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1-06-05 发布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会宁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三级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 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 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 融入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建筑中数 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 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的地方,主要 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 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 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并且 特以六,九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 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 暗合寰宇之“九重”。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 二层径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坛的高度、栏板 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样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的意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 是故宫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 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为主体。内廷多用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 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 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 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 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 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 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 示。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数的元素才具有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种文化创造。 B.《周易∙系辞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的古建筑思想,对故宫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阳奇阴偶”观念认为,奇数象征吉祥与美好,偶数含有阴冷,不祥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 D.九、五为帝王之数,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城楼及故宫的房间数都暗含“九五至尊”之 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综合使用引证法,例证法,论证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 B.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理意蕴。 C.文章选取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天安门等来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写到乔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常用数字表达美好愿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人们对审美、和谐、等阶的价值追求。 B.古建筑构造中多出现数字“六”“九”的元素,这与“六”“九”在易学中是阴阳的代表有一定关 系。 C.故宫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布局体现奇数特征;内廷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则多用偶数。 D.从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对数字“九”“五”的广泛运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赋予的等级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0 年 4 月 24 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50 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 九天”标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则依次编号。两千多年前, 屈原写下长诗《天问》;两千多年后,他的后人探索浩瀚太空的梦想以“天问”为名。对科学与创新 的探求,使我们的飞天揽月梦从神话走进现实。“东方红一号”让我们叩响了太空的大门,载人航天 把我们的足迹带进了太空,探月工程使我们第一次与地外天体亲密接触……今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 窗口期,中国特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 和巡视探测,以火星等行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新长征”,需要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斗。 (摘编自白露懿《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材料二: 航天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 2000 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 1000 万景(遥感图像的计数 单位,通常指卫星拍摄一次所获取的画面,一景卫星遥感图像所包含的面积少则几千平方公里,多 则上万平方公里),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 7000 万,“北斗”终端持有量达到 400 万余套,卫星应用 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根植于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50 年来,中国自主研制 出 17 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 300 余次发射,将 500 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成功率 96%,可靠性、安全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 16 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远在 45 万公里外的“鹊 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去年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 航天展览会上,中国受邀成为首次设立的主宾国,重装亮相本次航展。“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地 面测控站负责人德米特里·扎卡柳金说:“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进步与成就令人赞叹,希望未来能与 中国伙伴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法新社也曾报道说,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航天大国之 列。 (摘编自余建斌《让航天成就更多美好梦想》) 材料三: 对于在宇宙空间应用的芯片而言,具有抗辐射等特殊性能是必需的。因为宇宙空间环境极为复 杂,大量的空间粒子辐射会导致卫星上电路性能退化甚至功能失效,对卫星造成致命伤害。抗辐射 集成电路是太空探索的共性基础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以赵元富为带头人的 技术创新团队,把目标锁定在自主研发国际新一代宇航用中央处理器 CPU 上,研发初期,CPU 没有 实际产品,国际上只有大致的思路和概念。以往芯片抗辐射一是给电路穿上厚厚的“外衣”,但这将 使器件重量大幅增加;二是改变制造工艺,但这样投入巨大。如何低成本地研制出抗辐射芯片,成 为困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难题。1999 年赵元富团队提出采用低成本的“设计加固”思路,只需利用 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通过设计环节而非制造环节就能研制出抗辐射的宇航集成电路。这样一 来,抗辐射难度就全部转移到了芯片设计上,而抗辐射芯片设计又是个世界性难题。赵元富团队首 先选取抗辐射中央处理器作为技术应用的核心攻关产品,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试验。为了打造可靠 的“中国芯”,抗辐射芯片都要经过地面模拟太空辐射环境下的试验验证与评估。十年后,赵元富团 队研制的国产 CPU 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出色的“中国芯”,大幅提升了宇航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 (摘编自袁于飞《让中国航天用上“中国芯”》)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不仅呼应屈原的《天问》,而且展示了后人探索太空的梦想及 对科学、创新的探求,这种探求需要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接力奋斗。 B.目前我国卫星电视直播用户已突破 7000 万,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民用遥感卫星数据 分发量累计可达一千亿平方公里,航天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 96%,嫦娥四号着陆器和“鹊桥”号中继星状态良好,月 球车创造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它们把月球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 D.综合三则材料可见,从 50 年前“东方红一号”发射到今年的深空“新长征”,从长征系列火箭发 射到越来越出色的“中国芯”,我们的飞天揽月梦从神话变成现实。 6.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航天 50 年来取得的成就。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红岩(节选) 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刑讯室前, 魔影动荡,吆喝声不绝……风门边,偶尔有人不安地低语。 “又是半夜刑讯!” “徐鹏飞、朱介都来了。” “夜审谁呀?”余新江身后,传来一声问话。“该不会是老许?”刘思扬担心地插了一句。 许云峰伫立在楼八室铁门边。透过昏黄的狱灯,余新江望得见他沉思的脸。 余新江不禁十分担心地想念那多次经受毒刑拷打、经常昏迷不醒的江姐。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 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 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 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 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 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黑沉沉的夜里,黯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 “是她!看,江姐出来了!” “又是江姐。”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 “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 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 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可是江 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他又问: “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蓉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 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吧?” 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 “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再钉!” 