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0 KB
  • 2021-06-05 发布

西藏那曲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卷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劲头 劲敌 干劲十足 B. 应聘 应声 应有尽有 C. 助兴 兴奋 即物起兴 D. 下载 载重 载歌载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考生平时对重点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进行系统归纳并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jìn,jìng ,jìn;‎ B项,yìng,yìng,yīng ;‎ C项,xìng ,xīng,xìng;‎ D项,均读zài。‎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陷阱 消声匿迹 跻身 指手划脚 B. 暄嚣 嬉笑怒骂 撕打 一泄千里 C. 斟酌 鞠躬尽瘁 狡辩 山青水秀 D. 熨帖 人才辈出 诀别 所向披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形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消声匿迹,应写作“销声匿迹”。‎ B项,暄嚣,应写作“喧嚣”;撕打,应写作“厮打”;一泄千里,应写作“一泻千里”。 ‎ C项,山青水秀,应写作“山清水秀”。‎ 故选D ‎【点睛】‎ 字音字形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字形题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字形辨识法,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完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A. 稠密—浓密 批评—赞叹 恬静—安静 B. 着实—确实 羁绊—束缚 安分—安逸 C. 孤僻—偏僻 慰藉—安慰 绮丽—美丽 D. 苍穹—天空 腐朽—腐败 放任—放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中的词语,依据平时所学或词语经常出现的语境,分析词语是否是同义词,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你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A项,“批评”是指出错误,“赞叹”是赞美、夸赞;“批评”与“赞叹”语意相反。‎ B项,“安分”意思是人品本分老实,“安逸”是安闲舒适,所以“安分”和“安逸”不是同义词。‎ C项,“孤僻”是孤独、古怪的意思,“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所以“孤僻”和“偏僻”不是同义词。‎ 故选D。‎ ‎4.下列各组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天然牧场 陆地植物 僻静小路 B. 公开道歉 公平竞争 公正处理 C. 朴素自然 气势磅礴 自吹自擂 D. 生命顽强 疾病顽固 秉性顽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等。‎ A项,均为偏正短语;‎ B项,均为偏正短语;‎ C项,“朴素自然”“自吹自擂”是并列短语,“气势磅礴” 是主谓短语; ‎ D项,均为主谓短语。‎ 故选C。‎ ‎5.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捏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布达拉宫建筑精美、气势恢宏,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D. 他受邀出席某国际时尚品牌举办的晚宴,正装加身,器宇轩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A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句中用于修饰天津卫泥人张作品的活灵活现,使用正确。‎ B项,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句中强调家风的影响,应用“潜移默化”。‎ C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句中形容游客之多,使用正确。‎ D项,器宇轩昂,形容人的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句中形容某人穿正装的风度,使用正确。‎ 故选B。‎ ‎【点睛】作答成语类题目,考生需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特别重视。成语应用需要结合语境,不能一味强记。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不当、谦敬错位、修饰失当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曾几何时,在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上,华人富商以志在必得的气势,屡屡拍下具有标志意义的文物,无偿送给国家,这种爱国热情,真挚____坦诚,自然不容任何质疑,____无形当中,这种做法_____助长了国际文物炒家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理对中国财富进行的“二次掠夺”。以蔡铭超拍下圆明园兽首_____“不付款”为标志,华人回购流失文物的“不差钱”心理将会彻底被终结。‎ A. 而 却 也 但 B. 也 却 而 但 C. 而 但 也 却 D. 却 而 但 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本题侧重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真挚”“坦诚”是并列关系,可用“而”连接;“但”和“却”都表转折,“但”的语气更重些,“却”相对较轻;由句意可知最后一空填的词应表递进关系,所以只能填“也”;“拍下圆明园兽首”与“不付款”构成转折关系,所以选C项。‎ ‎7.下列括号中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 A.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B. 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江河里排着一条条船。)‎ C. 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我流下泪珠。)‎ D. 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一架飞机飞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意思。C项原句主要是强调“激动”的程度,缩句主要讲流泪的事实。‎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 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A项,语序不当,应将“支持”和“理解”互换位置;‎ 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D项,搭配不当,应将“推动”改为“促使”。‎ 故选C。‎ ‎【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B. 我不清楚初一年级是否有五六百名学生。‎ C. 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D.