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4 KB
  • 2021-06-05 发布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6月)语文试题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下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5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15秒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上千年更多的突破。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15秒的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15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短暂为我们织出了21世纪最大的陷阱。这也是2018年4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的根本原因。无论是90分钟的时间提示功能,还是单日2小时的时间锁功能,其共同指向的都是用户在这款产品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网络时代,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更趋多元,“发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标准,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同样都是对对象的迷恋,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对抖音的追捧似乎和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无异:“……让我沉浸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遐想。我那么迷恋,近乎精神失常,以至自己想起来都要发笑。然而我兴致并未稍减,因为在这样的境况中,我只会无拘无束地听从我的喜好。”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但某种喜好为何吸引我?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告诉自己这一点的理智。‎ 人们对喜好的培养无法建立在外界环境的强制之上。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控制普通用户的兴趣必然行不通。已经开始走向成年的“00”后们,本就生在一个娱乐的时代,更不用提无数的娱乐软件、平台是如何通过变现在普通用户身上实现了巨富的梦想。而这种单向商业价值只会促使更多的商家投入到相似产品的开发中。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如今的抖音15秒也在不断尝试和真实的生活增加联系,有时间限度的“展示”功能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了宣传品牌的重要途径,如取得巨大轰动的“西安城市名片”正是利用抖音进行的一次正向创意。‎ 从实践的角度说,今天的人们在科技与自我之间呈现出了迷失的状态。当人类无法抗拒技术的魅力或牵引时,我们起码应当选择更有益的态度,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价值。‎ ‎(摘编自吴卉《抖音的时间成本与大众的快乐密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抖音和其他网络娱乐产品一样,是一种消遣载体,它让用户极易从使用中获得快乐。‎ B. 针对用户在抖音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抖音视频已经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 C. 今天的人们对快乐虽然有着多元的理解,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 D. 现实中,我们无法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 方式来控制用户对抖音视频的喜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否定了用娱乐速食性来批评抖音的说法,同时提出如何看待抖音的问题。‎ B. 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话旨在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C. 文章用“西安城市名片”事例论述抖音在增强与真实生活相联系的方面有了积极尝试。‎ D. 文末指出人们当下的迷失状态,提醒人们用有益的态度去思考科技为生活创造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抖音里15秒的视频可以让人们用超短时间达到收获强烈快感的目的,这种交易划算。‎ B. 抖音视频满足了我们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 需求,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 C. 关闭抖音视频后会产生巨大 空虚感,这说明抖音视频只是瞬时的陶醉,并不值得拥有。‎ D. 越来越多的商家投入到抖音相似产品的开发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商业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该文件明确,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根据这份文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这一重要节点上,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体现了全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重点任务》指出,要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 ‎(摘编自《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影响几何》)‎ 材料二:‎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都市圈承载着一国的经济、文化、信息、科技、知识、人才等核心力量。都市圈首先需要经济、文化、科技等高度发达的核心城市,其次需要圈内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全面一体化,从而使得不同区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然而,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人才的流动,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前提。