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1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测评卷(一)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2017·大庆实验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经济行为的互利与道德行为的互利是不同的。经济行为中的利他是结果的利他,而动
机仍然是利己的,从利己的动机出发并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是利他的。而道德行为中的利他不
仅要求结果的利他,也要求动机的利他,至少在动机上不能是损他的。从结果来看,经济行
为的互利也与道德行为的互利存在着差异。经济行为的互利主要是就满足经济主体的当下需
要而言,并不能保证从长远看仍然对双方有利。有些经济行为虽然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但这
些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或不道德的,如向恐怖组织出售武器。此外,有些双方互利的经济行
为,也可能导致第三者受害,如盗版光盘的买卖使专利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道德行为的
互利不仅要求符合行为者双方的眼前利益,也要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并且这种互利不能以
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
②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把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却未必
符合伦理要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
这一假设的含义是:在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
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因此,在经过理性判断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
自己需要的行为。简而言之,“经济人”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他试图用尽可能少的努力获
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始终且完全恪守经济人原则的个体例证。但
是,“经济人”作为一个理论假设得到了大量的学术拥护者,这种“经济人性格”也不时在
一些经济活动中显现出来,从而使利与义的冲突更加明显。
③大体而言,义利冲突可以概括为两种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为了道义而丝毫不
顾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我国古代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种义利冲突形式的典型
表现;另一种是为了实现利益而丝毫不顾道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义利冲突主要偏向后一
种情况,并且主要体现为拜金主义。在商品经济中,私人的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化
为社会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人们所生产的商品决定其在经济活动中是亏本还
是赢利,决定其劳动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商品似乎具有了某种特殊的力量,导致人
们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当作神一样来崇拜。货币出现以后,一切产品、活动都可以同货币相交
换,而货币又可以无差别的同一切相交换,因此,使不同的东西相等同的货币就具有了非凡
的魔力。在质的方面,货币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此它在形式
上是无限的。但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因而只是作为有限的购买手
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货币贮藏者贮藏货币的欲望永无
止境。
(选自《经济伦理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行为以利己为动机,结果不一定利他;经济行为的互利能满足经济主体的当下需
求,但是从长远看不一定仍然对双方有利。
B.道德行为以利他为动机,而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动机,道德行为的互利符合行为者
双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C.买卖盗版光盘是一种经济行为,行为的双方能实现互利,但从长远看,这一行为会侵
害相关专利所有者的权益。
D.向恐怖组织出售武器这种经济行为能满足行为双方的需要,但这一行为本身是非法的,
双方的动机都是利己。
答案 C
解析 C 项“但从长远看,这一行为会……”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实际,这种行为一发
生就会侵害相关专利所有者的权益,而无需长久时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实生活中,始终且完全恪守经济人原则的人是难找的,但“经济人”假设理论还是
有自己的拥护者,并影响到一些经济活动。
B.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前提,人们视实现
利益最大化为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目标。
C.“经济人”假设理论指出,经济行为者应追求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
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做一个理性的决策者。
D.我国古代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体现了义与利的冲突,这一思想主张为了道义
而舍弃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
答案 C
解析 C 项“经济人”假设理论假设了一种理想情形,即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
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而不是要求经济行为者去追求完全的充分有
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为实现利益而丝毫不顾道义成为义利冲突的典型和主要表现形式,
而拜金主义又是这一形式的主要体现。
B.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是亏本还是赢利取决于他们自己生产的商品,因而,他们
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当做神一样来崇拜。
C.货币自产生之日起便具备非凡的魔力,它可以无差别地同一切产品、活动相交换,但
是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只具备有限的购买力。
D.货币能使不同的东西等值,货币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在形式上是无限的,这些因
素使得货币贮藏者对货币产生无穷的欲望。
答案 D
解析 D 选项对原因的解释错误。根据文意,货币贮藏者对货币产生无穷的欲望的原因
是货币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2017·甘肃兰州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 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
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
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
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 年 5 月 24 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
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 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
摇滚乐队。
1959 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
