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舒城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它们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了我们民族的心灵史。比如《三国演义》,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另外,我国古典诗词,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苏辛;散文从庄周到韩柳;戏曲从十大悲剧到十大喜剧:其中不乏经典名篇,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文化矿藏,其历史深度和文化反思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层面的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品味。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 26 -
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当你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和话语圈子,你才会明敏地发现一个个既在文本之外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的事实。因此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是我们在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有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他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世界和中国历史竟那样缺少骨肉血亲的了解。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在商业大潮和浮躁氛围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心灵的脱俗。文学艺术是最贴近人类灵魂的。我们的使命是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因为阅读经典已经进化成了我们生命的一种欲望。
(节选自宁宗一《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典作品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淘洗,在一个时代曾经很流行的作品,并不能保证其将来能够被认为是经典。
B. 我们传统的经典作品,不论其体裁和题材,必定都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触及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作。
C. 我们要采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阅读心态,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脱离经典的文化束缚。
D. 经典之所以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往往是因为个人阅读经典时感受到了它的厚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宏大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为例,证明了我们传统的经典小说对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B. 本文在举例论证时,有详有略,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三国演义》,同时简要地分析了诗词、散文和戏剧。
C. 本文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话,既是对经典特征的阐释,更是强调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和境界。
D. 本文重点论述了经典之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意义,以此来强调阅读经典的目的和抵近其精神本质的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典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其社会认识、艺术表现具有永恒的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性。
B. 《诗三百》《楚辞》可谓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富矿,每一首都值得不断挖掘。
C.
- 26 -
我们重读经典时,之所以还像初读那样,关键是个人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
D. 本文认为,商业因子侵入阅读世界,会影响经典阅读,就阅读而言,我们需要退守农耕文明时的清净。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本题:
C项“脱离经典的文化束缚”错,结合原文第四段“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和话语圈子”,而不是“经典文化的束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D项“以此来强调阅读经典的目的和抵近其精神本质的方法”错,“以此”表目的关系,但是原文前后并不是目的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
A项,正确;
B项,本文列举了诗歌、散文和戏剧后,说“其中不乏经典名篇”,意味着并不是“每一首都值得不断挖掘”,故本项不正确;
- 26 -
C项,虽然经典“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但这里强调的是经典的丰富内涵,虽然“个人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可以使人在阅读时“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但是,如果没有“不断提升”,也可以“还像初读那样”,故本项不正确;
D项,本文虽然反对商业因子的入侵,但文末只是说“我们的使命是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因为阅读经典已经进化成了我们生命的一种欲望”,并没有提倡“退守农耕文明时的清净”,故本项不正确;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向行善致敬,为爱心助力。9月13日,民政部颁发了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获“慈善楷模”称号,也是健康保障行业唯一获到表彰的行业代表。
2014年,由于亮联合创建的轻松筹正式成立,轻松筹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深耕大健康产业,通过创新探索,搭建起以大病救助、轻松互助,轻松e保、轻松公益为核心的“全面健康保障体系”,涵盖了事前的保障和事后的救助,为用户提供全面,完善的健康保障方案。
- 26 -
