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津中学高 2018 级高二(上)语文入学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短视频蓬勃发展,平台迅速崛起,用户规模飞速攀升,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掀
起了一股短视频文化热潮。作为网络文化的新形态,短视频文化已经逐渐渗入到社会文化的
许多方面,形成了文化风尚,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达自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短视频的出现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展示日常生活的新窗
口。悄然之间,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窗口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主打文字和图片的传统社交平
台,逐渐转移到了抖音、快手等主打短视频的新兴社交平台。在市场的倒逼下,传统社交平
台也纷纷开始在短视频业务上重金布局。与此同时,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介质也发生了较大
变化,从过去的“拍照片”变成了现在的“拍短视频”。平台的迁移与介质的变化的背后,除
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流量资费的逐渐下降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
是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
短视频社交没有消减用户表达自我的欲望,反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需求。
秀文化是短视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中的秀文化主要是指张扬个性的自我展示,包
括秀才艺、秀容貌、秀装扮、秀技能、秀学识等各种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发挥
着和真人秀类似的功能。秀文化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模仿行为,进行病毒式传播,迅速从线上
扩散至线下。“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虽然这个说法略显夸张,但是从中可以直观地感
受到短视频对用户的吸引力以及用户对于短视频的沉迷。
无论是抖音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还是快手的口号“记录世界记录你”,无不在强调
短视频的记录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具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能。纪录片通常是专
业团队对于某些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而短视频则通常是普通个体对于某些生活瞬间的捕捉。
从微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
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打开短视频平台,用户能够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多元世界,一
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在这里尽显无余。
短视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社会文化
的新工具。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5.94 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
74.19%。如此大的规模,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目前,
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青微工作室”“北京 SWAT”“四
平警事”等政务短视频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短视频号,受到了
年轻用户的普遍青睐。随着短视频文化生产主体的逐渐多元,精英文化开始在短视频文化中
占据重要位置,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短视频精品内容越来越多。不得不提的是,迅速崛起
的短视频,在其繁盛表象下也潜藏着不少隐忧和问题,比如偏离主流价值轨道的表现,低俗
庸俗、暴力血腥、谩骂恶搞等内容层出不穷,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肆意横
行,亟须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
(摘编自张陆园《短视频形成文化风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视频满足了人类自我表达 需求,已经从多方面渗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B. 随着用户兴趣的逐渐转移,传统社交平台也不得不开始在短视频业务上重金布局。
C. 短视频中的秀文化有着和真人秀类似的功能,容易引发从线上至线下的模仿行为。
D. 纪录片可完整记录事件短视频只是碎片化内容记录,与纪录片无法相提并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从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谈起接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
B. 文章分析了平台的迁移与介质的变化背后的因素,为短视频未来发展阐明了方向。
C. 文章引用人们“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的说法,旨在阐述人们对短视频的依赖。
D. 文章结尾段运用精确的数字为短视频已成为塑造社会文化的新工具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主打短视频的新兴社交平台兴起使得用户实现了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
B. 短视频所记录的虽然是个体的瞬间生活,但它们整体上却能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C. 为了实现文化生产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
D. 短视频出现各种偏离主流价值轨道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缺少精英文化的参与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
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
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
果,曲解原文等。由原文“从这个意义上(记录功能)来讲,短视频具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
的
能”“从微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短视
频记录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可知 D 项认为短视频“与纪录片无法相提并论”错误。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
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B
项“为短视频未来发展阐明了方向”于文无据。原文“平台的迁移与介质的变化的背后,除
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流量资费的逐渐下降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
是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分析的是原因,并未指明方向。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
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 项因果倒置,第二段主要在讲短视频兴起的原因,
所以“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是原因而不是结果。C 项说法错误,原文“如此
大的规模,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级政府部
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短
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是为了重视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D 项强加因果,于文
无据。原文是说“随着短视频文化生产主体的逐渐多元,精英文化开始在短视频文化中占据
重要位置,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短视频精品内容越来越多。不得不提的是,迅速崛起的短
视频,在其繁盛表象下也潜藏着不少隐忧和问题,比如偏离主流价值轨道的表现,低俗庸俗、
暴力血腥、谩骂恶搞等内容层出不穷,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肆意横行,亟
须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短视频出现各种偏离主流价值轨道的现象与精英文化的缺少并无必
