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4月25日 命题人:李伟丽 审题人:韩春梅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西方的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方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子侄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方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讲究的是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
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的。
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
(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
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达到囊括所有
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C. 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而外的
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D.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本立而道生”,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
现,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
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每个分子
谋利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
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
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
实是“私”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 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
情,其乐融融;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
C. 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为“私”不好确定,
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外看来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D. 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
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胭脂河边的追忆
缪远熙
①夕阳西下,早春的大山,浑然一派苍青。暮霭四起,山根陷入墨色,山沉默,我们这些路人也沉默。车在胭脂河畔的山道上溯行,车窗外,冒芽的树干枝杈一一闪过。
②胭脂河发源于五台山,流入河北平原,易名潴龙河入白洋淀。当年,晋察冀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就在胭脂河畔。这里也是晋察冀人民日报所在地。1948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河畔城南庄,喝过胭脂河水。
③黑暗中,看不见河,但我们却熟悉它。在哗啦啦的水声中,我想象得出,清澈的春水,在跌宕的河床欢快飞流,花白卵石、巨大砾石间,细浪飞溅,夹岸桃杏,落英春水。遐想中,车停马兰村。村在椅圈山坳里,人家不多,房屋错落在胭脂河边,灯光犬吠。接待我们的白玉存大姐,老远喊着笑着过来。白大姐是当年晋察冀日报领导人邓拓的房东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妇,也如她父亲当年接待“同志们”一样,热情地为我们准备晚饭,邻居们也来帮忙。
④
河声灯影里,吃着农家饭,把酒话桑麻,白大姐给我们讲述邓拓当年在她家住的故事,又讲邓拓的女儿,还常常来看望乡亲们,帮助村里改建厕所的故事。我们问起老两口的生活,大姐说:四个儿女,有在天津卫的,有在省会的,都很孝顺,衣食无忧,就是为吃水发愁,开矿的越来越多,河水浑浊了,河底沉积着一层黑东西,都快吃不得了。她家有二百多棵树,也被开矿的逼着砍了。
⑤山乡的夜,黑得沉厚,河水声声入耳,雷溪一般,听得震悚。细细小小的胭脂河,会有这么大的声响,它到底是怎么了?
⑥鸡鸣炊烟起,白大姐的老伴老梁,领我们去了苇沟——当年的晋察冀日报旧址。越野汽车溯河十里,拐进一个山坳,曙色中,见荒莽羼杂的草木,有几块几十立方米的大石头。最大的一块,侧歪着,下面成一个天然洞屋,周围用石块垒垒,可钻进20余人。这就是当时办报人员的宿舍兼办公室,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他们以这些巨石为屏障,冒着危险采访写稿印刷,为抗击侵略的中国人民发出正义的声音。这里有邓拓同志和战友们边啃干粮边趴在石上奋笔疾书的身影,这里的青松白草胭脂河,都可见证。
⑦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胭脂河。河水已是灰绿的浊汤,岸边有一堆堆黑黄的矿渣。老梁指着伤痕累累的山体,指着乱填乱挖过的河道说:开矿的扒了山,将矿石运到河边,粉碎取铁,废石矿渣就扔到了河里。河水从填高处陡落到挖低处,难怪有那么大的响声。胭脂河在呜咽,胭脂河在呼救。老梁的手指抖动着说:那些黑心的人发了财跑了,可我们祖祖辈辈都得守望在这山坡薄地里呀!
