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选修诗歌散文欣赏 命题人:陈明香 傅俊翔 吴梦萍 洪诗莉 审核人:关小琼 友情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关中国古代车起源的传说不少,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物身上:黄帝与奚仲。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他见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遇风吹则旋转)转动,灵感顿现,发明了车;又说他因为发明了车,才被称为“轩辕氏”。奚仲是夏代薛部落的首领,司职夏代车正(车辆总管),传说他“桡曲为轮,因直为辕”制造了车。从早期车的复杂结构上来看,车的制造绝非一人、一时之能,因此,某一位人物造车的可能性不大。考古发现最早的实证出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两条平行的车辙痕迹,痕迹间距约‎1米,呈东西向延伸。“前有车,后有辙”,可以确定,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车。‎ 最早的实物车出土于殷墟。在殷墟车马坑曾出土多辆殷商时期的车子,皆为一辀、一衡、两轭一舆的双轮车。这些车与殷墟甲骨片中许多“车”字的形制相仿。延至西周时期,车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狩猎、农事等诸多方面。《诗经》有305篇,其中就有57篇记述了车的内容。在先秦时代,车有“小车”“大车”之分:马拉的车叫“小车”,也称“轻车”“驰车”或“戎车”,是贵族出行和作战用车。“小车”地位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说。牛拉的车称“大车”,“大车”地位低,主要是运输之用,“平地任载之具”。战国时期出现了双辕车,较之单辕车,双辕车车体牢固,载重量大。同是战国时期,人们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自此骑兵开始出现,战车有所消减。‎ 秦汉时期,车的形制进一步完备,车的种类也更为丰富。以秦车为例,当时就有帝王用的金银车、安车、步辇,王侯用的高车、车,民间用的牛车、马车,军队用的轻车、重车,驿传用的传车等。汉末以后,出现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这是一种利用减速齿轮系统带动车上小木人而报告行车里程的机械车,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文献记述,自东汉而后,张衡、马钧、祖冲之等多位科学家都曾制造出指南车,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仍沿袭前代。达官出行,流行不施车轮的辇与舆;民众运输,除马车外,牛车增多。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最为常见的是太平车和独轮车。太平车专供载货之用,有二轮和四轮之分,车行缓慢,由骡、驴、牛拖拽,大的太平车载重量可达数十石。独轮车也称“串车”,前后二人把驾,两侧二人扶拐,前用毛驴拽引,用于搬运货物,明代时称这种独轮车为“双缱独轮车”。清代出现了轿车(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与黄包车。‎ 近年来,在两河流域、中东、欧洲等地陆续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而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最早也只追溯到夏代,因此,学术界也便有了有关中国车起源的“本土说”与“西来说”之争。因为关涉到文明的发生,所以争论一直火热地持续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国古代车的演化轨迹做一梳理,毕竟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古代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文中有四种说法:黄帝发明、奚仲发明、众人发明和西来说。‎ B.殷墟出土了最早的中国古代双轮车,样式与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中的许多“车”字相仿。‎ C.战国时期,战车有所消减,这是因为人们从匈奴那里学会了骑马,开始用骑兵参与战争。‎ D.从考古发现知道,中国古代车最早是夏代发明的,实证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车是某一个人发明的可能性不大,其根据是中国早期的车结构十分复杂等。‎ B.西周时期,车被广泛运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车分为大车和小车,而大车的地位比较高。‎ C.《诗经》中有57篇诗记述了中国古代车的结构及在战争、狩猎、农事等方面的应用。‎ D.太平车有二轮、四轮两种,车行缓慢,除了载货,还广泛运用在其他方面,因而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很常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里鼓车和指南车在汉朝都出现过,前者是张衡发明的,后者张衡也制造并能流传下来。‎ B.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与前代相仿,高官出行用没有车轮的辇、舆,民众运输则用太平车、独轮车。‎ C.独轮车也叫“串车”,是用于运输的车辆,运行需要四个人,前后二人、两侧二人,并用驴牵引。‎ D.近年来,国外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所以有学者持“西来说”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车的发明晚于西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兵车行 唐 栋 六月的喀嘲昆仑山依然贼冷。