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A项“等”和“……”重复,“……”去掉。C项把顿号去掉。D项“老师再三对我说”后面是逗号,因为“老师再三对我说”是插入语。‎ ‎10.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④②⑤①③⑥‎ B. ⑥⑤①③④②‎ C. ⑥①⑤③④②‎ D. ④②①⑤③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句①和句⑤显然是针对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应该排列在一起,由句⑤中的“则”字可以看出①应该在⑤之前。同时又可以看出,对这两方面的表述应该是对句②中“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的详述。句④中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句③紧随其后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句③中的问题指的应该是句⑤中“精英文化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⑤③⑥。故选D。‎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①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对于作家而言,成名后粉丝会很多,所以第一空应选“锦上添花”;作家的知音会很少,作家也许会“寂寞”,所以第二空应选“雪中送炭”。‎ ‎②慧眼独具,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胆识过人,很有胆量,勇敢。依据第三空后面的“能看出天才”,可知第三空应选 “独具慧眼”;依据最后一句“敢畅言所见”中的“敢”和“畅言”,可知第四空应选“胆识过人”.‎ 故选B。‎ ‎12.下列名句出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宋代)‎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唐代)‎ 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渊明—汉代)‎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名家名篇,学生一定要多读多记,重点对文章作者、文体、作品出处、文学流派以及里面的经典名句做仔细识记。‎ C项,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 故选C。‎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3.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4. 下列文句中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兔走触株   走:逃跑 B. 因释其耒而守  释:释放 C. 而身为宋国笑   为:被 D. 冀复得兔    冀:希望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译文:有个耕田的宋国人,田里有个树桩子,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 短语“释其耒”和“守株”之间用“而”连接,表示承接,中间不应停顿,排除BD。“冀”表示希望,希望再得到兔子,所以“冀”放在句首,排除C。依据分析,断句如下: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B项,释,放下;“因释其耒而守株”译为: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Ⅰ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①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工作时,戴维爵士曾提醒他说,科学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且报酬微薄。法拉第却说这工作本身就是很高的报酬。因为在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他已经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在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索取的报酬。‎ ‎②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能够不懈地奋斗,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呢?尽管奋斗有时就意味着艰难和曲折。‎ ‎③有人或许会产生疑问,勤奋工作的目的,不就是要获得声望和财富,它本身不就是一种付出吗,怎么会等同于索取呢?提出这种疑问的人,他不知道在奋斗过程中的所获所得,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当我们在奋斗中遇到讥讽嘲笑而不为之所动时,我们获得的是忍耐和自信;当我们在奋斗中屡败屡战时,我们获得的是坚定的信念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心态;当我们在奋斗中面临各种引诱而能视富贵如浮云时,我们获得的是一份完善的人格。只有在奋斗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躁动和灵魂的升华,才能够书写自己辉煌灿烂的人生。‎ ‎④奋斗,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法拉第奋斗的结果不是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吗?奋斗,能够使我们获得造福人类的机会,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报酬吗?当老师看到学生们茁壮成长,当战士们看到人们安居乐业,当医生看见病人重现笑容 ,他们能不欣喜于自己不懈的奋斗吗?‎ ‎ 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是我们最高的理想。只有动机不纯,才会把奋斗看成是苦不堪言的事。在高尚的人看来,奋斗是生命的要素,是实现理想的必经阶段。‎ ‎⑤“生命不息,奋斗不已”,这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它还告诉我们奋斗非一朝一夕之事。应该持之以恒,应该切切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记住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诲,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⑥畏惧艰苦,碌碌无为是罪过。不懈奋斗,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 ‎15. 对文章第3、4自然段分析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A. 第3段论述奋斗使人获得忍耐和自信,第4段论述动机不纯使人苦不堪言。‎ B. 第3段从工作目的的角度论述,第4段从实现理想的角度论述。‎ C. 第3段从获得信念的角度论述,第4段从造福社会的角度论述。‎ D. 第3段从改造主观世界的角度论述,第4段从改造客观世界的角度论述。‎ ‎16. 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发出号召。‎ B. 本文用反问句式、排比句式层层深入论证。‎ C. 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论述集中。‎ D. 本文句式灵活,语言精练,气势磅礴,论证有力。