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00 KB
  • 2021-06-05 发布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年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雅礼中学2018级二年二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共7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_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艺术,一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一方面,在中国经典人文艺术的生长延续中,“山水”从古至今,尤其是魏晋以来,就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源远流长的中华艺术史视野,进而演进为历代文人画家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另一方面,“山水”因其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创性,因其坚固地附着并恪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河床,使得山水艺术之深远、广博及其“超于象外之意旨”,在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的中西文化激荡碰撞、交往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华文化蕴含与审美价值。‎ 事实上,不仅“山水”命题在中国文明史、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水艺术与山水审美,同样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有学者曾言,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大致可分为儒家的象征式山水观、道家的非对象性山水观、魏晋的情感化山水观三类。我们倘若抽离于自然山水本身,可以看到,这三种自然山水“创造”模式,本质上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层次的体察和感知。在历史中发展的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度艺术性与深厚人文性,造就了山水绘画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 从人文视角看,中国山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特点:其一,山水艺术汲取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之精髓,尤其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并融会贯通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脉之中,具有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人文内涵特征以及传统哲学框架中“画道”的烙印;其二,山水艺术注重艺术形式的整体构建与写意构筑,注重自然万物的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由“哲理”延伸拓展到“艺理”层面,即重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互动,突破技艺与手法的限制,使其艺术表达展现出既多元一体、又丰富纷呈的面貌;其三,山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营造及文化品格,如自然生命和谐的情景审美、风景即心境的意象审美、形神兼备的气韵审美等等,构成了中国式山水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学特质,也使其成为日臻完善、深具影响的艺术种类。‎ - 28 -‎ 当然,应当看到,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当下已进入到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乃至人工智能新时代,世界文化交流语境和社会发展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置身新时代的山水画研究者、传承者、创作者,必须要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必须要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必须要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那么,我们必须面向传统山水艺术的发端源头,在时间的流变中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我们还要保持和发扬山水艺术长期形成的品质与特征,在空间的格局中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与归一,方能实现传统中国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方能凸显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个性与顽强生命力,也才能有足够的度量来吸收消化时间河流中的新文化、新艺术基因,凝结成“山水”命题的当代意义与人文艺术精神旨归。‎ ‎(摘编自蔡劲松《山水艺术与中华人文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古至今,“山水”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中华艺术史视野,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 B. 山水绘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使得山水绘画能够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维度、层次的感知变化。‎ C. 山水画研究者与传承者只有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方能应对变革。‎ D. 传统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其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重要性和独创性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山水艺术”值得深入探讨的意义所在。‎ B. 文章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论证了山水艺术具有“审美性”和“超验性”文化特征。‎ C. 文章阐述山水艺术蕴含中华文化精神,不用形象修辞,条分缕析,理性品格突出。‎ D. 文章提及“西风东渐”、文明变革等现象,均为论述“实现山水的当代转化”张本。‎ ‎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评价中所持观点与本文观点不符合的一项是 A.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青绿山水独树一格,将道教对养生、长生的追求凝聚于色彩之中,这表明宗教对山水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B. 