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的关系,并对两诗进行比较阅读。‎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上邪(  )        (2)山无陵(  )‎ ‎(3)夏雨雪(  ) (4)饮马(  )‎ ‎(5)夙昔(  ) (6)媚(  )‎ ‎(7)遗我双鲤鱼(  ) (8)烹鲤鱼(  )‎ 答案 (1)yé (2)línɡ (3)yù (4)yìn (5)sù (6)mèi (7)wèi (8)pēnɡ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命无绝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绵绵思远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夙昔梦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入门各自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结为知己 (2)使,令 (3)绵延不绝 (4)文中指“早晚”,一说是昨夜 (5)亲爱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1‎ ‎(1)上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转不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2)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一说是思妇梦醒后翻来覆去,反复思念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长命无绝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命,性命。‎ ‎(2)绵绵思远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遥远的路程。‎ ‎(3)入门各自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动词,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名词,指初级读物(多用于书名)。‎ 答案 (1)使,令。(2)文中指远行在外的丈夫。(3)指各回自己家门。‎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雨 ‎(2)言 ‎(3)下 ‎(4)为 ‎(5)乃 答案 (1)动词,降下,落下/名词,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水/动词,下雨 (2)问讯,告诉讯息/动词,说/名词,话 ‎(3)名词,指书信的后一部分/方位名词,下面 (4)变成/做/算是 (5)副词,才/动词,是/副词,竟然 ‎5.翻译下列句子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想同你结为知己,长久地使(爱情)永不断绝衰退。‎ ‎(2)青青的河边草,引起我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绵延不绝的思念之情。‎ 三、名言警句 ‎1.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1‎ ‎2.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背景展示 ‎(1)《上邪》选自《乐府诗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以诗中开头一句为题。“上邪”等于说“老天啊”。《上邪》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连用“山无陵”等五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2)《饮马长城窟行》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抒写了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思念及自己的孤凄之情。‎ 课堂导语 汉乐府诗中塑造了许多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女性的爱情历程,表达了对自由幸福婚姻的渴望。在追求爱情的方式中,《氓》、《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女子委婉含蓄地表情言志;《上邪》、《有所思》中的女子大胆泼辣,她们对爱情的真挚的呼告,成为后世人们争相吟诵、表露心迹的铮铮誓言。‎ ‎(1)《上邪》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现象,请在图中①处填出第二组,限4字。‎ ‎(2)《饮马长城窟行》写了女主人公的三层痛苦,请在图中②处填出第二层痛苦,限4字。‎ 上邪:呼告上苍→欲与君相知→→乃敢与君绝 饮马长城窟行:思妇 答案 (1)①四季颠倒 (2)②痛苦不平 ‎1.《上邪》一诗中设想了哪三组奇异的自然现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答案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异的自然现象,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天地相合了。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的人特有的心理。‎ ‎2.《饮马长城窟行》中包含了哪三层痛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体现出三层痛苦:①丈夫远行,经年不归,饱尝门庭冷落、世态炎凉之苦;②和丈夫一同远行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丈夫,眼看他人团聚,越发觉得自己凄凉寂寞;③回来的人中竟然没有人可以告诉自己丈夫的情况。‎ ‎3.请找出《饮马长城窟行》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②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③借代:“双鲤鱼”指代书信。④比喻:“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真实、鲜活地描写了女主人公渴盼丈夫回归的心情,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有人认为《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这节诗与上一节脱节,像是拼接而成,你认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不脱节。此前主要写在家的妻子思念远行的丈夫,日思夜想,就有人送信来了。从事理上讲,由上文的想念到此处读信的满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从文学表达上讲,“客从远方来”与前面的“谁肯相为言”紧密相承,回答了“谁”来传言送信的问题。书信的内容,回应了前面的内容。妻子牵挂丈夫,是自然的延续。‎ ‎(观点二)脱节。因为诗歌以形诸梦寐极写思妇相思之苦,“谁肯相为言”是相思梦的继续,言有尽而意无穷。后面的八句是截取他篇拼合而成,但也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形象地表达了思妇的期盼与无奈。二者相结合,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这在汉魏乐府歌辞中是比较普遍的,这些歌辞的截取和拼合,是演唱的需要,更是表达感情的需要,使文章内容和人物情感均获得长足的发展。