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统测
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②儒家士大夫首先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④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出现了许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如果追溯源头,均与“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
⑤汉代以后,统治者的“独尊儒术”只是让一部分儒者步入庙堂,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也成为了国家学术和官方意识形态,使儒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政治功能。而另一部分儒家学者则留在民间,他们主要在民间继续从事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对于这两种儒学,学者们分别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显然,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的分野表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大夫”与“士”的不同职责的强调。庙堂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大夫”的政治责任,所以,他们关注儒学的政治功能,注重儒学体系中有关典章制度、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涉及经邦济世的社会功能。山林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士”的学术情怀,关注儒学的思想创造和文化批判。
(选自2017年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士人创造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的目的就是要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
B. 儒家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朝廷命官后,就只追求在国家政治上承担的相应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C. 儒家士大夫坚持“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而坚持“大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
D. 儒家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思想信仰大体是一致的,但其内部也确实存在很大分歧,形成了不同思想体系和不同派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细分为“士”和“大夫”两类,他们分别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
B. 本文按照“士”和“大夫”的关系、“士”向“大夫”的转变、“士”和“大夫”的职责逐层展开议论的。
C. 文章第③段重点论述了儒家“士人”向“大夫”转变的内因,即“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
D. 第④段由“士”与“大夫”社会身份、思想视角、社会立场等的不同,推论出不同形态儒学产生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往往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大夫”往往要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而要成为“大夫”,必须先做好“士”。
B. 儒家士大夫的分化先是因为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进而认识有偏重,最后形成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C.
汉代以后,不同形态的儒学就表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者分别对儒家士大夫的“大夫”与“士”有不同职责的强调。
D. 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个学派的区别在于两者强调的职责不同,以及两者的关注点不同:政治功能和思想文化建设。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B项,“就只追求在……”理解偏颇;C项,两个“就会”不合文意,原文是“可能”。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理解错误,文章不是按照“士”和“大夫”的关系、“士”向“大夫”的转变和“士”和“大夫”的职责逐层展开的。文章逐层论述的是儒家士大夫的身份不同,其价值取向就不同。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章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而要成为‘大夫’,必须先做好‘士’”的说法武断,且没有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乌热尔图(鄂温克族)
“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喊啥,小崽子?你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他愣了一下。我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好像一下子长大。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先别吹!”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晚上,坐在火堆旁,“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 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 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竟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 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有删节)
【注】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鄂温克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民族心理的猎人、猎区大森林的自然风光,构成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短篇小说的一个独有的世界。
B. 小说中有“我”和继父、“我”和公鹿、狼和公鹿等多方面的冲突,使小说中的形象在冲突中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也使小说展现出一波三折、曲折动人的特色。
C. 在狼鹿恶战的过程中,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描写,通过对狼凶残行为的描述,侧面烘托出紧张气氛,塑造公鹿勇猛机智、骄傲善良的形象。
D. 在小说中,作为善良、纯朴、骁勇、坚毅等美好品质的化身,鹿寄寓着鄂温克人对于人生信念的肯定;另一方面,鹿也象征鄂温克人对于自身人格品质的肯定。
5. 小说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4. C 5. ①通过紧张的冲突,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
②引出下文“我” 去打猎的故事;
③ 交代“我”的孤儿身份、与继父的情感隔阂,暗示了“我”对亲情的渴望;
④初步刻画“我”性格的倔强和好强。
6. 观点一:不会再向公鹿开枪。理由:
①公鹿健硕的体态,它在与恶狼搏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谋都让“我” 着迷。
②“我”从公鹿身上汲取到作为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这让“我”对它心生敬意。
③公鹿对鹿群的保护,触动了“我”内心的痛处,“我”不忍母鹿和小鹿失去公鹿。
④公鹿已受重伤,“我”此时如再开枪,胜之不武,并不能证明“我”具有让全部落敬佩的勇气。
观点二:会再向公鹿开枪。理由:
①“我”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猎手,而不是看热闹的孩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
②公鹿的刚猛和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能应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骄傲。
③“我”需要通过狩鹿向特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息。
④公鹿已经受伤,无法快速奔跑,是狩鹿的大好时机。
【解析】