徐鹏飞绝望地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 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 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一根,两根!……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已听不见徐鹏飞的咆哮。可是,也听不到江姐一丝丝呻吟。人们紧偎在签子门边,一动也不动……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 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是谁?天刚亮,就唱起了囚歌。迎着阵阵寒风,久久地守望在风门边的刘思扬,听着从楼下传 来的低沉的歌声,一边想着,一边了望那远处深秋时节的山坡。刚升起的太阳,斜射着山坡上枯黄 了的野草。远近的几株树木,也已落叶飘零,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干。 (摘编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提审江姐为开端,以夜审江姐为发展,以竹签穿指为高潮,以听不到江姐一丝丝呻吟为结 局,整个情节围绕江姐层层展开。 B.余新江的心之所以像沉甸甸的铅块,是因为江姐多次经受毒刑拷打,经常昏迷不醒,担心这次深 夜被审经不住敌人的折磨或利诱。 C.“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中的“仿佛”用得精当,如果 删去,就使故事的真实性打折扣。 D.结尾关于唱“囚歌”的描写,既是对江姐坚贞不屈情操的赞颂,也是狱友们共同心声的展现,更 是激励战友们奋勇前行的进军号。 8.文本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这两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9.文本在塑造江姐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 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入禁中, 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 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 奏曰:“播极远,猿狄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过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朕所言, 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 生材也。”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 非孔子意。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 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 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 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开成初,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会 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选自《刘禹锡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 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B.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 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C.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 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D.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 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即“表字”,与名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举行冠礼时取的。文中“梦得” 是刘禹锡的字。 B.博学宏辞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来考拔能 文之士。 C.秩满,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秩”;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委之 常秩”。 D.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 大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名重一时,擅长作诗写文。他受到王叔文的重用,被称为有宰相器;善写五言诗,禁中文 诰都出自其手。 B.刘禹锡宦海沉浮,出仕在外多年。他受牵连被贬为连州刺史、朗州司马;后又十多年离京城,接 连在几个州任刺史。 C.刘禹锡心系教育,兴叹学校衰败。他认为如今教育不力在于没有钱物供学官使用,应该省出钱来 增加教育的投入。 D.刘禹锡以文会友,甚得朋友深交。晚年他与白居易交往友善,在诗歌方面唱和往来,且白居易为 之集诗而作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2) 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耕织叹(节选) 赵汝隧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采用古体,直陈其事,且通篇多用仄声韵,给人一种郁结难伸的感觉。 B.“往来逻视晓夕忙”揭示了农夫不断地往来巡视、放心不下、惟恐出错的心理。 C.“香穗垂头秋登场”表现了农民历经一年辛苦,终于迎来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D.全诗选取日常生活场景,有铺垫,也有升华,语言含蓄蕴藉,显得悲切感人。 15.本诗“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精彩传神,请赏析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真理正义绝不后悔,这与屈原在《离 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改的诗句“ , ”有着跨越历史的相似。 (3)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了动人的音乐,“ , ”两句,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2020 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相逢在同一天,普天同庆“中国节”。我们可以来到岳阳,近距离感受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所描写的洞庭湖月夜美景:“ , ”。 