、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市民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奇医·奇方
张舟平
先生姓宋名华,幼时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十岁便随父习医,深得祖上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即成阿城名医。
宋先生的药铺开在阿城的东街上,号“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钱可求医问药,无一文钱也可求医问药。药房门前大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宋先生怀有超绝的接骨医术。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久之,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遇到腰酸腿痛的,只需他轻轻一捏,便立时见效;折胳膊断腿儿的,一摸一捏也就接上了;有在别处断骨没有接好,到了宋先生手上,只见他冷观一眼,然后一个箭步冲上前,朝那坏腿弯膊处猛地一推,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功夫,就给弄好了。
就这样,宋先生每日坐诊“一文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有时,也有人请他去出诊。他从不要求来人为他配马备鞍,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嘚嘚嘚,洒一路清脆的蹄音,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这年秋天,日本鬼子打进了阿城。原阿城驻防司令麻五摇身一变当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阿城第一号大汉奸。
一天夜里,宋先生正襟危坐在八仙桌旁捧读一本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突然,寂静的大街上传来一条游狗狺狺的惨嗥,似遭受了什么重物的捶击。接着一串哒哒的马蹄声响过来。随后,就有人跳下马,咚咚地砸门。
宋先生打开门,面前那人提着一盏马灯,影影绰绰一身军人打扮。军人十分恭敬地问候宋先生。宋先生垂眼一瞅,知道来人是已投靠了日本人的麻五的副官。副官叫宋先生上马。宋先生略一沉吟,说,是你家哪位姨太太不舒服吗?副官说,是麻司令。他老人家今晚就寝前不知怎么回事瘫软不能站立了,有劳先生去看看。先生笑了,这就去吗?副官一只手提着马灯,一只手紧按着腰间盒子枪的枪套,语气冷冷地,马上去!
宋先生扫了一眼副官,又微微一笑,说,好的。先生说着便去后院牵出了他的那头小毛驴。另一个伪军模样的人走过来,欲扶宋先生。先生摆摆手,抓住鞍辔,腿一跨,很矫健地上了毛驴背。走吧,他说,走吧。
宋先生是在子夜时分走进麻五的驻地的。麻五在床上蛤蟆样哼哼着,见了宋先生,一连声说,先生救我,先生救我!这阵儿只觉着浑身酥软,像没有骨头似的。说着就要往起爬,竟是动不了。
宋先生乜一眼一摊稀泥样的麻五,上前看了看病情,说麻司令病得不轻呢,我给你开几剂方药吃吃看。这里有两样药引子,是万万不可少的,你要务必弄到,方能见效。说罢端坐到一张紫檀方桌前,铺开纸张,挥笔就是一剂方药。药引子另纸附上,写的是:石松籽五钱,夏枯草五钱。
三天后,麻五的副官骑着马又上“一文堂”来了。其时宋先生正在药房配药,见到麻五的副官,宋先生也没放下手头的活,只散淡地问一句,麻司令的病好些了吗?
没有。副官说,先生你开的药剂好像疗效甚微。
药理全对,怎能无效?这就奇了。宋先生放下手里的活,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家司令吃了枯草,可除草性;吃了松籽,当具松质。怎会无效呢?
副官一脸茫然。
宋先生缓缓地说,麻司令他把药引子吃到哪儿去了?
