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上只是一孔之见,对当今这种文学现象进行更为深刻的解读,还有赖于在座的、对此一直都有关注的专家学者。
②近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分析家们认为,煤炭价格上涨与去产能休戚相关,去产能的成果已经在煤价上初步显现。
③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不少人为了博取眼球,获得点击率,在网上信口开河,捏造新闻,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④被称为“超级月亮”的2016年度最大最圆的满月,14日晚如约现身苍穹。此刻的月色,珠圆玉润,如梦似幻。
⑤在军阀混战之际,为了争夺更多的个人权益,王占元一方面对张作霖暗送秋波,一方面又与曹锟密切勾结。
⑥巴金先生已仙逝,他《随想录》中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印记,他对人性的反思留给后人永久的回味。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见解。此句想表达对当今文学现象的个人拙见。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此句成语使用不正确。排除A项、D项。②“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句想表达“煤炭价格”与“去产能”的利害相关,而这两者并没有利害关系。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此句成语使用不正确。排除B项。③“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此处指不少人为了博取眼球,随口胡说。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此句成语使用正确。④“珠圆玉润”: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此句想表达月亮圆,月色美。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此句成语使用不正确。⑤“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此处指王占元为了个人利益,与张作霖暗中勾结。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此句成语使用正确。⑥“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此处指巴金先生的《随想录》文字浅显,容易了解。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此句成语使用正确。综上,本题选C项。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姆西曼加近期对台北市进行了访问,这引发了争议,南非外交部、执政党和媒体纷纷抨击,认为他应该“待在自己的跑道上”。
B. 只有当我们静心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可能听到山花落瓣的细响,嗅到绿苔地衣的淡香。
C.
不久前,一家网站的调查表明,我国约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D.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之所以会出现失眠、烦躁、厌食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B项,成分残缺,“我们”在关联词后,使该句缺少了主语。应把“只有当我们”改为“我们只有”。选项有语病。C项,成分赘余,“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选项有语病。D项,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杂糅。应删去“造成的”。选项有语病。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培育一位电影明星,① 从经济成本② 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明星的成长 ③ 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④ 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⑤ 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⑥ 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
A. 无论 也 不仅 固然 即 只要
B. 既 又 虽然 固然 / 只有
C. 无论 还是 不仅 当然 即 只有
D. 不管 还是 虽然 当然 / 只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道题其实考的是关联词语的使用,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①②“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样昂贵,两者是并列关系。此处应填入表示并列意义的关联词。与“无论……还是……”和“不管……还是……”相符。③一个明星的成长要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机缘。两者是递进关系。由后句中的“还”可知,此处应填入“不仅”,与“还”构成“不仅……还……”的递进结构。④“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后句中的“更紧要的前提”与前句承接,表达这个前提肯定与明星的成长相关。此处应填入“当然”。⑤“即”表示“就是”。该句表示这个“更紧要的前提”就是“ 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此处应填入“即”。⑥ 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⑥中应填入表示条件的关联词,由后句中的“才”可知此处应填入“只有”。本题应依次填入“无论”“还是”“不仅”“当然”“即”“只有”,与C项相符。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的本义和现代转化
(赵建永)
①“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②“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③道家以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看成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④“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⑤“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2016年12月《光明日报》)
4.下列选项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法自然”是持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B. “道法自然”既适用于自然领域,也适用于社会领域,可借此健全社会模式的各个环节。
C.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其宗旨就是倡导人与物的和谐,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D. “道法自然”要求人类既要敬畏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又要顺应事物的“本然”之理。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也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人类应该效法并顺应它。