⑧我回望着“旧址”的巨石,巨石沉默。当年,巨石边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们,一定吟过“国破山河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如今,扒山挖河取铁粉的人们,搞得“国在山河破”!巨石边的英魂若见此状,定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
⑨归途中,我看到一株山杏,已被大堆的矿渣埋过了半截树身,却依然盛开着一树花。矿渣是黑的,杏花是白的,一阵山风,花树摇曳,落英飘飘拂拂,轻烟淡霭般落到我们的车窗上。细看这轻尘弱蒂,那莹白的瓣尖上有淡淡粉晕,哦,这是大自然抚慰、净化人心的恩泽。我不知道那些被铜臭迷了心窍的人,怎么不能感受这自然的恩泽?离别了胭脂河,我远远望见那株山杏,仍旧摇曳如月,明洁似雪。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巨石边的英魂若见此状,定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这是作家发出的令人揪心裂肺的感慨,深刻体现出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
B.“离别了胭脂河,我远远望见那株山杏,仍旧摇曳如月,明洁似雪。”以景结情,留给读者无穷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C.本文将在巨石边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与现在扒山挖河取铁粉的人们进行对比,突出和强调了对抗战将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D.文章前后文字表现了不同的情感,以第五段作为转折,第五段以后主要表现了作者的谴责和愤激之情。
5.“胭脂河”曾经是一条怎样的河流?(5分)
6.结合全文,探究文章结尾处作者描写那株山杏的意图?(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材料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功能。
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21日)
材料二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施阶段。
为了对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3.35米直径的货物舱和2.8米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侧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共三板),后部安装了4台变轨用主发动机。此外飞船还安装了24台姿控发动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质量13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约6.5吨。无论是直径、质量还是运载能力,“天舟一号”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6.5吨,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M型(2.5吨)以及日本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H -Ⅱ运载飞船(6.0吨),低于欧洲空间局的自动运载飞船(7.6吨)。下行运载能力约为6.0吨。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达48%,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
材料四
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消息一经披露,人们不禁扼腕痛惜。
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惟其艰难 方显勇毅》)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的实施阶段。
B.“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
C.“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用于装载货物的货物舱和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的推进舱两部分组成。
D.“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因为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航天是高风险事业,航天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失败中砥砺前行,方可登顶世界科技之巅。
B.运载“天舟一号”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2017年4月20日发射成功,长征五号遥二火箭2017年7月2日发射失利。
C.推进剂补加技术等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需要突破并验证的关键技术。
D.如果能及时补给推进剂、空气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就能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E.“天舟一号”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介于日本H-Ⅱ运载飞船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进步号M型运载飞船之间。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及现实意义。(4分)
一、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坐与张仲方善,仲方驳李吉甫谥议,言用兵征发之弊,由吉甫而生,宪宗怒,贬仲方,俛亦罢学士。
十三年,皇甫镈用事,荐俛于上。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十月,吐蕃寇泾原,命中使以禁军援之。穆宗谓宰臣曰:“用兵有必胜之法乎?”俛对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用之。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之。
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俛性嫉恶,面言播之纤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俛三上章。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穆宗即位之始,两河廓定,四鄙无虞。而俛与段文昌屡献太平之策,劝穆宗休兵偃武。又以兵不可顿去,请密语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
。帝不能深料,遂诏天下,如他人之策行之。而藩籍之卒,合而为盗,伏于山林。
俛性介独,持法守正。以己辅政日浅,超擢太骤,三上章恳辞仆射,不拜。改任吏部尚书。俛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不许。俛家行尤孝。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俛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丁母丧,毁瘠逾制。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避岁时请谒之烦,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
(节选自《旧唐书·萧俛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B.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C.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D.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士,指官名,即翰林学士。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常可以称为学士。文中
取的是第二个意思。
B. “丁母丧”即“丁母忧”。“丁”意思即“遭受”,“丁母丧”即“遭受母亲
的丧事”,如果是父亲去世,则是“丁父忧”。
