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35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
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
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
“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
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
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
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
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
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
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
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
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
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
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
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
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
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
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解析 A 项,混淆概念。“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段看出,“义理之学”
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
来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
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
客通明”,且“得意”之深浅只是“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
的高低”。
- 2 -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
结。
解析 B 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
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解析 C 项,无中生有。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
答案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
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 2035 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
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
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 2%、1.8%和 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
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
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2004—2019 年中美 AI 产业企业增量走势及预测图
- 3 -
(摘编自《2017 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
能被列为 11 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 年 3 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
美、韩、日等国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 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
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
数据和咨询公司 IT 桔子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 467 家 AI 企业
和 636 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 67.65%,高于其他行业 2~3 倍。
但是,商汤科技 CEO 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
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
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
才有 195 万,中国只占 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
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
格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
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
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
大财富的发展时代,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
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限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
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美国 AI 企业增量长期高于中国,但是 2015 年和 2016 年中国 AI 企业增量反超美国,总量
差距有所缩小。
B.从 2004 年至今,中美 AI 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早于中国。
C.中国 AI 企业增量在 2011 年短暂回落后连续几年上升,在 2015 年达到峰值,AI 企业共计 166
家。
D.中美两国 AI 企业数量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解析中国 AI 企业增量在 2015 年达到峰值,新增 AI 企业数量为 166 家,并非 AI 企业总量为 166
家。
答案 C
5.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
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他国家也表现
出极大的热情。
C.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业,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
困境。
- 4 -
D.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
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解析 C 项,“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无中生有。
答案 C
6.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6 分)
参考答案企业角度: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关注人工智能的基
础研究,积极投入原创技术研究。
个人角度:积极理解、跟踪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学习掌握新技能,提升自我,以应
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潮。(意思相近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
月 夜
巴 金
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
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黑暗
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的网下
面。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
一条石板道伸进河里,旁边就泊着阿李的船。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
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家住在城里,星期六的晚上就要进城去。另一个客人是城里
的商店伙计,为了商店的事情他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去。
“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小学教员在舱里翻了一个身,低声自语道。他向船头望了望,
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
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喂,阿李,什么时候
了?还不开船?”
“根生还没有来。还早,怕什么!”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
“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
“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船夫坚决地说。
“喂,阿李,根生来吗?”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走上石板道就唤着阿李。
“根生?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阿李咕噜地抱怨
说。
“糟啦!”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
“喂,根生嫂,根生嫂!回来!”阿李在后面叫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
女人并不理他。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
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他并不回答那两个客人
的话。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听女人唤丈夫的声音,忽然说:“不行,她一定发疯了!”他就急急往岸上
跑去。
“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女人疯狂似的叫着。
“抓去?哪个抓他去?你说根生给人抓去了?”阿李恐怖地问。他的心跳得很厉害。根生是他
的朋友。他想,他是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
- 5 -
“一定是唐锡藩干的,一定是他!昨天根生告诉我唐锡藩在县衙门里报告他通匪。我还不相
信。今天下午根生出去就有人看见唐锡藩的人跟着他。几个人跟着他,还有侦探。他就没有回
家来。一定是他们把他抓去了。”
“唐锡藩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他派人暗杀义先生,没有杀死义先生,倒把自己的乡长
弄掉了!这几天根生正跟着义先生的兄弟敬先生组织农会,跟他作对。我早就劝他不要跟那个老
龟作对。他不听我的话,整天嚷着要打倒土豪劣绅。现在完了。捉去不杀头也不会活着回家来。
说是通匪,罪名多大!”根生嫂带哭带骂地说。
在河畔一段凸出的草地上,三个客人都蹲在那里。草地比土路低了好些。孩子第一个跑到
那里去。“阿爸,你看!……”他恐怖地大声叫起来。
根生嫂尖锐地狂叫一声,就跟着跑过去。阿李也跑去了。
河边是一堆水莲,紫色的莲花茂盛地开着。小学教员跪在草地上正拿手拨开水莲,从那里露
出了一个人的臃肿的胖身体,它平静地伏在水面上。
“根生!”女人哀声叫着,俯下去伸手拉尸体,伤心地哭起来。
“一定是先中了枪,”商店伙计接口说,“看,这许多血迹!”