‎ ‎17.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是 A. 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 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 C. 奋斗才是人生 D.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18. 下列不属于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 比喻论证 B. 对比论证 C. 举例论证 D. 道理论证 ‎【答案】15. D 16. A 17. B 18. 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把握文章的内容,需要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的上,概括作答。作答时,注意开头句、结尾句、表明作者主观倾向的关键句等。‎ 第4段首句“奋斗,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承接第3段改造主观世界角度的论述,引出第4段改造客观世界角度的论述。‎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前,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A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错,文章接着分别从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两个角度进行正面论述。‎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题的概括。本题的标题应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部分。作答时,勾画出这些地方,并找出作者文中进行议论抒情的关键词句,进行总结归纳。‎ B项,文章开端引法拉第的故事,通过法拉第所说“这工作本身就是很高的报酬”得出论点: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并且,文章一直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证,文章结尾又以这个论点进行收束结尾。因此,把“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作为标题,观点鲜明,突出中心。‎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掌握能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考生应对这些论证方法做到了如指掌、熟练能用。‎ B项,第4段结尾“只有动机不纯,才会把奋斗看成是苦不堪言事。在高尚的人看来,奋斗是生命的要素,是实现理想的必经阶段” 运用了对比论证。 ‎ C项,文章第4段说法拉第奋斗的结果是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属于举例论证。 ‎ D项,第3段以某人提出疑问、作者分析问题来进行道理论证。‎ 故选A。‎ ‎(三)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各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9. 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0. 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指出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1. 对文中①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喜欢诗仙李白的诗句是因为该诗句能引起作者思想感情的的共鸣。‎ B. 揭示了作者内心孤独的心理感受。‎ C. 揭示了游子思家的心理感受。‎ D. 文中引用李白的诗句为下文做铺垫。‎ ‎22. 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并举出相应的事例。‎ ‎23. 下列对本文的文体判断最恰当的一项: ‎ A. 说明文 B. 散文 C. 议论文 D. 小说 ‎【答案】19. 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 ‎20.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21. B ‎ ‎22. 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相关事例: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 23.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①第4段以“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开头,重点写“吃月饼”;②第5段回忆三十五年前自己九岁时“偷月饼”的一段经历;③第7段以“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开端,和第8段一起写自己“思念月饼”,思念母亲,思念过去的岁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句子使用手法和作用的能力。做好这类题,应首先指出句子使用的手法,然后指出其作用。常见的句子手法是修辞手法,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八种常见修辞格的特点及运用。‎ 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月饼以人的特征,说月饼“躺”在那儿、深情地“望”着我,“躺”和“望”本都是人的动作,用于修饰月饼,生动形象;“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深情地望着我”写出“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21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散文中引用诗句,往往有以下几点作用:借助诗句抒发作者的情感;增添文章的文采;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引出下面的故事或情节等。‎ 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它能引起作者思想感情的的共鸣,揭示了游子思家的心理感受,为下文写吃月饼、偷月饼、思念月饼做铺垫,但没有表达内心孤独这样的心理感受。‎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依据母亲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可知母亲关爱孩子;母亲对于“偷”吃月饼的“我”,非但没有责骂,而是用“变个戏法”的游戏慢慢引导孩子,可见母亲是一个有教育智慧、宽容的母亲;母亲“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然而当“我”掰开一半月饼让母亲吃时,她却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个无私的人。相关事例主要在第4段和第6段: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体知识的基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了解各类文体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念一块月饼》以“月饼”为线索,通过写吃月饼、偷月饼、思念月饼,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和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本文抒发了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多样,所以该文是一篇散文。