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9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归
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3.含蓄的内容
要解说清楚。“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揭示
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
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
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
归纳和概括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在论述类文章中,论题、论点(或分论点)是主要
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二是要有切块分层意识,即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
构关系,属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三是要有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
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手段,但现实生活中自然物所发出的一切音响,人的一切言语声音等,就不一定能
成为构成音乐语言的主要物质材料。音乐艺术的声音,主要是由人们根据审美原则,加工创造出来的一种
乐音,而且这种乐音,又不是单个独立的音,而是由一系列根据不同音高排列有序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有机
的整体,在这个乐音体系中,它又有自己律动美的法则,如调性、节奏等规则。这些美的律动的法则,就
像我们说话、写文章的语法规定一样,构成了音乐艺术语言美的形式。
造型艺术可以较长时间地让人欣赏,但音乐一旦演奏、演唱结束,就不复存在了。如我们听贝多芬的
《爱格蒙特序曲》的演奏,持续时间为 8 分钟左右。这些音乐表演,时间到了,音乐也就完了。它是随音
乐的演奏、演唱的开始而开始,结束而结束的。这就要求人们欣赏音乐,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觉和听觉记忆,
否则,音乐过去了,就等于你没有欣赏。由于音乐的这个特性,又加上古代没有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音响设
备,所以今人就无法欣赏到古人的音乐表演艺术。就我国而言,古代音乐家的逝去,加上乐谱大量失存,
使中国古代的灿烂音乐文化荡然无存。
造型艺术擅长直接再现外部现实生活,而音乐既可以塑造出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来直接地抒发人的内
心情志,如歌曲《歌唱祖国》等;也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借音乐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生活的某一场景或自
然景物来抒发人的情志,塑造出另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等。音乐艺术为什
2
么能直接抒发人内心的感情?原因就是声音与人的感情直接相关。声音传达情感能更具体、更动人。音乐
艺术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充分发挥声音运动的一般规律,又利用宇宙事物运动的一般共同规律、相似状
态,以音乐语言为手段来描绘客观社会生活的现象,表达人的内心感情。换句话说,就是当音乐作品中的
乐音运动形式与所描绘的客观现实生活的运动形式,又与人的心理感情活动的运动形式取得某种一致时,
那么,这时的音乐表现,通过人的心理联想、通感、共鸣等心理现象,就能使乐音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描绘
社会生活场景、画面的能力,同时又表达了人的内心感情。在现代心理学中,格式塔学派提出了“异质同
构”和“同形同构”的理论。按此理论分析,客观物理力的作用后果与人的心理力的作用后果有一种相似
的对应关系,由此而产生一种人所共有的心理感应,所以人们就极容易“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如《春江
花月夜》乐曲演奏中,我们可听到一串串和弦分解音,也即琵音的表现,在我们心里就极易形成水波荡漾、
波光盈盈的感觉;再加上节奏平稳、轻盈起伏、明亮如歌等旋律的配合,综合起来,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
月光如水、夜阑人静、湖上泛舟的画面,抒写着我们神往的优美情怀。
(原文有删改)
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音乐艺术的特征。
【答案】(1)音乐艺术以声音为物质手段;(2)音乐艺术是由一系列乐音排列形成的有机整体;(3)音
乐艺术有自己的律动美的法则;(4)音乐艺术受时间限制;(5)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手段描绘社会生活,
表达人的内心情感。 学@#
技巧点拨
1.提取法。如果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那么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
去体会、把握和提炼答案。
2.合取法。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依据要求,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这时最好的方
法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达意思相同的语段分别抽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摘取法。题目要求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其中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
重要句子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考生在归纳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录出来就可以了。
如上题,文章首段首句即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可摘取出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3
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季国平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
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
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的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
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中国整个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
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随着 20 世
纪现代文明的崛起,西方文化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尽管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戏曲仍然是
文艺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
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
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
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
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
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
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
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戏曲剧本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现在的
剧作家创作的天地宽了、条件好了,但市场经济对剧作家心灵的诱惑和腐蚀太严重了。没有纯净坦荡、自
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
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
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
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
现在的小孩子很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
4
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着些什么?武将出场为什么要“起霸”?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
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
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曲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短,好戏频出,老
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
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雅俗共赏,选材宽泛,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
B.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
来,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C.地方戏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应当在
创新中得到强化。
D.戏曲的题材要创新,戏曲的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
【答案】B
(2)为什么说,中国戏曲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吸收和创新?