然联系。故选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
罗捷媚
⑴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每次经过门口,只
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⑵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走进去,里
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淡紫、深
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⑶“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⑷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
颜色却很纯正。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
阳光照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走近细看,
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微风轻拂,清
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⑸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
⑹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耀眼的野菊花。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
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⑺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
下来晒干能换钱。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每年中秋以后,大人
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⑻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
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山上的野菊花
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
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
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笑归笑,手脚却都不停下来,手脚麻利的一天能采
到十来斤。尽管晒干的野菊花只卖五分钱一斤,可是一个秋天下来,也能为家里挣到几块钱。
几块钱拿到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⑼离开家乡快四十年了,我一直没再见过野菊花。眼前的野菊花,和儿时家乡的野菊花
一模一样,花朵虽小,却清香四溢,“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诗句突然涌上
心头。寒露成霜,无损其清香,它甘于寂寞,乐观生存,给这个寒秋平添了几多的温暖和妩
媚。
⑽长期以来我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惑着。小时候,我们虽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困扰,却能乐
观向上,快乐地生活,如野菊一样独立寒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委屈,相反却为给家里挣回
几块钱而感到无比自豪。如今,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
劳作了,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这究竟是怎么了?
⑾如今,在这都市的一角,在这喧闹城市的夹缝中,多年不见的野菊花竟顽强地生长了
起来,它虽远不如紫荷那般耀眼繁盛,却像一位老朋友,在时隔四十年之后与我重逢,让我
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些郁结在心中的困惑不觉间消逝了。野菊花绽放出的暖意和清香,悄
悄地融入了我的心里,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人的心里。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写作者以为紫荷苑“没什么好看的”是欲扬先抑,目的是为突出野菊花之美。
B. 第二、三段写睡莲的娇艳、作者和友人对野菊花出现感到惊喜,是为衬托野菊花的魅力。
C. 文章用大量笔墨写儿时采野菊花的情景,主要是因为它曾给困苦的人们带来了帮助。
D. 作者相信野菊花的暖意和清香会融入更多人心里,是说野菊花的精神定会发扬光大。
5. 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都写野菊花,请分析作者在写作角度上有哪些不同,并写出这样写的
好处。
6. 文中的野菊花有怎样的精神品格?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地表现它?
【答案】4. C 5. 不同:第四段写眼前的一丛野菊花,从色、形、香等方面采用工笔方式
描绘其外在美;第六段写回忆中遍野的野菊花,粗笔勾勒,重点突出其不择地势、随处可生
的特点。
好处:①第四段刻画细致,以凸显作者几十年后重见野菊花的惊喜;第六段写家乡的野菊花
不择地势地生长,为后文歌颂野菊花质朴乐观的品质作铺垫。②前后两处描写一外一内,互
相补充,由浅而深,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野菊花的形象。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 (l)不畏艰难、乐观向上。
(2)①野菊花这种精神品格曾在四十年前鼓舞作者,使其少年时光充实而快乐。②随着经济
发展,很多人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作者认为他们需要这种精神品格的滋养。③
作者在都市看到野菊花后,受到震撼,希望这种精神品格能在生活中回归。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
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C 项考核内容,B 项考核手法,D 项考
核情感,其中 C 项,有给生活困苦的人们带来帮助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采野菊花的生
活中还充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语段 内容和作用的能力,第四段通过段中的句子“颜色却很纯
正”“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
清气爽”可以看出是从“色、形、香”的角度描写;从“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
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可知作用是“凸显作者几十年后重见野菊花的惊喜”;第六段
通过“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写的是“家乡的野菊花不择地势地生长”,
后文语段 “歌颂野菊花质朴乐观的品质”,此段为后文做铺垫。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
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
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
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意象的特征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的题目,答题是和足以根据文中
的句子分析,此题可通过文中的句子“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 “寒露成
霜,无损其清香,它甘于寂寞,乐观生存”“在这喧闹城市的夹缝中,多年不见的野菊花竟
顽强地生长了起来”分析其“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特征,根据“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
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 “给
这个寒秋平添了几多的温暖和妩媚”“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劳作了,
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让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些郁结在心中的
困感不觉间消逝了”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16 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 7 年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
业购买敏感产品。
2018 年 4 月 19 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
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
的
2018 年 4 月 20 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尚未
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来说极不公
平,“不能接受!”
