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8.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增分题目组合练2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增分题目组合练(二)‎ ‎        ——集训超重点,提分无障碍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在青泥岭上行路时的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收复失地、流芳百世的斗志。‎ 答案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语言文字运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将记忆系统的工作模型图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 大量外部信息会在感觉记忆中保持两秒或更短的时间,经由注意选择少量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其他未被注意的信息则被遗忘。在短时记忆中临时存储的信息如果编码成功并得到复述,要么相对长久地保存于长时记忆中,要么再回到短时记忆的复述缓冲器中继续复述,而未编码的信息或者未得到复述的信息则被遗忘。短时记忆在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加工时,常常依赖长时记忆提供的过去经验。记忆系统的工作模型如图所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感觉记忆 ②未被注意 ③短时记忆 ④未编码(未被编码) ⑤成功编码并复述(编码成功并复述)‎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图文对读(即不能只读文或只读图,图文要结合起来读),否则,将无法理清记忆系统的工作流程。在此前提下,注意图文词语的对应,并根据文中的信息判断空缺处应补充的词语。①处,图中的“信息输入”“选择性注意”分别与文中第1句中的“大量外部信息”“由注意选择……”相对应,据此可判断此处对应的是“感觉记忆”。②处,‎ 7‎ 应填的是①“感觉记忆”到“遗忘”的条件,可从第1句中“其他未被注意的信息则被遗忘”得出此处对应的是“未被注意”。③处,注意图中“选择性注意”的箭头与文中第1句中的“进入”、圆弧形箭头与文中第2句中的“回到”相对应,据此可知此处对应“短时记忆”。④处,箭头下端“遗忘”对应文段中第2句中的“遗忘”,所填内容应与“未得到复述”并列,由文中第2句“或者”一词可确定答案为“未编码(未被编码)”。⑤处,连着③“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指通向“长时记忆”的条件,对应文中第2句,由③发出的两个箭头,对应文中第2句的“要么……要么……”,分析可知⑤处为“成功编码并复述(编码成功并复述)”。‎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物候是节气的主要特征,从“寒蝉凄切”的立秋,到“蛰虫坯户”的秋分,再到“蛰虫成俯”的霜降,在某种意义上,__①__。在一个个风凉露浓的夜晚,秋虫们竞相鼓起舌簧,或独奏或合唱。“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络纬鸣,懒妇惊”“秋退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这秋虫鸣或触动游子的愁情,或打发人们的寂寥,__②__。从古至今,这生命的余音唱响在巨大的时空舞台上,__③__,还是南腔北调的方言,表达的都是对大地的感激、对生命的热爱。‎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虫子的活动堪称秋天的标志性物候(虫子与秋天有着不解之缘)‎ ‎②或催促懒妇准备寒衣 ‎③不管唱的是唐音宋韵的古声 解析 根据下文“在一个个风凉露浓的夜晚,秋虫们竞相鼓起舌簧,或独奏或合唱”,①处谈虫子与物候的关系。根据“络纬鸣,懒妇惊”“秋退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可知②处谈虫子与懒妇的关系。根据前文的诗句,可知③处谈的是唐诗宋词。‎ ‎4.(2019·广东5月押题预测)下面是安徽小岗村一家相隔几十年的两张全家福,请以“岁月”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话题集中,语言表达连贯,并使用三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答案 示例:岁月是一首无声的歌。36年前,被风雨剥蚀的老屋挡不住我们的微笑和希望;36年后,宽敞明亮的大院展示着我们的勤奋与自豪。‎ 解析 解答此题时,考生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题干的具体要求,“以‘岁月’开头”“使用三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二是照片的主要内容。照片内容可以从照片中人物、事物的特点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两张照片是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全家福,注意照片下的文字说明,左边的照片处于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房屋还是泥土屋,严宏昌一家的穿着还很朴素;右边的照片是改革开放40周年时(2018年),泥土屋变成了小洋楼,院子里还有小汽车,一家人的穿着十分鲜亮。基于这种变化,可以从一群普通的农民,通过奋斗改写命运,以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角度来拟写这段话。