【答案】(1)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所以要
继承传统。(2)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发展戏曲艺术要求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进行艺术创新。(3)戏
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既要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又要扬长避短,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内容就是讲中国戏
曲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两大问题的,第 4、5 两段主要讲继承问题,第 6、7 两段主要讲创新问题,
找到了答题区间,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即可。比如从传统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需要继承,从兼容各
艺术门类的角度思考需要吸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思考需要创新,这样便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
误区警示
1.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断偏离原文意思。
5
2.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是因果关系。所以判断时一定要对照原
文并参照生活逻辑。
3.偷换概念。所谓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文中的概念,二者似同而实不同。
4.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指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为、
状态)。
5.主次不分。就是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问题说成是次要问题,将次要问题说成是主要问题,混淆重点。
6.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说法在原
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7.指鹿为马。强行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
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
8.夸大缩小。论述类文章阅读设置干扰项也常用夸大或缩小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任意扩大或缩
小概念的外延等手法,引诱考生落入陷阱。
9.改变状态。混淆偶然和必然、已然和未然。把原文中的可能说成是必然,把设想或推测说成是已然。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史学社会化是历史知识由生产者向社会大众传播,并为社会大众所选择与接受,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
程。它在史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历史研究得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
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为史学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同时也道出了人们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确实,近年来,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易中天、于丹等一批
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发挥了专业人士
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
术的神圣与尊严。走学术娱乐化道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04 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
《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出版,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
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就一般民
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
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接受史学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虽然这种接
受也有学习知识的功能。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
6
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
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
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最为学者们所
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的节目的收视率往往是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
诗词”“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这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
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万卫在谈到《百家
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有些话
题不是不能讲,而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还有些题目是不好讲的,比如《易经》,曾被讨
论过很多次,但最后,主讲人还是觉得没把握。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
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
非要走向大众化。
1.关于“史学娱乐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学娱乐化使得史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为史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B.史学娱乐化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途径,涉及三方面:生产者、社会大众、社会。
C.主体如果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最
终目标。
D.对史学娱乐化的批判,是对史学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当前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2.关于史学性”与“娱乐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B.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史学的娱乐化传播,使得学术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
C.史学社会化如果不尊重民众的娱乐化需要,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史学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学术娱乐化中,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B.即使现在史学社会化中传播主体有很高的素质,但仍无法把握其中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平衡。
C.史学娱乐化是有限度的,观众不了解的话题不适合以娱乐化方式化传播。
D.史学娱乐化要符合三个条件——主讲人的专业方向、电视传播特点、话题观众须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7
中华民族本是诗书礼仪之邦,重视读书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周朝,国家就设有图书馆,当时称“藏
室”,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名闻古今中外的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是看守藏室的史官。春秋诸子,百
家争鸣,特别是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尤其能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
人们谈到阅读,往往立刻会想到个人的学习和修养。古往今来,我们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
读的名言俯拾皆是,但最为深入人心的还是那些关于“读书改变命运”一类的名言,譬如“学而优则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周恩来青年时代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位中国有志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