当然是肚子里呀!副官觉得宋先生的话有些愚蠢。
宋先生双手一拍,难怪不管用,我是要他把药引吃到心里去呀……
副官莫名其妙地去回话了。
当天,有人看见宋先生提着药箱,骑着毛驴去城外出诊了。
从那天起,阿城的人们再也没见过宋先生。
后来,有人传说,宋先生明里是个坐堂的郎中,暗里却在给城外赛虎岭上的抗日游击队供应着紧缺药品。传说又说,麻五的副官那天回去将宋先生的话一五一十学说给麻五后,麻五当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五官扭曲得极可怕。宋先生的那番话惹恼了麻五,他想暗害宋先生,但宋先生早已经参加八路去了。传说还说,宋先生当了八路,一身戎装,一改书生派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除奸队干掉了狗汉奸麻五……
抗战胜利后,宋先生的名字和那张奇方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传统的传奇小说模式交代了人物的姓名、身份、成长经历,为下文具体描写这位奇医作了铺垫。
B. 文中在表现宋先生的接骨神技时,用泥中拼碗训练肉中拼骨,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原理相同,有科学依据。
C. 汉奸麻五突如其来的瘫软怪病,有巧妙的隐喻作用;而宋先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子,其实是暗讽麻五没骨气。
D. 小说通过描写药铺的典型环境,比如“一文堂”的店名、门前大书的对联、“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等来烘托人物。
5.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位宋先生“奇”在何处。
6. 小说最后用人们的种种传说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①奇在医术。阿城名医,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接骨神技手到病除。
②奇在医德。有一文没一文均看病给药,不求利益;从不要求请他出诊的人为他配马备鞍,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③奇在用药。医术高超,开出的药却无效,用开出的奇特药引子讽刺棒喝汉奸。
④奇在机智镇定。麻五副官拿枪逼他出诊,他不慌不惧;写下讽刺挖苦麻司令的药方,从容端坐;副官质问药效,他从容对答。
⑤奇在身份。表面上是名医,实际上还可能有多种身份,充满神秘感。
6. ①丰富人物形象。用传说交代宋先生医术之外的另一个侧面,进一步突出宋先生之“奇”。
②释疑,使情节完整。通过传说,交代宋先生的身份、去向,使宋先生先前的所作所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情节发展更真实、可信。表现人们对宋先生的敬仰、赞美。
③增强小说的传奇色彩,增强可读性。用传说而非作者直接交代,造成真假莫辨、不可思议的效果,更富有神秘色彩。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项,结合文本内容“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久之,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分析可知,文中说这样做是为了练手功,与肉中拼骨未必原理相同,未必有科学依据。这样写是为了增添传奇色彩。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分析这位宋先生“奇”在何处,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奇”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功夫,就给弄好了”,奇在医术。“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有时,也有人请他去出诊……不辞辛劳,治病救人”,奇在医德。“宋先生明里是个坐堂的郎中,暗里却在给城外赛虎岭上的抗日游击队供应着紧缺药品”“但宋先生早已经参加八路去了”“传说还说,宋先生当了八路,一身戎装,一改书生派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除奸队干掉了狗汉奸麻五”,奇在身份。“石松籽五钱,夏枯草五钱”,奇在用药。奇在机智镇定。
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的结尾探究。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最后用人们的种种传说结尾的效果,“宋先生明里是个坐堂的郎中,暗里却在给城外赛虎岭上的抗日游击队供应着紧缺药品”“但宋先生早已经参加八路去了”“传说还说,宋先生当了八路,一身戎装,一改书生派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除奸队干掉了狗汉奸麻五”,丰富人物形象。使情节完整。通过传说,交代宋先生的身份、去向,情节发展更真实、可信。增强小说的传奇色彩,增强可读性。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泛娱乐直播平台,指主要业务为传播泛娱乐直播内容,并提供用户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功能的平台。泛娱乐直播起源于秀场社区,自2008年上线后发展至今,在PC端拥有较为稳定的用户基础。2016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对PC端的追赶趋势明显,7月后用户流量激增,迅速赶超PC端用户规模,并逐渐拉开差距。艾瑞分析认为,移动直播的兴起除降低了直播的门槛、拓展了传播渠道外,也激发了直播的社交属性,激活了直播的潜在用户。直播的整体用户规模扩大,并没有带来PC端固有用户的大量转移,因而PC端的用户基础受移动端影响较小,仍会保持现有规模稳定发展。