轻松筹在给社会带去爱与勇气的同时,还保持对先进技术的探索。轻松筹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把公开透明做到极致,增强用户的信任度。用户对于轻松筹产品的所有有效操作都会被全程记录,每一笔捐款都可以做到有迹可寻。此外,轻松筹还通过发布行业首份黑名单以及国家和企业的举报电话跟监管部门形成联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青年网》2018年9月8日)
材料二:
2015年7月10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73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7.4%的受访者曾经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捐款,但是仅仅有28.5%的受访者信任募捐者,高达62.4%的受访者有担忧诈捐或者骗捐的风险。
行业自律组织在规范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起着协调行业内部成员的关系,监管内部成员的工作状况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通过包括网络募捐平台在内的慈善组织联合组成行业自律组织对网络募捐平台进行监管,协调了各网络募捐平台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监管了网络募捐平台的运营情况.但是在我国各网络募捐平台仍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所以,必须要建立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从外部对网络募捐平台进行监管,给予其压力,促使网络募捐平台自我完善,自我监督。
(2018年11月《法制与社会》)
材料三: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提出,将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慈善组织,委托专业机构对其慈善财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个人虚构、夸大困难,受助款物未合理使用的现象,《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接受个人求助的,应当对求助信息进行核实。个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的,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
(2018年12月24日《新华网》)
材料四:
以免费大病筹款为名的社交筹款平台“水滴筹”近日被媒体曝出,存在工作人员诱导病患瞒报信息筹款、根据筹款数量领取业务提成、套用固有模板博取公众同情等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已被舆论曝光的线下地推乱象,部分网络众筹平台还存在线上资料把关不严、逃避应尽法律责任和“资金池”管理和使用情况不透明等更多问题。
受访专家表示,网络公益项目作为社会救济的一种途径,在当前具有积极意义,不少患病困难家庭正在通过这些项目获益,但同时也需要加强正面引导,落实对平台的监管责任。
- 26 -
前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副主编尹生建议,当前行业最需要做的,是增补公众对社会公益的信心,相关平台应该主动承担相应审查和监督责任,将网络众筹的重心放在“信息的真实披露”和对募集资金后续使用的有效监管上。
此外,几位受访专家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可出台对相关平台“资金池”使用情况监管的指导意见,让相关资金在阳光下使用。
(2019年12月11日《新华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亮获得“慈善楷模”称号表彰,可以看做是民政部对轻松筹所作贡献的认可。
B. 轻松筹被人信任,不仅在于创新探索,而且还在于先进科技的支撑保证了其透明度。
C. 我国行业自律组织在规范网络募捐的行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监督和自律作用。
D.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个人虚构、夸大困难的现象,媒体有责任进行风险防范提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轻松筹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取得用户的绝对信任。
B. 作为社会救济的网络公益项目在当前具有积极意义,但也需要加强引导和监管。
C. 《中国慈善法》将委托专业机构对部分慈善组织的财产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D. 《中国青年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曾经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捐款。
6. 当前网络募捐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6. 存在问题:(1)网络监管方面立法缺失;(2)网络监管平台内外监管体系不健全;(3)政府、平台、个体之间缺乏联动监管。解决策略:(1)加强网络监管的立法;(2)建立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3)政府、平台、个体之间资源共享,联合监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C项材料二“我国行业自律组织在规范网络募捐的行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监督和自律作用”错,依据原文“在我国各网络募捐平台仍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可见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也就无所谓“发挥了很好的监督和自律作用”。
- 26 -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本题:
A项,材料一依据“把公开透明做到极致,增强用户的信任度”,选项中“绝对”二字在文中没有依据,故本项不正确;
B项,正确;
C项,《中国慈善法》不对,材料中是《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故本项不正确;
D项,根据材料二中“《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73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7.4%的受访者曾经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捐款”,由“47.4%”可知并非大部分,故本项不正确;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以美国为例,美国通过包括网络募捐平台在内的慈善组织联合组成行业自律组织对网络募捐平台进行监管,协调了各网络募捐平台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监管了网络募捐平台的运营情况.但是在我国各网络募捐平台仍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可以提炼出存在的问题“网络监管方面立法缺失”和“网络监管平台内外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根据材料三“个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的,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可提炼出存在问题“政府、平台、个体之间缺乏联动监管”;而针对存在的三个问题,分别提出解决策略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捕科达
