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2020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中学分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3×3=9)‎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 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有删改)‎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大多无政治派别,他们都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成为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D.现代诗派诗人不断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该诗派汇集了许多都市诗人,他们创作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使得现代派诗歌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由于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诗人们的纯真信念被摧毁,他们只得将辽远的国土当做自己的精神寄托。‎ C.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问题。(3+6+6=15)‎ 免费的午餐---------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 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 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起初,“ 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B.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C.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D.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6.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3+3+6=12分)‎ 材料一:‎ 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为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摘自《移动支付: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 ‎(《金融时报》‎2018年6月7日)‎ 材料二:‎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 场景加速布局。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18年愈演愈烈。‎ ‎(摘自《经济参考报》‎2018年05月17日)‎ 材料三:‎ ‎“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通常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近五成人群即使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仍会因为优惠信息扫码。“一些消费者扫了‘李鬼’二维码被钻了空子,有的扫了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被嵌入木马病毒,还有人贪图扫码注册账户的赠品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盗。”中国银联云闪付事业部张凉说。人民银行支付工具管理处副处长翁泉表示,移动支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前提是安全、便民和创新,其中安全是支付业务的首要目标。人民群众用得不放心,便民惠民就无从谈起。“监管机构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市场机构在创新中也要负起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市场机构颇为重视的风控方案。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刘衍波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支付机构可以掌握消费者支付的时间和地点、登录的移动设备和时长、浏览的习惯和喜好,更高效地判断“你就是你”。‎ 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场景合作处处长谢翔表示,以前,银行想通过电子证书和密码器这种强认证方式把风险拦在支付前端,但安装硬件大大影响了客户的支付体验。‎ ‎“现在,各家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对涉案账户进行黑名单管理,加强中后台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发现可疑交易。”‎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数据隐私保护。”蚂蚁金服安全管理部总监郑亮表示,从数据储存、数据展示到数据使用,再到数据核算,需要全链路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危害消费者支付安全。‎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28.80%‎ B.调查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 C.当用户扫二维码支付时,移动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较为准确的判断扫码支付的用户是不是用户本人。‎ D.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B.进入5月,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折射出移动支付巨头们竞争激烈的程度。‎ C.支付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这说明: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产品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没有好的市场。‎ D.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减旧的风险,但也将带来新的风险。比如移动支付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在为移动支付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 ‎9、移动支付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可是移动支付风险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你认为移动支付如何做到既高效又安全呢?请结合材料说明? 6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3×3+10=19分)‎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B.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C.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D.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得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薰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边击筑。‎ ‎13.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3+4=10分)‎ ‎(1)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2)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出自《荆轲刺秦王》)‎ 五、诗歌鉴赏(4+5=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4)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15)诗歌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 ‎16.补写下面的空缺处。(8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由眼前的秋景过渡到对过去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 _____ ”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 ‎(3)《再别康桥》中点名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面对________的现实,在________中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针对当时诗坛________现状,他们冲破世俗的束缚,创作出大量________的诗作,令沉闷许久的诗苑清风骤起,形成独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 B.“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 C.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 B.它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C.它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D.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风雨交加 峥嵘岁月 抱残守缺 惊世骇俗 B.风雨如晦 蹉跎岁月 墨守成规 愤世嫉俗 C.风雨交加 蹉跎岁月 抱残守缺 愤世嫉俗 D.风雨如晦 峥嵘岁月 墨守成规 惊世骇俗 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以下试题 ‎20.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B.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B.晋军函陵 军:驻军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何厌之有 厌:厌烦 ‎22.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被动句)‎ 六、作文:60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1.C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理解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C项,表述范围弄错,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是都来自农村,“许多人来自乡土”。‎ ‎2.D.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曲解文意。“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错误。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的意思是多层面的审美特征,而不是矛盾心理。‎ ‎3.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的概括。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概括不全面。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 ‎4.A B.“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理解有误。 C由“父亲”所说的“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可知“父亲”没有“悔恨”之意。 D“父亲”的希望是“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3分)‎ ‎ 5. ①天资聪颖,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②性格坚强,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③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④善于自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 (答出三点给满分6分) ‎ ‎6. ①我们对他人的真诚不可妄加揣度,对人家的帮助要知足,心存感激;②不可过于祈求并依赖他人物资上的施予;③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要靠自己挣;④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付出相当代价,要让人家自己想办法安身立命。(答出三点给满分6分) ‎ ‎7.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不属于生活类场景,而属于娱乐业务类下载场景。故选B。‎ ‎8.C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错误,首要因素是安全。故选C。‎ ‎9.(1)监管机构负起监管责任,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2)市场主体(支付机构)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做好数据隐私保护。‎ ‎(3)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识辨能力,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移动支付。‎ ‎10.D试题分析:“衍水中”作前句的状语,“燕王”作后句的主语,“太子丹”作前句的宾语。‎ ‎11.A试题分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 ‎12.C试题分析:原因是“久隐畏约无穷时”。‎ ‎13.(1)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2)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他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重点词语:“所以”“尤”“举坐”“抗礼”“涕”“去”。‎ ‎【参考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 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辑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庸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他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14.诗歌的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描绘了一幅花果飘香、色彩鲜丽的初夏江南田园图。‎ ‎15.以动衬静(或衬托)。最后两句以蜓飞蝶舞来衬托中昼长人稀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恬静、田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16.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 ‎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17.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创立……名称开始使用”句式杂糅。C、D两项“确立提出”词序颠倒,应该改为“提出确立”。所以选B。‎ ‎18.A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分析本题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论述。在逻辑方面应按照先强调时代性,再到诗歌内容,最后是格律形式的顺序组合(要注意后一句中的提示词语“格律形式”);在内容方面应按由“现实生活”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的顺序排列。所以选A。‎ ‎19.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风雨交加:风雨一起袭来。比喻天气恶劣。根据文中“面对________的现实”可知,选“风雨如晦”修饰“现实”合适,排除AC;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蹉跎岁月:虚度岁月。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根据最后一空“创作出大量________的诗作”,可知选“愤世嫉俗”修饰“诗作”合适。所以选D。‎ ‎20.B A项,而:连词,表修饰/而:连词,表顺承。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对。C项,其:代词,其:那/其: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焉:疑问代词,哪里/焉:语气词,可不译。故选B。‎ ‎21. D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D项,“何厌之有”的意思是“: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所以“厌”,通“餍”,意思是“满足”。故选D。‎ ‎22.D本题中,A项,“以其无礼于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是标志,应为“以其于晋无礼”。B项,“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句,“是……也”是标志。C项,“夫晋,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D项,“以乱易整,不武”不是被动句,而是否定判断句,这句话是说“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是不勇武的”。故选D项。‎ ‎23作文(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