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 MB
  • 2021-06-05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衡阳县2017-2018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 ‎1、本卷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 ‎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 4、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 5、答第Ⅱ卷时必须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书写清楚,不能使用圆珠笔;‎ ‎ 要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第I卷(菇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支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祗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 ‎ ‎ 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祗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i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 B.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 C.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二项是( ) (3分)‎ ‎ A.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 ‎ 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 B.《西游记》为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之一。作为传统积累型小说,相比于《三国演 ‎ 义》《水浒传》¨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作家个人风格的印记。‎ ‎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 ‎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 ‎ 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 ‎ 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 B.《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 ‎ 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 C.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 ‎ 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 ‎ 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本题共3小题,14分)‎ 遗璞 贾平凹 ‎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现赏,遗璞村的人便祖 祖辈辈自豪。‎ ‎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 “城里人没来,一喝这茶就吐了。”‎ ‎ “城里人胃嫩。”‎ ‎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 “多亏就遗弃了它!’’‎ ‎ “多亏?’’‎ ‎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 “写咱遗璞村了吗?"‎ ‎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 ‘流放’是什么意思?"‎ ‎ “就是下放吧。"‎ ‎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十多个了吧?”‎ ‎ 他们扳指头数敷,果然十多个了。‎ ‎ “以后还能来吗?”‎ ‎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 “但愿他们能来。"‎ ‎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 “但愿……’’‎ ‎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看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 ‎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第一次重在表达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第二次重在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没发生根本改变。‎ ‎ B.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意识到自己所提到的信息被男人否定,意识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 ‎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 D.小说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既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又细致地提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5.从小说看,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 ‎6.结尾常能反映作者的艺术构思与创作意图,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小说尾段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 看罢《中华诗调大会》和《朗读者》,很多人邬嘉许它们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两档节目之所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深层次的缘由在于“真”,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董卿解释说,制作《朗读者》的初衷,实际上包含了“朗读”和“者”两部分,前者与事情有关,而后者与人有关。类似地,《中华诗词大会》虽然主题在诗词,但现众从节目中看到的不止是诗词,还有农民白茹云等普通挑战者的真实故事。‎ 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不过,应该继续追问的是:这些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尤其是在《朗读者》里,老实说从“朗读’’的层面,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但透过网友的评论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的主要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在一个马路上扶老人都可能产生风险的社会,濮存昕那句“记住帮助你的人,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恰恰回应了人们内心中对善的需求;而《愿你慢慢长大》中,母亲寄语孩子的“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所传达的,则是在一个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内心对安静平和的向往。也有人会认为,节目中传递的这些价值观念“距离现实太远”,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 ‎ (选白《南方日报》.2017.02.23)‎ 材料二:‎ ‎3个月,12期节目,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央视《朗读者》节目与观众共同享了68名嘉宾,6 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5月6日晚,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5月2 3日,《朗读者》研讨会在京举行。‎ 董卿介绍了节目制作的情况。她认为节目能够取得成功,首先是时机,当大屏、小屏被各种综艺充斥的时候,《朗读者》以文化节目出现,给现众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其次,是创新的决心,要把原创的文化节目做成功的决心, “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是节目的灵魂。节目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来读、读什么。制作团队最初也曾考虑过全明星阵容,但后 来发现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一定是情怀。这也成为了《期读者》选嘉宾的标准,主舞台出现的嘉宾,包含科学家、外交家、作家、曲艺家和普通人等。读什么,节目组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要和嘉实相符合,又要被大众所理解,文字的精神力量,彰显的善良、勇敢等优秀的品质,也会穿越时空击中观众的内心。最后,董卿说节目在新媒体引发的热度和年轻人对节目的热爱出乎她的意料,2万人参与了线下朗读亭的活动。‎ 节目中选了很多老人。