陈树茂
- 26 -
2035年新年第一天的凌晨,科依通知我赶快逃跑,头号通缉今已开始追捕我。
此刻,我已经逃离核心区,选择最安全的跑步模式,全力以赴奔往无人区。通知我逃跑的人是科依,他是我的伙伴。我们已经相伴3年。
我开始慢慢整理3年来的资料,他们为何要追捕我?我只不过是向雨杰发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爱慕,难道这也有罪?我知道,雨杰已经被他们控制了。
科依告知我,是雨杰让他通知我,立即逃离。逃离核心区,去一个安全的地方,那就是无人区。一旦穿过边境,我马上就能到达无人区。
雨杰曾告诉我,如遇生命威胁,立即前往无人区,找他的恩师金博士。全博士是第一个被通缉的智能机器人科学家。
我和科依就是3年前金博士和雨杰研发出来的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金博士掌握了智能核心技术,国际智能机器人协会想控制他,就诬陷他非法研究智能领域。金博士早有预防,提前逃到无人区,躲过一劫。
雨杰留下来继续研究,不断升级改造我们。3年后,我们的智力已经相当于30岁的成年人了。从外表看,我们和人类没什么区别,皮肤以及其他器官都是人工合成,只有大脑和骨架是特殊金属构成。一般机器人只能按程序操作,唯独我和科依能独立思考,智力能不停发育,主动学习新知识。雨杰异常惊讶我们的飞速进步,我们甚至已经可以自己编程制造普通机器人了。
雨杰是一个科学神童,18岁博士毕业,专攻智能机器人技术。38岁那年,他在一次恐怖袭击中失去了爱妻,之后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我的改造中。
我的公开名字叫科达,雨杰私底下叫我玛丽,就是他爱妻的名字。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已经将我当成他的爱妻。我的外形、眼种以及声音都神似玛丽。最糟糕的是,雨杰上个月在我大脑芯片升级加入了情感功能。我立即能感受到雨杰对我那份深深的爱。
我实在不应该在平台发表对雨杰的爱慕,他还调侃叫我玛丽。我们的行为让国际智能机器人协会异常担心,他们连夜开会讨论如何处理。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讨论,终于发布了头号通缉令,控制了雨杰,还追捕我。
科依曾经偷偷问过我,你爱上雨杰了吗?我说,不知道。其实我也感觉到科依对我的喜欢。现在的人类几乎不恋爱、不结婚,如需生育就直接复制下一代,大家对爱情的感觉已经淡忘了。
人类每天都忙于控制机器人或迷恋于打游戏,大量的日常工作由机器人代替,人类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 26 -
我已飞奔到无人区边境。我能感受到追捕无人机已无限接近我了。要取掉我的芯片定位,只有一个办法,找到金博士。刚刚科依发来一个“黑洞”入口定位,通过“黑洞”,我就能进入无人区找到金博士。我听雨杰说,无人区就是当年核爆炸的辐射区域,为防止辐射进一步扩散,当局隔离了那个区域,叫无人区。机器人到了无人区,也无法发挥正常功能,那里就像死城。据说那里藏了一些被追捕逃离的人,但大多受辐射变异了。
我为了继续生存,只有一条路,逃往无人区。
我按“黑洞”的定位来到一个死火山口,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里面湖水清晰见底,一群群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我再次确定定位无误,再过30秒就到约好的洞口开启时间。
时间一秒秒过去,我这纵身一跳,就会永远离开主人,成为第一个被通缉的智能机器人了。倒计时提醒我,5、4、3……我按下高压潜水模式,跳下那一刻刚刚好倒数结束。
我的脑海全是雨杰的影子。我要活下去!我要找到金博士,或许还有再见雨杰和科依的一天。
此刻,我脑海中一直在回响:人类和机器人相爱有罪吗?……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虽然是科幻,但刻意将故事设置在2035年,距离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距离带来心理冲击,会让读者产生真实感。
B. 小说中写到了恐怖袭击、核爆炸、无人区、财富分配等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存在的问题,说明科学幻想也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
C. “我”此番逃跑是要去无人区寻找金博士,但是小说又交代无人区里的人大多受辐射变异了,这就决定“我”的未来是不幸的。
D. “情感功能”的加入是“我”被通缉的直接原因,但小说并没有给出“人类与机器人能否相爱”的答案,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写景的作用。
9. 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探究。
【答案】7. C 8. 景物描写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着“我”追求美好的情怀。
9.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 26 -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
C项“这就决定‘我’的未来是不幸的”错,原文当中只是说“机器人到了无人区,也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再结合下文景物描写“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里面湖水清晰见底,一群群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预示着“我”的结局并不一定是悲观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其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本题:
“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里面湖水清晰见底,一群群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交代了“无人区”周围的环境,此处树木茂盛,河水清澈,生物自由自在,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渲染了自由祥和的气氛,烘托人物“我”向往追求美好的心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小说的叙事线索,叙事方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所写的故事都是“我”亲见亲闻的,更加真实可信。第一人称的口吻,有利于拉近读者和故事人物的距离,好像故事就发生在身边一样,给人一种切身感受,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题:
- 26 -