4. 试题分析:C“通过对狼凶残行为的描述”属于直接描写,不能“侧面烘托”;同时恶战过程也不能塑造“骄傲善良”形象。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主要交代了“我”的孤儿身份、与继父的情感隔阂,以及“我”对亲情的渴望。结构上,引起下文,用冲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方面主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点睛: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本题主要是在开头,一般是为下文服务,可以是为下文……做了铺垫(或提供依据),可以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探究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般情况下依从作者,因为答案好组织,文中都会有体现。无论是赞成哪一个,要有观点,要有理有据。从情节、人物入手分析即可。如回答不会,从文中“我”向特吉表示自己会打一只鹿,但在打猎过程中遇到七岔犄角公鹿与狼的搏斗过程,被它的、沉着、冷静、坚强、不屈所吸引,从文中“忘记”“啊,这只狼真坏”“我的心一下子揪紧”等词句,可以分析得出,所以“我”对公鹿心生敬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 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 26 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 500~600 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 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 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 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 年 3 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 200 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 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 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页至第 5 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 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相关链接】自 1963 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撷取了肖培根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 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 26 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 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 500~600 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 《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是以学生的姿态为人处世,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
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物资禁运,促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经过肖培根自己昼夜不息的努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 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E. 自 1963 年以来,肖培根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可见他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他为中药的国际化影响做了很大贡献。
9. 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他的成功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AE
9. ①在困境中不惧困难。西方对我国实行进口药的封锁,肖培根不辞艰辛,完成寻找替代进口药国产资源的使命。
②善于运筹,潜心研究。肖培根接受中药普查的重任,确定普查范围和方向,虚心请教, 编写出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
③善于交流,视野开阔。肖培根赴西非考察,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种子;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编制世界药用植物名录,极大地增长了见识。
④思路开放,触类旁通。肖培根能触类旁通,发现植物形态、成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从而找到规律,从而催生“药用植物亲缘学”。
【解析】
7. 试题分析:B项,“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错,原文中“国家交给肖培根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8. 试题分析:B因果不当。C“肖培根自己很快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错,原文是“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很快找到萝芙木”。D新的学科已经诞生的标识是“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的发表”。
9. 试题分析:题目问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他的成功有哪些原因?属于原因概括题。解答本题,我们可以参照肖培根的人生经历:新中国成立时,肖培根接受了第一个任务: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为了完成任务,他“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罗芙干”“这项任务给了……最初的灵感”;1958
年肖培根接受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边干边学……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他又编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1963年,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资源以外……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况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甲字师文,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使金,至燕山。自绍兴后,凡出疆遇忌,俱辞设宴,皆不得免,秦桧所定也。九月三日,金宴甲,以宣仁圣烈后忌,辞。还除工部侍郎。
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时蜀口出师败纽,金陷西和、成州,曦焚河池县。先是,曦已遣姚淮源献四州予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曦遣后军统制王铖、准备将赵观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曦又遣其弟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朝廷命吴总知鄂州,多赐金钱,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寻,安丙等诛曦。
金进屯八里山,甲分兵进守诸关,潼川戍兵驻饶风以待之。金人知有备,引去。上念甲精忠,拜宝谟阁学士,赐衣带、鞍马。是岁,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安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嘱丙减汰兵卒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盖自杨辅召归,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
明年,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甲下令首罢之。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理宗诏谥清惠。
(选自《宋史·刘甲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B. 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C. 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D. 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金国。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都后建都立国,国号“大金”。
B. 工部,古代官署,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属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
C. 嘉定,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
D. 庙号,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文中“理宗”就是庙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甲遵守法规,严于律己。刘甲出使金国,有一天,金国设宴款待他,那日恰逢宣仁圣烈皇后的忌日,他谨遵朝廷规定,没有赴宴。
B. 刘甲坚守正道,忠义可嘉。吴曦反叛后,想拉拢刘甲,先派部下威逼刘甲,后来又派弟弟诚邀见面,刘甲始终心系朝廷,不为所动。
C. 刘甲沐浴皇恩,深得信任。皇上因他精诚忠信,授他宝谟阁学士之职,并赏赐财物;在处理西部事务方面,朝廷的很多意见由他决定。
D. 刘甲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在代理四川制度置司事期间,他体恤民生,减轻百姓的田税;他不满当地的贿赂之风,废除了互送礼的名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命吴总知鄂州,多赐金钱,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
(2)又俾嘱丙减汰兵卒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朝廷命吴总担任鄂州知州,大量赐给他金钱,让他招募、晓谕兵士,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
(2)(朝廷)又让他嘱咐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太过分,以及要访求四川有用的人才。
【解析】
10.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甲幼孤多难,母病,刲股以进。生平常谓:“吾无他长,唯足履实地。”昼所为,夜必书之。为文平淡,有奏议十卷。
11. 试题分析: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12.