因为是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进行拟写,可选用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头 陀 郑玉超 天下太平了些。听说打进北京城的李闯王屁股都没坐热,就被入关清兵杀得像收割过的庄稼,一个没剩。鹅城远在边关,也颇受时局震荡之苦。终于,新朝廷派来了新官员,鹅城仿佛一盆散面瞬间注入了水,看来乱局快消停了。 ‎ 一日傍晚,残阳如血。鹅城来了个头陀,弓着背,戴着顶破草帽,满面尘灰,一道紫红色的疤像条肥大的蚯蚓横亘在脸上。他的目光像秋后的河水,深邃得望不见底。他一手拎着把月牙铲,一手搀着个小儿。两个人在鹅城东门寻了处院房——那是座废弃的兵营,住了下来。 ‎ 他俩很少走出院子,姓甚名谁,无人知晓。人们偶尔见到头陀出来,总是低着头,像是时刻打算着捡拾地上的意外之财。有人让他耍耍月牙铲,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硬是不肯。 ‎ 人们就猜头陀不会武功,那月牙铲是捡来的也未可知。一次,有人指著他,戏谑道:“你天生该做个婆姨,把铲子当饰物呢,就像我婆娘头上别的发簪。”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 头陀就像没听见一样,弓着背低着头,不予理会。那人愈加起劲,向前一把扯下头陀的草帽,摇晃着,向着众人狂笑:“你们看,头陀爱美呢!整个大疤瘌被破帽子遮住喽。啧啧,只是脸脏得很。”又向头陀晃动着小手指,说如果敢比试,他定将头陀当成小毛驴,骑在身下。 ‎ 鹅城人本就好斗,一个小伙子偏偏看不过,上去甩了那人一耳光。那人勃然大怒,冷不防地拔出腰刀,朝着小伙子的肚子就捅了进去。头陀吓得浑身发抖,如同筛糠。 ‎ 小儿泪眼婆娑,望着头陀,喃喃叫着“爹”。鹅城人见流血打斗习以为常,众人早忘了刚发生的事了,又一阵喧哗。 ‎ 7‎ ‎“瞧,头陀还生了个儿子!” ‎ ‎“也不知头陀给谁戴了绿帽子?” ‎ 头陀的头又低了点,背弓得像煮熟的虾子。有人嘲笑道:“头陀,你的头快成你的蛋丸了。” ‎ 小儿脑袋昂起,怒目圆睁。头陀忙将小儿的头按了下去。有人笑道:“还是头陀生的野小子有种!” ‎ 渐渐的,鹅城人似乎忘记了头陀,不再将他的那些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 鹅城人期待的安乐祥和像个肥皂泡,没过几天热乎劲,“啪”的一声就炸了。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采花大盗,漂亮点的女人白天一露面,不小心被淫贼盯上,夜间就可能被奸杀在家中。一时间,整个鹅城人心惶惶。 ‎ 衙门捕快根本破不了案。有人犯了嘀咕,不会是头陀干的吧?立马有人摇头反驳:他那龟孙,被人羞辱都不敢吭一声,他有那胆? ‎ 恐惧中,人们在黑夜里挨过一夜又一夜。 ‎ 忽然有一天,鹅城西门旗杆上悬挂着一个男人,裸露下身,右臂已断。被发现时,那人已死去多时。这以后,采花大盗居然销声匿迹了。 ‎ 鹅城又恢复了宁静。头陀和小儿依旧呆在院子里,鹅城人又快忘记他俩了。就在这时,又一件事发生了,衙役们大街小巷乱窜,咋咋呼呼,到处张贴悬赏告示。告示上画着一大一小,大的昂首挺腰,面色酡红,说是李闯王的贴身侍卫,姓田。 ‎ 有人眼尖,说那不是头陀吗? ‎ 细瞧,那眉目还真有几分神似,只是头陀是个驼背,脸上又多了道疤。告示上还说,小的乃闯王之子。又有人说,那头陀带的是自己的儿子啊,叫他爹来着。边上一个獐头鼠目的泼皮就眨巴着小眼睛,心里嘀咕开了:难怪他整天脸上总黑乎乎的带着灰。 ‎ 第二天早上,府衙大门早早被敲开。不到半个时辰,一大队人马从里面冲出来,气势汹汹,直扑鹅城东门旧营房,恶狼般,踢开院门。很快,头陀和小儿被扭了出来,一个衙役手里拎着月牙铲。正要绑头陀时,只见他一个白鹤亮翅,将身边的衙役击倒在地。 ‎ 领头的忽然醒悟过来,对方是闯王侍卫,忙招呼手下亮家伙。只见头陀一个箭步,将月牙铲夺了过来,抡起来虎啸生风,泼水不透,影随身动,谁都近不了他身。 ‎ 头领大声调兵遣将。说时迟那时快,头陀一个鹞子翻身,月牙铲直直飞向那人,那人应声跌落马下,一条胳膊齐刷刷断落一旁。众人大乱。头陀腾跃过马,拉起小儿,直出东门而去。 ‎ 东门外是鹅河,水面宽阔,水流湍急,连鹅都难以自如游动,是以鹅城一直就没有在东门架设吊桥。出了东门,头陀无异于自寻死路。 ‎ 于是,衙役们齐声吆喝,追击而去。然而,到了鹅河边,眼前一幕让他们呆了:头陀左手拎着月牙铲,右肋夹着小儿,竟在鹅河水面施展轻功,‎ 7‎ 飞跃而过。守城的兵士们早惊得忘了放箭,眨眼工夫,他俩已踏上对岸,很快钻进了密林。从那以后,再无音信。 ‎ 从此,鹅城又不太平了,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头陀脸上的疤原本就是假的;有的说,当初西门旗杆上挂着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采花贼,八成是头陀杀的。 ‎ 至于头陀是不是闯王侍卫,那小儿是不是闯王之子,没人知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头陀给鹅城留下了又一个谜团——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团。 ‎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9年第7期)‎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新朝廷派来了新官员,鹅城仿佛一盆散面瞬间注入了水,看来乱局快消停了”的描写,既交代了背景,也引出了下文的故事。‎ ‎ B.小说中细节颇为传神,“头陀一个鹞子翻身,月牙铲直直飞向那人”与鲁智深“一拳打在郑屠户鼻子上,就好像开了个油盐铺”相似,表现了人物的嫉恶如仇。‎ C.小说中写头陀为民除害,用的是侧面描写,“这以后,采花大盗居然销声匿迹了”,轻描淡写之间,烘托渲染了头陀高超的武艺。‎ D.小说中,用“天下太平了些”“李闯王屁股都没坐热”“鹅城又不太平了”等具有暗示性的词语,表达了鹅城人对“闯王”的敬仰之情。