风裹起细碎的砂粒,拍打得车体啪啪作响。‎ ‎“同志,请开快一点。我赶去救护病员。”‎ 司机慢慢地扭头看了我一眼:“这车,不能开快。”‎ ‎“真见鬼啦!”‎ ‎“你!”司机的脸冷峻得像块冰岩,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不知道,这车……只能跑这么快。”‎ ‎“耽误了病员怎么办?”‎ 司机神情坚毅沉稳,催促是没用了。我把头往后一靠,想像看病中的上官星。‎ 不知这次领导怎的开了恩,竟派车专程送我。一辆军车静静等候在卫生队院子里,车厢用帆篷严严实实地罩着,夜色下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 这不是上官星的卡车吗?‎ 车子颠了,司机竟如临大难,绕车察看了一圈,发现一切完好无损才不安地驾起车缓缓前进。‎ ‎“自己班长的病一点也不急,车上的东西倒这么经心!”我嘀咕着,心想,这车要是上官星开,早就飞起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去5700哨卡处理病员的命令,司机就是上官星。车子呼地窜了出去,罗盘上的指针一下就指到了八十。‎ ‎“开这么快干什么!”‎ ‎“不是去救护战友吗?哪能慢慢腾腾!”‎ 一团旋风旋起高高的尖柱,在山谷间游动。我感到头有点疼痛。‎ ‎“不大好受吧?这儿是死人沟,海拔四千米以上。”‎ ‎“你少唬人!谁不知道前面是个兵站”。‎ 他哈哈大笑起来,“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 车灯下,路两旁尽是片片白骨。我胸口直跳,只想快点走出这死人沟……‎ 司机突然停车,看看路线,才慢慢开过河。磨磨蹭蹲,上官星的病……我想起过河的情形。‎ 他会不会是自那以后病倒的呢?‎ 那天水势真吓人!只记得上官星挠着脑袋思索片刻,一咬牙:要闯了。‎ 他像尊铁塔稳操着车艰难推进。突然,车熄火了;顷刻,冰抉撞击着车体,水从门縫缝直往驾驶室灌!‎ 忽地,我闻到股浓浓的酒味——上官星举着酒瓶咕咕嘟地猛喝!‎ 这深的水,冷的冰,怎么可以……‎ 他光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手摇柄狠劲地摇着发动机,摇柄猛击着水面,整个车都在晃动。‎ 我仿佛觉得站在水中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冰冷的水似无数把锥子,直往骨头缝里钻……‎ 车发动了!他磕碰着牙踏进驾驶室,我只管为他擦身上的冰水,忽然,他咳嗽了,先是一声两声,很快成了一串……‎ 车子开始登山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紧贴着悬崖,一头钻进了天,难怪叫它天神达坂。恼人的司机走一阵就停下来检查,稍微有点灌风的地方都要严密堵好。我连催他的气力都没了。“顶住,这次一定要闯过达坂,上官星在等……”‎ 那天天气可不像这么平静。刚挨上达坂,挡风玻璃上顷刻就落满一层雪。上官星打开车门,将身子探到外面辨路,不一会儿就成了个雪人,脸色发紫,眼睛又紅又肿。‎ 正行间,不料车子被一溜暗冰滑了一下,半个后轮已经掉到了路外,那雾腾腾的深谷像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 ‎“冰雪太厚,车挖不出来了。趁天还早,我步行去哨卡上搬兵。”‎ ‎“我跟你一起走!”‎ ‎“开玩笑,雪这么深,海拔又高,你怎么行?这是打火机,冷了就点燃汽油。祝你……保重了。”‎ ‎“你也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打湿了我的睫毛。‎ 他对我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瞥。雪地上一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条永远不断的线,牵动着我的心……‎ 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静地注视着天空。风照旧在刮,雪地上卷起层层白浪。绕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整个哨卡豁地展现在眼前。几十名战士,分列两行,肃立在大门旁…‎ 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战士们从车上抬下一副盖着白布的担架,扫架上躺着的就是上官星!‎ 原来他就跟我在一辆车上……‎ 我扑过去,呆呆地注视着他坚毅安祥的神情,感到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连长告诉我,上官星留下话:把他送回“家”,埋在积雪的山岗;希望秦月能到哨卡为他送行,因为在所有熟识的战友中,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女性。‎ ‎“秦月同志。”连长拿来一封信,信里是一首诗:‎ 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们同在永恒的天上;美丽的夜晚,我们闪耀着理想!‎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兵车行”为题既是对小说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暗示了社会背景,赋予作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上官星已经牺牲,他就静静地躺在送秦月去哨卡的军车的车厢里。这个最后才解开的悬念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情节叙述中已留下了多处伏笔。‎ C.“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心理刻画简单而深刻通过人物心理感知的变形,表现出上官星的牺牲给秦月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 D.死人沟、天神达坂等处都是小说情节的关键连接点,对它们的描述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美与力的象征,充满着诗性意味。‎ ‎5.秦月在司机的护送过程中不断回想起自己与上官星的“兵车行”,这样的叙述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结尾处上官星留给秦月的小诗,堪称全篇表现主人公的点晴之笔。