“我”是金博士和雨杰研发出来的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最善王守仁学。举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俺答①薄都城,谩书求贡。诏百官廷议,贞吉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时帝遣主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②曰贞吉言是召入左顺门,令手疏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给银五万两,听随宜劳赏。初,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怒叱门者。嵩大恨。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时敌骑充斥,贞吉驰入诸将营,散金犒士,宣谕德意。
隆庆初,掌詹事府。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讲《大禹谟》称旨,命充日讲官。贞吉年逾六十,而议论侃直,进止有仪,帝深注意焉。寻迁南京礼部尚书。既行,帝念之,仍留直讲。
寇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失事,总督陈其学反以捷闻,为御史燕如宦所发。贞吉欲置重罚,兵部尚书霍冀仅议贬秩。贞吉争不得,因上言:“边帅失律,祖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不许。
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贫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成负才好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万历十年卒,赠少保,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赵贞吉传》,略有删改)
【注】①俺答:俺答汗,蒙古首领。②严嵩:内阁首辅。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
B. 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
C. 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
D. 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6 -
字是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18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亦称为表字。
B. 嘉靖是帝王年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此后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 明代中央政权机构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
D.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始于西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初,赵贞吉在朝廷上商讨问题结束之后,盛气地拜见严嵩。严嵩推辞没有接见他,贞吉就愤怒地呵斥严嵩的守门人,使得严嵩对他十分怨恨。
B. 赵贞吉做事讲原则,总兵官赵岢失败后,总督陈其学反而上报说获胜;被御史燕如宦揭发后,赵贞吉主张处以重罚,兵部尚书霍冀只是提议降职。
C. 赵贞吉深得皇帝赏识,在授于他南京礼部尚书一职后,还没有出发上任,皇帝又留下他担任直讲。
D. 赵贞吉争强好胜,好意气用事。他有时直呼高官姓名,常常触犯别人;高拱、张居正名声辈分在他之后,却先于他晋升任用,他最终离开官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
(2)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等到起草皇上指示时,就没有让贞吉监督作战,以便削减他的权限,并且不给他一兵一卒护行。(2)穆宗视察太学时,祭酒胡杰刚刚被人评议后罢官,让贞吉代理其事务。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 26 -
画线句“时帝遣主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②曰贞吉言是”译为:当时世宗派了宦官到朝房窥视大臣们的表现,看了半天没人开口说一句话,后来听了贞吉的发言,世宗心里很赞赏他,就对严嵩说,贞吉说得有理。此句中,“中使”即宦官,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排除A项;“遣”和“瞷”是两个表示承接关系的动作,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日中”为“莫发一言”的修饰语,中间不能断开;“谕……曰”,对……说的意思,在“曰”的后边断开,排除C项;故正确的断句为: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A项“古代男子18岁”错误,依据文化常识判断,应该是“古代男子20岁”。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C项“还没有出发上任”错,依据原文“既行,帝念之,仍留直讲”来看,意思是“已经动了身,穆宗因想念他,又留下他当经筵直讲”,所以,此项是错误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 26 -
(1)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译为:等到起草皇上指示时,就没有让贞吉监督作战,以便削减他权限,并且不给他一兵一卒护行。注意得分点:及,等到;撰,写,起草;敕,皇帝的命令;轻,削减;与,动词,给;卒,士兵。
(2)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译为:穆宗视察太学时,祭酒胡杰刚刚被人评议后罢官,让贞吉代理其事务。注意得分点:幸,动词,视察;适,刚刚;论,被评论,被动句;罢,罢官;以,让,使;摄,代理。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赵贞吉,字孟静,四川内江人。早在六岁时他就每天读一卷书,等长大成人后,因知识广博、融通而扬名。他最喜欢王守仁的学说。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掌管司业的事务。俺答的军队逼近京师,无礼地送信来要求和中国通贡。世宗传令百官在朝房中商量对策,贞吉甩甩袖子说起大话来,他说:“在京师城下和敌人缔结和约,《春秋》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如果答应了通贡,他们自然要进城来,那时假使他们没完没了地提出要求,该怎么办呢?”徐阶说“:这么说先生一定有好主意了?”贞吉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最好是请皇上立刻登上正殿颁发诏书自我批评。当时世宗派了宦官到朝房窥视大臣们的表现,看了半天没人开口说一句话,后来听了贞吉的发言,世宗心里很赞赏他,就对严嵩说“:贞吉说得有理,只是不该提起周尚文、沈东的事。”接着就把贞吉召进左顺门,让他当面写下有关事宜,并立即提拔他为左谕德兼监察御史,让他奉命前往各个部队传达世宗的指示精神,发给他五万两白金,由他看情况慰劳、奖赏将士。开始的时候,贞吉在朝廷讨论结束,气昂昂地前往拜访严嵩。严嵩谢绝会见他,贞吉恼火地喝斥了严家的看门人。恰好这时赵文华也来拜访严嵩,贞吉把他也训斥了一通。严嵩这下十分恼他。等到起草皇上指示时,就没有让贞吉监督作战,以便削减他的权限,并且不给他一兵一卒护行。当时敌寇的骑兵到处都是,贞吉飞马进入各位将领的兵营中,散发白金,犒赏官兵,传达了世宗的恩德旨意。