试题分析:“威逼”理解错误。文中写吴曦派两员部将带书信给刘甲,这两员部将前来纯粹是为了表明吴曦的诚意,并无以武力威逼之意。
13. 试题分析:追重点词语“知”“招谕”“为……计”“俾”“减汰”的定语后置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刘甲字师文,是淳熙二年进士,屡经升官做到度支郎中。出使金国,到达燕山。自从绍兴以后凡是出使遇到忌讳,爱辞谢宴席,都不能豁免,这是秦桧规定的。九月三日,金人设宴招待刘甲,因这天是宣仁圣烈皇后的忌日,他推辞赴宴。还朝后被任命为工部侍郎。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手,派刘甲为兴元府知府、利东安抚使。当时蜀地出兵失败,令人攻陷西和、成州、吴曦焚毁河池县。在此之前,吴曦已经派姚淮源献四个州给金人,金人铸了印信立吴曦为蜀王。刘甲向朝廷告急,请求下令命两个宣抚司合力捍卫抵御。吴曦派后军抵制王铖,准备将赵现带书信给刘甲,刘甲援引大道理拒绝。吴曦双派他弟弟吴旼邀请刘甲见面。刘甲呵斥赶走吴旼。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反叛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满朝震惊。朝廷命吴总担任鄂州知州,大量赐给他金钱,让他招募,晓谕兵士,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不久,安丙等人诛杀了吴曦。金人进屯八里山。刘甲分派部队进守各个关口,潼川的守卫部队驻扎在饶凤等待敌人。金人知道有防备,退去。皇上考虑刘甲精诚忠信,任他为宝谟阁学士,赐给衣带、鞍马。这年,和议达成,朝廷听说彭骆与安丙关系不好,写信问刘甲,(朝廷)又让他嘱咐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太过分,以及要访求四川有用的人才。自从杨辅被召回朝廷,西部的很多事情,朝廷的意见很多由刘甲决定。第二年,任命刘甲代理四川制置司事。在此之前,对于来安抚四川的大臣,诸将都侍奉他。有叫作互送礼的名目,实际就是贿赂。刘甲下令首先废除这一项。安丙增收田税,刘甲命下属官吏讨论,从一府情况来看,每年减收共一百六十万缗、米麦一万七千石,边地百姓感动哭泣。嘉定七年,死在任上,享年七十三岁。刘甲年幼丧父,多受磨难,母亲生病,割大腿上的肉朝奉。平时经常说:“我没有别的长处,只是脚踏实地罢了。”白天所做的事,晚上一定要写下来。写文章平易朴淡,有奏议十卷,理宗下诏追封谥号“清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雪晴晚望
贾 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的第一句就为下文清冷凄清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调,烘托出诗人的失意、苦闷。
B. 五、六句在写景上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
C. 诗中末尾两句诗人写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D. 这首诗的诗题交代了晴雪和暮色这两种所写景物。描绘了一幅寒寂的空山晚晴图。
E. 作者应举落第,心情抑郁,美好的事物使诗人心情得到缓解,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生悲观。
15. 赏析本诗中颔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14. AE 15. 颔联“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从广阔静谧中显出动感,生动贴切,动中见静;白屋、寒日、危峰等意象清冷峭僻,空旷寂寥,透出了如他的诗风那种清冷,强化作者的悲苦抑郁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第一句未体现悲苦之情,E诗人心情未体现出得到缓解。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只要是手法+内容+情感。具体手法可从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进行分析。“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自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煜《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见贤思齐焉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的同桌学习非常认真,每堂课都仔细听讲,课间的几分钟也在安之若素地写作业,神情十分专注,因此学习效率极高。
②我们既要对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觉,审时度势,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③防范并化解风险,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先从坏处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把握主动权。
④一部反映西南联合大学的电影《无问东西》日前在各大影院上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到电影院观看的人座无虚席。
⑤尽管某歌手因负面新闻被人民日报、新华等官方媒体多次批评,但不少的粉丝仍然对他穷追不舍,为其行为百般辩护。
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错误。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点睛: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石济高铁正式开通,两地旅行时间从原来最快约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两个小时左右,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中的“四横”完美收官。
B. 如果我们有了过硬本领,就能够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把伟大的事业推向新境界。
C. 通知还要求,所有被广电总局警告、整改、停播处理的节目,一律不得以成片、花絮、片断等形式播出,包括不得转移到互联上播出。
D. 韩国统一部确认,朝鲜同意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高级别会谈,讨论韩国平昌冬奥会参赛事宜以及韩朝关系改善等问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项,“约”“左右”语义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B项,“不为风险所惧”的意思是“不被风险惧怕”,应该是“不惧怕风险”,搭配不当。C项,“被”与“处理”搭配不当,应该是“受到……处理”。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小华同学千万不要丧气,困难只是暂时的,如你需要指点的话,我一定不吝赐教。
B. 重阳佳节将至,我代表家父、家母真诚邀请伯父、伯母在适当的时间到寒舍做客。
C. 火车晚点了,不敢劳动大驾到车站迎接,各位只须在家恭候即可,我们马上就到。
D. 我家昨晚在本小区丢失小花狗一只, 如有收留或发现线索者, 请马上送还主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指点”用于请别人给自己点拨,“不吝赐教”是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C项,“恭候”不当,是敬辞,表示恭敬地等候。D项“马上送还”有强迫命令的语气,不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虽然大多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指导意义,比如“ ①_____________ ”就是如此。这里说的“百步走”是指散步, ②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需要注意,“饭后” ③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指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