伴随着泛娱乐直播的火热,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2016年9月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网络直播行为下发系列文件。针对直播平台的监控要求不断提高,内容愈加细化,不仅对表演者提出要求,对用户的互动行为也采取了一定的监管限制,这些监管措施将会推动直播行业健康发展,遏制不良直播内容的传播。
(摘编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2014-2022年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及预测
【注】e: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报告》)
材料三:
仅仅两年的时间,曾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领域,在国内已经出现日渐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泛娱乐直播的细分化,往游戏、综艺、体育等场景下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直播与泛娱乐直播之间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朗。据艾媒咨询分析,泛娱乐直播领域正处于瓶颈期。数据显示,相比于2016年,2017年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化,导致了用户的加速流失。其次,泛娱乐直播的发展环境在改变。艾媒咨询分析,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另外,由于直播的投资热度冷却,资本趋于理性,资源趋于集中,导致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不少泛娱乐直播平台开始谋求其他出路。最后,变现模式的固化也让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成本不断提高。用户打赏、网红抽成的变现模式,导致对网红争夺日益剧烈,泛娱乐直播平台疲于“抢人”,疏于改进用户体验,进一步造成用户流失,本来黏性不强的状况又雪上加霜。
然而一时间,直播答题突然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新风口,仅仅是2017年年底到2018年新年的短短两周时间里,中文互联网上就有超过六款直播答题产品出现。直播答题的引入为过去奉行流量为王的直播平台找到了一条内容为王之道,益智问答以“知识竞赛”的面貌重塑了直播行业的形象,同时也收割了新的流量和用户。时参与的网友而言,直播答题开辟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甚至是益智、娱乐、赚钱三不误。因此,抛开当前出现的奖金透明性质疑、作弊外挂等问题.短期来看,直播问答是少有的负外部性较小的模式创新,非常有益于行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娱乐网《直播行业现状剖析》,有删改)
材料四:
与国内的直播平台不同的是,国外的大直播平台多属于已成型的社交平台,如美国四大直播平台Fucebook Live、Youtube、Snapchat推出的Live Stories,Twitter旗下的Periscope等等,这些平台本身已经是大型流量入口,直播对于它们来说社交工具的属性要更多于流量工具,更直接的目的是用直播带来的社交体验重新激活已经越来越趋向沉默的用户,而不是导流新用户。依靠熟人社交奠定社交地位的Facebook在全球60个国家都拥有用户,它需要为日趋沉默的用户寻找新鲜感,让互动形式更为丰富,主打视频直播业务的Facebook Live上线后两个月便被放在了服务栏的明显位置。
目前看来,比较统一的现象是直播更适合作为内容生产工具,而不太具备平台化的条件。国外直播市场Facebook、Youtube、Snapchat和Twitter四大社交巨头激烈角逐,国内直播平台则凭措BAT和资本上层,以及微博等大流量平台的互动来彼此竞争。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的国内泛娱乐直播,凭一己之力平台化的道路目前来看非常艰难。
(摘编自百家号《看看国外的直播“四大天王”都是谁》,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动直播崛起,用户规模迅速赶超PC端,在大幅提升我国泛娱乐直播用户整体规模的同时,也没有对PC端用户造成太大冲击。
B. 根据材料二可知,至2022年,中国泛娱乐直播的市场规模会逐年增加,但经历2016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其增速将会放缓。
C. 材料三重点分析了国内直播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指出直播答题这种娱乐方式才是未来直播行业发展的方向。
D. 与美国四大直播平台相比,我国的泛娱乐直播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目前尚不具备平台化的条件,只能依赖于其他平台。
9. 目前中国泛娱乐直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7. B 8. C
9. 存在问题:①某些直播平台传播不良内容;②内容存在同质化倾向;③变现模式固化,成本不断提高;④对用户体验关注不够;⑤用户黏性不强;⑥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
