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16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正式 。在公布的86部作品剧目单中,现实题材成了重头戏,《遇见幸福》《幸福院》《正青春》……这些作品中,已播出的成了荧屏爆款,获得业界口碑与收视成绩的双赢;尚未开播的也通过宣传营销引爆相关社会话题,提升了人们对作品的 。‎ 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不是表现为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深刻把握、精准体悟的能力上。创作者从大众文化热点之中汲取创作灵感,找到与生活 的典型人物、事件,并将自己的深入思考通过生动的台词和精彩的表演投射出来,引导大众情绪,解决现实问题。‎ 我国电视剧市场近年来的现实题材创作全面开花,题材涉猎广泛、与现实人心紧密勾连互动、容纳着丰富时代信息、能激荡起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集中涌现。( ‎ ‎ ),或庄严肃穆,或激昂奋进,或青春热血,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丰润多姿和社会发展的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开启 关注度 休戚相关 丰富多彩 B.启动 关注度 息息相关 波澜壮阔 C.启动 喜爱度 息息相关 丰富多彩 D.开启 喜爱度 休戚相关 波澜壮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不是表现为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深刻体悟、精准把握的能力上。‎ B.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不仅表现为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体现在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深刻把握、精准体悟的能力上。‎ C.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不仅表现为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体现在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精准把握、深刻体悟的能力上。‎ D.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不是表现为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精准体悟、深刻把握的能力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的是 A.就像这些时代的“表情”,一个个优秀作品 B.就像一个个“表情”,这些时代的优秀作品 C.这些优秀作品就像一个个的“表情”时代 D.这些优秀作品就像时代的一个个“表情”‎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尽管在工业社会,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主要趋势,但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却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重塑乡村形象,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生活,艺术大有可为。‎ ‎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无疑对乡村发展、乡村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乡村,家风、习俗、礼仪、邻里、建筑,诸此种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常见而容易被忽视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乡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村庄,更是情感意义上的故乡,乡村振兴离不开这种文化的支撑。‎ ‎③而艺术正是提炼和表达这种文化的恰当方式。遍览中外特色乡村建设实例,可以发现:因为艺术,同样是世外桃源,可以有一百种演绎;同样是巴山蜀雨,可以有一百种形态。艺术可以让人们记住乡村生活之美,让人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诉求。它让乡村人找到自我,愿意住下来;让城市人得到心灵慰藉,愿意留下来。用艺术改变乡村,激发乡村的内在潜能,塑造现代村庄风貌,不仅可以唤醒乡村文化的振兴,更能带动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④用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艺术是提升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建立以艺术体验感知为导引的产品品牌,用艺术设计包装乡村产品,注入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设计元素,是加大力度促进农村产品品牌设计的有效手段。比如四川蒲江的明月村,乡村建设者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在传承唐代邛窑古风基础上,打造“明月窑”品牌。不过四五年间,古老的明月村已成为明月国际陶艺村。‎ ‎⑤用艺术推动乡村融合发展。结合区位交通、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等特有资源,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型复合型艺术乡村示范基地,让传统乡村重放光芒。比如火爆“抖音”的浮云牧场视频,在视频中,推开窗是壮观的雪山,脚下是不断变幻的云彩,晚上抬起头是漫天的繁星。浮云牧场不是“单打独斗”的一处景点,如果从成都自驾,可以沿317国道顺路看桃坪羌寨、棉虒古镇、映秀等。这些规划建设,可以推进“文化创意、旅游创新、农民创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把艺术乡村典型模式和典型做法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体宣传出去,并广泛传播。‎ ‎⑥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景光明的崇高事业,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艺术为载体,拓展渠道,创新宣传,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重视乡村振兴中艺术对人心的浸润,提升农民的思想境界,让每个人在凝视故乡时发现蓬勃之美,能够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内生动力。‎ ‎⑦如今的乡村是一个有着多元发展可能的空间,用艺术激活资源的优势愈加明显。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用艺术结合本地的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乡村文创产品等,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激活千百年绵延至今的优秀文化传统,呈现中国农民广阔而生机勃发的乡村生活新图景。