文与可擅画山水,更擅画竹。其画竹时必先把握竹子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胸有成竹,其过程蕴含的美学特质与山水艺术有相通之处。‎ C. 《富春山居图》后段,黄公望把秋天的树画出了繁华落尽的感觉,将亡国之痛消解于山水中,此时的山水乃是画家心境的外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 D.‎ - 28 -‎ ‎ 苏轼曾言:“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画境与诗境同高,诗境与自然相和,其以写意的方式表现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从古至今……”这句中对于时间的界定有问题,原文是说“‘山水’从古至今,尤其是魏晋以来……”。B项,因果倒置,原文是说“在历史中发展的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度艺术性与深厚人文性,造就了山水绘画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D项“其关键在于……”错,原文是“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与归一,方能实现传统中国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论证了山水艺术具有‘审美性’与 ‘超验性’文化特征”错,根据原文“有学者曾言,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大致可分为儒家的象征式山水观、道家的非对象性山水观、魏晋的情感化山水观三类”,可知文章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是为了论证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的形式。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这表明宗教对山水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错。原文是“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并没有强调宗教对山水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选A。‎ - 28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课内知识考查(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 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 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譬如《老子》《孟子》《庄子》就被列入了子部。‎ C.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朱熹为其做了章句,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 D.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晋灵公不君》就选自《左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B项,“《孟子》列入子部”错。《孟子》属于十三经,没有被列入子部。‎ 故选B。‎ ‎5.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B.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书法:记事的原则 C.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怜悯, 同情 D. 博学之,审问之 审:问 ‎【答案】D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广博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其次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千万别答非所问;然后逐项检查验证,一定要结合句子来判断,有的还要扩展到原文,若遇到生僻词语,可以借助排除法。‎ D项,审:应为详细、仔细。‎ 故选D。‎ ‎【点睛】文言实词释义题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所以除了死记硬背还应该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1)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2)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3)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4)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5)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6)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7)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对于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和“柔弱”。在论述的时候,他喜欢拿自然现象作例证。比如,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来称扬“柔弱”。‎ B. 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因为在董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赋”,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而孔子对董狐的写法表达了遗憾,孔子认为赵盾是“为法受恶"。‎ C. 孔子说“小人长威戚”,因为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君子。‎ D. 《渴见水》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读懂文言文是关键。其次,提取选项信息和文本对照时要全面、仔细、认真,对于常见问题应该心中有数,比如一字之差,时空错位,杂糅信息,喜忧悖谬,程度或范围扩大或缩小等。另外还要注意灵活变通,有些需要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生活加以思考。最后还要参考相关注释和作者情况。‎ B项,“孔子对董狐的写法表达了遗憾”错。孔子在编撰《春秋》时沿用李“赵盾弑其君”的看法,“董狐,古之良吏也,书法不隐。赵宣字,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孔子此言既出,可以看出他对董狐的写法表示支持,而不是表示遗憾。‎ 故选B。‎ - 28 -‎ ‎7.下面对课文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学》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行文中不仅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且还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等,间接地表达作著的主观看法。