第 II 卷(表达 80 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千百年来,浩浩黄河水,同长江一起,哺育了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民族品格,孕育了① 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② 是 一条桀鹫难驯的忧患河。据统计,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 2500 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 1500 多 次。俗话说:“黄河宁,天下平③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党领导人民④ 了治 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 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 ),是我们迈向高质 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运用和掌握规律,摒弃臣服水的冲动 思想,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当作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能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17.依次填入文中①一④横线上的内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彩斑斓 更 ”。 开拓 B.五彩斑斓 也 。” 开拓 C.灿烂辉煌 也 。” 开创 D.灿烂辉煌 更 ”。 开创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成为新时代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B.新时代,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C.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时代,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运用和掌握规律,摒弃征服水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 治理之道当作理念。 B.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规律,摒弃臣服水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 治理之道当作理念。 C.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运用和掌握规律,摒弃臣服水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 治理之道为理念。 D.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规律,摒弃征服水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 治理之道为理念。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台风具有强大破坏力,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但① 。台风送来了淡水资源, 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 30 亿吨降水。另外,② _____________,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 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③ 。 21.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 4 个关键词或短语,各不超过 6 个字。(5 分) 作为三千多年来有连贯发展历史的汉字源头,甲骨文与汉晋木简、敦煌文书、明清档案被誉为 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作为四大发现之一,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120 年来,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浸透着一代代研究者解码千年文明的心血。当前,甲骨文研究进入到 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运用大数据、云平台进行甲骨文字考释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坚持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等。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这灵物,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它的智慧。“滴水穿石”,何其刚也;“顺 流而下”,何其柔也。水的智慧在刚与柔之间彰显。小到个人,大至社会的魅力与精神也同水一样, 在这一刚一柔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文体不 限。 1.D A 项,说法绝对。“古代建筑由于……从而成为……”错,古代建筑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成为文化创造,并不仅仅是因为融入了数的元素; B 项,曲解文意。“《周易∙系辞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的古建筑思想”错,第二段“这一思 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这”指前面的《易经》,“乾道”“坤道”是《周易》 中的思想,不是古建筑思想; C 项,“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说法有误,原文第五段“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六”是偶 数不是奇数。 2. B 项,“总——分——总的结构”分析有误,文章应是“总——分”结构,开头为总, 3.A 项,“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强加因果。第一段“我 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融入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 体,也借助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没有体现这个前提条件。 4..B 项,“利用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解决“设计环节的问题”与原文不符,由材料三“只需利 用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通过设计环节而非制造环节就能研制出抗辐射的宇航集成电路”可知。 故选 B。 