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3月月考试题
语 文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Ι卷 阅读题(69分)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较量
温 桐
警官史强追赶了歹徒一个整夜,没想到对手最后狭路相逢竟然是在林子中的这一片空地上。山高林密,在追击过程中史强一马当先,早已与其他警员失去了联系,因此当他与歹徒撞个正着之后,只能是双方两个人单枪匹马地对峙。
正值黎明时分,林子间还缭绕着一团团淡淡的雾气,间隔不足二十米之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史强抢先对天鸣枪示警,警告对方“站住”。而随着这一枪打过,史强立即明白,枪里已经没有子弹了。
随着史强的这一声断喝,这个犯罪团伙头子立马像一个断了电的机器人一样凝固在了当地。但是,他却没有扔下手中的枪,而是僵直地转过身来,慢慢地举起了手中的枪,对准了史强,一边举枪,一边哈哈笑道:“不愧是神枪,厉害!可惜你的枪中已经没有子弹了,哈哈!”
史强丝毫不动声色,指向对方的手枪枪口都没有一丝颤动。就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他可以在最大射程50米内的任何一点上,抬手间击落轻盈掠过的任何一只飞鸟。不仅公安系统,就连罪犯们内部,都公认他是神枪手,称他“枪神”。与他遭遇,是没有人敢对射的。
可是此刻,对面的悍匪却乘着自己枪中没了子弹,公然开始挑衅了。能让他得逞吗?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史强沉声说:“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就较量较量枪的准头!”
“嘿嘿嘿……我可不会上当!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四次向天空呜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七次开枪,那就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上啦……”
歹徒虽然满脸狰狞,眼神中却无疑问地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都逃不过史强敏锐的眼光。史强干脆地开口:“是吗?那好,我来数一二三,一起开枪。”他的声音透着如此轻松而镇定,他的右臂仍然笔直而有力地高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本能地向后一倾,说:“胡说!别蒙人,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当场击毙!”史强的脸庞渗透着自信的光彩,他毫不废话,一字一顿清晰地说。
人们都知道,因为百发百中,史强追捕逃犯时一般只射击对方的手腕、腿或其他并不致命的部位。现在他明白地宣布当场击毙,分明是因为只剩了最后一颗子弹的缘故。话音才落,史强感觉歹徒全身明显地打了一个激灵。
歹徒紧盯着史强,缓缓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用双手握紧那支沾着泥浆的手枪。史强那一双黑洞洞的眼睛直盯着他,似乎要将他吞没下去一般,歹徒几乎不敢与之对视了。
歹徒岂能知道,史强此时已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的那双眼睛上。当公安狙击手,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史强直视前方的眼神中,此时除了持枪对立的歹徒,分明幻化出了当年军营服役时的实战情景:那次在云南边陲的缉毒伏击战,他还当兵不久,刚刚甩手射中溪边一名歹徒的小腿,稍有迟疑,比山路上另一逃犯开枪晚了一瞬,对方枪声已响,一位老战士猛地扑倒在他的肩头,为掩护他而中弹负伤……
“二……”洪亮、坚定而自信地嗓音穿透了树林,甚至惊起了几只早醒的小鸟。孤独的警察与孤独的逃犯已经共同被逼到了角落里,前边只有万丈悬崖。
此时的史强,可再不想重演上一次的实战经历,他也想不到会出现眼前的这种局面,昨夜他记住歹徒慌乱中开枪的次数,可以准确地断定对方枪中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但自己却没了子弹。眼前的局面分明就是一次轮盘赌……
在短暂的时光空隙里,史强已经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咦,那是什么,是汗珠,是一滴汗珠正清晰地从对方的额头滑落下来。
“三!”史强发出了一声斩钉截铁地大喝,声震天地,一刹那间,早晨的第一束阳光突然穿破云层,照亮了林间的空地。
“叭……”枪声清脆地响起,山谷震荡。
歹徒扑通一声向前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史强的头顶飞过──面对着迎面刺来的阳光,歹徒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史强扔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歹徒竞没有任何反应。当翻过来歹徒那沾着绿草露水的脸,史强才发现,歹徒早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严重供血不足,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过多,早已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撕裂了最后一丝的生命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眼前的局面分明就是一次轮盘赌”的意思是面对被追击而没有退路的悍匪,警官史强心里也无多少把握,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B. 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一滴汗珠正清晰地从对方的额头滑落下来”,既表现了史强敏锐的观察力和悍匪的紧张,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心理,如悍匪语言中的“哈哈”“嘿嘿嘿”等内容,细腻真实地揭示出悍匪穷途末路时癫狂的心理状态。
D.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人民警察与犯罪分子斗争的场景,描写生动,场景真实,最后一段的补叙内容揭示了故事的真相,烘托了人物形象,使情节更完整。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警官史强的形象特点。
3. 小说的标题“最后的较量”有什么内涵和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答案】1. A 2. ①英勇无畏。②智谋过人、观察敏锐。③业务精湛,枪法精准。
3. 内涵:①表面上指警官史强与歹徒狭路相逢时你死我活的较量、对决;②深层指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间胆识与智慧、勇气与信心的较量、对决。作用:①用题目概括了故事的主要情节,统领全篇,并暗示了故事的结局;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解内容、概括作品主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
