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范,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护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节更重要的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同时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C. 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的节俗。
D. 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总体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 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 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 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入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 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 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加入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 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 顾:回头
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兵:兵器
5.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6.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5分)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杜鹃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8.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第二句点题,由杜鹃鸟过渡到杜鹃花,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好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遗恨寄予眼前的“芳丛”,聊以释怀。
C.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E.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来源:Z。xx。k.Com]
9.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每小题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已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她眼里的菊花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柳永的《雨霖铃》中,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直抒胸臆,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鱼的故事
张炜
父亲也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
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
网一动,渔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
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来源:Zxxk.Com]
岸边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买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
父亲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还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
父亲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了。母亲喘着把鱼做好。
一种奇特的鲜味飘出,真好吃。这才叫好吃。
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很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我胆子大了,伏到父亲背上,脊背热得像炕。
父亲常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又差点全部抵销。这次父亲又捎回几条毒鱼,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亲仿照父亲上次那样把鱼剖开,从头全做一遍。还是鲜气逼人,又美吃一顿。
一个多钟头过去,我有点晕,真的晕了。接着我看见父亲全身抖动,手指像按在一根琴弦上,又颤又挪,嘴里吐出了白沫。母亲比我们好一点,脸也黄了。
母亲摇晃过来,我们扶在一起。母亲说:到外面采一点木槿叶,采一点解毒草。
我往外连爬带跑。草地上全是一样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来,抚摸我。我低下头,它们就像火焰一样烧我的脸。
母亲已经采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里。原野在眼前变成一片紫色,又变幻出更奇怪的颜色。整个原野都有一层紫幔,下面像有一万条蛇在拱动。它不停地抖、舞,升上来,眼看就要把我覆盖了。我不能挣脱。我想起了妈妈,睁大眼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听到一阵脚步声。
我躺在小茅屋里,旁边是父亲。母亲坐在那儿,旁边的碗里是捣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说:“孩子,你说胡话……”
吃毒鱼后一个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风。风很大,搅弄得整个荒滩不得安宁,各种大声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梦见一条小鱼,好俊的小鱼。它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走进了茅屋。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梳理透明的头发。真漂亮,除了有两个鱼鳍,到处和人一样。我扯着她的手在院里玩,一起逮蝉。[来源:Zxxk.Com]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想让她做我的媳妇。我不好意思。不过,幸福啊。
她说她要走了,但是还会常来小屋。走前她告诉我: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亲戚都给海上老大逮来了,他们死得惨。她让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们住手吧。如果他们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来。
我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母亲答应了。
小鱼姑娘又来了。她哭着,告诉我,他们还在捕鱼,海里那么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刚才路过鱼铺的时候,给好多睡觉的拉网人腿上胳膊上都扎了红头绳:我把他们扎住了,他们就不能下海了。
梦做到这儿就醒了。我觉得像失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来源:学*科*网Z*X*X*K]
母亲赶紧把我抱到怀里,问怎么了?我就告诉了这个梦。天亮后父亲要到海上去,母亲让他小心一点。她把我的梦告诉了他,说:孩子梦见好多拉网人都给扎上了红头绳。
父亲瞥了母亲一眼,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父亲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老大只是一笑。
那天傍晚风息涛平,老大就让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场风暴突来,出海的五个人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跌进了狂浪。他们无一生还。
父亲跑回来嘴唇都紫了,双手抖着跟母亲讲了风暴。
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直眼盯着我。
这就是鱼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没忘。尽管许多人说那只是一次巧合……
(选编自《上海文学》2003年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是:( )(3分)
A. 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拉网时渔老大和拉网人的呼喊,写岸边人面对活蹦乱跳的鱼的狂呼,都只是为了表现人们丰收的欢乐,表现自然可以给人们丰厚的馈赠。
B. “我”一家三口因吃大海中的毒鱼而中了毒,却又在草地上找到解毒草而获救。这个情节启示我们:大自然可能带来灾难,也能帮助我们渡过危难。
C. 在“我”的梦里,鱼姑娘说给拉网人扎上了红头绳,让他们不能下海。母亲因此提醒父亲,但父亲却毫不在意,结果一些人发生了意外,情节出人意料。
D. 小说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捕鱼过多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坠海而死的故事,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
(2).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捕鱼人的代表,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的后半部分详细地描绘了“我”做的一个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可可西里,鼓浪屿,一个被誉为西北“净土”,一个获赞为东南“明珠”,两地申遗成功,可歌可泣,每一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