‎ 故选B。‎ 三、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颜色,单调吗?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蝉儿笑答:怒放生命的灿烂是我唯一的愿望。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的奔流,孤单吗?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浩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不由得陷入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不得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例文:‎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玫瑰把播撒芬芳当做生长的理由,蝉儿把怒放生命的灿烂当做唯一的愿望,小溪把奔向大海、成就浩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其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奉献。‎ 政客们安邦治国,这是奉献;科学家以科技造福人类,这是奉献;文学家用笔墨滋润人们的心灵,这是奉献;农人们用汗水浇灌作物,这是奉献;清洁工用双手换来清洁的环境,这何尝不是奉献呢?见人有难,伸手援助,你奉献了你的善心与爱;恪尽职守,一丝不苟,你奉献了你的能力。‎ 人活着的价值,就在各种奉献中得以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私奉献精神。‎ 世界从来不是为了一个人而存在,相反,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世界而存在!我们享受这世界的美好,接受着无数人的爱,也承担着社会给与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能让爱我们的人失望,因此我们要为了他们而奉献,我们必须回报给予我们一切的世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 若想让生命有意义,学生需修身养性,博观而厚积,让未来有更好的能力去奉献;教师需传道授业,让智慧的火种传递下去;工人需认真劳作,为每一个成果打下坚实基础……也许我们职位不同,也许我们能力有异,只要我们作好自己,坚守自己的责任,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纯粹的人,我们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让我们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手,敞开自己的心,为世界做出我们的贡献,让生命散发光彩,让生命的意义在奉献中升华!‎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目,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材料中,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由对玫瑰、蝉儿、小溪的提问以及它们的回答,引出“我”的沉思。要写好这道作文,考生必须首先要吃透三种拟人化的生物回答问题的意思,从里面我们可以得出写作的关键短语:生命的意义。考生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写成议论文;也可写哲理散文,表达对“生命意义”的看法;还可编述故事,如写成小小说,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是金子总要闪光”的道理。‎ 立意:‎ ‎1.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2.耐得寂寞,走向成功;‎ ‎3.赋予生命一种意义;‎ ‎4.生命在奔波中收获果实。‎ 素材:‎ ‎1.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辞是: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2. ‎ ‎2005年春季,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位平凡的邮递员王顺友的先进事迹。20年来,他在苍莽逶迤的大凉山深处,在危险孤寂的马班邮路上,跋涉人生,只为做一件事:把邮件送到目的地。他说:“活儿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干,只要我能走,就不会扔掉手中的马缰绳。”从这朴实的话中我们看出了他人生的目标。王顺友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收件人的微笑;王顺友是平凡的,他在平凡中塑造了自己完美的人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善。”这些事情虽不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甚至不足挂齿,但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他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感到快乐,那么,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3.鲁迅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是的,奉献有时是一种牺牲,但是,唯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灵魂的价值才能得以升格。‎ ‎4.1950年,26岁的邓稼先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进行着艰苦的科学攻关。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此时,妻子已年过花甲,癌魔也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5.‎2012年11月25日,中航工业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51岁——而此前一天,中国第一架舰载机歼—15,在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甲板上昂首跃起。罗阳在航空工业战线默默奋斗了30年,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是忠于祖国、献身航空的楷模。‎ 结构层次:‎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开端援引材料,得出中心论点。文章通过对政客们、科学家、文学家、农人们、清洁工的排比,论证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接下来,文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要奉献,并从学生、教师、工人等的角度,说明了怎样人们应该怎样去奉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体来说,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全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