没有社会体制的一体化,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一体化,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都市圈的户籍管理由“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到“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的改革,将有力扫清阻碍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 调整落户制度,实现小城市落户的全面放开、中等城市落户的逐步放开和大城市落户的合理放宽,释放不少改革红利。但需要正视的是,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育、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差距仍不小,农民在中小城市的落户意愿不高,户口隐形标签仍然存在。在户籍制度改革即将迎来“大考”之际,“城市群的户籍一体化”打开了突破口,将成为户改的新方向,必将有力促进“一亿人落户”的规划目标早日实现。‎ ‎(摘编自《以都市圈融合促进户籍改革》)‎ 材料三:‎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既需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也需要农民工群体。现代城市的竞争体现在人力资本的竞争上,农民工正是人力资本的重要一环。前几年,一些城市背离了城镇化规律,企图只要白领置业,不要蓝领落户。表面上看,这降低了城市公共服务费用,实际上对保持城市竞争力不利。一些大城市居民常抱怨请工难、雇工贵,其中固然有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的因素,但也与所在城市户籍政策密切相关。‎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策希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能在城市落户。不过,也有部分进城农民工仍不太愿意落户,实际落户进程并不及预期,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有些地方过多考虑落户增加的短期成本,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人口红利。这些城市虽然放开落户,但舍不得给予相应的公共服务,对农民吸引力不大;二是随着农村条件逐步改善、农村各类权益在增值,一些农民不舍得附加在土地上的各种权利,他们认为保留农村户口会更“吃香”。 ‎ 说到底,农民关心的不只是户口本上的“城镇”或“农业”字样,关键是依附其上的各项福利能否同步跟上。至于选择落户哪座城市,往往会看经济安全感和情感归属感强不强。因此,各地不妨在农民“等等看”的同时,积极完善配套改革措施,提高户口背后的含金量,让他们在城市也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摘编自《户口“含金量”比落户本身更重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文件规定,取消城区常驻人口5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大城市要调整积分落户政策,把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作为重要积分项目。‎ B.都市圈“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的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户改的新方向,有力地促进了“一亿人落户”的规划目标早日实现。‎ C.一些大城市出现“请工难、雇工贵”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但也与所在城市不允许蓝领落户的户籍政策密切相关。‎ D.农民落户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这里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情感因素,在农民“观望”的时候,我们要跟上各项福利,并要有耐心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差别化精准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和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的关注,体现出大城市落户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B.在财政方面,2019年国家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这就能使落户城市人口的公共服务得到保障。‎ C.农民对城市给予的公共服务不满意,或认为农村的各类权益比落户城市带来的权益更大,所以落户城市的意愿不高。‎ D.有些城市过多考虑落户增加的短期成本,忽略了人口红利因素,体现出目光短浅的一面,新的政策将会对此起到矫正作用。‎ ‎6.我国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有何意义?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 戒心 旧历,腊月初八。年越来越近了。‎ 民工张老四正使劲将沙料和水泥铲进搅拌机。虽然是寒冬,但张老四额角的汗珠还是簌簌地滴落下来,和进沙料和水泥中。‎ 张老四已记不清楚,他来这个工地是第几个年头了。只知道,那房子是一栋接一栋地平地而起,耸入云霄。来的时候,张老四四十多岁,身强力壮。转眼间,已过半百,走起路来,背已略有些驼了。‎ 张老四趁机器和泥的空儿,又从内衣兜里掏出女儿的照片来。照片上是一个十五六岁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两根粗粗的羊角辫,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张老四仔细端详着照片,想象着女儿现在的模样。又一年多没有见到女儿啦,心里怪想的。‎ 正月过了初三出去,腊月过了二十四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老四家盖起了楼房,女儿有了新衣裳,家里日子宽裕了。但张老四更加想家了,每次趁休息的空儿,他就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接着咳嗽不止。‎ 张老四常想,把今年干完了,说什么明年也不干了,回家好好地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可是到了正月,当家里各项开销都列出来,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他歇不得,家还得靠他。‎ 但张老四从不怨天尤人,他相信,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总有一天,他不会再想家,可以天天呆在家里。春天来了,牵着家里的两头黄牛,去山坡上放牧、踏青。冬天来了,就坐在家里灶下的柴火旁,烤火拉家常。这样简单的生活,却成了张老四心中的奢望。‎ 腊月初八,在乡下,又是各家打扫卫生,煮腊八粥,为过年而准备着的日子。此刻,他似乎又闻到了家里腊八粥里散发出的浓浓香味。‎ 乡下有句俗话:“月怕过半,年怕过中秋。”腊月到了,年还会远吗?远方的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回家的脚步声越来越大了。‎ 回家,今年一定得回家。张老四想。去年,他没有回家。他和另外几个工友留下来一起照看工地,老板给他发双倍的工资。但今年,他下定决心,就算老板给他三倍的工资,他也要回家过年。