【答案】 (1). 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 ②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3). ③不是指刚吃完饭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这段文字是围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来谈的,“比如”后面的①应该是一句谚语,根据后面“百步走”“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饭后”等内容推断,应为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②紧承“散步”,内容与“它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一致,所以大致为“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③是对“饭后”时间的解说,从“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内容推断,“饭后”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刚吃完饭后”,那么③的内容就自然呈现了,注意“不是……而是……”关联词的搭配。
21. 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个字)
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记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40个字)
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答案】 (1). (1)导演先生,您拍摄喜剧的初衷是什么? (2). (2)一些中国导演常说,逗观众发笑是最难的,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也就是根据导演的回答补写推断出记者所提的问题。(1)处,根据导演回答的“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可以推断出记者提问的问题是问导演为什么要拍喜剧,或者说导演拍喜剧的目的是什么。(2)处,根据到的回答“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可以推断出此处记者是问法国某喜剧导演对于有些中国导演说,逗众发笑是最难的怎么看(是否认同有些中国导演说,逗众发笑是最难的这一观点)。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启动“在参与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家长“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订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完成必修课后,家长可以领到一张“家长合格证书”。一经报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赞成的反对的皆有。
作文一名中学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说你的思考和认知。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未必“持证上岗”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启动“在参与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家长“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订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完成必修课后,家长可以领到一张“家长合格证书”。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所有言行对对孩子的语言学习、行为举止、良好习惯的养成影响作用是非常大,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启动“在参与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课题研究,引导家长参与教育过程,避免因家庭教育缺失阻碍学生成长,是适应了教育规律有利于家、校合力营造孩子成长氛围好的尝试,但是至于给家长颁发“合格家长证书”让家庭“持证上岗”的形式,我感觉大可不必。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无论是否合格、是否拥有“家长合格证书”其实都始终在 “上岗”。 学校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也千差万别的,统一要求家长“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订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是否真正能够执行也是家长的不同结果不同。怎么可以用统一标准去评判?岂不是形而上学削足适履之嫌?
家长、老师、社会无不陷入教育焦虑中,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
“启蒙教师”,作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素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学校要求的读家庭教育的书籍,有完整的家训,写家长课堂笔记是对家长提升素养的具体做法要求,就是通过形式来引领父母知晓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素养、学会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父母平时更要学会互相尊重与包容,相亲相爱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其实“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无论学校、社会、家庭,只要我们多用爱心理解孩子、对待孩子、包容孩子,自觉提升我们的素养,就一定会与孩子一起成长。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这则作文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读来令人深思。学校对家长如此要求,无论赞同或反对,都要表明态度、陈述理由,紧扣材料而写,言之成理,论述有序。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供参考:①赞同:可以先进行现状分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现在很多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当地失地农民,学历低,教育意识淡薄。因此,引导家长参与教育过程,避免因家庭教育缺失阻碍学生成长,这所中学的做法值得肯定。接着从意义上分析:为了获取“合格证书”,部分家长的积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调动,可谓喜人。能让广大家长更为积极地与学校合作,给予孩子更为平坦、顺畅的成长之路,善莫大焉。第三个角度:希望进行调研试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先行者,“持证上岗”的得失值得借鉴。应关注该校课题研究的后续进展,观察该举措为学生成绩和成长带来的影响。社会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我们应该怎样改变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的现状,怎样从无知、无法、无奈中走出来做一个合格的家长。②不赞同:家长手中的“合格证”含金量几何,需要由科学方法来评判。既然该校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那么校方又该如何保证他们的培训质量,这种活动很可能让培训沦为走过场式的形式主义。“持证上岗”可能会为家长带来额外压力。每学年为不同等级的家长颁发证书。既然有等级之差,也就意味着家长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应对竞争的压力。若在各大学校推广“持证上岗”,可能会造成家长、家庭之间的新一轮攀比,进而演化为“拼爹”。总之,无论赞同或反对,都要表明态度、陈述理由,紧扣材料而写,言之成理,论述有序。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
年其相对成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