- 26 -
隆庆初年,贞吉起复,做了礼部左侍郎,掌管詹事府的事务。穆宗视察太学时,祭酒胡杰刚刚被人评议后罢官,贞吉代理其事务,因为他讲解《大禹谟》让穆宗满意,穆宗就任命他充任自己的日讲官。贞吉那时已年过六十,但说起话来理直气壮,行走坐立仪表堂堂,穆宗对他很注重。不久贞吉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已经动了身,穆宗因想念他,又留下他当经筵直讲。
敌寇打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出了事,总督陈其学反而当成捷报递上,被御史燕如宦揭发了。贞吉欲用重刑处置其学,兵部尚书霍冀只主张把他贬官。贞吉和同事争不过他,于是上书说“:边关的大将违法,祖宗定下的处罚条例都还在,现在执法者屈法徇人,对得起公众吗?穆宗不答应。
原先给事中杨弹劾霍冀贪婪、无能。穆宗已经继续留用他,霍冀因为杨是贞吉的同乡,就怀疑对他的弹劾是贞吉出的主意,又上书辩解,请求罢免,并且在奏章中攻击贞吉。贞吉也上书请求离休。穆宗传诏挽留贞吉,把霍冀削了职。贞吉学识广博,本领很大。但他很好强,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得罪人。他对有的九卿重臣也直呼其名,很有些人也因此怨恨他。高拱、张居正的名望、年龄都不如贞吉,但是都在他前边受到重用。他们三个人都仗着自己的才气争强好胜,互不相让,贞吉终于被排挤掉了。他死在万历十年(1582),朝廷追赠他为少保,谥文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①
[宋]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注】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了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今年在山里过寒食节,面对着山里的风光,觉得山里的风光也是美好可爱的。
B. 颔联写山中的人物活动。小孩在花丛中捉蝴蝶,人们在树干上荡秋千,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C. 颈联写山中优美的自然风光,但“经雨”、“春阴”等景物描写中也暗含着自己内心深处被贬的凄凉与伤感。
D.
- 26 -
尾联中作者自我宽慰,表明自己无需为被贬而惆怅,为别人作碑记、写墓志铭得到的费用足够自己饮酒了。洒脱之中也透露着落寞无奈之情。
15. 本诗在抒情手法上有哪些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直抒胸臆。首联“可怜”表达了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之情。(2)借景抒情。颔联和颈联通过对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村美景的喜爱之情。(3)乐景写哀情。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阔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
C项“暗含着自己内心深处被贬的凄凉与伤感”错误,颈联“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两句写了山乡的景色。是时也,草木争春,勃发新绿,在一片嫩绿的郊外原野,又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涤,更是一尘不染,绿得鲜亮照人。城里的街道,路旁绿荫点染,春意袭人。这一天又全城禁火,无烟雾缭绕,空气更加清新明净,整个环境纯洁新妍,令人赏心悦目。所写的景色,与作者当时闲适的心境水乳交融,在淡泊中透出悠然之趣,在写风光节俗之间,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身在乡村的悠闲惬意。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诗歌的艺术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本题主要考查抒情手法,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
首联“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中“可怜”应为“可爱”的意思,作者看到商州百姓欢度寒食的情景,觉得山里的风光也是很可爱的,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 26 -
颔联、颈联四句是对“山里风光亦可怜”的具体描绘,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选择远近两组四个画面,稚子捕蝶,人家秋千,郊原绿色,巷陌春阴,无一不切山中及寒食节令,远近高下,层次分明,清新可爱,宁谧恬静,颇能道出山居之趣,表现出一派恬淡清幽的气氛,表现对美丽的山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实际暗含“正惆怅”之意,此处是“乐景衬哀情”。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两句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荆轲离燕赴秦时凄凉悲壮的场景。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3)《兰亭集序》中作者对人们将生死和寿命的长短等同看待的做法予以否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风萧萧兮易水寒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伏清白以死直兮 (4). 固前圣之所厚 (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萧(2)兮(3)直(4)诞(5)殇(6)妄。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 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__________、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 )。
持久的学习倦怠容易使学生__________,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__________。
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__________,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心无力 茫然失措 掉以轻心 积微成著
B. 无能为力 茫然失措 漠不关心 长此以往
C. 无能为力 茫然若失 掉以轻心 长此以往
D. 有心无力 茫然若失 漠不关心 积微成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虽然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但是它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B. 这即使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C. 这虽然是正常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D. 尽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
