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0 KB
  • 2021-06-05 发布

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石河子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先秦时期的人而言,神拥有极大的权威,而人则对其心怀敬畏。《国语•楚语下》便记述楚国大夫观射父之言:“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自公以下至于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 在很多情况下,先秦典籍所提及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幸运的是,《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在《国语•周语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周惠王便就此询问内史过。内史过回顾了王朝兴衰之时的诸神:“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亡也,杜伯射王于鄗……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之神乎?” 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梼杌、夷羊、鸑鷟、杜伯以及此次降于莘的丹朱之神。诸神都是何方神圣?依照韦昭的注解,融即是祝融,《郑语》中称其是黎,也即是《左传》所说的颛顼氏之子;回禄本名吴回,是火神,又有说其名黎,与祝融为同一人;梼杌是鲧,即禹的父亲;夷羊是神兽名;鸑鷟则是凤之别名;杜伯是周宣王大臣,被其冤杀;丹朱则是尧之子。‎ 由此可知,至少在这段叙述中,可进入神这个序列中的,不仅可以有夷羊、鸑鷟等神兽、神鸟,还有宗神人神,即使人死之后同样可以被称为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神灵,如《周语下》记载东周王城边的谷、洛两条河交汇在一起,周太子晋称之为“二川之神”,可见神也包括河神之属。因此,《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自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在《国语》中,诸神很多都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有神兽、神鸟状貌的,还有杜伯为人形而“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而鲧则在另一处《晋语八》的相关记述中化为黄熊的形象。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与历史上众多的感神迹而生的故事 大体类似,而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之后派丹朱之后狸姓往祭来看,对丹朱的祭祀也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规则,因此丹朱大致属于宗神之列。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国语》也多有这类叙事,如《晋语二》记载作为天之刑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在虢公梦中,蓐收的形象是“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之下”。而之所以知道此神是蓐收,主要是因为史嚚据虢公梦中形象占卜所得。既然可以通过形象而知道神名,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某一神的形象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实,《晋语八》鲧化为黄熊的事例也是如此,晋平公生病而梦到黄熊,郑国大夫子产根据黄熊的形象而知此神应为鲧,并建议其祭祀夏郊。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介绍才能知晓神名,这同时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 ‎ (摘编自张永路《<国语>中的诸神形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时期,人们对待神灵“战战兢兢”“齐肃恭敬”,由此可知先秦时期神灵信仰的至高权威和深刻影响。‎ B. 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禹的父亲梼杌,尧之子丹朱,周宣王大臣杜伯,神兽夷羊,神鸟鸑鷟等。‎ C. 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如《晋语二》记载天之刑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 D. 先秦典籍,除了《国语》中的一段记载让人们掌握了神之具体情况,大多数所提及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国语》中,诸神很多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如:梼杌化为黄熊;杜伯被周宣王杀害后,化为人形乘坐白马素车,穿着红衣,手持红弓箭。‎ B. 据《周语上》记载,《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自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C. 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而且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派丹朱之后对其祭祀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来看,丹朱应该是属于宗神之列。‎ D. 祭祀、祈祷等敬神行为可以求神降福或止祸的观念,在人们意识中的投射就具体表现为子产建议晋平公祭祀夏郊来治病的故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并非所有神灵都可以均等地享受民众的祭拜。‎ B. ‎ ‎《国语•周语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因为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所以此次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 C. 