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4.00 KB
  • 2021-06-05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7写作第5讲巧饰凤头妙铸豹尾作文开头结尾备考指南精题演练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 5 讲 巧饰凤头 妙铸豹尾- 作文开头结尾备考指南 1.请以“离别”为题,引用诗词写一段开头。 答案:(示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 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 2.请以“伸出手温暖他人”为题,写一段号召呼号式结尾。 答案:(示例)别去吝惜自己的帮助,别去埋怨社会的黑暗与阴霾,别让你的手长期放在 口袋里,别让你的善良、爱心和道德像时间一样流逝。纵使许多双手已变冰冷,却仍有温暖 之人愿伸手去维护道德,去温暖他人。做个温暖的人,伸出手温暖他人! 对点特训 17 (见专题活页检测 P41) 1.(2016·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漫画和背景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 背景材料: 青海学生周浩以省理科前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在北大学习感到“痛不欲生”, 后来转入自己喜欢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人人羡慕的高等学府退学转到名不见经传的技 校,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在审题时注意观察漫画,并抓住“背景材料” 中“后来转入自己喜欢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句中的“喜欢”两字。尽管北京大学是名 校,但是不符合周浩的兴趣爱好,所以周浩按照自己的喜好毅然选择了技校,可见兴趣、爱 好是他作出决定的主要依据。由此可以立意: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名校固然重要,“真 心”不可忽视;③我的人生我做主;④活出自我风采。也可从反面立意:①要理性,不能只 从兴趣爱好出发;②担当责任,摒弃小我。 例文: 我心自有清风明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鲁迅曾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奈凡尘俗世中桎梏重重, 人们只把已铺好的路称之为路,殊不知独辟蹊径也别具一番风采。就如同周浩一般,想我所 愿,做我所爱,任飞语漫天,流言不断,因为我心自有清风明月。 佛曰:“人人皆是一株妙法莲花。”无论你怎么开放,以什么方式开放,结果都是傲然 于水的洁莲。不必纠结于他人,无须桎梏于议论,心随我动,大胆前行,不必回首,我爱, 故我行。 卸下你的行囊,丢弃你的包袱,忽略旁人的质疑,怀揣寻梦的勇气,上路吧!人各有志, 做我所爱,理所当然。朱敏才从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变为衣着俭朴的支教教师,孙丽娜从优雅 端庄的高级教师变成烈日炎炎下的辛勤园丁,是什么让他们果断地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 是什么让他们置年老体弱于不顾?是梦想,是担当,更是兴趣与爱好。哪管沧海,哪管桑田, 不考虑艰苦,不在乎体弱,我爱故我行,因为我心自有清风明月。 村上春树曾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写道:“我还是无法抛却我的初心,不管它多 么沉重,有时又是那么黑暗。”的确,遵从本心,眺望未来,那是一种青春的姿态。不过是, 因为喜欢,源于爱,所以敢于梦想,敢于冲破世俗去做。陈欧的聚美优品如何得来?香水背 后的汗水你是否明白?“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 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往前是山隘,往后是阴霾,即使人生受命运主宰,执着的心 也不会更改。怀揣着初心,若爱,便只管前行。 大漠、骄阳、驼铃、足迹、书香、背影,三毛怀着对自然的无限向往与热爱,携着对世 界的无限遐想与感悟,踏沙寻梦,轻装前行。卸下心灵的枷锁,冲破世俗的束缚,且行且感 悟,且梦且珍惜。世间奇女子,谁人不叹?心有多远,就能到达多远。你的心镶嵌在了撒哈 拉大漠落日的余晖中,以梦为饰,给人迹罕至的荒漠增添了一抹绿。 马克·鲍尔莱因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 99%的事情 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因此,何必在意那么多,何必让小小的心脏不堪重负。想你 所想,做你所做,爱你所爱。 诚然,兴趣引领不是标新立异,不负初心不是执迷不悟。这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需要清醒睿智的头脑。我爱,故我行。这是成大事者应有的气魄。 我爱,故我行。任浊浪排空,我心自有清风明月。 2.(2016·湖北荆、荆、襄、宜七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个春天的中午,父亲陪他 5 岁的儿子在广场上玩。男孩手拿篮球在脚前拍打着,他瞄 准篮筐,双手托球,试图把球扔进篮圈,父亲坐在远处一条长凳上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不 一会儿,有几个大一点的男孩摇晃着走过来,一把将球抢走了,那个男孩被抛到了一旁,变 成了观众。 为了摆脱儿子的困境,父亲走向儿子问他是否想收回那个篮球。孩子回答说:“不,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想我能对付。”他静静地站在其他孩子们中间耐心等待,然后抓住时机猛然接住篮球,再将 它扔给大孩子中间的一个人,直到他们之中的一个又把篮球传给了他。 父亲坐在阳光下仔细注视着儿子的身影,心里默默地说:再见,我的孩子,你长大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生活哲理类的材料作文题。男孩的篮球被抢走了,他没有哭,也没 有去抢,而是在那些孩子们中间等待着,接到球后传出去,又接到了对方的传球。在父亲眼 中,孩子长大了。成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的人懂得如何去面对周围的环境,而有的 人考虑到的事情则少些。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1)从父亲角度:适时放手,不能 越俎代庖。(2)从孩子拒绝父亲帮助的角度:自立、自强。(3)从孩子解决问题的角度:投入 生活,不做“观众”;化“敌”为“友”,合作共赢;善于变通;学会分享。 例文:学会分享 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 有许多人正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人手 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 “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 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 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有说有笑。 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 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 喂对方。”教士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世人,人活在这个世上,一定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 行为习惯。我们在地狱里看到的那群吝啬鬼,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去喂对方。正像英 国诗人白朗宁所说的:“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分享爱,分享劳 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有些人做人往往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 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其实,从古 至今,奉献的意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你付出的并让他人从中受益的,另一层就是你从 你的付出中所得到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有时候是你看得见的,有时候则是你看不见的, 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自然好,而看不到的回报更可能是一种你精神上的丰富财产。 