阅读目的的崇高价值决定了读者将付出艰辛努力。于是就有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类劝读诗,以及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一类勤学苦读的故
事,这些故事称得上启人心智、鼓舞精神。至于做研究的专业人士,更是对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借论宋词来
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有真切同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又有不懈追求的境界升华。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并不是为了改变命运,也不都要“望尽天涯
路”,不少人是为道德传承而读书,更有不少人为个人修养而读书,还有的只是以读书为人生乐趣和良
好的生活方式,为读书而读书。
上述关于阅读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学以致用,二为学以修为。前者强调实际效用,是人
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后者注重审美愉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两类阅读的目的建构了我们
民族的主要传统。其实,从阅读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这两大传统并非泾渭分明,阅读可以同时具有传递
知识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和愉悦精神、抒发情怀的意趣。在春秋时期,社会阅读、教育就同时体现了阅
读的两大传统。古人在教育上的“六艺之教”礼、乐、射、御、书、数)和学术上的“六艺之学”(《诗》
《书》《礼》《乐》《易》《春秋》),显然是实用与修养功能并存。直到汉代“独尊儒术”,官员进阶需要对
儒术有所研读,这时候功利性阅读才逐渐浮动于朝野。到了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为官场人才选拔设计了一
个相对公开公平的制度,学以致用阅读、专业性阅读、功利性阅读、应试性阅读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学
习赶考成了知识分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尽管其间也有居于科举“官学”“私学”之外的书院。
教育,主张以德为先、格物致知,但学以修为的阅读传统始终未能成为大多数学子读书学习的主流。
直到当代,应试教育仍然是其最终归宿。此外,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过分地强调功利实效、精英目标。功
利性阅读的教育目的,加上相对呆板的阅读教育方法设计,应试与成功就变成了阅读者、受教育者的唯一
任务,他们是否在学习、考试的同时达到修身的目的,通常不在考量范围之内,因而许多时候这种阅读几
乎与精神、灵魂无关。
8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历史很悠久,我们的祖先在周朝的时候,就设有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
的“藏室”,老子还担任过看守藏室的史官。
B.中华民族是诗书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尤其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更是我国很
早就有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的有力证明。
C.中华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读的名言虽然从古至今一直很多,但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学
而优则仕”这一类关于“读书改变命运”的名言。
D.王国维借论宋词来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其中既有执着追求和刻苦钻研精神,又有不懈
追求的境界升华,这些引起做研究的专业人士的同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与一般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之类的想
法不同,他的这句名言说出了他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虽然阅读或许能够改变命运,但是其过程是艰辛的,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三更灯火
五更鸡这一类的故事就具有启人心智、鼓舞精神的激励作用。
C.不少人选择读书,不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也不是为了刻苦钻研去搞学术研究,而是为了道德
传承或个人修养,当然还有人只是为读书而读书。
D.阅读的目的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可以大致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强调实际效用的学以致用,二是注重
审美愉悦的学以修为,两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的目的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不相同。在先秦春秋时期,社会阅读和教育就同时具有传递知识
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和愉悦精神、抒发情怀的意趣。
B.古人的“六艺之教”和“六艺之学”说明阅读的学以致用和学以修为这两大目的并不矛盾,相反,两
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人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C.功利性阅读并非与生俱来,随着汉代官员晋升官阶对儒术提出要求,功利性阅读才逐渐浮动于朝野,
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学习赶考成为知识分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D.当代的应试教育注重功利性阅读,在这种教育体系中,阅读者、受教育者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
应试与成功,他们的阅读许多时候也几乎与精神、灵魂无关。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9
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艺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轻视或忽略。艺术在金钱、博物馆和市场
的统治下,日益沦落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只是作为谈论和保存的对象面对我们。艺术场成为彻底
的名利场!这是何等的虚无——空虚、萎缩、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而“虚无”恰恰是世界“祛魅”的
必然结局。
“祛魅”是指“那些充满迷幻力的思想和实践从世上的消失”。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宗教——
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过程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宗教—形而上
学的世界观不断分化为科学、道德和文化各自独立领域的过程。这种分化既具有解放的意义——使文化艺
术从宗教、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也具有灾难性的意义——在世俗化的理性面前,文化艺术失去了终极
意义的依托,不得不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这不仅意味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艺术表现领域的世俗
化、艺术家光环的失落和艺术重要性的降低,而且意味着艺术认同的危机——艺术仅仅是人们保存和收藏
的对象,一种商品。
正是世界的“祛魅”引发了艺术的“祛魅”——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前者使艺术的表现
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后者使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这正是黑格尔最先所感所思,
又被海德格尔一再阐释的东西。
黑格尔认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曾是艺术、宗教和哲学享有同样崇高地位的原因。作为时代精神和
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
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与此类似,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它证
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
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对宗教和意识形态统治的怀疑使
现代人把目光转向了文化艺术,试图在世俗化的世界中使艺术承担“世俗的救赎”(韦伯)功能——把人们
从合理化的压力和刻板的日常生活状态下解脱出来。然而,这似乎是一种无法完成的乌托邦想象。一方面,
世界的“祛魅”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艺术的“祛魅”,使后者失去了合法性的根据;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缺
乏宗教曾经拥有的功能。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强调:宗教的力量在于它能够通过一整套的仪式
