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 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自主实践。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张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B ‎.在一定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对所处的时代进行描写和反映,而且诗词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C.古典诗词从古至今都在发挥它的功用,除书面阅读和口头传播,其吟诵和歌唱所带有的自主实践性,也能让我们“因声入情”并感受它的生命力。‎ D.由于汉字形体的稳定,古诗词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通过列举《诗经》和杜甫诗歌对其所处时代的具体真实的记录,旨在说明诗歌与时代历史的紧密关系。‎ B.文章第二段主要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以突显诗歌在我们体认祖先坚守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备超出西方诗歌的高超艺术境界。‎ D.文章整体为并列式的结构,结尾段重点阐述古典诗词灵活而多样的运用方式使其在当今社会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要了解中华民族前行过程的崇高和苦难以及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完全可以从了解古典诗词入手。‎ B.在阅读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C.弘扬古典诗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D.诗词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是诗人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写内心情感的目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 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交通问题凸显,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注】分数越高代表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于“艾媒咨询”)‎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从材料二中2018‎ 年的调査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6.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迅速,但要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仍需做出哪些努力,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7—10题。‎ 谢绛,字希深,其先阳夏人。祖懿文,为杭州盐官县令,葬富阳,遂为富阳人。父涛,以文行称,进士起家,为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涛尝画守御之计。贼平,以功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累官至太子宾客。 ‎ 绛以父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中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累数千言。天禧中,上疏谓宋当以土德王天下。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用天为统,以金为德。诏两制议,皆言:“用土德,则当越唐上承于隋;用金德,则当越五代绍唐。而太祖实受终周室,岂可弗遵传继之序?”绛、行父议皆黜不用。 ‎ 杨亿荐绛文章,召试,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丁母忧,服除,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用郑氏《经》、唐故事议宣祖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请以真宗配之。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以为不可。寻出通判常州。 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徙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上言:“迩来用物滋侈,赐予过制,禁中须索,去年计为缗钱四十五万。自今春至四月,已及二十余万。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簿书不存,则无所措置。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 使契丹,还,请知邓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引湍水溉公田。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庐陂,溉田至三万顷。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 ‎ ‎(选自《宋史•谢绛传》,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 B.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 C.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 D.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又如陆游“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中的“起家” ‎ B.土,是五行之一,“土德”是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 C.擢,文中是提拔、提升的意思。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说法还有“迁”超迁”进”‎ 等。 ‎ D.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谢绛出身官宦,善写文章。他父亲不仅品行好,而且文章写得好,他也曾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提拔。 ‎ B.谢绛关心时局,积极谏言。他为官任上,所到之处常能就实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将看法呈报皇上。 ‎ C.谢绛实事求是,敢于革新。他发现宫廷越来越奢侈,赏赐过度,有司无措,他主张根据现实采取正确态度。 ‎ D.谢绛兴修水利,仁政惠民。任邓州知州,他正视“远水不解近渴”之现实,建成了六门堰,惠及广大百姓。‎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 ‎②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1—14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②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题,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的部分。(10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议论部分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2)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间四时中春夏两季的美丽景致。‎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锦瑟》中,化用鲛人泣泪成珠的典故,并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雾、可望而不可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运用虚写,想象与家人久别后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 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 B. 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 C. 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 D. 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雕刻极细腻,有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B. 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C.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________的影响。因为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那么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的。