人们总是幻想能够过上天堂里的美好生活,正因为是幻想,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天堂离我 们很遥远,而其实,天堂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懂得分享,快乐和幸福往往便会“不请 自来”。 分享的要义来自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自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来自我们是不是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以摈弃那种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为他人付出的“地狱般的行为”。 天堂里能看到什么?那位教士已经告诉了我们,他看到的是“施恩与人共分享”,是 “献花者手中留余香”。正像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的:“神奇的爱,使数学法则失 去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 3.(2016·山西太原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旧报纸,若是卖给收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但上海吴江路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每张能卖到 200 多元。原来,商 家打出的宣传语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 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了一些历史韵味。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 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来赠送给长辈, 以引起长辈对青春的记忆。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 200 多元的高价,价钱翻了 千倍以上。可商家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曾引来多少人的嘲笑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则材料所讲述的事件,给我们带来两个思考方向。首先,是旧报纸。为什 么老报纸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而且还有人愿意买?材料中的一些词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怀旧情调、历史韵味、青春的记忆。原来,对旧时光的记忆也是一种珍贵的东西,这是我们 可以立意的一个角度。第二个思考方向是这个经营商家带给我们的。商家的这种经营方式, 当初曾引来许多人的嘲笑。但事实证明,他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并成功了。由此可以立意: ①眼光决定价值;②要敢于尝试;③创新思维能创造价值;④新鲜事物的成长常常伴随着嘲 笑;⑤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例文: 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是什么让一张旧报纸有了极高的附加值? 是怀旧的情调?是历史的韵味?还是商业的头脑? 窃以为,是卓尔不群的梦想!是敢想敢做的勇气!更是不忘初心的坚持!梦想,从来都 是如此,说的人多,做的人少!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历史传奇的史册里,写满了成功者被嘲笑的委屈,更写满了成功者梦想成真的荣耀和光 辉。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被众人耻笑,自不量力。但就是这样两位“氓 隶之人”奏响了亡秦的序曲。历史就是这样,用屈辱考验成功,用辛酸铸就伟业! 十三遗甲,问鼎中原 清太祖努尔哈赤,凭借先祖遗留的十三副盔甲,兴兵辽河边,转战白山黑水,统一女真 诸部,建国后金,创立八旗制度,为大清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兵力不足百人,武器装备不过铁甲十三副,要以这样的军力与幅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辽阔、拥兵百万的大明朝较量,简直是天方夜谭!刚开始就连他最亲近的将领,都劝他要继 续韬光养晦。而更多的人则对他的疯狂之举,报以轻蔑的讪笑!与他联盟的城主,不相信他 能成功,部队开拔之际,便弃他而去。但努尔哈赤并不气馁,他一鼓作气,一路上攻城略地, 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强大的敌人,无不臣服于他披荆斩棘的坚持和所向披靡的勇气! 回顾历史,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梦想,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嘲笑与质疑中,渐渐地实现。 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有坚持的勇气! 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绎着成功者被忽视的过往,更流传着成功者励志的艰辛和辉煌, 韩寒说出,“用稿费养活自己”时,引来了在场老师的一阵哄笑。但就是这样一个退学的高 中生,日后登上了中国作家财富榜。现实就是这样,用时间验证成功,用机遇书写传奇。 阿里巴巴,财富传奇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几度风雨,几度峥嵘。开设淘宝网,创立支付宝。2015 年双十 一,淘宝单日成交 900 亿元,马云开创了中国人的购物新格局。 而在 1996 年,创业之始的马云在北京推销自己的一款网络产品——中国黄页,业务开 展并不顺利。甚至,在他描述互联网经济时,被人嘲笑为是“骗子”。马云伤心却不绝望地 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如今的 马云早已成为叱咤商界的大佬。谈起曾经的创业艰辛,马云最常说的是:“与其说是互联网 成就了我,不如说是梦想成就了我!” 无论是历史传奇,还是现实故事,那些曾经被嘲笑的人,只要怀揣勇气,不忘初心,坚 持下去,终有一天,那些被嘲笑的梦想,会让你的人生熠熠生辉! 4.(2016·安徽六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日,一则新闻在网络发酵。某女在地铁上大快朵颐,地铁吃凤爪,骨头满地存。 后续一:该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只是掉在地上,我想说确实不是故意扔的,因为 本身那天时间比较紧张,那天自己身上也没有带任何的比如特别的塑料袋等一类东西。我的 行为既没有打破文明尺度,也没有打破治安管理制度。在这个角度里面,我认为没有影响到 其他人,同时没有任何错。” 后续二:网友随意将视频上传,该视频经过网络传播,不断发酵,该女遇到千万网友的 指责,还遭到网友“人肉”,电话号码、职业经历、求学等隐私都被公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关注时事热点的材料作文题。女子在地铁车厢吃凤爪扔骨头,引发 乘客与之理论并相互对拍,该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众网友对其人肉爆料。这则新材料作 文的重点与深刻之处,不在于对“凤爪姐”不文明行为的批判,而在于对网络时代“网暴” 行为的理性思考。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1)“凤爪姐”角度:应具备现代公民素 养;恪守社会公德。(2)人肉爆料网友角度:非法的、不道德的网络暴力行为。(3)网络舆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角度:网络具有舆论监督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时代”亟待对网络 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监管。 例文:比“凤爪姐”更堪忧的是“网曝” 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认知误区: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然后肆意去审判处于道德的 洼地者。上海地铁“凤爪姐”被“网曝”一事,正是这种认知误区的典型。 这种“网曝”其实是典型的“网暴”——网络暴力。它通过网络去搜索、曝光、散播各 种信息,从而在舆论上对被曝光者施加巨大压力,来满足“网曝”者的猎奇心、表现欲和嗜 血本性——以舔舐他人痛苦为乐。