项,“警官史强心里也无多少把握,一切只能听天由命”错误,从史强的表现来看,“史强丝毫不动声色,指向对方的手枪枪口都没有一丝颤动”“他的声音透着如此轻松而镇定”“史强的脸庞渗透着自信的光彩,他毫不废话,一字一顿清晰地说”“歹徒岂能知道,史强此时已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的那双眼睛上”,史强并非“听天由命”,他采用心理战术,从心理上击溃对手。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警官史强的形象特点”,然后到文中圈出“史强”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概括史强的特点,也可以借助歹徒的表现进行侧面衬托。面对敌人有一颗子弹的手枪,“史强丝毫不动声色,指向对方的手枪枪口都没有一丝颤动”,这表现出史强的英勇无畏;在二人对峙的过程中,史强采用心理战术来击溃对方,如“‘是吗?那好,我来数一二三,一起开枪。’他的声音透着如此轻松而镇定”“‘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当场击毙!‘史强的脸庞渗透着自信的光彩,他毫不废话,一字一顿清晰地说”,这表现出史强过人的智慧谋略,同时史强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如“歹徒虽然满脸狰狞,眼神中却无疑问地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都逃不过史强敏锐的眼光”“话音才落,史强感觉歹徒全身明显地打了一个激灵”“在短暂的时光空隙里,史强已经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从史强的专业技能来看,“不愧是神枪,厉害……”“他可以在最大射程50米内的任何一点上,抬手间击落轻盈掠过的任何一只飞鸟。不仅公安系统,就连罪犯们内部,都公认他是神枪手,称他‘枪神’。与他遭遇,是没有人敢对射的”“因为百发百中,史强追捕逃犯时一般只射击对方的手腕、腿或其他并不致命的部位”,这些说明史强业务精湛,枪法精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的标题‘最后的较量’有什么内涵和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然后由表及里分析“最后的较量”的内涵,再从结构、内容、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用。“较量”字典意指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从文中来看,“较量”的双方是警官史强和歹毒,是“狭路相逢后……两个人单枪匹马地对峙”,这是表层意思,从深层来看,警官史强代表正义,而歹徒代表邪恶,那么这“较量”又是指正义力量和邪恶力量之间胆识、智慧、勇气和信心的对决。再看这一标题的作用,先看小说命名的方式,“最后的较量”属于事件,而小说就是写警官与歹徒之间的较量对决,所以说标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统领了全篇,而“最后”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最后的较量”,到底谁输谁赢,标题留下了悬念,这就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睛】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文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解答标题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加缪:直面荒谬的“局外人”
刘火雄
1913年,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孟多维。1933年,他考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1957年凭借《鼠疫》《局外人》等小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1935年,加缪秘密加入共产党,负责贝尔库工人区的支部工作。加缪在给良师益友让•格勒尼埃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把人们引向共产主义的,主要不是思想,而是生活……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要看到戕害人类的苦难减少。” 求学之余,为了便于开展党务工作,加缪组织了劳工剧团。他改编了法国作家马尔罗的《轻蔑的时代》,这是一部讲述营救德国共产党人的短篇小说。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硝烟笼罩欧洲大陆。加缪在日记中写道:“野兽统治的时代开始了……”他曾报名参军,但因有肺结核病史身体虚弱未果。加缪继续在山顶一间面朝大海的出租屋里,夜以继日同时创作着“荒诞三部曲”——《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卡利古拉》。 1942年,《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先后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局外人》开篇所展现的冷漠、虚无,至今令人震惊。“局外人”默尔索过失杀人,对法庭罗织的罪名淡然处之,这既折射了司法制度的荒谬,也成为二战后一代青年的写照。
外敌入侵,加缪投身地下报纸《战斗报》,担任主编,为法国抵抗运动鼓与呼。加缪接连为《战斗报》撰写社论,号召人们为祖国而战。他写道:“一个渴望生活的民族不应该等待别人给她带来自由,她得自己去争取自由。”“从巴黎少逃出一个德国人便是向盟军战士和我们东部的法国同志少射一粒子弹。”
战争胜利后,为表彰加缪的贡献,当局给他颁发了一枚高于普通等级的玫瑰勋章。加缪则表示自己没有索要也不会佩戴勋章,“我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在我身旁牺牲的战友们却没有获得勋章”。 二战过后,加缪断断续续写了六七年的《鼠疫》正式出版发行,销量突破十万册。《鼠疫》寓意了法西斯暴行肆虐与正义力量奋起抗争的趣旨。加缪曾说:“我希望人们在几种意义上阅读《鼠疫》,但是它最明显的意义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证据就是,敌人虽未指明,但是,在欧洲所有的国家中,人人都认出了它。”
缘于共同的爱好,加缪经常与萨特、波伏娃、毕加索等人相聚于咖啡馆探讨文艺、哲学问题和社会事件。萨特的戏剧《禁闭》排演时,曾邀请加缪担任主角。二战期间,萨特、波伏娃等也参与到加缪主编的《战斗报》中。加缪和萨特,惺惺相惜、其乐融融。然而,对于共产主义特别是苏联极权统治的政见分歧,使得加缪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1951年10月,加缪酝酿、修改了近十年的《反抗者》刊行。这部有关政治、哲学和艺术理论的思辨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反抗故我存在”的核心命题,在萨特主编的《现代》杂志上,刊出了一篇题为《阿尔贝•加缪或反抗的灵魂》的评论。文章经萨特授意,由杂志社编辑执笔,长达二十多页,极尽嘲讽之能事,对加缪的《反抗者》展开批判。加缪随即回应,最终使得加缪与萨特分道扬镳。 世人一直把萨特和加缪并列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但加缪说: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是一名存在主义者。
阿尔及利亚问题就像肺病一样折磨着加缪。从1830年开始,法国逐步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了殖民统治。加缪在报刊撰文呼吁和平,反对暴力,他写道:“法国政府左手拿着《人权宣言》,右手拿着用来镇压的警棍时,还能以文明的创立者自居吗?”对于那些被殖民当局逮捕的民族解放阵线成员,加缪也尽力展开营救,他参与过一百多起宗教救援案件。但这一系列活动让加缪陷入两难境地,加剧了他的“局外人”身份:“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一边觉得我不够爱国,另外一边又觉得我爱国爱过了头……”1959年9月,戴高乐宣布给予阿尔及利亚民族自决权,其可以在独立、联盟或者并入法国三条道路中作出选择。对此,加缪颇为振奋。阿尔及利亚最终宣告独立。