2018 年 5 月,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本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摘编自“网易”“新浪”“凤凰网”)
材料二:
芯片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最大“黑洞”。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集
成电路进口额均超过 2000 亿美元,甚至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2017 年,这一数额达到了 2601
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值的 1932.6 亿美元。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师杨光表示,危机肯定会刺激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想依靠国
产芯片帮助中兴渡过危机确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芯片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
投入而且有些必要的学费恐怕也是绕不过去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比如 SG 开始这几年,
国内芯片恐怕还是要靠国际市场供应。
(摘编自《“芯痛”背后国产芯片征途漫漫,“中国芯”短板何在》,2018.4.19《新京报》)
材料三: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
了警钟,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
至“领跑”。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
得重大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
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
当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
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
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
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
更坚实。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
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和产业,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
走了”,都能从容应对。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外人越是“卡
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加快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回顾历史,从当年的“两
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
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方的技术封锁而选择自我封闭。在持续深入开放的进程中,
中国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坚定如初,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
中国科技当自强,靠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在充分认清与强国差距的同时,我们要对自身
的成绩和发展潜力有充分认识,更要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4.21,有改动)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相关调查尚未有结论的情况下,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中兴通
讯施以严厉制裁,对此,中兴公司认为极不公平,难以接受。
B.中兴只凭国产芯片的力量来渡过危机并不现实。有人表示,危机会刺激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
但芯片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的局面暂时不会改变。
C.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惊讶,中
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D.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从当
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重大科技进展,大都如此。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可见,芯片贸易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逆差,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高科技企业要时时警醒。
B. 2018 年 4 月至 5 月发生的“中兴事件”,表明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
一帆风顺,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发展就会受到掣肘。
C. 中国有意愿融入世界,正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在持续深入的开放中,中国会与世
界各国互通有无,包括在科技领域实现共同进步。
D. 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认清与强国的差距,也要对自身成绩和发展潜
力充分认识,满怀信心,从而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9. 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针对不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结合材料简
要概括。
【答案】7. C 8. A
9. ①优势:发展速度快,成就突出;立足自身,富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大。②不足:部分
领域发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③措施:自力更生,坚持
不懈;深入研发,厚植创新土壤;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
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C 项,“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说法错
误,原文是“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而非选项所说的所有领域。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
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
所问是否一致。这类题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项,推理错误,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并无
法得出得出“芯片贸易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逆差”的结论。故选 A。
【9 题详解】
题干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针对不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结
合材料简要概括”,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
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属于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信息筛选点有两个,
一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一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通读选文,可以确定本题的答题
区域在材料三,仔细阅读材料三,根据材料三中“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
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
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
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
值得充分肯定”“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
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等信息,可以分析概
括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是发展速度快,成就突出;立足自身,富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大。
根据在材料三中筛选出的“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这样
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
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是
部分领域发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根据在材料三中筛选
出的“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
响了警钟,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核心技术靠
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
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国外的封锁
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加快
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方的技术封锁而选择自我封闭。在持续
深入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
等信息以及第一问概括出的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之处,可以分析概括出针对不足指出,中国
应该采取自力更生,坚持不懈;深入研发,厚植创新土壤;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等措施发展
科技。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
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
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
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
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
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
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
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