B. 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
C. 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D.
- 26 -
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本题:
无能为力:意思是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有心无力:意思是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文段中说的是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的反应,用“无能为力”更恰当。
茫然失措:指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茫然若失: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文段中指的是找不到对策,应选用“茫然失措”。
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掉以轻心: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文段中指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用“漠不关心”恰当。
长此以往:意思是长久这样下去,通常指未来的结果不好的情况;
积微成著:指微小的事物经过积累,变得显著。
文段中强调的是长时间下去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用“长此以往”恰当。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本题:
A项,上文说的是“习得性无助”的具体表现,下文说的是“消极影响”,从承接上下文的角度看,选用的句子应后说“消极影响”,所以排除A项。
- 26 -
B项,因为“学习倦怠现象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实,不能用表假设的“即使”,排除B项。
C项,正确。
D项,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因此,此项中“尽管”和“这”位置颠倒,属于病句。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原句,查看有无明显错误标志,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
本题:
画线句“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本身存在两个毛病,一是语序不当,一是成分残缺。
A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所以,应该先是“会影响到学生对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再是“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中缺少必要的介词“对”,应该是“对……内容的掌握”;“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所以,应该先是“会影响到学生对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再是“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C项,正确;
D项,成分残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中缺少必要的介词“对”,应该是“对……内容的掌握”;
故选C。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6 -
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病,但是如果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如_____,使人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小剂量注射的毒素,就是疫苗。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一种与其相应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_____,这样就使人体获得了免疫力, ____。
【答案】 (1). (1)把它少量地注射到正常人的体内(注射小剂量的毒素) (2). (2)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的细菌和病毒 (3). (3)人就不会得病(人就会降低得病机率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首先分析横线处前后的句子的语意,搞清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填空。语境第一句说“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病,但是如果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意强调后句“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那如何利用呢?再根据后一句“人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小剂量注射的毒,就是疫苗”的意思,可知第一个横线处主张注射小剂量的毒素,所以该处可填写“把它少量地注射到正常人的体内”。
根据语意: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物质,抗体物质的作用应是“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的细菌和病毒”,此句填写在第二个横线处。根据“人体获得了免疫力”这句可以推断出,一旦人体有了免疫力,那么“人就会降低得病机率”。此句填写在第三个横线处。如此分析语段内在的语意联系,整段文字的语意才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4个字)。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出重大影响。
【答案】①流星尘埃;②影响;③气候。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提取关键词注意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是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第二,代入反馈原则,是指把选出的关键词带入原文段,看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要点是否齐全,是否字数超限等;第三,数量达标原则,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一定要按要求提取规定数量的关键词语。
本材料的中心内容是“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一种隐秘的作用”,即流星尘埃影响着地球的气候。据此可以得出关键词有:流星尘埃、影响、气候。
【点睛】提取关键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陈述的话题(对象);
2.寻找与陈述对象(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 ;
3.将几个词语连缀成句(主谓结构);
4.筛选,提炼出关键词。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八十年代初,公交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九十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普遍选择。而今,私家车也逐渐进入中国家庭。有人说,交通工具的变化,让人出行更便捷;但也有人说,自己还是喜欢自行车的慢生活。从1949年到2019年,七十年,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房子大了,道路宽了,灯亮了,高铁、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然,也有人认为:房子大了,亲情没了;道路宽了,心的距离远了……
在你的生活里,你又目睹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引起你哪些思考?请你据此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家乡的变化
记忆里,还是那条泥泞的羊肠小道,还是参差不齐的土墙房,还是被岁月压弯的木扁担,还是……
- 26 -
所有的记忆都是如此的破旧不堪,但却又是如此的真实,家乡那时唯有的风景就是树,可却又是那样的单调,我总是抑怨家乡太穷了,太不美观了,但这仅限于以前,现在的观点又截然不同了。
去年暑假,我回乡下爷爷家度假了。车行驶在柏油马路上一个多钟头,我怀疑是不是我的眼睛出毛病了,又不由自主的揉了揉眼睛,不错,以前光秃秃的山上都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树木,阳光透射过浓密的叶子,散出七彩的星星点点的光芒,柏油马路代替了原先那坑坑洼洼的土路,坐在平稳行驶的汽车里,看路旁驶过的柳树,轻风拂面,忽然有种走错了地方的感觉,我怀疑,是不是坐错车了?