时光飞逝中,加缪的人生和作品逐渐凝结成世界文学史上一块坚硬的磐石。只要地中海的阳光还在,加缪的精神就永存。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在阿尔及利亚出生和长大的加缪,是一位典型的“黑脚”,即生活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公民。他对法国人和阿拉伯人有同样的感情,这使他在1950年代中期阿民族主义者和法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中,没有像萨特等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站出来谴责法国的殖民政策、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而是主张欧洲白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
(摘自《郑州晚报》)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加缪秘密加入共产党,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要看到戕害人类的苦难减少。
B. 二战胜利后,为表彰加缪的贡献,当局给他颁发了勋章,加缪则表示自己没有索要也不会佩戴勋章,这是因为他的谦虚。
C. 加缪与萨特分道扬镳,两个人都有责任,萨特撰文批评加缪,有错在先,加缪随即回应,能看出二人均心胸狭窄。
D. 作为一个阿尔及利亚人,加缪关心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同法国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加缪凭借《鼠疫》《局外人》等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这篇传记不仅仅写他的文学成就,更是对他斗争精神的赞扬。
B. 这篇传记除了加缪文学创作成就这条线索之外,另一条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两条线索并行发展且相互交织,反映出传记严密的逻辑思路。
C. 加缪创作于二战期间的《局外人》的开篇,展现出令人震惊的冷漠、虚无,这部小说与《西西弗神话》《卡利古拉》并称为“荒诞三部曲”。
D. 加缪的作品《鼠疫》出版于二战过后,尽管人们对这部作品可做不同角度的解读,但其中最明显的寓意应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反抗精神。
6. 传记题目中提到加缪是“局外人”,从传记中看,哪些方面体现了他是“局外人”,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B
6. ①二战爆发,他曾报名参军,但因有肺结核病史身体虚弱未果,只能进行文学创作和反战宣传,成为主战场的“局外人”;②加缪本来和萨特关系友好,但因政见分歧而决裂,世人一直把萨特和加缪并列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但加缪并不认同,成为了存在主义的“局外人”;③加缪参加阿尔及利亚和平集会宣读停战呼吁书,但“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他成为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的“局外人”。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这是因为他的谦虚”错误,从文中来看,第四段加缪说“我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在我身旁牺牲的战友们却没有获得勋章”,从加缪的话来看,他认为那些牺牲的战友应该得到这勋章。C项,“……能看出二人均心胸狭窄”错误,文章第六段说的是“对于共产主义特别是苏联极权统治的政见分歧,使得加缪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并非心胸狭窄。D项,“作为一个阿尔及利亚人”错误,链接中说“在阿尔及利亚出生和长大的加缪,是一位典型的‘黑脚’,即生活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公民”;“加缪……同法国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错误,链接中说“他对法国人和阿拉伯人有同样的感情,这使他在1950年代中期阿民族主义者和法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中,没有像萨特等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站出来谴责法国的殖民政策、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而是主张欧洲白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针锋相对”一说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这篇传记除了加缪文学创作成就这条线索之外,另一条是他参加共主义运动的历程”错误,文章标题是“直面荒谬的‘局外人’”,作者从两个方面对“直面荒谬”进行说明,一是他的作品,二是加缪参加“直面荒谬”的斗争,如秘密加入共产党,改编《轻蔑的时代》,与戕害人类的“荒谬”作斗争,如面对外敌“荒谬”的入侵,主编地下报纸《战斗报》,号召人们为祖国而战;如直面法国对阿尔及利亚“荒谬”的殖民统治,撰文呼吁和平,营救被殖民当局逮捕的人,由此可知,传记的另一条线索是他“直面荒谬”的斗争历程,但并非“参加共主义运动”,因为这些斗争并不都是“共产主义运动”。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把握传主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传记题目中提到加缪是‘局外人’,从传记中看,哪些方面体现了他是‘局外人’,为什么”,然后理解“局外人”的意思,“局外人”指不被某单位、范畴或组织承认或接纳者,再到文中圈出加缪没有被接纳或被排除在外的内容,最后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如第三段“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硝烟笼罩欧洲大陆。加缪在日记中写道:‘野兽统治的时代开始了……’他曾报名参军,但因有肺结核病史身体虚弱未果”,他想要参军但未果,成为二战主战场的“局外人”;如第六段“然而,对于共产主义特别是苏联极权统治的政见分歧,使得加缪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加缪随即回应,最终使得加缪与萨特分道扬镳。世人一直把萨特和加缪并列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但加缪说: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是一名存在主义者”,加缪与萨特因政见分歧而决裂,他不认同“存在主义”这一评价,故而成为“存在主义”的“局外人”;如第七段“但这一系列活动让加缪陷入两难境地,加剧了他的‘局外人’身份:‘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一边觉得我不够爱国,另外一边又觉得我爱国爱过了头……’”,成为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的“局外人”。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寡人之于国也》和《劝学》,完成各题。