在先秦时人眼中,神与人可以相互交通。人可以通过祭祀、祈祷而获得神的降福,而神不仅可以降福于人,还可以降祸。‎ D. 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介绍才能知晓神名。‎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D项,偷换概念,第二自然段,《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B项,张冠李戴,第三自然段,“自然神如河神等”是《周语下》记载的内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B项,因果失当,由“其丹朱之神乎”可见,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只是内史过的推测。而且,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并不能得出“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的结论。‎ 故选B。‎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解答时要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小炕笤帚 刘心武 他们是大二男生,一天在宿舍里,引发出了一个关于小炕笤帚的故事。几个舍友里,只有两位备有扫床工具,一位富家公子有个非常漂亮的长柄毛刷,一位来自穷乡的小子有个高粱穗扎的小炕笤帚,其余几位收拾床铺时会跟他们借用,一来二去的,都觉得还是那小炕笤帚好使,最近就连那富家公子,也借那小炕笤帚来用。‎ 那天熄灯后,都睡不着,各有各的失眠缘由,绰号“蜡笔大新”叹口气提议:“夸克,随便讲点你们乡里的事情吧。”其余几位也都附议,绰号“唐家四少”的富家公子更建议:“从你那把小炕笤帚说起,也无妨。”‎ 因为物理考试总得高分,绰号“夸克”就讲了起来:那年我才上小学。村里来了个骑“铁驴”的,“铁驴”就是一种用大钢条焊成的加重自行车,后座两边能放两只大筐,驮个二三百斤不成问题。那骑“铁驴”的吆喝:“绑笤帚啊!”我娘就让我赶紧去请,是个老头,他把“铁驴”放定在我家门外的大榆树下,我娘抱出一大捆高粱来,让他给绑成大扫帚、炕笤帚和炊帚。他就取出自带的马扎,坐在树下,先拿刀把高粱截了,理出穗子,然后就用细铁丝,编扎起来了……“蜡笔大新”叹口气说:“不好听,来个惊人的桥段!”上铺的一位问:“会闹鬼吗?我喜欢《黑衣人》的那份惊悚!”“夸克”继续讲下去:你们得知道,高粱有好多种,其中一种就叫帚高粱,它的穗子基本上不结高粱米,专适合扎笤帚炊帚什么的,我娘每隔几年就要在我家院里种一片帚高粱,为的是把以后几年的扫帚、炕笤帚、炊帚什么的扎出来用,扎多了,可以送亲友,也可以拿到集上去卖。‎ 那是个星期天,午饭后,我在屋里写作业,我娘忽然想起说:你去问问那大爷,他吃晌午饭没有?他大概是转悠了好几个村,给好多家绑了东西,还没来得及吃饭呢。我就出去问,那老头说:“不碍的。我绑完了回家去吃。”我进屋跟我娘一说,我娘就从热锅里盛出一碗二米 饭,就是白米跟小米混着蒸出的饭,又舀了一大勺白菜炖豆腐盖在上头,还放了两条泡辣椒,让我端出去……“唐家四少”说:“情节平淡,我得去趟卫生间。”“夸克”就提高声量说:呀!出现情况了!我娘忽然叨唠:“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啊……”就往门外去,我跟着,只见那老头已经从马扎上翻下地,身子倚在榆树上,翻白眼……他是被饭菜给噎着了,喉骨哆嗦着,嘴角溢出饭粒和白沫,但剩的半碗饭并没有打翻,显然是刚发生危险时,他就快速把那碗饭菜放稳在地上了……我娘赶紧把他的手臂往上举,指挥我用手掌给那老头轻轻拍背抚胸,没多会儿,那老头喉咙里的东西顺下去了,松快了,娘让我去取来一碗温水,让那老头小口小口喝,老头没事儿了……讲到这儿“唐家四少”去卫生间了,回来时候只听“蜡笔大新”在感叹:“哇噻,两毛!两毛能算是钱吗?”原来,那老头绑扎东西,大扫帚每个收五毛钱,炕笤帚、炊帚只要两毛钱。绑扎出一堆东西,“夸克”他娘才付他四块钱。那老头说:“你们真仁义,给我饭吃,还救了我。这些剩下的苗苗不成材,可要细心点,多用些铁丝,也能扎成小炕笤帚,今天我没力气了,让我带走吧,过几天扎好了,我给你们送过来,不用再给钱。”“夸克”娘说:“连那些高粱秆,全拿走吧。扎的小炕笤帚,你自用、送人都好,甭再送来了。”‎ 从上铺传来评议:“不是大片儿。小制作。表现些民间微良小善。比《纳德和西敏:一次离别》浅多了。”“夸克”说:没完呢。过了几天,本是个晴天,不曾想过了晌午,也不知道怎么的忽然下了场瓢泼大雨,放学回家路上,听人说下大雨的时候有个骑“铁驴”的老头栽沟里了,路过那沟,“铁驴”挪走了,只留下痕迹,还有一把小炕笤帚,落在沟边,脏了。我心里一动,捡起那小炕笤帚,回家拿给娘看,娘说,一定是那大爷要给咱们家送来的。那年月乡里有绑扎笤帚手艺的人,大都跟我爸一样,进城打工了,剩下的,有的扎出来的东西没用几时就散了,可这老头扎得又结实又好用,除了铁丝,还都要再箍上一圈红绒线。我们听说摔断腿的老头被卫生院收治了,娘儿俩就去看他……“蜡笔大新”评议:“诚信,很健康的主题。”“夸克”继续讲:到了医院,见到他,我们就慰问,道谢,可是,那老头当着医生说,他不认识我们,他那“铁驴”里的小炕笤帚,不是带给我们家的。我跟娘好尴尬。我们只好退出,在门口,恰好跟那老头赶过来的家属擦肩而过……最后,我要说明:这小炕笤帚当时就洗净晒透了,一直搁在躺柜里,没舍得用,来大学报到前,娘才取出来让我裹在铺盖卷里,带到这儿来以前,我进行过消毒,请放心使用。‎ 宿舍里安静下来。‎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炕笤帚的故事,叙事角度很巧妙,时而用第三人称叙述,时而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角度的转换十分自然。‎ B. “夸克”娘儿俩给绑笤帚的老头吃二米饭,当他发生危险时又及时抢救,老头为报答这娘儿俩,绑扎了一堆东西,才收了四块钱。‎ C. “夸克”娘儿俩及时抢救吃饭被噎的绑笤帚老头,这一情节为下文老头送小炕笤帚遭大雨栽进沟里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D. 这篇小说故事简单,情节也不太曲折,没有什么矛盾,但文中人物淳 厚、质朴、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品性让人感动。‎ E. 绑笤帚的老头来给“夸克”家送小炕笤帚,不幸栽进了沟里,“夸克” 通过笤帚上的红绒线判断这个老头就是之前给家里帮笤帚的老头。‎ ‎5. 小说对舍友们的描写贯穿始终,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骑“铁驴”的老头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7. 小说最后写“夸克”娘儿俩去医院看望绑笤帚的老头,可老头当着医生说不认识他们。作者的这种处理是否合适?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4. AC 5. ①前两段写舍友们对小炕笤帚的偏爱和熄灯后的提议引出了下文讲小炕笤帚的故事。