和体制,把艺术、政治、伦理、哲学、历史、神话等不同价值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赋
予这种庞大的宇宙秩序以生命和意义。但现代艺术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及平凡事实之间缺乏致命的联系,
这就使文化艺术失去了影响社会秩序和日常生活的能力,并一直处于危机之中。
(选自周计武《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有删改)
10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兴起后,人们逐渐轻视甚至是忽略了艺术,艺术沦为供人保存和收藏的一种
商品。
B.世界的“祛魅”,包括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过程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
系的。
C.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为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伟
大象征的地位。
D.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现代人希望艺术能够承担“世俗
的救赎”这一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世界的“祛魅”,所以艺术场成为彻底的名利场,变得空虚、萎缩、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
B.艺术的表现失去了方向和意义,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分别是因为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
象化。
C.审美体验的对象化,导致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可见美学思维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
D.因为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及平凡事实之间缺乏致命的联系,现代艺术失去了宗教曾经拥有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很多著名画家的名画被私人买家收藏,艺术逐渐沦落为一种博物
馆式的艺术。
B.当今世界,充满迷幻力思想的作品的减少乃至消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艺术的“祛魅”乃至世界
的“祛魅”的影响。
C.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使得艺术很难消解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的压力和日常生活的紧张状态。
D.现在的科幻和灾难题材的电影,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但由于受“祛魅”影响,其影响力
越来越小。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汉族成年礼
贺少雅
成年礼是标志着一个人正式进入社会的人生礼仪形式,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成年礼以不
同的形式存在于很多民族的不同历史阶段。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
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当时,成年礼
11
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
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而
难以详述。
冠礼是一个庄重繁复的男子成年仪式。经过仪式中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冠
者了解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学会的社会交际礼仪。而之后,作为一个成人,他享有参与家族和国家
政治事务的权利、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权利。而女子的笄礼,因为一开始就与婚礼紧密联系,故与冠礼相
比在仪节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所以自周代至民国,笄礼的形式和礼仪变化不大,现今民间社会的婚礼
中仍保持着较多的古意。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中国古代重礼教秩序,士农工商的身份从服饰来看一
目了然,成年与否从服饰上也清晰可见。在上古时期的人们看来,名字和人自身似为一体,为了避免因为
名字而受到别人的操控和伤害,人们往往取多个名字。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等各个层面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之于个人,成年礼是个
体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特殊时刻,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经过成年礼的洗礼,一个人才
能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实现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之于家庭或者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
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因为冠礼之后男子有权参与
家族事务、家族祭祀、祖产分配等,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之于社会或国家,接纳一个成熟的新的社
会成员以后,多了一个义务的承担者,因其成年后在能分得田地的同时,也要承担各种赋税和杂役。可见,
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自国家至个人、家庭至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汉族成年礼,尤其是冠礼,经周代上层统治者的规范,在士及以上阶层中广泛实行,后经春秋战国及
魏晋乱世,很多仪节发生了简化或者变异。晋代时自天子以至士人,都是加冠一次而成礼;到唐代虽然上
层人士做了礼仪重整,得到部分复兴,但是冠礼在民间却呈现出衰微之势。宋代朱熹作《家礼》,使得冠笄
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对后世影响深远。金元一代,冠笄之礼不见于记载,而至有明一代,统治者力
复旧礼,传统成年礼再度重建。然而到了国力衰微的明代后期又复于湮没,至清代因朝廷改易,上层社会
的成年礼几于断绝,所幸广大民间依然有遵旧制、行旧礼者,但只不过是成年礼俗形式而已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年礼是一种人生礼仪形式,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很多民族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式不同,但
都标志着一个人正式进入社会。
B.冠礼是一个男子的成年仪式,在冠礼上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社会交际礼仪,并被赋予参与家族和国家
政治事务以及传宗接代等的权利。
C.笄礼是女子成年仪式,因从一开始就与婚礼联系,所以在仪节上与冠礼相比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
12
自周代直到民国,形式和礼仪都少有变化。
D.清代的冠笄之礼走上衰微,上层社会几乎没有了成年礼,而民间虽然还有遵旧制、行旧礼的冠笄之
礼,但只是成年礼俗形式而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到了周朝已摆脱成丁礼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成为强调青年人社会责
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礼仪。
B.在中国古代,易服是汉族成年礼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从服饰上可以确定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地位,
也能够看出一个人是否成年。
C.在古代,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生命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经此洗礼,他们才
能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实现角色转换。
D.汉族冠礼在发展过程中有过多次变化,如周代在士以上阶层广泛实行,晋代天子到士人都是加冠一
次而成礼,到唐代在民间衰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年礼在阶层上区别明显,文献上多是对士人及士人以上贵族阶层的记载,受“礼不下庶人”的制约,
普通人的成年礼很少见诸文献。
B.上古时期的人们对名字有着与后来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的名字与这个人是紧密联系的,所以
为了避免因名字受到伤害,就取多个名字。
C.成年礼蕴含着很大的功能意义,在个人、家庭、家族、国家等各层面都有着特定的作用,因此,尽
管如今的成人礼已经简化,但依然存在。
D.成人礼的发展过程很曲折,而宋代朱熹所作的《家礼》使成人礼又一次复兴,对后世影响很大,让
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
一、【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 II 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
