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8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 学案
学习目标:①熟知概括内容要点的种类及方法;②明确解答这类试题的解题步骤。
自主学习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分层次,概括段意或层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有的是对主旨情感的概括;有的是对局部内容要点的概括,有的是对整体内容的概括。
考向一 局部内容概括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概括;既可针对全文,也可针对局部。内容涵盖层意概括、情感概括、原因概括等。
[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命题角度一原因概括
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2015·山东高考]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原文见学案一考向二[且做且思]例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2)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3)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4)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解析] 首先找到四堡雕版衰落的段落即⑤~⑩段,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句,如第⑥段中的“煎熬”“现代化”,第⑧段中的“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第⑨段中的“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第⑩段中的“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最后将这些关键词句加以整合作答即可。
技法探究JIFATANJIU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如[例1]中问的是四堡雕版及文化衰落的原因。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如[例1]中果就是四堡雕版及文化衰落。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
“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例1]中要整合答案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第⑤~⑩段,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句,本题的答案集中在⑧~⑩段,分散的答案在⑥~⑦段。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命题角度二特点概括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2[2014·安徽高考]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原文见学案一考向二[且做且思]例3)
顶风破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过急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快得意。冲过急流: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点。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再整合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题目已经给出答题区间是第③④段,如针对“顶风破浪”进行概括时,应该先筛选 “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等关键句,然后再进行提炼、概括。
技法探究JIFATANJIU
特点概括“三步走”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方向。明确是什么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是怎样的特点,找到在原文筛选的方向。如[例2]中陈述对象是景物的特点。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题干中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要点所在区域。如[例2]中给出了信息的区域即③④段。
第三步,根据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特别关注
不论哪种命题形式,在组织答案时,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直接摘录词句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抓住关键词句,找准答案起止。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所在,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进行组合。
2.改写拼接法:就是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回答问题的一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解答,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3.综合句意(层意)法: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要点:(1)分析句子关系,理出答案要点。在找到答案的大致位置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按要求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2)研读意义(象)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内部的意义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行抽象归纳。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矮,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凝固:形容邻人的手忽然停止不动的姿态,写出邻人对小狗的反应感到尴尬(惊讶、意外)。②迟迟疑疑:形容小狗向前走动时欲进又止的样子,刻画出小狗既想得到食物又害怕再次受骗的神态。
解析 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2.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后不同的表现:刚开始老人“笑眯眯地注视着”,后来则“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原因:先前老人招呼邻居采摘紫苏满足了他想给人们贡献些什么的愿望,他很快乐,所以“笑眯眯地注视着”。后来老人发现“注视”让人们不好意思多采摘紫苏,他不在场时人们反而能怀抱盈满,老人善解人意,便“退隐到紫苏之外”。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主要事件和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3.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和小狗给了老人温情暖意。②感受到“我”和小狗的温情暖意后,老人种了紫苏供大家采摘。③受老人善行感染,老妇人拿来杏树苗,老人把它种下去,杏树长大结果后,人们可以随意采摘。④受两位老人善行的感染,小区里形成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考向二 整体内容概括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括感情概括和主旨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的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
[设问方式]
(1)作者对某事的感情是什么?