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下列加点字翻译不正确的是 ( ) (3分)‎ A.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B.始速祸焉 速:迅速 C.举天下之豪杰 举:所有的 D.敛不凭其棺 凭:临 ‎8. 下列各项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封天下之谋臣 盛衰之理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能衔哀致诚 C.洎牧以谗诛 系燕父子以组 D.其能久存乎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9.解释下面划加点字的意思。(共6分,每小题1分)‎ ‎(1)函梁君臣之首 ( )‎ ‎(2)比得软脚病 ( )‎ ‎(3)侍于君子有三愆 ( )‎ ‎(4)贤贤易色 ( )‎ ‎(5)抑为之不厌 ( )‎ ‎(6)必也临事而惧 (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 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弼每率兵征讨,朝受令,夕便引路,不问私事,亦未尝宿于家。其忧国忘身,类皆如此。兼复性沉雄,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元年十月,薨于位,年六十四。世宗即日举哀,比葬,三临其丧,给大辂、龙旗,陈军至于墓所。谥曰武。寻追封魏国公,配食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B.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C.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D.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西汉时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从隋唐开始,为六部的长官,地位与尚书相同。‎ B.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多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 C.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开说,社为土神,稷为谷神。谷神和土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专指国家。‎ D. 配食,又称祔祀或配飨,即让亡灵在同一祠庙里共享后人的祭品,如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担任过不同地区的刺史等要职。‎ B. 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战乱衰亡之际,他不愿按常规来加官进爵,而是靠亲历战阵,荡平寇贼,来求取功名利禄。‎ C.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D.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李弼把守城门严禁其部下出城逃跑,侯莫陈悦最终失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5分)‎ ‎(2)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4~15小题。‎ ‎ 书边事①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②梁州:当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14. 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极写在清秋季节,角声回荡。“断”,占尽之意,将角声的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 B.次句描写征人慵懒的姿态,像是在倾听角声。不用“守”而用“倚”‎ 字,生动地刻画出征人的懒散之态。‎ C.“青冢”是指王昭君的墓地。第三句自然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眼下边关安宁。‎ D.颈联在“无”和“有”的鲜明对比中,体现出以往荒凉无人烟的边关地区,如今因没有战争所以才有外来人到来。‎ ‎15. 这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愿?(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指责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爱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湖水浩瀚、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时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__,一战成名。‎ ‎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B.初露锋芒 蒸蒸日上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C.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D.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 ‎②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 ‎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 ‎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 ‎⑤犹如丹青妙手在用枯笔淡墨 ‎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 A. ②⑤①⑥③④ B. ②⑥③⑤①④‎ C. ③⑤①⑥④② D. ③⑥④⑤①②‎ ‎20.