5. C 项,“月球车创造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错误,由材料二“月球车创造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 录”可知;“它们把月球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错误,由材料二“远在 45 万公里外的‘鹊桥’号中 继星状态也非常好,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可知,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 地球的是“鹊桥”号中继星。 6.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强国行列。②航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造美好生活。 ③自主科技创新,攻克难题,提高宇航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 7.B 项,担心经不住敌人的“折磨或利诱”分析不当。前文已经通过余新江的心理描写作了铺垫, “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 姐忍受了多少推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由上下文可以看出,余新江所担心的是江姐身体被折 磨得极度虚弱,这次将要受到更重的折磨,而不是担心江姐投敌变节。 8.示例:①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为人物出场渲染了黑暗萧瑟的氛围。“暗 夜”交代时间,“渣滓洞集中营”交代地点。“深沉的夜晚”与“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以自 然氛围暗示政治氛围②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肃杀的气氛,暗示了政治形势的严酷,突出了江姐 的坚强。“枯黄了的野草”“落叶飘零”,烘托了白色恐怖的严酷,光秃秃的树干突出了江姐的坚强。 9.示例:①直接描写江姐的语言。这样写,从正面塑造了江姐的高大形象。如“上级的姓名、住址, 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 料!”一句表现了江姐严守党的秘密的坚定意志。②通过狱友的见闻,从侧面描写江姐。这样写,增 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如“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 信心的刚毅神情”这段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江姐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神。③通过敌人的言行刻画江姐。 这样写,从反面衬托了江姐的伟大形象。如“不说?拔出来!再钉!”“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 绝望地咆哮”等,这些描写从反面衬托了江姐在严刑拷打面前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10. C “其锋森然”中,“其锋”作主语,“森然”作谓语,“然”为形容词词尾,其后断开,排除 BD; “夫合应者声同”为句意完整的一句话,其中,“声同”,“声”作主语,“同”作谓语,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 A。句子翻译为:彭城刘梦得是位诗中豪杰。他的诗锋芒外露,很少有人能抵挡。我不自 量力,常常冒犯他。大凡互相配合的声气相同,互相争论的力量相当。一来一往,欲罢不能。 11’D 项,“财政……等事务的大臣”错。“财政”应该归户部掌管。 12.A 项,“禁中文诰都出自其手”错。文中写“禁中文诰出于叔文”,而不是出自刘禹锡。 13. (1)刘禹锡有时跟他们一起活动,于是依照诗人的做法,创作新辞来教授巫师们。 (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介词结构后置句;“骚人”,诗人;“为”,创作。) (2)议论的人认为天下士人太少,但不知道培养人才之道的情况,事实是育才之路滞塞不畅,并不 是天下没有人才。 ( “养材”,培养人才;“郁堙”,滞塞不畅;“非天不生材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博学宏辞科。他擅长写五言诗。贞元末年,王 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 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 锡在宫中商议(国事),刘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贞元末年,王叔文在太子身边做事。 刘禹锡尤其受王叔文的赏识提拔,被认为有宰相才能而受到优待。顺宗即位,朝廷中的文诰,都出 自王叔文之手,而王叔文引荐刘禹锡进入宫中,与他一起商量议论,他所说的王叔文没有不听从的。 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 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 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主要是写文作诗,以此来陶冶情操性格。蛮地风俗喜好巫 术,常常在不合典礼的祠庙中击鼓起舞,还要用方言俗语歌唱一番。刘禹锡有时跟他们一起活动, 于是依照诗人的做法,创作新辞用来教授巫师们。元和十年,刘禹锡被从武陵召回朝廷,宰相又打 算任命他为郎官。这时刘禹锡作了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些讥刺朝政的意思,宰相不 高兴了,所以他又被贬为播州刺史。诏书发下后,御史中丞裴度上奏说:“播州特别偏远,(是)猿 猴居住的地方,刘禹锡母亲八十多岁不能前往,那么和儿子当是生死永别,(我)担心(这样会)伤 害陛下以孝治天下的方针,稍稍将他迁往近处(安置)。”宪宗说:“做人儿女的应该谨慎做事,不能 做(遗留)让父母担忧的事。像刘禹锡这样名望超过他人的人,就更不能饶恕了。”裴度没有话回答 了。(过了一会儿)宪宗改变了(严厉的)脸色说:“我所说的,是责备做儿子的事,但不想伤他母 亲的心。”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又离开京城十多年,接连在几个州任刺史。 刘禹锡常常叹息天下学校衰败,于是上奏记给宰相说:“议论的人认为天下士人太少,但不知道 培养人才之道的情况,事实是育才之路滞塞不畅,并不是天下没有人才。如今房舍毁坏,学生门徒 减少,这不是学官不努力,原因在于没有钱物供他们使用。如今州县都在春秋上丁日到孔子庙祭奠, 这种礼仪不合古制,也不是孔子的本意。请下令叫礼官博士议论这事,不准天下州县花费钱财用牲 牢进行祭祀,登记原先用于牲牢祭祀的钱物,把一半交给所属州府,可用这钱来营造学校房舍,置 办器具,那么贞观之风,显然可以恢复。”当时宰相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刘禹锡晚年和太子少傅白居 易关系友好,诗歌文章,当时没有在他们之上的。自居易常和刘禹锡有诗词酬答和往来,还顺便将 刘禹锡的诗收集在一起并作序说:“彭城刘梦得是位诗中豪杰。其诗锋芒外露,很少有人能抵挡。我 不自量力,常常冒犯他。大凡互相配合的声气相同,互相争论的力量相当。一来一往,欲罢不能。” 开成初年,(刘禹锡)授为同州刺史。任期满,做检校礼部尚书。(刘禹锡)会昌二年七月去世,被 追赠为户部尚书。 