这种“网曝”常以“公心”的面目来行“私念”,表面冠 冕堂皇,暗地里阴暗龌龊。 但在当下中国,他却常常如愿以偿。他公开凌辱了“被网曝”者,不仅品尝到虐待别人 的“快乐”,还赢得了“公众”的眼球与掌声。如材料中的“凤爪姐”,被“网曝”后丢了 工作,失了生计。“网曝”们必然是很享受这一过程,很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的。只是我们是 否想过:因为在地铁车厢里吃凤爪、扔骨头就被迫辞掉工作,这合法吗?符合道德规范吗? 显然,这既不合法,也不符合道德规范。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只能依法处罚其扔垃圾 的行为,而不能牵连、扩大至其他方面。对“乱扔垃圾”者进行教育和处罚,是为了维护和 倡导文明,而不是为了迫使其失掉生计。“网曝”的所作所为,比“凤爪姐”更堪忧,对社 会文明的破坏和毒害更甚。“凤爪姐”仅是个别现象,“网曝”却是集体行为。而且“凤爪 姐”以“恶”的面目出现,极易被人辨别与制止;“网曝”们却以“善”的面目很隐蔽地行 “恶”,煽导舆论、毒害社风,却不易被识破与惩处。两相比较,“网曝”之害远甚于“凤 爪姐”者。2013 年高中女生琪琪因被怀疑行窃惨遭“网曝”而自杀,这样的“血的教训”, 似乎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深刻反思。 “网曝”的盛行,有其诸多因素。一方面,“网络时代”是新兴产物,社会各界对其认 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道德塑造上正处于摸索期、模糊期。另一方面, 当下民众现代公民素养的缺陷、“娱乐至死”社会风潮的肆虐,使得“网曝”这类“审丑” 的“集体狂欢”不时上演。但更深层的因素,应该是我们盛行的“道德审判”的民族文化弊 病。 要防止“网曝”变“网暴”,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建设、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与道德; 一方面我们要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矫正“娱乐至死”的低俗社风;更重要的方面是对嗜好 “道德审判”的民族文化弊病的根治。若能如此,则健康、文明之中国网络时代可待矣。 5.(2016·河北衡水中学一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材料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 8 点到 10 点之间。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 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成功会向你招手。 材料二 有人曾说:“15 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 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18 岁时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 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 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可能错过新 风景,错过让你成功的人和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复合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一是对哈佛理论的 分析,强调的是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的业余时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做一些 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材料二给出的是学游泳与学英语两种现象,并由 此强调学习不要畏难,学习要趁早,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人生奠定基础,勤于学习才能成功。 复合型材料,需要理解材料间的共性。这两则材料所讨论的共同话题就是学习的重要性。具 体分析时,可以围绕学习的意义、价值、方法等展开思考。由此可以立意:①抓紧时间,坚 持不懈;②学习要吃苦,学习要趁早,才能美化人生;等等。 例文: 求学纵横谈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处的“物”即为“学习”, 由此可见,人生贵在求学。 凡事都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考虑,求学也不例外。纵向上的求学是时间上的积累, 抓紧时间学习是纵向的真谛;横向上的求学则是范围上的扩展,泛学与精学是横向的奥秘。 求学是实实在在的付出,绝非动动嘴皮的巧活,求学需要一个人真正静下心来花大量的 时间。时间从何而来?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因 此我们要善于并勇于去挤时间。散步时的沉思,小憩时的冥想,排队时的默背,临睡前的回 味……零碎的时间处处有,只要肯去利用。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所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拥有了超越他人的法 宝,我们就能赢得纵向求学的胜利。 当然,赢得了纵向求学的胜利并不等于求学的成功,还有横向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人生是一个多元化小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单凭一种技能而生存下来。所谓的“一招鲜, 吃遍天”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我们可学的范围极广,只要是正面积极的,如果有精力和 时间,那我们就应该尽力去学。“艺多不压身”的确是至理名言。同样的学历,同一个岗位, 你比别人多一种本领,那你就比别人更容易受到青睐。《水浒传》中的东京泼皮高俅的飞黄 腾达,还不是因为那一脚绝妙的蹴鞠?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好的青春年华,多汲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抓住一切机 会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略知皮毛也好,登峰造极也罢,只要去学就总会有收获。 要相信,没有一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日后保你成功的没准是你在无意间插在河边的一 棵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求学的路很难,你也许会头破血流;求学的路又很简单,只要抓紧时间。随时随地随意 学,纵向横向两手抓,你一定能在求学的路上走得从容有序,一路花香。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 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按百度百科中的解 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 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 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 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 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 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 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 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 与“闲”的关系行文。 例文: 于忙碌处觅充实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 奋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 暇。”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闲 暇”的可能。 私以为,“忙碌”与“闲暇”并没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 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 充实。 生命的充实,正来源于人的心态。所谓的“忙碌”,在有些人看来,是生命的折磨与压 榨,这样,其人当然会有暴戾之气,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 开始了”吧?