‎ 张老四正站在那里发愣,民工小刘走了过来。“张老四,在干什么呢,又在想家呢?”小刘的声音不大,却把张老四吓了一跳。刚才,他真的走神了。‎ 小刘给张老四递上一支烟,客气地对张老四说:“张大叔,有件事求你帮个忙,中不?”‎ ‎“说吧,能帮的一定帮。”张老四在工地上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好人。最脏最累的活派给他干,他也毫无怨言。哪儿缺人,他就在哪儿顶上。‎ 原来小刘在工头那儿得知,今年工地上安排他和另外几个工友过年一起在工地上值班。而小刘前几天接到家里电话说,家里给他找了个对象,让他春节回去和人家见面。小刘来工地好几年了,一直都单身。可这次有了机会,又听工头说让他过年值班。小刘一听就急了,于是想到了张老四。‎ 张老四听了小刘的难处,也有些为难了。小刘让张老四代替他,春节在工地上值班。可先前他已经打电话给妻子和女儿说,今年过年一定回家的。他是真的很想家了,很想回家了。‎ 张老四又猛吸一口烟,心情有些沉重。他可以拒绝小刘,小刘也没有理由责怪他。可是既然小刘找到了他,就是对他的信任。他是和小刘同一年来的,眼看小刘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找到对象,他心里也急啊。如果担误了人家,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小刘见张老四有些为难,又趁热打铁道:“张大叔,求你帮个忙了。过年老板付你三倍的工资,我再自己掏一份给你,你看成吗?”‎ 张老四想了想说:“好吧,过年我就替你值班吧。但我不要你给的那份钱,你回家去,好好相对象。我等着吃你的喜糖。”‎ 张老四说完,小刘心里激动不已。忙说:“张大叔,谢谢你,喜糖喜酒一定忘不了你的那份。”‎ 回家,又回不了家。‎ 回家,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张老四的另一个奢望。‎ 张老四把女儿的照片又收进内衣兜里,他不能再看,越看,只能越想。他又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苦笑了一下。‎ 张老四自语道:“赶明年吧,赶明年一定回家去过年。别人求我也没用。”‎ ‎(本文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老四在寒冬腊月挥汗如雨地工作,几年间,城市的高楼一座座拔起,他却耗尽了身力,在辛苦的劳作中,给他安慰的是口袋里的女儿的照片。‎ B. 张老四外出打工逐渐使家里宽裕,他想回家不再打工,但家庭财务状况使他的愿望难以实现,和家人在一起过平常人的生活成了他的奢望,对此他很是愤懑。‎ C. 腊月初八是个特殊的日子,勾起了张老四对回家的期盼,他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文中写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衬托了张老四想回家的迫切心情。‎ D. 小说写了城市工地上的普通民工,展示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张老四是千千万万城市普通民工的代表,他们虽然渺小,但内心是丰富的。‎ ‎8. 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9. 小说的题目是“回家”,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张老四想家展开的,如果以“想家”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 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 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寻正国子博土/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又叫表字,通常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 《论语》,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 C.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也可以用来指优秀人才等。‎ D. 六艺,通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 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 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 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晩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书咄咄:晋殷浩被废黜后,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唐司空图隐居山中,作《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汉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虽未入秋,但秋意来袭。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也是词人心绪的外露。‎ B. “断云”句写江上风光。漂浮水面的片片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这景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 C. “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景,池塘里红莲盛开,相互偎依,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却静静地兀立着。‎ D. “醉”字由荷花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造意遣词,俱尽其妙。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优美。‎ ‎15. 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写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乐声忽而流畅、忽而滞涩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浙江省教育厅将联合八部门,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严禁明确使用APP布置作业。家长苦于各种APP久矣,此番浙江叫停APP布置作业,简直是大快人心。尽管该规定出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相关文件,但不得不说的是,APP布置作业这一现象的危害,绝不仅是伤害学生视力那么简单。其背后,是商业势力对校园   的渗透。按照商家的说法,作业APP具备即时上传、实时交互、大数据分析等等优势,可细想开去,这些所谓优势完全是   ,教师们必然不会在下班时间守着APP随时查看学生作业,更不用说在线辅导了。   的作业APP的出现,其本质乃是市场利益激励下,商业势力之于固有教育教学方式的生硬改造。这是一种外部乱入的“互联网+”,而不是学校自发生成的。一些学校之所以对让学生安装、使用某些作业APP   ,不过是商业利益的驱使而已。‎ 禁用APP布置作业,还学校以干净,还家长和学生以清净,(  )毕竟,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作业APP,而这些APP本身,也无法提供不可替代的有益帮助。