14. D 项,“语言含蓄蕴藉”错,“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这样的语言明白如话,可 见语言特点应是“朴实无华”。 15.①运用拟人手法,春天催逼农人忙于耕种,季节不等人,给人一种紧迫感。②巧用烘托,牛为 了翻开土地而奋力不停,竟然背部穿破滴血,可见农人劳动强度之大。③两句用字传神,饱含情感, 强化了诗人对农人劳作艰辛的同情。 16.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浮光跃金 静 影沉璧 17 C 第一组,五彩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灿烂辉煌:鲜明耀眼,成绩卓著。修饰“中华文明”, 应填写“灿烂辉煌”。 第二组,根据语境“是一条桀鹫难驯的忧患河”,母亲河与忧患河之间应 该为并列关系,故应填写“也”。 第三组,“‘黄河宁,天下平”,直接引语的句末标点,句号应 该放到引号的里面。 第四组,开拓:开辟;扩展开创:开辟;开拓,或指创建国家,也泛指创 业。根据后句的“新篇章”一词来看,填写“开创”较恰当。 18.B。根据逻辑关系,应先“加强黄河治理保护”,再“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由此可排除 AD; 根据上文的“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与下文的“新时代的黄河治理”,将“新时代”单独成句 以加强语气;同时,“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单独成句,可与“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句式保持一致,构成并列关系,排除 C。 19.D 原句“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运用和掌握规律,摒弃臣服水的冲动思想, 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当作理念”有多处语病,“以……当作理念”句式杂糅;“运用”与“掌握”语 序错误;“臣服水”不合逻辑。改为“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以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规律,摒 弃征服水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为理念”。 20.①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 ②台风还能调节地球冷暖 ③台风有弊也有利 第①空注意后文“可带来 30 亿吨降水”,第②空注意后面的“驱散这些热量”,第③空注意前文“一 句话”即对前文的总结。 21.甲骨文 四大发现之一 保护与传承 新阶段 提取关键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陈述的话题(对象);寻找与陈述对象(主概念)相对应的 谓语动词;将几个词语连缀成句(主谓结构);筛选,提炼出关键词。文段四句话,一句一个关键词。 根据“作为三千多年来有连贯发展历史的汉字源头,甲骨文与汉晋木简、敦煌文书、明清档案被誉 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可知关键词“甲骨文”;“作为四大发现之一,甲骨文在世界文 化宝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知关键词“四大发现之一”;根据“120 年来,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 浸透着一代代研究者解码千年文明的心血”,可知关键词“保护与传承”;根据“当前,甲骨文研究 进入到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运用大数据、云平台进行甲骨文字考释研究,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坚持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等”,可知关键词“新阶段”。 22.作文例文 生活中的“太极” 中国有一套拳法叫“太极”,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要旨是“以柔克刚”,练习这套拳法的人很多, 但是明白其精髓,并将其用于生活的人又有多少呢? 坚硬的石块会被柔弱的水滴击穿,坚韧的铁块耐不住空气的氧化,无坚不摧的金刚石经不起一 束光的照射。许多东西总是出人意料,看似强大,却经不起软弱的一击。所以说,刚不一定胜柔, 人也一样。 二战时,法国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看似固若金汤,却被德军巧妙地绕了过去,没起任何作用。 看似“刚”却被“柔”所化解。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经不起邓小平的柔和迂回政策,看似 “刚”却被“柔”所克制。曹操的 80 万大军也因黄盖小小的“苦肉计”而溃不成军,看似“刚”却 被“柔”所瓦解。 但这绝不是说刚就一无是处,柔便无所不能。毕竟水滴再厉害,有时也只能乖乖地呆在杯子里。 柔只是一种暂时的忍让,是以退为进,是蓄势待发。就像太极拳讲究借力打力。这便是常说的“刚 柔并济”。 柔与刚在生活中有另一种诠释。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 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用刚与柔书写了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 求。勾践由君王沦为马夫,默默地忍受着各种折磨,蓄势待发;司马迁面对残酷的宫刑,没有自寻 短见,强忍难言的苦楚;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受尽嘲笑……这一切都是“柔”,他们用这种方法顶住 了敌人的攻击和世人的嘲弄,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勾践灭吴,“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问世,韩 信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们的“刚”。但是,“柔”不等于逆来顺受,“刚” 也不等于不择手段。战争中许多被捕者能忍受各种酷刑,却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生活中的 “太极”也需用之得法。 “太极”之精深、涉及范围之广、用法之妙真让人惊叹。其实“刚与柔”的“太极”一直被国 人运用得淋漓尽致,也许日本至今还未明白,在长达 8 年的抗日战争中,他们船坚炮利,中国贫穷 落后,并且他们已经践踏了大半个中国,但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生活 中的太极——“刚与柔”之理。 (一)审题:由“水的智慧在刚与柔之间彰显。小到个人,大至社会的魅力与精神也同水一样,在 这一刚一柔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知本次作文主题是:“刚”与“柔”的辩证关系。要写好本题关 键在于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内涵。从字面来看,“刚”与“柔”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现代汉 语词典》对其解释如下:刚:坚硬(与柔相对);(性格或态度)强硬;(意志)坚毅。