‎ ‎(摘编自王勇《用艺术点亮乡村》,《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工业社会,乡村人口越少,其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上的吸引力就越强。‎ B.乡村振兴事业崇高,前景光明,只有重塑乡村形象,艺术才能够大有可为。‎ C.缺少了艺术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发展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 D.乡村振兴中,需要用乡情、乡愁来凝聚各方力量,以达到艺术宣传的目的。‎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表明了用艺术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然后逐层推进,论证过程严密而有力。‎ B.文章重点从提升价值魅力和推动融合发展方面,阐明了艺术推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 C.文章论证时能够摆事实讲道理,既有典型的例证,又有理性的分析,二者相得益彰。‎ D.文章以浮云牧场为例,意在强调通过艺术手段能提升产品文化价值和乡村价值魅力。‎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多样性、灵活性的表现特点,艺术可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各种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B.‎ 用艺术改变乡村,让乡村人愿意住下来,让城市人愿意留下来,其根本目的是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人口聚集压力。‎ C.乡村振兴受益者的身份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动力,用艺术提升其思想境界同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D.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和模式,更可以利用艺术结合本土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泽山:六十年苦炼终成“王”‎ 沈 慧 ‎“火炸药王”王泽山已经82岁高龄,却能熟练操作各种数码产品,会做Flash,用手机APP买车票;他曾3次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如今又将象征科技最高荣誉的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收入囊中。‎ 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王泽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他带领团队瞄准不用溶剂制出无烟火药这一目标,再次发起冲击。‎ ‎(一)‎ ‎1954年,王泽山高中毕业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填写了与空军、海军相关的专业时,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那时他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 有人说,这个专业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有可能一辈子出不了名。王泽山摇摇头,“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离开它,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他坚信: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时光不负情深,在这个冷门的领域,王泽山迎来了自己科学研究的大爆发。在他看来,“攻克技术难关必须要靠创新,老跟在别人后面仿制,就不可能有创新,要创新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精神从他读书时一直到今天,从来没有变过。‎ ‎(二)‎ 有人曾向王泽山讨教能得3次大奖的秘诀,他坦率而诚挚,“我就是付出了比常人多3倍的努力”。‎ ‎1996年,61岁的王泽山在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有人劝他:你已功成名就,不妨退休安享晚年。他不肯,“国家有难题,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这一次,他瞄准的方向是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 常规战争中,如果没有射程远、威力大的炮火支援,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则无从谈起。然而,决定火炮威力与射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含能材料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火炸药。为提高火炮射程,要么延伸炮管长度,要么增大膛压,但各有弊端:延长炮管长度意味着要降低火炮的机动性;增大膛压则要增加对炮膛内壁和弹丸的压力,不然很可能会发生事故。要想有满意的解决方案绝非易事。‎ ‎20年如一日,王泽山矢志不渝地探究,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这项技术让我国的火炮装药技术得以傲视全球。“他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文明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将其效能、工艺推进了一大步。”原总装备部将军马殿荣评价说。如今,这项提升火炮性能的核心技术已应用于我国武器装备。‎ ‎(三)‎ 生活里,王泽山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即使80多岁高龄,一年中仍旧有一半的时间在试验场地……熟悉王泽山的人都说:“他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出差,一搞起科研,经常不记得星期天。”‎ 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一些社会工作很容易牵扯时间和精力,这曾让王泽山有些头疼。“我社交能力差,参加也没用,只适合做点研究。”一番分析后,他决定继续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不到万不得已不参加一般活动。因为经常想专业问题太过专注,他曾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去宾馆走错房间;火车上非要说别人睡了他的铺,后来发现是他搞错了。‎ 面对媒体的聚焦,王泽山至今仍有些不太习惯。他坦言,“搞科研,不能满足于获了什么奖,申请了几个专利,或发表了几篇论文,应该想办法把项目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在火炸药相关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上,王泽山同样倾注了诸多心血。从教以来,王泽山共培养了百余名硕士、90多位博士。