解决措施:①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直播平台自觉规范直播行为,杜绝不良内容传播;②者力提升内容质量,避免同质化倾向;③创新运营模式,改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④学习国外直播平台经验,建立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B项,“国内直播领域出现分化现象导致泛娱乐直播陷入瓶颈期”错误,从文中来看,“泛娱乐直播陷入瓶颈期”的原因并非国内直播领域的分化。材料三中说“据艾媒咨询分析,泛娱乐直播领域正处于瓶颈期。数据显示,相比于2016年,2017年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化,导致了用户的加速流失”,可见应是“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化”。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一项”。C项,“直播答题这种娱乐方式才是未来直播行业发展的方向”不合文意,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直播答题开辟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甚至是益智,娱乐、赚钱三不误……短期来看,直播问答是少有的负外部性较小的模式创新,非常有益于行业发展”,由此可见,直播答题只是在“短期来看”有益于直播行业发展。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目前中国泛娱乐直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本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存在的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措施。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如材料一“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如材料三“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化”“变现模式的固化也让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成本不断提高”“疏于改进用户体验”“本来黏性不强的状况”;如材料四中“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的国内泛娱乐直播,凭一己之力平台化的道路目前来看非常艰难”,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再看第二个问题,对于此问,有两种答题方法,一是就前面提出的问题给出策略,如“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严重同质化”,这是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就是“着力提升内容质量,避免同质化的倾向;二是到文中圈出相关部门的相关做法或者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的经验,如材料一“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网络直播行为下发系列文件。针对直播平台的监控要求不断提高,内容愈加细化,不仅对表演者提出要求,对用户的互动行为也采取了一定的监管限制,这些监管措施将会推动直播行业健康发展,遏制不良直播内容的传播”。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
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选自《明史·彭时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 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 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 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B. 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人阁。
C. 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
D. 尊号,是指加给皇帝或者皇后的称号,意在歌功颂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他先是经过殿试考中了状元,后来被破例提拔,参与国家机要事务,深受皇帝器重。
B. 彭时刚正耿直,力持正理。他时常引据大义,与李贤争论是非;当李贤被陷害时,他也能极力维护,打消了皇上罢免李贤的念头。
C. 彭时关心百姓,体恤民生。他向皇上上奏建议实行优待老人的制度。后来他提出了革除弊端、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
D. 彭时心怀国政,奉公持正。他在朝三十年,精诚辅政,坚持原则,不向子弟透露朝中政事;选拔推荐人才,不让当事人知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
(2)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有人传出这句话(给彭时),彭时惊惧地说:“李公有经世济民的才能,怎么可以罢免(他)?”于是极力为李贤申辩。(2)彭时因是旧臣被依靠器重,遇到事情(他都)极力争执,毫不回避。而这时候皇上对于政事倦怠,大臣很少得到召见。
【解析】
10.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引义”的主语是“时”,“咨之”与“时”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谅直”意为“诚信正直”,是李贤对彭时品质的表述,其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项。
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C释褐又称“解褐”,意谓脱去平民布衣而换上官服,而非“丧服”,喻始任官职。常用来指人摆脱布衣身份开始做官。
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他向皇上上奏建议实行优待老人的制度”错,原文是李贤觉得他的建议好,随即上奏实行。