B. 道家主张应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解决人的心灵需求,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C. 道家认为宇宙是受“道”支配的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
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雾霾频发、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等环境灾难警示人类应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B. 相对于道家来说,儒家实际上仅致力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未能为中国医药学术的发达做出贡献。
C. 道教代表人物葛洪提出“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的养生理论,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
D. 设计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墙面时,参考了细胞、分子等的几何结构,是“道法自然”的体现。
【答案】
4.C
5.B
6.B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以偏概全,“其宗旨就是倡导人与物的和谐,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为“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而“人与物的和谐”只是其基本层面。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5.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不符合原文。原文表述为“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点睛:理解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6.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错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未能为中国医药学术的发达做出贡献”错误。原文为“道教之贡献为多”,并没有否定儒家的贡献。选项中推断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的“肚脐眼”
(姜永育)
①每个人都长着肚脐眼,也都知道肚脐眼是什么形状。不过,魔鬼的肚脐眼估计没人见过。
②如果你想见识魔鬼的肚脐眼,就到非洲一个叫刚果(金)的国家走一遭吧。
③这个国家境内有一座著名的火山——尼拉贡戈火山。它是一个脾气暴烈的家伙,可以说是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一。
④历史上,尼拉贡戈火山曾经有过多次喷发,并且犯下了累累罪行。据记载,1948年、1972年、1975年、1977年、1986和2002年,尼拉贡戈火山都发生过猛烈喷发,其中最厉害的是1977年的喷发:当年1月10日,尼拉贡戈火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发生爆炸,数百米深的火山坑被爆炸产生的威力摧毁后,炽热的岩浆像沸腾的钢水,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火山口奔涌而下,不到半小时便吞噬了2000多条生命,滚滚熔岩还流进森林,引发大火,使得刚果(金)(时称扎伊尔)、卢旺达两国430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毁于一旦。
⑤可以说,尼拉贡戈火山就是一个祸害人间的魔鬼。
⑥火山都有火山口,尼拉贡戈火山也不例外。当你爬到尼拉贡戈山顶,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它的直径2000米左右,深244米,看上去像一个又圆又大的深坑。与一般大坑不同的是,这个圆坑内有两层明显的环形平台,第一层环形平台距离火山口边缘有500米,第二层平台比第一层低100米,这两层平台是火山喷发的历史印迹,代表了前几次喷发时岩浆曾经到达的高度:熔岩到达平台位置后,再也流不出去了,于是就在这里冷却、堆积下来,从而形成了熔岩平台。
⑦站在火山口上,可以看到一缕缕烟雾从深坑底部飘散出来。千万要小心,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烟雾,它们是能致人于死地的二氧化硫。据统计,尼拉贡戈火山口每天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高达5万吨——整个法国一年的二氧化硫工业产量都比不上这座火山一天的喷发量。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飘散到空中,不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降到地面,对当地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污染。
⑧好啦,你现在可以把目光投向火山口的深部了。原来,那个散发烟雾的地方是一个罕见的熔岩湖。透过烟雾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圆盘状的家伙,直径大约有几十米,熔化的红色岩浆在里面不安分地动荡;“圆盘”里时不时会响起“噼哩啪啦”的声音,伴随响声,岩浆像喷泉一样被高高抛起,随后又重重跌落下来,激起一连串火星——这是熔岩湖中的小规模气体爆炸造成的结果。那可是超过1000℃的高温,即使是一块石头掉进去,也会被瞬间熔化,不留一丝痕迹。
⑨站在高处观察,你会发现这个火山口中的熔岩湖特别像肚脐眼。没错,它就是尼拉贡戈火山这个魔鬼的肚脐眼,一次次的岩浆喷发,一次次的火山灾难,可以说这个“肚脐眼”都是罪魁祸首。
⑩那么,魔鬼的“肚脐眼”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尼拉贡戈火山在多次的喷发过程中,形成了这个巨大的火山口,再加上尼拉贡戈火山十分活跃,火山口下面的岩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但由于这些岩浆从地底喷出来后,力量不够,只能被限制在火山口底部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燃烧的熔岩湖。如果火山力量足够强大,这些岩浆便会从火山口漫溢出来,进而形成火山灾难。
⑪尽管尼拉贡戈火山时刻充满危险,但它的那个“肚脐眼”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探险,这其中包括科学家、探险者和一般的旅游者。人们戏称,到火山口探险,是钻进魔鬼的肚子里玩命。
⑫的确,要接近魔鬼的“肚脐眼”可以说太难了,并且十分危险,必须加倍留心。在火山口行走,最重要的是识别哪些地方潜藏着致命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坠下熔岩平台,直接滑入可怕的熔岩湖之中。从上面的平台下到另一个平台,越接近熔岩湖,面临的危险越大。站在第二个平台之上,脚下便是“咕噜咕噜”翻腾的火红岩浆,有毒的烟雾在火湖上空飘荡,高温烤得人大汗淋漓。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这一大盆燃烧的岩浆何时爆发。