他们当中既有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也有政府官员、国企高管等,很多已经成长为中国火炸药领域的中坚力量。‎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王泽山已心无旁骛地与火炸药相伴过了一个“甲子”。他说,自己做别的不擅长,这辈子只想把火炸药这一件事搞好,对于自己的选择不觉得有遗憾。‎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1月9日)‎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泽山看来,火炸药对于国防的重要作用要远远超过空军和海军,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一冷门专业。‎ B.王泽山一直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方向,一次又一次向着火炸药技术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攻坚克难,无怨无悔。‎ C.从专业选择,到每个科研目标的定位,再到产学研思想的确立,直至学科人才培养,无不折射出王泽山深远的前瞻性眼光。‎ D.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体现了国家对王泽山专业态度、科研能力和劳动成果的肯定,彰显了时代楷模的价值引领作用。‎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便将王泽山的年事已高、行为时尚与他所取得的不凡业绩相提并论,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重视与阅读兴趣,可谓匠心独具。‎ B.文章第二部分中详细介绍了“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相关知识,通过强调此技术攻关之难,体现出王泽山相关研究的重要价值。‎ C.去宾馆走错了房间,在火车上误以为别人睡了他的铺,这些故事意在强调身为大科学家的王泽山也有朴实可亲的一面,极具生活气息。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D.文章大量引用王泽山原话,辅以他人评述,既能直观表现其情感态度,增强感染力;又能全面、客观展现其事迹影响,提升阅读价值。‎ ‎9.王泽山能成为“火炸药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 手 万 芊 过了春节,筱雨就着手自己博士毕业画展的创作。一段时间里,美院,老家,筱雨来来回回地奔忙;采集背景,写生,风雨兼程。又一段时间里,筱雨没日没夜地孵在画室里,构思,打草图,废寝忘食。‎ 到了初春,筱雨的大型油画《采茶》,开始成型。画面上勾勒出的是一位中老年采茶女,黝黑的脸庞,衬托着起起伏伏绿油油的茶树。导师扈教授过来看过草图后,提了一些建议,便说,大胆画吧,不要太拘谨。其间,扈教授来过几次,对人物的姿态和神情、背景的色彩和渲染,都比较满意。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只是,筱雨迟迟不画人物的手。扈教授见了问,你怎么一直不画手?筱雨说,总觉得画这手还没找到感觉。‎ 筱雨是最后画手的。此时离画展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可是勾勒出来的各种手姿,不是自己一次次不满意,就是一次次被扈教授否定了。为了这简单的手姿,筱雨花了整整十天时间,一次次向扈教授请教、一次次推翻原来的方案。后来终于得到了扈教授的认同。最终成稿,离布展只有几天时间了。‎ 离画展还有三天,学院召集所有的教授对参展作品进行最终评定。‎ 当教授们来到筱雨的大型油画《采茶》前,都停下了脚步。几乎所有的教授,都点头啧啧称赞。人物的神态是安详的,眼神中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尤其是整个背景的渲染,非常大胆,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冲击。‎ 然而,院里最资深的成教授提出了异议,说,采茶女的左手手臂偏短,采茶的手姿也略显僵直。这是这幅画的败笔,影响了整幅画面上人物的完美。甚至可以说,这幅画将因此不能参加这次毕业展,潜台词便是作者将不能顺利拿到博士毕业证书。‎ 一旁的扈教授开口说,按理,我是不能为自己的学生开脱什么的。画面人物的手,筱雨花了整整十天的工夫,开始一直找不到感觉,也一直被我否定。后来,他拿出了一沓原型的照片,说,在他的心目中,原型的手是非常神圣的,他就是想画这手,才有了创作这幅画的冲动,如果换了另一双手,他宁愿不参加这次画展。我看了筱雨手中那一沓照片,内心受到了震撼。那照片上的原型,是他的母亲,一位有着天使般纯净的眼神,却有一只残手的采茶女。筱雨告诉我,他母亲从小其实和所有的小孩一样,四肢健全,健康。可是,在母亲十岁那年,有一次,有个外地戏班子来镇上演戏。那时,大人手上挺拮据的,舍不得买票看戏。十岁的她太想看戏了,没有买票跟着大人钻进了影剧院。管影剧院的人,把蹭戏的小孩一个个抓出来,凶神恶煞一般。他母亲被那人拎着一条手臂,甩出影剧院。从此,他母亲手臂的发育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左手总比右手短一截,手也僵直。家里没钱,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残手。等他母亲渐渐长大,人家都出嫁了,她却因为残手迟迟嫁不了。到了最后远嫁茶乡,他母亲已经三十多岁。他父亲年岁更大,也是个残疾人,根本没法下地上山。他母亲就用一只残手支撑起这个家。他父亲过世后,家里除了筱雨,还有他爷爷奶奶,他母亲里里外外一个人操持,靠几十亩茶地支撑着,供他读上大学,一直到现在读博士。他曾经一度想终止学业,帮母亲支撑这个家,但有一次就为这,他被母亲的残手狠狠甩了一巴掌。这一巴掌让他终身难忘。他一直在想如何报答母亲,最后的答案是唯有把她那神圣的手展示给世人。‎ 扈教授讲完,大家都沉默了。‎ 最终,全院教授投票表决,结果筱雨的《采茶》获得全票通过,排在第一。‎ 美院一年一度的博士生毕业画展如期举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美院竟然把筱雨的母亲请到了画展开幕式上。筱雨和他的《采茶》成了这期画展的一个亮点。师生们争相和筱雨、筱雨母亲在巨大的画前留影。其中一些留影,上了当天的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筱雨母亲的残手,竟然被人称为“世上最美的手”。‎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作者多用简洁短句,突出了筱雨为画作四处奔波、不辞辛苦的形象;一个“孵”字,传神地表现出他创作时的专注。‎ B.成教授从画中看出手臂缺陷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表现筱雨作品的真实性,也侧面讽刺了成教授作为全院最资深教授名不符实。‎ C.筱雨的故事由扈教授讲出来,是小说情节发生转折的需要,同时交代了小说开头部分筱雨迟迟不肯画手的原因,合乎生活逻辑。‎ D.末段师生们争相与筱雨母子合影,“母亲的残手”被称为“世上最美的手”,照应了题目,传递一种社会正能量,令人感动深思。‎ ‎11.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说明筱雨的形象特点。‎ ‎12.小说以“美手”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将击乌桓①,诸将皆曰:“深入征之,万一为变,事不可悔。”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可破灭也。”操从之。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初,袁绍数遣使召田畴于无终②,又即绶将军印,使安辑所统,畴皆拒之。畴忿乌桓多杀其本郡冠盖,意欲讨之而力未能。