13.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得分点:“矍然”惊惧地、“经济”经世济民、“直”申辩。(2)得分点:“见”被、“ 怠于政”状语后置、“希”很少。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第一名,被授予修撰。第二年,郕王监管国事,命令(彭时)与商辂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听到继母去世的消息,(彭时)极力推辞,不被允许,才接受任命。做官一年后就参与大政,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天顺元年,徐有贞 已经获罪,岳正、许彬也相继被罢免。皇上坐在文华殿召见彭时,说:“你不是朕所提拔的状元吗?”彭时叩头。第二天(皇上)仍然命令(他)进入内阁,兼任翰林院学士。内阁大臣自三杨之后,升降礼仪很少。被皇上亲自提拔的,只有彭时和岳正两人。而皇上正趋向任用李贤,多次召见李贤单独答话。李贤素来器重彭时,退朝后一定向他咨询。彭时引据大义,(与他)争论是否可行,有时甚至改变脸色。李贤刚开始有点抵触,时间长了也佩服他的诚信正直,说:“彭公是真正的君子呀。”慈寿皇太后增封尊号,下诏布告天下。彭时想(请皇上)广施恩惠,李贤说一年之内不宜两次大赦免。彭时说:“不是要赦免,应该实行优待老人的制度。朝廷大臣的父母七十岁赐予诰命文书,百姓八十岁赐予官服,这才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并推广到别人的老人’呀。”李贤觉得好,随即上奏实行。门达设计陷害李贤,皇上为此困惑,说:“罢免李贤,将要专用彭时了。” 有人传出这句话(给彭时),彭时惊惧地说:“李公有经世济民的才能,怎么可以罢免(他)?”于是极力为李贤申辩。并且说:“李贤被罢去,彭时不会单独留任。”这话使皇上听到了,皇上此前的想法就消除了。五年,(他)患病请假。过了三个月,皇上催促他到内阁办公,免去他上朝参拜。(彭时)上疏说:“光禄寺采办,各个城门抽税,搜刮民财到了百姓不能忍受的地步。而进献珍珠宝石的人,加倍估算提高(它的)价值,将国库搜刮干净。请革除这些弊端,使百姓得到恩惠。”皇上发布嘉奖的诏书褒奖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京城附近、山东、河南发生旱灾,(彭时)请求免除夏税和贩卖 食盐的凭证,以及让太仆寺赔偿母马。京城米贵,请求发放仓库中存储的五十万石粮食以平价卖出。(皇上)都听从了。彭时因是旧臣被依靠器重,遇到事情(他都)极力争执,毫不回避。而这时候皇上对于政事倦怠,大臣很少得到召见。万安同在内阁,勾结近臣外戚,君臣上下阻隔,彭时心中很担忧。彭时在朝为官三十年,孜孜不倦地为国家效劳,保持公正,顾全大体,公事(办完)回来后从不曾将政事告诉子弟。有论奏和推荐的,不让当事人知道。闲居没有萎靡不振的神情,服饰车马器用等俭省节约,没有声伎歌舞的侍奉,不合道义的东西不接受,有古大臣之风。[来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j,诗人例作水曹郎k。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l。
【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三四句宕开一笔,写初到黄州的喜悦之情,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
B. 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用典自况,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写无功受禄的愧怍。
D.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幽默诙谐,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15. 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4. B 15. ①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
②初到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
③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山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是夸张愤怼之语”
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之罪人。故诗人以逐客自命,并非夸张愤怼之语。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岁月流逝,英雄安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古代英雄驰骋疆场、横戈跃马的雄姿,以及叱咤风云的英雄气魄。
(2)音乐是生活的必需品。《琵琶行》中,作者因被贬江州,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听到“___________”,虽有一些山歌村笛,却“___________”。
(3)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在国家倾覆之时,“__________,_______”,自此走上了长达二十年的担当尽忠之路。
【答案】 (1). 金戈铁马 (2). 气吞万里如虎 (3). 杜鹃啼血猿哀鸣 (4). 呕哑嘲哳难为听 (5). 受任于败军之际 (6). 奉命于危难之间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风和海啸是海洋中人类最熟悉不过的自然灾害,这些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的海洋灾害,不但危机了人类,海洋也▲,会遭遇到严重的海冰威胁。主要发生于海湾、近海和内海地区的海冰灾害,通常指海上因为温度低,海水表层大范围封冻的现象。海面被海冰冻结后,厚度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