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
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
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
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
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官职与之,且请召
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
直史馆。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
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B.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
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C.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
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D.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
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嘉佑”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曾创年号,一
个皇帝一个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B. 礼部,礼部是中国古代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
C. “史馆”官署名。北齐始置,以宰相兼领,称监修国史。唐置史馆修撰、直馆等官,掌修
国史,后为定帽。宋以史馆与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其官员并称储职,为文臣清要之选。“直”
(充任)为动词。
D.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
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
就已博通经史。
B.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后来凭借推荐信
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 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经砥柱之险,常让
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想办法减少了灾害损失。
D. 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
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13. 把文中划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①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
②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 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
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也”为判断
句,第一句的主语是“轼之才”,其后断句,排除 AD;“然后”为连词,不可断开,排除 B。
句子翻译为: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
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
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
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 14 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
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故选 A。
【1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
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
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C 项,“苏
轼被贬为大理评事”错误,“除”是授予官职,不是“贬谪”。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
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为滂:成为范滂一样的人;顾:就;丁母忧:服母丧;以:因;
兼茂:都好。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
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
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
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
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
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
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
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
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
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
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 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
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 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
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
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
林院,管理制诰之事。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
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
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
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
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官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
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
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钱征君少阳①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②。
【注】①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
阳其时年已八十余,李白曾在另一首诗中说其“眉如松雪齐四皓”,对其很推崇。②姜尚钓于
渭水上游的磻溪,适逢文王前来打猎,遂同车而归,立为师。
14.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一上来就写“酒”,再交代时间,描绘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时节
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钱少阳的征君身份。
B. 颔联中“两鬓各成丝”一句的“各成丝”,是说钱少阳和诗人李白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
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
C.颈联中“秉烛唯须饮”,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昼短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
带有更多 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的味道。
D. 这首诗是五言律诗,严格遵守格律诗的要求,颔联、颈联对仗,首联、尾联不对仗。此诗
任情而写,自然流畅,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好诗。
15.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1)双关。颔联中“春风余几日”语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
多,又暗示钱少阳年华老去,既表达伤春之感,又隐含人生迟暮之意。(2)用典。尾联,如
果钱少阳也像姜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
政,建立功勋。这里借用姜尚的典故,劝勉钱少阳年老而仍可出仕建功,同时也隐含了诗人
暮年的雄心壮志。(3)欲扬先抑。颈联中“秉烛唯须饮”写秉烛饮酒,含有无奈、不得已之
意,这是“抑”。“投竿也未迟”中写水边垂钓,牵引出姜尚的典故,诗意转折,表明钱少阳
仍可以出仕建功,实现自己帝王之师的抱负,这是“扬”,更好地突出了钱少阳及诗人自己的
志向。上句的“抑”就是为后一句的“扬”作铺垫。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面对本诗的理
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项,“这首诗是五言律诗,严格遵守格律诗的要求,颔联、颈联
对仗,首联、尾联不对仗”理解有误,结合诗歌前两联看,此诗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
不对仗。故选 D。
【15 题详解】
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判断手法,
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最后分析手法在表情达意、营造意境、表现主旨等方面的作用。本题
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歌中“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
师”,结合注解二可知是用典,这里意思是说钱少阳如果像姜尚那样在垂钓的水边遇到贤明的
君主,还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建立不朽的功勋。借用姜尚的典故,劝说钱少阳年老而老当益
壮,还可以建功立业,同时暗含自己迟暮之年的壮志雄心;颔联中“春风余几日”,表面上说
春光将尽,又暗示钱少阳年华逝去,这里是双关,一方面表达伤春之意,有暗含人生迟暮之
感;颈联中“秉烛唯须饮”说秉烛只需饮酒,含有无可奈何之意,下句“投竿也未迟”中写
的
垂钓也不晚,自然的引出尾联姜尚的典故,让意思转折,表明了钱少阳还可以建功立业,这
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句的“抑”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后句的“扬”,意在表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和志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曹操
洒酒祭奠,持矛吟诵,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慨。
(2)陶渊明《归园田居》从天性的角度表明自己从少年时代就钟情于山川田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宇宙的无穷和事物的繁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酾酒临江, (2). 横槊赋诗 (3). (2)少无适俗韵, (4). 性