及曹操定冀州,操遣使辟畴,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拜为蓚令,随军次无终。‎ 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③可不战而禽也。”操曰:“善!”乃引军还。‎ 八月,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公孙康欲取(袁)尚以为功,斩之。操枭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牵招独设祭悲哭,操义之,举为茂才。‎ 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注)①乌桓:我国古代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②无终:地名。③蹋顿:人名,乌桓首领。‎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B.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C.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D.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辎重,古代军事用语,指行军作战时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B.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后来语义扩大,亦指平民百姓。‎ C.治严,指整理行装;汉代为避明帝刘庄讳,改“装”为“严”,后来沿用。‎ D.礼命,国家记载名位尊卑的礼籍和君王封官授爵的策书,也指礼聘与任命。‎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长于纳谏,精于谋划。征讨乌桓前,能够聆听部下不同意见,作出自己的判断;行军至无终,又能够采纳田畴的建议,及时调整进军方略。‎ B.曹操威名远播,招纳贤士。当初袁绍曾多次招纳田畴都遭拒绝,但见到曹操派遣的征召使者之后,田畴非常痛快地随之来到军营并为曹操所用。‎ C.曹操用兵有法,决断果敢。曹操与胡人相约在白狼山作战,当时士兵们都产生畏战情绪,曹操敏锐察觉到敌军阵营漏洞,果断出兵,一战告捷。‎ D.曹操通晓人情,处事灵活。曹操赦免了违反军令为袁尚设祭悲哭的牵招,并举荐他为茂才;又在征讨乌桓凯旋后重赏了当初劝阻他出兵的部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可破灭也。‎ ‎⑵虽得之,天所佐也;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惜牡丹花 白居易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咏牡丹不写盛景而写凋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别有一番意味。‎ B.“寂寞”二字点明冷雨萧瑟中落花的处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次句一扫前句萎靡之情状,转写花瓣漫天飞舞之景,抗争之意尽现。‎ D.全诗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之情,极易引发人们由物及人的联想。‎ ‎18.赏析“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两句。‎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⑵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宋代罗大经称其“一联含有八层意思”。‎ ‎⑶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一个怀才不遇者浓重的愤懑之气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某中学生在报告会上与主讲人梁教授互动时的即兴提问,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梁教授您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跟您说话。感谢您在两个多小时中,循循善诱,夸夸其谈,让生动鲜活的事例和平易近人的语言,勉励我们要磨砺自我,敢当大任。您的浅见,让我们受益颇多。我有一个问题要向您赐教,青年人怎样做才算是“把大我放在小我之前”呢?谢谢您!‎ ‎21.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万奕含的一首小诗《秘密》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请品读该诗,说明其受欢迎的两点理由。不超过100个字。‎ 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怕妈妈伤心/我知道/爸爸姓万/哥哥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评卷人 得分 七、命题作文 ‎22.请以“没有对白的画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开启:①打开;②开创。启动:①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②法令、规划、方案等开始实施或进行;③开拓,发动。此处说的是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应选“启动”。‎ 关注度:关心重视的程度。喜爱度: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此处说尚未开播的也通过宣传营销引爆相关社会话题,既然尚未开播,应选“关注度”。‎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此处说的是“与生活”,应选“息息相关”。‎ 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此处说的是“社会发展”,应选“波澜壮阔”。‎ 故选B。‎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第一个语病是关联词语使用错误,“题材选择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社会话题积极介入的态度以及精准把握、深刻体悟的能力”都是“优质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只不过表达有侧重点。因此“不是……而是”应改为“不仅……而且”,据此排除AD项;‎ 第二个语病是“深刻把握、精准体悟”搭配不当,应改为“精准把握、深刻体悟”,据此排除B项。‎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括号前的句子是“我国电视剧市场近年来的现实题材创作全面开花,题材涉猎广泛、与现实人心紧密勾连互动、容纳着丰富时代信息、能激荡起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集中涌现”,接下来应当说作品了,因此“这些优秀作品”更能与之衔接,据此排除AB项;‎ 括号后是“或庄严肃穆,或激昂奋进,或青春热血”,这是在举例说作品呈现出的各种特点,即作品的“表情”,因此句子最后落到“表情”上更能与之首尾衔接,据此排除C项。‎ 故选D。