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
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
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 20 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
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 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 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
成为 20 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 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
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
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
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
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
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
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
发来创作音乐。”1964 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
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 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
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
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 61 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
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
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
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
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
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
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
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 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 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
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 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
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
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 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
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
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
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 2016 年 10 月 15 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1950 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 年),而 2015 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
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
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
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
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体
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
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
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
到了圆融体现。
答案 C
解析 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
作品。
5.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
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
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
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
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或是又回归
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题干是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的原因,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
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谜”和“迷
人”的角度进行概括。
6.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
沉静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使他在创作时颇受启发,他被称为是“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
专家”。②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
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③鲍勃·迪伦的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
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5 分。写出
一点得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要立足原文,从深厚的文学传统、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创作找到了文
学和音乐间的通道的角度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
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
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
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
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
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
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
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
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
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
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
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
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
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
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
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
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
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正
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
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
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
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
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
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
“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性。
C.“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
有一点儿虚构,完全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D.文中写到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
答案 C
解析 A 项,“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B 项,“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
性”错,应该是“勤劳”。D 项,“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错,应该主要是为了
突出当时一家人生活的温馨。
8.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母亲有哪些“可
敬”之处?(5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母亲的任劳任怨(勤劳)、温厚乐观、平凡朴素、担当起哺育四个子女的重任等。
解析 这篇文章作者着力刻画母亲的性格特点,用具体鲜活的事例写出了母亲的勤劳、
乐观、朴素等品格。
9.文章结尾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请结合文意及自己的感悟,并联系
现实对作者“叩问”的“答案”加以探究。(6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叩问的具体内容:“两者”是指“快快乐乐地踱步”和“充满忧虑地攀
缘”这两种人生态度。
(2)作者虽然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其实作者的答案就隐含在文中,即
人生应“充满忧虑地攀缘”。理由:母亲任劳任怨,辛劳一生;作者自己多年来“以六根清
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孔子教导子贡要“生无所息”。
(3)在奋斗的过程中,辛劳疲惫之时,不妨停下来歇息修整(快快乐乐地踱步),蓄积力量
之后再出发。(其他言之成理亦可,但不得脱离作者本意——“人生需要奋斗”这一前提,泛
泛去谈享乐主义等)
解析 对本题的作答应涵盖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指明“叩问”中“两者”的具体内容;
结合文意,分析作者的本意;联系现实探究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2017·广东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景祐元年,礼院奏用冬至日
册后,沔奏:“丧未祥禫而行嘉礼,非制也。”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被劾。沔奏:“加罪
安世,恐杜天下言者,请勿治。”黜知衡山县。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所在皆著能
迹。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
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
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
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居两月,迁礼部郎中,知庆州。元昊死,
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曰:“乘危伐丧,非中国体。”三司所给特支,物恶而估高,
军士有语,优人因戏及之,命斩之徇.。明日,给特支,士无敢欢者。迁枢密直学士、知成都
府,未至,以母丧罢。服除,为陕西都转运使。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
之。对曰:“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
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曰:“南事诚如沔所料。”英宗即位,迁户部。帝
与执政议守边者,难其人,欧阳修奏:“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
今虽七十,心力不衰,中间曾以罪废,然宜弃瑕.忘过。”遂又以为观文殿学士、知庆州,徙
延州,道卒。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节选自《宋史·孙
沔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时宰相吕夷简求罢. 罢:免官
B.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 隳:破坏
C.优人因戏及之,命斩之徇. 徇:曲从
D.中间曾以罪废,然宜弃瑕.忘过 瑕:缺点
答案 C
解析 徇,同“殉”,示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
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B.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
/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C.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
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D.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
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答案 D
解析 “许昌”和“己”均作前句的宾语,“政事”作后句的主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孙沔为官正直,敢于直言上谏。他曾上奏反对在举丧期间册封皇后,并为李安世上书
说情,请求赦免,结果李安世还是被贬为衡山县知县。
B.孙沔恪守道义,不乘敌军之危。西夏国君元昊死去,这本是攻打西夏的良机,可是孙
沔认为,在敌国举办国丧期间发动战争是不合大国风范的。
C.孙沔睿智清醒,善于审时度势。他上书指出吕夷简主动申请罢相的真实意图;任秦州
长官时又提醒皇帝岭南一带敌人气焰正盛,战局危急。
D.孙沔政绩突出,办事能力很强。他所管辖治理的地方都能够有很好的政绩;在他七十
高龄的时候,欧阳修还向皇帝推荐了孙沔出任边境守帅。
答案 A
解析 “李安世还是被贬为衡山县知县”错误,被贬为衡山县知县的是孙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孙沔曾经驻守环庆,供养训练士兵,招安异族,恩德信义最突出。
(2)孙沔做官凭借才能闻名,刚强正直,很少有忌惮的,可是喜欢宴饮游乐和美女,所以
任职中因为(这些喜好)被免官。
解析 重点词语:“蕃夷”“著”“强直”“坐废”。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
题中的“蕃夷”“著”“强直”“坐废”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
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
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孙沔,字元规,是越州会稽人。考取进士,补任赵州的司理参军。景祐元年,礼院上奏
在冬至日这一天册封皇后,孙沔上奏说:“丧礼还没有举行完,就举行婚礼,这不合乎规制。”
李世安上书指责朝廷,(结果)被弹劾。孙沔上奏:“(如果)加罪于李世安,恐怕会拒绝天下
上书言事的人,请不要治他的罪。”(孙沔)被贬为衡山知县。他在路上上书谈论时政大事,