‎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 B. 浙江省教育厅将联合八部门,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 C. 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的《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严禁明确使用APP布置作业。‎ D. 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明确禁止不得使用APP布置作业。‎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无所不至 不刊之论 形形色色 一马当先 B. 无孔不入 无稽之谈 形形色色 趋之若鹜 C. 无所不至 无稽之谈 琳琅满目 趋之若鹜 D. 无孔不入 不刊之论 琳琅满目 一马当先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绝对不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而是否定技术工具的价值。‎ B. 这是否定技术工具的价值,也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 C. 这绝对不是否定技术工具的价值,而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 D. 这不是否定技术工具的价值,也不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 ‎20.下列是一些古装剧中的台词,每句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1)来客祝贺朋友女儿出嫁时说:“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呀。”‎ ‎(2)雷横一边接过晁盖送的银子一边说:“多谢大哥,我就笑纳了。”‎ ‎(3)“今日府上一叙,未见乃弟风采,甚是遗憾。”‎ ‎(4)出门送客,说了一句:“款待不周,还望海涵”‎ ‎(5)“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 ‎21.仿照句子,再往下续写三句。注意句式和修辞,以及上下的语意连贯。(6分)‎ 乡愁是一张网,你就是那网中的船,夜深人静的时候,摇我轻轻的眠。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车从乡镇开往县城,车厢地上有几片菜叶子。一位小男孩从司机座后取下一个塑料袋子,弯腰拾起菜叶子,拾完了还不算完,他穿梭在车厢前后,把乘客脚上带上车来的杂物和一些细小垃圾,全部认认真真地捡了个遍。坐着的大人们感动了,这孩子,多好啊!大家表示今后都要这样做。司机对孩子说:以后你再坐车,我给买票!孩子妈妈婉拒了这份好意,并说平常我们就是这样教育的,要他养成这样的习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C项,“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错误,文中说“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故选C。‎ ‎2.B项,论证对象分析错误,“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分析不当,原文是说“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应是论证了人们都会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听从自己的喜好。故选B。‎ ‎3.A项,“这种交易划算”判断不当,从文中“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及“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可知;B项,“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说法错误,文中“似乎”两字表明了作者并不赞成这一说法;C项,“并不值得拥有”说法绝对,从原文“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以及“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可知。故选D。‎ ‎4.D 【解析】A项,城区常驻人口300万—500万的型大城市只是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不是取消落户限制;B项,未然变已然,注意原文的“将成为”“必将有力促进”;C项,两个原因之间没有主次关系。‎ ‎5.B 【解析】“使落户城市人口的公共服务得到保障”不仅要有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省级财政乃至地方政府的支持。‎ ‎6.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有力扫清阻碍都市圈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释放改革红利,同时给城市带来人口红利,保持城市竞争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7. B “对此他很是愤懑”与原文不符,文中并没有描写他的这一心理。‎ ‎8.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营造春节前那种充满希望的忙碌的气氛,为下文表现主人公热切期盼回家埋下伏笔。 ‎ ‎9. 以“想家”为题不合适。“想家”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不够含蓄。从全文看,“回家”还有另一层含意:回家好好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不再在外奔波了。这个含意提升了小说的主题。如果以“想家”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故事写张老四年复一年“外出”“回家”,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0. A 11. B 12. C ‎【10题详解】“以经入授”是教授经书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王人”是“送”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到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故选A。‎ ‎【11题详解】B项,“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错误,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故选B。‎ ‎【12题详解】C项,“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错误,张冠李戴,由“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可知,应为“齐神武帝命令文襄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他被文襄选中”。故选C。