本爱丘山 (5). (3)仰观宇宙之大, (6). 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
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
形 , 而 字 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酾”“韵”“盛”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
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
________,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 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
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
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
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第一款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
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 16 天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
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
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________?不过也有专家认为
这是杞人忧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牛刀小试信手拈来不负众望岌岌可危
B. 牛刀小试信马由缰众望所归危如累卵
C. 初露锋芒信马由缰不负众望危如累卵
D. 初露锋芒信手拈来众望所归岌岌可危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些新闻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被发布
B. 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把这些新闻发布了
C. 这些新闻的发布与直播同步
D. 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
机器人。
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
机器人。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
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题中牛刀小
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
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信手拈来:
是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
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文中指的是“九歌”创
作,选“信手拈来”合适。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
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
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危如累
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文中说的是“人类精
神文化最后的堡垒”和“手中的饭碗”,选“岌岌可危”合适。故选 A。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
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括号所在的句子“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
记者 16 天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这句话的主语是“张小明
记者”,不能中途改变主语,所以 AC 两项的主语都偷换成了“这些新闻”,可以排除。括号的
前面出现了“体育新闻”,后文就不需要再说一遍了,加了反而啰嗦。所以选 D 最合适。故选
D。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
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
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
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第一款”是顺序,
“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综合大数据分析”,成分残缺,应在“综合”后面添加“利
用”。A 项“综合大数据分析”,成分残缺,应在“综合”后面添加“利用”;B 项,“第一款
国内”语序不当,“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D 项,兼有 AB 两项的错
误,“第一款国内”语序不当,应是“领属”在前;“综合大数据分析”,成分残缺,应在“综
合”后面添加“利用”。故选 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某中学将于 2019 年 5 月 27 日举行 2019 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班班委会代表同
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
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①我校将于 2019 年 5 月 27 日早 8 时在普育广场举行 2019 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
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②18 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
③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④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
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⑤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班班委会
2019 年 5 月 16 日
(1)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两处: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2)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答案】(1)①“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 ②“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
“拨冗”
(2)①“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 ②“惠赠”改为“敬赠” ③“敬谢不敏”改为
“深表感激”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
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
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
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1)①“实属是”语意重复,
“属”意为“系、是”,故改为“实属”或“是”。②“抽出时间拔冗”语意重复,“拨冗”
意为“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故改为“抽出时间”或“拔冗”。(2)①“家父家母”,
称自己的父母,结合“×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分析,此处改为“家
长(您)”。②“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说向家长赠送礼物的,改为“敬赠”。③“敬
谢不敏”, 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改为“深
表感激”。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
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
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
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
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
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
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21.从下面第一组所给的词语中任选 1 个,第二组中任选 3 个,将它们连缀成一段议论性文字,
要求观点鲜明,语意完整,内在逻辑清晰,80 个字左右。
①文化 协作 发展
②筷子 马车 足球 快递 刀叉 高铁 互联网 云计算 共同体
【答案】示例:①不同的文化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吃起来饭都
很顺手。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各种文化理应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结成造福人类的
文化共同体。
②协作才能成事,生活中处处有协作。两根筷子动作协调,才能顺利夹起美食;11 个足球队
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精彩的进球;快递公司各环节通力合作,才能将物品及时送达客户手中。
③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以加速度的特点向前发展。落后的马车时代早已远去,高铁时代正呼
啸而来,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将逐渐走进日常生活。我们必须及时自我更新,努力跟上时代
发展的步伐。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
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确定答题方案。如本题要求从所给的第一组词语中任选 1
个,第二组中任选 3 个,将它们连缀成一段议论性文字,这就告诉考生,所写内容要采用议
论这种表达方式;再结合所给的词语来看,可确定,从第一组“文化”“协作”“发展”中
选出的词语应是论题,而从第二组中选出的词语应作为论据使用,具体解答时,考生应先围
绕论题确定一个中心论点,如“不同的文化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协作才能成事”“人类社
会以加速度的特点向前发展”等,然后通过对所选用论据的分析,展开论述,证明论点。注
意观点鲜明,语言逻辑严密。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清玄在《清凉菩提》中写道:“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错过
天有不测之风云,下了公交车后,我抬头仰视苍穹,它已不再蔚蓝明净,恐怖的乌云已
逐渐侵蚀着它。风雨雨来,我加快脚步,因为没有雨伞的庇护。
雨下了,却是毛毛雨,细细的,我不禁放慢脚步,悠闲地在细雨中漫步。
转过拐角处,一阵微风袭来,我猛然撞见她,却注定要错过。
她已一身白衣,仿佛天空中的白云,瘦小的身躯,依然是略带疲倦的双眼,我心中竟觉
得心酸。
看见我,她惊喜之情在脸上展露无遗,整个身心似乎被什么滋润着,散发出母性独特的
魅力,她笑道:“儿子,你回来了。”
我“嗯”了一声,又问道“你又要上班呢?”