而绝不会真正如福楼拜把日出视作风景与感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的 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虑不 安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有“此 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空闲”也便成为天方夜谭。 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是缺憾。 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才有可能在生命 中找到“闲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活。 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 暇。”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 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爱。 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7.(2016·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 位 51 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 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 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 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 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其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 气,但其效果究竟如何?他的这种做法达到预期效果了吗?材料第二段中的三个问句引导考 生往不同的方向思考。因为材料中有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所以可以从不同主体的角度确定 写作立意,也可以从综合的角度确定写作立意。 (1)从学生的角度:①要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不要盲从。对于教授“求侮辱” 的行为,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拒绝跨过去,并大胆告诉张教授自己不会因任何人的命令或鼓动, 做出违背个人原则的、辱及他人的行为,而这恰恰是不屈从权威、有独立人格的表现。②社 会缺乏挑战权威的土壤,长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年轻人的盲从(从众)心理和独立人格 的缺失,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 (2)从老师的角度:①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培养独立的人格,不能一蹴而就,想用一个 教学行为来达到这一目的,是一种急功近利求速成的做法,折射出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良好的意愿,需要借助恰当的方法去实现。如果只有好的意愿而方法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 反。③老师能放下架子、放低姿态,以身试“法”,精神可嘉,但没有注意效果。(方向、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④张教授以“胯下之辱”让学生们“体验”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教育 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张教授的创新教学方式值得提倡。 (3)从综合的角度:①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②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例文:反抗权威,从心开始 年过半百的武汉理工大学张教授伏身于冰冷的地面,让学生跨过自己的身体,以示反抗 权威的精神。不可否认,张教授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学生用真理反抗权威。他委身地面的勇气 和无私,令人称赞,然而是否跨过老师的“权威”就能不畏社会上泛滥的“强权”?是否这 种作业式的命令的完成,真的能激起学子们突破权威的信念?我认为,此当深究。 回望悠悠历史,敢于“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不胜枚举:从挥师远征的拿破仑到挑战大 师质疑乐谱的小泽征尔,从坚信“向西走也能走到东方”的哥伦布到在文革时毅然提出要 “计划生育”的马寅初——他们对权威的反抗,无不基于自身对事物的通透了解和对全局的 精准把握,无不是勇气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向权威叫板的基础是有足够的才学而充满自信, 而非起哄般的无所谓。因此,单单让学生从教授身上跨过或许仅仅增加学生们的盲目的胆识, 与反抗权威相去甚远,更无需提突破权威、有所进步。 另外,此举是否真的切实可行深得人心呢?我国自古尊崇师道。韩愈就有肺腑之言:“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当老教授屈身,师道尊严便就此降下。就如同一些学校,校 长为感化学生,而在开学典礼下跪一般,震撼人心却让人难以接受。不难想象,对老教授让 学生从身上跨过的命令,有许多学生是极不情愿接受,可碍于师长权威,硬是把一堂反抗权 威的主题课,上成了顺服权威的课,更有甚者会嬉皮笑脸地一跃而过,而此堂课之精华,却 如浮光掠影,转瞬即逝。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有 机融合,才有完美的结果。教授的一片赤诚之心,在“求跨过”这种表达形式下显得大打折 扣。而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更通情达理的方式,比如将突破权威不畏强权的理念植入人心, 开一场与资深教授唱反调的辩论会,让学生精心筹备,平等交流,又不失针锋相对,而不是 或草率鲁莽或压抑自我的一脚跨过教授。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碰撞另一颗心。”仅仅用行为艺 术是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的,过火的行为便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设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用 真理反抗权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才能真正突破形式的束缚,完成教化人心的终极使命。 反抗权威,莫拘于行。真理施行,当从心灵深处开始。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 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 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比喻性材料作文题。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缝隙” 不单可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 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 (现象)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留一道缝 隙”?(意义)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方法)如人 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该疏则疏,恰到好处。 如此一问,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 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 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由此可以立意:①艺术 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 尾”“冰山原则”“留白”等;②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 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③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④给持不同见 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⑤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 缝隙(空间)。 