李勣,本姓徐氏,名世勣,以犯太宗讳,单名勣。与父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初,李密亡命在雍丘,浚仪人王伯当共勣说翟让奉密为主。王世充讨密,勣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密拜勣为东海郡公。越王即位,赦密罪,封魏国公;授勣右武侯大将军。
武德二年,密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并据之,未有所属。勣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宜具录州县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使者以勣意闻奏,高祖大喜曰:“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上柱国、莱国公,赐姓李氏,令总河南、山东兵。及李密反叛伏诛,勣表请收葬,服衰绖,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朝野义
之。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勣在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勣于并州,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勣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疗,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勣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十七年,高宗为皇太子,转勣太子詹事。太宗谓曰:“我儿新登储贰,卿旧长史,今以宫事相委,故有此授。”太宗又尝闲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雪涕致辞,噬指流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总章二年,寝疾,寻薨,年七十六。及葬日,帝登楼临送,望柳车恸哭,并为设祭。勣前后战胜所得金帛,皆散之将士。每行军用师,颇任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与人图计,识其臧否,闻其片善,扼腕而从。事捷之日,多推功于下,以是人皆为用。洎勣之死,闻者莫不凄怆。
(选自《旧唐书·李勣传》,有删节)
7.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①以邀富贵 邀:求取。 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衣服。
B. ①听公自献 听:听凭、任凭②非利足也 利:有利于。
C. ①令总河南、山东兵 总:统领。 ②谨庠序之教 谨:认真从事。
D. ①朝野义之 义:信义、恩义。 ②神明自得 神明:人的智慧。
8. 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勣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③未之有也。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非我也,岁也。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①⑦⑧/②③⑤⑥/④⑨
B. ①④⑦⑧/②⑤⑥/③/⑨
C. ①⑦/②⑤⑥/④⑧/③/⑨
D.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指名讳,古人名中如有字与皇帝名讳相同,则需改字或减字。此外,古人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讳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如《红楼梦》第二回提到林黛玉“读书凡‘敏’字她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即是此理。
B. 上柱国,又称柱国,古代官名,周代时楚国设立,为最高武官。隋唐以后,为勋官称号。也可指对国家极为重要的人物。
C. 储贰,又称储副,即皇太子,指古代被现任皇帝依照法定程序确认为皇位继承人的儿子,一般由嫡长子担任。
D. 薨,古时对“死”的一种讳称,一般称诸侯王公、士大夫之死,也可称皇帝的嫔妃之死,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开头所言“老太妃已薨”。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勣颇重旧情。他用奇计打败王世充后,李密封他为东海郡公。等到李密入唐后因谋反被杀,他上表请求为李密收葬,并身穿丧服,与旧僚将士将李密安葬在黎山。此举得到朝野人士赞许。
B. 李勣以称职闻名。太宗授任李勣并州都督。李勣执政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太宗批评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臣子,安抚边境,盛赞李勣镇守并州,使得边塞安宁,远远胜过修筑长城。
C. 李勣深受太宗的关爱和信赖。李勣突得重病,太宗按照药方上所说,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为他和成药让其服用。太宗到李勣家中赴宴时,曾脱下御衣盖在喝得酩酊大醉的李密身上。
D. 李勣善于采纳他人意见。每当与别人一起谋划事情,他都能辨析好坏,一旦听到别人一点好的意见,就兴奋地采纳。事情成功后,还常把功劳归于他人,因此人们都愿意为他效力。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3)与父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旧唐书·李勣传》)
【答案】7. C 8. B 9. D 10. C
11. (1)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可以让老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办丧事没有什么遗憾了。
(3)(李勣)与父亲都乐善好施,拯救接济生活贫困的人,无论关系亲密还是疏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如解释为“衣服”,在语法上是错误的,“衣服”是名词,“帛”也是名词,其中一个必然要活用为动词,“名词+名词”,一般是前者活用为动词,“衣”应是名词做动词,穿。B项,“非利足也”中“利”如解释为“有利于”,则与语境不合,这句话是说“并不是脚走得快”,“利”是使动用法,使……快。D项,“朝野义之”中“义”如解释为“信义、恩义”,在语法上是错误的,“信义、恩义”都是名词,“名词+代词”,名词要活用为动词,此处应活用为意动词,即“认为……讲恩义”。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然后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再分析所给的句子,并进行归类。①④⑦⑧都是状语后置句,“勣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应为“勣以奇计于洛水之上败世充”,标志是“于”;“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标志是“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标志是“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标志是“乎”。