下面五种情境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做修改。(5分)‎ ‎①学校决定于明天(‎5月6日)下午五点,在会议室召开大会,请全体教职工准时光临。(某学校通知)‎ ‎②我是厦门市高级中学2019届理科实验班的李想,和其他同学一样,我也要求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考入浙江大学。(自主招生的自荐信)‎ ‎③我是一名高二的文学爱好者,平时酷爱写作,几篇著作也曾经被公开发 表。(投稿函)‎ ‎④莫言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先贤,也是很好的朋友。我15岁就跟他相识,几十年来我一直很尊敬他。(人物访谈)‎ ‎⑤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全力相助,并敬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投资咨询公司广告)‎ ‎①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①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②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③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只有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二:‎ ‎“兰州拉面”有200多年的历史,熬一锅牛肉汤需要20多种草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养生之道,也融合在一碗面汤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碗拉面帮助甘肃、青海的许多百姓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融入城市。“兰州拉面”成了老百姓改变命运的“聚宝盆”。‎ 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下馆子更加讲究,哪怕一碗面也要吃得“有情怀、有情调”。可多数拉面馆仍为家庭作坊。一个炉子,几张桌子,简易的招牌,卫生条件急需亟需改善。这碗“脱贫面”还能吃多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改革开放40年,你周围的生活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改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就中华饮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参考答案 高二 语文选修诗歌散文欣赏 ‎1.D D项,文中说“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车”,意思是中国车最迟是在夏代发明的,但不能证明中国古代车最早就是夏代发明的。‎ ‎2.A B项小车的地位比较高,而非大车。C项,文中只说《诗经》中有57篇诗歌记述了车的内容,并没有说《诗经》记述了车在战争、狩猎、农事等方面的应用。D.太平车仅供卸货之用,此处范围扩大 ‎3.C A原文是“但均没有流传下来。”B.原文是“隋唐时期民众运输,除马车外,牛车增多。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最为常见的是太平车和独轮车”。D项,“西来说”的意思是中国古车起源于西方,不是说西方的车早于中国。‎ ‎4. A(小说标题“兵车行”与故事的社会背景无关)‎ ‎5.①情节安排上,秦月的“急”与司机的“慢”形成了对比,不断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②人物刻画上,有利于通过秦月的回忆集中描写上官星为救战友而奋不顾身的行为,刻画其英雄形象。‎ ‎③表现手法上,有利于更好地运用侧面描写,通过秦月、司机和哨卡战士们的表现,更能体现上官星精神的感人力量。(每点2分)‎ 6. ‎①诗句体现了小说主人公为祖国守卫边疆、英勇献身的崇高爱国主义理想;‎ ‎②诗句体现了主人公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奋力实现生命超越的顽强精神。‎ ‎③诗句体现了主人公追求人与人之间真诚、温暖情感(或答:异性战友之间的相互吸引与依恋的浪漫情怀,也给分。)‎ ‎④丰富主人公形象,不仅是个铁血战士,还是个追求美的文学爱好者。 ‎ ‎⑤深化文章主题,上官星、秦月等战士身上所具备的美好的品质能够给人力量,让人震撼,是美与力的化身,如星星月亮般闪烁着自己的理想,充满着诗性意味。(每点2分,任选三点,)‎ ‎7.B (速:招致)‎ ‎8.A(助词,的; B你的,才; C因为,用; D语助词,表反问,语助词,表揣测)‎ ‎9.(1)函:用木匣子装 (2)比:近来 (3)愆:过错 (4)易:轻视(5)抑:不过 (6)惧:警惕,谨慎 ‎10. B(首先注意主语和事件来断句“天光赴洛”是一件事不可断开,“弼因隶侯莫陈悦”句中 “李弼”为主语,另起一事,两个句子要断开,可以排除AC,“加通直散骑常侍”中“加”表示加封官职,和后面的官职不可分开。可以排除D。原文是: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11.A(“为六部的长官,地位与尚书相同”错,应该是“六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 ‎12.D(“李弼把守城门禁止其部下出城”错,原文是“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李弼守住城门安抚众人。)‎ ‎13.(1)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得分点:才略:才智和谋略;冠世:超过世人;宗:师法,尊崇;谋:图谋;自保:保全自己,宾语前置。)