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赶紧撤吧!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21期)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之所以称尼拉贡戈火山为“恶魔”,是因为它给人类带来的全都是灾难,完全没有任何好处,恰如魔鬼。
B. “到火山口探险,是钻进魔鬼的肚子里玩命”表明了作者认为科学家的冒险行为毫无价值。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巧妙运用第二人称,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章亲切可感。
D. 本文是科普作品,除列举大量的数字进行说明外,还恰当运用了比喻、夸张、联想等手法,增添了文艺色彩。
8.本文以“魔鬼的‘肚脐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7.C
8.运用比喻手法,把火山口比喻成 “肚脐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山口中熔岩湖的形态特点。表明作者的观点。将火山比作魔鬼,突出其给人类带来灾难之深重。新颖别致,富有趣味。将“魔鬼”与“肚脐眼”巧妙组合,想象奇特,诙谐幽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严谨准确。使用大量数字说明,具体精确。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易于理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简洁通俗。多用简短的句子和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易懂。
【解析】
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完全没有任何好处”说法过于绝对。B项,“毫无价值”错误,科学家的冒险是有意义的。D项,“夸张、联想等手法”错误。本文没有使用这两种手法,而是阐述了科学事实。选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8.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以“魔鬼的‘肚脐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在理解标题本意和深意的基础上分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标题“魔鬼的‘肚脐眼’”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火山口比喻成 “肚脐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山口中熔岩湖的形态特点。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把“尼拉贡戈火山”写作“魔鬼”,魔鬼指宗教中指引诱人犯罪的恶鬼;神话传说中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突出其给人类带来灾难之深重,就如同魔鬼一般。这个标题新颖别致,富有趣味。将“魔鬼”与“肚脐眼”巧妙组合,想象奇特,诙谐幽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点睛: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
9.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把握关键语句,结合说明对象进行分析。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例如“第一层环形平台距离火山口边缘有500米,第二层平台比第一层低100米”等,使文章语言严谨准确,具体精确。文章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魔鬼的肚脐眼”、“尼拉贡戈火山是一个脾气暴烈的家伙”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文章多用简短的句子和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易懂,简洁通俗,并没有很难以理解的语句。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罗彦,清苑人。父纯臣,由武进士历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生六子: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喆、罗辅。举崇二年进士。累迁吏部文选郎中。杨嗣昌数借封疆事引用匪人,罗彦多驳正。帝疑吏部行私,厂
卒常充庭,曹郎多罹谴者,罗彦独无所染。秩满,迁光禄少卿,被诬落职归。罗彦少从父塞上,习兵事。初官行人,奉使旋里,乡郡三被兵,佐当事守御,三著功。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总兵官马岱谒罗彦曰:“贼分两道,一出固关,一趋河间。吾当出屯蠡县扼其冲,先杀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属公。”罗彦曰:“诺。”诘旦,岱果杀妻孥十一人,率师去。罗彦等糾乡兵二千分陴守。罗俊守东城,罗彦西北,罗辅为游兵。公廪不足,出私财佐之。贼遣骑呼降,罗俊顾其下曰:“欲降者,取我首去。”后卫指挥刘忠嗣挺剑曰:“有不从张氏兄弟死守者,齿此剑。”怒目,发上指。闻者咸愤厉,守益坚,贼为引却。已,闻京师变,众皆哭,北向拜,又罗拜相盟誓。而贼攻益急,城中多异议。罗彦曰:“小民无知,非鼓以大义,气不壮。”乃下令人缀崇祯钱一枚于项,以示戴主意。贼谓罗彦主谋,呼其名大诟,且射书说降,罗彦不顾。贼死伤多,攻愈力。李建泰亲军为内应,城遂陷。罗俊犹持刀欲贼,刀脱,两手抱贼啮其耳,血淋漓口吻间。贼至益众,遂遇害。罗彦见贼入,急还家,大书官阶、姓名于壁,投缳死。
(节选字《明史·张罗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B. 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 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C. 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D. 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给/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进士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武举是科举制度的武科,是一种选拔武官的考试制度。
B. 厂是明代的内廷机构,也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东厂由明成祖朱棣创立。
C. 旦的本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指天亮、早晨,夜刚尽日初出时。诘旦在文中意为第二天早晨。
D. 官阶指官员的等级次第,我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官阶制度,历代都分为九品十八级,每品又有正从之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彦为人正直,做官清廉。任职吏部文选司郎中期间,他多次对杨嗣昌用人不当进行批驳纠正;吏部许多官员因办事徇私而受到谴责,只有他没有受到牵连。
B. 罗彦出身军门,颇懂军事。他的父亲曾任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他少年时便随父在边塞,熟悉军事,曾辅佐家乡官员御敌,立下功勋。
C. 罗彦积极防守,抵抗敌军。他集合民兵两千人分守城墙,积极抵御流贼的进攻;当官府仓库中钱粮不足时,他们兄弟取出自家私财进行资助。