②⑤⑥都是判断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标志是“……,……也”;“非我也,岁也”,标志是“非……也,……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标志是“是……也”。③“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应未“利之筋骨,强之筋骨”。故选B。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薨,……一般称……士大夫之死”错误,“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太宗到李勣家中赴宴时,曾脱下御衣盖在喝得酩酊大醉的李密身上”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太宗又尝闲宴,……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闲宴”指太宗曾设置私宴,可见并非到“李勣家中赴宴”。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第一句中,“假”,借助;“者”,……的人;“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而”,连词,表转折,却;“绝”,横渡,渡过。第二句,“胜”,尽,完;“食”,吃;“是”,这,这样;“使”,让;“生”“死”,动词活用为名词,生者,死者;“养”,供养,“丧”,为……办丧事;“憾”,遗憾。第三句,句首添加主语“李勣”;“好”,喜欢,乐于;“惠施”,施恩;“拯济”,拯救接济;“贫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生活贫困的人;“不问”,不管,无论;“亲疏”,亲密,疏远。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李勣,本来姓徐,名世勣,因为犯太宗的名讳,改称单名勣。李勣和他的父亲徐盖都喜欢布惠施舍,救济穷人,不分关系远近。当初,李密逃亡到雍丘,浚仪人王伯当与李勣一起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公。王世充征讨李密,李勣用奇计在洛水打败王世充,李密封李勣为东海郡公。越王即位,赦免李密之罪,封他为魏国公;任命李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武德二年,李密率众归顺朝廷。他过去占据的地盘东到大海,南至长江,西达汝州,北抵魏郡,当时都由李勣统辖着,没有归属。李勣说:“魏公已经归顺大唐,这些地方的人口和土地,原本都属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给朝廷,便是利用主上的失败,谋求自己的功劳,以此来求取富贵,我认为是可耻的。应当详细登记各州县的人口,全部呈报给魏公,任凭他自己献上。”使者将李勣的意思告诉给高祖,高祖高兴地说:“徐世勣感怀恩德推让功劳,的确是忠纯的臣子啊!”下诏授李勣为上柱国、莱国公,赐姓李氏,命他统领河南、山东的军队。等到李密因谋反被杀,李勣上表请求为他收葬,并身穿丧服,跟旧僚将士将李密安葬在黎山,朝野人士都认为李勣是讲求恩义的人。太宗即位,授李勣并州都督。李勣执政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以称职闻名。太宗曾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臣子,安抚边境,只知道修筑长城来防备突厥。我如今委任李勣镇守并州,就使得边塞安宁,难道不是远远胜过修筑长城吗?”李勣有一次突然生病,偏方上说用胡须烧成的灰可以治疗。太宗于是剪掉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为他和药。李勣叩头出血,流着泪诚恳谢恩。十七年,高宗做皇太子,转任李勣为太子詹事。太宗对他说:“我儿刚等储君之位,你是旧长史,现在把宫内之事委托给你,所以才有此授命。”太宗曾设置私宴,看着李勣说:“朕将要托付幼孤,考虑再三觉得没有人能超过你。你昔日能不遗弃李密,现在怎么会辜负我啊!”李勣擦着眼泪向皇帝表达心意,把指头咬出了血。李勣不一会儿酩酊大醉,太宗便脱下御衣盖在他身上。李勣就是这样被皇帝重托信任。
总章二年,李勣病重,不久逝世,终年七十六岁。等到殡葬那天,皇帝登楼送葬,望着灵车恸哭,并且祭奠他。李勣打胜仗得到的金帛,全都散发给将士。每次用兵打仗,都很会运筹谋划,临敌应变,往往能契合事机。跟别人一起谋划事情,能够辨析好坏,听到别人一点点好的意见,就兴奋地采纳。事情成功后,常把功劳归于部下,因此人们都愿意为他效力。等到李勣逝世,听到死讯的人没有不悲伤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与《秋兴八首》作于同一年,时蜀中尚有崔旰之乱。②次:临。水门,指瞿塘峡口。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即日暮时分,江边高阁。“延”字富于动态感,不仅显示出苍然暮色自远而近的动态,而且透露出时间的渐进和暮色的逐渐加深。
B. 颔联写在江边阁上眺望所见,上句写山景,薄云似在山间栖宿,下句写江景,江中月影随波浪起伏翻动,其写景角度由上到下,由静到动。
C. 颈联由目见转为耳闻,以鹳鹤追飞时的鸣叫、豺狼攫取到食物时的喧嚷来象征蜀中一带动乱不靖、军阀混战、残害百姓的局面。
D. 全诗以景物变化为线索,次第展现作者所见的山径、水门、山岩、浪涛等,以及由此引起的感触与联想。情感由隐而显,逐渐强化深化。
13.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作出分析。
【答案】12. D 13. ①尾联表达了诗人因忧心战乱、心系时局而夜不能寐,但又因自己年迈漂泊而无法为国效力的痛苦心情。②尾联上句从正面抒忧国之情,下句从反面抒“无力”济世之愤。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分析,把握正误。D项,“全诗以景物变化为线索”错误,从诗中来看,全诗应是围绕标题“宿江边阁”展开,主要写了夜宿江边阁的所见所闻所感,可见应是以夜宿为线索。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作出分析”,然后理解尾联的意思,看尾联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技巧,再结合全篇分析情感。“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这两句是说“战乱不停辗转忧思难以入睡,徒叹自己没有能力可以回天”,结合前面可知,颔联和颈联都是诗人不眠时的见闻,而这一联才点出“不眠”的原委,诗歌注释一中交代“蜀中尚有崔旰之乱”,可见此时蜀中一片混乱,而杜甫留滞夔州,忧念“战伐”,寄宿江边阁时听到鹳鹤、豺狼的追逐喧嚣之声而引起感触,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尾联正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点睛】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然后再具体分析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现象;在他一千年后,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相似的情形。
(2)《荀子·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来引述蜀道来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写长江上波浪滔天、空中阴云密布之景,又隐喻当时“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