从第一期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到最后一期八位老先生道出心中对“青春’’的理解,他们中最年长的102岁。北京大学的赵白生先生说,该节目是“以老创新”的老人秀,节目中的老年嘉宾都是“国宝’’;节目也是静心秀,比如许渊冲先生几十年静静地从事一件事情,让人们感受到什么是静心。‎ ‎ (选白《北京青年报》.2017.05.25)‎ 材料三:‎ ‎ 做节目要有文化担当。中央很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担当。一些地方电视台搞娱乐兴台、娱乐至死,整天打打闹闹,可能有不得已的市场压力,但确实也不可取。搞点娱乐,让观众轻松当然有必要,但站在国家层面、民族层面,精神文化建设、价值观培育必不可少。对央视来说,哪怕收视率低一点,广告降一点,也不能忘了自身的使命;反过来讲,主旋律的节目做得好了,品质上去了,收视率和广告也不会差,《朗读者》就是成功例子。‎ ‎ (选自《光明日报》,20l7.06.01)‎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朗读者的专业水准不是很高,但他们能够结合个人独特经历传达真切情感,所 ‎ 以依然能打动观众和听众。‎ B.节目旨在“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通过文字来传达善良勇敢等优秀的品质,与读 ‎ 者、观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C.节目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有2万年轻人参与了线下阅读亭的活动,他们对节目的 ‎ 热爱连董卿都感到出乎意料。‎ D.一些地方电视台在不得已的市场压力下,大搞娱乐节目,忽略了主流媒体的使命和 ‎ 担当,确实有不可取之处。‎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中作者引用濮存昕和那位“母亲”的朗读,传递的价值观虽然“距离现实太 ‎ 远’’, 但它为我们提供了比照、反省、激活自我的机会。‎ B.材料二第一段用一串数字概括了节目播出的时长、数量、内容、参与人数等,体现 ‎ 了新闻语言具体、准确、简练的特点。‎ C.材料二中,关于谁来读,制作团队担心过多的光环会削弱动人的力量,就放弃使用 ‎ 明星,而是选择了那些具有情怀的嘉宾。‎ D.赵白生先生评价《朗读者》最后一期节目是“老人秀”“静心秀”,这个评价包含 ‎ 了节目对人物及事情的关注,体现了节目制作的初衷。‎ E.三则材料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朗读者》节目成功的原因,强调了节目内容的重 ‎ 要性,对于综艺节目有借鉴意义。‎ ‎9.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朗读者》的成功经验,谈谈如何把文化类综艺节目办得更精彩。‎ ‎(4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爽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剌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 ’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 B.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 C.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 ‎ D.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名有字。柳宗元字予厚,名宗元;刘禹锡字梦得,名禹锡。韩愈称呼他们二 ‎ 人的字来表示尊数。‎ B.进士第是乘兴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博学宏词是唐代科举考试 ‎ 科目之一,属于制科。 .‎ C.文中称呼韩愈死去的父亲为“皇考’”,古称父母为“大人’’,“梦得亲在堂"指刘 ‎ 禹锡的父母健在。‎ D.集贤殿正字是官名,掌校勘书籍;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集贤殿是收藏整理图 ‎ 书的机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自幼精明聪慧,年纪很轻就已成才,后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发表议论 ‎ 旁征博引,令人折服。‎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拥戴。柳州虽然地势荒僻,但他依乡俗制订政令,在刺 ‎ 史任上政绩不凡。‎ C.柳宗元能急朋友之难。刘禹锡被遣播州任刺史,播州比柳州更偏远,柳宗元上疏朝 ‎ 廷与刘禹锡互换,得到批准。‎ D.柳宗元怀才不遇,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韩愈认为,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穷困到极点,‎ ‎ 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2)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逭像肃清高①‎ 三分割据纡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③,指挥若定失萧曹④。‎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①肃清高:清高品格令人肃然起敬。②纡,苦心谋划。③伊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武王的吕尚(姜子牙)。④萧曹:刘邦的得力谋臣萧何、曹参。‎ ‎14.下列对这前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进人祠堂,瞻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 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C.颈联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但指挥才能不如萧何、曹参。‎ D. “宗臣”二字,总领金诗。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浩气炽情动人肺腑。‎ E.全诗以叙述为主,句句含情,层层深人,荡人胸襟,动尔情怀。‎ ‎1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辩证关系。‎ ‎(2)《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 ‎ 法来描绘傍晚滕王阁周边的美景。‎ ‎(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包括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革故鼎新,侧面体现了自己所进行的教育实践以及 自己的教育思想。‎ ‎②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 ‎ ③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的一片静默,给听众带来极大的震撼,无以言表。‎ ‎ ④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 ⑤读图时代,“画传”更是将图片与文字鼎足而立,甚至是有“图胜万言”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此。‎ ‎ ⑥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毛姆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情节曲折多变,人物栩栩如 ‎ 生,赢得了“英国莫泊桑’’的崇高声誉。‎ B.小说<英雄的舞蹈》是一个新旧文化、新旧思想的交会时代为故事背景,用张小赖的话讲就是一个“这是个奇怪的、不可解的"时代。‎ C.从上周开始,山东某市警方开始为期3个月的创城交通卫生整治行动,首次对3名 ‎ 闯红灯的行人和骑车人进行了处罚。‎ D.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从科学 ‎ 角度对之进行研究和发现,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 ‎19.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刘的父亲因事未能到达会场,主持人对小刘说:“我去年采访过您父亲,亲聆先 ‎ 贤对朗读看法,受益匪浅。"‎ B·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 ‎ 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 ‎ 列其中.‎ C·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 ‎ 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D·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或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1)(3)两处每处不超过20个字,各2分;(2)处不超过2个字(5分)‎ ‎《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 (1) ,‎ 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之间变化不息。 (2) 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 (3) 。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21.下面是某客运站的进站流程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 ‎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6分)‎ ‎ ‎ 答:…………………………………………………………………………………………….