例文: 生命的空隙 生命如同一张弓,我们踩踏着它们,奔往各自的彼岸。但也别忘记,让你的弓弦放松一 下,否则它会断裂的。 朋友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章。我们都企盼着拥有真挚的友情。但我们常常也会忽略朋 友间的玄妙。拥有朋友,并不是说永生相伴,时刻相依,我们也需要给朋友空间。他有他的 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始终将朋友禁锢在自己身旁,那么终有一天朋友也会悄 然离开,留下一个伶俜的你。难道忘记了三国时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寻到了刘皇叔,但在他 的背后是曹操对英雄的尊重,给云长留下了一道缝隙,同时也为自己在华容道上留下了一道 生命缝隙! 情爱亦为生命中绚丽的一节。品读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苦,那是怎样一 个“悲”字!但它美,美得撕心裂肺,美得荡气回肠。纵然它没有缠绵的过程,纵然它要相 隔千里,但这段情却如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设想如果没有银河那一道缝隙,没有缝隙 的阻挡,那相思之情又怎会流传至今?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爱一道缝隙,让它在缝隙中滋长! 亲人是生命中最真挚的一页。在共同的血液里,我们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一起看 过多少次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我们常常在一起,以至我们之间彼此过于熟悉,连扎针的 缝隙都未曾留下。于是冲突拥挤也时常在我们和亲人之间发生。或许你的一句话刺痛了亲人 的伤口,或许你的一句话道出了亲人的难堪甚至隐私。你也许并非有意,但你们实在太了解。 因此在我们交流亲情的时候,别忘了也给亲情留下一道缝隙。给亲人们留下他们自己的空间, 让他们在其中享受一下独处的自由,欣赏一下没有你的风景。 张爱玲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多么的悲凉与无奈。可正是这生 命之缝中的虱子,给了生命别样的滋味。虽然有些苦,但决不平淡。 生命,并非填塞得很满才叫充实,有时那叫凝滞,生命需要一道缝隙,让沸腾的血液畅 流无阻! 对点特训 18 (见专题活页检测 P43) 1.(2016·陕西咸阳模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这幅漫画的寓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类、应用类或文艺类(诗歌除外)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物,画 面上两个人在放风筝,还有一个孩子在看;第二部分是文字,漫画右侧写着“东风浩荡扶摇 直上”。 理解漫画寓意时,要重点把握漫画中的文字,其中的“东风”可理解为“外在环 境”“外在条件”“机遇”等,“扶摇直上”可理解为成功、成才、自我实现、乘势而为等。 由此可以立意:①外在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②成功要善于借助外在条件;③抓住机遇才 能走向成功;④乘势而为,实现自我。 画面中的风筝,被人用一根线牵着,一旦飞到一定的高度,受线的牵制便不能往高飞了。 由此可以立意:①挣脱束缚才能飞得更高;②社会、学校、家庭应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充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的发展。 如果没有这根线,风筝便飞不起来,即使飞起来,也飞不平稳,毫无目标。由此可以立 意:①恰当的牵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②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引导、 关爱。 例文: 君子善假于物也 东风浩荡,扶摇直上,然若无东风千里,何以风筝者可直上云霄?故曰:“君子生非异 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善假于物。如列子者,可乘奔御风,假清风之力而游于天地山川。风者,天地之气 也。列子善知其性,亦假借之,则免乎行而游于天地山川。如吾曹亦能知物之性,乘天地之 正,御六气之辨,而吾曹亦可乘奔御风而驰万里也。风者,以其无形而随于万物之徙,无影 而存于万物之迹,故宇宙不断而风而不绝也 。风而不绝,而列子可乘奔御风,不以停也。 由此观之,君子善假于物,即可为常人不可为之事。 君子善假于物。《荀子》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其人不能水,试使其假以舟楫,即以绝江河;其人非利足,试使其假 以车马,即至千里也。事非难为,止以吾曹未得其法也。故吾曹之所以患于事有三:不患事 之难为也,患不与谋也;不患己之不若也,患谋之不效也;不患谋之不效也,患未假于物也。 假物之长,补人之短,则其善之善者也!故君子不事则已,事必有所成也。 君子善假于物也,如《游褒禅山记》者,即可援之为一例矣。至于幽暗昏惑而又无物以 相之,如此者,便不可极尽其穴矣,然若假借于外物之长,持之以恒,拥火把以入,更有外 物之利,孰谓其不可至邪?故君子善假于物,不以物之短而废物,止取其长者,极尽其能以 助之,则物尽其用而君子之事可成也。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然欲行之益远,则须假以外物之助也。人非生而可行万类之 事,然则假以外物之利,更倾心以待,则可为欲为之事且事必成也。故事之难为即假以外物, 假以外物则事将成,事将成而功必得也,其孰能阻之乎? 君子行事善假于物也,诚知其事之所以成,而不付诸践行,彼且恶乎待哉!故诚知其如 此,则吾曹实当记行事假物而为之,因势而利导之,则吾曹之事成矣!人生天地间,忽如远 行客。而其善假于物者,亦必将行之远矣。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鸟和巢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 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风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挂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依然存在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 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材料讲的是鸟与树的故事,要抓住关键句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依然存在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来审题,由鸟及人。本题意在引导我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磨难,也教育我们要有改变自己的 勇气。由此可以立意:①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要丢弃禁锢自己的老思想,打破固有的生活 模式,冲破原有的生活圈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道路,开创一片新天地。②要不 懈追求,不要安于现状。当鸟儿安于现状的时候,只能艰难度日,当它被迫寻求安身之地时, 却发现了绿洲,找到了更适合生活的地方。③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逆境和挫折是磨砺人 的最好的利器。当鸟儿赖以生存的老树被连根拔起以致走投无路的时候,它反而有机会去开 辟另一片天地。④生活最终要靠自己过,不要依赖别人,人要靠自己奋斗。鸟儿依赖老树, 其结果是当老树被连根拔起时,它失去了安身之所;而当它历尽艰辛长途飞行后,却发现了 一片绿洲。所以,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无往而不胜。 例文: 莫让“现状”遮望眼 哲人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快乐在于 安于现状,痛苦在于追逐梦想。宁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平静安稳固然可贵,但不安 现状往往让人渐入佳境。 前央视主持人王利芬就有一颗不甘于现状的创业心。从一名大有名气的职业媒体人,到 一位成功的创业者,王利芬在人生长河中选择了不安分。《对话》节目的大受欢迎是王利芬 在央视创业的第一次成功,而随后创办的《赢在中国》则把她在央视的事业推上了顶峰。