‎ ‎4.C ‎5.D ‎6.B ‎【解析】‎ ‎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 项,“乡村人口越少,其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上的吸引力就越强”错,原文只是说“尽管在工业社会,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主要趋势,但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却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可见乡村的吸引力与其人口数量没有必然联系;‎ B项,“只有……才”说法绝对,“重塑乡村形象,艺术才能够大有可为”错,原文有“用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艺术是提升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可见文中强调的是艺术对重塑乡村形象、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D项,“以达到艺术宣传的目的”错,原文有“以艺术为载体,拓展渠道,创新宣传,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可见“艺术宣传”不是目的,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手段。‎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意在强调通过艺术手段能提升产品文化价值和乡村价值魅力”错误,“浮云牧场”前面的文字是“用艺术推动乡村融合发展。结合区位交通、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等特有资源,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型复合型艺术乡村示范基地,让传统乡村重放光芒”,可见,应为阐明艺术手段在推动乡村融合发展方面的作用。‎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其根本目的是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人口聚集压力”错误。由末尾“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激活千百年绵延至今的优秀文化传统,呈现中国农民广阔而生机勃发的乡村生活新图景”可知,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乡村。‎ 故选B。‎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7.A ‎8.C ‎9.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甘于奉献。急国家之需,选择冷门专业;急国家之难,放弃退休不旁观。②永葆创新精神,不走寻常路。思想上反对仿制,敢于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行动上知难而上,不断挑战并突破科技难题。③拥有执着的信念、专注的精神。一辈子只做火炸药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探究,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拒绝无谓社交,淡泊名利,心无旁骛投入研究。‎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A项,“火炸药对于国防的重要作用要远远超过空军和海军”错误。王泽山的原话是“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离开它,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这才是他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故选A。‎ ‎8.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意在强调身为大科学家的王泽山也有朴实可亲的一面”理解错误,其目的是为了表现王泽山思考问题时的专注程度。‎ 故选C。‎ ‎9.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王泽山能成为“火炸药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选专业时“有人说,这个专业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有可能一辈子出不了名。王泽山摇摇头,‘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离开它,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即将退休的年龄又听从国家召唤“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王泽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他带领团队瞄准不用溶剂制出无烟火药这一目标,再次发起冲击”,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甘于奉献”;‎ 结合“在他看来,‘攻克技术难关必须要靠创新,老跟在别人后面仿制,就不可能有创新,要创新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1996年,61岁的王泽山在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有人劝他:你已功成名就,不妨退休安享晚年。他不肯,‘国家有难题,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这一次,他瞄准的方向是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可以看出他思想上反对仿制,敢于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行动上知难而上,不断挑战并突破科技难题,通过这些概括出他“永葆创新精神,不走寻常路”;‎ 结合“20‎ 年如一日,王泽山矢志不渝地探究,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这项技术让我国的火炮装药技术得以傲视全球”“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一些社会工作很容易牵扯时间和精力,这曾让王泽山有些头疼……一番分析后,他决定继续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不到万不得已不参加一般活动”“面对媒体的聚焦,王泽山至今仍有些不太习惯。他坦言,‘搞科研,不能满足于获了什么奖,申请了几个专利,或发表了几篇论文,应该想办法把项目转化为工业化生产’”,一辈子只做火炸药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探究,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拒绝无谓社交,淡泊名利,心无旁骛投入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他“拥有执着的信念、专注的精神”。‎ ‎【点睛】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10.B ‎11.①热爱专业,勤奋努力。为了毕业作品全身心投入。②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为了画作与导师细细推敲;画不出母亲手的真实样子,宁愿放弃画展。③孝敬母亲,知恩图报。想终止学业帮助母亲支撑残破的家,用自己全心创作的画报答母恩。‎ ‎12.