‎ C. “中庸”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和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D.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与渐悟法门相对。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顿悟主要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B项,“行文中不仅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错。在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故选B。‎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马逊大火已经燃烧了3周,我现在才知道。”推特用户tyswizzlcc的推文写道,这条推文还配了两张大火熊熊浓烟蔽天的图片。它被转发了约50万次,在微博和Q0空间上,类似的转发和说法也层出不穷。后来证实,图片一张拍摄于1989年,另外一张则是2012年,分别在2007年的《卫报》和2012年的《自然》杂志上可以看到。‎ 社交媒体上普遍常用的数据来自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该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已经发生了超过7.2万起火灾,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80%。乍一看数据确实可怕,再加上“已经烧了3周”,似乎对亚马逊的森林的破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但实际上自1970年起,几乎每年的8月,亚马逊都会发生火灾。8月是亚马逊流域的旱季,降水的减少带来火灾的高发,在雨季开始后,火灾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 28 -‎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尽管火灾的数量创下了纪录,但火灾的总覆盖率实际上低于每年这个时候的平均水平。“由于旱季的到来,7月和8月的活动通常会增加。许多人用火来保持农田和牧场,或为其他目的清理土地。通常情况下,活动在9月初达到高峰,11月前基本停止。根据英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全球火灾排放数据库上的图表显示,巴西的火灾活动远低于2003年至2006年期间的峰值,略低于2016年的“百年一遇”干旱时期。也就是说,如果以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火灾活动确实又大又频繁。但如果不仅仅与过去几年相比,而是与过去15年相比,或者与全球火灾活动的同期水平相比,今年亚马逊森林的火灾活动根本没有社交媒体上说的那么严重,且实际上毁坏的雨林数量比往年还少,只不过火灾数量看起来多。‎ ‎(摘编自马妮《这场“浩劫”纯粹靠编!亚马逊今年火灾远小于2016和2005年),2019年8月26日《时代周报》)‎ 材料二:‎ 图1: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数量的逐天数据 图2: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辐射功率的逐天数据 注:以上为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用于火灾探测的卫星工具记录的2012年以来的亚马逊火灾的相关数据围,2019年数据止于2019年8月16日。‎ ‎(选自曹培信《通过NASA卫星,带你看真实的亚马逊火灾》,2019年8月27日《大数据文摘》)‎ 材料三:‎ - 28 -‎ 尽管网络引用图片确有错位造假现象,但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点仍大多在巴西,也就是说,森林火灾始终是巴西不可忽略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有看直接关系的。以眼下为例,亚马逊大火引发的网络争议使巴西深陷国际舆论危机,其实真正引爆舆论的,还是博索纳罗上台以来忽视环保的政策方向和他在此次大火危机公关中的失当态度。‎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巴西全境火灾发生次数约为2013年同期的两倍。此类森林火灾确有旱季天干物燥的气候原因,但更与森林砍伐、畜牧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甚至大部分火灾的直接起因都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导致。‎ 自上台以来,博索纳罗不仅宣布巴西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还为发展经济大力松绑环保政策,计划进一步开发亚马逊雨林,支持农民砍伐雨林制造更多耕地,并以此创造条件,吸引外资。这一系列政策早已引发国内外忧,此次亚马逊大火点燃了国际环保人士对博索纳罗长久以来的不满,也就不难理解了。‎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固碳地之一,其大部分位于巴西。然而在历史上,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高砍伐率也是巴西致使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而巴西对于雨林的保护和碳排控制的观念并非始终如一,其本身的环境政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只专注于发展,到21世纪初大多数人具备更强的环保意识。‎ 如今,巴西依旧面临着发展和环保的选择题。在近年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这种纠结心态进一步显现,以至于博索纳罗逆数十年积淀而行的反环保政策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相关利益部门的响应。据当地媒体报道,博索纳罗23日已授权巴西军队参与林火扑救工作,并公开表示“亚马逊大火不应引发针对巴西的国际制裁”。有当地环保人士呼吁称,希望博索纳罗对这场仍在燃烧的大火的反思不止于国际制裁,而是能够重新考虑雨林保护的长远意义和经济发展的眼前之利的关系。‎ ‎(摘编自张峻榕《亚马逊雨林大火遭“全球声讨”,“烧出”巴西困境》,2019年8月24日《文汇报》)‎ ‎8.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已有数据看,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与火灾辐射功率的关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B. 从2019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亚马逊地区火灾数据呈现出异常上升的特征。‎ C. 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逐日渐增,增势先慢后快,年底达到峰值。‎ D. 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上半年火灾辐射功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但增势不强。‎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网络媒体上关于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说法并不是“纯粹靠编”。‎ - 28 -‎ B. 历史地看,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大,但也并不小。