C.禁军,指封建时代直辖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D.褐衣,指粗布衣,也可以指贫贱未做官。古代贫贱或卑贱的人一般穿粗布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俛有正义感。王播用金银财宝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还得到了当时宰相段文昌的帮助,萧俛却当面指责王播奸邪行贿。
B.萧俛敢于谏言。穆宗平定两河地区之后,萧俛进言请求秘密“消兵”,但皇上没有采取他的建议,导致了藩镇的在籍士兵集合起来成为盗贼。
C.萧俛有孝心。无论做官还是没做官,他对母亲都很孝顺;母亲死后,他为母守丧,文宗下诏征他入朝,他马上以守丧为名推辞。
D.萧俛淡泊孤傲。皇上提升他的官职,他几次加以推辞;退休后,为避免以前的属吏和宾朋在逢年过节时宴请拜见,他回到了济源别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5分)
(2)俛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②,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县南县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解征鞍”“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月挂山头,三星隐没,时已深夜;雪野千里,月光皎洁,意境空明,心境闲适。
D.诗人用陶渊明见督邮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繁文缛节的反感以及政治黑暗的不满。
E.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15.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5分)
16.(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 , ” 。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语句是“ , ” 。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的句子: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②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创作那些质非文是的作品,要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③陈汤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晚年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最后只能抑郁而终。
④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一代代民间艺人薪尽火传,许多上百年的老手艺才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
⑤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市民们来到纪念碑前悼念逝者,不禁长歌当哭,泪湿脸庞。
⑥有人认为限购政策会让房价下跌,也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会让房价继续上涨,这两种说法不一而足。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之所以中国商业房地产价格高得不正常,是因为仅仅是所有房地产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房子都不是可以在扩展的市场秩序里交易的。
B.近年来,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在增加,但进口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内大宗农产品出现供给短缺,主要是因为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造成的。
C.“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同行”活动在亲善大使彭丽媛的倡导和推动下,近年已在中国50多所高校举办,受到青年学生热烈欢迎,社会影响很高。
D.满汉两种不同饮食风俗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最好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 它既突出了满族菜点特殊风味,又展现了汉族烹调的特色。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B.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说:“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同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D.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 ① 。弹钢琴者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 ② 。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 ③ 。
21.下面文段中艾玛在对待父母的方式上存在三处不当,请参考①的形式,指出另外两处并加以分析。(5分)
小时候,父母告诉艾玛,“父母不管做啥事,都是为你好”;上学了,父母教育艾玛,“女孩子不比男孩子,要更讲规矩”;成年后,父母对艾玛的要求是“要讲‘三从四德’要遵守‘伦理纲常’”。艾玛虽然对他们的观点很反感,但也一直乖乖听话。大学毕业后,她终于任性地和父母大吵一架,摆脱了亲情的束缚,去离家遥远的南方追求自由快活的生活。随后加入了“父母皆祸害”小组发泄、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种种迫害。
①当与父母有分歧时,不能一味忍让,要与父母及时沟通。
②
③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12月2日,西安西二环开远门高架桥38车相撞,据警方通报,西安市这起38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是由路面洒水结冰所致。也就是说,这起造成两人轻伤、相关区域交通管制3个多小时的事故,是由一台洒水车“一丝不苟”按点作业的“严谨作风”引发的。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C(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的是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模糊的)
2. B(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结果)
3.D(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
4.C项,对比的作用分析有误,应为“对今天人们破坏自然的行为的谴责”
5.①“胭脂河”曾是一条桃杏夹岸、卵石花白、细浪飞溅、春水清澈的河流;
②曾是一条哺育了祖祖辈辈都守望在两岸、热情好客的乡亲的河流;③曾是一条不仅见证过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们为抗击侵略发出的正义声音,而且养育过领导抗日斗争的同志们乃至中央首长的河流。(答对一条1分,两条3分,三条5分)
6. ①拷问社会良知,鞭笞人性丑恶。那株被大堆的矿渣埋了半截的无奈山杏,是物欲导致精神迷乱的体现,是对那些铜臭迷了心窍的人的控诉。②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该盲目地开采,毁坏家园,自我践踏生存环境,造成生存危机。③是作者对祖国山水的深情守望。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地球家园的依恋,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
7.D【解析】强加因果。
8.D、E(选D给2分,选E给3分)
【解析】D.说法过于绝对;E.运载能力均高于俄罗斯以及日本的运载飞船。
9.①主要任务: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②现实意义: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每点2分)
10.C(原文标点,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11.A(学士为官名)
12.C(文宗下诏征他入朝时,他已守丧期满,他是借病推辞)
13.(1)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不仅不能取胜,更是危害自身的做法,原本应该特别谨慎!