②第三段舍友们的插话也正是读者此时的疑问,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的,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③最后两段舍友们的评议和安静下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从而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 ‎6. ①质朴厚道。老头扎笤帚不仅便宜,而且结实好用。②知恩图报。因为“夸克”娘儿俩给他饭吃又救了他,他就把剩下的高粱苗苗带走扎成小炕笤帚并要送给他们。③为别人着想。被饭菜噎到还将碗平稳放好,因送小炕笤帚栽到沟里却当着医生的面装作不认识“夸克”娘儿俩,不想连累他们。 ‎ ‎7. 观点一:作者的这种处理是合适的。①从情节上说,老头当着医生的面装作不认识“夸克”娘儿俩,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说,这样处理可以使老头的形象更丰满,更能突出其善良厚道的品格。③从主旨表现上说,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涵的表达,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的这种处理是不合适的。‎ ‎①从情节上说,前面已有“给饭吃”“出现危险后的抢救”等情节,可见他们正面接触时间不短,说“不认识”不合情理。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说,老头没有必要装作不认识,把真实情况说出来,更能凸显老头的平常心。③从主旨表现上说,老头冒雨送小炕笤帚足以突出小说“诚信”主题,装作不认识对主题有破坏作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项,从文中来看,绑扎那一堆东西,按规定的价格就应付四块钱;老头为感谢他们决定把剩下的高粱苗苗扎成小炕笤帚,免费给他们。‎ D项,“文中人物淳厚……让人感动”不准确,应是“小炕笤帚故事中的人物淳厚……让人感动”。‎ E项,从文中可知,“通过笤帚上的红绒线判断这个老头就是之前给家里绑笤帚的老头”的人是“夸克”娘,而不是“夸克”。‎ 故选A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小说具体内容从内容主题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可先把描写舍友的段落内容稍加概括,然后再从结构的角度组织答案。如第一段写舍友们偏爱小炕笤帚,第二段写舍友们熄灯后提议讲故事,从而引出下文讲小炕笤帚的故事;中间对舍友们的描写一般都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两段,“蜡笔大新”评议:“诚信,很健康的主题。”“宿舍里安静下来”正因为舍友们认同这一传统美德,所以才安静下来沉思,从而突出了主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质朴厚道”、“知恩图报”、“为别人着想”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如“那老头绑扎东西,大扫帚每个收五毛钱,炕笤帚、炊帚只要两毛钱”“可这老头扎得又结实又好用,除了铁丝,还都要再箍上一圈红绒线。”表现了老头质朴厚道;“让我带走吧,过几天扎好了,我给你们送过来,不用再给钱。”表现了老头的知恩图报;“那老头当着医生说,他不认识我们,他那“铁驴”里的小炕笤帚,不是带给我们家的”表现了老头善良,为别人着想的性格。‎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选择的观点,结合着小说的具体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及主题来阐释自己的理解。比如,可直接回答“作者的这种处理是合适的”。理由从以上三方面分析:老头当着医生的面装作不认识“夸克”娘儿俩,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可以使老头的形象更丰满,更能突出其善良厚道的品格;有助于小说思想内涵的表达,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有现实意义。如果认为“作者的这种处理是不合适的”,也要从这三方面找理由。情节上说“不认识”不合情理;凸显老头的平常心,对小说“诚信”的主题有破坏作用。‎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二、默写(共1题;共12分)‎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在《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雕刻为喻,阐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 ‎③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驰骋疆场、气势磅礴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锲而不舍 (2). 金石可镂 (3). 海日生残夜 (4). 江春入旧年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锲、镂、生、戈。‎ ‎【点睛】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学生平时进行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只会背不会写字,学生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字形的准确记忆。尤其是通假字,要特别记忆。‎ 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钱勰,字穆父。生五岁,日诵千言。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勰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定官制,勰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 奉使吊高丽。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 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 翰林缺学士,章惇①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帝曰:“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雍②。