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________、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 ),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________、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________。‎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潜移默化 披荆斩棘 当仁不让 刚正不阿 B. 耳熏目染 前赴后继 当仁不让 浩然正气 C. 潜移默化 前赴后继 见义勇为 浩然正气 D. 耳熏目染 披荆斩棘 见义勇为 刚正不阿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社会的发展之所以是畸形的,是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 B. 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 C. 社会的发展因为是畸形的,所以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 D. 之所以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是畸形的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不论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还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B. 即使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 C. 即使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还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D. 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 ‎(三)压缩语段(6分)‎ ‎23.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 ‎,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的诗文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放民》)‎ ‎2.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做。(《管子·乘马》‎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窖。(李商隐《咏史》)‎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成登程口占示家人》)‎ ‎7.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辣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读了上面七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 A原文内容为: “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并和后文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B原文内容为:“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D原文内容为:“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今天的中小学生能背诵且体会到其中情感和意味的只是“唐诗中的许多名篇”,限定内容不可省略。‎ ‎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本论证方式及内容提炼的能力。第三段原文内容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把范围放大,“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限定条件是“稳定形体”,偷换概念。所以C选项错误。‎ ‎3.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原文内容为:“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故古典诗词宗旨应该是“塑造鲜明的意境”。D选项解读错误。‎ ‎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说法绝对,材料三中说“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另外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分析错误,根据材料四中“利用大数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化应用”的信息可以看出,只要处理得当,收集的这些信息还是有作用的,保存它们并非“实际意义不大”。‎ ‎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四中“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的信息可知,“智慧交通的自身建设”与“智慧交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是同时进行的两件事情,两者是并列关系,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6【答案示例】①对智慧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 ‎②协调各行业各部门机构,群策群力;‎ ‎③制定统一的标准;‎ ‎④提升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 ‎⑤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 ‎⑥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 ‎(每点1分,共6分)‎ ‎7.C  “之”为代词,指代“建议”,作“嘉纳”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绛”为人名,作“陈”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天圣年间,全国水灾、旱灾、蝗灾不断发生,黄河在滑州决口,谢绛上疏,宋仁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时正好郭皇后被废,谢绛陈说《诗经•白华》,引申后的故事来讽谏,言辞非常恳切. 8.C     “迁”指官职变动. 9.D   “建成了六门堰”错误,原文为“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没有修成. 10.①比:近来;移文:传达文书;但:只是.‎ 句子翻译为:近来下诏裁减节省费用,但官吏传达文书,只是去寻找咸平、景德时期的账簿. ②以谓:以为,认为;递考:逐年考察;为准:做标准.‎ 句子翻译为:我以为不如推近及远,逐年考察每年的费用来进行裁减,不一定要以咸平、景德年间的数字做标准.‎ 参考译文: 谢绛,字希深,他的祖先是阳夏人.到他的祖父谢懿文,做杭州盐官县令,葬在富阳,于是后裔成为富阳人. 他的父亲谢涛,以文学、品行著称,从进士起家,做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在成都造反,攻陷州县,谢涛曾筹划守御的计策.叛军被平息后,他因功升观察推官,代理华阳知县,屡次升迁做到太子宾客.谢绛因父亲的庇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甲科,授任太常寺奉礼郎、汝阴知县.善于议论,喜谈时事,曾上疏论说四民失业的事,累计数千言.‎ ‎ 天禧中,上疏说宋朝应当以五行中的土德来统治天下.当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求以天为统,以金作为宋朝的品德象征.皇上下诏两院讨论,两制院都说:“用土德,则我朝应越过唐朝继承隋朝;用金德,则应越过五代继承唐朝.而太祖实际上是承受后周的政权,怎么可以不遵循传继的顺序呢?”谢绛、董行父的建议都被废黜不采用.杨亿推荐谢绛的文章,谢绛被召去接受考核,随后升任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遇上母亲去世离职,服丧完毕,宋仁宗即位,升他为太常博士.他根据郑玄注的《礼经》和唐代旧例认为宣祖皇帝不是受命正式做过皇帝的祖先,不适宜与感生帝一起受祭祀,请求用真宗皇帝来配它.翰林学士承旨李维认为他的建议是错的.不久他就被调出朝廷,降为常州通判.天圣年间,全国水灾、旱灾、 蝗灾不断发生,黄河在 滑州决口,谢绛上疏,宋仁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时正好郭皇后被废,谢绛陈说《诗经•白华》,引申后的故事来讽谏,言辞非常恳切.调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兵部员外郎.上奏说:“近来用东西越来越奢侈,赏赐别人的东西超过制度,宫中需要的费用,去年共计是四十五万缗钱.自今春到四月,则已达到二十余万.近来下诏裁减节省费用,但官吏传达文书,只是去寻找咸平、景德时期的账簿.账簿没有保存下来,就不知怎么办.我以为不如推近及远,逐年考察每年的费用来进行裁减,不一定要以咸平、景德年间的数字做标准.” 出使契丹,回朝后,请求任邓州知州.离州城一百二十里,有个美阳堰,引湍水灌溉官田.