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
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
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
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
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
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
13
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
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
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
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
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
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
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
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
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
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
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4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
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
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
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
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
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
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
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
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
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
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
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
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
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
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
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
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
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
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
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
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
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
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15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闯关检测
一
1.D
【解析】A 项,由文章第一段可知,选项陈述的是史学社会化的特点。B 项,“必经的途径”于文无据。
C 项,不是“最终目标”,见文章第三段“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
2.B
【解析】B 项,所述内容不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且“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于文无据。
3.C
二
1.C
【解析】C 项,“但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是”错误,文中说的是“最为深入人心的”,也就是说这些名言
是为人们所认可的,但并不一定就是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
2.B
【解析】B 项, “三更灯火五更鸡这一类的故事就具有启人心智、鼓舞精神的激励作用”理解错误。
“三更灯火五更鸡”这类诗词属于劝读诗,是劝勉人读书的,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类故
事是激励人勤学苦读的,两者作用不同。
3.B
【解析】B 项,“相反,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人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于文无据。文中肯
定了“六艺之教”和“六艺之学”,证明了阅读的实用与修养功能是可以并存的,但不能因此得出“相
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人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结论。 学@#
三
1.C
16
2.C
【解析】“可见”是强加因果。原文是“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
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3.D
【解析】“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和“其影响力越来越小”于文无据。
四
1.B
【解析】B 项,混淆未然已然。“在冠礼上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社会交际礼仪”错误,原文是“冠者了解
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学会的社会交际礼仪”,说明在冠礼上可以了解需要学会的社会交际礼仪,
但未必“学会了”。
2.A
【解析】A 项,“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错误,应该在“成年礼”前加上“古代汉族”。
3.D
【解析】D 项,“对后世影响很大,让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错误,原文说“宋代朱熹作《家
礼》,使得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对后世影响深远”,意思是说宋代的成人礼在士庶阶层广泛通
行,而不是后世都是这样。
高考链接
一
1.A
2.D
17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D 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
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
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
上”的限制。
二
1.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 项,根据文本第一段内容“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
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
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可知,选项“进而”错误,强拉因
果。C 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
‘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可知,曲解文
意。D 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
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
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可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
重大价值”表述不准确。
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本题,要根据各个语段所讲的内容,分别概括
分析,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可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A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B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D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
不符合文本意思。
3.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