“美手”即母亲的残手,①具有线索的作用,小说的主体情节都是围绕它展开的;②有利于刻画并突出母亲的形象,母亲命运坎坷,用“美手”支撑起贫困的家,母亲高大的形象因此树立起来;③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旨,辛勤的劳作使残手成为打动人心的“美手”,突出了劳动创造美这一主题。‎ ‎【解析】‎ ‎10.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讽刺了成教授作为全院最资深教授名不符实”分析有误,成教授一眼看出画中人物左臂略短,采茶的动作僵直,恰恰说明他是资深教授,只不过他不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后来了解筱雨母亲的故事后,他也投票通过了筱雨的油画。因此“讽刺”之说无从谈起。‎ 故选B。‎ ‎11.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题目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说明筱雨的形象特点。首先确定筱雨的身份,是一名美院的博士生,要参加毕业画展。然后找都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和相关描写。‎ 为了毕业作品,“一段时间里,美院,老家,筱雨来来回回地奔忙;采集背景,写生,风雨兼程。又一段时间里,筱雨没日没夜地孵在画室里,构思,打草图,废寝忘食”,可以看出他“热爱专业,勤奋努力。为了毕业作品全身心投入”。‎ 为了画出理想的“手”,他与导师细细推敲,“可是勾勒出来的各种手姿,不是自己一次次不满意,就是一次次被扈教授否定了。为了这简单的手姿,筱雨花了整整十天时间,一次次向扈教授请教、一次次推翻原来的方案”,并借助扈教授的话侧面描写“在他的心目中,原型的手是非常神圣的,他就是想画这手,才有了创作这幅画的冲动,如果换了另一双手,他宁愿不参加这次画展”,从中可以看出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筱雨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是一位残疾母亲的儿子,“他父亲过世后,家里除了筱雨,还有他爷爷奶奶,他母亲里里外外一个人操持,靠几十亩茶地支撑着,供他读上大学,一直到现在读博士。他曾经一度想终止学业,帮母亲支撑这个家”“他一直在想如何报答母亲,最后的答案是唯有把她那神圣的手展示给世人”,作为儿子,他是合格的,他懂得“孝敬母亲,知恩图报”。‎ ‎12.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标题的含义,其次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标题本身的效果等反面分析其作用。题目是小说以“美手”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首先分析“美手”的含义,通读全文可知,“美手”就是指筱雨母亲的残手。‎ 情节上的作用。本文从美院博士生筱雨的毕业作品《采茶》写起,写到筱雨迟迟画不出满意的手,写他与扈教授反复商讨,最后才画出这双手;接着写全院教授都很认可这幅画,但是成教授指出人物的手画的有问题;扈教授告知了大家实情,这双残手就是筱雨母亲的手,并讲述了筱雨母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母亲的坚强与伟大,也揭示出为什么筱雨坚持真实地画出母亲的残手。总之,小说的主体情节都是围绕“美手”展开的,它是全文的线索。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人物上的作用。通过扈教授讲述筱雨母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母亲坎坷的命运,小时候因为贫穷买不起票去看戏,被人摔残;好不容易出嫁,丈夫也是残疾人,丈夫死后她一个人靠着茶园养活公婆,供儿子读书,以“美手”为题,有利于刻画并突出母亲的形象,母亲高大的形象因此树立起来。‎ 主旨上的作用。这位残疾母亲代表着无数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用坚毅的性格、辛勤的劳作创作着幸福生活,这双残手被称为“美手”,正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劳动创造美,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3.A ‎14.B ‎15.C ‎16.⑴您虽然威势震动天下,(但)乌桓人凭借他们身处偏远,一定不会设防,趁着他们没有防备,可以消灭他们。‎ ‎⑵虽然取得胜利,(但)这是上天的辅助;各位的规劝,才是万全之策,因此赏赐你们。‎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当时正赶上夏季,大雨不止,而沿海一带地势低洼,泥泞难行,而且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军受阻无法前进。曹操很担心这件事,向田畴询问对策。其中“而”字作为连词,应在其前面断开,排除BC项;“军不得进”主谓都全,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A。‎ ‎1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后来语义扩大,亦指平民百姓”错误。冠盖的意思有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 ‎2.指仕宦,贵官。3.特指使者。4.犹冠族,官宦之家。没有“平民百姓”之意。‎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曹操与胡人相约在白狼山作战”错误。原文是“八月,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可见并不是事先约定在白狼山作战,而是偶然遭遇。‎ 故选C。‎ ‎1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恃,凭借;设备,设防;因,趁着;破灭,消灭。(2)佐,辅助;谏,规劝;是以,因此;相,偏指一方,你们。‎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曹操打算讨伐乌桓,诸将都说:“深入塞外征乌桓,万一发生变化,事情就后悔不及了。” 郭嘉说:“您虽然威势震动天下,(但)乌桓人凭借他们身处偏远,一定不会设防,趁着他们没有防备,可以消灭他们。”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意见。大军进发到易县,郭嘉提议说:“兵贵神速,如今远涉千里进行奇袭,辎重太多,难以掌握先机。而且假如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急进,出其不意地进攻。”‎ ‎ 起初,袁绍几次派使者到无终县去召田畴,又派人授予田畴将军的印信,让田畴召抚所统部众,田畴都拒绝了。田畴忿恨乌桓人经常杀害本郡著名的士大夫,想讨伐乌桓而力量不够。曹操派使者来征召田畴,田畴要他的部属赶快为他治理行装,部属说:“以前,袁绍仰慕您的名声,曾五次礼聘,您一直拒绝;如今,曹操的使者一来,您就好像迫不及待,这是什么原因?”田畴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他随同使者一起到曹操军中,被任命为令,随大军进驻无终县。‎ ‎ 当时正赶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带地势低洼,泥泞难行,曹军受阻无法前进。曹操十分忧虑,向田畴询问对策。田畴说:“这条道路每逢夏秋两季常常积水,浅不能通车马,深不能载舟船,是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现在乌桓人以为无终是我们大军的必经之路,大军不能前进,只好撤退,因此他们放松以了戒备。如果我们默默地回军,却从卢龙塞口越过白檀险阻,进到他们没有设防的区域,路近而行动方便,攻其不备,可以不战而捉住蹋顿。”曹操说:“很好!”于是率军从无终撤退。