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二轮复习 名句名篇默写 作业(全国卷用)
第一组 月之情
【易错点拨】 (1)又闻子规( )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东船西舫悄无言,( )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3)春花秋月何时了?( )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4)( )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答案] (1)啼;“啼”易错写成“蹄”。(2)唯;“唯”易错写成“惟”。(3)往;“往”易错写成“住”。(4)沧;“沧”易错写成“苍”。
[主题打通] 徜徉于诗文经典之中,总能发现月亮的身影。《短歌行》中,曹操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蜀道难》里李白感叹“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白居易在《琵琶行》借“月”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结束后的音乐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杜甫于《咏怀古迹》中抒写昭君悲剧根源和她的魂梦落空——“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李煜在《虞美人》中抒写眼前实景,由此引起对往事的追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商隐在《锦瑟》里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抒写了阔大的寂寥与温暖而朦胧的欢乐。天上孤月,地上相思。一个月亮,寄托了各式各样的感情,也慰藉了千千万万的游子。
第二组 水之象
【易错点拨】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水何( )( ),山岛( )( )。(曹操《观沧海》)
(3)乱石穿空,惊( )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白( )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答案] (1)似;“似”易错写成“是”。(2)澹澹、竦峙;“澹澹”易错写成“詹詹”或“淡淡”,“竦”易错写成“悚”,“峙”易错写成“恃”。(3)涛;“涛”易错写成“滔”。(4)露;“露”易错写成“霜”。
[主题打通] “水”在古诗文中是一个能引人浮想联翩的重要意象,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的“水”是以“水”喻人;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水”是以“水”喻愁;王羲之《兰亭集序》“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水”是文人雅趣;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水”是诗情画意的;《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水”是慷慨悲壮的;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水”是神奇壮观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水”是汹涌奔腾的;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水”是浩瀚无涯的;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水”彰显了豪迈气概。
第三组 酒之味
【易错点拨】 (1)莫笑农家( )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陆游《游山西村》)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白居易《琵琶行》)
(3)金( )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 )万钱。(李白《行路难》)
(4)人生如梦,一( )还( )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1)腊、豚;“腊”易错写成“蜡”,“豚”易写错为“豕”或“涿”。(2)弦;“弦”易错写成“玄”或“炫”。(3)樽、直;“樽”易错写成“尊”,“直”易错写成“值”。(4)尊、酹;“尊”易错写成“樽”。
[主题打通] 有人说,如果能从古典文学中榨出两种液体,一种是泪,另一种就是酒。酒可以“助江山之兴”,也可以宣泄情绪。这情绪,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是“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悠然;在晏殊《浣溪沙》中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轻快;在陆游《游山西村》中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在白居易《琵琶行》中是“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的尴尬;在李白《行路难》中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豪迈;在鲍照《拟行路难》中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悲叹;在苏轼《念奴娇》中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则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幽怨。
第四组 伤怀之美
【易错点拨】 (1)( )嗟女兮,无与士耽。(《氓》)
(2)艰难苦恨( )霜鬓,( )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同是天(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 )( )。(李白《蜀道难》)
[答案] (1)于;“于”易错写成“吁”。(2)繁、潦;“繁”易错写成“烦”,“潦”易错写成“撩”。(3)涯;“涯”易错写成“崖”。(4)咨、嗟;“咨”易错写成“资”。
[主题打通] 阅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伤怀之美。徜徉在古典诗文的海洋中,读《氓》,懂得了一位有主见但又被爱情所伤的女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伤感省悟;读《登高》,懂得了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落魄;读《拟行路难》,懂得了鲍照“吞声踯躅不敢言”的愤慨不平;读《兰亭集序》,懂得了王羲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感慨;读《琵琶行》,懂得了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病相怜互相慰藉;读《蜀道难》,懂得了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慨叹。
第五组 形象说理
【易错点拨】 (1)蟹六跪而二( ),非蛇(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也。(荀子《劝学》)
(2)沉舟侧(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海日生( )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山重水复(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螯、鳝、躁;“螯”易错写成“鳌”,“鳝”易错写成“蟮”,“躁”易错写成“燥”。(2)畔;“畔”易错写成“伴”。(3)残;“残”字易写错。(4)疑;“疑”字易写错。
[主题打通] 古人善于借物来说理,使得抽象之理更形象。《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借鸟和鱼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之情;《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以螃蟹为反例来论证求学用心专一的重要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借“帆”“木”来说明新生势力锐不可当;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虽写冬春昼夜交替之景,但却传达出光明终将驱散黑暗的生活哲理;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借月表达了人生总有遗憾;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山水”“花柳”阐明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
第六组 情景交融