‎ C. 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直接起因包括但不限于新政府的经济政策引导。‎ D. 博索纳罗的反环保政策虽有数十年积淀,但巴西环保力量仍在积极阻止。‎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C项,“数量逐日渐增”和 “增势先慢后快”错。从材料二图一可以看出,在0到100天内,出现2019年高于2012到2018年的情况,所以不是逐日剧增,增势也不是先快后慢。‎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D项,“博索纳罗的反环保政策”错。从材料三最后一段“以至于博索纳罗逆数十年积淀而行的反环保政策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相关利益部门的响应”可以看出,“反环保政策”不是博索纳罗的。‎ 故选D。‎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幅画 宗璞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 28 -‎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40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40年。80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5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 28 -‎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欷歔。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50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澄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澄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有删改)‎ ‎10. 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棋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展现了汪曾祺多才多艺、真实坦诚的性情中人的形象。‎ B. “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与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暗暗嘲讽实璞单纯幼稚。‎ C. “红花墨叶图”恬淡、活泼和热烈,既是汪曾祺豁达、真诚特性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堪称宗璞性情的映射,更有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许。‎ D. 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有机会提醒汪曾祺注意身体,体现了对挚友的关爱之情。‎ ‎11. 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面》,请据此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12. 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这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10. C 11. 先写从 - 28 -‎ 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照应标题,领起全文;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 ‎12. 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变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就会显得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A项,“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表述不当。从文中“”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可以看出这是用白描的手法写画;在太湖上的赠诗,写在了“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等,属于细节描写,并不是“墨重彩”。从整篇文章看,风格淡然,笔法简洁。‎ B项,“这一可笑的形象”和“批评宗璞单纯幼稚”表述不当。从原文“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可以看出小鸡的形象很可爱,并不可笑,而且“我”很喜欢但是不满意,说汪曾祺有哄小孩的心理,,要求再来一幅。汪曾祺也没有批评之意。‎ D项,“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健康的关心”表述不当。从文中“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可以看出,作者看到画上有洞,还“嘱裱工保留此洞”,用王国维的标准来说,这是“不隔”,透露出文友之间的理解和深挚情谊。‎ 故选C。‎ ‎【11题详解】‎ - 28 -‎ 本题把握考查散文的结构思路。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确文体,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题材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其次要圈点勾画,抓关键句。通读全文,善于把握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以及开头句、段落中心句、结尾总结句、过渡句等。第三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等。最后,合并段落,概括要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逐段分析段意,划分层次,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本文1到3段写去店里取字画,具有点名标题和引领全文的作用;4到8段写演戏和赠诗,展示汪曾祺的多方面的才艺,为写三幅画做铺垫;7到18段写三幅画,为文章的主体,展示汪曾祺的真性情。19段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意蕴。做这类题,首先要思考标题的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其次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者写作内容。有的直接点出写作对象,解答时要关注其特点;有的在对象前加上修饰性或者限定性词语,解答时要仔细揣摩其中内涵。第三,要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有些标题往往是对表达主题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第四,思考标题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最后,思考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画是两位作家友情发展乃至趋于深厚的载体。