第二次被贬为永州监酒。他治理的地方,都有很好的政绩。当时的宰相吕夷简请求罢官,仁
宗颁下褒奖他的诏书,没有允许。孙沔上书说:“自从吕夷简把持朝政以来,废黜忠诚的言
论,废弃正直的道路,等到他凭借使相的身份出任许昌的长官,才推荐王随、陈尧叟代替自
己。这两个人才能平庸可是要担负的责任重大,谋划事情不相互协商,在宰相位上相互怨恨
争斗,嘲笑众多的贤士,政事被搁置荒废。又让张士逊位居宰相第一位,张士逊本来就缺乏
深远的见识,以致于破坏国家大事。吕夷简不提拔贤才,为国家作长远的考虑,却引荐不如
自己的人,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计谋,想要让陛下您知道辅佐朝政的职位非他自己不可,希
望您能够再次想起他自己而被召用。”过了两个月,孙沔升迁为礼部郎中,主政庆州。元昊
死了,诸位将领想趁这个机会,一举灭了他。孙沔说:“乘人之危,在别国举丧之时攻打他,
不是我朝的作风。”三司给予的特别赏赐,东西质量不好但是价格很高,士兵有埋怨之语,
艺人于是嘲弄这件事,(孙沔)下令斩杀艺人来示众。第二天,给予特别赏赐的时候,士兵没
有敢欢呼起哄的。孙沔升迁为枢密直学士,主政成都府,孙沔还没到任,因为母亲逝去,所
以罢官归去。守丧期满,任职陕西都转运使。调任秦州,当时侬智高谋反,孙沔入宫觐见,
皇上用秦州政事勉励他。孙沔回答说:“虽然我年老,但是秦州不足以劳烦陛下您担忧挂虑,
陛下您应该把岭南地区当做忧心的事情。我看反贼势力正在扩张,朝廷军队早晚会有失败的
消息传来。”第二天,听说蒋偕死了,皇帝告诉执政说:“南方战事果真像孙沔预料的那样。”
英宗继位,孙沔升迁到户部。皇帝与执政讨论守边的人选,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欧阳修上奏
说:“孙沔曾经防守环庆,供养训练士兵,招安异族,恩德信义最突出。如今他虽然七十岁,
精神体力没有衰减,任职中虽然曾经因为罪行被废免,然而应该不追究缺点和过错。”于是
又让他担任观文殿学士,主政庆州,调任延州,在路上去世。孙沔做官凭借才识能力闻名,
刚强正直少有忌惮,可是喜欢宴饮游乐和美色,所以任职中因为(这些喜好)被废免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2017·山东德州一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美
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
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
的喜悦赞美之情。
C.“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
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
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
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答案 CD
解析 C 是借喻,不是借代。D“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
寂”。
15.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
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④对
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
韵之美。
解析 分析题干内容,应先答出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再具体分析诗句的表现力。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2017·沈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1) 《 离 骚 》 中 用 香 草 做 比 喻 说 明 自 己 遭 贬 黜 是 因 为 德 行 高 尚 的 两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在《逍遥游》中,庄子引“汤之问棘”,说鹏背翼巨大,“______________”,穿越
云气,背负青天到南海。
答案 (1)既替余以蕙 兮 又申之以揽茝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注意“蕙 ”“揽茝”“豗”“砯”“抟”的写法。
第Ⅱ卷 (表达题 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3 分)( )
A.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
而渔..的地步。
B.这篇报道写得活色生香....,有细节,有心理活动,可谓精彩绝伦。
C.迎面走来一个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他身着短衫,步履稳健。
D.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
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E.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
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答案 AD
解析 A 项,“竭泽而渔”指把水抽干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而
句中只是要表达枯竭的意思。B 项,活色生香:形容花的颜色艳丽,香味浓郁;形容女子美
艳动人,如:电影院的广告画板上画着一位活色生香的美女;也形容文字生动逼真,如:他
的作品活色生香,精彩绝伦;形容诗画所描绘的景物生动逼真。C 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D 项,“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
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E 项,“伯仲之间”,比喻
差不多,难分优劣。
18.[2017·陕西宝鸡中学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在相对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新词集调侃、讽刺于一体,是民间智慧的大爆发,体现
了公众在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和意愿。
C.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
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D.球迷在比赛现场身着黑衣、头戴面具,撕毁了他们用了四天时间亲手绘制、写着“宁
战死,不苟活”的口号,表达了他们对球员比赛表现失常的不满。
答案 B
解析 A 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
名制,而且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C 项搭配不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
应把“解开”改为“取消”或把“政策”改为“绳索”。D 项成分残缺,“撕毁”缺少中心
宾语,应在“口号”后加上“的条幅”。
19.[2017·沧州一中模拟]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查韦斯在国内被认为是个“勇敢的改革者”。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不适合拉美发
展中国家,因此,他试图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结合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国
内优势、实行合理开放的发展道路,________“不现实”的共产主义,________“野蛮”的
资本主义,________一条有拉美和委内瑞拉特色的“第三条道路”,________在全球化浪潮
中,“________要适当加入,________要确保自己的民族特性”。
A.既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既 又
B.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既 又
C.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D.既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虽然 但是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搭配和语境的掌握。根据后面的“第三条道路”,可排除
A、D 两项。第一空白处和第二空白处是并列关系,“既……,也……”用否定的意思表示并
列的关系,第三空白处是对前面的转折,用“而是”来连接。根据题意的顺承关系,第四空
白处应当是对前面整体内容的一种递进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而且”连接。最后