‎ 11‎ 顶真修辞的运用 ‎《饮马长城窟行》很好地运用了顶真这种修辞手法,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这几句中,前一句的结尾均为后一句的开头,这使句子首尾相衔,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技巧点拨 顶真又名顶针、联珠、蝉联,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以上句的后分句或上句结尾的字词作下句的前分句或下句开头的字词,简单地说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井冈翠竹》)。‎ 迁移运用 请运用顶真手法,以“理想”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语意完整连贯,不少于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示例二)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双鲤、尺素书 运用示例 自古以来,游子思乡,征人怀亲,凭借鸿雁传递佳音,借助双鲤倾诉衷情。悠悠的思念,是春风乍起时湖面泛起的微波,是盛夏如火的骄阳,是秋雨缠绵时屋檐洒落的滴答声,是寒冬寂寂的夜晚。‎ 思念是优美动人的风景画,每一幅都令人魂牵梦绕;思念是闪光的影集,每一个瞬间都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11‎ ‎2.课外素材 拜年的变迁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 早期的拜年是真的要三叩九拜,直到民国时期拜年也是要下跪拱手跪拜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兴过明信片、贺卡拜年,甚至邮电部还发行过有奖明信片,但多在年轻的学生之间流行,也并未流行太久。可进入本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变化就多了也快了,几乎没几年就又变了。先是电话拜年,省却上门的寒暄。后是短信拜年,只须花上一点短信费。现在又时兴微信拜年,而且是群发,省时省钱又快捷方便,把所有的该拜的年都给拜了。甚至还顺便发个红包,手指点一下,嘿,红包到手了!‎ 选材感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远在天南海北的人联系,方便快捷。但因此也让人们减少了促膝长谈的次数。没有了当面的寒暄,似乎人情也变得冷漠。如此,还真让人怀念那个提笔写信,然后盼着别人回信,收到信后激动地打开信封的年代。‎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读后启悟 11‎ ‎ 这首诗主要描摹一个少女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妙的心情。然而,它既不是以少女自述的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也不作诗人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侣用“忆”的方式来抒写,所以全诗都作男子诉说的口气。‎ 这首诗的前四句为序曲,后四句是尾声,由抒情主人公诉说自己。中间二十四句为全诗的主体,是抒情主人公因忆念他的情侣而想象对方亦想念他,通过对“她”的种种情状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轻灵、纯洁多情的少女形象。‎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十二——友善(1)‎ ‎1.[名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 ‎[译文]积累善行的家族,一定有数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家族,一定会有数不尽的灾祸。‎ ‎[解读]古人用原始的唯物观点看待世界的变化运转,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总结经验,得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论。人类发展需要秩序,而建立秩序需要友好互惠,这就是善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的动因,而恶则意味着混乱动荡,必然是阻碍事物进步的。个体善行或恶行的累积,会对集体造成影响,这也是因为事物普遍联系的缘故。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告诫人们应多做善事,为后人积累有益的影响,无疑对社会健康有序地前进具有正面意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开篇就引用了《周易》这句话,为后文描写权臣平清盛多行不义最终导致平氏家族灭亡做了铺垫。‎ ‎2.[名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对别人友爱的人,别人也常常友爱他;对别人尊敬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解读]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此只要通过外界激发出人的善心,就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友善是人的本能,通过友善彼此交往,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因此,君子遇到对自己不友善的人,应当首先反省自己是否没有做好,其次才是去找他人的原因。同时,孟子也认为,“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单凭善就想使人心服,是不够的;要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命无绝衰 命:寿命 B.绵绵思远道 绵绵:绵延不绝 C.入门各自媚 媚:亲爱 11‎ D.遗我双鲤鱼 双鲤鱼:指代书信 答案 A 解析 命:使,令。‎ ‎2.下列句子中,“相”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我欲与君相知 B.谁肯相为言 C.相见常日稀 D.枝枝相覆盖 答案 B 解析 B项偏指“我”,其他三项均为“互相”。‎ ‎3.对下列各句所用手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意为东西左右种了松柏梧桐)‎ B.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绵绵”用了双关手法,既指春草绵绵,又指情思绵绵)‎ C.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用了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向上天呼告,表达自己的爱)‎ D.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用了借代手法,用双鲤鱼指代书信)‎ 答案 C 解析 C项应为直接抒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客从远方而来,送给我丈夫从远方捎来的书信。‎ ‎(2)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一定要保重身体,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思念。‎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饮马长城窟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唯梦中相见的情景。