尽管早年宗璞就看过汪曾祺演出;尽管又隔了十多年他们在困境中相遇;还有再后来的太湖上的赠诗游戏。但真正成为挚友还是因为这三幅画。第一幅画是偶然得知汪曾祺“擅长丹青”,求索后得之,因为曾有过太湖赠诗的历史,又因为画面简约逗人,因此一个“不行不行,还要还要”,就又有了第二幅。这第二幅被作者认为“是一幅真正赠给同行的画”,“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达到了“物与我浑然一体”的境界。第三幅画是汪曾祺主动寄来的,其画“为纪念陈澄莱而作”,陈澄莱是俩人的朋友,在文革中“不明原由”地死去,因此这幅画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引起了作者“把玩之际,”深怀故友,“不觉虚欷”。如果把这三幅画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幅是年长者逗年少者欢乐之作,第二幅为赤诚了解文友性情后才有的佳作,第三幅则表达了作画者和受画者共同对亡友的深切的怀念。宗璞评价汪曾祺有 - 28 -‎ ‎ “真性情”,就是因为他看似幽默不羁的外表下埋藏着对人深深的理解,他理解宗璞的恬淡幽静的性情,他懂得宗璞尽管不愿记起当年那“恐怖的日子”,却在内心深处一直没有忘怀逝去的挚友。就因为如此,宗璞怀着看似感激实则可以称得上感动的心情记述了获得三幅画的全过程。所以以:《三幅画》为题更合适,更贴切,更能表现主题。以“汪曾祺其人”或“为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多大,不易突出“真性情”的主题;从意境设置看,“三幅画”含蓄蕴藉,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就会显得过于直白,缺少韵味,比较生硬。‎ 五、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③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甲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日:“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权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妄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候。‎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①驂乘:陪乘。②留好:留意,爱好。③器人:选择人材。④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联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B.‎ - 28 -‎ ‎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联愍以宫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C.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联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D.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14. 对以下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父亲,特指死去的父亲。皇考是对亡父的尊称和对已亡父祖的通称,皇妣是对亡母的尊称,人们也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B. 建昭,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shì)的第3个年号.这个年号从公元前38年到公元前34年,共计5年,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年间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兴起于汉武帝时,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C. 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 《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15. 下列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帝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信任,担任驸马都尉待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B. 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的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 C. 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面。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稳固了太子的地位,让他最终成为了继承人。‎ D. 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但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2)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 ‎【答案】13. B 14. D 15. A ‎ - 28 -‎ ‎16. (1)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 ‎(2) 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寝病不衰”:指逐渐病重而不衰退,“愿”,希望,“愿归治疾”指左将军希望归家治疗疾病,不能断开,排除CD;“宜专精神”与“务近医药”结构形同,“宜”和“务”意思相近,分别指“应该”、“务必”,“应当使精力心神专一,务必亲近医生药物”,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D项,“东汉范晔所著”错。作者应为东汉班固。‎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元帝做太子,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错。从文中第一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可以看出,元帝在做太子时,史丹因为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在元帝继位后,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陪伴左右。所以选项A中说“元帝做太子”时错。‎ 故选A。‎ - 28 -‎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左右:左右侍从;知音:对音律有一定了解的人;数:屡次。(2)素:向来;爱幸:宠幸;流言:流播谣言;生意:产生怀疑。‎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元帝即位后,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皇上极不满意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叩头谢罪说:“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 - 28 -‎ 竟宁元年,皇上的病势日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蒲席上,哭泣着说:“皇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里归附他自托为臣子的。