两个空白处表示递进关系。故 B 项正确。
20.[2017·山东省莱芜市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须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处,所谓业
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__①__。特殊天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
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__②__,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
体了解难说创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__③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 ②然而这种奇迹对于一般人 ③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有
事情也如此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把握语
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第①空应是前一句的转折,根据“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
业的,自然有人”“特殊天才”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第②空
根据空后的“无可希望”“一般人”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然而这种奇迹对于一般人”;
第③空根据“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
情也如此”。
21.[2017·六盘山中学月考]以下是某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言
表述这一循环利用的过程。(5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果园的底层空间为蚯蚓养殖提供场所,养殖的蚯蚓又能为鸡场提供饲料,鸡场所
产生的粪便融入土壤为蚯蚓提供养料的同时,经蚯蚓分解后能增加土壤肥力,最后为果树提
供营养,如此循环利用。
解析 重点关注图标的标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
用”,主要的要素有“果园、蚯蚓养殖、鸡场”,根据框架图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写作(60 分)
22.[2017·长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林丹和李宗伟,一个是金牌拿到手软,光世界冠军就有将近 20 个的大满贯得主;一个是
穷其一生可能也无法实现奥运冠军梦的“千年老二”。我们会记得林丹夺冠后的疯狂,也有
不少人忘不了李宗伟落寞的身影。有网友说,若没有李宗伟,林丹纵然再强,也无法被激发
出最好的自己。林丹说:“你们除了看到我以外,也应该看到我的对手李宗伟,我不觉得他
是失败的。他通过努力让很多人也认可他,我觉得这就足够了。金牌只是一种标准,不能够
代表所有。有时我也会向李宗伟学习,我会想他输给了我这么多次重要比赛,为什么还能够
放下一切,继续跟我再拼下一次比赛?”李宗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冠军对我来说已经
不是很重要了,我想的是接下来看能不能再多打两年,慢慢享受羽毛球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解析] 从林丹的角度看,可以作如下立意:尊重对手,欣赏对手,才是真正的胜
利者;强大的对手可以激发出最好的自己。
从李宗伟的角度看,可以作如下立意: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享受你所热爱的东西;体育运动的意义不只是拿金牌夺冠军带来的荣耀,还有享受运动本身
产生的快乐。
从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的角度可以作如下立意:光芒不会掩盖光芒;对手是最好的加速
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从比赛结果的角度看可以作如下立意:金牌不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成功不是衡量人物
的唯一标准);成功和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目标永不放弃的态度。
[例文]
尊重对手
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它高,它威严,但也有人曾留下足迹;雄鹰搏击长风,铸造了
它有力的翅翼。对手无处不在,有时他是前进的动力,有时却是碍眼的绊脚石。
对对手的定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尊重对手吧,这样才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
同!
尊重对手是智者的举措,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你也拓展了生命的宽度。每个人都会有对
手,或崇高或卑微,他总在你心中让你魂牵梦萦,时时挂念。有的人会丧失自信,因为对手
太强了,此时他的心中必定充满妒嫉与不甘,心里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结果可想而知。其实,
他只要换一种角度思考,对对手怀一种尊重的态度,以之为奋斗的目标,在敬仰中超越,并
驾齐驱又何尝不是件乐事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在如今这个高手云集的时代,
我想没有人会做到不争吧!生命因拼搏而跌宕起伏,人生的激情因拼搏而喷发,要想生命有
棱有角,必须竞争。
此时,尊重对手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的必修课。试想,一个野蛮人又怎懂得竞争之道呢,
更别提“尊重”二字了。当直面对手时,要像苏辙一样有“使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的
旷达,也要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胸襟。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对手,这既是
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尊重对手其实很简单,然而这道心坎却曾经挡住了太多太多人。在古代,许多人甚至至
今依然流传的悍将又有几个心怀坦荡?曹丕嫉妒其弟曹植的多才,竟“煮豆燃豆萁”,逼其
作《七步诗》。如果一个人有了对手之后,就不择手段地去击垮之,那么其本身的意义便也荡
然无存。将对手当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吧!这样你的心中就会多几分宽容,少几分愁绪,自己
的潜能也将在竞争中不断被激发出来。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在这个经济社会,尊重对手显得至关重要。不像古代枭雄们为争一
点蜗角虚名那样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也不像列强瓜分世界那样猖狂。为了建设和平的世界,
战争已落伍,共进才是共同的宗旨。所以尊重对手是先进文明的体现,拥有这种气度的国家
才能永世长存。
对手,既是竞敌,又是好朋友。尊重对手也是对自我的尊重,拥有“望天空云卷云舒”
的气度,竞争必会成为天际最亮丽的风景线。
当对手来临时,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热身试题3词语包括熟语2021-06-059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2021-06-0558页
-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2021-06-0523页
- 高考语文6年(2007-2012)高考精解精2021-06-05151页
- 高考语文重难点突破复习测试题连贯2021-06-0538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考点32021-06-0536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2021-06-055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2021-06-058页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七章语2021-06-055页
- 高考语文复习 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2021-06-05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