可 生性不安分的王利芬却毅然辞去了众人向往的央视公职,转换轨道跨入了网络行业。而这只 因一种强烈的创业热情和尝试新的生活的愿望。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的“不安分”,使她最终 获得了接二连三的成功。正如保罗·科贺所说:“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 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 世界上没有可以久睡不起的温床,更没有可以安逸永存的桃花源。人人都面临危机,而 对抗危机的方法,就是不安于现状,不停地挑战。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登上了这样的车轮。 “创业教母”王利芬如此,马云、史玉柱也不例外。平凡的人之所以平凡,就是因为他太容 易满足而不求进取,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正是如此。时钟分秒不停,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否 也在不停地前进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我们不可以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因为千千万万的对手都在努力,在你睡觉的时候,在你 吃饭的时候,在你发呆的时候……只有不断地前进,不满足于现有成绩,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人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做一个平庸的人,人人都可以打破现状去追逐梦想。生命的长河漫 长而又奇妙,若你安于现状、犹豫不前,你又怎会见到对岸与众不同的风景呢?有人说,一 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逐梦……我要有挑战的人生而不是有保障的生存,我要实 现目标时的亢奋而不是陈腐而不真实的平静。”这就是王利芬用行动告诉我们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 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 世俗的礼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人生哲理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通过弟子与师父的对话,阐释了“玄 机”的真正含义。材料本身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充分理解师父的回答是立意的关键。由 此可以立意:①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②对待不同的人和事,要采取不同 的方法——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③做事要灵活变通,因人而异。 例文: 顺势而为,灵活变通 弟子觉得师父身上有着这样两种几乎完全相反的待人态度,所以觉得其中定有“玄 机”。 师父的回答则告诉我们,所谓的“玄机”,其实就是既要坚守原则,更要灵活变通:与 人为善是必须坚守的原则;坚守原则之外,还需因人而异,顺势而为,灵活变通,即对待不 同的人,应该持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方法。 自古及今,懂得灵活变通的人,做人做事,总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顺势 而为。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治疗面瘫,一般将针灸作为首选疗 法,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往往灵活变通而不拘泥一格,所谓“效因时而变,穴因人而异,刺 因证而定,针因病而效”。 驻军霸上的刘邦无奈地前去鸿门赴宴,他没有选择与项羽顽固抵抗,而是设法仓皇逃席, 虽然少了一些英雄的本色,多了一些小人的“风范”,但是他懂得灵活变通,楚汉相争四年, 最终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历史注定要成就刘邦这位英雄,是他的变通成就了他。 司马光砸缸这个事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灵活变通的例子。司马光小小年纪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懂得灵活变通,没有按正常的方法救人,而是用有些另类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所以这件事才 传为美谈。 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 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正是这种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让共产 党的革命队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当今的知名企业家中,马云是一位具有“剑走偏锋”的变通精神的人。马云说,如果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说,别人做高端,做大客户,我偏偏做中小企业;大多 互联网公司都把总部设在北京,而马云偏偏把总部设在杭州;因为没有理想的支付体系和信 用体系,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性地发明了“支付宝”。 马云最值得创业者学习的,是他的这种变通精神,这使得马云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 时间内完成了创业和发展的过程。 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坚守原则的同时顺 势而为,灵活变通,将一件件小事处理得恰到好处,最终必将成就我们辉煌的人生。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黑客和病毒制造 者利用漏洞让病毒或木马侵入他人电脑,从而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扫描电 脑,就是为了修复漏洞,保护电脑,使其不出故障。那么我们的内心是否也需要扫描呢? 请根据你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以现代网络技术为背景,以“漏洞”为话题,其实表现的是对人生的看 法。网络的“漏洞”需要修复,人生的“漏洞”更需要修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心灵上的漏洞,每一种漏洞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或者失败。这时,就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 对生活,不断地扫描自己的内心,修复这些漏洞。要修复这些漏洞,则需要不断反省,勇于 解剖自己,从而实现心灵的健康与纯净。据此,写作时便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及时扫 描“漏洞”,保持内心纯净;提升心灵境界,抵制外来诱惑;反思自身,修复“漏洞”。 例文: 心无洞,病难侵 电脑需要扫描,因为黑客和病毒防不胜防;人的内心也需要扫描,因为苦恼与忧愁无孔 不入。时常扫描自己的内心,才能修补生命的漏洞。 因为不懂得扫描,很多人会在痛苦中品味人生。不是吗?林黛玉临终时那一句“宝玉, 你好……”,便让人对《红楼梦》牵挂到心窝里。黛玉死得好凄凉,整个潇湘馆都笼罩了一 种冰冷的氛围。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呢?原因很简单,她的内心出现了漏洞:她对宝玉的爱, 始终不敢说出。而心机重重的薛宝钗正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漏洞,略施手段,便博得了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府上下的一致好评,最终,堂而皇之地披上了那件让黛玉渴慕已久的红嫁衣。黛玉啊,即使 你是玲珑心,又何尝没有漏洞呢? 因为内心留下了漏洞,殷商的霸业在美酒和女色的锤子声中坍塌,于是乎西周取而代之; 因为内心留下了漏洞,刘禅自以为固若金汤的蜀道在小人和谗言的斧子声中失守,于是乎刘 备的基业毁于一旦,司马家族登上了三国之巅。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 在扫描自己的过程中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这样,才能抵抗所有病毒的侵袭。 李世民是善于扫描自己的,所以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屈原是善于扫描自己的, 所以表现出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怀;陶渊明是善于扫描自己的,所以具备了悠然恬淡的隐士精 神。