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我愿意先受赐而死来给众位大臣看!”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皇上于是接受了史丹的忠言,史丹唏嘘着站起来。太子因此终于成为继承人。‎ 史丹为人足智多谋,平易待人,外貌看去像是倜傥不羁,然而内心却非常谨慎,所以尤其能够被皇上信任。担任将军前后共十六年,永始年间病重请求告老退职,皇上赐予策书说:“左将军逐渐病重而不衰损,希望归家治疗疾病,我很哀怜,用官府职任的事务长久地留住将军,致使身体没有痊愈。应当使精力心神专一,务必亲近医生药物,来扶助身体,使它不衰竭。”史丹回到家里几个月后去世,谥号顷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①,武陵②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③尽生。‎ ‎[注]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66杜浦由爱州移高西圆时。①胡骑中宵堪北走:此句引智代名将刘提奏胡烦退敌之事:胡骑北走,言胡兵闻笛声而起乡思。②武陵。后汉马复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此处借以寄托羁旅漂泊之感。⑧却:反倒、反而。‎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扣题起兴,秋山静寂,酷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诗人的心情。‎ B. 第二句使用问语,既写出了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也写了自己满怀的乡愁。‎ C. 颔联,实写悠扬宛转的笛音在风中传播,虚写明月映照关山的景象,实虚相生。‎ D. 这中宵月明之际,听了这笛曲之后,胡骑就会北归,戍边将士也要南行返乡。‎ ‎18. 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答案】17. D 18. ①虚写,客居异乡的诗人想象故乡的风景;②衬托,以杨柳之摇衬托自己的迟暮之悲,抒写怀乡之愁;③反问,结句以反问收束,表达内心无限感慨。‎ ‎【解析】‎ ‎【17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D项,“就会”“也要”错。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这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都是想象中的情形,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情景。‎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例如: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虚实、动静、反问、设问、点面等。答题步骤分为三步:首先要明确本句或者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其次要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这是虚写,并不是真的回到了家乡,只是在想象,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结句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声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颔联紧承首句之 “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在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全诗多用问句、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19.根据句意完成默写。‎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怡人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表达自己尽力但仍旧不能达到目标后应该抱定怎样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从侧面描写箫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5)___________________,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答案】 (1). 天朗气清 (2). 惠风和畅 (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4).‎ - 28 -‎ ‎ 可以无悔矣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 (7). 知止而后有定 (8). 致中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容易错的字:“清”“惠”“至”“壑”“嫠”“和”。‎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书出版界普遍认为,童书出版目前已进入“蓝海时代”。原因 ,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教育和儿童阅读投入的日趋重视,为童书市场的扩容提供了强大支撑。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其中童书占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达到24.64%,未来或仍会继续上升。‎ 不过,市场繁荣之下,危机和问题也同样突出。跟风出版、“伪书”横行、盗版猖獗。反映到前端创作,则是 和追求眼前利益明显。童书“早熟”,创作者理念存在偏差,甚至个别童书堪称“有毒”,这些都不容忽视。‎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建设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革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但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未必被重视,或需要有更严肃的体认。‎ 比如,童书创作、推广的功利性,固然有着市场的利益驱动,但也与大环境下功利化的教育观念直接相关。用专业人士的话说,无论是创作者、出版者乃至推广者,都把童书当成包治百病的功能性饮料。在这种思维和出发点主导下的童书创作与出版,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童书的创作理念,以及社会如何定义童书的作用,都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教育本身充满功利,那么寄望童书市场能够自我“纯洁”起来的设想,则无异于 。‎ 童书创作和童书出版的生态,( ‎ - 28 -‎ ‎ ),而是一个社会版权保护水平、教育思维、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形塑的产物。明晰这一点就可知,要改变童书市场鱼龙混杂、原创不足、 ‎ ‎ 的局面,不仅需要创作者和市场的努力,更是社会多方面共同演进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显而易见 滥竽充数 缘木求鱼 急功近利 B. 