D. 罗彦忠君爱国,为国捐躯。在流贼攻城猛烈,将士人心涣散之时,他以每人颈上挂一枚崇祯钱币的方式鼓舞士气;后流贼破城,他宁死不屈,上吊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当出屯蠡县扼其冲,先杀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属公。
(2)怒目,发上指。闻者咸愤厉,守益坚,贼为引却。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答案】
10.B
11.D
12.D
13.(1)我自当出城屯兵于蠡县扼守流贼必经之路,先杀掉妻子、儿女而后出动,守城事务全都交给您了。
(2)(刘忠嗣)两眼怒视,头发竖起。听到的人都很激愤,防守更坚决,流贼因而后退。
【解析】
10.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的意思是“给事中时敏因公途经这里”。其中“给事中时”是状语,“敏”作主语,“奉使过其地”作句子的谓语,故应在“地”后挺多,这样就排除A项、C项。“誓死守”的意思是“发誓拼死守城”,句意完整,应在“誓死”之前停顿,排除D项。据此推断B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语意:给事中时敏因公途经这里,半夜时想要进城,罗彦不许。崇祯十七年二月,流贼逼近京师,众官商议防守事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结盟,发誓拼死守城。
1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D项,“历代都分为九品十八级”说法绝对,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它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官制。
1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原文为“城中多异议”,选项将其理解为“将士人心淡散”,错误。所以选D项。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1)句关键点:“冲”:“要冲,必经之路”;“妻子”:“妻子、儿女”;“属”:“交给”;“扼”:“扼守”。第(2)句关键点:“上指”:“向上竖起”;“愤厉”:“激愤”; “引却”:“后退,退却”。第(3)句关键点:“天下之大”:“偌大的国家”;“下”:“追随”;“故事”:“前列,先例”。第(4)句关键点:“鼎铛玉石”:“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逦迤”:“到处都是”;“视”:“看,看见”。第(5)句关键点:“积于忽微”:“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智勇”:“智勇的人”;“困于”:“被……困住”。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张罗彦,清苑人。父亲张纯臣,由武进士出身历任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生有六个儿子: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喆、罗辅。崇祯二年中进士。屡次升迁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扬嗣昌几次借口地方事务引用坏人,大多被罗彦批驳纠正。皇帝怀疑吏部办事徇私,东厂侦探经常密布于吏部,各司郎官有多人受谴责,只有罗彦没有受到牵连。任职期满,升任光禄少卿,被诬告撤职还乡。罗彦少年时随父在边塞,熟悉军事。起初任行人,奉命回家乡,家乡所在府三次遭到兵祸,他辅佐地方官守卫,三次立功。给事中时敏因公途经这里,半夜时想要进城,罗彦不许。崇祯十七年二月,流贼逼近京师,众官商议防守事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结盟,发誓拼死守城。总兵官马岱拜见罗彦说:“流贼兵分两路,一路出固关,一路奔向河间。我自当出城屯兵于蠡县扼守流贼必经之路,先杀掉妻子、儿女而后出动,守城事务全都交给您了。”罗彦说:“可以。”次日清晨,马岱果然杀死妻儿共十一人,率军前去。罗彦等纠集民兵两千人分守城墙。罗俊守东城,罗彦守西北,罗辅为机动部队。宫府钱粮不足,他们出家产资助。流贼派骑兵呼叫劝降,罗俊回头对部下说:“想投降的人,把我的头拿去。”后卫指挥刘忠嗣拔剑道:“有谁不跟随张家兄弟死守的,请尝此剑。”(刘忠嗣)两眼怒视,头发竖起。听到的人都很激愤,防守更坚决,流贼因而后退。不久,得知京师事变,众人都哭泣,向北叩拜,又互相下拜共同立誓。而流贼进攻更急,城里有许多不同的意见。罗彦说:“普通百姓毫无见识,不以大义为鼓舞,军心便不壮。”于是下令每人在颈上挂一枚崇祯制钱,以表示拥戴主上的心意。流贼认为罗彦是主谋,喊着他的名字大骂,并用箭射书劝降,罗彦不加理会。流贼死伤很多,进攻越来越猛烈。李建泰的卫队为流贼做内应,城市因而陷落。罗俊仍持刀砍杀贼兵,刀脱手,两手抱住贼人咬其耳朵,嘴上鲜血淋漓。流贼来得越来越多,于是遇害。罗彦见流贼入城,急忙回家,在墙上大字书写官阶、姓名,上吊自杀。
四、情景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写陶渊明归家途中,船行顺风,轻快如飞,愉快的心情尽在其中。
(2)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成的完美的暮江秋色图。
(4)杜甫《登岳阳楼》的颈联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概括了秦灭亡的过程。
【答案】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戍卒叫 函谷举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遥”轻飏“顾”“频烦”“济”“臣”“孤鹜”“戍”“函”理解字义去记忆。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 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才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6.本诗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
15.BE
16.(1)用春蚕食叶比喻(描摹)考场内考生笔落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比喻)(2)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以响衬静)(3)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5.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D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点睛: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六、语言表达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网络剧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品种,始于网友自发拍摄的简单视频作品,随着制作规模的扩大,就成了网络剧。作为影视与网络联姻产生的新兴艺术形式,①____,一集一般在10至20分钟左右。与传统影视剧单向接受的被动方式不同,②____,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留言互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网络剧制作中,制作方可根据“拖拽率”评判观众的观看反应,及时对内容进行调整。网络剧的主要受众群体为18~30岁的学生和白领,③____,网络剧正好为其提供宣泄压力、娱乐放松的出口。