时时扫描自己,不让内心有漏洞,生命便会绽放精彩。 有一个人,内心从来不留漏洞,因此成就了生命的伟大。他就是曼德拉,一个让全世界 景仰的和平使者。残留的躯壳,为的只是留下光辉的岁月,无论周围有再多鄙视、再多风言 风语,生活中有再多的痛苦与挣扎,他都没有被击倒,因为他是永远不能被摧毁的自由战士。 曾几何时,身在狱中,他饱尝辛酸,历遍苦楚,但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爱的力量,始终没有 丝毫沮丧。他不断扫描自己内心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就像阳光,让他永远都能够看到生 活的希望。走出牢房的那一天,他获得了身体的自由。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的和平运动。 他的存在,让整个世界牵挂;他的离开,让整个世界悼念。他,因为守住了自己的内心,最 终成为一个世界人。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对于自己的内心,谁都应该拥有这样一种自省的态度。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免疫力,从而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侵袭。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远航之魂的舵与帆。 理性独自掌权,是一种局限的力量;热情不加束缚,则是自我焚烧的火焰。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名言为材料的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理性”与“热情”的对立 统一的关系。具体而言,材料中的“热情”应该理解为热烈的感情,与“感性”有关,但又 不同于“感性”;“理性”是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考虑的态度,处理事情不冲 动。第一句说的是理性和热情的积极作用,第二句说的是“理性与热情”要相互制约。具体 写作时,应写出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例文: 热情做事,理性思考 西方有句谚语:“每枚硬币都有两面。”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好的一面与坏 的一面,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对这句话仔细品味一番,忽然觉得为人处世何尝不也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如此? 我们平日里为人处世同样也有两个面:一面是热情,另一面则是理性。然而,同硬币的 两面有所不同的是:理性与热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水乳交融的。如果将理性比作一株生 机勃勃的小草,那么热情则是哺育小草向上生长的散发着温暖的春天的太阳。如果理性是平 原上耸立的高山,假如没有热情的加入,它便只不过是一座光秃秃的、毫无生命的山而已。 而一旦有了热情种子的落脚,它则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茂密的树林,五彩缤纷的花朵,以 及在树枝上嬉戏的鸟儿。正是因为有了热情的种子,这座理性的高山上才有了热情的大树、 热情的花,繁衍出这一片充满热情的景象。 理性的山峰因为有了热情的种子在上面生根发芽,才有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理性 地思考加上热情地做事,才能拥有不竭的创造源泉和无尽的动力。霍金是一位对科学充满热 情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成就是科学发展史上一座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巅峰,正是因为他 以百倍的热情加之以对科学理性的思考,才有了闻名于世的著作《时间简史》。法国伟大的 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他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朵璀璨的奇葩,他在创作《高老头》 时曾说过:“每当我创作时,我都会感到自己浑身上下充满力量,觉得自己疯狂了。”正是 凭借着他对创作的这种热情,再加上他那充满理性的文字,才诞生了一部又一部举世闻名的 著作。 鱼有了水才得以存活,水有了鱼才变得精彩。倘若鱼儿离开了水,它将是一条死鱼;倘 若水中缺少了鱼,那将是一潭死水。同样,缺乏理性的热情是一种盲目的冲动,缺乏热情的 理性将会因缺少活力而显得了无生趣。李白狂傲一世,有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但有 时却难免为名利牵绊,为前途忧虑。陶渊明欣然辞职,归隐田园,然而隐居者却终需友人接 济。他们除了有对理想的渴望,还有对生存下去的忧虑。前者是热情,后者是理性。都说诗 人是浪漫的,但诗人仍需要体验生活,他们多于不经意间汲取生活的甘露,酿造幸福的甘醇。 这,便是诗人对待热情和理性的态度。 那些拥有无限热情的人往往也有无尽的理性,正如那些生长在幽暗之处的苔藓,在冰冷 的夜色里,同样依恋着阳光。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一元钱, 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 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 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为学习的 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 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主要表述的是学校把奖学金金额改为一元钱的事情,包含的具体内容有: 学生不理解、校方解释、网友热议、媒体报道等。题干要求向校报的“学生心声”或“向校 长建言”栏目投稿。无论是向“学生心声”栏目还是向“向校长建言”栏目投稿,考生主要 是对学校做法进行评判,比如赞美、批评或辩证分析等。无论表述什么样的观点,都要注重 分析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之间的关系,分析学校做法的利与弊等,要注意语言不可偏激,要 合情合理。 例文: 校长,咱家缺灌醋钱不 校长: 您好! 为学校奖学金缩水为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的事,这几天,大家都窝了一股小火,都 说“买酱油的钱干嘛要拿去买醋”。虽然这个话有点儿刻薄,但我认为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本来,每年得到奖学金的人也不多,节省下来的钱也不多,但学校把本来属于品学兼优的学 生的奖学金一下子过渡到助学金上,一时之间我们感情上还转不了这个弯。 或许学校有全盘的考虑,不想用钱来禁锢甚至毒害学生稚嫩的心灵,不想让我们养成一 切向钱看的坏毛病。我想,学校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因为奖学金的钱毕竟很少,受众面也 窄。奖学金,是我们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后学校的一种物质鼓励,我们不会因为这些钱而变 成守财奴或者变成拜金主义的人。这就像过年时家长给我们压岁钱一样,一个是鼓励,一个 是祝福;我们拿了那么多年压岁钱,至今也没有“有钱才是爹娘”的思想。同样的,学校发 给我们奖学金,我们也不会因为这些钱变成一个坏孩子,最终成为金钱的奴隶。 或许学校有更好的打算,想扩大助学金的资助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学校的资助, 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有这种思想,估计是把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和能够获得助学金的学生 分裂开来了,我个人感觉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能够拿助学金的学生未必不能拿奖学金,本 来这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最终可以拿到奖学金,加上个人申请的助学金,他们的生活至少是 物质生活会更好些,现在奖学金缩水,说不定这些学生也在抱怨“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呢。 或许学校是想平衡金钱奖励和荣誉奖励之间的比重,用少量的钱来代替原来的标准,而 用荣誉证书来增加我们的荣誉感。我们感觉想法很好,但效果未必。无论是奖学金还是助学 金,受益的群体都是我们,改革最终也是为了我们,那么在改革之时,能不能让我们也参与 其中,与老师、领导一起探讨奖学金缩水的问题?改革,如果连我们都不能理解的话,我个 人感觉这种改革是要失败的。 所以有些同学就开玩笑:学校已经把奖学金定位为“打酱油”的钱,那干嘛要用这个钱 去“灌醋”呢? 