【易错点拨】 (1)雕栏玉(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2)(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 )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3)风急天高猿( )哀,( )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砌;“砌”易错写成“器”。(2)浔、荻;“浔”易错写成“寻”,“荻”易错写成“获”。(3)啸、渚;“啸”易错写成“笑”,“渚”易错写成“诸”。(4)涯;“涯”易错写成“崖”。
[主题打通]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借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抒发诗人的一种无限惆怅之情;而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紧扣“秋水”与“秋色”来写秋天,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美妙图画,彰显了作者青年才俊的豪气;李煜在《虞美人》中,则是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物是人非的感伤;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借环境的烘染,传达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用秋天的冷景,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简而言之,在大师们的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七组 劝学
【易错点拨】 (1)学不可以( )。(荀子《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则( )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故不积(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荀子《劝学》)
(6)(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 )土,下( )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答案] (1)已;“已”易错写成“己”。(2)己、知;“己”易错写成“已”,“知”易错写成“智”。(3)生;“生”易错写成“性”。(4)跬;“跬”易错写成“圭”。(5)锲、镂;“锲”易错写成“契”,“镂”易错写成“娄”或“漏”。(6)蚓、埃、饮;“蚓”字易写错,“埃”易错写成“挨”,“饮”易错写成“引”。
[主题打通]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就印证了这句话。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就点明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首先我们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其次我们要重视逐步的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四我们要学会专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八组 师说
【易错点拨】 (1)师者,所以传道( )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吾师道也,夫(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是故无贵无(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于弟子。(韩愈《师说》)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韩愈《师说》)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韩愈《师说》)
[答案] (1)受;“受”易错写成“授”。(2)庸;“庸”易错写成“用”或“佣”。(3)贱;“贱”易错写成“践”。(4)贤;“贤”字易写错。(5)谀;“谀”字易写错。(6)欤;“欤”易错写成“与”。
[主题打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学习上的疑惑。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老师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老师的人可以不拘身份,不拘年龄,在某一领域里,能者为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他们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却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因而作者推测从师与不从师的结果是“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由此可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第九组 离骚
【易错点拨】 (1)长(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众女( )余之( )眉兮,谣( )谓余以善( )。(屈原《离骚》)
(3)固时俗之工巧兮,( )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4)背绳墨以追曲兮,( )周容以为度。(屈原《离骚》)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屈原《离骚》)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未悔。(屈原《离骚》)
[答案] (1)太;“太”易错写成“大”或“叹”。(2)嫉、蛾、诼、淫;“嫉”易错写成“疾”,“蛾”易错写成“娥”,“诼”易错写成“啄”。(3)偭;“偭”易错写成“面”或“勉”。(4)竞;“竞”易错写成“竟”。(5)惩;“惩”字易写错。(6)犹;“犹”易错写成“尤”。
[主题打通] 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感叹百姓遭遇的同时,他也在感叹自己的遭遇。他觉得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谣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因为由于优秀遭嫉恨被贬,他心中对君王有怨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他恨的是君主不明白自己的心,但是他处在的是一个“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的时代。这个社会善于投机取巧,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这样的社会中,他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下定决心,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屈原,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第十组 逍遥游
【易错点拨】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 )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且举世( )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 )。(庄子《逍遥游》)
(4)定乎内外之分,( )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5)若夫( )天地之正,而( )六气之辩。(庄子《逍遥游》)
[答案] (1)翼;“翼”易错写成“冀”。(2)抟;“抟”易错写成“传”。(3)誉、沮;“誉”易错写成“益”,“沮”易错写成“阻”。(4)辩;“辩”易错写成“辨”。(5)乘、御;“乘”易错写成“乖”,“御”易错写成“卸”。
[主题打通] 万事万物皆不逍遥!大如鲲鹏,它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极大,“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即使它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小如尘埃,也需依凭外物,“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转观人世,宋荣子这个人,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他能够将世人的“誉”和“非”置之度外,达到了一种“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但他也仅仅是类似于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也只有三种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即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