中国的部分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就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在2009年12月,冷空气不断入侵下,海水陆续出现结冰的现象。该海域内的海冰范围到了2010年1月4日至8日迅速扩大,一直持续到2010年2月,成为30年来最严重的冰情。被厚厚的白色冰雪所覆盖的黄海和渤海,▲凝固成了“冰塑”的世界。其中渤海超过50%的海域均被海冰冻结。无独有偶,1967年渤海经历过更为严重的可怕的大冰灾,海面成了巨大的冰雪平原,整个渤海湾被平均厚度超过半米的海冰封住,浩瀚的渤海仿佛一瞬间变成了平原,船舶孤零零地耸立在冰雪之上,▲。
幸运的是,极端海洋灾害并不会频繁发生。因为只有苛刻的气候条件才能形成海冰灾害。前期大面积降雪、持续低温、极端冷空气袭击,才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只有持续低温,海水的温度不断降低,还要发生大面积的降雪,提供凝结核,这是海冰结晶所需要的。(甲)。如果有多股冷空气不断袭击,海水温度不能回暖,海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
大范围的海冰灾害给航运、捕捞、养殖和海上石油开采等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而言,大面积的海面结冰还将导致海水缺氧和海水盐度的改变,严重时将威胁到海洋鱼类的生存,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平衡。
17. 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成语和四字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身受其害 波澜壮阔 措手不及 举步维艰
B. 深受其害 汹涌澎湃 瞬息之间 举步维艰
C. 身受其害 汹涌澎湃 措手不及 寸步难移
D. 深受其害 波澜壮阔 瞬息之间 寸步难移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甲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接下来是极端冷空气的驾临,促进在海面上形成海冰,海冰面积迅速扩增。
B. 接下来驾临的是极端冷空气,海面上形成海冰,让海面上冷静下来。
C. 接着海面上迅速形成海冰,伴随驾临的极端冷空气,海冰面积迅速扩增。
D. 接下来海冰面积的变化,伴随驾临的极端冷空气,在海面上迅速扩增。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曾遭遇过数次海冰灾害的袭击的有渤海和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
B. 中国的部分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就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
C. 中国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的袭击的有渤海和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
D. 中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部分海域,就曾遭遇过数次海冰灾害。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身受其害:身受:亲身受到。亲身受到某人或某事的伤害。深受其害:深:指程度深。深受:深深地受到。深深地受到某人或某事的伤害。第二处两个词语都原指水势,有声势浩大之意。“波澜壮阔”偏重在雄伟壮阔;“汹涌澎湃”偏重在撞击发响。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瞬息之间,指极短暂的时间内,寸步难移:形容走路、行动困难。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18. 试题分析:本段说明的是海冰灾害形成条件,前半段写了前期形成条件,此处 应为后期条件,方能形成海冰,故应在A、B中选择。从后文“如果有多股冷空气不断袭击,海水温度不能回暖,海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来看,重点是说海冰面积的变化,B项说“让海面上冷静下来”,语意不合。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D项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定语“数次”应在表动作的“遭遇”前;B项表意不明,“部分”修饰渤海,还是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不明确。
20. 学校邀请到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与学生座谈,文学社成员向同学们介绍作家时说的这段话,有五处不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得体,语体风格一致。
莫言,男,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系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创作的乡土作品充斥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在海内外小有名气。
【答案】①“莫言”改为“莫言老师”
②“男”改为删去
③“系”改为“是”
④“充斥”改为 “充满”
⑤“小有名气”改为 “享有盛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应用文段综合性修改类试题,考生首先要弄清应用文段的特点是介绍著名作家莫言,所以作为介绍的开场白一定要符合所介绍人的身份和地位,例如第一处“莫言”就有直呼其名的不尊重之嫌,所以要将其改为“莫言老师”。第二处介绍莫言的性别属于多余之举,因为莫言是大家,人们对他再熟悉不过了。最后三处属于用词不当,考生根据文段意思即可找出。