校长,咱还是把奖学金归到本位比较好,“不要用打酱油的钱去灌醋”!您说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此致 敬礼 学生×× 2016 年 1 月 20 日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 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 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 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 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本题材料主要讲的是山村教师李云飞利用捐款带领孩子们走出山沟,感受外 面的世界的故事。从她的那句“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可以 推知她这样做的用意: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 负,有了目标才有动力。因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山村教师李云飞着眼于未来,富有远见。也 可从其他角度立意,比如我们对贫困地区的捐助大多停留于物质方面,而没有考虑到精神方 面,可结合一些贫困山区接受大量资助依然贫困的现象,说明精神上的帮助也很重要。 例文: 拥有远见,铸就人生 远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因为有了远见,老鹰才会毅然决然把小鹰推下悬崖,使其练 就强壮的翅膀,有朝一日能翱翔天空;因为有了远见,小溪才会曲曲折折一路克服高山峭壁 的阻隔,最终奔向浩瀚的大海;因为有了远见,腊梅才没有贪图春风细雨,而是选择了在冰 雪中傲然绽放,留得清气满乾坤。 没有远见的人如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孤陋寡闻,不知改变。人无远见,注定失败。山 村教师李云飞之所以会有如此惊人之举,是因为她知道,人只有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才有强 大的动力去改变。在这一点上,她是有着远见的。 历史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刘邦有远见,才会在鸿门宴上低声下气、曲意逢迎,最 终一统天下;项羽没有远见,才会放虎归山,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越王勾践有远见,才会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就霸业;吴王夫差没有远见,不听子胥劝告,沉浸在胜利之中, 最终身死人手。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有远见,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还记得梁思成保护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1 京古城墙那悲愤而又掷地有声的话吗?“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历史总是无情,我们 真的后悔了。梁思成有远见,才没有被所谓新的建设浪潮冲昏头脑,他明知道没有力量去阻 挡,却以拳拳之心逆流而动,他不怕误解,不惧诬陷。人只有拥有了远见,才会立足远方, 不囿于当下,产生力量,拨开眼前的迷雾。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有远见,才不会被安逸的生活束缚手脚。同在街头卖艺的黑人琴 手,十年之后再见已成音乐家的谭盾时不知作何感想!这又怨得了谁呢?自己因为死守住那 个“最赚钱的地盘”,十年之后仍然原地踏步,丧失了斗志。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满足于自 己舒适的生活而不肯去奋斗,如温水中的青蛙,不知潜在的危险,等到灾难来临之时,为时 已晚。有远见的人,如高手下棋,总能步步为营,看透全局。 所以,我们要有远见。有远见,才不会被困难荆棘吓倒。比尔·盖茨中途退学,开发微 软,被人嘲笑,若不是他有远见,相信网络会盛行于世,怎会有今天的微软帝国?牛根生若 不是相信未来的牛奶市场前景广阔,又怎会排除万难,建立如今的蒙牛伟业?董明珠若不是 相信自己能在空调市场一展抱负,又怎会努力拓展市场,经过一番打拼,在世界上拥有如此 高的知名度?因为有了远见,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有了远见的支撑,也就有了行动的力 量。 事实证明,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致敬。最美教师也会因她的远见为孩子们指 出一条光明大道。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生命的定格,也是美好的停留;也有人说,“人生若只 如初见”是一种无奈的奢望,也是一种懦弱的逃避。 上述说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材料中表达了两种观点。“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生命的定格,也 是美好的停留”一句强调的是生命中的美好,要珍藏美好的回忆、珍惜真挚的情感、坚持纯 真的情怀等。“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无奈的奢望,也是一种懦弱的逃避” 一句强调的是人生中有很多的逆境、艰难、困苦等,如果一味想象生活的美好,不敢直面残 酷的现实,就会成为一个懦弱的人。由此可以立意: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②敢于直面生活 的艰难困苦等。 例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 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 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七个字,写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如果只如初见,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2 切都是美好的开始,让人回望复回望,生活在一种甜美的回忆之中;如果只如初见,也便只 有开始的美好,没有了曲折的过程,则是不真实的人生。 童话中大都是以王子与公主结婚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结局,这是初见;但婚后 的生活童话中没有说,可以想象,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王子和公主也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 如果我们只贪恋“人生只如初见”这般的美好,可能就会不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不老的传说,流传甚广的是二人初见的美好,是《凤求凰》 乐曲的温婉缠绵;但人们有意无意忽略的是在外做官五年的司马相如给卓文君的“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数字信,这里没有“亿”。聪明的卓文君读出了信中司马相如的无 “意”,用诗歌挽回了司马相如的心。 人生有初见的美好,也有初见后的曲折。 初见,在西湖的断桥。白娘子与许仙在烟雨蒙蒙中相视一笑,眸子深处,是荡漾的心波。 初见,在清静的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房中相互支撑,同窗三载,情同手足。初见,在 巍峨的皇宫,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金碧辉煌中比翼连理。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都是美好;而“人生若只如初见”,也不过是一种期盼。 因为最终,西湖断桥旁没有了烟雨中的白娘子、许仙,只有镇妖的雷峰塔;清静的书院 旁没有了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身影,只有一对翩翩起舞的彩蝶;宫殿中没有了百媚生的娇 娥,马嵬坡上只有荒凉的孤坟。 “人生若只如初见”,宝黛初会后会各自转身,此后便没有了滴不尽的相思血泪;“人 生若只如初见”,隆中对之后,诸葛亮会转身卧草堂、饮绿茶、砍山柴,就没有了“出师未 捷身先死”的结局。 但是,如果宝黛从此成为陌路人,怎还有二人生命的流光溢彩?没有了眼泪,也就没有 了生活的真实,没有了生活的意义。如果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依然高卧草庐,怎还有 汉室的复兴、后世的敬仰?没有了征战,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美的;人生总不如初见,亦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