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6-05 发布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降至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严羽“得意忘言”的含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说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至今天不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含蓄表现在诗歌内容上是指诗人把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旨意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隐的《无题》。‎ B. 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C. 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这也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早在先秦诗歌中,含蓄手法就有运用,但“含蓄”一词真正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应该源于中唐时期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论述了含蓄的性质及内涵,明确了论题,在结构上领起下文对手法上的含蓄的论证。‎ B. 作者引用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来证明在唐代营造“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这也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D. 严羽提出了“得鱼忘筌”“羚羊挂角”等说法,主要是强调诗歌深妙的义理,对于诗歌的语言表达则不必过于深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宋时期,含蓄已经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到文学批评中了,这种评价诗文的标准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B. 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但这种手法的运用仍然是无意识、不自觉的。‎ C. 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诸多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①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词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③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④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 B. 第④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C. 作者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因为柳永的许多词作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大都能写出词人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D. 文章详细交代了歌妓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具体说明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5. 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6. 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②,遂决意南归。‎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③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④,斩安国于市。‎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类的野兽。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筮仕:古时候的人们都迷信占卜,进行任何事之前都会先卜测一番凶吉与否,连士人出仕做官,也一定要先占卦测吉凶。后人便称出仕做官为“筮仕”。文中指的便是出仕做官。‎ B. 市:在古代,实施斩首行刑的地方一般有两个,一个是郊外比较荒凉的地方,因为围观的百姓不多,有利于维持秩序。另一个就是在闹市,作用就是用来示众,警示周围的老百姓。‎ C.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D. 长短句:在唐代,长短句是一个诗体名词;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长短句是词的别名。‎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 B. 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 C. 辛弃疾写《美芹十论》等文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 D. 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匪患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奖。‎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惜 花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煞白”“腻红”均指代花朵,“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理。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 B. 颔联以诗人感受写景,寓情于景。眼睛追随着坠落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望见残留在枝上的花朵还在遭受风雨推残。这满目狼藉的景象,怎不教人满怀怅恨?‎ C. 颈联设想落花的两种遭遇:青苔遮蔽和污泥沾染。两句诗一放一收,波澜顿挫,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悼惜。‎ D. ‎ 全诗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春去花落的过程。诗人借花寄慨,将咏物、抒情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2. 全诗围绕“惜”字,唱出一曲春去花落的挽歌。请从内容上加以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风·氓》中写女主人公起得早睡得迟,经常忙碌劳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绘飞流激湍轰响,转石声若雷鸣的情景,写出了蜀道险要的地势。‎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成事需要一些条件,其中之一是有“物以相之”;荀子在《劝学》中概括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写君子与众人重要区别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给全世界的文物安全工作都敲响了警种。它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除了要在文博场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极为重要。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破坏或者遗失。但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通过整理、收集、记录等方式保存文化遗产的信息,安全和长久地保存__________的文化遗产。‎ 可见,( )。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曾分享过让故宫成为“网红”的秘笈:对于文物保护和复原,故宫专门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并配备了三维打印、具备物理冷热性能的先进设备,让原有技术__________。与此同时, 故宫拥有200名修复医生,有一半是自然科学家,他们通过仪器设备分析检测,碎了几千片的绘画、碎了200多片的先秦铭文青铜器、25层堆绣32种材料的珍贵唐卡都__________。‎ 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相当于给文化遗产保护多加了一份保险,也拓宽了其交流和影响范围,可以让古老的文化变得更“酷”,让穿越时间的智慧能够不断传承,__________。‎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轮美奂 为虎添翼 重见天日 历久弥新 B. 弥足珍贵 如虎添翼 重获新生 历久弥新 C. 美轮美奂 如虎添翼 重见天日 经久不息 D. 弥足珍贵 为虎添翼 重获新生 经久不息 ‎15.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理论上说,不论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B.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C. 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D.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数据留存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是实现物保护和水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B.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就能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 C. 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被先进技术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D.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迪亚克表示,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为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推动了田径运动的大发展。‎ B.城市的文明建设,靠的是专业的管理、高效的组织、科学的协调、连贯性的政策来取得的,而非短时间的突击、会战,更不是将不好的东西遮掩藏匿。‎ C.由于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在最美学生的表彰大会上,两个孩子的老师也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当老师走出来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2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反观这些年来的文艺批评,当然也有黄钟大吕、启人心智的绕梁之音,但瓦釜雷鸣、混淆视听的刺耳杂音,却时常摇唇鼓舌、招摇过市。 ,把销量、收视率、点击数、票房收入作为唯一依据,分辨和判断作品的高下优劣。‎ A.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B.一些文艺评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 C.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 D.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的一些文艺评论 ‎21.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22.下面提供的情景中,不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东村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裁缝,另一个是船夫。一次村中有一户人家闹分家,请他们去“说话”。