(2)联系全文,概括主旨。
(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
(4)某部分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5)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请结合全文概括。
(6)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命题角度一概括观点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之灯
①积雪孤独地堆积在山脊上。有风吹过,我以为会把一些雪吹动得飘起来,但这些雪像长在山脊上似的一动不动,因此风很快便无趣地消失了。在藏北行进的路途中,除了一动不动的雪山外,就只有风像是没有主意似的在乱撞。这样的情景持续得久了,你便觉得一切都变得安详而沉静。如果谁要望几眼雪山,他便会觉得只有这些雪山才是强
大的,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于是他便明白,积雪的冈仁波钦是神山的原因。
②那天,当我们驱车从什布奇返回狮泉河的时候,太阳在一种乳汁般的光晕中一颤就落下山了。因为天将黑的缘故,我一路上都觉得高原像一个吃饱了的婴儿,安详地入睡了。好好睡吧,沉睡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足。
③天很快黑了,高原上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静静地被淹没在了夜色中。
④后来,月亮似乎慢慢地就要爬上来了。
⑤就在我随意一瞥时,我发现黝黑的山顶上,积雪被突然出现的一片月光照得白净透亮,比白天还要白,还要亮,还要干净。我仔细端详,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积雪似乎散发出了一种高贵和矜持。它好像从白天的无奈中终于走了出来,抖落尽浑身的灰尘,袒露出冰清玉洁的身体,要为高原的夜展示出一种美。不一会儿,山峰便被月光照亮了。在这种慢慢被照亮的过程中,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光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些雪水冲出的痕迹,在一丝光亮里显得轻盈而柔美。我静静地注视着月光和雪山的这一场美之嬗变,感到自己无比庆幸,如果不是天黑了还在路上,又怎能看到这难得的一幕呢?
⑥我想,高原的夜之灯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⑦我很激动,积雪被月光照亮后流溢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慢慢向下涌动,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眼看着那片亮光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我有些惶恐,亮光全部展开时,月亮就出来了,这个神秘的高原之夜就不再神秘了,我多么希望这一美景持续得久一些,让我多看几眼。
⑧但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那片光亮在几乎快要全都照亮雪峰时,却像池塘里的水一样不再动了,恍若浑然天造的美,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后来,月亮仍没有出来。我们的车子峰回路转,驶上一片宽阔地。就在我回头的一刹那,月光不知何时已了无踪迹,积雪已丧失所有的亮光,重新又站入了黑夜中。
⑨积雪经历了这场熔炼后,也许已完成了任务,所以它仍然要与夜色融为一体。而夜色似乎一往情深,重又抖落开宽大的衣衫把高原遮罩在里面。
⑩一个在低处的人,因为始终行进在熟悉的路途上,他有些伤心。
(略有删改)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藏北雪山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白天的雪峰“安详而沉静”,“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②夜晚的雪峰“高贵和矜持”“冰清玉洁”(①②点是雪峰的形式美);③“恍若浑然天造的美,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这是雪峰的精神之美)。(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有关藏北雪山的描写,集中在选文第①②⑤⑦⑧⑨段。要注意对雪光的描写,也是描写雪山的段落。另外,回答时可优先从文中挑选描写雪或雪山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技法探究JIFATANJIU
情感观点题据类型定方法
1.情感观点的变化类题型,可采用捋线串珠法
文学作品中,自然要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还会不断地变化。对于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是“捋线串珠”,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尤其是线的起端和终端,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作为彩珠,串到这根红线上。串珠时,千万不要把珠子遗漏了,那样情感变化就有可能脱节,对于那些情感相近的词语,可以不串到线上,防止重复。在全文的彩珠串完以后,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就可以组织答案了。
2.情感观点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题干指向,最好的办法是先圈定和摘录出所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
然后根据词语所承载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而便利地获取答案。如[例3]中回答时要从文中挑选描写雪或雪山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3.情感观点认定类题型,可采用语境感悟法
就是根据题干所指的语境,或全文,或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先分析大致意思,后理解主要内容,再设身处地感受,最后是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这种方法的重点对象是关键词句,即对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的词句,进行深入理解和体悟,尤其是某个句子的情感认定,这种方法最为恰当。
命题角度二概括主旨(题)
概括散文主旨,包含两点:一是文本思想意义概括,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4[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