(5)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古迹过渡到古人,对昭君一生的悲剧遭遇做出了精炼的概括。
【答案】 (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君子生非异也 (4). 善假于物也 (5). 地崩山摧壮士死 (6).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 江间波浪兼天涌 (8). 塞上风云接地阴 (9). 一去紫台连朔漠 (10). 独留青冢向黄昏
【解析】
【详解】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现象;在他一千年后,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相似的情形”“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来引述蜀道来历的两句”“既描写长江上波浪滔天、空中阴云密布之景,又隐喻当时‘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由古迹过渡到古人,对昭君一生的悲剧遭遇做出了精炼的概括”,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彘、检、涂、莩、生、假、摧、栈、钩、涌、阴、朔漠、冢。
第Ⅱ卷 表达题(8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21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其他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炮烙(pào) 榫头(sǔn) 缨珞 驽马 飞湍瀑流
B. 孝悌(tì) 跬步(kuǐ) 蛇蟮 咨嗟 放诞无礼
C. 敕造(chì) 倔强(jiàng) 巉岩 洿池 少不更事
D. 蹙缩(cù) 庠序(xiáng) 尘芥 崔巍 弃甲曳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的字音和其他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字词的意思来辨析。A项,“炮烙”的“炮”应读páo,相传是商朝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缨珞”的“缨”应为“璎”,“璎珞”是古代用珠玉穿成串、戴在脖子上的装饰品。B项,“蛇蟮”的“蟮”应为“鳝”,指鳝鱼。D项,“崔巍”的“巍”应为“嵬”,“崔嵬”,有石头的土山,形容高峻,高大雄伟的物体(多指山)。故选C。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多年之后,这个班的学生都还有一个难以忘怀的印象:每当教室后门的小窗上浮现出一个壮硕的黑影时,原本沸反盈天的教室里会在几秒钟之内变得鸦雀无声。
②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原本热情满满地投资商一旦亲临此地便望而却步。经过大力的治理,该市现在已经是蓝天湛湛,河清海晏了。
③由浩如烟海的恒星级太空战舰组成的联合舰队,被“三体世界”发射的一粒探测器全部毁灭,而这粒探测器仅仅是“三体”实力海洋中溅出的小小水滴。
④江小民是一线城市“985”高校毕业的高材生,却来到三线城市的一个小公司就职。在同事眼中,整日郁郁寡欢的他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一朵孤芳自赏的梅花。
⑤何先生西洋油画功底非常深厚,其多幅作品已卖出高价,他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⑥当地球已经飞离木星后,却有一个可怕的说法甚嚣尘上——一个民间组织向太阳发射的探测器传回的数据证明:同四个世纪前相比,太阳没有任何变化。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结合成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句中形容教室里的喧闹,符合语境。“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从前面的语境来看,此处是形容郁郁寡欢的江小民好似是自我欣赏自命清高的梅花,符合语境。“甚嚣尘上”,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今常用来形容某种传闻或谬论十分嚣张(含贬义)。句中形容这一说法的嚣张,符合语境。①④⑥这三句中的成语使用都正确。“河清海晏”,是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句中误用来形容环境变好,望文生义。“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句中形容“太空战舰”,属于使用对象不当。“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句中用来形容“中国画”,属于使用对象不当,也属于望文生义。②③⑤中的成语使用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第二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数十个来自知名电商
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调整。
B. 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C.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虽然古代神话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四个选项,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数十个来自知名电商的代表”语序不当,属于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多重定语的正确语序为“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自知名电商”是领属,“数十个”是数量词,二者应颠倒顺序,改为“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C项,“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实时性”,而后一句的主语应是“多媒体”,选项偷换主语,第二个分句前加“多媒体”。D项,“虽然古代神话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中“虽然古代神话”语序不当,本句统一的话题是“古代神话”,都是以“古代神话”为主语,应将“虽然”放在“神话”后面。故选B。
18.下列关于名著名篇知识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扬州初到贾府时小心谨慎但又礼貌周全:大舅母邢夫人留她吃饭她婉言谢绝;到二舅家中只坐在椅子上,直到二舅母再三邀携,她方才上炕坐;表兄贾宝玉问及她是否读书时,她意识到之前回答外祖母同样问题时的失误而及时改口。
B.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来自“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她精明干练,善于机变、逢迎,贾母对于这个儿媳宠爱信任有加,称她为“凤辣子”。她能力超群,曾协理宁国府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元妃省亲时她也事多任重,独当一面。
C.
