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顰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知:“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气的没有下落,呑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摘编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虽简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悠远,都能从“易尽”里望见“无垠”。
B.中国诗歌能够采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创造出意蕴丰富、不可名状的境界。
C.中国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力求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D.中国诗歌富有暗示的特征是一般西洋读者认同的,“我”不赞同此说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诗人有意把读者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突然留下一个深秘的静默,激发读者思考。
B.“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用一个撩人的“不知”不了了之,却引得读者遥思远怅,思考为师所在深山的情景。
C.“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诗人用“何处是”的疑问语气作结,问而不答,以问为答,引导读者思考死亡的不饶恕人。
D.“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维荣《古美人歌》中的这句诗,留给读者一个回肠荡气没有下落、吞言咽理没有下文般的静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论和魏尔兰“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的论诗条件恰好吻合。
B.“怀孕的静默”这个通俗而形象化的比喻足说中国诗歌语言有“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的种种妙处。
C.“何处是”这个公式出现在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后,被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歌普遍运用过,但在中国诗歌里的应用是最多的。
D.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简短并不影响它有悠远的意味和一定的延长,就像人们每每皱起眉头、凝聚起目光想耍看得远些时一样。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宋以前,诗基本上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载体,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把宋代文人推向了一个理性主义的王国。他们建构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道、佛相互渗透的宋代理学思想体系,主张“文以载道,经以致用”,并以此观照世间万物,诗词成为一种格物尽理的载体,而苏轼,正是这当中的积极实施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写下的千古诗篇,不仅蕴含了他一生的理想、追求、情怀,也折射出哲学思想的光辉,达到了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统一。
苏轼的诗词所展示的精神境界,除了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张势以外,还有老庄所代表的痛苦心灵得以解放的精神张势。他观照万物不仅仅是儒家的“仁者爱及万物”
的观物方式,同时蕴含有庄子的“物化”哲思。苏轼的据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学使他“寓身物中,超然物外”。儒家的入世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和日常生活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形成了他执着于人生而不执着于得失,热爱事业又不热衷于进退的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达观,“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睿智,使苏轼能俯仰宇宙人生,对世间万物能够进行独特的思考,并用诗词这个栽体显现出来。
苏轼诗词所表现出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是通过格物体情,从形象中反映理和表现理。这样的诗词在苏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自然法则,揭示人生哲理的,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不是直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而是放弃了自我本位,化入自然,像自然一样生活,一样生存,把他的感觉,转换成大自然中生物的感觉,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体现。这正是庄子所代表的道家观物心态,以自然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另一类诗是揭示日常生活感受,观察事物妙理的哲理诗。苏轼一生宦海浮沉,阅历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七绝描绘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启发人们观察事物要“出乎其外”,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乃至发现出美来,否则,就会被事物的一个局部、一个细节阻碍,无法客观、整体地把握事物特点。如果说“形”是一首诗的躯体,那么“理”便是这首诗的灵魂,“趣”便是这首诗的性格。
在苏轼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禅学主题,即人生如梦,虚幻不实。早在二十六岁时,苏轼就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样充满人生空漠感的诗句。此后,随着苏轼在政治及仕途上连遭波折,他开始对人生的虚幻有更深的体会。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的,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选自卫芳《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底蕴及精神突围》,有删改)
4.下列不属于苏轼思想受儒、道、释影响的一项是( )
A.苏轼执着于人生而不执着于得失,热爱事业又不热衷于进退。
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化入自然,通过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表现对春天的愉悦。
C.苏轼在诗词中表现理趣,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说理,而是通过意象形象地表达。
D.苏轼年轻时即对人生的虚幻有很深的体会,人生如梦,虚幻不实,始终是他诗词的一个主题。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受宋代理学思想影响,宋诗创作不用形象思维,比较注重格物尽理,追求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统一。
B.苏轼据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学使他身处顺境时热爱生活和人生,处于逆境时则乐观通达。
C.苏轼诗词的哲理往往是通过自然法则或日常生活感受来揭示,避免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
D.理趣诗往往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其中的“理”可以说是诗的灵魂,“趣”则是诗的性格。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诗词的思想底蕴中,既有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张势,也有老庄所代表的痛苦心灵得以解放的精神张势。
B.在苏轼眼中,自然景物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中,诗人抒发自己游山感受的同时,还揭示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哲理。
C.苏轼极具灵心慧眼,儒家的经世致用,禅宗的彻悟,道家的旷达,使他的作品中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D.苏轼二十六岁时就写出了一些充满人生空漠感的诗篇,显示出他年轻时就有了以禅学为人生主导思想的倾向。
1.B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引导读者思考死亡的不饶恕人”错误,选项张冠李戴,第三段中说的是“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3.C
4.C
【解析】C项,这不是讲苏轼受儒、道、释思想影响,而是说他理趣诗创作的特点。
5.A
【解析】A项,“宋诗创作不用形象思维”错,不是不用,而是相对于唐诗来说不太注重。
6.D
【解析】D项,“一些”“诗篇”与原文不符,而且原文说“在苏轼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禅学主题”,而未说他“
以禅学为人生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