【答案】 网络剧单集篇幅较短 网络剧注重互动性 这一群体大都面临多重压力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能力与语言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进行信息的提炼和概括即可。由“一集一般在10至20分钟左右”可知网络剧单集篇幅较短。传统影视剧是单向接受的被动方式,而网络剧“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留言互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网络剧制作中”,可见网络剧十分注重互动性。材料最后提到“网络剧正好为其提供宣泄压力、娱乐放松的出口”,由此可知前句所讲的是学生和白领这一群体大都面临多重压力。
18.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不超过100字。
【答案】要素: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形态和滑道、数字2022、奥运五环。
设计之妙:1.书法“冬”字、滑雪人物和滑道巧妙结合,凸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2.“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于“2022”,点明举办时间。3.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题是图文转换题。本题第一问是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的构成,然后再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幅图除了字母之外,还有“冬”“滑道和人物形态”“2022”“奥运五环”,描述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第二小问要关注形态变化上的特点。依然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展开说明。书法“冬”字、滑雪人物和滑道巧妙结合,凸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于“2022”,点明举办时间。这种图文的合理设计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注意题干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不超过100字。答案要符合题干要求。
七、材料作文
19.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②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冰心)
③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冯巩)
④命运不能选择,但你可以在你这俗人道路上做得稍微好一点,认真一点,这不就行了。(靳尚谊)
⑤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电影《疯狂动物城》)
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走在筑梦的路上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它的根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就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
——题记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正方辩手双手激动地挥舞着。当他说出这句话,台下突然间一片骚动。
柏杨的这句话,也许是为了批判一部分中国人的以自我为中心,但未免以偏概全。我们更多的中国人,果真如他所说么?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四书五经”……这些鲜活的历史都在诉说着炎黄子孙曾创造的辉煌。这时的中国,走在缔造文明、追寻强盛的逐梦路上。
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封建、政府腐败、思想落后和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衰落,以至于引起了后来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页。然而,不屈的中国人却始终没有放弃,没有卑躬屈膝、下跪求饶!
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在美国时,深切地感受到了因为国家的落后弱小而导致国人在外受到的欺侮。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一句“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唤醒了当时多少颓废的中国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建立一个新秩序!这时的中国,走在捍卫主权、争取民主与自由的逐梦路上。
走过了风雨飘摇的战争时期,新中国早已不复往日强盛。科技落后、经济萧条、百姓生活困苦,百废待新。可这时,我们中国人并不泄气。这时的中国,又走上了中华崛起,实现伟大复兴的筑梦之路。于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十一五规划”、“可持续发展观”……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在一点点地苏醒!
因此,我看到,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升。可是这还不够,这还远远不够!千年前的辉煌不甘于沉寂,天生傲骨的中国人不甘于平庸!
中国的复兴路,是用一代代革命人的身躯铺就的。林则徐虎门硝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杨靖宇为国捐躯“四岛岂亡华?!白山志雄风。”;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茅以升毅然归国“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不断地为祖国的逐梦之路添砖加瓦。为了一个共同的中国梦,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无怨无悔。
而这一切,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有朝一日,能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地对全世界呐喊: “我是中国人!”
【解析】试题分析:五则材料,都充满哲理。或劝人奋进,或启发人们面向阳光,都发人深省。第①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心态和根基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②则材料的道理和第①则材料的辩证关系。第④则材料旨在说明客观的命运与主观努力的关系。第⑤则材料的道理与第④则材料的道理接近,强调以主观努力去弥补生活中的不如意。题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可有以下组合方式:①②两则可以合为一组,警示人们必须要有深厚的生命根基,否则无法结出生命之果;④⑤两则可以合为一组,强调主观努力的能动作用,以弥补客观现实给我们造成的生活缺陷;第③则可以试着与①②两则组合或与④⑤两则组合,但必须能自圆其说,不能生拼硬凑。在引用名言时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不能生硬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