妈无奈地点了点头,轻叹道:“是呀,又要上班了,忙呀。”
雨逐渐大了,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
妈擎着一把蓝色雨伞,看着我,用责备而关切的语气问我:“你的雨伞呢?该不会又没
带吧?”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额头,说:“忘记带了。”心里暗叫“怎么每次我不带雨伞,老天都
要下雨呀?”
妈赶紧叫道:“快回去吧,雨可能会越下越大。
我应了一声。
妈又说道:“那我走了。”
我又“嗯”了一声。
妈转身离去,擎着那把蓝色的雨伞,阻挡生活的细雨。已经有几个月没和妈一起吃晚饭
了,我没有走,而是停在雨中,目送她的离去,既然错过了相聚,那就让我珍惜离别吧。
雨,落在我的头上,顺着发梢,轻轻地在我眼前滑落,重重打在地上。我一阵炫目,因
为前方的她,竟也像我一样,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呼唤,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所牵引,只是我
驻足停留,而她回头。
我清楚的看见,她的脸上一阵诧异,随即欣喜满足,最后竟微微生气,“还不快回去”“小
心着凉了”语气是那么的温柔与怜爱,我知道,她的心里一定是甜滋滋的。
“哦,那我走了。”
我转身离去,冒着越来越大的雨,踩着地上的积水,没有再回头。我讨厌悲剧,因为它
带给我的只有悲伤与不平,但我也并不怎么享受感动的滋味,因为它酸酸的,激活我内心深
处的软肋,弹奏一曲哀婉的离歌。
但,拐角处,那不可名状的强大力量竟再次驱使我——回头,我抵抗着,最终还是屈服
了,回头,看到的却已是一堵冰冷的墙。
妈是否也在目送我离去?
我不知道我是否又错过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过错?我还是不知道。我只知道:命
中注定我爱你,妈!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
次作文为命题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题目的内涵,明白题目蕴含的道
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题提供的素材是林清玄在《清凉菩提》中的一句
话“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要求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错过”并不是错了,
而是过了,那个机会已经过去了,那个人也已经远去了……总之,错过的,是没有机会再拥
有,是一种遗憾,“错过”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人生教育意义,从“错过”中,我们能明白一
些东西,或者是真情的可贵,这真情可能是亲情,可能是友情,邻里情;或者是对待他人的
方式,比如真诚,比如宽容,比如友善,比如团结等;或者是做事情的态度,该认真,该勤
劳,该奉献,该坚持等。当然也可能是人生教义。也可能错过的也是一种美丽。总之,通过“错
失”的东西,能让我们领悟一些东西,能让我们成长,给我们以生命的滋养。题目要求写记
叙文,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比如写错过向奶奶道谦的机
会,让自己追悔莫及,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以在开头用倒叙手法
写,睹物思人,想起了奶奶,心里痛且悔。然后追忆事情发生的经过,交代清事情发生的时
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要平均用力,要有所侧重,侧重叙写在什么情况下
错过的,错过了什么,为什么会错过,错过的后果是什么。要有细节描写。注意写出事情的
波澜。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方法: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
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
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
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
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
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
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
为小、化虚为实。总之,在写中考命题作文时要同学们结合题目本身特点多角度去审题,审
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素材:
1.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懊恼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泰戈尔)
2.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错过是人生的常态。
3.不必为错过叹息。错过漂亮,你可以拥有健康;错过健康,你可以拥有智慧;错过智慧,
你可以拥有善良。……珍惜已拥有的一切,即使错过再多,我心亦无愿无悔。
4.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于是有了傲霜斗雪的英姿;月亮错过了与白昼的约定,于
是有了温润皎洁的美丽。
5. 我可以错过太阳 但不可以错过你 因为你就是我的温暖
6. 诸葛亮待机而出。诸葛亮 15 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
17 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和军事
家乐毅。因此,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龙”。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热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势力最大。孙权割据江东统
治巩固势力次之。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了一
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没有自己固定地盘。为发展自己
势力,到处访寻人材。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
的政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