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钱勰传》,有删改)‎ ‎[注]①章惇:时任宰相。②雍:郑雍,大臣,曾遭章惇排挤。‎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B.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C.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D.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因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权利,让子孙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 B. 居丧,守孝。古代尊亲死后.在服丧期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等活动,表示哀悼。‎ C. 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禄等职事,长官为户部尚书。‎ D. 朕,文中是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不能用。‎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勰能力突出,不慕高官。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很强,做官后因才华出众引起皇帝重视;王安石派人去见他,许诺封官,他没有动心。‎ B. 钱勰爱惜节操,不收礼金。他被皇帝选中出使高丽,不接受不该收的礼物,高丽人在他回国途中追送礼金,被他严词拒绝。‎ C. 钱勰办事干练,思维敏捷。老吏作梗,钱勰应对自如,有人伪造别人的字迹递诉状,被钱勰识破;苏轼作诗赠予钱勰,钱勰立刻作诗回报。‎ D. 钱勰得罪权贵,遭到报复。钱勰曾写过贬谪权臣章惇的文词,后来又拟写安慰郑雍的诏书,遭到章惇排挤诋毁,被贬到地方任职。‎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2)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答案】9. D 10. A 11. C ‎ ‎12. (1)钱勰当即分析判决,选择不合理的,封上并做记号,告诫不要再来。‎ ‎(2)宗室、贵戚因此收手,即使丞相府请托,也给他们戴上刑具加以治罪。‎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吏”“王”“命”“勰(人名)”“左右番”“职”“吾(人称代词)”“例”“汝(人称代词)”,虚词“则”“且”,标志性词“曰”,再结合本句意思:官吏哭泣着说:“国王有命令,没有完成任务回去就死,况且左番已经接受了。”钱勰说:“左右番各有职守,我只是遵照旧例,你可以死,我不能接受。”句子可以断开为: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故选D。‎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荫……给予子孙权利,让子孙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说法不正确,给予子孙权利,不一定是指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故选A。‎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有人伪造别人的字迹递诉状,被钱勰识破”错,应是有人递诉状被钱勰认出字迹,是以前上诉过的,钱勰指出并批评他。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剖”,分析;“简”,选择;“缄”,封上;“识”,做标记,做记号;“戒”,通“诫”,告诫。(2)句中:“敛”,收;“虽”,即使 ‎;“械”,动词,戴上刑具;“治”,治罪。‎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钱想,字穆父。五岁时,每天背诵一千字。因恩荫担任尉氏县知县,授任流内耸主簿。判耸陈裹曾经登记进用次第的簿册,神宗称赞陈襄。陈襄说:“这不是我所能做的,是主簿钱想做的。”第二天召入我遇应对,将要委任钱想清贵重要的官职。王安石让他的弟弟王安礼来见钱鳃,答应任用钱想做御史。钱部辞谢说:“家里贫穷,母亲年老,不能远行万里。”制定官制,钱想正居家守孝。皇帝在左司郎中之格祭自写下钱曝的娃名,等到服丧结束时授给他。奉命出使高丽进行慰问。钱想入朝请领出使旨意,皇帝说:“高丽喜好文学,又重视士大夫家世,所以选择了您,没有别的原因。”就要求按照吕端旧例出行,凡是馈赠不是本来就有的都没有接受。回来时停留在紫燕岛,高丽国王派两个官吏追送金银器四千两。钱勰说:“在客馆时已经推辞了,现在来干什么?”官支哭泣着说:“国王有命令,没有完成任务回去就死,况且左番已经接受了。”钱想说:“左右番各有职守,我只是遵照旧例,你可以死,我不能接受。”最终没有接受。凭着龙图阁待制担任开封府知府。老官吏畏惧他的机敏,想以事使他困窘,引来人们上诉文书至七百件。钱怨当即分析到决,选择不合理的,封上并做记号,告诚不要再来。经过一个月的审理,一人又来,钱勰喊来责问他说:残原来已经告诫练了,怎么能骗我?”那人撒谎说:“没有。”钱想说:“你以前上诉如此如此,我标记以某字。”打开封口给他看,果然如此,府中上下都很惊诧。宗室、贵成因此收手,即使丞相府请托,也给他们戴上刑具加以治罪。这样慢慢地被很多人怨恨,出京任越州知州。召入朝廷担任工部、户部侍郎。苏轼趁钱想伏案时送给他诗,线狠提笔立刻写成作为回报。苏轼说:“如电一扫公庭诉讼,如回声对答诗筒,是近来没有见过的。”输林缺学士,章惇三次推荐林希,皇帝却任命了钱怨。钱舰因曾经拟写章惇的贬谪文词,害怕而要求离去。皇帝说:“朕原已知道,不用回避。”曾经在经幄讲学,皇帝留下他,对他说:“台臣论述徐府的事,言辞涉及郑雍。如果都雍有奏请,一定交付给您用赞扬的诏书安慰他。”不久郑雍的奏章到,钱想答诏道:“朕察觉此事纯属诞告力求明辨。”皇帝见了,认为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章惇因此极力排挤低毁钱鳃,暗币指使全台攻击钱疆。罢免原职担任池州知州,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②尊:通“樽”。‎ ‎13. 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 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 “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 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 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14. 