‎ ‎ 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乌桓军相遇,而乌桓军军力强盛。曹军车辆辎重都在后边,身披铠甲的将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惧。曹操登高,看到乌桓军队不整,就纵兵攻击,派张辽为先锋,乌桓军队大乱,斩杀蹋顿和各部落王爷及以下的乌桓首领,投降的胡人与汉人共有二十余万。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 公孙康想要杀死袁尚作为对朝廷立下的功劳,斩杀袁尚。曹操把袁尚的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号令三军:“有敢于哭泣的,处斩!”牵招却独自设祭,放声悲哭,曹操认为他是忠于故主的义士,推荐他为茂才。‎ 当时天寒,又遇上大旱,二百里没有水,军队缺乏粮食,只好杀死几千匹战马作为军粮,挖地三十余丈才见到水。大军返回后,曹操调查以前劝阻他出兵征讨乌桓的人,众人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都心怀畏惧。曹操对劝阻者都加以厚赏,对他们说:“我先前出兵,实在危险,虽然取得胜利,(但)这是上天的辅助;各位的规劝,才是万全之策,因此赏赐你们。”‎ ‎17.C ‎18.即使在风和日丽中,开败的牡丹花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无比惆怅;更何况又纷纷飘落在风雨过后的泥泞之中呢?前句假设情境,以“犹”字表明对花落的惆怅之情,进行铺垫,后句以“何况”形成比较、递进,强化了花落泥中的凄惨情状和诗人的怜惜之情。‎ ‎【解析】‎ ‎1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一扫前句萎靡之情状”“抗争之意尽现”理解偏颇。次句写花萼低垂、冷雨萧瑟、花瓣飘落、随风飞散,读来更加令人伤感。没有选项说的“一扫前句萎靡之情状”“抗争之意尽现”。‎ 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翻译诗句,然后看有没有手法,或者赏析用词、意象意境都可以,但要结合诗句分析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题目是赏析“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用的是一种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表现手法,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先说哪怕在是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开败的牡丹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进而强调眼前所见,当初在枝头上或含苞待放,或笑靥迎人的花瓣已经不但开败,“何况”又纷纷“飘零”在风雨过后的“泥土中”,那种惨状,那份凄凉,只要是有一分爱花的心思,哪怕是石头人见了也要落泪了,更不要说白居易面对此景又该做何感想了,这实在是他无从表达也不忍明说的。前句假设情境,以“犹”字表明对花落的惆怅之情,进行铺垫,后句以“何况”形成比较、递进,强化了花落泥中的凄惨情状和诗人的怜惜之情。‎ ‎【点睛】‎ 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19.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譬”“作客”“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①将“说话”改为“交流”;②将“夸夸其谈”改为“娓娓道来”;③将“让”改为“以(或:用)”;④将“浅见”改为“高见”;⑤将“赐教”改为“请教”。‎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题目是某中学生在报告会上与主讲人梁教授互动时的即兴提问,要注意说话双方的身份、说话的场合、注意语体色彩等。‎ ‎①“说话”一词太口语话,不适合双方身份、场合,应改为“交流”;‎ ‎②“夸夸其谈”带贬义,此处应是夸奖梁教授,改为“娓娓道来”;‎ ‎③“让生动鲜活的事例和平易近人的语言,勉励我们”介词搭配不当,将“让”改为“以(或:用)”;‎ ‎④“浅见”是谦词,只能用于说自己,改为“高见”;‎ ‎⑤“赐教”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这里说自己向对方求教,改为“请教”‎ ‎【点睛】‎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①从儿童的视角,对一个众所周知的调侃性问题作出一本正经的推断,充满童真童趣,产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效果;②将秘密隐藏心中不说,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妈妈浓浓的爱,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诗歌的构思、表达技巧、情感、词语等方面进行鉴赏。要理解诗歌的大意,抓住其主要特征,体会诗句的情感,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鉴赏。‎ 这首小诗最令人捧腹的句子是“爸爸姓万/哥哥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以一个孩子的天真视角,通过一本正经地分析家人的姓氏,发现了妈妈是“捡来的”这一“秘密”,充满童真童趣,产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效果;‎ ‎“我笑了笑”“怕妈妈伤心”“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这些句子表现出一个孩子的善良乖巧,更体现出对妈妈的“保护”和“爱”,读来令人动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可从以上角度评价鉴赏。‎ ‎22.没有对白的画面 比起和“人”的交往,我更喜欢与“花”对话,不需要刻意的伪装和矫饰,更接近于自然的本真。‎ 与我的花交往的那些没有对白的画面,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时常逗留于自己的小盆栽前,细细的观摩叶片上凝结的每一滴水珠,每一缕纹路,那模样似乎在穿越物种界限,与一个玄妙的灵魂进行无声对白。不,对白还谈不上,只能算是一个浅薄的旁听者吧。尽管如此,她带给我的惊喜和快乐,也足以让彼时的我,忘却整个世界。‎ 这喜好从幼年时就有,曾种过海棠,菊花,美人蕉,蓬蓬花等等,不过,因为现实关系,只是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直到近年,生活渐进轨道,才又重新捡拾。然后喜好和技术是不成正比的,所以通常还是养些易活的植物,比如芦荟,菊花。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其实,感触最深的,倒不是种花的时候,而是插花的那段时间。‎ 于我,或许真的已经不适合为了经济利益,而去做某件事情,亦不适合为了完成而去完成。我是为了喜欢,为了感觉,为了心底某种情感某个灵感的倾泄。所以,我会用心观察每朵花的形态,颜色,考虑她适合的位置。我所包的每一份花,所插的每一个花篮,必定融进我的心思和意趣,无论她是浅薄的还是稚嫩的。可是这样是不适合做生意的,我想,如果开店,我的结局就是入不敷出。于是,有的时候我会想,或许,我更适合做的是一个缄默无语的插花师,而不是一个需要扬起笑脸,启动嘴唇的店主。‎ 那时,最陶醉的事情,就是一个人,一片夜,一段旋律,一杯茶,一把剪刀,一堆枝枝叶叶。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哦,我已经无法用准确的词语表达。