昭然若揭 鱼龙混杂 南辕北辙 见利忘义 C. 昭然若揭 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见利忘义 D. 显而易见 鱼龙混杂 缘木求鱼 急功近利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提高版权保护力度,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B.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C.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造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呼改变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D.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强版权保护,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善创作理念等,都有必要。‎ ‎2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来就不是一种因素决定的 B. 从来就不是-种孤立的社会景观 C. 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行为 D. 是一种必须兼顾社会利益的商业活动 ‎【答案】20. A 21. B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昭然若揭:贬义词,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根据语境,“童书出版目前已进入‘蓝海时代’”的原因很容易看清楚,“昭然若揭”为贬义词,应选“显而易见”。‎ - 28 -‎ 滥竽充数: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者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根据语境,“伪书”和盗版,属于不好的东西,而不是好人和坏人,所以应选“滥竽充数”。‎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根据语境,教育本身充满功利,希望童书市场“纯洁”,应该是方法不对,达不到目的,应选“缘木求鱼”。‎ 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见利忘义:见有利可图就不顾违背道义。根据语境,改变童书市场不好的局面,要大家一起努力,“原创不足”后面选“急功近利”更合适,原文没有违背道义求利益的意思。所以应选“急功近利”。‎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A项,搭配不当。“提高版权保护力度”错,应为“加大……保护力度”。‎ C项,搭配不当。“建造……体系”错,应为“建立……体系”。‎ D项,搭配不当。“改善创作理念”错,应为“改变创作理念”。‎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括号后“而是……共同形塑的产物”是一个下定义的句子,由此可以推断出括号中的句子有“不是”与之搭配,可以排除CD;从句式连贯的角度来看,后文“……的产物”,前文也采用下定义的句式更加连贯,故排除A。‎ 故选B。‎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 28 -‎ ‎23.观察下面的图片,整合图片信息,紧扣“赢”字的构件和含义,写一段100个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①“赢”字由“亡”“口”“月”“贝”“凡”构成。② “亡”表示危机意识,“口” 表示沟通能力,“月”表示时间概念,“贝”表示取财有道,“凡”表示平常心态。③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平常心态、时间观念加上取财有道,是成为真正赢家的必备要素。‎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针对漫画“重神似”“善夸张”“常暗示”的特点。我们在看漫画时,一要“悟神韵”——领悟漫画中人、悟的特征、品质等;二要“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的地方;三要“善联想”——有画面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事、现象等。图文转换题包括:描述画面、揭示画面寓意等。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分析寓意的时候,要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描述出“赢”的组成部分,然后揭示各个部分的含义,最后要把这些内容合到一处解说“赢”的内涵。‎ ‎2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受疫情影响,购货商不营业,交通运输成本增加,造成很多农产品滞销,不少农民朋友眼睁睁看着瓜果蔬莱要烂在地里,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渡过难头,很多县长亲自上抖音直播,帮农民销货,用心良苦,这也是抗疫努力的一种方式。‎ 红网报道,湖南省蓝山县塔峰镇农民黄远军正陷入了两难因境,他的柑橘园里还有近400吨砂糖橘挂在树上。不采摘,一年的收成就会打水漂, 摘下来万一卖不出去损失会更大。‎ 现在请你以蓝山县县长的身份,为黄远军的砂糖橘撰写广告语,帮他打开销路,解决燃眉之急。字数,不超过20个字。写作提示:广告语要求主题突出、简洁凝练、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创意新颖。‎ ‎【答案】卖砂糖橘我最拼 我为蓝山胖三斤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广告语的写作。做这类题首先要审好题,看好题目要求,明确写作对象,做到主题明确,运用写作技巧,比如:对比、对偶、对联、押韵、化用等,使整条广告语整齐简练,能打动大众的心,并注意字数要求。本题要求作为县长亲自在抖音上直播,为卖本县黄远军的砂糖橘撰写广告语,要求简明易懂,主题突出,就要体现出卖什么,谁在卖,考虑受众,不能太刻板,“我最拼”“胖三斤”可以体现出作为县长,为推销砂糖橘付出的努力;“卖砂糖橘”直接说出了推销的主题,让观看直播的人马上能抓住主题;“拼”“斤”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很悦耳;“我为蓝山胖三斤”也幽默风趣,有亲和力。‎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也许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人思考或重塑自己的偶像观。‎ 钟南山,耄堂之年,逆行赴鄂,真诚敢言,力挽狂澜。一边与病毒赛跑做研究,远程会诊研讨病情;一边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公众,安抚民心。他的一言一语,皆若定海神针,让民众赖,让国人心安。‎ 逆行武汉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不过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的名字大多不会被记住,我们统一称他们“最美逆行者”。但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国为民“堵枪眼”,是他们以仁爱与勇毅为生命护航和提灯,他们是无数次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勇士。