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 ‎【答案】13. BC 14. (1)三、四两句主要用对举(对偶)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北与南、高与低、红(白)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喑示出整个天地间皆是蓬勃绚烂的春色。(若答“拟人”“比喻”,分析合理,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景中含情,那“犯寒开”的梅花,“如酒绿”的波纹,充溢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色,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 ‎【解析】‎ 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选项B第二句表达的感触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这里化用“南浦”的典故,不是借以表达离别之情,只是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句。答题关键词“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答题首先点明写景手法和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点睛:古典诗歌写景的七种角度:一、正面与侧面的结合。 (所有的烘托写法都是侧面描写,在回答侧面描写时 要具体)题中“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主要是正面描写。二、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 诗人为了创造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 而使"境界全出"。三、声与色的结合 (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古代写景常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受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 五、点与面的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 他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六、远与近的结合。看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比如本题中运用的是空间角度中的高低结合,山上的树木和山下的泉水,山崖上残雪与山路上出征的骑兵,构成了高低有致,上下错落的画面。七、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同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 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方式入手,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五、单选题(共2题;共10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 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 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 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人知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能力。该题型近几年稳中求进,引入成语的考查,对考生而言,在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有利于考生渐渐进入答题正常状态,体现了出题人的人文关怀。分析时,可用排除法。‎ B项,“瑕/遐”均读xiá,故排除B。‎ C项,“涤/嫡”均读dí,故排除C。‎ D项,“俯/辅”均读fǔ,故排除D。‎ 所以选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B. 《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故都的秋》的作者分别是戴望舒、徐志摩、艾青、郁达夫。‎ C.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处女作《雷雨》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 D. 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记忆文学常识时,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外国作家要记清国籍)、作品、风格特点、文学流派、文学主张等都要记忆清楚,不可张冠李戴。‎ D项,《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作品。‎ 故选D。‎ 六、综合题(共1题;共17分)‎ ‎17.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①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小的百合,②小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它心里有一个③内在的念头:“我是百合,不是野草。④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很高兴,⑤周围的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你别费力气了,即使你真的能开花,在这⑥偏僻的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百合说:“我会开花,________。”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1)请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要求:①既能回应野草嘲讽,又能表现百合坚定的信念;②不少于20字,不多于25字。