(得分点:“非惟”、“乃自危之道也”判断句、“深慎”各1分,句意2分)
(2) 萧俛又认为吏部文件多事件杂,不符合养生之道,请求换成散官。
(3) (得分点:“以”“乞”“秩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考中进士科。因与张仲关系好,张仲方驳议李吉甫的谥号,谈论用兵征调的弊端是因李吉甫而引起的,宪宗发怒,贬谪张仲方,萧俛也被免去翰林学士。
十三年,皇甫镈执政,向皇上举荐萧俛。从此日益被看重,进阶朝议郎,继承徐国公的爵位。十月,吐蕃侵犯泾原,派宦官带领禁军前去支援。穆宗对宰相说:“用兵有必胜的办法吗?”萧俛回答说:“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圣明的君主不得已才动用它。如果放纵极小的怨恨,轻率挑起战争,与敌人结下怨恨,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不仅不能取胜,更是危害自身的做法,原本应该特别谨慎!”皇帝赞同他的话。
当时降授令狐楚为西川节度使,王播用金银财富广泛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而宰相段文昌又从中帮助他。萧俛生性嫉恨邪恶,当面说王播奸邪行贿,朝中朝外人们议论纷纷,不能让他玷污宰相的名声。眼看王播的目的就要达到了,皇帝还没有醒悟,萧俛三次上奏。萧俛身居相位,坚持真理,看重名誉。每次授任一个官吏,常常考虑是否恰当,所以很少因选拔不当而受到指责,然而心中嫉恨奸邪,将重位看得很轻,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穆宗继承王位后,平定了两河地区,四边没有忧患。而萧俛屡次进献使天下太平的策略,劝穆宗休兵停战。又认为士兵不能立即撤销,请求秘密下诏天下拥有军队的军镇,每年在一百人中,限定八人离开军队,称之为“消兵”。皇帝不能从远处着想,于是下诏天下,依照他人的计策去做。结果藩镇的在籍士兵,集合起来成为盗贼,隐伏在山林中。
萧俛天生孤傲清高不随流俗,执行法令坚持原则。认为自己做宰相时间短,破格提升太快,三次递上章表诚恳地辞让仆射,不愿上任。改任吏部尚书。萧俛又认为吏部文件多事件杂,不符合养生之道,请求换成散官。皇上不答应。萧俛在家里的行为尤其孝顺。母亲韦氏贤惠知礼,治理家事很严厉。萧俛即使做了宰相,侍奉在母亲的身边,与未做官时没有两样。为母亲守丧,因哀痛身体消瘦超过常人。守丧期满,文宗下诏征他入朝,他诚恳地借病推辞。退休在家后,因洛都有他做官时的属吏和宾朋,为避免逢年过节宴请拜见的麻烦,于是回到济源别墅,逍遥山野,一年到头歌咏不止。
14.C D(C项“意境空明,心境闲适”错误,应为“意境凄寒,心境孤凉”;D项“政治黑暗的不满”无依据。)
15.①想象。(1分)想象江南长满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1分)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1分)
②象征。(1分)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1分)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1分)
③夸张。(1分)“捎云竹”,拂云的竹子,(1分)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写出竹的修长。(1分)(答出两点即可)
16.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寄蜉蝣于天地
17.C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的文章,运用正确。 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使用正确 功高不赏: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大,望文生义D薪尽火传: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使用正确。长歌当哭:写文章代替哭泣,用诗文抒发心中悲愤,不合语境。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不合语境(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18.D【解析】A.语序不当,“中国商业房地产”是全句主语,应移至“之所以”前;B.“是因为……造成的”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影响很高”改为“影响很大”。
19.A【解析】A.鄙人:谦称自己。正确。B.恭候:用于等待对方。错用。C.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错用。D.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错用。
20.①他同普朗克在一起倾情演奏 ②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 ③他们同样演奏出了和谐动人的乐章(每句2分)
21.②当与父母有矛盾时,不能任性而为,要承担起为人子女的责任(要顾念父母亲情)
③当对父母有不满时,不能只是发泄、伤害,要努力找到合理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要理解父母) (一处2分,两处5分)解析:采用“当……时,不能……,要……”句式
22.写作
①“思想僵化、教条主义”;“要懂得变通”“精细化管理”
②让制度与规则多一些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