他们事先在村口碰了头:‎ A.厨师说:“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呀分不清,做成夹生饭。”‎ B.赶车的接过话茬:“咱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C.裁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到那里七嘴八舌,我就不信说不服他们。”‎ D.船夫最后说:“咱到那里见风驶舵,看情况办事,实在不行就顺水推舟。”‎ ‎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应当效力!‎ B.刚挂好您的大作,您又亲自惠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C.上周末,我光顾了新华书店,经理惠赠了我这本名著。‎ D.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潘”叫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就职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这名“网红”教授曾是美国空军一员。因一封传单他对大陆产生兴趣,卖掉美国家产来中国。他不满西方媒体的傲慢,开面包车行走中国4万公里后,被各种“好”打动,决定为她代言。2018年底,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以一个长期在华生活的外国人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然后给领袖写信寄书。‎ ‎2019年新年前夕,老潘收到回信,领袖祝贺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宝贵时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并祝他全家“福安”,一生“长乐”。潘教授决心写“更精彩的中国故事”。8月,老潘再次踏上环游中国旅途。从东到西,他看到了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遍布,偏远地区开通高铁;宁夏甘肃等偏僻乡村都融入现代生活,农民手机网上买卖。“中国……完全是自力更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他希望中国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让中国梦成为世界梦!‎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给“老潘”写一封信,发表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 C C 项,“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这也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指代的是《文心雕龙》中的内容,由此可知,奠定含蓄理论基础的是《文心雕龙》,而不是“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故选C。‎ ‎2. D D项,“对于诗歌的语言表达则不必过于深究”错误,从文章第三段来看,严羽所提出的主张主要是强调诗歌深妙的义理以及诗歌对于含蓄的追求,即“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并不是不重视语言表达。故选D。‎ ‎3. B B项,“但这种手法的运用仍然是无意识、不自觉的”错误,该判断于原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这只能说明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含蓄的手法,但不能说明当时这种手法的运用是无意识、不自觉的。故选B。‎ ‎4. C A项,“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错误,选项对句子的作用分析不够全面,从文中来看,“很难长大”是暗示了柳永仕途坎坷,而“很难衰亡”则暗示了其文学作品流传千古,选项仅仅分析了“很难长大”的意义,而忽略了“很难衰亡”的意义;B项,“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错误,选项对对引用词句作用的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第④段在引用柳永的词句之后说“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由此可知,作者引用词句是用词句概括柳永的经历,说明他一生遭遇坎坷,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是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D项,“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交代歌姬们安葬柳永的过程,没有心理描写;C项,该项考查对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正确。故选C。‎ ‎5. (1)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2)对文学创作的爱好;(3)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专力填词;(4)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合,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 ‎ ‎6. (1)说明贫困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华,使他赢得世人的喜爱;(2)衬托柳永仕途的不得志,表现其怀才不遇的遗憾;(3)承上启下,使文章由对柳永家乡的寻访转到对其浪迹天涯、驰名词坛的原因的探求。(意思对即可)‎ ‎7. B ‎ ‎8. A A项,“文中指的便是出仕做官”错误,从第一段“始筮仕,决以蓍”中“始”可以推测,此处的“筮仕”应是指初出做官,卜问吉凶,故该项错误。故选A。 ‎ ‎9. B B项,“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错误,“京益壮之”指的是耿京更加称赞他,“壮”是形容词意动,意思是“以为壮”,译为“称赞”,选项曲解实词的意思。故选B。‎ ‎10. (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2)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百姓做盗贼的缘由,探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平息盗贼的军队。‎ ‎11. C C项,“委婉含蓄”的说法不准确,“犹慰意”、“更伤心”,情感表达较为直白。故选C。‎ ‎12. 首联写枝头残花即将凋零,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怜惜和同情。颔联写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情景,诗人对风雨的怨恨和对花朵的同情融合无间。颈联写诗人希望花朵凋零之后有一个较好的结局,表现了对落花的怜惜。尾联遥想明日残红去尽,只有树荫倒映池塘。表达诗人因花已凋尽而产生的悲凉之情。全诗从花残、花落、花落后的遭遇一直写到花落尽的情景,紧扣“惜”字反复渲染,反复加深,表达面对春花消逝的流连哀痛心情。‎ ‎13. (1).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4. B ‎ 第一组:弥足珍贵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由前文语境可知,此处是强调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珍贵的文物越来越需要保护,而不仅仅是建筑类的文物。此次应选“弥足珍贵”。第二组:为虎添翼的意思是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是贬义。如虎添翼的意思是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了,含有褒义。从感情色彩可知用“如虎添翼”要准确些。第三组:重获新生指开始新的生活;重见天日是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由语境可知,经过修复后,故宫的文物被挽救,重新焕发光彩,所以应用“重获新生”。第四组:历久弥新是指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经久不息是指长时间不停息,多形容掌声或欢呼声。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 ‎15. A “不论……都”是条件关系,“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且不与“都”搭配,所以可排除BD两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所以“我们”应在“不论”的前面,这样排除C。分析可知,A项病句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16. D A项,表达不完整,“数据留存”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B项,“就能”表述绝对。C项,表述不连贯;“数据留存”的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D项,此处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强调了下文利用技术手段来保护文物的必要性。故选D。‎ ‎17.D A.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有关本体论问题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法,因此他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过程中”的后面。C.句式杂糅,可改为: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而言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也可改为:但在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18.A B项,句式杂糅,“靠的是……取得的”杂糅。C项,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D项,“两个孩子的老师”有歧义。‎ ‎19.B A项,“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结余”,一是指结算后余下,二是指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的钱或东西,由句中的“省吃俭用”可知“结余”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节余”。C项,“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0. B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知,该句的主语是“一些文艺评论”,该句主要是说一些文艺评论怎样,且两个“把”字句应相连,故排除A、D两项;B项比C项语意更通顺,更合理。‎ ‎21.A【解析】B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如,承蒙垂念,不胜感奋)。而选项中是说“学生垂念师恩”,谦敬失当,应把“垂念”改为“感念”。C项“家严”,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而选项中是询问,应是问对方,故应将“家严”改为“令堂”。D项“府上”,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而选项中说的自己家,故应将“府上”改为“寒舍 ‎22.C【解析】“七嘴八舌”是人多嘴杂,说法不一的意思,含贬义。另外,裁缝的说法显不出不离本行的特点,与提示语“能说会道”不相称。‎ ‎23.C【解析】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 ‎24.B【解析】A.家兄:对外人称己兄;愚弟:兄长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弟弟。C.光顾:商店敬称他人的来访;惠赠: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敬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D.抛砖引玉:自谦之词,喻指先谈出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试图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狗尾续貂:贬义词,也可用作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