《祝福》选自《彷徨》。主人公祥林嫂先嫁到卫家山,丈夫死后她逃出来到鲁镇做工,不久被婆婆抓回又改嫁到贺家墺,丈夫贺老六又死去,儿子阿毛也被狼吃掉。受到打击后的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却被视为“不洁”之人,最终在年末雪夜殒命。
D.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典型的“硬汉”形象,他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马林鱼,但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陆续被鲨鱼吃掉,桑地亚哥最终只带着马林鱼庞大的残骸而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概括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平时阅读的记忆辨析正误。B项,“贾母对于这个儿媳宠爱信任有加”错误,选项弄混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王熙凤应是贾母的孙媳妇。“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贾琏是贾赦的儿子,而贾赦是贾母的儿子。故选B。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①_____。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的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表面的温度平均高达465℃,而且有浓密的云雾和二氧化碳。为什么地球汇聚了繁衍生命的所有必要条件,②______?科学家认为,③_____。欧洲航天局选择了大气作为研究金星的切入点,这正是与以往金星探测的不同之处。
【答案】 (1). ①地球和金星有不少相似之处 (2). ②而金星却没有生命迹象呢 (3). ③主要原因在于金星的大气
【解析】
【详解】本题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前后句的句式和内容进行填写。这段话是分析金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第一处,前面说“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从“第二处,前面说“不同的是,……”,可见后面应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语段先说“为什么地球汇聚了繁衍生命的所有必要条件”,既然是比较二者的不同,那后面应是说金星没有生命的迹象,注意要使用疑问句;第三处,由“科学家认为”可知,此处应是解答前面地球汇聚繁衍生命的必要条件而金星没有生命迹象的原因,要使用“主要原因……”,再根据后面所说,“欧洲航天局选择了大气作为研究金星的切入点,这正是与以往金星探测的不同之处“,可见主要原因在于金星的大气。
20.下面是某中学招聘教师的启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依次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招聘全职教师。应聘者需具有相关学科及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书,有学校教学经验者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特别优秀者可网开一面)。有意者请快一点将个人资料发送至邮箱123XXX@163.com,务必确保材料的真实性。欢迎来电垂询,联系电话:0931-8824XXX。
【答案】①“贵校”改为“我校”。 ②“网开一面”改为“适当放宽”或“酌情放宽”。③“快一点”改为“尽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明确语言使用的场合,如本题是“某中学招聘教师的启事的部分内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得体。第一处,“贵校”错误,“贵”,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校”应称对方的学校,而从题干可知,这是学校招聘教师的启事,是学校的自称,故改为“我校”。第二处,“网开一面”不当,“网开一面”比喻从宽处理罪犯,给以改过自新的出路,不合语境,句中是说对特别优秀者可以适当地放宽年龄的要求,可以改为“适当放宽”。第三处,“有意者请快一点”中“快一点”是口语,语体色彩不当,可以改为“尽快”。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进入高三,班主任在班会上讲:“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张明不以为然,他想:“做人开心就好,这阵子都不开心,还谈什么一辈子?”
对于“一阵子”和“一辈子”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思考?请据此作文。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要求为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答案】一阵子+一阵子=一辈子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不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不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选择了生命中“一阵子”的精彩,因为它们知道:抓住了每个精彩的“一阵子”,才能赢得 “一辈子”的生存价值,一阵子 + 一阵子 = 一辈子,所以她们为了每个“一阵子”的精彩而努力着,奋斗着,甚至牺牲着。
树叶,从它发芽的那天起便要逐渐走向衰亡。但她从不为生命的短暂抱怨,而是用心珍惜着每一天,努力向世界展现着她碧翠的精彩,而在她枯黄地落下枝头的那一阵子,却也要用特有的方式为自己一生完美谢幕——从容不迫、自由自在、随风起舞、逍遥洒脱,没有迷恋,没有怨言,没有悲伤。它们每个精彩的一阵子,连缀成美好的一辈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人一边享受着美味的汉堡包,一边抱怨着生活的艰难;一边羡慕着他人的精彩,一边却在梦乡里网络中虚度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的一阵子,最终在不断的后悔又不断的重复中消耗了“一辈子”。每每想起这样的人生,我总禁不住毛骨悚然。人们常说,为什么小孩子出生总是伴随着哭声而来,那是因为他的出生不是为了享福而是为了还债。而我更觉得,这哭声应该是战斗的宣言,是即将走上追求精彩之路、即将面对坎坷的一次洗礼。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同时俗话也说得好:“吃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一辈子是一条链,一个个一阵子是链上的环,人,要走好每一阵子的路,不放弃,不畏惧,不沉溺于某个一阵子的鲜花和掌声,那么,你的一辈子即使失败多于成功,焦虑多于平静,你的一生也是充实的,无悔的,保尔科察金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站起来,爱迪生不断地失败不断地重新来,居里夫人不断地成功又不断地研究着,充实无悔的人生便是幸福的人生。