‎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阎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C(3分)(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2. A(3分)(非作家创作主观动机)]‎ ‎3.C(3分)(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 ‎4. C(3分)试题分析:C项,从文中的信息看,村民们是因为老贾当官了才表现出来的骄傲,这一项分析完全错误,违背文意。‎ ‎ 5. (1)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 ‎(2)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 ‎(3)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救济。(5分)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但有时有些盲目,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有自豪感”的性格特征。‎ ‎6. (1)结局描写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修水渠,这样的情节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2)从创作意图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6分)‎ 试题分析:注意从情节安排的角度分析“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然后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 ‎7. B(3分)试题分析:A项,原文“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选项“朗读者的专业水准不是很高”过于绝对;C项,“董卿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节目在新媒体引发的热度和年轻人对节目的热爱”,选项只给出一个方面;D项,原文“可能有不得已的市场压力”。‎ ‎8. AC(5分)试题分析:A项,原文“也有人会认为”;C项,“就放弃使用明星”文中没有依据。‎ ‎9. ①从内容上:《朗读者》能够赢得观众,归根到底靠的还是节目的高品质和思想内涵,要把心思放在节目品质的提升上。‎ ‎②从效果上:要给人以精神上的滋养,《朗读者》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是因为与观众有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 ‎③从目的上:做节目要有文化立场和责任担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节目品质。‎ ‎④从形式上:要勇于创新。节目仅仅是内容好还不够,表达手段、呈现方式、舞美包装、互动渠道等都需要创新,要适应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习惯和特点,多学习借鉴新媒体的办法。(4分)‎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原文从“内容上”“效果上”“目的上”“形式上”进行概括。‎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10. A(3分)试题分析:“太常博士”官职名不要断开,“江南”作“县令”的状语,不做后句的主语。‎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太常博士”官职名不要断开,“江南”作“县令”的状语,不做后句的主语。‎ ‎11. C(3分) 试题分析:“皇考”是柳宗元死去的父亲。‎ ‎12. C(3分) 试题分析:原文“梦得于是改刺连州”,不是“互换”。‎ ‎13. (1)他的名声因此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5分)‎ ‎(2)为人处世上果勇(参加政治运动),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最终死于荒远穷困的边地。(5分)‎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慕” “交” “顾籍” “谓” “坐” “故”的翻译。‎ 参考译文:‎ 柳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拓跋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没有不通达事理。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力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以后又因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纵情于山水之间罢了,他的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这样话:“这之后才知道我先前不曾真正的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才开始。”‎ 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下达这个办法到其他的州,等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 ‎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他)向朝廷请求,准备上疏,情愿用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再次获罪,死也没有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子厚过去年轻,勇于助人,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被贬以后,又缺少有权有势的知己援引推荐,所以最终死于荒远穷困的边地,才能不得施展,抱负也未能实现。‎ ‎14. CE(5分) 试题分析:C项,“但指挥才能不如萧何、曹参”,诗句的意思是诸葛亮像“萧何、曹参”一样;E项,“全诗以叙述为主”错,应该是“以议论为主”。‎ ‎15. (1)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 ‎(2)对诸葛亮功业未遂深切叹惋。‎ ‎(3)寄托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悲伤之感。‎ ‎(4)抒发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6分)‎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垂宇宙”“失萧曹”“志决身歼”分析情感。‎ 16.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响穷彭蠡之滨 ‎(3)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给分)‎ ‎17. C(3分) 试题分析: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不忍卒读,望文生义;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刮目相看,对象用错;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不合逻辑。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18. D(3分) 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毛姆的短篇小说”和“英国莫泊桑”搭配不当;B项,搭配不当,“小说《英雄的舞蹈》”是“时代”搭配不当,另外介词残缺;C项,表意不明,“3名”意思不明确。‎ 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此题选项C是典型的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AB主宾搭配不当。‎ 19. ‎ C(3分)(“先贤”“忝列其中”“忽悠”错误)‎ 20. ‎(1)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 ‎(2)即便(回答“即使”“甚至”等也可得分)‎ ‎(3)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或:恰似生活一样充满变化)(5分,意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扣完本项得分为止)‎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缺乏文体感”,第②空注意后面的“也”,第③空注意后文“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 21. ‎ 乘客购票后,先通过预检口预检,再到验证口安检。人票证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人票证验证不符需至公安处置点接受验证,验证不通过将被拒绝上车,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6分)‎ 22. ‎ 试题分析:从材料的局部入手:1.到需要的地方去(经济落后、条件艰苦、需要人才、风口浪尖等)建功立业。2.到安逸的地方去(舒适、按部就班、没有风险),消磨意志,碌碌无为。3.到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依据自身性格特点特长等)。4.到现在能够去的地方去(扎扎实实,脚踏实地)5.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从材料整体入手:关于“变化”的思考:“到哪里去”,时代在变,人在变,去的地方在变,如何看待这种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进步还是退步?‎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