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1-06-05 发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 民为贵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课《民为贵》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 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 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 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 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 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 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 1 则 1、“读”与“释” 2、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 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 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 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 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 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 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 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 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 (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 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 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 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 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 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 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 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 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 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 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 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 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 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 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 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 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 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 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 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 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 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 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 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 社稷相提并论。 (3) 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 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 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 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 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 2、3 则,初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二、朗读第 2、3 则 三、讲读第 2 则 1、“读”与”释” 2、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 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 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 没听说过这是弑杀君主一类的事情。” 3、解读: 这一则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段千古名章。 它是什么意思呢? 齐宣王可能动了很久的脑筋想着怎么为难他的老师孟子,终于给他发现了一个反击老师 的漏洞。 他兴冲冲的找着老师孟子,马上就请教道:“老师,商汤把夏桀干掉了,周武王把商纣 王干掉了,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啊?”孟子是谁?不愧是千古名师,虽然不知道齐宣王想做什 么,但发现这小子来者不善,马上“狡猾”的回答道:“历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好一个“于传有之”啊!给自己留下无限的回旋空间!笨宣王却没有发现这点,马上按 照预定计划发起总攻:“臣子杀死君王,下级杀死上级,这也可以?”(因为儒家有: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学说) 齐宣王以为自己这招是拿儒家的矛戳儒家的盾,自以为很高明啊!不过怎么高也没有孟 子老师高,因为孟子老师是守正不阿的!老师耐心的对齐宣王说:“侵犯仁爱的人是贼,侵 犯道义的人是残,拥有‘残’和‘贼’这两种品质的人叫‘一夫’(独夫民贼),我只听说把 独夫民贼纣杀掉了,没有听说杀的是君王!” 4、中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合法有限性理论和革命性思想。 四、讲读第 3 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 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 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 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 水獭;为树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是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 仁德的,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的人, 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要用放置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 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就会终身忧愁受辱,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 不过相与落水一块儿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3、讨论:(畅所欲言) 怎样看待“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例: (1) 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 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 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 方、好的国家去。 因此,统治者想要得到民心,首先自己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 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等对待人民,不搞特权, 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2) 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 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 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 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3) 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 商家之间,也同样 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 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的,这 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 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 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 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 常简 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 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4、小结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得天下之 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而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的观点;指出喜好 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 总之,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 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 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对比,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 4、5 则,理解“君权谁授”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述“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二、朗读第 4、5 则 三、讲读第 4 则 1、讨论 君权谁授? ……… 【提示】 (1) 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 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 这个权力。 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 “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 另一只脚却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 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 的桥粱,寻找 “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 (2) 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 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 要的课 题。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民”的一 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 “之中国,践天子位”,完全 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 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 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 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4、小结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便你是伟大 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三、讲读第 5 则 1、“读”与”释” 2、解读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 治人人畏,治心 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是德治。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这是法治。 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 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4、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 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 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 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 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 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 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 能天下兴。 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 有这个权力。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 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第二,批判性。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 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 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 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 的使命感。 对后世的影响: 例 1、唐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 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 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 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 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 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 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 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 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 能天下兴。 深度解读: 1、《民为贵》选文 1、2、3 则解读 孟子有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 “民为贵”。 选文 1 记载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指出诸侯国的国君是可 以重立的,如果他危害土神谷神;土神谷神也是可以重立的,如果它们得到了适当的祭祀, 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但是庶民是不可动摇的。 在现实社会中,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则是“得 乎丘民”。在我国古代,孟子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很有震撼性的。书中类似内容曾经惨遭 删削,也可以看出它的独特意义。 选文 2 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番对话。 齐宣王问 “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孟子毫不回避书册之中记载 了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的事。 于是齐宣王又问:“臣弑其君,可乎?”对孟子来说,这个问题真是咄咄逼人。因为在 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而另一方面,孟子把商汤看成是“以德服人” 的代表;对于周武王的德行,孟子也是高度肯定的,曾说尧和舜实行仁义是根于本性,商汤 周武王实行仁义是身体力行。 一方面强调君臣父子秩序,一方面又肯定流放夏桀的商汤和讨伐殷纣的周武王,这样孟 子面对齐宣王,似乎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看孟子怎么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 未闻弑君也。”他首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界定: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 仁和义的人(也就是贼和残)叫做独夫。由于夏桀、殷纣残害仁义,商汤、周武王诛灭夏桀 和殷纣,就只不过是诛灭了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存在以臣弑君的问题。 这一回答,又机智,又锐利,又深刻。 选文 3 和选文 1、2 的内涵其实是相通的。 孟子认为,要想赢得百姓的心其实很简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 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而这样做也便是仁。 孟子接下来用“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等比喻,说明国君如果平时不践履仁、不施行仁政,那么终身都有丧失天下人民的隐忧和耻 辱,以至陷于被诛杀或者逃亡的境地,并引用经典来作印证“这样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呢?只 会相继都掉进水中被淹。” 开放式讨论。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可参阅下文: 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 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 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 统治。 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 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他“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 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监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 之。” 后来虽以“文星暗”而复孟子配享如故,《孟子》一书仍被列入《四书》,作为学校教育 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他由孟子“对君不逊”而引发的雷霆之怒始终未曾平息。 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 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中“国人皆曰贤”和“国人皆曰可杀”、 《离娄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万章篇》中“天与贤 则贤”诸章,以及诸如散见于各篇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 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不合“名教”的言论尽行删除,编选成一部只剩下 170 余条的《孟子节文》。透过这部足堪被专制君主们视为“洁本”的《孟子节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 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反 对捐税和内战、不许抨击黑暗的官僚政治、不许强调君主要担负净化社会风习责任,甚至连 统治者应力行仁政以救庶民的话都不许说! 朱元璋唯知强化绝对专制统治而丝毫不顾及其他的心态,于此可见一斑。主持对《孟子》 实施阉割的刘三吾,对之当然心领神会,故其亦如其主子,对孟子大加斥责,并在《孟子节 文题辞》中说:凡被删除掉的孟子言论,或许“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 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 学而用非所用矣”,所以,删节《孟子》实在是“扶持名教”的伟业。 这样一部将孟子思想精义阉割殆尽的《孟子节文》,甚获朱元璋之心,被诏令“颁之中 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凡删去“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 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由此我们当可更深刻地了解朱元璋实施儒学教育的根本目的。