‎ 海南援鄂医疗队薛梅丽,在艰苦治疗的间隙,身着防疫服,手执小国旗,引领医护人员,在海南传统民调儋州小调的伴奏下,跳起了轻盈而优美的舞姿,在疫期给病人及全国人民带来一股别样的清泉般的心灵慰藉与审美感受。薛梅丽也因此走红网络,被人们亲切称为“红旗小姐姐”。‎ 这三者,都是我们新时代的偶像。如你有机会成为其中一类偶像,你更愿意成为哪一类?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不必记住我是谁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人们一个灰色与封闭的春天。宅观疫情的人们,却发现了一批宝藏般的最可爱的时代偶像。‎ - 28 -‎ 为矫情虚饰的流量明星突然像是掉入了泥坑,抗疫人员的形象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人们的眼里,植根在人们潮湿而温暖的心尖。被誉为“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不仅是国人乃至世界的“定海神针”,更是将对学识与品格的崇拜推向高潮。薛梅丽手中舞动的一抹鲜红惊艳了中国人,如同希望的种子在乐观的初阳中招展,恐慌与悲观在这流畅的舞姿中渐渐淡去。抗疫英雄,不仅有“流量大咖”,更有“团体偶像”——那些数以千计的普通抗疫工作者、志愿者,却是我更为敬佩的抗疫偶像。‎ 这是一群没有名字人。武汉的一位前线快递小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后,始终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转身匆匆继续工作。曾有人喟叹,利益至上的时代,天下往来熙熙,不过为名为利。这群人却依旧如先秦的颜渊,淡看名利,无伐善,无施劳。他们只是默默地扎根在与病魔抗争的岗位上,直到人们通过网络与电视走近他们——用当下流行语惊呼,这是怎样的一批“宝藏男孩”“宝藏女孩”!他们让我们看见,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社会,仍有人心甘情愿做着无名的老式英雄,毫无怨尤。‎ ‎《中庸》有言: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可贵如珍宝的。有的人身居高位,财权无边,却陷于空喊口号;冷眼旁观,丝毫没有付诸于行动,为世界付出哪怕一砖一瓦的真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最美逆行者们的身体力行,更承担着极高的风险,他们在汹涌大海浪尖奋力前行,用各自小小的身躯筑成了一道坚固的壁垒,共同抵挡来自病毒的侵袭。‎ 鲁迅先生曾对早期革命家的牺牲扼腕,但我认为那块小小的炭,却凝结着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一片赤诚之心,折射出别样的光彩风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勇毅的行动,是无声的誓言,是献微光以燃炬火的最佳印证。‎ 那些没有名字的人,其实是有名字的。他们是父母嘴里的“妞妞”,是丈夫妻子深情目光中的“亲爱的”,是孩子幼小臂膀紧紧抱住的“爸爸妈妈”,他们是你街坊里平日笑嘻嘻的“老张”,是你沉默寡言的同学“老王”。警报拉响的那一刹,他们放下家庭,放下生计,穿戴好纯白的防护用具,消失在那一片圣洁的白光中。是的,他们的心中也有不舍牵挂和担忧,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舍弃小我,成全千千万万家。‎ 他们以平凡者的血肉之躯,经历着生死的考验;他们以普通人的身份,担负着英雄的职责。观音有千面,却是慈悲的一体。林清玄说,安于平凡是最难的。普通如他们,亦如你,如我,究其一生,终将归于平凡。他们不求我们记住他是谁,但安于平凡的他们于危难之时亦能挺身而出为民拼命,这种慈悲大爱的不平凡,却能散发时代偶像的熠熠光辉,引发同为平凡者的我们的无限敬仰。‎ 每一个平凡的名字,都是一个偶像的名字,都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名字。‎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 28 -‎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如果你有机会成为新时代偶像的一类,你更愿意成为哪一类。从三则材料中分析可以看出,材料里提到了三类偶像,第一类偶像是被称为“定海神针”的钟南山院士,有学识,有品格;第二类偶像是逆行武汉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第三类偶像是在抗疫期间走红网络的薛梅丽,也被人们亲切称为“红旗小姐姐”。这三类新时代的偶像,你更想成为哪一种。“更”突出比较,经过比较权衡后选出你想做的一类偶像,这也是论述的方向,不能脱离材料。无论考生选择哪一种,都要具体剖析原因,层层推进,不能空喊口号,要说出其平凡,关键时刻又挺身而出,使之平凡而伟大。‎ 立意:‎ ‎1.平凡而伟大 ‎2.危急时刻勇者胜 ‎3.流萤亦舞 ‎4.最美逆行者 素材:‎ ‎1.谁不曾许下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想要成为钟南山院士之辈的大国之士?谁不曾渴望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像薛梅丽姑娘那般成为有着自己名字的星?可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受制于客观条件,豪言可能成为空言,所谓的脱颖而出可能却是泯然众人,我们的价值在何?请看看那群最美逆行者吧,请看看他们身上是否有你我的影子,请看看小小的流萤舞出的漫天星辉吧!答案便昭然若揭了。‎ ‎2.我想成为他们,我可以成为他们,我的价值就在此。曾经听过朴树的《平凡之路》,一遍遍地听,仿佛走过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路,最终又回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挟卷其中,难免会感到渺小与迷茫,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的,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不必为自身的弱小而感到自卑与悲哀,毕竟圣人脱离了社会也无力发挥作用。只要我们积极拥抱社会,就有价值与成就。都说时代匆匆,但是时代哪里有脚,奋力奔跑的总是人。我们眼前看到的开辟的宽阔大道,不是由某一个人或是所谓天命造出来的,而是由一代代群体戮力而为之。我们前有古人前赴后继,后有来者群英堂堂,而如今的我们就是要继往开来,不落后与现在与我们一起奔跑的人,投入到其中,然后与我们曾经羡慕过企及过的人相会于终点,相视一笑。‎ - 28 -‎ ‎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流萤亦舞,亦成就风采。就像最美逆行者,我们只需做好自我,融入社会,以平凡之身为不平凡之事,也问心无愧,其孰能讥之乎?‎ 结构层次:本文在开头把钟南山和薛梅丽的比较中,同样作为普通人的作者选择了数以千计的普通抗疫工作者、志愿者,作为自己更愿意成为的偶像类型。在主体部分深度剖析原因时,层层推进: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追名逐利与这类偶像的“淡看名利,无伐善,无施劳”构成了一种张力;有些人的空喊口号、冷眼旁观与这类偶像的身体力行、冒险逆行、微行聚力构成了一种张力;这类偶像的无名与其实有名构成了一种更大的张力。最后,这类偶像难能可贵的安于平凡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民拼命的不平凡又构成了一种更大的张力。‎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并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个好的标题、引述材料并表明观点、阐述理由进行剖析材料,最后联系实际进行写作。‎ ‎ ‎ - 28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