‎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概括与表达技巧的赏析。就本题而言,D项,“表达了鹅城人对‘闯王’的敬仰之情”错,于文无据,作者用“太平了些”“又不大太平了”等词语,极富讽刺意味,传达出作者对鹅城人的嘲讽。‎ ‎6.小说中的头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头陀表面是一个形体猥琐,逆来顺受,从不惹是生非的人物。他对众人的嘲笑、挖苦、讽刺、侮辱都默默承受;面对别人的挑衅,他“弓着背低着头,不予理会”;他又是一个隐忍不发的人物形象,不声不响之间,除掉采花贼;他还是一个武艺高超,尤其是轻功惊人的人。当衙役捉拿他和小儿时,他“白鹤亮翅,将身边的衙役击倒在地”“将月牙铲夺了过来,抡起来虎啸生风,泼水不透”“头陀左手拎着月牙铲,右肋夹着小儿,竟在鹅河水面施展轻功,飞跃而过”,一个威武的“飞将军”的形象跃然纸上。‎ ‎7.头陀,是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人物,请简要回答,小说怎样塑造“头陀”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狰狞、猥琐、富有韵味的外貌描写,他“弓着背,戴着顶破草帽,满面尘灰,‎ 7‎ 一道紫红色的疤像条肥大的蚯蚓横亘在脸上”但“目光像秋后的河水,深邃得望不见底”;铺垫衬托、反衬。小说中通过“人们的猜测”“那个人”“小伙子”“小儿”“一个獐头鼠目的泼皮”的烘托铺垫,塑造了一个隐忍将军的形象。细节描写,如“吓得浑身发抖,如同筛糠”“小儿脑袋昂起,怒目圆睁。头陀忙将小儿的头按了下去”。另外,答出对比描写、比喻描写、侧面描写、背景烘托等也可酌情给分。‎ 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8.(2019·山东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名片,是中国速度的代表。高铁通车里程逐年增加,时速高达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铁正在试运行。与此同时,中国还有许多普通火车,甚至还有老旧的绿皮火车仍然在运行。它们速度慢,价格低,停靠的站点多,在一些地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立意指导 审题:本次考试作文是材料作文,单则材料,要求综合立意。材料包括两层内容:高铁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普通火车甚至老旧火车有速度慢的缺点,但仍有很多优点,依然发挥作用。‎ 要求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不是选择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话,也不是选择一个方面,这一要求非常重要。因此,上述材料中的两层内容要兼顾到,可以以一方为主,但不能将另一方弃之不顾。如只谈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只谈对落后地区的扶助等观点。‎ 立意:(1)类比立意指向。将“高铁”和“普通列车”看做一类事物的两个方面,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既要追求快,也要发挥慢的作用(注意:不是追求慢)”“创新与发挥旧有事物的作用”“无论快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等立意。‎ ‎(2)比拟象征类立意指向。将“高铁”和“普通列车”比拟为人或物,“高铁”象征了能力强的人或物,“普通列车”象征虽然能力不强,但发挥作用明显的人或物。由此可以得出“与伟人相比,普通人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每一个人或物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尺有所长,寸亦有所长”“既要有远大抱负,也要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等立意。‎ ‎(3)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立意指向。这个材料用一个点说明了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发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我们努力在改善,快和慢一起发挥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发展既要追求高远,也要立足我国现实,想方设法改善提升”“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注意均衡性,努力弥补差距”等立意。‎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不在高铁代表的发达地区,‎ 7‎ 而在普通列车经过的偏远地区,如何给这些地区更多的便利或人文关怀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这方面的立意学生可能考虑到的较少,但这反映了学生的眼光和关切,也反映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以上立意可以单独阐发,也可以融合阐述,供参考。‎ 切题立意:(1)高铁引领时代速度,慢火车彰显时代温度。(2)让新与旧共奏时代之歌。(3)兼顾高效与关怀,寻找快慢新平衡。(4)快速度、慢速度,都是中国速度。(5)高铁速度,绿皮温度。(6)中国速度也有“慢动作”。(7)于快中领跑,于慢中惠民。……‎ 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