你的前面是针叶,后面是玫瑰,左边是百合,右边是扶郎,她们有的红,有的粉,有的紫,有的橙,有的高挑,有的娇小,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风姿卓越,还有的略显瘦弱。她们就在那里,静静的,用一双充满信任和 渴望的眼睛看着你,她们哪里是花,分明是一个个鲜活的,等待你发现,雕琢,粉妆的生命。你能不兴奋,能不激动吗?你哪里还会孤单,还会寂寞呢?‎ 你轻轻的托起一枝花,就像托起一个柔软的腰肢,你静静的凝视着她的脸颊,如果她的花瓣不再丰盈,那她一定就是渴了,如果她的花心出现黄斑,那她一定就是病了,如果她的枝干硬朗挺直,那她一定就是衣食无忧。你再巡视另一朵花,你小翼翼的为她剥去外层枯萎的花瓣,突然间她猛一睁眼,给你一个鲜亮的笑脸,好像在说,谢谢你!你又挑出那些稍有瑕疵的花朵,为她绑上铁丝,矫正身姿,她扭动着身体,好像在含着泪告诉你,为了美丽,她不怕疼。‎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你又把她们一个个扩大切口,按照既定的形状,插在浸满水的花泥里。然后,冥冥之中,你就会听到许多张小嘴,像小鱼一样的小嘴,吧嗒叭嗒的吮吸甘霖。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水分沿着她们的经脉,慢慢的,慢慢的,流到枝干,流到花蕊,流到每一片花瓣的细胞里。你甚至可以看到,一朵一朵花瓣在丰盈,在滋润,在伸展,就像一群舞者,暗夜的舞者。‎ 近日来,去菜场的路上新开了一家花卉店,这让我真的很开心。第一天搬回了盆大理菊,第二天搬回了一盆金钱草,第三天又搬回了一盆梔子花。最可爱的就是金钱草,凤嘟嘟的脸盘,朋友说,有点像莲叶,也是。不过,我更喜欢把她看成孩子的脸,每天给她浇浇水,看她吧嗒叭嗒淘气的样子。最难养的就是梔子花。虽然知道她喜欢湿润,略带酸性的生长环境,可是一个不经意,不是萎靡了,就是黄叶了。那模样,就像一个不服水土的娇气的姑娘。每次给她浇水,看着她,总会浅浅的叹口气,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她。‎ 家里的盆栽虽然不是很多,可好些都养了好几年,时常同这些沉默的生命对白,就宛若面对一个一个相识已久的友人,于是人也如她们一样,逐渐安静温婉起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题目是“没有对白的画面”。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首先梳理题目中的关键词。“画面”就是作文中要有具体的“场景”,这个“场景”刻画要完整、具体、细致,有画面感,有感染力;“没有对白”就是画面中的“人物”之间没有语言,没有对话,这就要求要刻画“表情”“动作”等更为细节的东西,来代替语言。然后考生需要思考,这个“画面”中的形象是谁?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人,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与想象中的“人”,可以是“人”与“物”,甚至可以是“物”与“物”。他们或“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进入这个“画面”的?原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场?这个“画面”有什么意义?这一切归根结底都需要考生先确定自己的主题,即立意,才能构思整个作文,描述“画面”。记叙文总是要以故事和描写取胜的,因此文章的构思和描写很关键。‎ 参考立意:‎ ‎1、“我”与父母闹矛盾之后,看到父母劳作的画面,心中惭愧、后悔,决心好好读书,孝敬父母;‎ ‎2、想象“我”与苏轼的心灵交流;‎ ‎3、“我”作为志愿者参与救灾工作,歌颂团结与大爱;‎ ‎4、看到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感悟生命之间的平等和谐;‎ ‎5、由一副关于战争的画,表达珍爱和平的主题。‎ 结构思路:题目《没有对白的画面》。本文构思新颖,写的是自己与“花”的无声对白,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悟和态度。开头即提出自己的生活态度,比起和“人”的交往,我更喜欢与“花”对话,不需要刻意的伪装和矫饰,更接近于自然的本真。接着写自己与花交往的那些美好的画面。先写对小盆栽的观察,描写细致入微。再过渡到插花的描写,将每一枝花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运用拟人的写法描写插花的过程,整个画面给人以宁静甚至虔诚的感觉,十分美好,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深情。结尾略作升华,时常同这些沉默的生命对白,就宛若面对一个一个相识已久的友人,于是人也如她们一样,逐渐安静温婉起来。这样的散文优美而纯粹,带着淡淡的芬芳,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参考素材:‎ ‎1、我遇到了海中精灵──海豚。我观赏,对它精湛的演技,啧啧称奇;我发楞,看它天使般的姿态,目瞪口呆,就在它准备离去之时,它挥起一阵阵的水花,泼湿了在甲板上的我,它如同调皮的孩子做完坏事后挥挥手,潇洒离去,浸湿了衣裳,也融化了我那颗冰冷的心。这一刻,无声的画面,真美。‎ ‎2、放学。在下雨,茫茫雨中,我在漫步,无数的画面……‎ ‎  放眼望去,雨色笼罩着大路,变得模糊不清。雨水摊在路上,似乎成了水路,水路里面有石头,不小心我摔倒了。水里面映出了一张张试卷,试卷里写着一个大大的数字,而数少的卑微……雨慢慢的下大了,粒粒雨水打落在漫坐水中的我,风不知何时到来的,吹着满身湿透的我,包括我的心。雨里夹着风,我的心变得冰凉了,冰凉得让我麻痹了,无力站起来。阵阵风吹来,水面荡漾着,好像皱纹般,好熟悉的皱纹,细看纹线,形成了“起来”二字。风徐徐吹来,吹到身上,心暖和了起来,慢慢的脚变得灵活了,水面的“起来”消失了 ‎  家中。母亲坐在门口择菜,仰头看见我回来了,神速般的扫视我的全身上下,再低下头,嘴里不知讲些什么……我慢吞吞的回到房中,泪不知为何猛流不止,大概是房间太温暖了吧。窗外的风雨大了,时不时的吹进来,似乎想让我在麻痹。而此时,母亲悄无声息的走进来,慢慢地关上房门,没有丝毫的回头之意。呆坐在那的我,变的冷静了下来,泪水也止住了,风雨也停了。擦擦泪水,笑笑。此时熟悉的音乐响起来:“我越挫越勇我永远不退缩,不要先看我别问我有几两重,风再冻,雨再猛,我会站着像英雄,脚踏一阵风,肩上扛着一条龙,就算难过也不痛,把伤心的碎片包一包带走……”我走出房门,电视放着音乐,母亲在煮菜。走出家门,望向对面一座座大山,由于雨色的原因,使山看起来很深沉。但,也不难看出树很茂盛。‎ ‎  当我回到家中,音乐仍放着,母亲在吃饭,我打开煲盖,看见煲里有一碟菜,我最喜欢吃的。我把饭菜拿回房中,泪再次落下来,这次不同的是母亲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儿时的奖状,放到桌面上,并拍了拍我的肩膀,顷刻万千种心情在心里涌现了出来。‎ ‎  深夜,静静地,静得只听见音乐还在那唱着。雨虽仍在下,但我的泪不再流。‎ ‎3‎ ‎、当清晨大漠上无语的驼队踏着无尽的黄沙走向远方,当黄昏水田里静默的鹭鸶细脚独立像哲人般沉思时,你是否感到力的震撼,是否看到美的宣泄?也许你会遗憾她们不会唱歌,但谁能否认唧唧喳喳的山雀在它面前是多么的聒噪!其实,它们无语的本身就是歌,是一曲生命的绝唱。‎ ‎4、直起身,我缓缓前行,追溯流光,我仿佛来到了西欧的乡村茅舍,田野人家。我抬起头,看到了伍尔夫。咖啡的香气氤氲着眸光……她正在写《奥兰多》。‎ 名誉对他无疑是残忍的,这个一生都徘徊在生死边缘,最终也难逃作茧自缚的无才作家,或许曾经仰首,大声的质问阳光,质问人群,质问神明,为何独将病魔附在了她身上,握笔的手紧了紧,最终他俯下头,只是略略苦涩地一笑,将万千蹉跎尽付于这流转的笔矢中。文字无言,但伍尔夫的惊世之才已在他的奋笔疾书中悄然铸就了伟大的丰碑。‎ ‎【点睛】‎ 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 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