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两问,第一问是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第二问是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至于联系现实谈看法,可以通过分析现代人对粮食的态度,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作答。
技法探究JIFATANJIU
概括主旨(题)“四方法”
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如2013四川高考《负重的河流》。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因文而异法
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例4]就是写人叙事散文,可针对粮食来概括,也可针对具体事件来概括。文章先通过人们的问话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最后三段,作者回忆了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看出,文章主要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
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湖北襄阳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夹竹桃
季羡林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③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④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⑤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⑦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⑧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⑨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⑩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⑪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⑫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前半部分写家乡的夹竹桃,极力铺陈夹竹桃的色、香、影,与文章后半部分所写的缅甸的夹竹桃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写夹竹桃时间经历长、空间跨度大,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赞美了夹竹桃默默无闻、不事张扬的品格。
C.文章既有口语化的风趣多变,又有与文章契合的文言句式;并适时地插入四字句,体现出语言的起伏变化,由此导致其节奏感不强。
D.夹竹桃古已有之,归有光的“芳姿受命独,奚假竹桃名”从其非竹非桃的品性来寻找文思,作者正是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来歌吟夹竹桃的。
E.季羡林强调散文应该“不散”“严谨”,即将一丝不苟的严谨结构及对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独特体验传达给读者,本文则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答案 BE
解析 A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C项,“由此导致其节奏感不强”说法错误,本文语言节奏感比较强。D项,作者表达的是自己的独特体验,与归有光的诗意毫不相干。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交错使用,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美。②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③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想象的手法。月光下的夹竹桃影子模模糊糊,引发作者的幻想想象:幻想成地图、海轮、荇藻、游鱼、墨竹。④视觉、嗅觉多种感觉结合。比如:“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解析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表现手法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花朵是一团模糊”是实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夹竹桃的美;“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等许多语句,是虚写,是作者联想到的。“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等是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是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还可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
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花期长久,赞美花的韧性,借此表达出对生命的体验;②花色绮丽,花影迷离,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幻想;③家乡之花,寄托了赞美与思乡之情;④中缅友谊的见证。
解析 夹竹桃之所以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自然是因为夹竹桃的特点及作者寄托在夹竹桃上的情感。因此答题时,可结合着夹竹桃的形象特点及象征意义分析。例如,第5段,“从春天一直到秋天”“这点韧性”表现了夹竹桃花期长久,韧性强劲,自然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6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可从夹竹桃花的美及给人的联想和想象角度作答;从第7、8段在作者小时候和离家后可知,夹竹桃花寄托着作者的思乡情感;第9段至第12段在缅甸所见到的夹竹桃花,“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表现了夹竹桃花是中缅人民的友谊的象征。