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中撞击,好像许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
的。它们渗透了整个月夜。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哭了起来,一棵树,一片草,一朵花,一
张水莲叶。
静静地这个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条小河躺在月光下面。在这悲哀的气氛中,仿佛整
个乡村都哭起来了。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每个人的眼里都滴下了泪珠。
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没有风雨。但是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了。
1933 年夏在广州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对月夜的描写,目的就是为后文在月夜下的河里找到根生埋下伏笔。
B.优美的景色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加强了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批评力量。
C.小说所写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小说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D.人们等待根生,但根生一直没来,最后在河里找到了根生,原来根生竟意外死亡。
解析 A 项,这样的说法太绝对化;C项,“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述不当,应为“描写”;D 项,“意外死亡”
说法欠妥。
答案 B
8.小说结尾写乡村、小河“静静地”,月夜“没有风雨”,说说其中蕴含的深意。(6 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暗示作用。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静静地”“没有风雨”暗示了
当时社会环境的死寂,暗示了一场“大风雨”即将到来。
参考答案写环境的安静,其实是写出了人们被压抑的难以平静的悲愤;月夜“没有风雨”,其实是
让读者看到了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浪的影子。(符合意思即可)
9.根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他,试探究小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 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技巧。从文中看,小说虽然没有写根生,但处
处围绕根生:“等根生——找根生——揭示根生失踪的原因——发现根生”。这是侧面描写手法,
或者叫“虚实结合”,更能造成悬念,开拓作品表达的空间,吸引读者阅读。
参考答案①这样写,使故事行文紧凑集中,短小精悍,围绕根生,步步引发悬念;②有利于空出笔墨
来写景,为小说大量的写景抒情创造了空间,形成小说的诗化特质;③虚实结合,开拓了故事的空
间,增大了故事的蕴含量,为根生的被杀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赋予了深广的社会意义。(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政尚严。世卿奏匡
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遂出为楚府右长史。
累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心计。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时矿税使四出为害,
曩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行,数年间减三之一,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
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
额,罢续增数,不许。乞发内库银百万以济边储,复忤旨切责。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
可虞,揭竿非远。帝亦不省。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不当尽停。世卿上言:“乡者既免
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貂珰..尚存,而陛
下反漠然不动心乎?”不报。至三十四年三月始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南、四川税使
自若,吏民尤苦之。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
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
七万,帝犹以为少,数遣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
问。世卿素励清操,当官尽职。帝雅重之。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辅政,世
卿力推之。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御史..苏为霖等先后劾之,世卿遂杜门乞去。
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卒。
(选自《明史·赵世卿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
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B.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
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C.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
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D.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早/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
内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断句时以“主语”为切分标准。结合文意,“西北水旱时时见告”
是陈述的一件事,不能断开;且“减租发振”是联系紧密的两个动作,不可断开。“不从”的主语是
“朝廷”,故应与“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断开。“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不
从”“世卿遂连章求去”是相互关联的三件事,应予断开。所以选择 B 项。
答案 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帑,收藏钱财的仓库。《后汉书·郑弘传》云:“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B.闾井,闾里,居民聚居之处。唐·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闾井。”
C.貂珰,本为汉代中常侍帽上的饰物,后借指宦官。宋·梅尧臣《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
貂珰肃奉承。”
D.御史,官职名。自秦朝到清朝,御史专门作为主管教育的官职,负责对外事务、科举考试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A 项,是对“帑”的解释,可联系“公帑”一词及文本语境,判定其
正确无误;B 项,是对“闾井”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及俗语“市井闾里”即可判定其正确无误;C 项,是
对“貂珰”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可得知其正确;D 项,“御史专门作为主管教育的官职”错,御史专门
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答案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7 -