柔:软;使变软; 温和(与刚相对)。可见“刚和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1、什么是“刚”?什么是“柔”? 先看“刚”: (1)生活中哪种精神是“刚”的精神? 刚——刚强、刚烈、刚健、力量、坚持、豪放、洒脱、不服输、不放弃、勇敢、毅力、执著…… (2)生活中哪些人具有“刚”的精神?他们做的哪些事体现了“刚”的精神? 乌江自刎的项羽、豪放的苏轼、不屈于元兵的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谭嗣同以及辛弃疾、邓世昌、林 则徐、荆轲、花木兰…… (3)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被认为是“刚”的象征? 巍峨的大山、嶙峋怪石、骄阳、狂风骤雨、电闪雷鸣…… 再看“柔”: (1)生活中哪种精神是“柔”的精神? 柔和、温柔、宽容、温和、和平、友好、忍让、忍辱负重…… (2)生活中哪些人具有“柔”的精神? 忍辱负重的蔺相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受宫刑的司马迁…… (3)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被认为是柔的象征? 小溪、水滴(滴水穿石)、白云、小草、嫩芽、和风细雨、月亮、太极拳…… 上面各通过 3 个小问题,从正面弄清楚了概念的内涵及表现,下面从反面排除错误认识,进行审题 定位。 2、什么不是“刚”?什么不是“柔”? 刚不是——骄傲、自大、主观、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柔不是——自卑、唯唯诺诺、小 心翼翼、谨小慎微、妄自菲薄。 3、“刚”与“柔”之间的关系? (1)相反相对的矛盾关系:刚能治柔,柔能克刚。 (2)相生相伴的关系:人生需要刚柔相济,既不能缺少柔,也不能没有刚。 (3)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困境中忍辱负重坚持的“柔”有时候就是一种刚强;而逞一时之 勇的“刚”有时候却不堪一击变成了柔弱,因此,把握“刚和柔”要注意适度的原则。 (二)立意:1、刚柔相济,才能立足社会,谋求发展。2、该刚则刚,当柔则柔。3、刚中施柔。4、 柔可克刚。5、刚柔并济,走向胜利。6、刚柔并济,所向披靡。 (三)素材:1、这时郭靖只听欧阳锋初时以雷霆万钧之势要将黄药师压倒。箫声东闪西避,但只要 筝声中有些微间隙,便立时透了出来。过了一阵,筝音渐缓,箫声却愈吹愈是回肠荡气。郭靖忽地 想到周伯通教他背诵的“空明拳”拳诀中的两句:“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心想:“筝声必能反击。” 果然甫当玉箫吹到清羽之音,猛然间铮铮之声大作,铁筝重振声威。郭靖虽将拳诀读得烂熟,但他 悟性本低,周伯通又不善讲解,于其中含义,十成中也懂不了一成,这时听着黄药师与欧阳锋以乐 声比武,双方攻拒进退,颇似与他所熟读的拳诀暗合,本来不懂的所在,经过两般乐音数度拼斗, 渐渐悟到了其中的一些关窍,不禁暗暗喜欢。 以上选自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第十八回,郭靖从东邪西毒二人的乐器争斗中印证了空明拳里“刚 不可久,柔不可守”的道理。武学如此,生活亦然。 2、雪灾过后,林子里满地都是断枝残柯。只有雪松安然无恙。原来,雪松的枝桠具有柔性。每当雪 厚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桠就会往下弯,直到学从枝头滑落。雪松用自己的“柔”战胜了恶劣的环 境,值得肯定。可是,“刚”也历来广为人们颂扬。如:“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 景安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名人的刚和柔。从古到今,刚柔相济的成功者大有人在:项羽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刚 烈,也有“虞姬虞姬奈若何”的似水柔情;李清照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更有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柔情;康熙既有执法严明的刚毅,也有爱民如子,为民着想的柔情; 鲁迅既有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刚正,也有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 4、邓小平的“一国两制”。1984 年 2 月 22 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 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 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就是这样。”后来,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多次对“一国两制”作 了类似的阐释。撒切尔夫人曾当面称赞邓小平创造的“一国两制”简直是“天才的创造”。邓小平一 方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刚;另一方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这是灵活变通的柔。最终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5、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过刚易衰,柔和长存。过于刚强,锋芒毕露,与困难正面交锋,容易损耗 刚强者的精力与体力,使其衰弱。柔和者能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保全实力,以退为进。历史上的 楚汉之争就是一个好例子。楚霸王项羽刚强自负,锋芒毕露,最终自刎乌江;汉刘邦则圆滑柔和, 善于笼络人心,最终击败楚霸王,建立汉朝。 6、商容与老子。商容是殷商时期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 “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商容又问:“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商 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 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商容点头笑了笑,对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 其中了。” (四)写作思路:本文开头照应题目,设问入题,引人思考,切中话题。接着列举生活中三个刚不 胜柔的例子,扣题、典型,然后分析总结,提升高度。结尾再次点明话题,回应文题,强化论点, 并借抗日战争的实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作者从柔与刚的辩证关系入手,指出“以柔克刚”是太 极的精髓,进而阐释“太极”在生活中的运用,体现了认识上的深刻性。其次,让事实说话,列举 了生活中“以柔克刚”“刚不胜柔”的实例。说理建立在事实论据的基础上,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很有说服力,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