‎ ‎ (2)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答案】(1)(示例)不是为了赢得别人欣赏,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2)②③⑥‎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要符合要求“既能回应野草的讽刺,又能表现百合坚定地信念”;第二小问要注意前后内容的重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填空和删改句子的题目,根据上下文填空注意前后文的提示,此题注意前文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删除词语注意试删,此题“②小百合”前面的句子的主语就是它,所以删掉。“③内在的”和前面的“心里”重复,“⑥偏僻的”和“荒郊野外”重复。‎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七、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玩家越来越多。腾讯网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注册用户数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超过5 000万。‎ 某些沉迷游戏者还做了一些“奇葩”的事情。某小学生因为被家长禁止玩游戏而跳楼;有对父母给新生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正在上小学的小林因技术不精,在游戏里一直被敌方的“兰陵王”玩家追杀,情急之下他竟然选择了报警,让民警助他退敌……‎ 有人强烈建议封杀“网络游戏”或对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加以限制,有人则认为完全不必谈“网游”而色变。‎ 你怎么看待当下“网络游戏者越来越多”这一现象?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拒绝网络诱惑 如今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已步入大多数的家庭中,人们开始走进了计算机时代。可是网络的信息量很大,好的多,坏的也多。如今已有许多人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网络游戏就是一类。‎ 而一个个都变的面容憔悴,丝毫没有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活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有利品、又是一个祸害,而这网络游戏就是祸端,对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认真思考、选择对的。丢掉错误,才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得更好。‎ 网络游戏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多少人沉迷于它。只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一时的快乐和刺激。快乐过后呢?只是剩下无聊、空虚、疲乏。当你一时的尽兴过后,你会发现其实又是一度的空虚。游戏能带给我什么呢?不能!它只能满足你一时的欲望。今后呢?难道你一生的道路都要靠着它?今后,你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网络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座无边无际的信息森林。而我们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在浩瀚的信息森林中漫步。要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倨统计,截止2009年4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16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CN域名注册量1218.8万个。这3项全突破世界第一名,目前中国手机上网网民数也已达到了1.176亿。增长率达到13.3%。而青少年成为了网民中的重要人群。未成年人网民已达到5000万人。这其中又有多少的青少年受到网络的诱惑而成绩下降、辍学、抢劫的数不胜数。其中新闻曾报道,某地的一个学生因逃学呆在网吧三天三夜,没吃没喝。当家长找来的时候,已经在网吧里死亡了。许多学生对网络可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因而,我们更应该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 有人认为。确实不能沉迷于游戏,但是适当的放松下情绪,偶尔玩玩也是可以的。但是,有的人抵制力比较弱,常常同意被诱惑,仅玩一两次就迷恋上了。毕竟网络还是有超强的诱惑力,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这些诱惑。总之,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网络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却也可能促使我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为时事现象题。参与网络游戏是当今存在于青年和少年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具有现实意义,也贴近考生生活经验。本题要明确立意题,考生要围绕怎么看待网络游戏者越来越多发表意见即可,既可客观分析该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可以谈其后果和相应的对策,也可以结合起来谈。‎ 点睛:考生要注意这种材料作文要认真分析材料,准确进行立意。网络游戏本身的原因:人类生活的必要娱乐方式,但网络游戏本身比传统游戏更具吸引力,精彩刺激,娱乐性高,如——依托移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可玩,方便快捷;人物形象生动,甚至具有故事情节;游戏设置环环相扣,层层冲关模式令人欲罢不能;游戏设置可以与人组队合作,可以花钱买道具,于是又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青年和少年普遍现实生活压力大,虚拟社交日渐取代现实互动,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时间碎片化,有些人缺乏有益于身心的放松方式,就容易随时随地依赖游戏进行放松和娱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成就感,而游戏中的模拟获胜恰恰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