A.赵世卿敢于进言,不惧权贵。他上奏提出几点纠正时政的建议,得罪了当权者张居正,张居正要
惩治他,被王国光劝阻。
B.赵世卿富有心计,关注边防。他监督清理仓场时,考虑周全,国家、军队都依靠他;他先后两次请
求拨款百万支援边防。
C.赵世卿要求减税,反对奢靡。矿税使到处做坏事,国家经费捉襟见肘,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福王
结婚,皇帝要加钱,他不予执行。
D.赵世卿做官尽职,不恋官位。他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推重李廷机却被怀疑结党,于是请求离职,
没被批准,最终自己坐车离去。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意。A 项,是对“张居正当国,政尚严。世卿奏匡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
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的转述概括;B 项,是对“世卿饶心计。凡所条
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边储告匮”“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乞发内库银百万以济边储”等
的整合概括;C 项,“他请求减少百万税款”错,根据选文中“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一句及其上
下文,应是请求恢复百万税款数额;D 项,是对“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辅政,世卿力推之。
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的整合转述。
答案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5 分)
(2)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问。(5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语句。(1)句注意“岁”“匮”“繁”的解释。(2)句注意“谇语”“疏
闻”“置”的解释。
参考答案(1)每年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日渐繁多。(2)
宦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奏章报告朝廷,皇帝搁
置一边不查问。
参考译文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授任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掌管国
家大权,施政崇尚严峻。赵世卿上奏纠正时政的五个要点。张居正想从重治他的罪。吏部尚书
王国光说:“治他罪正好成就他的名声,请让我为您承受怨恨。”于是外放赵世卿担任楚府右长史。
积功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清理仓场。赵世卿富有心计。凡是条陈上奏,考虑调节增减,军国都依
赖他得利。当时矿税使到处做坏事,过去关税收入每年四十多万,自从被矿税使侵占,做生意的不
发达,几年间减少三分之一,各地各种杂税也像这样。每年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
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日渐繁多。每年增加金花银二十万,宫内金库每天有多余。赵世卿请
求恢复金花银一百万的原来数额,停止继续增加数目,朝廷没答应。赵世卿请求拨发国库银两一
百万来增加边防储备,违反了皇帝的旨意而受到严厉责备。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
村衰败,死亡祸乱(时局动乱)值得忧虑,离揭竿造反不远了。皇帝也不醒悟。税监刘成因水灾请
求暂停征收米税。皇帝认为不应当全部停止。赵世卿上奏说:“从前已经免除米税,接着又再征收,
已经在天下大大失去信用了。现在刘成想免除税额的一半,但是陛下不完全同意,难道恻隐这一
点念头,宦官尚且存有,而陛下反而冷漠不动心吗?”皇帝没有答复。到三十四年三月皇帝下诏罢
黜矿税使,税额也稍微减少。但是辽东、云南、四川的矿税使还是原样,官吏和百姓被他们折磨
得尤其严重。云南于是发生变故,杨荣被害。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
开仓救济,国家经费更加不能支持。过了一个月又上奏请求拿出国库银两一百万资助军队费用,
皇帝不听从。赵世卿于是又接连上奏章请求离去,上奏章到十五次,最终没被允许。在这之前,
福王将要结婚,收进部里银两二十七万,皇帝还认为少,多次派宦官催促他们。宦官口出责骂的话,
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奏章报告朝廷,皇帝搁置一边不查问。赵
世卿一向用清白的节操磨炼自己,做官尽到职守。皇帝一向重视他。吏部缺少尚书,曾经让赵世
卿兼任,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李廷机辅佐治理政事,赵世卿尽力推崇他。朝廷大臣于是怀疑赵世
- 8 -
卿结成党派。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人,御史苏为霖等人先后弹劾赵世卿,赵世卿于是不上朝请求
离开。奏章又上去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坐着简陋的木车直接离去了,朝廷大臣把情况报告皇
帝,皇帝也不怪罪。在家住了七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4~15 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 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近,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②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在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
担忧。
D.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之才相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
解析 B 项,送别时为秋天,根据第二句“若为秋月听猿声”中的意象“秋月”可知是秋天。
答案 B
15.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尾联的情感。“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不久留才子”,表达了对贬谪者
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贾谊何须吊屈平”运用典故,把友人比作才子贾谊,以贾谊
之才华肯定友人之才华;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
慰朋友。
参考答案①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②尾联运用典故,把友人比作才子贾
谊,以贾谊之才华肯定友人之才华。③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
以此鼓励安慰朋友。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6.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
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春望》中写自己心念远方家庭安危,又自叹年老的句子
是:“ , 。”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
是:“ , 。”
答案(1)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7~19 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
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
社会遗忘。直到 2003 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 9 -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
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
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