4.夹竹桃因花香有毒,被人们砍伐、去除;而作者却对它一往情深。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身经历谈谈个人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合文本:①个人喜好。作者从小就喜欢夹竹桃,长大后,又因夹竹桃而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体验,作者是借物抒怀,寄情于物。②独特认识与个人经历。文章前半部分是对童年的回忆,长大后离家走过很多地方,后来到达缅甸再次见到夹竹桃,赋予其中缅友谊的象征。这段经历决定了对事物的情感态度。③凡事都有两面性,夹竹桃虽然有毒,但并不属于作者写作的内容,不影响作者借助夹竹桃表达情感。
联系自身经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轻视的事物,人们往往由于自身的独特认识或体验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只小狗、一段残垣,并由此产生了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受。此项内容需结合个人的经历去谈,答案需细致。
解析 第一问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作答,作者不仅喜欢夹竹桃花,而且夹竹桃也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对家乡的思念、对生命的感悟、对中缅友谊的象征意义都是借助夹竹桃花来实现的。第二问,可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及感悟,阐述现实中的一些类似夹竹桃花一样的微小而不被注意的事物,也会因为对它有独特的认识或情感体验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对待这些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要理解其两面性。
课后对点集训
一、[2016·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追司马
孙天才
①对于韩城,我心仪有加,夏日北上韩城正逢雨,好雨如斯。在丝丝的风雨中,车子一路上坡,在上到上不去的高处,这个古时叫梁的城市就到了。城的北面是象山,城的西面是梁山,芝水河从山梁上流下来,城的南边是福山,跨了合阳过来与韩城相接连。这城市的东边敞了口,面对的是黄河。黄河经过了晋陕峡谷的急湍咆哮,一过龙门,到了这平川好地方,身子就懒了,松弛了,张胳膊伸腿地平躺了。这城市就这样被三山包围,又由一水牵出。自西而东的芝水河,似乎还没有迈开步子,就一头涌入了由北而南的大河。这条大河的东岸是山西的运城,那里是三国关羽的故里,河西岸的老崖上立着司马迁的祠墓。
②要拜这个文史祖宗,先要过芝水桥,桥下是条细流,像条绳索,清清亮亮地流着。这芝水桥的望柱上,是两排五谷瓜果,高粱、玉米、西瓜、南瓜、石榴、柿子,真真切切。几千年了,这些饱满的粮食滋养着人们的生命,却因为普通平凡而让人或熟视无睹,或习惯性忘却,或许有人还觉得这些粮食难登大雅之堂。但这个古城的人把这些宝物举起来,放在了显眼地方,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
③过了叫“灵芝”的小桥,是一条石砌的古道。古道临崖而上,一直延伸到“高山仰止”的地方,一直延伸到龙亭原,一直延伸到古都长安。这就是负有盛名的“司马古道”,祖祖辈辈的韩城人正是沿着这条古道,融入茫茫的大千世界,开始他们或辉煌或悲壮的人生历程……
④这古道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块大者一米见方,像卧着的牛羊,小者也如挑水的桶口和吃饭的碗。大大小小的石头像是随意地错落在一起,自然得像篇美文,平平仄仄,凸凸凹凹,气韵大如钟鼓,好生了得。几千年了,人踏车辗,风雨侵蚀,深深浅浅的脚步,横横竖竖的沟壑。但它老而圣,老而刚,怎么看都像是不屈的强者。路边有古松在风雨中作响,风吹来,云起处,陡峭的山崖下,有炊烟缭绕的人家。不知为何,走在这条不平坦的古道上,我想到了马致远的《秋思》,也想到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想到了那句令人悲怆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也想到了那句豪放的诗句——男儿有梦心如铁。
⑤这条用石头堆起来的古道,几千年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一直沉静地躺在这里。这条古道的石头是这样坚硬,像一块块的骨头。我又想到了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汉子,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了,换来的是泣天地惊鬼神的义勇。当时的朝廷有多少文官武将呀,但站出来为李陵说话的竟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这书生也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了生。之所以要苟且地活着,是因为这个人要写三千年的信史。如天如山一般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个人竟写了三千年,而且是在那样的暗室幽闭中完成的。这个人是咬着牙,含着泪,用血和命写的。走在这石头铺成的路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定不移的思想和灵魂。
⑥这条路是用石头一样的精神立起来的。我在这曲折的路上肩负精神踽踽前行,带着一种沉重的思索,走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方。还有九十九级台阶要上。我知道,那上面有太多的人在跪拜和敬仰。献殿上的石碑已记载了他的神圣,诸如鲁迅的“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立于“高山仰止”的牌坊下,回首这段仅留存了300米的“司马古道”,我在心中向这“文史祖宗”鞠躬了。我想,到此为止,也就够了。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仰止”的背面写着“景行行止”。芸芸如我者是不能止的,能够做到“既景乃岗”,能够从这光芒耀眼的日影中辨认出自己行走的方向,能够从这上下皆茫茫的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心灵应该居住的地方,这就足够了。
⑦风还在吹,雨还在下,我没有打伞,想尽情地享受这风雨吹打中的遐想。我想到了当地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这句话在当地被引以为傲,似乎成了韩城士风醇茂的见证。古往今来,“秀才”多如牛毛,但多的是追求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蚂蚱小虫。历数前朝人和事,如司马之不屈人格境界者有几?如司马之忧而发奋为世立言者有几?如司马之义勇义命敢于担当者有几?如司马之悲苦不堪言说而存精神大夫道者有几?