朋友,人生是由无数“一阵子”的片段组成的。它犹如撒落在大海中的郁郁葱葱的孤屿,把它们串联起来,才显得美丽如珠。它又犹如一串串错落有致的音符,把他们连接起来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才能在人生绚丽的舞台上谱写出让人幸福“一辈子”的乐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一阵子”和“一辈子”来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这是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三班主任的讲话,“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这里的“一阵子”是指关键时刻,而“一辈子”是指自己的人生,这“一阵子”可以指升学、工作或者调动,也可以指挫折、困难,而“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就是说要抓住人生的关键时刻,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促成人生的转折。愿意吃苦的人往往就能抓住机会创造成功,而不愿意吃苦的人往往吃苦一辈子。关键时刻对于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有心人创造条件紧紧抓住机遇,而有的人却错过机遇。抓住机遇的人就是会吃苦的人,这一阵子卧薪尝胆,换来一生的幸福。临近高考,作为学生,要吃苦一阵子,告别很多东西,为了自己一辈子的挑战做准备。作为教师,也要吃苦一阵子,是为了学生一辈子的幸福,也是为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生涯增光添彩。第二部分是张明的观点,“做人开心就好,这阵子都不开心,还谈什么一辈子”,张明的观点着眼于“开心”“快乐”,他认为“开心就好”,这种观点显然与命题者的价值情感取向相反,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人生不能重来,要走好每一步”“为人处世不能干那些快活一阵子、后悔一辈子的事”进行立意。考生可以肯定班主任的观点,也可以否决张明的观点,立意要积极,情感取向要与命题人一致。
参考立意:抓住关键时刻,促成人生转折;一阵子决定(成就)一辈子;一时的忍耐,一辈子的幸福;用一阵子创造一辈子的神话;一阵子的环,一辈子的链;为了一辈子,把握一阵子;承受一时,享受一生;用瞬间诠释生命;错过一时,心痛一世;短暂的苦换来永久的甜;一时的风尚,一世的悲伤;扎实走好每一步,努力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就完美一生。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新颖的标题《一阵子+一阵子=一辈子》,然后从自然界的生命入手,抓住精彩“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这一现象进行类比引出话题,这样可以显得自然顺畅;接着用落叶和人类生命的不同态度加以对比,为观点做张本,再用孟子的话及俗语做理论依据,用保尔科察金、爱迪生、居里夫人的事实论据进一步加以论述,最后回归“人生”,以比喻的手法凸显“一阵子”的价值,呼应开头。
素材: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
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命运其实就是选择的多重累积。受挫,被无视,都没关系。我们可以低微一阵子,但绝不能低微一辈子。在每个深夜,一个人走在街上步履匆匆,我们清楚自己的坚持,我们是有梦想并且在奋斗的人。
做好一阵子,就是珍惜一辈子;珍惜一阵子,不会去懊悔一辈子;不要口口声声嘴上挂着一辈子,错过了最美的一阵子;一辈子是由很多一阵子串成,回首,忆往昔,很多人一个誓言许了一辈子,不过坚持了一阵子;这阵子若很美,也不枉一辈子,浪漫,场面,许你万年,海枯石烂;疾苦,平凡,瘫痪也不变,转眼不过一阵子;父辈,祖辈,没有想一辈子,踏实的做好了每一个一阵子。
很早就听人说过: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有一天,我似乎也品出了“人生如茶”的真味。我是个习惯于喝咖啡的人,很小的时候对茶就很讨厌,宁愿喝白开水也不要茶喝。一日,闲来无事,半是出于好玩,半是出于尝试,便拿出了父亲的紫砂茶壶,决定泡上一壶品一品。放了些茶叶,然后将开水倒入,腾腾地热气夹杂着缕缕清香飘散,沁入心脾。初喝第一口时,苦得我实在没有再喝下去的勇气。那苦味与香浓的咖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但当我放下壶的那一瞬,一丝甘甜从苦涩的舌尖散出来。我下意识地又呷了一口,似乎没有多少苦味了,再后来,俨然一壶白开水。放下茶壶,我陷入了沉思。儿时的我们就像那皱巴巴的茶叶,没见过世面,局限在狭小空间里,还不亦乐乎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成长犹如茶叶遇到了白开水,视野广了,生活从此也就充满苦涩,但苦涩过后,迎来的将是那淡淡白开水中丝丝的甜。人生应该如品茶: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
以上。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是在心理扭曲后。其中一种心理就叫“浓缩人生”。一些青少年心理深处有这样的想法:“艰苦一辈子,不如潇洒走一回”,“吃苦一辈子,不如享受一阵子”,“多活几年受苦受累,不如少活几年图个快活”。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今天能享尽天下福,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即使明天与世无缘也值得”。在青少年犯罪团伙中绝大多数承认自己是为图一时享受、刺激和痛快。这些青少年都是“享乐主义者”,“怕苦、怕累、多享受”是他们的宗旨。于是,游戏人生、吃喝玩乐、坑蒙拐骗、偷盗抢劫、防火杀人,什么事都做出来了。东窗事发,过上铁窗生涯。他们误入歧途最初就是因为“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八十年代愿意摆地摊的,有许多人现在成了大款,可是当时许多人不愿意。
九十年代愿意炒股票的,有许多人现在成了富翁,可是当时许多人不敢炒。
二十一世纪敢办网站的,有些人已经成了风云人物,可是更多的人还在战战兢兢,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