水来得远,水量又小,百姓沾不到利;在堰边筑新土做防堤,俗称为墩,大小墩又有几十个,一年坏多次,每次墩坏总要调百姓筑.奸人储蓄筑墩用的柴草,为了制造急用柴草的时机,往往偷决河堰堤墩,百姓深受其苦.谢绛考察出历史上召信臣所建六门堰的遗迹,在距城三里的地方,曾堵蓄河水注入钳庐陂,灌溉粮田多达三万顷.谢绛请求重新修复此工程,说它可以免除州内人民每年的徭役,将水给予百姓,但未修成他就去世了,年仅四十六岁.‎ ‎11.D   “守约”为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C;“逆战”是“迎战”的意思,作谓语,其后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夏人万名骑兵前来侵犯边境,张守约恰好巡视边境,与他们相遇。(张守约)挑选五百名骑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后退。 12.B     “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古代军队行军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曹刿论战》中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证。 13.C   “将其斩首”错,依据原文“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可知,慕氏家族只是被张守约捉拿,被斩首的是逃到夏国的部落余众。 14.①檄:名词作动词,下军令;置:动词,放弃;居:动词,停留,引申为“过了”;械:名词作动词,用枷锁拘捕;斩于市:状语后置,于市斩。‎ 句子翻译为: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放弃,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 ②或:有人;如…何:怎么办,怎么对付/应付;歉岁:荒年;甚于河患、于河患甚:比水患还要厉害,介词结构后置;图:打算,想办法解决。‎ 句子翻译为: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 参考译文: ‎ 张守约,字希参,是濮州人。(他)凭借父祖的功勋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担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中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的利弊,(建议)都被采纳。欧阳修推荐他有智慧谋略、通晓边塞事务,(他)被提拔为融州知州。峒族将领吴侬凭恃险要地势而成为边境祸患,(张守约)捕杀了他。欧阳修又推荐张守约可以担任将帅,(他)担任了定州路驻泊都监,调往秦凤(任职)。在职六年,查出生羌隐瞒一千顷田地用来招募射手,修筑硖石堡、甘谷城,评定功劳(数他)最多。 夏人万名骑兵前来侵犯边境,张守约恰好巡视边境,与他们相遇。(张守约)挑选五百名骑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后退。夏人从两边包抄,张守约在阵前挺身站立,亲自擂响战鼓,发强弩射杀敌方的首领,敌人于是退走了。河州羌族部落首领率三万人马在敦波驻扎,想收复失地,张守约渡过洮水打败了他们,取出他们藏在地窖里的粟米给自己的部队吃。年老体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往南山,张守约的部下想堵截他们,说可以缴获很多。张守约说:“他们不敢迎战,只是逃命罢了,擅自出击的人斩首!”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带领敢死队在高山上擂响战鼓,竖立战旗,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张守约)于是担任岷州知州,降服他手下的大小首领一千七百人。(朝廷)提升(张守约)为西上阁门使,镇戎军主管,调往环州任职。慕氏家族强横凶狠难以节制,鼓动部落滋事,(张守约)统率军队征讨并擒获他们,部落余众逃到夏国。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首。跟随(皇帝)征讨灵武,到达清远军,劝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护好粮饷,以防备被(敌方)抢劫,(但高遵裕)不听从劝告,结果兵败而归。张守约有捍卫海南咸平的功劳,不被记功。 (张守约)进职为环庆都钤辖、邠州知州,又调任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驻军十万,畏惧张守约的威名,带领军队退走了。任泾州知州,泾水经常冲毁城墙,每年春天都必须加固堤坝,所花费用无法计算。正值饥荒之年,(张守约)废除了这一劳役。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河神祠原来在河南岸,(张守约)祷告后把它迁到河北岸,(用这种方法)来制止河水泛滥。有一天夜里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为沙滩。(朝廷)召(张守约)回朝担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守约)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15.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 ‎(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3)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6.B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词,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鄙陋”“陨首结草”“辱”“乞”“微薄”“聊表”。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殊遇”“垂示”“贵稿”“笑纳”。B项中的“垂示”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语境中是弟弟对兄长,所以不得体。‎ ‎17. B ‎“回味之无穷”是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故B正确。‎ ‎18. B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根据词义和语境,句子中依次应填写“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故B正确。‎ ‎19. C 原文句子不合逻辑,句子之间有转折关系,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修改即可。C项修改最恰当。‎ ‎20. C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披荆斩棘:指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海浪一波紧随一波。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赴:到(某处)去。继:继续做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当仁不让:指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见义勇为:指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刚正不阿:指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浩然正气:指正大刚直的气势。明确词义,可知“潜移默化、前赴后继、见义勇为、浩然正气”更适合语境。故选C。‎ ‎21. B B.原句“因为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那么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的”,说法过于绝对,逻辑错误。故选B。‎ ‎22.D.逻辑关系:反封建在前,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后,此外,还要注意关联词的恰当。故选D。 23.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24.作文分析 此作文试题借鉴了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的拟题方法。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宏大而广阔,这不仅考查着考生的知识素养,也考验着新时代新青年的格局、视野、眼界,要求考生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拥有考生的家国情怀,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此类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广重视对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对作文素材的整理、提炼的加工 写作指引 具体写作时,需要考生紧紧依照试题的六点要求,密切联系自身所处的新时代大环境、大背景,合并同类项以选定好写作关涉的两句或三句,精准界定写作的内容和范畴,找到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的相关交集,找到既契合题意、适合考生自己发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角度和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分论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