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其中,第一处,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地位。私
人化:即个性化。由第一横线前后的“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与“甚至被社会遗忘”可
知,应选“边缘化”。第二处,获得:取得,得到。焕发:光彩四射,振作。结合语境中“被社会遗忘”“直
到 2003 年”“才重新”以及“生机”等词语可知,应选“焕发”。第三处,制约:限制约束。约束:限制使
不超出范围。根据语境“琴者,禁也”可知,应选“约束”。第四处,“放松身心”侧重身心的放松,而“修
身养性”则侧重对个人修养的助益,根据语境中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
流”“互相欣赏”可知,应选“修身养性”。
答案 D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由语境中,括号后面的句子“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
个特点”,可知括号内的句子要陈述古琴的一个特点,再结合括号后面句子中的转折连词“但”,则
可推知,括号内句意应与其相反,故选择 D 项。
答案 D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病句的修改。画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因为……使得”句式杂糅,或者选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或者选用“……使得……”这一句式;二是“它”指代不明,造成表意混
乱,“它”改成“古琴”,才能与后面的“乐器”搭配。其中,A 项,“它”指代不明,且“所以使得”成分赘
余;B 项,“古琴音量”与“乐器”主谓不搭配;D 项,“因为……使得”句式杂糅。故选择 C 项。
答案 C
20.(2019·全国Ⅲ)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
① ,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
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
② ,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
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 ,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
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 10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这段文字主要谈论体内乙醛脱氢酶同酒量的关系。
第①处根据上文“一种叫乙醇脱氢酶”与下文“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横线处的内
容应该是“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第②处根据下文的“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说明乙醛脱氢酶活
性较低的人对乙醛的分解能力较差,对应下文“迅速将乙醛代谢”,得出“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
第③处根据下文“能迅速将乙醛代谢”自然得出是“乙醛脱氢酶”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再根据
上文“活性较低”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得出答案“活性较高”。
参考答案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 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 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述布鞋的发展历史。要求:①要点全面;②语言简明,不超过 50 字。(5
分)
布鞋,在我国有着 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
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传统的手工布鞋。由于是
手工纳底,布鞋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中国百姓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这是布鞋发展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
场的主要舞台,但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进入 21 世纪后,人们的生活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
而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舒适的布鞋,成为现代很多青年男女追赶的时
尚潮流。
解析首先可根据时间词的提示筛选出与“布鞋的发展历史”相关的信息,如“最早的手工布鞋
是……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布鞋发展的鼎盛时期”“改革
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进入 21 世纪后……成为现代很多青年男女追
赶的时尚潮流”等;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概括。
答案示例西周出现后一直深受百姓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达到鼎盛,改革开放后淡出主
要舞台,进入 21 世纪后成为时尚潮流。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走进校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
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
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择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
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从所列楼名中选择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考生首先要明确
每个楼名的含义,然后合理选择有逻辑关联的楼名进行组合,并对所选楼名的内涵进行概括、提
炼,从而确定立意。
12 个楼名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立意的角度也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尽
情发挥。具体立意角度如下:
(1)选择文质楼、兰蕙楼、博约楼为一组,可以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立意:男生要做文质彬彬
的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纯洁高雅的东方淑女,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2)选择明理楼、思齐楼、厚德楼为一组,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立意:我们要做知书达理、
远离愚昧、积极进取、品德高尚的新时代青年。
(3)选择勤耕楼、行知楼、搏毅楼为一组,可以从“勤奋好学”的角度立意:当代青年既要勤学
苦练,又要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毅力超群的良好品质。
(4)选择笃志楼、致远楼、凌云楼为一组,可以从“志存高远”的角度立意:当代中学生应该胸
怀鸿鹄之志,做一个目光长远、大有作为之人。
- 11 -
从命题设问上看,写作本题宜首选议论文体,结构形式以并列式为佳。考生在审题立意时,
谨防罔顾驱动“任务”,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侧面大做文章,致使作文偏离题意,更不能全然不顾题
目中提供的关键词,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