②游老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使学生如坐针毡,不是姑息迁就犯错学生,而是以无穷魅力和有素的教养促学生健康成长。
③如果开发团队只考虑用户数量,对游戏内容放任自流,纵使在短时间内能取得佳绩,也会因过度消费用户而败下阵来。
④在他看来,崔永元向范冰冰道歉,娱乐圈中个人的恩怨可以告一段落,但税务部门刚刚开启的调查决不能就坡下驴、偃旗息鼓。
⑤6月3日,2017丝博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华州区展位前客商络绎不绝。
⑥吴女士说:“我家的生活垃圾经常不胫而走,我本以为是保洁人员帮忙扔掉的,后来才知道是我家隔壁的姑娘顺手给带下楼的。”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今天我们缅怀先烈,不仅要在宏观意义上加深历史认知、增进国家认同,更要在具象层面上记住那些为国家立下功勋的人,体味他们为着什么样的梦想走过怎样的路。
B.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除了制度供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银行不信任中小企业,继而无法产生信用关系。
C.市场经济是由一定的伦理制度来规定着。经济活动中,如供求、竞争等关系,都隐含在双方的契约伦理之中,成为市场主体就意味着对市场基本规范的认可与遵照。
D.在建军90周年阅兵中,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依次通过检阅台,近一半为首次亮相受阅装备,集中体现了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我将演唱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希望大家认真聆听。
B.老同学好!喜闻你的双生儿女独占鳌头,同时考入北大,我定居日本,不便回去,发个红包,以表祝贺。
C.听说令尊大人最近培育出了一种新型蔬菜,产量高,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我改天一定去你家拜师学艺。
D.会议非常精彩,尤其是最后我们单位一把手王主任的总结讲话,狗尾续貂,请大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15.下列对《张衡传》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者称为“孝廉”。
C.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D.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辞的委婉说法。
16.对下列古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莺语”来比婉转动听的琵琶声;以“幽咽”写“泉流”是拟人,以泉流之声写乐声又是比喻。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写一场战役“谈笑间”结束,是夸张;“樯”桅杆,“橹”船桨,合起来代指敌军战舰,是借代。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里的“献”“供”将远山人格化,说远山送来愁和恨,是拟人;“玉簪螺髻”,以女子的发髻头饰指美貌女子,属借代。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枝头的菊花被秋风吹落,稀疏了,消瘦了,是拟人;将人与花相比,表现了人被相思消磨得比黄花还憔悴、枯瘦。
1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记得还是在今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朋友饭后散步,不经意间来到岷江边。夕阳洒落了一江金波,一带秋水被微风吹皱。 这幅岷江牧鸭图,就这样沉入了我记忆的海底。
①一大群鸭,是从江心的舟坝上悠游过来的。
②赶鸭人手握一根扎了一个尾巴的竹竿,撑着一叶舢舨,紧跟在鸭群的后面,那份豪迈与自在,仿佛是率领百万大军。
③偶有飘落江里的叶,也是荡悠荡悠,久久舍不得漂去。
④江面平中带鳞,看上去像是一幅硕大的锦绣。
⑤一看便知,这是一群刚趟过秋收田野的鸭子,一只只肥硕,溜圆,摇头摆尾。
⑥江边的几株梧桐,肥厚的叶子已开始零落;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④①⑤②③⑥ D.④⑥③①⑤②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话疗”,意即心理咨询。指的是对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谈话治疗,使患者走出迷惑和困扰。其实,不只有心理问题的人需要“话疗”,①_________________。空巢老人之所以有这种需求,是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重要的社会互动,而空巢老人往往②_________________。因此把治疗心理疾病的“话疗”方法运用到老年人身上,尤其是③_________________,多给空巢老人一些“话疗”,就相当于给空巢老人补充了“精神补养剂”,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美国一位活了101岁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她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享誉全球。摩西奶奶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这三个人说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判断与选择。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1. A 2. B 3. C
4.D
5.C
6.B
7.(1)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弱小又怯懦。
(2)在这时秦王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8.BD(B“聊以释怀”不恰当。D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9.①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 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共6分,第一点4分,第二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1)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答案】(1). B 其中A项,渔老大和拉网人的呼喊,不只是因为丰收快乐,还是为了喊口号一起用力把网拉上来。C项,“父亲却毫不在意”说法不当,他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说明他是在意的。D项,“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说法错误,原文中鱼姑娘只是向我托梦,并没有劝告捕鱼人。
(2). ①勤劳纯朴。靠捕鱼维生,每天很早起来拉黎明网,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网,每一次都得费劲地拖。②
坚忍乐观。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反而非常享受劳动的快乐。③目光短浅。对捕捞不知节制,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④充满智慧,生活经验丰富。会做毒鱼,能解毒。
(3). ①借梦突出小说主题。梦中鱼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跟我玩并答应嫁给我,这寓意捕鱼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自然可以给予人类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诫人们如对自然的索取不加节制,就会带来灾难,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②为下文埋下伏笔。梦中鱼姑娘的请求暗示人类捕鱼已经过度了,给拉网人扎上红头绳的交代为后文所述的捕鱼人的意外死亡埋下伏笔。③丰富人物形象。在梦中“我”同情小鱼姑娘的遭遇并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表现了“我”的善良、单纯。④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梦中的鱼儿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会说话,有感情,用红头绳扎住拉网人的预言竟然在现实中实现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12. A 解析:①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用错对象,应用“可喜可贺”。②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定。这里误用褒贬,应用“ 如沐春风”。③放任自流:任凭事物自由发展,而不做干涉。此处使用恰当。④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此处使用恰当。⑤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使用恰当。⑥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播很快。此处应用“不翼而飞”。
13. A 解析:B.成分残缺,在第一个“信息不对称”后加“的问题”。C.搭配不当,把“规定”改为“规范”,“遵照”改为“遵守”。D.语序不当,“受阅装备”移到“近一半”前。
14. C 解析:A.“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这里用于选手对评委老师的要求,不妥;且“聆听”本身就有“认真”的意思。B.“独占鳌头”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此处应用“金榜题名”。D.“狗尾续貂”是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这里用来形容最重要的领导的总结讲话,不得体。
15.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学问和技能。)
16.C(“借代”错。“玉簪螺髻”是比喻山的形状。)
17.D
18.(6 分)
①很多空巢老人也需“话疗”
②社会互动不足(或“缺乏社会互动”)
③用到空巢老人身上,
19.参考立意:
①出名要趁早;②生命有四季,不同季节各有风光;③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