21. 为方便日常出行,我们会选择共享单车,下图是初次使用哈罗单车(Hellobike)的方法及规则。请把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初次使用哈罗单车,请先下载哈罗单车APP,或登录支付宝APP,注册账号并缴纳押金;再次扫描车身二维码,开锁用车;到达目的地,骑行结束后,手动锁车。哈罗或支付宝APP自动结算租车费用,每半小时1元钱,也可以购买骑行月卡后不限次使用,使用费用更便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理解和概括流程图类的语言运用题,考生要注意认真观察流程图的顺序及特点,同时要注意流程图里面的文字信息,考生在组织语言的时候要注意把所给文字信息都用上,注意前后的逻辑顺序和语言的逻辑性,特别要注意本题中题干的要求是: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120字,对于这些硬性的要求考生是必须做到的,根据对流程图的把握,本题有如下的作答参考:初次使用哈罗单车,请先下载哈罗单车APP,或登录支付宝APP,注册账号并缴纳押金;再次扫描车身二维码,开锁用车;到达目的地,骑行结束后,手动锁车。哈罗或支付宝APP自动结算租车费用,每半小时1元钱,也可以购买骑行月卡后不限次使用,使用费用更便宜。
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速度造就了成功,没有速度就没有成功。
——莎士比亚
②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其后。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大家”?也许这样才能不再为了追求速度,而丧失我们的生活,还有生长的本质。
——朱德庸《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
③在真人秀扎堆、综艺快餐化的当下,《朗读者》宛如一股清流,让整个嘈杂而又纷繁的综艺市场净下来,引领观众树立“慢一点,感受美好”的生活观念,传达一种“拾起阅读习惯”的文化理念。
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慢生活更从容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体育分你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在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经济实力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回顾历史的记录,我们应金钱名誉功力而疲劳,到头来终究什么也带不走。那为何我们不把自己的脚步放慢,去发现生活去享受生活呢。
时间变慢生活便美好在我们身边常有人说我太忙了,人们没日没夜的快节奏奔波,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但慢下来也有慢下来的好处,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做每件事的意义,而不是盲目跟从,就像非洲的时间很慢,慢到世界各地人都不适应,在2015年非盟峰会期间,原定于晚上七点结束的会议硬是被拖到晚上九点,与会的非洲各国首脑不但不着急反了还高唱赞歌,或许有人说非洲人不守时,但在非洲人的观念中,人不是时间的奴隶,而是创造着他想拥有的所有时间。
平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些,是一种享受,当你学会放慢生活中的节奏,就会发现世界有许多乐趣儿挺长各地美食也是一种乐趣,其实每道菜的做法就能体现你的生活,你喜欢听着菜就代表你每天过得开心快乐,你喜欢苦的菜。就代表你今天有许多不顺心的,你喜欢辣的菜,就代表你喜欢做些追求自己的事,除了这些,美食也能代表一种思念对以前生活的凡所有日常的一种回忆,如蔡澜是香港著名的美食家,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当有人问他什么样的东西最好吃,他总是说妈妈做的菜最好吃家乡的佳肴妈妈的味道,带着时光的记忆,平常这样的菜才是最大的享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有的人想拼命的绞尽脑汁地成为我也学霸,一位月收入过万的高领一位百万富翁等等。男人他们背负着许多压力,但有些人不急不躁做一个月收入七千,有一个小目标知足的平凡人,而他们却会感到快乐满足。
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背负太多人活着的人活在世,轻装而慢慢前行,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多则话语的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注意结合对多则材料的理解,把握材料的中心。根据理解“速度造就了成功,没有速度就没有成功。” ——莎士比亚,考生不难看出主要的立意观点应该是:速度造就成功。考生可以根据这一立意的角度,从生活中追求速度(效率)这个观点来进行写作,比如工业的进步就是对效率的追求,再比如我国高铁的速度和质量,还可以谈论生活学习中对速度的追求。本题材料第二的立意的角度是根据第二句和第三句得出的立意的观点:慢的艺术、生活需要慢慢的沉淀,慢一点感受美好,在阅读中慢下来沉淀自我。以上都可以是考生的立意写作的角度。综合以上材料中“快与慢”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在写作时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不要含糊;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辨证,不能绝对化。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速度”“慢一点,感受美好”,抓住了以上的关键词,不难看出材料的立意观点是:快与慢的关系,考生就可以根据以上的立意角度进行写作,注意写作的时候要多关注现实的生活,这样才能做到作文对现实当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