但事实胜于雄辨,在村口,我还是认出了我满脸堆满笑容的爷爷奶奶,老两口的穿着打扮还真上眼,奶奶穿着大红花朵上衣,我差点没笑掉大牙。爷爷拉着我的手,行在宽广大路上,我问:“爷爷我们的老房子在哪里呢?”爷爷乐呵呵的对我说:‘我们的老房子全部换新装了!我饶有兴趣的又说:’该不会将上房变成猪圈了吧!爷爷风趣而严肃的说:‘党的政策好啊!农民都开始领工资了!”说着,他们已经将我领进了家里,我这下子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虽然谈不上什么富丽堂皇,但绝对是窗明几净,家具琳瑯满目:有液晶电视机、海尔电冰箱,电风扇,躺椅,真皮沙发……我真的好惊奇,又急忙退出来,向四周一望,红砖瓦房完全代替了那老式的土房子,院子里愕然还养了各种各样的花……紧接着,又闻到一股香味,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跑到了香味的始源处,原来这就是厨房,用红砖砌成的新灶头只是个摆设,奶奶居然会使用电磁炉做饭了,我不由一震:“奶奶看来也真奔小康呢!”奶奶嘿嘿笑着,饭后我嚷着爷爷带我去散步。
一出大门,才发现牛棚真的像以前的老上房那样。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夕阳的余辉里才发现田地里是那么整齐,徐风吹过,麦浪滚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梯田吧!我的呼吸瞬间变得轻快而舒畅,再一瞅爷爷,连皱纹里也填满了满足……
这样大的变化,真的是我未想到的,以前的那些萧条冷清的乡村景象已消失匿迹,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得不轻轻哼起《走进新时代》了……
【解析】
【详解】(一)审题: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审题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材料主要写了七十年交通工具的变化,引出感慨“房子大了,道路宽了,灯亮了,高铁、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然,也有人认为:房子大了,亲情没了;道路宽了,心的距离远了”,由此可见,本题紧扣“变化”从正面立意,肯定这种变化带来的便捷、物质的丰富等;也可以从反面立意,精神和情感的淡漠。文体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 26 -
(二)立意:利用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从①家乡的可喜变化②校园的变化③国家的变化④人心的变化⑤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立意。
(三)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文要立好议论文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时间仓促,不可能反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立好议论文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例文就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对家乡变化的惊喜。
可用素材:
1、当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接下来的年轻人是不是仍然有这种强烈的焦虑感与强烈的上进心,不得而知。正如现在的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奶奶以前总要在她的床头那十几个抽屉里放一大堆吃的,有的甚至还过期发霉。因为曾经对物质匮乏的切身体会,让她们没有安全感,也因为中年大妈们插队抢购,因为他们怕买不到,也许这也是一种焦虑。幸运的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富足,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接下来的孩子们会越来越释然,越来越放松,也越来越张弛有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的大丰富,一定会带来精神世界的大丰收。
2、物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人的精神有机会提高。比如说,对于温饱不得解决的人来说,让他们有很高的所谓的精神素养纯粹是废话。但当物质逐渐膨胀到了完全占据身心的程度,精神自然就会失去满足。因为,物质的满足本身不能满足精神的需求。所以,根本原因在于, 人们因为对物质的爱,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其上,物质也就渐渐取代了精神。物质的满足表面上往往比精神的满足更吸引人。也可能是人们把追求定位物质,思想就慢慢萎缩。总之,在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精神空虚,是因为物质占据了心,精神却没有饱足。
3、这个世界,物质似乎越来越丰富,而我们最缺的,却是人心的专注。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世界里,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物质所吸引、所诱惑,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我们被物质的“吸铁”吸来吸去,自己成了被物质所操纵、所摆弄的“物质”。
- 26 -
心太花,才不会专注一朵花。我们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坐不下身,静不下心,对任何事情,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所以,我们看到的、触摸到的世界,永远只是肤浅的表层。
- 26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