‎ ‎(2)《饮马长城窟行》中描绘女子急切地打开书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远道不可思 夙昔梦见之 (2)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3)上言加餐饭 下言长相忆 二、课内阅读强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 邪 11‎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都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异:《上邪》写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与承诺,《氓》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身命运的伤感,《孔雀东南飞(并序)》表现了女主人公以死殉情的刚烈。‎ 解析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上邪》、《氓》、《孔雀东南飞(并序)》都写了哪些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总结其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即可。‎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历来被称为对爱情忠贞坚定的宣言。对此,你有着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邪》中的这几句诗指天为誓,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定。这是一种很积极的爱情观,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但这种观念也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爱情中的悲壮与沉重的情绪。‎ 解析 题目要求就《上邪》这首诗中的爱情观谈认识。具体作答时,可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种爱情观虽然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会让人感受到爱情中的沉重。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答案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都是名词,书信。A项动词,思念/名词,情思。B项动词,问讯,告诉讯息/名词,话。C项读wèi,给予,馈赠/读yí,遗留。‎ ‎9.“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答案 这两句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领起下文,引出下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 解析 具体解答时,应从使用的手法答起,然后再分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分析可知,这句诗运用了起兴手法,为全诗奠定了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 ‎10.“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梦中丈夫在“我”身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梦中的“我”是甜蜜的;但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仍远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我”内心的失落和悲伤。‎ 解析 通过分析“梦见”与“忽觉”、“我旁”和“他乡”可知,这里明显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结合诗歌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一手法的运用突出表现了“我”以为见到了丈夫而终为一场梦的失落和悲伤。‎ 三、课外阅读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11.下列对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楼上少妇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不能实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青青草色、郁郁翠柳的生机盎然与少妇内心的孤寂、哀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少妇外表装束的艳丽与内心的苦闷、精神的抑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景物色彩的自然生成与少妇外貌色彩的有意粉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答案 A 解析 这首诗自始至终表现的是女主人公因思夫而生出的哀怨和苦闷,没有明显写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1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王昌龄的绝句《闺怨》。请将此诗与《青青河畔草》比较,自选角度说出它们的两个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构思不同:《青青河畔草》先写景,后让人物出场,再写人物的身世和心中的愁绪;《闺怨》让人物先出场,后写景,再写人物因观景而产生后悔之情。‎ 11‎ ‎②人物的心情不同:《青青河畔草》中女主人公的心情始终没有变化,“悲”贯穿始终;《闺怨》中女主人公的心情由无忧无虑,到见到“杨柳色”而产生怨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 引领[注]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 引领:伸颈远望。‎ ‎1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月何皎皎”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情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答案 A 解析 这里的“明月何皎皎”,既无“比”,也不是“兴”,只是描写眼前景,作为中心意象,它直接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以看作是“赋”的手法。‎ ‎1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主人公“忧愁不能寐”的情状?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看月、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主人公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出户独彷徨”,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主人公夜不能寐的情状,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主人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