‎ ‎13. (1)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 ‎(2)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 ‎(1)“师者”,从师学习的人;“遂”,连词,于是;“诣”,到……去,前往;“受业”,跟随老师学习。(2)“以”,连词,因为;“寡”,少;“游”,游学;“未”,没有。‎ 参考译文:‎ 李铉,字宝鼎,是勃海南皮人。九岁入学,抄写《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家中一向贫困,常常春夏时节务农,到冬天才入学。十六岁时,跟从浮阳李周仁学习《毛诗》尚书》,跟从章武刘子猛学习《礼记》,跟从常山房虯学习《周官》《兴仪礼》,跟从渔阳鲜于灵馥学习《左氏春秋》。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在徐遵明门下五年,常常是成绩最优秀的。二十三岁,就自己隐居起来研讨学术是非。编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以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共三十余卷。用心精勤刻苦,曾三个秋冬不备枕头,每次睡觉,和衣打盹而已。二十七岁,回家奉养双亲,因而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常有数百人,燕赵地方能谈论经籍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到李同轨去世,齐神武帝命令文襄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文襄选中李铉应旨,征召到晋阳。当时中山人石曜、北平人阳绚、北海人王晞、清河人崔瞻、广平人宋钦道以及善于书写的韩毅都在东馆,是各王的师友。李铉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文字多有错误,在讲授空暇时,就阅读《说文》《仓》《雅》,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名为《字辨》。天保初年,下诏李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人参议礼律,仍兼任国子博士。当时诏令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人起草拟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命令李铉和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讨论新历的得失。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到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杨元懿、宗惠振都任官到国子博士。‎ ‎14. B “这景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对诗句画面意境理解错误,应该是描绘出一幅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给人苍茫、开阔的感觉。故选B。‎ ‎ 15. 词人连用三个典故,看似向往安闲隐居的生活,实际上是悲愤故作旷达之辞,词人志在恢复中原,却遭排斥打击,感叹自己病后精力衰退,深恐无法为国效力。‎ ‎16.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 积上成山 风雨兴焉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7. A 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将”与“了”不合逻辑,可删除“将”;二是语序不当,“严禁明确使用APP布置作业”不当,应改为“明确严禁使用 APP布置作业”。这样B项,不合逻辑,“将”与“了”不合逻辑。C项,语序不当,“严禁明确使用APP布置作业”,应改为“明确严禁使用 APP布置作业”。D项,否定不当,禁止不得使用APP布置作业”否定不当。故选A。‎ ‎ 18. B 无 所不至:没有什么不去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无孔不入:指遇空隙就钻进去。亦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四处钻营。含贬义。根据语境“其背后,是商业势力对校园……的渗透”,应选用“无孔不入”。第二处,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无稽之谈:指没有根据、无从査考的说法。此处是说作业APP所谓优势的实质,应用“无稽之谈”。第三处,形形色色:形容事物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琳琅满目:形容眼前珍贵、美好的事物很多。此处用来形容作业 APP,应用“形形色色”。第四处,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或趋附。含贬义。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冲在最前面。形容走在前面,积极带头。根据语境“一些学校之所以对让学生安装、使用某些作业APP……,不过是商业利益的驱使而已。”,应用“趋之若鹜”。故选B ‎ ‎ 19. C根据上文语意,作业APP是技术工具,禁用APP布置作业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这句话语意应是肯定禁用APP布置作业是“回归教育内在规律的纠偏之举”。故选C ‎20.(1)“小女”改为“令爱”; (2)“笑纳”改为“收下”;‎ ‎(3)“乃弟”改为“令弟”; (4)“款待”改为“招待”;‎ ‎(5)“家父”改为“令尊”。‎ ‎【解析】本题句是祝贺朋友女儿出嫁的贺词,“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是谦辞,不能用于称别人的女儿,应改为“令爱”。句中“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不能用于说自己,可改为“收下”。句中“乃弟”,指你的弟弟,“令”有善美的意思,比“乃”有明显的褒扬赞美的含义,可以称呼对方的的亲属,结合“未见乃弟风采,甚是遗憾。”,可知应改为改为“令弟”。句是出门送客的礼貌用语,“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用在待客方面礼节有点重,可改为“招待”。句中“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是询问他人的话,应改为敬辞“令尊”。‎ ‎21.乡愁是一只船,你就是那撑船的杆,风里浪里的航行,支我生命的帆。‎ 乡愁是一江水,你就是那水波的涟,送不完潮涨潮落,迎不尽星移斗转。‎ 乡愁是一场雨,你就是那雨作的伞,干了我的黑发,湿了我的心田。‎ ‎22.‎ 参考立意:‎ 从小男孩行为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小事不小”“榜样就在身边”等;‎ 从小男孩妈妈行为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人格健全”“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家庭教育无小事”“做好事不图回报”等;‎ 从大人们反应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生活中的美好让人感动”“向榜样看齐”“传承正能量”等。‎ ‎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