⑧凄风冷雨,满地黄叶。古往今来,秀才比驴多,文人如牛毛,敢问萧瑟秋风,谁在追司马?朋友告诉我,古道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徐村。徐者,续之谐音也。那村子的人都是冯姓和同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改姓的,而自古至今,那村子的牌楼上刻着四个大字——风追司马。
(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韩城人将滋润人们生命的饱满的粮食当作宝物供奉起来,同时也将司马精神当作宝物加以敬佩并继承。
解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这”指什么。(古城的人把这些宝物举起来,放在了显眼地方,供奉起来),同时还要明确 “这些宝物”指代什么。(一是指五谷瓜果等粮食,二是指拜司马迁这个文史祖宗。)
2.文章第④段写了“司马古道”的哪些特点?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了“司马古道”“老而圣,老而刚”的特点;由此引起下文对司马迁的叙写,同时,“司马古道”上坚硬的石头也象征着司马迁的不屈。
解析 提取关键词可以归纳: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凹凸不平,历经风雨,老而圣,老而刚,坚韧不屈。作用可以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考虑: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对司马迁的叙述;内容上的作用是石头的坚韧不屈象征了司马迁不屈的精神。
3.从全文来看,作者有哪些“沉重的思索”?请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什么是坚定不移的思想和灵魂?芸芸如“我”者该如何敬仰司马迁?古往今来,追慕司马迁风尚的有多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提取要点的能力。作者思考的内容多是以问句的形式呈现的,分布在文章的第7段“历数前朝人和事,如司马之不屈人格境界者有几?如司马之忧而发奋为世立言者有几?如司马之义勇义命敢于担当者有几?如司马之悲苦不堪言说而存精神大夫道有几?”第8段“敢问萧瑟秋风,谁在追司马?”从以上几个句子中整理答案。
二、[2016·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芦草之思
王巨才
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⑤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⑥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⑨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段虽然简短,却充满诗意,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家乡的芦草,也引出了下文“芦草,即芦苇”的介绍。
B.文中作者写自己得了一种“打嗝”的毛病,是为了引出关于用芦根治病的描写,从而突出芦草的价值。
C.文章第④段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对母亲端午节包粽子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D.“人是会思想的芦草”,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的这句话,由对芦草的赞美过渡到对人的赞美。
E.作者对家乡的芦草情有独钟,因为芦草在艰辛岁月里给作者家乡的父老提供了很多帮助,也让作者的童年生活变得充满乐趣。
答案 CD
解析 C项,对母亲包粽子的描写没有使用神态描写。D项,“由对芦草的赞美过渡到对人的赞美”有误,前文的内容已融入了对人的赞美。
5.根据③~⑦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用芦根治病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⑦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以实际例子说明芦草的一部分——芦根的药用价值,令人信服。②赞美芦草虽然平凡但功德可嘉。(2)四个方面:①芦叶可以包粽子。②芦秆可以编炕席。③苇秆可以做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④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到指定文段,整体感知段落内容。第(1)题,作者在第③段中用较多篇幅写了自己用芦根治病的经过,这是为了以实例说明芦草的功用,并突出对芦草的赞美。回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第④~⑦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草”上。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
6.怎样理解文中“人是会思想的芦草”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是说,人不过像一根苇草一样,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与芦草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的价值就在于能思想。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引出后文,突出赞扬芦草有着一些人所不具备的品格。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草。”文中引用了这句话的大意。考生可从两方面理解这句话的含意:一是联系高中教材中的课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理解这句话本身的含意;二是根据这篇散文的内容理解作者在此引用这句话的用意。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的主题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本文是一篇咏物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在作者笔下,“芦草”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却有用,能使家乡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
解析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从标题看,本文就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还是赞颂“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