‎ ‎(2)李弼之妻是侯莫陈悦的姨妈,所以特别受侯莫陈悦亲信重用,部众都相信李弼的话。(得分点:“悦之姨也” 判断句;为:被,受;所亲:所亲近的人,即亲信;委:委托,重用;咸:都。)‎ ‎14.B 解析:B项中“慵懒”、“懒散”错误。“倚”字表现的是征人较为轻松,借此传达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15.尾联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蕃情比喻为滔滔奔流的河水(2分),十分自然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愿,希望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2分)。这表现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2分)。‎ ‎16.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7.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18. 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中途易辙,前一分句主语是“俄罗斯”,后一分句主语变成“张小明”;成分残缺:“并与”前面缺主语。)‎ ‎19.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此题注意根据文意的理解先看出之前语段内容是介绍景物的,所以不难发现是②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为领起句。所以可以排除CD选项。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中间总结句应该是⑥,对以上景物进行总结,所以不能紧接着是⑥,所以可以排除选项B。故答案选A。‎ ‎20.①“光临”改为“参加”。‎ ‎②“要求”改为“期待”。‎ ‎③“著作”,改为“习作”。‎ ‎④“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改为“前辈”“导师”等。‎ ‎⑤“不吝赐教”改为“竭诚为您服务”‎ ‎21.①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 ‎②其中以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③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名家高手的原因。‎ ‎(填对一处给2分,填对三处给6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李弼字景和,是辽东襄平人。他的六世祖李根,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李贵丑,任平州刺史。他的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凉州刺史。‎ 李弼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体力超过一般人。当时正处于魏室衰亡祸乱时期,李弼对亲近之人说:“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亲历战阵,荡平寇贼,安定国家,以博取功名,怎么能碌碌无为,仅靠着官阶资历求得荣耀之位呢?”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任命他为别将,他随从尔朱天光西征,打败赤水蜀。以战功升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食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伐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都击败了他们。在作战时,李弼常常率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贼众都惧怕他,说:“不要阻挡在李将军的军队前面呀!”‎ 尔朱天光前去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任大都督,加授通直散骑常侍衔。太昌初年,被任命为清河郡守、恒州大中正。不久又任南秦州刺史。跟随侯莫陈悦征战,多次取得胜利。到侯莫陈悦杀害死贺拔岳后,军队驻留在晚上。太祖从平凉进军讨伐侯莫陈悦。李弼劝告侯莫陈悦道:“贺拔岳没有罪,可是您却杀害了他,您又不能安抚、收编他的部众,这使他们没有可以归顺、依附的人。宇文夏州将他们收编并利用他们,得到他们的拼命效力,都说要为主将报仇,他们的用意自然就不小。如今应当解除兵权谢罪,不这样的话,恐怕必然受祸。”侯莫陈悦惊慌不定,拿不出主意来。李弼知道侯莫陈悦必败,就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我们如果不想办法,恐怕要同他一起被诛杀灭族。”恰好宇文夏州军队开到,侯莫陈悦就放弃秦州南逃,据守险要之地以自守。次日,李弼偷偷派使者告诉宇文夏州,许诺背叛侯莫陈悦前来投降。当夜,李弼集合部众说道:“侯莫陈公想回到秦州,你们为什么还不收拾行装?”李弼之妻是侯莫陈悦的姨妈,所以特别受侯莫陈悦亲信重用,部众都相信李弼的话。人心惊慌,无法安定,纷纷溃散逃走,争着往秦州去。李弼驰马先到秦州,在城门前对他们尽情安抚,于是(侯莫陈悦的部下)带领部众归顺宇文夏州。侯莫陈悦因此失败。太祖(宇文夏州)对李弼说:“只要您和我一条心,即可平定天下。”击败侯莫陈悦以后,所俘获的金银财宝和奴婢,都是挑选好的赏赐给李弼。命令李弼仍然以原来官职镇守原州。不久,任命他为秦州刺史。‎ 李弼每次征讨,都是早晨受命,晚上便出发,从不过问个人私事,也不曾在家里住宿过。他忧虑国事、忘记自身,大多是这样的情况。加上他性情沉稳果敢,卓有见识,所以能以功名告终。元年十月,他在职位上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周世宗当天就为他举哀。等到下葬的时候,三次亲临葬所,并赐给他大辂车、龙旗,从住宅到墓地都陈列兵卒,谥号为武。不久,追封他为魏国公,又配飨魏文帝的庙庭。‎ ‎【诗歌鉴赏】‎ ‎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